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百科名片

学校标志

中国农业大学(英译: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缩写 CAU),是一所以农学为特色和优势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现有农学与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3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

中文名: 中国农业大学

外文名: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 农大(CAU)

校训: 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创办时间: 1905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农业

主管部门: 教育部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 柯炳生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硕士点: 136个

博士点: 71个

院士: 12人

实验室: 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 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重点学科: 19个国家重点学科

目标定位: 特色鲜明、国际一流高水平大学

目录

概况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合作交流综合素质培养院系设置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动物医学院 工学院

人才培养发展目标交通地图百强排名历任校长图书馆和体育馆介绍学生社团近年中国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

概况

历史沿革

学科建设

师资力量

科研成果

合作交流

综合素质培养

院系设置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动物医学院 工学院

人才培养

发展目标

交通地图

百强排名

历任校长

图书馆和体育馆介绍

学生社团

近年中国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中国农业大学校徽

编辑本段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1](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中央部属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现任党委书记瞿振元,校长柯炳生。

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校风:团结 朴实 求是 创新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校园活动剪影(12张)

。学校登山队的部分成员曾代表当代大学生成为奥运珠峰火炬手;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2006年,在多哈亚运会橄榄球比赛中,以我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男队获得铜牌,实现中国男子橄榄球队在亚运会上历史性的突破。2009年12月,在第5届东亚运动会上,以我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女队获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女子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性突破。农村发展研究会、挚友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相继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一等奖。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生物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医学院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工学院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与发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国际学院

理科试验班

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

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烟台研究院

北京建设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清末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农学门,已经有102年的历史。1949年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相关院系合并组建为北京农业大学农艺学系、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和园艺学系,并设置相应的本科专业。1952年,随着全国性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将原来的系和专业调整为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园艺系(设果树蔬菜、造园2专业)、植物保护系(设植物保护专业)。1958年,学校进行系和专业调整,调整为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农业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专业、作物遗传选种及良种繁育专业),园艺系(设果树园林专业、蔬菜栽培专业),植物保护与农业微生物学系(设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专业、农业微生物专业)。

1986年学校进行机构改革和院系调整,设农学系(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农业气象专业),园艺系(果树专业、蔬菜专业、观赏园艺专业),植物保护系(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专业)。1995年学校将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合并为植物科技学院,按照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专业、果树专业、蔬菜专业、观赏园艺专业等专业招生培养。1999年,学校又将原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分别调整为作物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和园艺学院,分别按照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园艺专业招生和培养,但具体按照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保与植物检疫、果树学、蔬菜学等专业方向进行培养。2001年园艺学院新增园林专业、2002年作物学院新增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2年,学校大规模进行院系调整,将作物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和园艺学院合并为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举全院力量按照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园艺专业、园林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与培养。多年来,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已培养了成千上万名各层次的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和种子科学工程等高级人才。近三年,培养博士生200余名,硕士生300余名。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普通全日制在读本科生1520人,硕士生752人,博士生360人,外国留学生16人。

学院现设有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学系、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植物保护与植物检疫系、果树学系、蔬菜学系、种子科学系和观赏园艺与园林系等9个教学机构。现有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教育部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分子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农作物病虫草害生物防治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教育部玉米育种工程中心等8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拥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果树学、蔬菜学、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种子科学、作物生理学等10个二级学科,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和果树学等5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006年的部分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参评的作物学和植物保护学2个一级学科均被评为第一名。在2007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作物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等二级学科被评为第一名。通过“十五”期间的重点建设,上述各学科点继续保持国内的领先地位,在一些领域,如玉米育种、作物节水栽培技术、杂种优势机理、害虫生物防治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同时,蔬菜与设施园艺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和植物检疫学等新兴学科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截至2007年6月,学院共有在岗教师225人;其中专任教师201人,教授77人、副教授88人,讲师36人, 35岁以下教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占83.7%。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娄成厚院士去世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这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正日渐成长为在国内外同类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群体。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十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400余项,科研经费达18224万元。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等五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03篇;授权专利19项,育成新品种24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7项;成果转让金额超过1000万元。学院承担各类课题200余项。2006年科研经费达7000万元,获得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53篇。

随着本科专业的拓展,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招生规模稳步增长,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在该校名列前茅,学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生物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始建于1984年,是由原农学、兽医、植保、气象、畜牧等5个系的生物学相关教研组和专业组建而成,是国内最早设立的生物(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现设有植物科学、动物学与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4个系和1个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拥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及基础兽医学(与动物医学院共建)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利用重点实验室。生物学院也是该校“211工程”及“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部分科研设施已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5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42人,副教授5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群体2个。

学院具备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招收植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7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本科教学设有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开设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已培养了本科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650余人,博士研究生360余人。在校本科生473人,硕士研究生95人,博士研究生和直博生628人,已成为我校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理科基础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近年来,学院先后主持“973项目”6项,承担“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近200项,年到位科研经费近4000万。建院以来共获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30项,其中陈文新院士等完成的“中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 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李宁教授等完成的“猪高产仔数FSHβ基因的发现及其应用研究” 200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学院还在Cell,Nature,PNAS和Plant Cell等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研究论文。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与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如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and Berkeley)、University of Texas 等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1992年4月,是由原土壤与植物营养系、土地资源系、农业气象系和遥感研究所等单位组建而成。学院下设2个研究中心:资源科学中心、生态环境科学中心,1个实验教学中心。资源科学中心下辖土壤与水科学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和农业气象系;生态环境科学中心下辖植物营养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学院拥有农业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包括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两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学院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级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中心(甲级资质)1个,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资源环境学科群,也是中国农业大学国家“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的两个一类平台之一。

学院现有教职工139人,教授56人,副教授5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1人-石元春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1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 李保国教授和张福锁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分别获2004年和2005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院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农业推广硕士和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等完善的教育体系,现有本科生620人、研究生608人。

“八五”以来,学院先后承担了200多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10余项。被SCI收录的论文600多篇,其中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3篇,《PANS》杂志发表论文2篇。

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荷兰等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现有国际合作项目20项。近年来共接待国内外学者500多人次,接纳工作时间1年以上的国内合作研究人员150多名、国外博士生10名和科学家4名。多次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等。

近年来,学院立足国际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以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为己任,充分利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科群的优势,构建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科技平台,重点开展我国中东部集约化农业生态区和西部脆弱生态区以生产力持续提高、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由原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和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食品工程系于1995年合并而成,2002年7月前学院一直分东西两个教学科研区,2002年7月实现实质性融合,学院全部迁往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并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四个系和六个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四个系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生物技术系和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葡萄酒学院;六个中心(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北京)、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北京)、教育部、北京市(共建)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果蔬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中日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学院现有14000平米的实验办公大楼,除各教授实验室外,还有可容纳500人的报告厅、多媒体会议室、资料室、开放实验室等硬件设备。

学院共有11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87人,包括教授26人、副教授39人,正副教授占教师人数75%,教师中有英国、法国、日本、以色列、荷兰、美国等国和国内培养的博士63人,占教师人数72%。

学院拥有食品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设有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7个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第一,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农业部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4个,此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食品学院(系)院长(主任)联谊会、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分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分会、中国园艺学会园艺产品采后技术分会和葡萄酒分会均挂靠在我院。

学院现在已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体系,研究领域涉及畜水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理论与技术,粮油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和品质检测技术,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应用技术,功能食品和新食品资源开发,现代农产品流通理论与产业发展战略;转基因食品的理论方法、检测技术和安全性研究;食品微生物学、发酵工程、食品活性成分的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葡萄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果蔬食品的采后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学院的宗旨就是立足于解决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实际需要,倡导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为我国农产品的加工业和食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提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学院现招收食品科学专业、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专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工学博士生、硕博连读生和硕士生;招收水产品加工专业工学博士生和硕博连读生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医学硕士生。招收生物工程(食品生物工程方向、葡萄与葡萄酒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现在校研究生人数451名,其中硕士309名,博士142名,本科生800名。另外学院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150人左右。

学院承担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948”引进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等资助的科研项目。另外还承担着企业、部门之间的横向课题和多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学院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院校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学院与中粮集团、汇源集团、今麦郎、爱普公司、雨润集团、蒙牛集团、伊利集团,雀巢、卡夫、联合利华、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日本食品综合研究所、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保持着经常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是中国农业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学院历史悠久,始于1955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决定开办农业电气化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过50余年的建设,学院已成为具备电气工程、电子技术应用、自动化、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完整学科基础的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群。学院拥有四个系,三个博士点,七个硕士点和七个本科专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教授23名,副教授63名。各类在校生3100余人,其中研究生360多名、本科生2000多名,每年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600多名。

学院拥有全国唯一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国内最早开设农业电气化本科专业;第一个获得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和博士后流动站,并设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学院在农业信息化、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拥有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国农业遥感培训与应用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农电新技术培训中心,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农业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农村电力和新能源发电研究中心等。

学院承担着大量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际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项目。2001-2004年,科研经费2400多万元,发表论文358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7篇,出版教材和专著30余部,获1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审批专利19项,年均科技推广产值1500多万元。学院与美、德、日、俄等国有长期合作关系,正在进行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学院每年设有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学生创新三项基金,有大学生专用开放实验室。学生科技作品2003年获得“挑战杯”全国一等奖1组,三等奖1组,屡获北京市电子设计竞赛等大奖。两支队伍在“2005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每年一届的“信电学院学生科技文化周”在全校产生很大影响。

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农业科技革命,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势在必行。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契机,凝练方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引领优势学科,提升相关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经济管理学院

校体育馆(北京奥运会摔跤馆)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源于1927年国立京师大学校成立的农业经济系。1949年原燕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同时下设农业经济系。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从全国抽调的一批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壮大了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1985年扩建为农业经济管理学院,1993年扩建为经济管理学院。2002年6月经济管理学院和管理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现在的经济管理学院。原管理工程学院创立于1995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原乡镇企业与社会发展学院、管理工程教研室、系统工程教研室及农业经济教研室合并而成。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国家一级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经济管理学院是我国首批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单位,是国家教委首批颁布的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授予权的学科点,可授予经济学和管理学两种学位。学院还提供MBA、MPA和农业推广等三类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农林经济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MBA教育重点培养期货、食品与农业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农产品国际贸易、项目管理等领域的职业经理人才,MPA教育重点培养高层次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

学院设有六个系:农业经济系、国际贸易系、工商管理系、财务与会计系、财政金融系、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系;两个教育中心: MBA教育中心和MPA教育中心;八个研究机构: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农业经济研究所、管理科学研究所、乡镇企业研究所;一个管理科学实验室。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先进的网络计算机室和藏书8万多册的资料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37人。教师中5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30%具有硕士学位,60%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学院在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粮食经济、畜牧经济、农村金融、合作经济、项目评估、乡镇企业及涉农企业管理、产权理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运筹方法与管理系统优化、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发展规划等领域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学院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美国福特基金会、澳大利亚ACIAR等多项国内外研究课题。“九五”期间共进行118项课题研究,项目经费达1200余万元。研究项目42个,其中国际合作项目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个,在研经费750余万元。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具有广泛的海外联系,每年接待100多人次的海外专家学者。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20余所大学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ERS/USDA)、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业经济研究所、美国温洛克国际农业发展协会(Winrock International)、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局(ABARE)、美国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等机构有着密切的学术和信息交流关系,在师资培训、留学生培养和承担科研项目上进行广泛合作。

学院主办的国际期刊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于2010年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和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同时收录,成为中国大陆经济学领域第三本被SSCI收录的学术刊物。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工程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建于1958年10月。1987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系,1994年撤系建院,1995年随着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简称水院。

学院下设四个系、三个研究中心、一个国际培训中心、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二个科研技开发实体。四个系分别是:水利工程系、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系、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三个研究中心分别是: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国际培训中心是:中国-以色列国际农业培训中心;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是:农业部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二个科技开发实体分别是:北京市富通环境工程公司、北京市先飞农业工程高技术公司。

2002年,面积7000平方米的学院科研实验大楼在学校各学院拟建与在建的实验大楼中率先投入使用,学院还拥有多个校外教学科研基地,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硬件设备、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和会议室等。

学院共有89名教职工,其中教师69人,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14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博士学位者占教师人数的52%。学院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水土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拥有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流体机械及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结构工程。其中,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是农业部和北京市的重点学科。同时还在农业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城镇管理与区域规划等专业培养硕士和博士生。从1998年起,还招收包括工程硕士、推广硕士在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院现招收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现有在校研究生302人,其中博士52人,硕士250人,工程硕士103人,在校本科生1298人,学生总数达1600人。另外,学院现招有成人教育函授生(包括专升本学生)337人。四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包括部长、省长在内的大批人才。因良好的的培养质量和极大的社会需求,学院各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近五年来,学生毕业一次就业率一直居学校前列,每年均在90%以上。2004年,水院各专业的一次就业率超95%。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方向)的一次就业率一直居中国农业大学各专业之首,每年都达到或接近100%。

学院始终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的科研领域涉及节水、水资源与水环境、水力机械、农业生物环境、城镇规划、农村能源工程、土木建筑等,参与了包括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在内的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研究与设计工作,获得国家、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教材奖60余项,获国家专利32项。学院承担"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62项。仅2002年,进入学院的纵向科研经费达575万元,实验室专项建设经费760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9篇。

学院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与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院校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多次接待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学院教师中半数以上曾在日本、美国、英国、以色列、西班牙、俄罗斯等国长期工作、学习或讲学。伴随着中国农业大学向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的迈进,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正以崭新姿态跨入快速发展时期。动物医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建院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时期首先开设的兽医学课程。1914年京师大学堂农科改名为北京农业专科学校,1923年改名为国立北平农科大学,1928年改为北平大学农学院,均设有兽医学课程。1949年并入北京农业大学。1947年在晋冀豫设北方大学农学院,有畜牧兽医系和兽医专科学校。1948年7月北方大学农学院改名为华北大学农学院,1949年10月9日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在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后正式诞生。

兽医教育几遇变迁,历经坎坷,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特别是兽医系成立之后,处处体现了党在各个时期的领导和关怀,始终浸透着老一辈科学家对兽医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毕生努力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回顾历史,我们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兽医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兽医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凸现出来,但是,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为了兽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尚需我们继续努力奋斗。

学院遵循“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的指导思想,以培养专业人才为己任,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一流的师资为保障,以传统兽医学科为基础,朝着建设一流研究型兽医学院阔步前进。

动物医学院下设基础医学系、预防医学系、临床医学系和继续教育系,设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基础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含P3实验室)、国家动物寄生原虫实验室、农业部兽药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预防兽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实验动物研究所、教学动物医院,以及中国兽医杂志编辑部。

兽医学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03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该院排名全国第一名;二级学科有基础兽医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药理毒理学、病理学)、预防兽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实验动物学)、临床兽医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中兽医学),2001年基础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被评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兽医生物医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是2002年新增的研究生教育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家畜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1986年、1991年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家畜传染病学1993年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全日制农学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兽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医生物医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五个二级学科。研究生教育从过去单一的硕士、博士培养模式变为现在的普通硕士、普通博士、硕博连读、直博和提前攻博(5年)等培养方案。设有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工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正式组建于2002年。为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本着优化学科院系布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中国农业大学整合工学门类部分骨干学科专业群,于 2002 年 7 月由原机械工程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和农业工程研究院三个单位组建成立了工学院。工学院以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的工程学科、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任务,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将率先向研究型学院转变。

工学院下设农业工程系、车辆与交通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系、机电工程系、农业工程研究院、中日农机维修培训中心、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农业部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机构。

建院以来先后有三个实验室通过了北京市基础(技术)实验室合格评估。

【师资队伍】工学院职工总数:200人,其中专家人才7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和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高级职称:75人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以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的工程学科、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任务,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将率先向研究型学院转变。目前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农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5个工学大类下的9个专业17个专业方向。拥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农业机械化工程、车辆工程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三个博士点,以及机械设计与理论、机电工程等六个硕士点。其中农业机械化工程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为部级重点学科。学院有博士生指导教师15人,硕士生指导教师50多人。目前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00多人。学院科研的主要方向有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农业工程装备、畜牧与饲料饲草工程、生物质资源转化加工与利用、机电一体化、车辆人机工程、检测与控制技术等,承担着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数十项重大科研项目,许多部门、地方或企业的委托研究项目,以及大量的研制开发和工程设计规划建设项目等,年度研究开发经费保持在千万元左右。

工学院承担科研和工程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第1号发明专利就诞生在这里;近年来,获得过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许多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丰收计划奖和专项奖励等。学院在农业工程领域保持着国内领先的学术地位,在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领域也有所建树。

编辑本段人才培养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制定并正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校现有七十多个学生社团,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理论、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类型;建制完善的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队、健美操队、戏剧社等,其中合唱团连续两届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并成功在中山音乐堂举行专场演出;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连续14年获得全国比赛冠军,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并于2006年获得多哈亚运会铜牌,为祖国争得荣誉。名家论坛”作为校园文化的品牌自创办以来,已先后邀请到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外交家王英凡先生、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著名企业家张朝阳等在内的各路“名家”走上讲坛,发表演讲。近年来,我校学生曾相继荣获“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荣誉。34名同学自发编写了一套题为《乡土乡亲》的“三农”科普图书,温家宝总理亲笔回信并给予高度赞誉。

就业率96.04%。毕业生发展方向,就地区而言,大多在北京。就单位而言,大多在企业。

编辑本段发展目标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大保持着农业优势学科,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已经制定并正在实施整体发展规划,以改革和发展为主旋律,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校园建设,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迈进。

编辑本段交通地图

中国农业大学分三个校区:东校区,西校区和烟台校区。东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学院路北口),西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圆明园风景区)。两校区相距约10公里,行车约20分钟。烟台校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2006号。

编辑本段百强排名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二十五,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四,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二十三。

编辑本段历任校长

罗振玉

叶可梁

吴宗栻

路孝植

金邦正

许 璇

章士钊

李石曾

董时进

皮作琼

虞振镛

沈尹默

曾济宽

刘运筹

徐诵明

周建侯

钱稻孙

蒋丙然

汤佩松

俞大绂

乐天宇

孙晓村

张省三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陈漫远

王更生

佟 磊

王观澜

张纪光

安民

郑定立

翁之馨

石元春

毛达如

江树人

陈章良

柯炳生

编辑本段图书馆和体育馆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由东馆(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图书馆)和西馆(原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组成。合并后图书馆的总面积为21665平方米,阅览座位2774个。藏书总量为230多万册,电子文献170多万册。馆藏文献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科学、生物科学和农业工程文献为主体的文献保障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11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工作人员39人,研究生学历21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农林中心、国家教委农业学科外国教材中心和海淀区农业图书馆都挂靠在图书馆。图书馆采取先进的自动化和全开架管理模式,藏阅结合,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使用。1995年以来图书馆建立了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的信息服务环境,增加了电子资源,确定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工作目标。加大了用户培训力度,开展了以"每周一讲"为特色的用户培训工作。图书馆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在相互学习中,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十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建设重点是文献资源建设、个性信息服务、数字化建设以及文献资源共享。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北京2008年奥运会摔跤比赛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内。距离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约2公里,交通非常便利。按2004年8月份北京奥组委设计大纲调整要求,奥运会期间座席规模8000个,其中永久座席6000个,临时座席2000个。建筑占地面积13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900平方米,地上局部3层,地下1层,高度27米。

该体育馆在2008年奥运会后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室内综合体育馆,配有热身场地,可承接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健身、排球、篮球、手球及室内足球等各类常规体育项目的比赛和举行大型活动。

北京2008年奥运会摔跤比赛馆于2004年3月开始向全球公开征集建筑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设计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坐落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内,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将举行摔跤和坐式排球的比赛。该馆为一座新建场馆,于2005年9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分为地上3层,地下1层。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共设设观众席约8500个,其中拥有固定座席约6000个,临时座席2500个。2007年8月18日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正式完工,并交付使用。

编辑本段学生社团

截止2010年9月,该校注册的各大类学生社团(校级)共计61家,共分5大类,其中公益类6个,理论实践类8个,科技实践类10个,文化艺术类23个,体育类14个。

“沁心港湾”大学生心理素质协会 爱加倍人文关怀与研究学社 昆虫爱好者协会(西) 绿脉协会 向日葵爱心社 红十字会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分会 烛光社 法律研究协会 红楼梦研究会 农村发展研究会 恰同学少年读书会 社区社会工作爱好者协会 侠友会 乡土乡亲农村科普协会 新青年社会学协会 ACM/ICPC社团 成才创业会 大学生求职协会 电脑DIY协会 嘉木茶文化协会 军事协会 科技协会 SIFE-CAU 数学建模 “黑白灰”话剧社 1+1电影俱乐部 17号公社 AC形象礼仪协会 IDK街舞社 ROYAL酒文化协会 Sky动漫社 阿里郎—中韩文化交流协会 工艺品协会 国际交流协会 静流文学社 模特社 魔鬼鬼魔魔术社 启点辩论社 青春吉他社 摄影协会 书画社 外语协会 星云科幻奇幻社 雪莲花藏文化传播协会 英语辩论俱乐部 粤语文化交流协会 147台球社 ACE网球俱乐部 Free Fly轮滑社 峰云社 橄榄球协会 空手道协会 篮球协会 宁远棋社 扑克协会 飘韵体育舞蹈协会 乒乓球协会 跆拳道协会 武术健身协会 阳光自行车协会 羽毛球协会 足球协会

近年中国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文科理科生源地: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青海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新疆内蒙古海南福建甘肃港澳台 年份: 20092008200720062005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 532 613 567 -- 57 本科一批 2008 525 579 553 -- 63 本科一批 2007 529 602 554 -- 57 本科一批 2006 530 597 550 -- 30 本科一批 2006 485 576 519 -- 35 本科二批 2006 485 576 519 -- 35 本科二、三批 2005 486 566 509 -- 44 本科一批 2003 472 -- -- -- -- 不详 2002 462 -- -- -- -- 不详 2001 -- -- 490 -- -- 不详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校园景色(20张)



校园活动剪影(12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2419.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开通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 农业银行开通短信提醒

怎样开通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简介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是指该行利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为客户提供信息查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信用卡、漫游汇款、农户贷款、定活互转、第三方存管、消息定制、账户管理、基金买卖、双利

真实的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大学的真实现状

谨以此文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校庆的私人纪念。用白色石头雕成的吴玉章半身像安放在人文楼的正中。今晚,当教二草坪上的舞台陷入狂欢之中的时候,吴校长深邃的眼神,将穿透那两层玻璃门,静静地注视着这一片喧嚣。他是个布尔什维克,他又不完全是

声明:《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为网友少年很平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