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摘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研究性学习。它作为一种自主选择性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自主择定研究对象、课题、内容、方法、独立实施研究计划,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创新思维 大胆质疑 实践能力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了研究性学习。对于研究性学习,人们认识各异,比较一致的有两种: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课程模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选择性学习方式,一般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自主择定研究对象、课题、内容、方法、独立实施研究计划,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涵义与特点

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语文研究专题,主动探求开展研究,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故研究性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体性

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而作为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开展研究。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讲、消化知识,而是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能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己选课题、设计方案,选择研究的方式、方法。

(二)探究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以探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不重在引导学生研究出什么结果,而重在引导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探索。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在研究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立足本地,如方言研究、名人研究、民俗研究、县史村史研究等。

(三)开放性

就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来说都是开放的。学生在课余、双休日、寒暑假等进入图书室、阅览室、搜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信息,还可开展社会调查,从生活中获取材料。另外,形式也是开放的,可以采取个人、小组、班集体多种形式。

(四)实践性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探索、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获取正确的结论。

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内容及操作方式

(一)选题内容

课题的选择,是研究性活动的真正起点,也是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

1、选题要关注社会生活

来自社会生活的课题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如:“中学生的心理负担的调查及对社会的呼吁”、“如何保护眼睛或预防近视眼”、“中学生为什么喜欢流行歌曲”、“沙尘暴”等就是很能激发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欲望的课题。此外,还要关心身边的社会文化现象。如“楹联研究”当地“民俗研究”、“入世将如何影响我们这一代人的未来”等课题研究。

2、选题需要反映语文学科特点

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特别是教师的辅导,具备了继续研究教材中某些问题的条件,研究常常能深入地开展。因此,要关注教材中的一些极高研究价值的课题。可以研究课文,进行探微、质疑。如《项链》,传统的观念认为文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等落后思想充塞了她的灵魂。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深入地思考,玛蒂尔德身上是不是也存在一些我们今天还在继承和弘扬的美德。从而从新的角度全面审视玛蒂尔德的美学意义。可以从一篇课文作为出发点,围绕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进行研究。如,从《拿来主义》看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特色。可以比较研究相关的一组文章,可以是内容之间比较,也可以是表达方式、语言技巧方面的比较。“刘兰芝与杜十娘的反抗精神的比较”。如在学习了《邹迹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吕公谏厉王弭谤》等文后,可指导学生就“劝谏”技巧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劝谏”成败原因分析的研究。可以研究一种语言现象,如《胡同文化》可用“汪先生京味语言”为研究课题。还可以研究一种文学流派或文学现象等等。

3、选题要关注知识的课外廷伸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由此及彼,深入研究,扩大延伸知识面,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选题方向。譬如:教学《简笔与繁笔》一文时,就可以要求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中找例子,或者结合自己写作的实践活动谈这方面的体会,从而加深对写作这个项目的研究。又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庆祝北京大学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时,可以把课文学习与平时开展的演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演讲这一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做到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学以致用。

(二)操作方式

1、培养创新思维,开拓教材的研究价值

语文研究性学习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研究课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拓教材的研究价值。如教学《过秦论》和《阿房宫赋》,可让学生从写作目的、表现手法、立论角度进行异同比较。两文写作目的相同,《过秦论》的目的即借说秦之过而劝汉文帝“安民”。杜牧更是如此,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明确表明此文是为了以古鉴今,针砭时政。《过秦论》是一篇政论,因而重在说理,而《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所以重在讽喻,文章极尽描写之能事。“论”“赋”异体。手法不同。立论角度也不同《过秦论》因要“过”秦,便反复对比:秦先弱后强之比,九国之师与一秦之比,强秦与陈涉之比,九国之师与陈湾之比。两两比较,只为激发末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阿房宫赋》则以“寓言”式的描写,来表明“秦爱纷奢,”进而指出秦灭亡的主要原因。如教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茹态鹃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比较,深刻领悟作品中同一时代两位女性的形象美、人格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新观点、新观念指导学生重新解读课文。如《雷雨》一文,学生由于受课后练习要求(把握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的虚伪性)的影响,往往对周朴园的复杂性格用简单庸俗的社会学进行分析,使之形成一种趋同思维。显然,学生理解问题,比较肤浅,有时只注意表象,忽视其本质,难以深入到内部。为此,我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熟悉剧情的基础上重新解读课文,大多数学生从多种性格层面上发现周朴园这个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冷酷的阶级性,还具有丰富复杂的人性,他的内心深处残存的人性中实在也有对侍苹的眷恋和自责,因此,不能简单地全然归之于虚伪。这样的分析打破了单一、僵化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学会了该怎样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复杂的人性。

2、鼓励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打“笔黑官司”

或用已经掌握的正确知识,或运用追本溯源查原著的方法,或通过考证,或运用理论分析,对疑点进行鉴别,对误点进行更正,对疵点进行解析,或打破习惯性的思维程序,对被认为是完善无缺的定论持怀疑态度,相互辩析,打“笔黑官司”。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仅分析到祥林嫂是万恶的社会逼死的,学生是很不满足的。他们还有很多疑惑:为什么第一次到鲁家做工,明明是受剥削,祥林嫂“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呢?同样是被压迫,鲁镇的人们为什么嘲弄再寡的祥林嫂?这些问题决不是表面的分析所能解决的。学生疑惑多,说明他们思考的深入。我抓住学生进一步探求的心理,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大家认为,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摧不垮祥林嫂这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妇女,而鲁四老爷的嫌弃,四婶的惊叫和怨怪,柳妈的讥讽,鲁镇人的嘲笑和取乐,无不使祥林嫂感到自卑,她在失去生活依靠的同时,又失去了人格尊严,生命之火终于一点点地熄灭了。鲁镇的人们同样身受其害,但他们同时又是害人者,祥林嫂的悲剧意义就在于:不只是鲁四老爷这样的剥削者把她推向深渊,整个社会形成的一种氛围,将她团团围住,使她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使她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如,在学习《项链》一文时,我提出主人公路瓦栽夫人是否值得同情的问题,让学生辩论。有的同学认为,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的“天性”,文中主人公的“梦想”,无可非议。有的同学认为玛帝尔德丢失项链,是虚荣心所致,本不值得同情,但她为了赔项链,经过十年艰辛的劳动,才还清了债务,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说明她受挫之后,有悔改之心,是一个诚实的人,值得同情。同学们相互交锋,各执已见,不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发表新看法。对讨论中意见不统一或与教参意见不相符的观点,教师不应以“法官”的身份,武断地对学生的意见作出评价,而是引导课后进一步讨论研究,让他们继续打“笔墨仗”。

3、重视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语文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一项研究任务,一篇小论文,一次专题采访,一份调查报告,一件作品制作,一场主题演讲,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一次改编文学作品,一次汇报出演出,应该说,研究性学习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教学《守财奴》、《促织》、《皇帝的新装》等文,可指导学生把课文材料重新组合,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推荐导演,导演选择所有人物的扮演者,道具也由导演负责。演完后,导演做小结,总结归纳得失。在导演小结后自由发言评论该场表演,而教师只是一个特殊的观众。这样,使学生在形象的层面上感受,在理性的思维中领悟。

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完成适合自身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的实践活动,而这些贴近生活,重在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0529.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论文 教育教学叙事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

浅谈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八上语文名著导读

浅谈中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内容摘要:中外文学名著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增加语感积累,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人文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但是,目前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环节中存在着盲目性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课题一1.课题名称:古诗鉴赏2.课题内容:古诗的特点、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古诗的语言特点、古诗的形象与意境、古诗的思想与感情、古诗的背诵技巧、古诗的鉴赏方法、古诗的答题技巧、古诗的命题趋向3.思路提示:(1)研究内容比较多,每

新课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若干选题

倪红升数字是人类生活的工具,但我国的数学教学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学仍未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 重“考试”轻“实践应用”. 新课程标准倡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强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力求使学生体验

课题论文: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导课原则及方式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导课原则及方式杨春华【摘要】《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导课原则及方式》所指的导课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的导入部分,这是本文研究的范围,研究的对象是导课原则及方式。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探索,

声明:《浅谈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为网友怀拥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