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仁贵
演义:“薛家将”的第一任主人公,是太宗朝后期的主要军事统帅,留下“白衣破高丽”、“三箭定天山”等传奇故事。最后在征西凉之时,中敌将杨凡之计被围,被其子薛丁山误射而死。
历史原型:出身穷苦农民,太宗征高丽时从军。在辽东战场上屡立奇功,曾身着白盔白甲横扫敌阵,引起太宗注意,将其调入禁卫军。高宗继位后,宫中曾发洪水,幸得薛仁贵所救。后又多次出征高丽,多有斩获。薛仁贵武艺高强,曾一箭射穿五层甲。铁勒叛乱,仁贵率军平叛,对方派骁骑数十前来挑战,仁贵连发三箭,射死三人,吓得其余人全部投降,薛仁贵将其全部活埋。不久即平定叛乱,此即为“三箭定天山”。高宗乾封元年(666年),与李绩等同征高丽,连败高丽军于新城、扶余,经两年奋战,终于平定高丽。薛仁贵在胜利后被派镇守平壤,指挥高丽境内的常驻唐军。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率唐军十万征讨吐蕃,但由于副将郭待封私自行事,仁贵部被吐蕃军四十万所围,唐军大败,战后薛仁贵被撤职。不久高丽叛乱,薛仁贵再次被启用,但不久后又因罪被流放。直到开耀元年(681年),六十八岁的薛仁贵才因大赦回朝,率军抗击突厥。突厥听说领军的是薛仁贵,吓得四散而逃,唐军大获全胜。永淳二年(683年)病死,年七十。
薛丁山
演义:薛仁贵之子,娶樊梨花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后被武则天杀害。
历史原型:名薛讷,薛仁贵之子。在担任蓝田县令之时,就敢拒绝当朝酷吏来俊臣的不义之举。后突厥犯边,武则天因薛讷为将门之后,将他调往幽州前线。薛讷久驻边关,立有战功。玄宗曾于新丰操练唐军,独薛讷和解琬部进退有序。突厥、契丹、奚联合寇边,薛讷力主出击,得到玄宗许可,但因其余诸将逡巡不前,唐军大败,薛讷被撤职。不久吐蕃军十万犯境,薛讷被重新启用,担任陇右节度使。他连败吐蕃于武阶驿、长城堡,斩获无数。之后薛讷一直镇守青凉,年七十二而亡。历史上的薛丁山确实在西面达到了他事业的高峰。
薛刚
演义:《薛刚反唐》的主人公,薛丁山的第三子。率领各路人马反抗武则天,最终恢复李唐王朝。
历史原型:名薛嵩,薛仁贵之孙。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后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昭义镇很快恢复了生气。薛嵩好蹴鞠,后被隐士劝,遂止,并图其形于座右,以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不是座右铭的来历呀)。唐代宗永泰八年(773年)病死。 历史上的“薛刚”才算真正反过“唐”。
=============================================================
小时酷爱看闲书,无奈父母认为看闲书有百害而无一利,封锁了所有来源。
幸运的是家中还有一位老外婆,年老体弱,每日只靠读些书打发时光,父母为尽孝道,外婆的书还是要保证的。
就这样,偷偷地跟外婆一起看了《杨家将》、《呼家将》、《隋唐》、《薛平贵征东》、《再生缘》、《封神榜》、《镜花缘》、《说岳》等等不入流的闲书,并由此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兴趣。
时光流逝间,竟不知不觉断了这看闲书的兴致。近来电视里热播陈村(是不是曾看了他一些闲文的那个陈村也不得而知)导演的《薛仁贵》,感觉与儿时印象中的薛仁贵大相径庭,故上网搜了一番,得闲文若干,看来看闲书的人也不止一个现罗列部分如下:
1、
在戏曲舞台上,《汾河湾》、《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上演的是薛仁贵及其后代的戏。而《王宝钏》、《三击掌》、《大登殿》等戏演的则是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戏。戏曲中薛仁贵与薛平贵仅一字之差,背景年代相同,均为唐代,剧情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何在戏曲舞台上会出现两薛并演?二者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经考证史料和走访有关人士,历史上的真实及戏曲中的如何演绎也渐露冰山一角。
薛仁贵与柳英环
民间传说薛仁贵之妻有三个名字,《孤本元明杂剧》中称柳迎春,《薛仁贵征东》小说中称其为柳金花,但是晋南蒲剧中却一直用柳英环这个名字。有关专家认为,柳英环在河津市生活了几十年,因此,晋南蒲剧中用的名字应该较为真实。
戏剧及评书中反映,柳英环生活在一个员外之家,属大家闺秀。一次和嫂嫂出游,见家中长工薛仁贵天寒衣单,冻卧雪中,她便心生怜悯,回房取棉衣相赠时,因风吹灯灭,错将父亲赠给她的“红绫袄”给了薛仁贵。不料,其父发现后认为其败坏门风,要逼其自尽。后在母亲的帮助下和奶妈逃出家门,与薛仁贵在破庙相遇,寒窑成亲。薛仁贵幼年习武,练得一身武艺,每日汾河湾打雁维持生计。唐贞观后期,李世民亲自率军东征高丽(今朝鲜),薛仁贵应募从军。柳英环则在寒窑苦度日月。由于战功显赫,薛仁贵18年后被封为平辽王,衣锦还乡,夫妻团聚。《薛仁贵征东》评书及诸多戏剧中有详细的剧情,《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说得是他儿子和孙子的事,人们统称为“薛家将传奇”。
薛平贵与王宝钏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大致如下:
相传,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她天生丽质,聪明贤慧。到了婚嫁年龄,她看不上诸多王公贵族的公子,却偏偏对在家里做粗工的薛平贵产生了爱意。经过彩楼抛绣球,她选中了薛平贵。不料其父嫌贫爱富坚决不允。无奈之下,她与父亲三击掌后断绝了父女关系,嫁给薛平贵住进了寒窑。后来,薛平贵从军征战,远赴西凉,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18年来,王宝钏贫病困顿,挖光了周围的野菜,苦度日月。薛平贵历尽风险,屡遭垂涎王宝钏美色的魏虎暗算,同时也屡闯难关,战功赫赫。后来,薛平贵娶了西凉国公主玳瓒,当上了西凉国的国主。18年后归来,与王宝钏寒窑相会,封王宝钏为正宫皇后,结局圆满。
历史上的真实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唐朝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隋炀帝大业10年(公元614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生,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卒,享年70岁。他一生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官至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他的征战事迹,《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
据史料考证,历史上并无薛平贵。但他和王宝钏因何现身于舞台?并且自古以来,多个戏剧剧种都出现了“两薛并演”的现象呢?
有两种说法。
某年某月已无从考证。山西一富户为母祝寿请戏班子唱《汾河湾》等戏。该戏反映的是薛仁贵和柳英环的事。宾客散后,富户之母问戏班子薛仁贵和柳英环最后的结局,戏班班主说,据师祖相传,薛仁贵因军务在身不敢久留,数日后又别妻回到军中。柳英环常年来生活困苦,疾病缠身,又加之思夫心切,便病逝寒窑。富母听后悒悒于怀,恹恹成病。富子到处求医,百药无效。最后一当地名医探问后得知根由,便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于是,富子悬巨赏征求薛仁贵团圆的剧本。某文人为不违反历史,杜撰了一位“薛平贵”,剧名《王宝钏》。戏曲情节大同小异,只是为迎合富母心态,薛平贵登上了西凉国的王位,王宝钏成了正宫皇后,夫贵妻荣。该戏演出后,富母大喜,病也不治而愈,自此,戏曲舞台上便出现了“两薛并存”的局面。
另一种说法是,薛仁贵后来被封为平辽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部分薛家人也都随薛仁贵从龙门(河津)迁到京城(今西安市)。后来,山西人以当地出了一个薛仁贵为荣,又是唱戏,又是修建寒窑。陕西人历来爱与山西争个高低,认为薛仁贵家人后来一直生活在陕西,却让山西人出尽了风头。他们便也编了一出戏,由于不敢违背历史,于是将薛仁贵变成了薛平贵,柳英环变成王宝钏,一个虚构杜撰之戏便出炉了。
两个寒窑一处真实
在河津市修村的白虎岗上有薛仁贵寒窑,而在西安市大雁塔东南方不远,王宝钏寒窑也每天游人如织。两个寒窑又是怎么回事呢?
薛仁贵寒窑位于河津市修仁村,村东有一土岗,状似卧虎,又加之传说薛仁贵是白虎星转世,故曰白虎岗,寒窑便处于白虎岗上,相传明清时期土炕灶迹尚存。窑南有白袍窑一孔,内塑有薛仁贵夫妻泥像两尊,战马一匹。村南有白虎塔一座,又名射雁塔。薛仁贵寒窑也称薛仁贵故里。目前为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河津市斥资一亿元开发薛仁贵故里的工程正在进行之中。
近年来,王宝钏寒窑从规模及开发的程度上来看比薛仁贵寒窑要大,也有规模,笔者3月上旬前往参观,它位于西安市南效曲江池东南鸿固塬上的鸿沟坡岸,又称曲江寒窑。在寒窑景区内,笔者没有看到任何有关史料对薛平贵及王宝钏的记载。寒窑简介上称,实据戏曲《五典坡》所载而建,内有王宝钏祠堂,清朝后期修建,民国二十三年,杨虎城之母孙一莲捐资又对其进行了修葺。1984年6月,当地乡政府又出资修建,1985年2月2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景区内有“飘彩楼”、“王宝钏祠”、“贞烈殿”、大雄宝殿、寒窑遗址等等建筑及景点。据寒窑负责人刘林介绍,寒窑景区总投资300多万元,平均每年有近10万名游客。
既然薛平贵是由于种种原因根据薛仁贵的传奇人生演绎而来,历史并无此人,那么,两个寒窑也只能是一处真实了。
(本文写作时参考了董波编辑的《虓将薛仁贵》、任罗乐撰写的《薛仁贵传略》以及部分网络资料)
2、
再来说隋唐薛仁贵的剧目
那我们得从王宝钏说起,说到王宝钏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都知道有名的剧目王三姐五加坡剜菜,那我们就具体来说说,
王三姐五加坡剜菜
又叫(鸿雁捎书)、(王宝钏守寒窑)主要讲的是王丞相之女王宝钏抛彩球选中要饭花子薛平贵为夫丞相大怒夫妻二人破瓦寒窑存身正赶上西凉征战薛平贵从军十二年王三姐在寒窑等了十二年每日靠吃野菜充饥王宝钏伍家破上挖菜看见鸿雁高空而过便写下血书让鸿雁传递鸿雁把书信捎到西凉这时薛平贵已经登了王位看见血书十分难过来接王三姐
此外还有
彩球记
又叫(三击掌)主要写王宝钏抛彩球选中要饭花子薛平贵为夫王丞相不应允这门婚事妇女打手三击掌断绝父女情谊夫妻二人到寒窑度日此段没有鸿雁捎书流传的广泛
探窑
主要讲王宝钏来到寒窑之后 母亲陈夫人来探望女儿王三姐誓死不回家此段根据评剧移植 流传不广
大登殿
主要写薛平贵接到王宝钏的血书之后来寒窑把王宝钏接回西凉做了正宫娘娘此段根据京剧移植流传不广
但是这三段都是-王三姐五加坡剜菜分开的片段,所以以王三姐五加坡剜菜流传的广,也是完整的剧目!
继王三姐五加坡剜菜之后是什么剧目呢?
是有名的 汾河湾
又叫(薛礼还乡)主要写薛礼征东十二年贤妻柳银环在家生下双胞胎薛丁山和薛金莲薛礼在回家途中看见薛丁山在汾河湾打鸟射雁薛礼射死薛丁山伍家坡前有调戏柳银环最后夫妻见面才知道把亲生儿子射死 夫妻正然悲痛收到王禅老祖的书简才知道儿子被仙人搭救此剧目虽然比较短但演出的效果很好
紧接着就是薛礼之子薛丁山的剧目
头一出>>
樊梨花下山
主要写樊梨花由二老做主将其终身许配给丑鬼杨凡樊梨花在花园欲自尽被梨山圣母救出带到高山学习兵法武艺三年后梨花下山阵前与唐营薛丁山相遇梨花不计仇恨 自许终身丁山应允回到唐营 梨花返回寒江并结果了杨凡的性命 此段又叫[小寒江] 流传比较广泛
接着是
三请樊梨花
又叫(寒江关)或(姜须搬兵)主要写薛丁山被困锁阳姜须回寒江搬请嫂嫂樊梨花到西凉助战樊梨花不肯出征姜须用激将法假说苏海欲擒她做压寨夫人梨花大怒随姜须杀奔敌营此剧目是一出活泼风趣的戏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土味足有唱有扮有逗这个剧目里包括许多专用曲牌是传统剧目中仅有的几个不用主调演唱的曲目所以观众说听调听腔还看(寒江) 艺人们也常说女怕[西厢] 男怕[寒江] 它是一把劈江湖人的斧子得有真才实艺才能演好过去艺人有两种演法一种是二人转形式 不固定人物一种是拉场戏形式 现在舞台上多用前种方式过去的[寒江] 中有[青纱帐]一段这一段不好表演一个人能刻画出生 旦净末丑多种角色着个剧目在当今舞台上流传比较广泛
其余的随唐剧目:
宫门挂玉带
这段是根据河南坠子草段移植来的,主要写的是唐高祖李渊龙体有病让二子李世民替他查宫李世民在西宫下院发现皇娘张子童和三弟李元吉有男女之事李世民并为说明把玉带挂在宫门之上以示之结果张子童和李元吉定下狠毒计污蔑李世民西宫调戏皇娘李渊大怒将二王押赴刑场惊动徐茂公请来十二家国公金殿保本罗成与老王出主意真相大白将张子童打进冷寒宫 结果是罗成遭了暗算 此剧目比较混合前边热闹后边李世民哭刑场催人泪下所以比较流
唐二主探病
又叫(探臣)这段是根据东北大鼓草段移植来的,主要写大将秦琼身得重病不能起床唐二主得知此事后亲自带领文武大臣来到跳涧府探病君臣诉说以往当初之事秦琼咽咽一息嘱托唐二主照顾好儿子秦山唐二主亲口招秦山为驸马秦琼归位唐二主痛不欲声 此段是君臣大礼的段子唱词比较好都是十字锦句 但近些年来很少有人演唱>>
3、
《薛仁贵征东》
一 《薛仁贵征东》的作者,没有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考虑到我们对施耐庵、罗贯中的生平,所知道的也不过寥寥数语,这也算不上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损失。但唐太宗李世民泉下有知,则很可能会为找不到这家伙算帐感到愤怒。在这部书里面他成了真正的昏君和孱头,一个听凭徐茂公操纵的土偶。收到高丽国盖苏文的挑衅国书,他对诸般领土、经济上的蛮横要求懵懂不觉,独为“传与我儿李世民”这句便宜话愤愤不已。在高丽凤凰山,作为一个观光客的唐太宗,显然远比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令人印象深刻。更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东征出海的时候,他对于风浪的恐惧:
海内风浪泼起数丈,惊得天子面如土色,龙案多颠翻倒了……天子害怕,吓得发抖,说:“先生,不去征东了,情愿安享长安,由他杀过来让他,也看得见,何苦丧在海内?”
退堂鼓从此打响。一时间,如何让天子壮起胆子出海,成了困扰大唐文武群臣的难题。很显然,这和历史上唐皇近乎偏执的要征伐高丽的事实刚好相反。众所周知,从登州,也就是今天的蓬莱出海,到朝鲜半岛并不是一段遥远和危险的航程。如果我是一个有经验的评论者,我会说,小说之所以会在这个地方大肆的夸张渲染,与其说是陈述了一种事实,不如说是反映出了汉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里,对于海洋的恐惧。但限于才力和见识,我没能力就此问题作出这样深刻的分析。我讲这些只想说明一点:这本书和其他很多类似的评书一样,书里面所有的国家大事看起来都像是一场儿戏。
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有秦叔宝和尉迟恭争夺帅印的事件。这两位今日的元戎和昔日的英雄,以一种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精神,展开了一场悲壮的举重比赛。依照传统惯例,殿前的金狮子再一次成为了运动器材。先是尉迟恭抓举失败,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秦琼选手的表现:
那秦琼……就把袍袖一拂,也是这样拿法,动也不动,连自己也不信起来,说:“什么东西!我少年本事那里去了?”犹恐出丑,只得用尽平生之力,举了起来,要走三回那里走得动?眼前火星直冒,头圆滚滚,脚步松一松,眼前乌黑的了;到第二步,血朝上来,忍不住张开口,鲜血一喷,迎面一交跌倒在地,呜呼哀哉。要晓得秦叔宝平日内名扬天下,多是空虚,装此英雄,血也忍得多,伤也伤得多。昔日正在壮年,忍得住,如今有年纪了,旧病复发,血多喷完了。
一代英雄秦叔宝就这样与世长辞。而我们的主人公薛礼薛仁贵,这时正在为自己猪八戒一样的饭量发愁,封侯拜将的理想,还只是一个败家子死撑场面的大话,看不出一点眉目。
二 《薛家将》纠正了我的一些错误观念。比如我一直以为,如果某人是某某星官下凡,那么下凡的起点当然是在母体之内,其实并不一定是这样。——想想也对,投胎是危险的,要事先从亿万个精子里挑选出中标的那个,即使是神仙,只怕也不容易。
相比而言,采用附体的形式则要安全准确得多,但难度系数的降低也造成了结合质量的下降。更多的时候,薛仁贵就好象只是拥有一只白虎作为召唤兽而已。这样也好,否则我恐怕还得费心向大家解释,为什么薛仁贵是一只白虎,却又不是一个下体无毛的女人。白虎克夫,这是女人的毛病。男性白虎薛仁贵所克的则是自己的父母。“白虎当头坐,无灾必有祸”。薛仁贵十六岁那年白虎附体,在这之后不久,他父母双亡。
像大多数纨绔子弟一样,薛仁贵缺乏治家理财的才能,于是家业很快的败落。这段时间里,薛仁贵表现得脆弱无能,并且对人情世故一无所知。在阔亲戚那里受窘,是中国小说里的传统题材。不过像薛仁贵这种态度的告贷者,要是还能借得米来,倒反而会是奇迹了:
员外:到来做什么?
仁贵:侄儿一则望望叔父,二则家内缺少饭米,要与叔父借米一二斗,改日奉还。
员外:你要米何用?
仁贵:我要学成武艺,吃了跑马,快拿来与我。
员外:你这畜生把家私看得不值钱,巨万拿来多出脱了。今日肚中饥了,原想要米的,为何不要到弓马上寻来吃?
仁贵:叔父,你不要把武艺看轻了。不要说前朝列国,即据本朝有个尉迟恭,打铁为生,只为本事高强,做了鄂国公,闻得这些大臣们多是布衣起首。侄儿本事也不弱朝里边的大臣,如今命运不通,落难在此,少不得有一朝际遇,一家国公是稳稳到手的。
很难说薛仁贵这番慷慨大言是真的出于自信,还是仅仅因为遭到了轻视而急于挽回面子。不但别人不信,似乎他自己也没有了等到“一朝际遇”的那一天的耐心。空着手从叔父家里出来的时候,薛仁贵的心里充满了走投无路之感,如果不是恰好遇到恩人搭救,他就在山后那棵歪脖老槐树上吊死了。
在救命恩人那里差不多是恬不知耻的吃过一段时间白食之后(几乎把这个小有产者吃得破产),薛仁贵开始了自己打工生涯。在柳家庄看守木料的那个冬天,一段据说是超越阶级的爱情从天而降。
男女双方结识的场面被小说作者写得毫无浪漫意味。似乎感情的起因只是柳小姐精于望气相面之学,因而对男人的前途,具有常人不可企及的预见性和判断力:
小姐心下暗想:“这个人虽然像叫化一般,却面上官星现现,后来不是公侯,定是王爵,可怜它衣服不周,冻得来在那里发抖。”
从此她给了这位落魄的将星额外的关照,再后来干柴十担米八斗,苦守寒窑度春秋的经典守望故事就从这里开始。需要说明一下,薛仁贵与柳金花的爱情,或者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是同一个故事的两个不同版本。后者似乎更有名些,来历则充满了中国式的温情和道德:某个富贵人家的老太太,对柳氏后来思夫心切,病逝寒窑的情节悒悒于怀,恹恹成病,她那孝顺的儿子就找人另编了一出薛平贵夫妻团圆的戏,老太太的病于是“不药而愈”。
关于讲述这个故事的京剧《红鬃烈马》,张爱玲认为它“无微不至地描写了男性的自私”,“可是薛平贵虽对女人不甚体谅,依旧被写成一个好人。京戏的可爱就在这种浑朴含蓄处。”这出戏张爱玲只谈论到《武家坡》一折(如果是主人公还叫薛仁贵的话,则是《汾河湾》),她的这段话,在小说里还可以另外找到更有力的例证。
柳员外发现了小姐的红衣穿在薛仁贵身上,断定女儿和他有了私情,要把女儿打死,这时:
有个小厮……对了薛礼说道:“你这好活贼!你这件大红衣是我家小姐之物,要你偷来穿在身上。如今员外查究红衣,还我家小姐打死在厅上了。你这条性命少不得也要处死的。”薛礼听见这句说话,看看自己的衣服,还是半把大红露在出外,仔细听一听,看柳家里面沸反盈天,哭声大震,便说:“不好了,此时不走,等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