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之死千古之谜 千古之谜大全集

任安之死千古之谜

任安之死千古之谜 千古之谜大全集

在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引发的西阙兵变中,田仁和任安的处事思路可谓不谋而合,都不情愿贸然卷入汉武帝父子干戈对峙的战乱,结果两人的命运完全相同。田仁念及武帝父子之情,放生太子,遭到处死,任安稳中求稳,同样死罪难逃,都因武帝下令拘捕下狱,最终被司法官处死。当时任安因事下狱,凶多吉少,所以司马迁《报任安书》信中虑及任安的死。可见任安之死在田仁之后。

任安之死,据《史记.田叔列传》中记载,汉武帝听了奏报任安接受太子符节按兵不动的事,起先认为任安是假装接受符节,绝不会附和支持太子造反,可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见武帝心存疑惑。先前任安曾经笞打【古代一种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辱骂过一位北军中管钱的小官吏,任安下狱之后,那个小官吏趁机上书揭发任安,认为他接受了太子的符节,并说“希望把好的军队交给我。”汉武帝看过报告,说“这是老于世故的官吏,看到太子谋反的事发生,想要坐观胜败,看到谁胜利就附和顺从谁,有二心。任安犯有很多该判死刑的罪,我曾经多次让他活下来,现在他竟心怀欺诈,有不忠之心。”于是把任安交法官审判判处了死刑。

《史记.田叔列传》中,褚少孙引述汉武帝的一句话:“安有死之罪甚众,吾尝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意思是说,任安曾犯有很多该死的罪,我曾经多次让他活下来,如今他竟然内怀欺诈,有不忠之心。于是,任安终于被汉武帝下令交给司法官治罪,被处死。

汉武帝这句话可见他对任安的既往信任,并不忍心处死,却又心存疑虑,犹豫不决。恰好不久北军那个小官吏上书揭发,称任安不但接受了太子的符节,任安还说过“幸与我其鲜好者”,就是这一句话促使武帝下决心处死任安。“幸与我其鲜好者”,这句话有人翻译为“希望交给我那些新鲜美好的符节”,有人翻译为“希望把好的军队交给我的事”。

在下认为,按照前一种译文,任安话里有话,应有怀疑太子出示的符节是背着汉武帝所为。按照史料记载,卫子夫一生侍奉武帝,临死前做了平生唯一一件叛逆武帝的事,就是在儿子刘据决定起兵后,合谋诛杀江充,并打开长乐宫兵器库,动用长乐宫的兵马,支持太子造反。可见太子的符节不仅权限有很大限制,只能调动太子宫的卫队,因而求助皇后。更何况太子的符节他平生也就用过这一回。任安所谓“幸与我其鲜好者”,显然任安明言太子的符节不够鲜好,实际猜到太子动用符节汉武帝并不知道,碍于太子的面子和符节是调动军队的虎符之命,不便当面拒绝,因而接受太子符节之后按兵不动,静观变化。

后一种译文,语义不畅不说,北军小吏所称太子的话,只是一面之词,无法验证,可信度很低。 “希望把好的军队交给我的事”。明显诋毁汉武帝的禁卫军,应有小吏添油加醋挟嫌报复之嫌。从汉武帝最终下令依法处死任安看,后一种译文似乎更切中要害,火上浇油,促使武帝决断处死任安。至于汉武帝那句“安有当死之罪甚觽,吾常活之,”的话,没有史料印证任安曾有那些罪该当死的史实,只能揣摩为武帝决断处死任安时的一种自我辩解。田仁被武帝下令拘捕处死在前,任安下狱到行刑应有一段短暂的时间间隔,《史记.任安传》鲜活生动,耐人寻味的记述了任安死前,汉武帝爱才惜才的同时,又多疑刚愎的心理活动。

没有实证的罪名是不足采信的,任安之死,汉武帝的最终决断应有小人误导之嫌,武帝所谓任安以往犯有很多罪该处死之罪,曾经多次让他活下来,应属帝王自我标榜没有屈杀忠臣良才的莫须有罪名。

事后汉武帝查清了巫蛊之祸的真相,知道了太子无辜,后悔莫及。看守汉高祖陵庙的小吏田千秋越级上书,为太子鸣冤,武帝深以为是,田千秋被破格提拔为大鸿胪,随即超迁丞相。

汉武帝后来下诏提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可以看出,武帝已经承认,椒房——指卫皇后——是无辜的。

深表后悔的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的乡阌乡修造“归来望思台”,聊寄哀思,天下闻而悲之。

汉武帝晚年发生在长安城的“巫蛊之祸”,惨死无数,包括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死于无辜。事后太子和皇后卫子夫都得到了平反昭雪,而田仁和任安却成了千古奇冤。

附录1:任安小传

任安与司马迁是挚友,司马迁为李陵投降匈奴争辩,被汉武帝下令处以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司马迁死后,《史记》有些篇章散失了,据班固说是“十篇缺,有录无书”。褚少孙作了补充、修葺(qì)的工作。《史记》和汉书都没有为任安立传,任安的生平事迹,见于褚少孙补记的《史记.田叔列传》。 

《史记.田仁列传》文后有褚少孙对田仁,任安事迹的补叙,这些材料的主旨虽和司马迁写作主题不合,倒也能够让人了解他们的一些轶事,其中招募将军舍人一节的描述堪称生动之笔,作者通过口吻毕肖人物语言的记述,把卫将军的目光短浅,赵禹的处事有方,田仁、任安的忿怒机智都表现得活灵活现。这段文字是能够和司马迁的文章相媲美的。

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今属河南郑州北)人。年轻时比较贫困,靠帮人推车来到长安,他认为武功县是右扶风西边的小县,没有豪强,容易出人头地,就留在那儿。起初替人做亭长下属的求盗【掌捕捉盗贼】、亭父【掌开闭扫除】。后来做了亭长,口碑很好,老少都认为他办事公平、记性超强。被任命为乡三老,又被举荐为亲民的官吏,出任三百石级别的县长。因为皇上巡幸出游陈设帷帐等用具没有办周全,被皇帝斥责罢免。

【附注:“乡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

后来任安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和田仁相会,二人同为卫青家臣,且身世相同,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志向远大,因而结为挚友。他俩没有钱财孝敬卫青的管家,管家就派他二人去饲养咬人的烈马。后来卫青带他二人去拜见平阳公主,公主的管家让他俩和奴婢坐在一起同席吃饭,他俩拔出刀子割断席子,和奴婢们分开来坐。公主的家人都很惊诧并讨厌他俩,却没有人敢呵斥一声。

后来适逢为人贤能的少府赵禹到大将军卫青府上招募郎官,卫青举荐了一百多人,赵禹一一拷问,只看重田仁和任安二人。并说:“只有这二人可以,其余没有可用之人。”赵禹走后,卫青看到他二人衣衫褴褛,很不高兴,叫他俩自备鞍马和新衣服。两人回答,家里贫穷,买不起那些东西。卫青发怒说:“你们就是因为贫穷才出来找工作,现在有了工作,怎么还愤愤不平?!好像你俩对我有恩有德似的。”因为他俩是赵禹看中的人选,卫青只得造册上报皇上。武帝召见时,询问他俩的才能智谋,并让他俩相互品评高下。田仁说:“论敲击战鼓,鼓舞部属拼死战斗,我比不上任安。”任安说:“决断嫌疑,评判是非,鉴别、管理官吏,让百姓没有怨气,我不如田仁。”武帝大笑说:“好!”武帝让任安留京做了郎官,派田仁到黄河边上监护边塞的屯田谷物。当时河南太守是丞相石庆的亲属,河内太守是御史大夫杜周的子孙,三河太守几乎都是在朝显贵和三公的亲属,田仁依律把三河太守全部交给司法官判处死刑。田仁因办事干练,不畏权势,被汉武帝提拔为丞相长史,威震全国。任安先后历任郎官、太子少傅兼任宗正、益州刺史,北军监军。

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之祸,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太子听从少傅石德的计策,派人诈称武帝使者,捕杀江充等人。武帝大怒,下令丞相率兵平叛。太子来到北军军营南门之外,站在车上,将护北军使者任安召出,颁与符节,命令任安发兵。但任安拜受符节后,却返回营中,闭门不出。太子带人离去,将长安四市的市民约数万人强行武装起来,到长乐宫西门外,正遇到丞相刘屈氂率领的军队,与丞相的军队,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长安城有流言说太子谋反,所以人们不敢依附太子,而丞相一边的兵力却不断加强,最终,太子势孤力弱而兵败,唯有逃离长安。

当时田仁为丞相司直,主管城门把守,任安为北军监军护军,掌管禁卫军北军的调动指挥。戾太子兵败出逃时,田仁认为太子是皇上的骨肉至亲,不想卷进武帝父子之间的纷争,故意离开城门,为太子放生,守门官田仁放太子逃出长安,丞相刘屈氂要杀田仁,御史大夫暴胜之对丞相说:“司直为朝廷二千石大员,理应先行奏请,怎能擅自斩杀呢!”于是丞相将田仁释放。汉武帝听说后大发雷霆,将暴胜之逮捕治罪,责问他道:“司直放走谋反的人,丞相杀他,是执行国家的法律,你为什么要擅加阻止?”暴胜之惶恐不安,自杀而死。武帝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卫子夫选择了自杀。

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武帝认为,任安是个圆滑世故的官吏,看到太子发兵谋反的事件出现,想坐观成败,看谁取胜就归附谁,对朝廷怀有二心,因此将任安与田仁一同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直到任安获罪入狱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一封著名的回信《报任安书》【又称《报任少卿书》】。

征和三年,此一冤案真相渐明,武帝感悟,下令诛杀江充家族;腰斩刘屈耗,其妻枭首。

附录2:参阅史料和翻译资料

1. 《汉书.武帝纪》:“二年春正月,丞相贺下狱死。夏四月,大风发屋折木。 闰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皆坐巫蛊死。 秋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壬午,太子与皇后谋斩充,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杀。初置城门屯兵。更节加黄旄。御史大夫暴胜之、司直田仁坐失纵,胜之自杀,仁要(腰)斩。八月辛亥,太子自杀于湖。 癸亥,地震。……  三年六月,丞相屈氂下狱要(腰)斩,妻枭首。

译文:二年【征和二年,前91】春正月,丞相贺下狱死。夏四月,狂风拔屋折树。二年闰五月,卫皇后之女诸邑公主、阳石公主都因牵涉到犯巫蛊之罪而被赐死。秋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在太子宫中发掘埋在地下的木偶 (蛊) ,七月九日,太子与皇后见江充挟隙栽赃就想杀掉他,太子下令调兵与丞相刘屈髦大战于长安,双方死者数万人。七月十七日,太子逃亡,皇后自杀。开始在首都城门驻扎士卒,在符节上加黄旄以区别于太子的兵符。御史大夫暴胜之、司直田仁犯有纵过失察之罪,胜之自杀,田仁腰斩。八月初八日,太子自杀于湖县。八月二十日,地震。六月,丞相刘屈髦因其妻作巫蛊被株连入狱腰斩,其妻斩首。

2. 《汉书.戾太子刘据传》记载: “征和二年七月壬午,乃使客为使者收捕充等。按道侯说疑使者有诈,不肯受诏,客格杀说。御史章赣被创突亡,自归甘泉。太子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因长御倚华具白皇后,发中厩车载射士,出武库兵,发长乐宫卫,告令百官曰江充反。乃斩充以徇,炙胡巫上林中。遂部宾客为将率,与丞相刘屈氂等战。长安中扰乱,言太子反,以故众不肯附。太子兵败,亡,不得。”

译文:征和二年【前91】七月壬午曰,太子就派自己的门客装扮成皇帝的使者,把江充等人逮捕起来.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是假的,不肯服从逮捕诏令,门客经过搏斗,杀死了韩说。御史章赣被砍伤后逃掉,突围跑到甘泉宫。太子命舍人无且拿着自己的符节连夜进入未央宫的长秋门,通过长御倚华【长御;女官名,宫女之长;倚华,卫皇后的亲信】仔细向皇后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皇后派发了中厩的战车,运载皇后的车架武士,打开并搬取长乐宫武库的兵器,调发长乐宫的卫队,向文武大臣们宣称江充谋反。然后就杀了江充巡示朝野,在上林苑烧死了和江充合谋制造巫蛊事件的胡人神巫。接着太子委任自己的宾客为将帅,与丞相刘屈髦等人的军队开战。长安城中大乱,人们纷纷传言太子造反了,因此民众大都不肯归附太子。太子军队被打败,太子逃走,人们也没有抓到他。

3. 《汉书.外戚列传上.孝武卫皇后传》:“卫后立三十八年,遭巫蛊事起,江充为奸,太子惧不能自明,遂与皇后共诛充,发兵,兵败,太子亡走(3)。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黄门苏文、姚定汉舆置公车令空舍,盛以小棺,瘗之城南桐柏(4)。卫氏悉灭。”

译文:为皇后立三十八年,遭遇巫蛊之祸,江充为奸,诬陷太子,太子害怕不能为自己辩白,就和皇后合谋诛杀江充,太子发兵,被打败,太子逃走。武帝下令派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捧着皇帝的诏令没收了皇后的玉玺,皇后自杀。黄门苏文、姚定汉用载着皇后的尸体安置在公车令的空房中,用很小的棺材收殓,埋在长安城南桐柏亭。卫氏家族都被杀掉。

4.《史记.田仁列传》:“其后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将兵,使司直主城门。司直以为太子骨肉之亲,父子之闲不甚欲近,去之诸陵过。是时武帝在甘泉,使御史大夫暴君下责丞相“何为纵太子”,丞相对言“使司直部守城门而开太子”。上书以闻,请捕系司直。司直下吏,诛死。

是时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任安,与节令发兵。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武帝闻之,以为任安为详邪,不傅事,何也?任安笞辱北军钱官小吏,小吏上书言之,以为受太子节,言“幸与我其鲜好者”。书上闻,武帝曰:“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安有当死之罪甚觽,吾常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下安吏,诛死。”

译文:【邱永山译注】

后来田仁遇上太子谋反事发,丞相亲自率领军队,命令司直田仁守卫城门。田仁认为太子和皇帝是骨肉之亲,不想卷进他们父子之间的冲突,就离开城门到各个陵寝去,使太子得以逃出城门。这时汉武帝正在甘泉宫,派御史大夫暴胜之前来责问丞相:“为什么放跑太子?”丞相回答说:“我命令司直守卫城门他却开门放了太子。”御史大夫上报给皇帝,请求批准逮捕司直。司直被送交法官审问后处死。

  这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太子在北军的南门外停下车,召见任安,把符节给他,命他调动北军。任安下拜接受符节,进去后,把军门关上不再出来。汉武帝听说后,既认为任安是假装受节,不肯附和太子,又心怀疑惑?任安曾笞打羞辱北军掌管钱财的小吏,小吏趁机上书报告,揭发他接受太子符节,及太子还说:“希望把好的军队交给我的事”。汉武帝看过报告,说“这是老于世故的官吏,看到太子谋反的事发生,想要坐观胜败,看到谁胜利就附和顺从谁,有二心。任安犯有判死刑的罪很多,我常常让他活下来,现在竟心怀欺诈,有不忠之心。”把任安交法官审判判处了死刑。

5. 《白话史记》.《史记.田仁列传》【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这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太子把车停在北军的南门外,召见任安,交给他符节,让他派军队。任安下拜接受符节,进入,关起门不出来。汉武帝听说了,认为任安是假装接受符节,不附会太子事件,为什么呢?任安笞打辱骂北军的掌管钱的小官吏,小吏趁机上书揭发他,认为他接受了太子的符节,并说:“希望交给我那新鲜美好的符节。”上书被皇帝看到,武帝说“这个圆滑的官吏,看到太子发兵的事件出现,想坐着看胜负,看到了胜利者就想和他联合,有二心。任安犯有很多该死的罪,我常常让他活下来,如今心怀欺诈,有不忠的心。”把任安交下司法官治罪,被处死。

月亮圆了之后就会亏缺,事物旺盛到极点就会衰败,这是宇宙的常规。知道进取而不知道退却,长久地居于富贵,灾难就会逐渐积累就会成为祸祟。所以范蠡离开越国,推辞而不接受官位,美名传到后代,万年不忘,怎么可以比得上呢!后来求官进级的人千万要警惕这一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1305.html

更多阅读

《陈安之成功学演讲稿2010年12月22日》 陈安之的成功学

《陈安之成功学演讲稿2010年12月22日》1、下定决心一定要才是成功的关键  我时常听到很多人说:“陈老师,我想减肥。”  “你想多久了?”  “想了好久了。”  “成功了没有?”  “没有。”  “那是因为你只是想要而不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 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摘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一衡量生死的标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现出的生死取向,一是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勇于牺牲一死;二是

任铎之:莫言,《百年孤独》里的套中人

任铎之:莫言,《百年孤独》里的套中人——回归文学本身看莫言获奖  任铎之/文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许可以看作当代中国价值观向外输出的胜利,也可能是诺贝尔奖一次友好的举措,诺贝尔委员会到底是出于同情还是爱,才让莫言获得了

品三国之22建安之杰曹植 渝建安发 2016 22号

曹植很有才华,被誉为建安之杰。  在三国人物中,早期的曹植很幸福。他贵为曹操的公子,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史书说他: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就是说他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读了很多的

声明:《任安之死千古之谜 千古之谜大全集》为网友何必太天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