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太平洋岛屿防御技术研究 二战防御重机枪配置
迄今为止,已经有上百本着作在描述二战太平洋战场美、日之间惨烈的岛屿攻防战。几乎所有的作者都竭尽所能的渲染日军在防御战中所展现出之娴熟的伪装技巧、精妙的野战工事配置、对地形令人印象深刻的利用、不断增强的阵地间配合及日军工事对火力的惊人承受力。太平洋战争是一场双方在广阔的范围内表演大规模机动的战争,而岛屿攻防战却迫使双方暂时停止出敌不意的转进,在狭小的礁盘上投入令人精疲力尽、犬牙交错、伤亡惨重的阵地攻防战。进攻者不得不在地狱般的战场上用飞机、大炮、坦克、火焰喷射器乃至工兵铲、匕首和牙齿一码一码的将恶魔般坚定而狡猾的对手赶进他们的巢穴,最终全部消灭。即便如此,防御者在最后一刻都试图用爪子和牙齿让敌人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如此毫无怜悯冷酷凶残的战斗简直难以用语言描述。正如塞缪尔·莫里森在其着作《瓜达卡纳尔岛的战斗》中有对岛屿攻防战对给出贴切而深刻的评论:“对于我们这些身临其境的人来说......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种感情,......为供应和修建所作的疯狂努力,在潮湿丛林中进行的残酷搏斗以及划破黑夜的凌厉炸弹声和军舰炮击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但平心而论,日军在太平洋岛屿防御战中给美军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并非由于其军事理论尤其是防御战理论的先进。相反,日军自明治维新开始,就将自己打造成一支精于攻击,耻于防御的部队,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及一战中,日本都扮演了进攻者的角色,无论是其陆军还是其海军陆战部队均积累了在打破敌方坚固防御的经验,并在和平时期不断增强己方的攻坚能力。日俄战争后,日军防御中心由对俄变为对美,也在太平洋上建立了由坚固设防岛屿作为支撑点的“岛链”防御体系,但由于在战前和战争初期缺乏用于岛屿防御战的合适理论、将领(日军将领普遍迷信进攻)以及装备,使得许多缺乏防御准备的岛屿成为“岛链”的薄弱环节。日军对于防御体系中工事和障碍物的构筑理论主要借鉴了日俄战争中旅顺、一战中对德占青岛和太平洋岛屿的实战经验,一战欧洲的堑壕战也给与日军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对日军构筑岛屿防御体系的设计、构筑以及伪装和改造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尽管日军将太平洋对美作战设想为一场机动的渐减海战,而极不希望陷入岛屿防御战,但在美国可怕的国家实力面前不得不开始通过构建岛屿防御体系,拖慢美军奔向日本本土的脚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太平洋岛屿除新西兰、夏威夷群岛以及中途岛等个别美占岛屿外,绝大部分位于太平洋西侧的岛屿均先后被日本占领,几十座日占岛屿星罗棋布于赤道两侧的南、北纬30度和东西经130度之间浩瀚的热带洋面上。在地理上一般将太平洋岛屿划分为三大组,即位于西南部赤道以南,180°经线以西的美拉尼西亚,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其中包括太平洋岛屿中最大的新几内亚岛、腊包尔所属的俾斯麦群岛以及着名的所罗门群岛。由于美拉尼西亚毗邻澳大利亚,其中部分岛屿原为德国殖民地,一战后被交予日本委任统治,因此成为日本在西南太平洋的主要基地,围绕这些岛屿,太平洋战争中期爆发了一系列激烈的战役。美拉尼西亚区域的大多数岛屿在地质成因上属于大陆岛,面积较大,既有高大崎岖的山地,也有宽窄不等的沿海冲积平原,岛上覆盖有茂密的热带森林。由于岛屿面积较大,植被众多,溪流纵横,因此较为适宜布置大纵深防御和对工事及部队伪装及隐蔽。
而位于西北部绝大部分在赤道以北,180°经线以西的密克罗尼西亚,基本上是自西向东延伸,其中包括美属关岛和威克岛,以及原为德国殖民地,一战后同样为日本占领的马里亚纳群岛、加洛林群岛、吉尔伯特群岛以及马绍尔群岛。作为战前美、日太平洋控制区的中间地带,日、美均在本方岛屿上构筑了防御设施,从太平洋战争爆发直至中后期,最重要的几次岛屿攻防血战几乎都是围绕本区岛屿进行,但本区域岛屿以珊瑚岛为主,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因此无法采取大纵深的防御模式,而只能在滩头沿岸布置浅纵深防线。同时水分渗漏严重,土壤贫瘠,岛上缺乏覆盖植被,难以为部队和野战工事提供伪装和掩护,只能通过挖掘或利用已有洞穴的方式构筑野战工事。另外珊瑚礁湖和环礁有缺口同外洋联系,在形成良好避风港同时也为美军迂回登陆提供了通道,防线易被多面夹击腹背受敌。在密克罗尼西亚的加罗林群岛附近和波利尼西亚的中部,是太平洋台风的发源地,终年海况较差,极大的限制了攻守双方的海运和舰队作战,也造成在这一区域使用空军要受到诸多限制。位于东半部的180°经线以东,南、北纬30°之间的波利尼西亚,自西北向东南分布,由于在美澳新一侧纵深,则基本没有爆发岛屿攻防战,但属于这一区域的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同样是太平洋战争重要战役的战场。
本文的研究主要着眼在日军岛屿防御部队如果和通过建立野战工事和阵地进行防御。我们讨论的工事不包括大型永备工事,而是大量中小型部队乃至个人驻守的就地取材的半永备工事和急造工事。阵地附近布置的障碍物和雷场也在我们研究的范围内。这些日军工事基本是由岛屿防御部队前线士兵自己动手构筑的,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日军倾向将岛屿全部非战斗人员提前撤离,以降低自身的补给压力。只有当战争后期海运断绝如冲绳战役期间,无法撤离的日裔殖民才被部队征发参与阵地的构筑。
日本的岛屿防御作战理论是对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历次战争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产物,甚至可以追述到倒幕战争以及西南战争中日军对岛屿、半岛的攻击和防御,而在同清国的战争中对台湾、冲绳以及朝鲜的登陆战,1905年日、俄战争中对旅顺的攻击,一战中对德属胶东和太平洋岛屿的实战经验,以及1932年的淞沪战争实践。自甲午挑战清国取胜后日本陆海军就开始强调通过主动进攻甚至是通过不宣而战的偷袭取得胜利。虽然明治维新之后几十年中日本就通过殖产兴业实现了富国强兵,将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为一个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近代工业国家,在工业和技术水平以及军事实力方面甚至超越了俄国,与英、美、法、德的差距也大幅减小。但由于限制日本发展的根本弱点无法克服,如国土狭小,人口稠密但总数较少,资源匮乏等,日军与西方最先进的军队相比在机械化、火力强化等方面始终有不小的距离。针对这些弱点,日本军方试图通过对国民进行战斗精神、军国主义、忠诚和献身精神乃至“肉弹攻击”“决死玉碎”的宣传和灌输来弥补。
在近半个世纪的战争实践中日军将领逐渐变得不喜欢依靠工事布置反登陆防御。即使在幕末东北战争中未能攻克虾夷共和国的大本营箱馆五菱郭,即使在日、俄战争中对旅顺工事防御体系的攻击旷日持久血流成河,即使在一战青岛登陆战中“六小时攻克青岛”的大话变成一场持续三个多月的艰苦战斗,但日军却较早意识到登陆作战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并非能否攻克守方的工事体系,而是哪方最终能够控制登陆海域的制海权。当“甲铁”领衔的明治政府海军取得宫古湾海战胜利时,虾夷共和国已难逃灭亡的命运。当东乡带着日本联合舰队肆无忌惮的巡弋于黄海时,旅顺的陷落只是个时间问题,203高地被日军占领不过是替俄国人的棺椁多钉上几颗棺材钉而已。当日后以“东方的天鹅”闻名的“埃姆登”号轻巡洋舰逃离青岛时,对于青岛防御工事的德国守军来说,守6个小时与守6个月都难改投降的结局。但讽刺的却是,太平洋战争最终变为一场由一系列对日占岛屿的攻防战,一场对日本最不愿看到的、毫无胜算的资源消耗战。美军1944年版《日本军事力量手册》就日军对防御作战的看法有如下描述:“防御作战对日军来说是令人憎恶的行动,他们极不情愿承认皇军在战争需要进行防御。因此对于这种他们不喜欢的作战形式日军缺乏研究甚至是关心。”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采用的还是1938年版《作战要务令》,其中仍要求面对优势敌军的攻势采取就地修建工事,死守待援的消极防御而不是攻势防御。只有当面之敌不具有局部兵力优势或者连续反冲击有收复失去阵地的可能性时日军作战理论才鼓励采取主动的攻势防御。在日军的《步兵操典》中也要求各级部队在防御作战中就地构筑野战工事,采取消极防御而非贸然发动反冲击。但自西南战争开始,日军的小股部队在防御战就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或叫“独走性”,讲究在精确射击与白刃突击配合中,连续发动自发的反冲击,大部分这类行动都不受上级指挥官的控制。实际上由之前的军事传统和基层日军指挥官天生的侵略性和兽性,太平洋岛屿防御战本质上是小队日军各自为战的主动防御。这些日军小股部队的目标就是自己被消灭前将敌人困死于滩头,即使不能赶敌下海,至少通过不断反冲击增加敌方滩头混乱程度并为本方集中起足够的力量消灭敌军登陆部队争取更长的时间。所以“万岁冲锋”这等“七伤拳”似的行动在太平洋岛屿防御战中被日军高层屡禁不绝的原因。另一方面,日军的普通士兵在多年的“武士道”教育熏陶浸染下,成为当时各国部队中最坚定、最服从、最凶残的战士,成为最优秀、最值得信赖、最视死如归的“防御武器”和炮灰。这些大部来自日本本土贫瘠山村的农家孩子吃苦耐劳,对食物和住所的要求极低,对恶劣自然环境和糟糕医疗条件毫无怨言,更是天生懂得利用环境和自然的伪装大师。
即便如此,日军在确立和修改自己关于岛屿防御战理论的时候,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难以克服的弱点:(1)广阔的防御地域(2)有限的海运能力(3)严酷的自然环境。
前言中我已经介绍了太平洋岛屿的分布情况,南、北纬30°和东、西经130°之间分布的几十座岛屿迫使日军在几万公里的防御正面上分兵驻守总面积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防御地域过于广阔直接导致了兵力的分散。二战中日军虽然先后建立了二十余支用于太平洋岛屿守卫的“海军基地部队”,中后期不少的关东军精锐也被从满洲调往太平洋,以致曾经强横一时的关东军在45年没抽成空架子。而原用于工程的海军工程部队也陆续投入战斗。即便如此,日军在岛屿防御中每每感到兵力捉襟见肘,绝大多数珊瑚礁岛的守军均不足千人。与兵力不足相比更为严重的是重装备的缺乏,只有个别岛屿防御部队有两位数数量的超过100毫米的中型重型火炮,战防炮和高射炮更是绝对的“稀缺资源”。装甲车和坦克一千日军也分不到一辆,陆基航空队在各岛屿间疲于奔命,时常开战之前旭日章就暂时“告别”作战区域的天空。可想而知,妄图以如此可怜的火力配备和装备水平与动辄每分钟投下几顿炸弹、动辄出动遮天蔽日的机群、满布洋面的舰队,动辄运上滩头几十辆坦克、装甲车辆数十门火炮的美军相抗衡纯粹是“螳臂当车”般的愚行。
应该说日军在岛屿防御战中重装备不足的问题不单是由于防御地域过广,国家工业实力低下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于美国开足马力生产使得军力爆炸性增长相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几十年辛苦积攒的一点点工业底子迅速被如“丸临”、“丸急”等补充损失陆海空装备的订单榨干。整个日本工业开足马力却只能照顾一些重点的、与敌方直接作战的装备,产量还极为可怜。如商船这样的装备日本工业根本无暇也没有资源去顾及。因此,日本曾经盛极一时的商船队在太平洋战争中期就在美国潜艇、飞机和水雷联合打击下、在日本海军不断的征召和改造工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海运能力迅速下降不但影响日军在太平洋岛屿的增兵和补给行动,也使得日军岛屿防御部队丧失转进能力,多少日本青年因此客死异乡、魂游海外。日本海军为弥补运输用商船的不足,不得不大量采用军舰执行“东京特快”、“北计划”这样的运输行动,将许多潜艇和水面舰只改造为特设运输舰,甚至不惜违反国际法采用红十字和绿十字船只参与军事运输。而大量珍贵的军用船舰又在运输行动中成为美军的猎物,日军由此陷入可怕的恶性循环,日占岛屿成为一个个黑洞,吞噬着日本的军事实力和国家资源。
把日占岛屿成为吞噬士兵和飞机舰船的黑洞不只缘于附近出没的美军潜艇和飞机随时准备为自己的战功簿上添上几笔,太平洋岛屿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也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以及船舶和飞机的损失。气候方面,太平洋岛屿中大多数处于全球最为炎热多雨的区域,大片热带雨林除提供给日军良好的隐蔽外,也带来如云的飞虫,无声的沼泽以及致命的热带疾病,虽然日军是二战中最长于雨林生存的部队,但是对于缺乏训练的新兵来说,热带雨林就是一个庞大的刑场和坟园。惊人的降雨量和居高不下的温度对守军的工事和营地提出了苛刻的排水和降温要求。游荡于林莽的蛇兽蚊蝇也给日军构筑工事和长期驻守出了难题。就算是重武器安置在工事中也需要更多考虑防潮防锈。而珊瑚岛虽然没有领日军爱恨交加的雨林,却又处于可怕的太平洋台风的发源地,甚至联合舰队司令古贺峰一都在这一区域因恶劣天气导致飞机失事殒命。同时由于珊瑚岛面积狭小,缺乏土层覆盖,就像欧洲的山地和东线的冻土区域,想用工兵铲挖掘工事纯属“以卵击石”,只能通过利用天然洞穴或使用专用工具甚至炸药才能为普通士兵开辟一处栖身之所。而在敌军炮击中,珊瑚礁盘这样真正的“弹丸之地”几乎无处隐蔽,美军的炮火和炸弹可以轻松覆盖全岛。飞射的珊瑚碎屑对工事守卫者与弹片一样致命。
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日军在美军攻击之前就不得不承受巨大的非战斗减员,而低下的海运能力和广阔的防御区域造成岛屿守卫者们后继无人。可想而知在如此先天不足下日军组织岛屿防御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军的岛屿防御理论随着战争发展发生了多次或主动或迫不得已的改变。但可谓万变不离其宗,日本岛屿防御理论始终强调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大战略强调主动防御,这里说的大战略指舰队层面战略,是将岛屿工事防御体系与附近海域整合考虑。作为英国海军最好的学生,日本海军骨子里已浸入了主动进攻和决战理念。由于早已明确岛屿防御战决定于附近海域海权的争夺,日军岛屿防御战目标之一始终是提供一个吸引美军舰队投入舰队决战的既定战场,岛屿防御设施和工事都要为拖住美军两栖突击舰队直到联合舰队集中海空主力争取时间。联合舰队还试图通过基地航空队和潜艇警戒线尽早发现美军登陆舰队并在海上予以歼灭。再如瓜达卡纳尔岛或俾斯麦岛这样的大型岛屿,日军建起前进基地并配属由海运船队担任后勤补给的地面部队,可以迅速调往其他岛屿或执行反登陆作战。随着在中途岛交出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日军日益发现美军的打击飘忽不定难以捉摸,去迅猛异常招招要命。在侦查和保密手段上的技术差距使得日军无法像美军一般通过破译密码提前了解敌方下一步行动,日军也迫切需要通过岛屿像“磁石”一般吸住美军舰队,使得联合舰队可以集中全力发动致命一击。从前期的中途岛攻防战中联合舰队试图以之为战场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完成珍珠港未竟之业,到中期所罗门群岛海域一系列惨烈的海空大战,再到后期的马里亚纳群岛、冲绳岛海域的拼死较量,无论战役结果如何,我们都能清楚的感受到日军始终希望将美国舰队的岛屿两栖突击作战变成海上决战的决心和努力。但联合舰队“如意算盘”是致命的。一旦美军锁定目标,数以吨计的炸弹就会把预定登陆区域的日军炸的粉碎,其机场也被炸得一片狼藉,丧失反击能力。负责日军岛屿防御部队补给的运输船队成批被美军潜艇狙杀。联合舰队的水面舰队在美军的海空优势面前每每支撑不了多久就黯然退场,把美军由强大的战列舰和巡洋舰组成的两栖作战支援舰队留下,毫无顾忌的向岛上倾泻火力。美军的正式登陆行动都是由清剿附近的礁盘上的小股日军开始,之后美军的兵力主力两栖突击部队将会在核心区域日军缺乏防御的珊瑚礁泻湖一侧登岛,对日军面对大海的部队发动凶狠的背后一击,并最终占领群岛。虽然此时日军的有组织抵抗已经宣告瓦解,但是零星的抵抗还会延续数日。
其次是防御布置强调服从自然环境重于实践理论。在战争初期日本出版的一本小册子《如何对抗敌军登陆》中,认为登陆的敌人应歼敌于滩头,“所以,第二及第三线阵地不应该被设置在远离滩头的地方。”但与理论相差甚远的是,太平洋战争最初的几场岛屿攻防战的战场,如着名的瓜达卡纳尔岛虽然是大型山地岛,还有少许丛林覆盖。但因第一批上岛的日军是毫无战斗力和准备的工程部队,任务也是修建港口机场,在滩头沿岸组织大纵深防御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盟军对瓜达卡纳尔岛的突袭打了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岛上的日本海军工程部队没有提前构筑哪怕是最基本的防御工事,在重击之下不敢对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动反击,全体溃逃进丛林,却将一座完好的极具战略价值的机场留给了敌人。以狭小的图拉基和吉沃图作为中转基地大量运输部队登陆瓜岛并不容易,因此美军在瓜岛的海军陆战部队并没有太大的数量优势。属于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基地部队在遍布丘陵洞穴的小岛上展开了决死抵抗。日军的防御阵地均沿岛内的山脊和横穿滩头流向内陆的河岸布置。这些山脊和河岸都被茂密的白茅草遮盖着。日军还利用遍布各处的山洞,仓促建立了少数简陋的洞穴阵地,但却是美军首次遭遇这种日后让人头疼不已的防御阵地形式。应该说几乎所有的日军阵地都是由溃退的日军在1943年2月败逃过程中为了阻止美军向岛西部进攻而临时建造的待美军完善了环绕亨德森机场的防御体系,开始自岛东北部向西面进攻时,却发现自己的进攻变成在日军经过加固完整的阵地体系中无奈的蠕动。
在之后的新乔治亚群岛、布干维尔以及新不列颠反登陆作战中,日军做了更为充分的准备。小股的独立部队依照防御战理论密集的配置于各段适于登陆的滩头,试图通过死战不退拖住登陆敌军为己方主力部队争取反应时间。而岛屿上遮天蔽日的雨林和蛛网般的小径使得日军能够在美军空中优势笼罩下得以几乎毫发无损。
但面对美军可怕的兵力优势,这种优势不但来自单纯的数量差距,也来自于海运能力差异带来的机动性差距,美军得以选择日军防御最为薄弱的地段集中兵力发动攻击,分别于1943年11月和12月开始的布干维尔和新不列颠群岛战役美军就选取适于建造临时机场的地段发动登陆行动。日军最初试图依靠滩头的防御工事通过反击赶美军下海,但随着一波波人海冲锋都在美军登陆部队日益坚固的海空协同防御面前拍的粉碎,日军选择了撤入岛内陆掘壕据守。如今换成美国人在日军防线面前举步维艰,直到美军修建的前线机场投入使用,日本人选择了主动撤离。随着美军的突袭登陆得手和之后的海空联合封锁,日本设置在新不列颠群岛东端腊包尔的大型海空军基地被彻底孤立,最终选择了投降。
1943年11月美军海空联合部队突袭吉尔伯特群岛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也成为日军岛屿防御理论的转折点。此前所罗门群岛和布干维尔群岛战役都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滩头浅纵深多道密集防线无法将美军困死滩头,反而等于将日军本已有限的部队集合起来给美国人当靶子。同时全部面相大洋的防御工事缺乏对迂回敌军的打击能力,日军不得不将一战式的堑壕工事升级为全向防御的坚固支撑体。恰好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卡洛琳群岛都是由一系列大小不一的珊瑚礁盘组成的,只有其中规模足以建造机场、水上飞机基地和军港的那些礁盘才被予以开发和防卫。也只有这类关键岛屿才修建了永备工事并提前布置了小股警戒守备部队。这批守备部队的主力是隶属于日本海军的海军陆战队基地部队,不过也有一部分是陆军编制的部队。如此狭小的面积,难以依靠拉大各道防线的间距增大防御纵深,却便于日军设置可以互相支援的坚固支撑点来提高防线的纵深。
日军在这些礁盘的滩头防御工事由纵横交错的战壕、互为掩护用于封锁滩头打击登陆部队的步枪射击孔、机枪火力点及岸炮。机枪对空射击阵地大多修建于靠近海岸的位置,亦能执行反登陆任务。除大型高炮和岸炮阵地外,其他工事都得到充分伪装。由于岛屿面积狭小,缺乏足够空间设置间瞄火炮,因此所有火炮均为直瞄射击。一般来说,在珊瑚礁盘上的岸炮只是轻型步兵支援火炮。日军支撑点除沿海岸布置外,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指挥部附近也被塞进了一些坚固据点。虽然几乎所有岛屿似乎都是有充分防御准备的,实际上日军防御体系每每专注于重点区域,但各坚固支撑点之间只由安慰性防线担任重要的联系任务。可供坦克突入重点防御区域的通道都用反坦克壕阻断。机场在占去礁盘的主要部分是适合突破的开阔区域,日军通过安置火力点将其变为死亡陷阱。小型岛屿被防线环绕,而面积太广难以设置环岛阵地的岛屿则通过一条纵贯全岛的防线将岛屿中心防御区与几处防守滩头的坚固防线串联在起来。由于在珊瑚礁泻湖一侧登陆意味着需要将登陆艇暴露在敌军火力中时间更久,日军判定美国人最可能登陆的区域是没有珊瑚暗礁的海滩,由此守岛部队倾向于将兵力平均布置在各礁岛临海一侧。
在塔拉瓦战役中,各方寄予厚望的LVT两栖突击车首次投入使用,LVT能在造成登陆艇搁浅的珊瑚暗礁和浅滩上自由通行,运送登陆部队和物资。日军对这一新威胁反应迟钝,仍埋头扩大海岸防御阵地。直到美军开始马绍尔群岛登陆战,日军才在面向珊瑚礁泻湖一侧修建阵地,但为时已晚。
实战证明,常规的岛屿防御体系即使加入坚固支撑点,在占尽海空优势的敌人面前不堪一击,在海空兵力以及物资方面投入的巨大差距日本陷入必败的困境,没有任何一次盟军的两栖突击被成功击退,更没有任何一次日军通过反攻重夺盟军占领的岛屿。而战争中后期盟军在南太平洋采用的“跳岛作战”更进一步通过避开日本防御比较完备的岛屿,而在其薄弱部分施以重拳的方式,迫使被分割和孤立的日本岛屿防御部队撤离。日军迫切需要通过新式工事增大防御纵深,提高防线的灵活性和弹性来构建更有效的防御体系。
次后美军对马里亚纳群岛和帕劳群岛声势浩大的两栖攻击正好为日军新防御理论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这两地的核心岛屿面积都很大,崎岖的地形上覆盖着茂密的植被。1944年夏天,日军开始在这两处岛屿建立一套全新的防御体系。最理想的战役目标仍为歼敌于海上,但是日军计划与之前相比包含更多现实的内容。各条防线和坚固支撑点后方预先布置了团营级规模的预备队。以坦克为主体的机动部队也被隐蔽部署在距离敌方可能登陆的滩头较远的安全区域内。在日军设想中,这些强大的预备队将以凶狠的反击全歼入侵之敌。日军在实际作战中抛弃了其军事教条原极推崇的所谓“万岁冲锋”、“**突击”。虽然这类的攻击在塞班岛和其他一些较小的岛屿防御战中依然出现,但是日军中有识之士都明白地面部队自杀突击只是一个作用,那就是加快守岛部队走向灭亡。
实战中,美军的海空优势迫使日军的机动部队只能在夜晚活动。敌方可怕的海运能力使得日军受到的打击都集中在薄弱软肋,兵力捉襟见肘的少量机动部队疲于奔命,因此每次反击行动只能是杯水车薪为时过晚。当日军装甲部队试图发动反击时,总是无奈的发现己方的支援力量已经所剩无几,美军由此得以轻松的击败他们。由于驻岛的防御部队的反击每每宣告瓦解,即使是日军在冲绳岛组织的规模巨大的反击行动也被击退,加之外援更无希望,因而日军只能被美军一步步的踢出太平洋岛屿,打回狭小的本土,最终不得不举起白旗,宣布投降。
由此可见,日军在防御中始终因地制宜、因敌制宜改进自己的岛屿防御战理论,从最初一战堑壕式的简单多道密集防线到中期的系列坚固支撑点工事体系再到末期通过预备队加强各支撑点联系和支援、提高了防御纵深和弹性的新型岛屿防御体系,这些防御工事模式与日军防御的大型山地岛和狭小珊瑚岛的面积与植被情况相吻合,也是为了应对美军在两栖突击中日益增加的装甲支援。
日军最基本的岛屿壁垒工事是根据战前制定的工兵手册建造的,但是战场上也充斥着大量的变体和特殊版本。这些变体大多是因地制宜,对壁垒工事的规格形状加以修改以利其融入环境的结果的结果。某些“地方标准”型工事的出现是由不同原料的取得难易程度、特殊的地域天气特点甚至是监督管理建造的当地将佐和军曹的喜好或奇思妙想综合作用的成果。一本日本工事构筑手册明确指出:“最重要的不是顽固死板的按照规格完成建造工作,而是如何灵活应变使得阵地更好的适应战术环境。”大量工事即便在外形尺寸上完全一致,在内部武器和人员安置位置上都有不小的差异,这种情况与其说是特例,不如说是深入日本军队骨子里的“独走”习惯的体现。但是有道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各处日占岛屿的工事如何千差万别,但是其内核仍是相同的。
一支被派驻防御某一段防御区域的部队要首先考虑下面几个问题。首先是敌人可能从哪个方向发动进攻:大部分工事都应该朝向这个方向。同时,有可能作为向其他部队防线进攻通道的区域也要构筑工事,即使只构筑无人驻守的备用阵地也能威胁敌方的侧翼和后方。
其次,工事的选址还应该考虑能为防线提供足够的纵深。日军对这点极为重视,使之成为日后盟军对日军防线进攻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任何部队都必须在本部防区纵深预先构筑工事来巩固防线。即使这些处于纵深的工事的选址看似杂乱无章,实际均为有意为之:它们被用于监视其他方向、掩护部队机动通道、防区关键区域、或覆盖主阵地的火力死角。
如何给进攻中的敌军制造困难也是工事的选址必须考虑的因素。比如,将阵地构筑在陡坡上方可以迫使敌人在枪林弹雨下发动困难的仰攻。很明显隐蔽性也是阵地选址要优先考虑的。此外如何使得火力达成交叉配合和全向攻击也是阵地选址时需要斟酌的。
一般多人操作的重武器工事的选址是由所属的连排长官而非武器操作组的组长来确定的。比如,某位营长可能会亲自向所属各连长官指定其多人操作支援武器的位置,以保证各重武器火力点之间能够更好的互相支援并代替部队封锁各连防区间的真空地带。这位营长甚至可能是团长大人还会亲自指定各处障碍物、雷区以及支援火炮阵地的位置。
在构筑工事时尽量利用地形地势也是构筑阵地的“金科玉律”。每一眼山洞、每一条溪谷、每一片深涧、每一到山脊、每一方山峰、每一座山包都应该构筑阵地或者修建障碍。每一片沼泽、溪流、树丛都可以加以利用改造,变成致命的障碍或者雷区。从直射火力无法覆盖的死区接近之敌可以趁其被障碍阻挡时用间瞄曲射火力予以歼灭。日军还特别强调使用反坦克壕及雷区来弥补缺乏反坦克火力的问题。
日军在组织对关键区域防御时,每每将大量的散兵坑、轻机枪工事、重机枪碉堡甚至是安放反坦克炮和防空火炮的洞穴环形配置。当敌军对修筑在峡谷侧壁洞穴中的母堡发动强攻时,会被构筑于峡谷另一侧,谷底甚至是峡谷上方山峰的大量子堡用交叉火力打得措手不及。日军还会从其他堡垒派出部队居高临下横扫整条峡谷,阻止美军争夺峡谷制高点,并未峡谷中日军提供火力支援。一旦各处暴露的工事均被占领,守备部队还可以从隐蔽的后备工事中为反攻行动提供火力支援。
日军也会在有利地形地势上建立坚固支撑点。坚固支撑点都会配备足够的火炮和迫击炮。这些坚固支撑点都会有一系列可以提供火力支援的独立外部工事,本身均可以全向攻击并拥有良好的射界。日军的坚固支撑点大多构筑于山峰、山脊或者其他制高点上,即使这些所谓的制高点只高几英尺。最理想的坚固支撑点还应有可供部队在支撑点四周隐蔽机动的溪谷或峡谷。溪谷或峡谷还能阻止敌方坦克装甲车辆参与对坚固支撑点的进攻。日军还会挖掘通入坚固支撑点的暗沟或地道。那些大型的利用环境和地形构筑的系列工事体系在日军防御理论中被称为“防御区”。
更多阅读
Web文本挖掘技术研究 文本挖掘技术及其应用
Web文本挖掘技术研究王继成 潘金贵 张福炎摘 要 作为从浩瀚的Web信息资源中发现潜在的、有价值知识的一种有效技术,Web挖掘正悄然兴起,倍受关注.目前,Web挖掘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尚无统一的结论,需要国内外学者在理论上开展更多
欢迎光临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 纳米与微米换算
米材料几个热点领域的新进展以及研究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新闻编辑 :Admin 发布时间: 2006-11-15纳米材料几个热点领域的新进展一、纳米组装体系的设计和研究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纳米阵列体系;纳米嵌镶体系;介孔与纳米颗粒复合体
昨天的日本故事 作者: leson - 价值研究交流 - 海风股票论坛 中国 新锐营销价值交流平台
昨天的日本故事 作者: leson没有和国内市场比较的意思,只是回忆一下那次惊心动魄的大战,美国玩胜日本.自1971年以来,美国为了应对来自日本的挑战,采取了让美元持续贬值的政策,到1978年,与1971年时相比,美元已贬值了近50%。日本:美国最大的
PKI,PMI技术研究 pki的基础技术包括 等
PKI,PMI技术研究周小为(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083)摘要:本文对公钥基础设施PKI及特权管理基础设施PMI技术的概念、基本组成及系统框架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及分析。关键词:PKI,PMI,属性证书,RBACThe Analysis of PKI and PMI Techno
信息技术研究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技术发展过程
信息技术研究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管理(manage)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