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场也称圣彼得广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壮丽的广场之一,集合了那个时代宗教、艺术和科学的精华,是17世纪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花了11年时间建成的杰作。几百年来,广场上高高的方尖塔、椭圆形的柱廊,地面的图案等都被视为天主教圣物,内含天主教寓意的象征。它们吸引着亿万天主教徒和游览者的朝圣或冥想。
但是,最近国外网上对于梵蒂冈广场的设计思想争论得沸沸扬扬。先是美国丹布朗2000年出版的畅销悬疑小说《天使与魔鬼》,其生动地描绘了罗马和梵蒂冈城天主教与异端的斗争,首先提出了梵蒂冈广场的设计是贝尔尼尼对天主教的抵抗。其后又有不少书籍提出此看法,其中最为极端的是2003年出版的《梵蒂冈的异端》。作者罗伯特· 博瓦尔曾在BBC、 ABC、NBC等著名电台编过纪录片,是埃及的权威学者。书中认为广场呈现出以祭祀太阳神为主要功能的景观,体现以太阳为中心的日心说信念,这在当时是天主教的异端思想。这些书籍的问世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引发了全世界的讨论。梵蒂冈广场设计的几大建筑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
第一,方尖碑
在圣彼得广场的正中央,像众星捧月一样托出一个高耸的建筑体——梵蒂冈方尖碑。
方尖碑是古埃及异教崇拜太阳神的象征,其摆放形式常附有某种太阳意象。这座方尖碑方尖碑来自公元前1935年的埃及,公元37年,罗马卡里戈拉皇帝将其运至罗马,起初放置于竞技场中。1586年,教皇西斯图斯五世下令将方尖碑迁至广场中央,据说曾动用了900余名工人,150匹骏马和47台起重装置,历时5个多月,才完成这项搬迁工程。
为什么号称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的西方各国(甚至梵蒂冈),却这样崇拜、迷恋埃及文物,甚至不惜劳师动众地将方尖碑竖于家门之上?法老的方尖碑最终被插上了天主教的十字架,在天主教的心脏腹地历代传承。这是巧合、一时风尚,还是隐含着某种共通的信仰与意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方尖碑是献与太阳神的,与基督教全无关涉!
第二,圣彼得广场以怀抱为象征主题的设计。
这是贝尔尼尼想出的:他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代表“圣母教会”,在圣彼得堡大教堂两面营造出伸出双臂的效果,寓意人们在圣母的环抱中。
但是《梵蒂冈的异端》用新证据表明,贝尔尼尼的设计根据天文学家日心说的理论,利用行星运动定律即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更具体说,日心说被当时天主教下旨为异端,这种设计正是贝尔尼尼并为其判处徒刑的天文学家伽利略等公开的支持。
第三,梵蒂冈广场地面上的浮雕——西风
艺术大师贝尔尼尼为了纪念伽利略。他将16世纪欧洲科学家认为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土(earth)、水(water)、火(fire)、气(air)设计在梵蒂冈城的四个方向。贝尔尼尼在梵蒂冈广场地面朝向西方的地方设计了一块浮雕,名叫《上帝的呼吸》(也叫做西风),上有一个天使般的面容,从天使的嘴里,呼出了五道股强烈的气息。
《天使与魔鬼》描述了贝尔尼尼这种设计思想的背景。贝尔尼尼曾是罗马秘密组织“光照会”的成员。光照派是16世纪罗马一些有识之士为了反抗天主教会的迫害、与教会进行真理的斗争而成立的秘密组织。最早的创立人中有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等。光照派最早的领袖,正是大名鼎鼎的伽利略。其好朋友就是另一位光照派成员——艺术大师贝尔尼尼,广场既是他为伽利略设计的纪念杰作。
无论如何,上述这些观点和争论提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也为梵蒂冈教堂和广场的设计增添了神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