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词押韵规则、平仄格式、对仗要求 七律的平仄格律

┊稻香居人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诗词押韵的一般规则:押韵,也称协韵或叶韵。什么是押韵呢?先看看下面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以上两诗,每逢偶句句尾都有一个同韵母的字。霜、方、央,四字的韵母是uang,ang,iang,除去韵头u、i,都是ang:楼、悠、洲、愁,四字的韵母是ou,iou,除去韵头i,都是ou。像这种情况,就是押韵。概括地说,押韵是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重复出现。上两例的同韵母字,是在偶句的句尾这一相同位置上重复出现的。在相同位置上重复出现的同韵母字,称为韵脚。第一个韵脚的出现,称为起韵。

有的诗词,第一个韵脚在首句出现,这称为首句起韵。如《蒹葭》的首句句尾“苍”,韵母是ang,和霜、方、长、央同韵母,是首句起韵。

近体诗的押韵:近体诗的押韵,是很严格的。诗词格律的一个内容,即明确规定了近体诗押什么韵和怎样押韵。格律规定,只能押平声韵,即:只能在三十个平声韵中选择韵脚字。在律诗和绝句中,任意找两个例子,便可看出,其韵脚字是平声的。

如五律的例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惧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这首诗的“生、声、明、城”四个韵脚字,都属下平八庚韵。再如七绝的例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格律规定,一是两句一押韵,韵脚在偶句的句尾,有一部分是首句起韵的。二是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三是必须在一个韵中选择韵脚字,不能邻韵通押,更不能四声通押,只有首句起韵的可用邻韵。四是不能出现重复的韵脚字。前面所举的《黄鹤楼》、《春夜喜雨》等诗,都可以说明近体诗怎样押韵的四条格律规定,《黄鹤楼》、《春夜喜雨》,其韵脚都在二、四、六、八句的句尾,也就是在偶句的句尾,是两句一押韵的。都是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在近体诗中,只有首句起韵的,才允许在首句句尾用一个邻韵字。这种特例如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陆游《三峡》“峰”为“空”、“中”的邻韵字。“峰”属上平二冬韵,“空”、“中”属上平一东韵。

古体诗的押韵:古体诗不受格律限制,在押韵方面,比近体诗要自由得多。古体诗的韵脚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上、去、入声。有一些绝句,用的不是平声韵,而是上、去、入声韵。这样的绝句,不是近体诗中的绝句,即非律绝,而称为古绝。如李绅的《悯农》第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绝的韵脚字是“午”、“土”、“苦”。古体诗的押韵,有的是两句一押韵,有的是一句一押韵,还有的是三、四句一押韵。第一种情况,像近体诗一样,第二、三种情况,则是近体诗所没有的。两句一押韵的例子,如聂夷中的《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这首诗,首句不起韵,“谷”、“肉”、“烛”、“屋”是入声的韵脚字,每两句一押。一句一押韵的例子,在南北朝以前的诗中较多。鲍照以前的七言古诗都是一句一押韵的。此后,一句一押的便少见了。这种一句一押韵的七言古诗,称为柏梁体。四句一押的例子,如曹操的《观沧海》。古体诗的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杜甫的《前出塞》“挽弓当挽强”,首句起韵,一韵到底,没有换韵,韵脚字都属下平七阳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从一个韵中选择韵脚字,也可以从相邻的两个或几个韵中选择韵脚字。前一种情况是用本韵,像近体诗的押韵。后一种情况是通韵,近体诗除起韵的特例之外,不存在这种情况。杜甫的“挽弓当挽强”,不仅是一韵到底,而且是用本韵,即韵脚字都属一个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出现重复的韵脚字,近体诗中是不允许。词的押韵,同诗比较,比近体诗活动余地大,比古体诗限制多。不同词牌的词,有着不同的押韵情况,押什么韵和怎样押韵,词谱都作了明确规定。词的押韵,也是诗词格律的一个内容。词押韵不同于近体诗,词可以押平声韵,还可以押上、去、入声韵(合称仄声韵)。但是,在押平声或仄声韵时,要受格律限制。词谱规定押平声韵的,不能押仄声韵,押仄声韵的,不能押平声韵。规定押平声韵的,如《忆江南》、《河满子》、《鹧鸪天》、《破阵子》、《八声甘州》、《水调歌头》、《沁园春》等。规定押仄声韵的,如《卜算子》、《醉花阴》、《钗头凤》、《鹊桥仙》、《青玉案》、《摸鱼儿》、《念奴娇》、《贺新郎》、《水龙吟》等。有的词牌,如《浣溪沙》、《如梦令》、《声声慢》等,有两体,一体押平声韵,一体押仄声韵。押仄声韵的,往往是押入声韵的自成一类,如《忆秦娥》、《满江红》等,要押入声韵。词在怎样押韵方面,也都由词谱作了明确规定。有多少词牌,就有多少押韵格式。

简明归纳几条:第一,押韵有密有稀,不像近体诗只能两句一押韵那样。第二,有的一韵到底,有的可以换韵,不像近体诗只能一韵到底那样。第三,有的用本韵,有的通韵,不像近体诗只能用本韵那样。第四,有的可以出现重复的韵脚字,这一点也比近体诗自由。词的押韵,有密有稀,密的有一句一押韵的、两句一押韵的,稀的有三、四句以至五、六句一押韵的。一句一押韵的,如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首词的每句句尾都是韵脚,是一句一押韵的。两句一押韵的,如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水。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词上、下片共八句,每两句一押韵,韵脚字在偶句句尾。两句一押韵的,也有首句起韵的情况。如辛弃疾的《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这首词,首句起韵,基本上也是两句一押韵的。

实际上,单纯两句一押韵的并不多,较多的是两句一押韵间杂着一句一押韵,或间杂着三、四句一押韵。三、四句以至五、六句一押韵的,在长调(慢词)中多见。如辛弃疾的《水龙吟》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片词的开头是两句一押韵。除此之外,其它的是三句或四句一押韵。五、六句押韵的,如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上片: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这片词十九句,其中有一句一押韵的,有两句一押韵的,也有三句一押韵的,从第七句到第十二句,是六句一押韵,可算得上韵脚稀的一个例子。词的押韵,有一韵到底的,如前面例举的《长相思》、《卜算子》等都是。换韵的词也很多,情况又是多种多样,《菩萨蛮》、《虞美人》等,一首词要多词换韵。如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首词,一首多韵,“水”、“泪”相押,“安”、“山”相押,“住”、“去”相押,“余”、“鸪”相押。《菩萨蛮》等词的换韵,是每两句一韵,依次换下去,不出现同韵。这可称为相随式。­

有的词是两韵相换,先是甲韵换为乙韵,然后再由乙韵换为甲韵,这可称为回环式。

如欧阳炯的《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这首词,三韵相换,“纱”、“霞”、“华”、花”、“家”为甲韵,“尽”、“忍”、“问”、“信”为乙韵“乱”、“断”为丙韵。甲韵的脚字最多,并且词的首尾又都为甲韵,所以,是以甲韵为主。另外,这首词的上片,首尾都为甲韵,中间为乙韵,像怀抱着似的,可称为怀抱式。词的押韵,除用本韵外,通韵的情况很多。

第一种通韵情况,是不同部的韵通用。如孙光宪的《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西北。菰叶长,水荭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这首词,“曲”、“北”、“绿”、“织”、“促”、“屋”相押,都是入声韵,但不属一个韵部,“曲”、“绿”、“促”属十五部沃韵,“北”、“织”属十七部职韵,“屋”属十五部屋韵。

第二种通韵情况,是不同部不同声的韵通用。这种情况,有一些是随便通用不同声的韵,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声互相通押的都有,但以上、去声通押为常见。

有的词明确规定,平声要和上、去、入声通押。《西江月》、《换巢鸾凤》等词就是。如苏轼的《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倚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首词的六个韵脚字,都属词韵第八部。但是,“霄”、“骄”、“瑶”、“桥”是平声韵,“草”、“晓”是上声韵。前面例举的《长相思》,有两个相似句重叠,叠句的句尾是韵脚。这种情况,词谱作了明确规定,是合格的。有的词,词谱虽未明确规定要用重复的韵脚字,但填词的人却用了重复的韵脚字。

如黄庭坚的《清平乐》上片: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片词的四个韵脚字,有两个是重复的。这在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但在词中却用了。

近体诗调平仄的一般规则,调平仄,是区别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一个重要标志。近体诗在调平仄方面,格律规定是很严格的。律诗、绝句在内的近体诗,是怎样调平仄的呢?举杜甫的《客至》为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开。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是一首七律。全首八句,分为四联。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每联中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凡是律诗,都是这样称呼的。这首诗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以上这一平仄格式可以看到:一句中各自的平仄关系。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关系。相连两联的平仄关系。一句中各字的平仄,是交替变换,在交替变换时基本上以两“平”或两“仄”为一单位,这是因为诗的音调节奏是以双音为一单位。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是相反的,即仄对平,平对仄,这称为对。反之,若不合乎对的规则,则称为失对。相连两联的平仄关系是,下联出句的平仄与上联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即平对平,仄对仄,这称为粘。反之,若不合乎粘的规则,则称为失粘。粘对的作用是,使平仄的调配有变化,有回环。但是,由于还要照顾到律诗偶句押平声韵等特点,在粘或对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不符合粘对要求的现象,如在这一平仄格式中,下联出句的第五、第七两字与上联对句的第五、第七两字就不可能相同,这种情况是允许的。最重要的是,每句的第二字,必须严守粘对要求。

近体诗调平仄的一般规则,可以归纳为四条,即:第一,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第二,平仄在一联中的对句与出句间是相反的。第三,平仄在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间是相粘的。第四,凡偶句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律诗的平仄格式:

(一)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律诗的平仄有基本的句式,这是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有四个类型,即:(1)平平仄仄仄平平。(2)平平仄仄平平仄。(3)仄仄平平仄仄平。(4)仄仄平平平仄仄。

(二)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五言律诗比七言律诗每句少两个字,所以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可以看作是七言律诗平仄格式的缩减,把七言律诗每句开头减去两个字,剩下的后五个字,就是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这样,五言律诗的基本平仄句式,也有四个类型,即:(1)仄仄仄平平。(2)仄仄平平仄。(3)平平仄仄平。(4)平平平仄仄。

无论七言律诗还是五言律诗,都可又细分为四种基本平仄格式:a.平起首句起韵的。b.平起首句不起韵的。c.仄起首句起韵的。d.仄起首句不起韵的。五言律诗以首句不起韵为正规。

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的基本平仄格式,习惯上称为正格。 但是,由于内容的需要,诗人往往在不违反格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把该用平的地方用了仄,该用仄的地方用了平,这称为变格。变格也有各种类型,不再详细列述了。汉字具有着高低长短的语音特点,古人把它概括为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这同现代普通话中的四声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平声,相当于现代的阴平和阳平。古代的上声和去声,仍相当于现代的上声和去声。而古代的入声,在现代普通话中却消失了,入声字已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

绝句的平仄格式:

(一)七言绝句的四种基本平仄格式:绝句都是四句,为律诗的一半。七言绝句的基本平仄格式也有四种,即:(1)平起首句起韵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平起首句不起韵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当时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3)仄起首句起韵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杜甫《漫兴》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肠”、“杖”、“徐”、“轻”这几个字的位置,可平可仄。(4)仄起首句不起韵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王维《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每”、“佳”、“兄”这四个字的位置,可平可仄。

(二)五言绝句的四种平仄格式:(1)仄起首句起韵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墙”和“不”这两个字的位置可平可仄。(2)仄起首句不起韵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和“愿”这两个字的位置可平可仄。平起首句起韵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平起首句不起韵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如李贺《莫种树》园中莫种数,种树四时愁。独睡南床日,今秋似去秋。“莫”字位置可平可仄。

近体诗调平仄的一些讲究:

(一)避孤平孤平是调平仄的大忌,必须避免。但是,在仄收的句子中,即使只剩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而算拗句。如果由于内容需要,非用仄声字不可,七言的就要在第五字上,五言的就要在第三字上,想法补救。

(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近体诗调平仄的口诀。这是对七言来说的。意思是,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格式的规定,该平可以用仄,该仄可以用平。而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的平仄,必须依照格式的规定,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

(三)拗救从广义来讲,凡不合平仄的字,都称为拗。­

古体诗的平仄:古体诗,在平仄方面,没有任何规定,汉和六朝诗的平仄是自由的。但自唐以后,由于受近体诗的影响,诗人在写古体诗时,往往也用律句,这称为入律古风。因此,古体诗有了一般古体诗和入律古风的区别。

一般古体诗的平仄,本来是完全自由的。但自唐以后,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时,有意避免律句,反而为古体诗的平仄句式造成了一些特点。 古体诗每句的最后三字,称为三字尾。就三字尾来看,古体诗有四种常见的平仄类型,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再,平脚的句子,五古第三字或七古第五用仄声为原则。

现以五古为例,看一看古体诗的各种平仄类型:

(1)平平平,也称为三平调。这是古体诗的专用形式,用得最多。这种情况,一般可分为四类:第一,仄仄平平平。如:“欲取鸣琴弹” 孟浩然《怀辛大》。第二,平仄平平平。如:“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第三,仄平平平平。如:“醒时同交欢”李白《月下独酌》。第四,平平平平平。如:“长歌吟松风”李自《下终南山》。

(2)平仄平。这种情况,一般也可分为四类:第一,平平平仄平。如:“清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居》。第二,仄平平仄平。如:“草深狐兔肥”崔颢《古游侠》。第三,仄仄平仄平。如:“草色新雨中”邱为《寻西山隐者》。第四,平仄平仄平。如:“松月生夜凉”孟浩然《宿叶师山房》。

(3)仄平仄。这种情况,一般也可分为四类:第一,平平仄平仄。如:“心随雁飞灭”孟浩然《秋登兰山》。第二,仄平仄平仄。如:“况之异乡别”王昌龄《行子苦》。第三,仄仄仄平仄。如:“竹露滴清响”孟浩然《怀辛大》。第四,平仄仄平仄。如:“衣上灞陵雨”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4)仄仄仄。这种情况,一般也可分为四类:第一,平平仄仄仄。如:“登临出世界”岑参《登慈恩寺浮图》。第二,仄平仄仄仄。如:“十觞亦不醉”杜甫《赠卫八处士》。第三,仄仄仄仄仄。如:“幼为长所育”韦应物《送杨氏女》。第四,平仄仄仄仄。如:“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七古的平仄,同五古一样,就三字尾而言,也有四种常见类型。不过,七古比五古多两字,变化式样更多一些,就不一一举例了。
格律诗词押韵规则、平仄格式、对仗要求 七律的平仄格律

词的平仄:词的平仄格式很多,可以说有多少词牌,就有多少格式。这与律诗不同。律诗的平仄格式基本的有四种。因为律诗的字数、句数相同,又都押平声韵。而不同的词,字数、句数都不同,又平韵、仄韵均用,这就决定了词的格式必然变化多样。

以下举出两个例子:看看词的平仄格式是怎样被规定的。第一个是小令《忆江南》: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这首小令只有一段,是单片词,押平声韵,五句,二十七字。第二个是长调《永遇乐》:(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这首长调有两段,是双片词,押仄声韵,上、下片各十一句,一百零四字。以上所举的例子,仅是上千个词谱中的两个。

词谱明确规定:某一词有多少句、多少字以及韵脚在哪里,还有平仄的安排。如果想知道词的平仄格式,就必须查词谱,如能熟记更好。词的平仄,虽比律诗的多样,但就每种格式来说,却比律诗的平仄更为固定。除原格式规定可平可仄的字以外,填词者一般都不可以随意调换平仄。词的平仄格式虽多,如想精确掌握它,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词句基本上是律句,单就词句来说,其平仄变化还是有规律可寻的。现将二字句到八字句的平仄类型,作一分述。

(1)二字句。二字句的平仄,常见的只有平仄式,偶然也有平平和仄仄式的。其特点是,往往用于叠句或起句,那种既非叠句又非起句的二字句比较少。如王建的《调笑令》: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这首词的二字句,既用于叠句,又用于起句,都是平仄式。又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的二字句,既非叠句,又非起句,而是在上、下片当中的不同位置上,也都是平仄式。

(2)三字句。三字句一般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平仄,如“霜风劲”------张孝祥《六州歌头》。平仄仄,如“秋已尽”------李清照《鹧鸪天》。仄平平,如“日犹长”(同上)。仄仄平,比较少见。

(3)四字句。四字句一般是用七言律诗的前四字,其平仄类型有两种:平平仄仄,如“栏杆拍遍”-。------辛弃疾《水龙吟》。仄仄平平,如“落日楼头”(同上)。

(4)五字句。五字句相当五言律句。即:仄仄平平仄,如“睡觉寒灯里”------陆游《夜游宫》。仄仄仄平平,如“落日水熔金”------廖世美《好事近》。平平平仄仄,如“天憎梅浪发”------周邦彦《菩萨蛮》。平平仄仄平,比较少见。

(5)六字句。六字句是四字句的延伸。在平起的四字句前加仄仄,在仄起的四句前加平平,而成为六字句。这样有两种平仄类型:仄仄平平仄仄,如“雪晓清笳乱起”------陆游《夜游宫》。平平仄仄平平,如“西园夜饮鸣笳”------秦观《望海潮》。

(6)七字句。七字句相当七言律句。即: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平冈细草鸣黄犊”------辛弃疾《鹧鸪天》。仄仄平平仄仄平,如“老却英雄似等闲”------陆游《鹧鸪天》。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料峭春风吹酒醒”------苏轼《定风波》。平平仄仄仄平平,如“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诉衷情》。

(7)八字句。八字句最常用的是上三下五的句式。如果第三字用平声,第五字往往用仄声,如“想小楼、终日望归舟”------张元干《满江红》。如果第三字用仄声,第五字则往往用平声,如“图画里,峥嵘楼阁开”------刘过《沁园春》。以上所说的只是二字句到八字句的平仄类型。这对掌握词谱规定的平仄格式,是有一定帮助的。

对仗要求:对仗,也就是对偶。诗词对仗的基本要求,一是在两句相对时,相对的字词,其词性要相同或相近。二是在两句相对时,两句的句子组成情况要相同或相近。两句相对,指的是相连的两个句子形成对仗。这是对仗的一般形式。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的第三、四两句,是相连的两个句子,又是形成对仗的两个句子。在这两句中,“绿”对“青”,“树”对“山”,“村”对“郭”(城郭),“边”对“外”,“合”对“斜”。第五、六两句,也是对仗句。

相连的两句,往往形成对仗,但不是所有的相连句都要求对仗。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和第七、八句,虽都相连,但不对仗。两句相对的情况,大致是这样。

(一)在两句相对时,相对的字词,其词性要相同或相近。

(二)在两句相对时,除了要求词性相同或相近外,还要求相同两句的句子组成情况相同或相近。两句相对,是对仗的一般形式。

感谢光临稻香居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129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格律诗词押韵规则、平仄格式、对仗要求 七律的平仄格律》为网友爱惜花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