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对话录第9篇 “哈佛女孩”李菲雅 图穷对话录txt下载

图穷对话录第9篇 “哈佛女孩”李菲雅 图穷对话录txt下载
案例提示:  李菲雅,毕业于北京一所著名大学外语专业,毕业后被国家派往非洲从事石油贸易工作,两年多后回国,在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从事贸易咨询工作。经过三年努力,1999年6月得到美国某大学半奖录龋她虔诚地捧着像救命符一样的录取通知,却被徐小平视为重大的人生陷阱!  是徐老师疯了,还是他的学生疯了?一年多后,当她真的拿到哈佛的录取通知时,这个问题总算有了答案。  初见李菲雅  第一次见到李菲雅,是在一个已经记忆模糊的20世纪末的冬夜,在新东方住宿部,著名的香山脚下,在那个曾经是太监住的后来改造成新东方校舍的房子。  李菲雅属于人们常说的美女,是外企里那种经常陪上司谈判和出国的白领丽人。但是当她在1999年的冬天,在新东方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心情却不那么好,形象也就不那么美。这使我想起邓丽君的那首歌:"一个女孩,名叫诗意,她的心思属秘密;因为世上,难逢知己,她心中有无数秘密。她的脸上虽然没有露出痕迹,在她的眼中却已经写着忧郁……"这就是李菲雅第一次给我留下的印象。  这是1999年正月十五。当时我和敏洪、王强等人去山上和学生共度节日。这是新东方美好的传统之一,校长们任何时候都没有假日和休息。越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敏洪一定要拉着所有的校长和学生喜爱的老师们,去看望为了前途奋斗而不能回家的同学们。  香山校舍的活动室里灯光幽雅而微弱,音乐低缓而忧伤。有家不能归的校长们,和能归不想归的学生们聚集在这里,举办了这个小小的舞会。新东方总能在这种时候,营造一种homeaway from home(家外之家)的氛围。  有学生形容新东方校长们的表演:"敏洪跳舞像大虾,王强朗诵赛青蛙,小平唱歌如公鸭。"这些水上动物们走到学生中间,总能激起令人难忘的激情和欢笑的涟漪。  但是,从学生中间爆发出来的欢声笑语,无法掩盖每个新东方学员期待的焦灼。这时候,学生们往往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揪心的时刻:"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如果还不能得到成功的话,就可能全面崩溃。  李菲雅,这个在别人眼中看来总是能让男孩子们崩溃的女孩,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在这个时候走到我的面前,向我发出了跳舞的邀请。我看看身边无人邀请的敏洪、王强,心里想,她为什么不请留学教父俞敏洪、不请英语之王王强,偏偏请我跳第一只舞呢?我以为这是她对我特别的青睐,也认为这是我特有的魅力!我内疚地看看俞王二人,心里洋洋得意,脚下习习生风。但很快,我的自信就遭到了李菲雅惨重的摧毁。  "老师,"在低沉的音乐和昏黄的灯光下,李菲雅的声音无比柔和:"我一直等你来,请你跳舞。"蓬嚓嚓、蓬嚓嚓!音乐放的是《桑塔露琪雅》,热烈、大胆、豪放。  "为等你来,我真的望眼欲穿。"  蓬嚓嚓、蓬嚓嚓!音乐放的还是《桑塔露琪雅》,热烈、大胆、豪放。  "你知道我为什么非要见到你不可吗?因为我要你给我做签证辅导!我已经接到一个大学的录取通知,马上就要去签证了。我知道你忙,只有抓住你来山上慰问我们的机会,才能见到你。"音乐突然变调,从快三变成了慢四,从《桑塔露琪雅》变成了《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我看见敏洪、王强已经汇入人群,正在和学生亲切交流、翩翩起舞。  我想乘托举她的时候把她仍到窗外去,但显然我没有这个臂力。于是,我停了下来,对她说:"材料呢?让我看看你的材料。"李菲雅说:"材料还没有到,美国一个大学已经答应给我Offer,是一个半奖,我怕拿不到签证。到时候我要到咨询处找你签证咨询!可以把你的手机号码给我吗?"我说:"没问题!拿到I-20之后尽管来学校找我!""到时候你还记得我吗?""当然!"。  我的回答,既是真心的,也是随意的。在再见李菲雅之前,我再也没有想起过她。  再见李菲雅  转眼到了1999年的6月。一个女生走进我的办公室。  "老师你还记得我吗?冬天在山上,我和你跳过舞。你答应和我见面,给我面谈辅导的机会的!"我说:"我记得你--如果你告诉我你的名字我就知道你是谁。"其实我已经根本不记得她的名字和她的样子。但"冬天在山上跳过舞"这样美丽的意象却令我入迷。在新东方,和无数学生对话,在办公室里面指点人生、激扬语汇,是我最大的特长和幸福源泉。无论是李菲雅还是王落俗,无论是和我跳过舞还是和我跺过脚,都是我的亲人。我已经忘记当时给我带来的心理创伤了。  但是,和她聊了十几分钟之后,我的情绪凝重起来。她那救命符一样虔诚地捧在手上、"奋斗三年才胜利获得"的大学录取通知,在我眼中,简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陷阱!  这是来自美国一所无名大学的半奖录取通知,说是无名,我当时不知道这个学校名字。李菲雅要去这么一个无名的学校,去读一个所谓非洲问题的硕士课程,自己还要花两万多美圆才能完成学业。  再看看李菲雅的背景。她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专业人才:毕业于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外语专业、毕业后被国家派到非洲,从事石油贸易两年多。回国后在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从事商业咨询工作,专门处理这个地区的石油贸易。换言之,学习语言出身的李菲雅虽然"没有一个像样的专业",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贸易专家。她从事的石油贸易具有战略意义,不断需要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考虑其业务的风险和走向,李菲雅的语言文化背景给了她相当的分析能力和判断优势。  毕业四年,李菲雅并不是"一事无成",而是大有所成。她成为石油这个战略物资在一个战略地区的战略分析师。而她自己却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李菲雅的问题是:面对她毕业四五年来自己的工作积累,她到底如何看待自己?到底如何衡量成功?到底如何寻求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果她看不到自己已经具有的背景的价值,她的未来也就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是她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的事业。  留学对于她是必要的。但是,三年前当她决定申请去美国读国际政治专业的时候,她犯了一个几乎所有语言系的学生往往会犯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学语言的学生自认为自己没有专业,所以只选择文化研究类的专业申请。李菲雅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她轻视自己从事的贸易事业,忽略了自己事业中独特的技术因素,看不到现实生活中已经涌现出来的崭新的职业:比如她所从事的国际贸易中的国际政治分析和战略咨询。要知道,基辛格、尼克松这样的西方政要退休后主要的赚钱手段之一,就是从事此类性质的咨询工作。而西方的咨询公司、华尔街的投资公司、投资银行或大型企业,都有这类被称之为分析师、咨询师、评论师(Analyst,consultant, andcritic.)的高级专业人员,对各行各业进行分析评估和评论。这是极有发展前途、价值的工作。  对未来职业趋势有眼光的人有福了。看不到未来的人是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的人,看不到一寸之外闪光的金子。  为自己设计前途开拓事业的人有福了。在这个激烈变化的时代,能够把握自己的优势劣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确立崭新的奋斗方向,是这个时代成功者们共同的特征。无论你抓住的是看上去没有希望的夕阳事业,还是看上去有风险的新兴行业。  李菲雅应该出去读什么呢?她应该去读MBA。李菲雅能够去什么样的学校读MBA呢?李菲雅应该去哈佛MBA。哈佛,为什么不?她不去,谁去?  她毕业于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怎么也是前十名),她就职于中国最好的公司之一(肯定是国家超大型企业);她研究着世界最重要的资源--石油;她关注着地球上最敏感的地区--中东;她供职于一家世界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尽管在李菲雅看来,她的所有的背景,只是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做着一个非常不浪漫的石油生意,但哈佛教授们可不这么想。李菲雅拥有美国一流大学录取新生时最看重的一系列最优秀的背景和资历。  李菲雅有缺点吗?当然有缺点。她的缺点,在于对于自己的不自信。她是如此的不自信,当我说"你可以去哈佛"的时候,她以为我在嘲讽她。把我的赞美当作嘲讽,李菲雅心灵很脆弱。  李菲雅心灵为什么这么脆弱?原因还在于她自己对于自己价值的评估太陈旧,太过时。她深深地陷入了自我描写的失败感的心态里。而其实李菲雅这样新型人才的出现,正是这个社会开始成熟的标志。而李菲雅对于自己的成功竟然不知道,又是这个社会不成熟的表现在菲雅身上的不幸反射。  分析完她的情况,我坚定地对她说:"别去签证了,咱丢不起那人!回去考GMAT,明年去哈佛。"这是1999年5月,离"明年"还有整整一年多,她有足够的时间,启程去哈佛。  憋足了精神要去这个无名学校的李菲雅,听了我的话的反应照例是震惊和不相信。徐老师让她放弃两三万美金的奖学金?放弃来之不易的大学录取?徐老师,您疯了吗?  徐老师没有疯,是他的学生疯了。疯就疯在如果一个人有能力登上世界最好大学的舞台,为什么却想拼命挤进三流学府的教室?疯还疯在一个人明明是这个世界最热门和最优秀的专业人才,却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一钱不值,从而要放弃一个大有前途的职业去美国读一个纯学术、不浪漫的无聊专业。  李菲雅的问题,说到底是当代留学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两个现象的集中反映:留学拜物教和留学摸象主义。  留学拜物教我在别处有比较详细的解读和批判。而"留学摸象主义",则是我发明的一个新名词,特指留学领域里面的盲人摸象现象。面对自己的未来,人们在看到全部面貌之前,抓住什么就吊在什么上面,根本不去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全面设计和综合考察。  对于李菲雅,留学也被她错误的认定为是自己的终极目的,而从来不问自己为什么要留学?为留学而放弃眼前这些宝贵的东西是否真的值得?当然,李菲雅更严重的毛病,是大家都在发作的留学摸象主义:决定留学之后,见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追求和申请什么,而从来不请明眼人--主要是明眼人不多--对自己的申请计划进行一番认真的评估。  幸运的是,李菲雅在她人生的转折点上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见到了徐老师,留学摸象主义从此不会为害于她。  "我已经评估过你的资格,你确实可以去哈佛,为什么不努力一把?同时,你还可以和你目前要去的这个学校商量一下,请他们推迟你入学一年,这样一年之后,你最好的情况,是能够和许多美国总统做校友;最坏的处境呢,还可以去这个学校而且显然这个学校要比巴林顿大学有名得多哩!"当时"巴林顿大学"还没有因为吴征博士的学历之争而引起国人注意。我这里借用一下,只为幽默一把。  能去最好的,就去最好的。推迟一年根本不是问题。在20世纪的最后两三年,世界向中国开放的步履迈得特别大。出国再也不是一种侥幸,而是一种日程。菲雅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先停留,通往哈佛的大路,不用愁。  李菲雅不愧是优秀女孩,她基本上理解了我的意思,憋足了劲,点头表示同意。但最后还是迟疑地说:我要问问我老公再做决定!  老公!李菲雅已经结婚了?李菲雅居然结婚了。哪个优秀的男子能够得到优秀的李菲雅呢?  我想她的老公一定不仅才华横溢、事业顺风,而且人品也一定相当优秀吧。否则怎么配得上她呢?我的猜测没有错。李菲雅告诉我她的老公是一个著名外企驻某个大城市的首席代表。年薪接近三十万人民币,"而且人很帅!"。  老公的优秀,更加证明了李菲雅留学拜物教的错误和留学摸象主义的谬误。像李菲雅这种人,事业和人生都处于世界级的成功状态,正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力源泉和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留学于他们,只能是寻找新的灵感和动力的加油站,而不能是躲避现实逃避挫折的一个航空港。把留学作为出国定居生活的手段我也并不反对,但留学生毕业之后回国发展最有人生价值这也不是我个人发明的成功定律。  中国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他们的。所以宁去哈佛,不去巴林顿!  过了几天,李菲雅带着她的丈夫来到新东方咨询处。不出我所料,她的丈夫果然令我一见就喜欢。他告诉我,他也是新东方的学生,而且是俞敏洪亲自讲课时代的学生。前两年把托福和GMAT都考过了,但公司给了他更高的条件,使得他暂时搁置放弃了留学的计划,要在目前的岗位上干下去。干多久?不一定。要看国内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目前看来,这个空间是无限的。"我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我不得不透露的一个内幕细节是:李菲雅的老公实际上并不愿意太太出国。他们新婚燕尔,非常甜蜜。但是太太出国的愿望,是结婚前就说定了的,结婚后从来没有松过口。这说明了一个无奈的事实:婚姻再美满,留学更性感。太太在婚前埋下的留学定时炸弹到了1999年的夏天是无论如何不能不爆炸了,谁也挡不祝虽然他在和她亲热的时候,无数次心里叫苦连天,但是回天无力。他最没想到的是,太太来新东方找徐小平一次,却给了他婚姻生活一个机会,说不定还真的拯救了他的爱情呢!  最令我难忘的是,老公乘她出去的瞬间,偷偷地和我握手,要请我吃饭,感谢我解决了他自己无论如何解决不了的人生难题:说服妻子在他身边多留一阵。  看着他在太太面前胆战心惊生怕暴露自己真实想法的窝囊样子,我顿时想到了我们阴盛阳衰的社会现实。李菲雅们盛就盛吧,问题在于,她们盛开的花朵未必能够结出果实。中国女性人生之花朵,盛开在缺少雄性花粉的天空下。  两天之后,经过最后考虑的李菲雅和她的丈夫,欢天喜地、如释重负地来到我的办公室。菲雅左手一束百合花,右手一瓶人头马,来向我做最后表态和致谢。  "徐老师,我们决定今年不走了!听你的,明年去哈佛。"我听见,李菲雅的心在砰砰地跳,令我想起初次见她时,新东方住宿部舞厅里面低音炮的节奏。  又见李菲雅  再见李菲雅,又是整整一年之后。  2000年6月,我去新东方第一教学区上课。那天我上的是签证咨询课。  新东方第一教学区,是借用中科院冶金研究所的一个地方,那里的建筑物非常陈旧,在教室前面,矗立着一个高高的土高炉,上面锈迹斑斑。在新东方,我们都称这个地方为钢厂。  在锈迹斑斑的高炉下面,在灰泥斑驳的砖墙前面,在行色匆匆的学生中间,在6月刺目的阳光下,亭亭玉立的、逆风飞的,是一个美丽的哈佛女孩。  她在等我。看见我的到来,她走上前,把手伸给我:"徐老师,你还认识我吗?"我一下子就把她认出来了。但是我必须承认,我已经记不得她的名字了。我的记忆力的特点,是记得别人的形象--学生长得都差不多--但记不得他们的名字。名字太多了。  我说:"记得。如果你告诉我你的名字,我就记得你是谁!""我是李菲雅。去年您让我宁去哈佛,不去巴林顿。徐老师,我已经被哈佛录取了!而且我已经拿到了签证。今天,我是来向您告别的,我想在您下课之后,请您吃饭。"阳光下,李菲雅盛开着前所未有的美丽,我恨不得也去哈佛,虽然我心里说这和她没什么关系。但我顿时无端地感到哈佛是如此令人入迷、如此令人感伤。  我说快到上课时间了,我没有时间和你细谈。你可以找个地方等我,等到我下课后,再找个地方好好聊聊。  我相当兴奋地上完课,赶快走到外面去找她。外面的阳光依然刺目,锈迹斑斑的高炉依然矗立在那里,尘土依然扑面而来,但是,刚才站着李菲雅的地方,只看见一个管自行车的老妈妈,她像杨门女将一样凶恶地走来走去,吆喝指挥着停车的学生。  哈佛女孩李菲雅则已经无影无踪。  我往四周看看,不知她是还在某个阴凉的地方等我,还是已经回去打点哈佛的行装。在这21世纪第一个盛夏的骄阳下,我想到那个寒冷的新东方山上,李菲雅邀请我跳舞的冬夜。我心中若有所失,亦若有所得。于是诗兴突发,口占一联,诗曰:菲雅一去不复返,小平依旧笑东方。  几个学生看见我,一下子就把我围住,开始向我问这问那。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其中一个学生聊了几句,突然又发现他是一个天才,我兴奋地大叫起来:瞧你这家伙,你应该去哈佛……B编 沙玫的成功,同时也是她的失败——她是青年奋斗的一座墓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0036.html

更多阅读

第七单元 曹禺与《北京人》 曹禺北京人txt

第七单元 曹禺与《北京人》【教学目标】1.了解曹禺“诗化戏剧”的艺术特征。2.认识戏剧人物性格的展示与戏剧主题思想的关系。3.理解曹禺关于《北京人》是喜剧的说明,从而拓宽学生对于喜剧类型的认识。教学设想一、启发学生认识《

第18节:第9天(1)

系列专题:《改造心灵一生等待的书:与神对话》  第9天  有人说生活是学校,我们在这里学习某些特殊的课程,等到"毕业"之后,我们便能追求更远大的目标,而且不再受到肉体的束缚。这种说法对吗?  这也是你们的神话,来自人类的经验。  生

声明:《图穷对话录第9篇 “哈佛女孩”李菲雅 图穷对话录txt下载》为网友一缕曙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