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之路——听北京大学朱孝远教授讲座后有感 参观复兴之路有感

文艺复兴”之路

——听北京大学朱孝远教授讲座后有感

文艺复兴一课,看过山东省实验中学钟红军老师的课件,2012年也观摩过山东省优质课比赛关于这一节课的优质课。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观摩之后,总是觉得有一种没有透彻的遗憾。文艺复兴这节课,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的确很不好讲,教材中主要是介绍文艺复兴背景、前三杰和后三杰的作品,感觉这更像是一节文艺欣赏课,而不是历史课。在省优质课比赛时,老师们的思路也主要是摘取文艺复兴中薄伽丘的文章内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进行这些作品中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解析。近日,听了北京大学朱孝远教授的相关讲座后,自己更加觉得,仅仅把文艺复兴的教学主题定在对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分析是不够的。作为一节历史课而不是艺术欣赏课,应该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去探讨文艺复兴在整个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中起的作用,去探讨文艺复兴在欧洲由衰及兴的转折点上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探讨才更具有现实意义,也能更加刺激学生的思维火花。

文艺复兴的背景——14世纪欧洲的危机

进入到欧洲近代历史,教材开篇就用一句结论式的语言进行介绍——“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约千年,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但是怎么“缺少理性思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蒙昧”状态,没有任何史料的背景交代,学生对中世纪欧洲的历史一无所知。笔者非常不喜欢这样先入为主的表述形式,整个近代欧洲历史的学习就在这样非常清晰的定论中开始了,没有任何让学生思考的余地。在教学中,对于14世纪的欧洲危机还是应该进行一定的简要介绍的。只有了解了欧洲危机,才能理解文艺复兴前三杰的思想发端背景,以及这些人文主义者贡献的伟大性。

14世纪的欧洲危机,一是天灾人祸,1348年鼠疫横行,在连续性的爆发多次后,欧洲人口减少了五分之二。社会悲观情绪蔓延。二是而当时的欧洲封建制度走向了瓦解,发生了结构性的危机。简单举例,如依靠采邑封建制度组织兵源不行了,雇佣兵出现。中世纪的文化被否定了,代之是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资本主义体制出现代替了封建的体制,宗教上出现了国家管理下的教会。整个社会在危机前就像散了架的机器,无人管理。

欧洲危机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政治秩序问题:欧洲的政治统治是军事封建性的。社会上管理国家的往往是一些骑士,知识分子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管理之外,这带来的结果便是缺乏精致的国家机器。国家主权非常容易受到地方割据、大国干预、教会侵犯。国家没有强大、完备的行政机构,没有专门的人才执政政府、没有统一的税收、司法和有效的地方管理,缺乏政府的常备军,缺乏公共利益,政府无法代表民意,人民对政府日益不满,欧洲进入积贫积弱的境况。

这样情况下,人们产生两种态度,一种是在愚昧、腐败、贫穷、战争、饥饿等困难下的悲观失望;而另一种是遇到困难时的挺身而上。后一种态度就是人文主义者的态度,他们开始担负拯救欧洲的重任,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寻找欧洲走出危机、由衰及兴之路。

文艺复兴前三杰——人文主义者的发现

在介绍文艺复兴前三杰时,教材上重点介绍的是薄伽丘,对但丁和彼得拉克的介绍只有一两句,其作品也只在小字部分用两句话简要介绍。文艺复兴前三杰的介绍感觉更像是一段对文学名著《十日谈》的介绍。其实,笔者认为,对但丁和彼得拉克的介绍应该着重和详细些,因为他们两个人的思想和作品尤其反映出文艺复兴对欧洲向近代转型这段历史的重要意义。

但丁的发现:但丁的作品《神曲》非常重要,在这部作品中他找到了造成欧洲14世纪大危机的原因,那就是人的问题和制度的问题。《神曲地狱》主要讲了人的问题即人的罪行:由于贪婪等带来的本能之罪,由于暴力、自杀等带来的道德之罪,由于恩将仇报、欺骗、没有感恩思想、整个思想方式出现问题的精神之罪。《神曲炼狱》中但丁涉及到了制度的问题,他谈到很多人犯罪是由于不良的社会制度带来的。但丁在《神曲天堂》中认为,天堂没有剥削和压迫,充满公正、美德,优雅、学问、理性。但丁在他的作品中提出一个概念——自然法,他认为一个人凡事都应该按照法则来行事,合乎自然性,合乎理性,这个时候的“理性”指的是合乎常识、合乎道理。但丁认为人们必须对制度进行改革,使之合乎道理,人只有生活在完美的制度中生活,才能进入天堂。

彼得拉克的发现:彼得拉克生于1304年,死于1374年7月19号。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分期——古典时期、中古时期、近代时期。他认为,古典的文化是好的,中古文化有很多糟粕,自己生活的时代是生不如死,但是新时代是从彼得拉克开始的。他把自己的时代和古代文化相联系,他研究古典文化,到处抄书,抄了200多本书,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彼得拉克还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提出关注民生的观点。如果说美德在但丁的作品中还是一件比较玄乎的事情,在彼得拉克的作品中就是一件非常实在的事情。彼得拉克认为美德就是让人民吃饱饭。他还写了一部伦理学作品《幸运与背运的救治》,里面不仅有指导人们思考的辩证法思想,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当时轰动,成为一部人间指南。

带着对人间疾苦的人文主义关怀,彼得拉克、但丁、薄伽丘等人文主义者开创的文艺复兴,从一开始就和民众的苦难相紧密结合,使这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具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对知识力量的发现:人文主义者在危机中敏锐的发现当时的人们对知识普遍不重视,同时他们进一步发现了知识对于摆脱危机的强大力量,从而为走出欧洲危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一部分是神职人员,一部分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的知识往往不实用、不可靠、也不够用。很多知识依靠的是经验而不是实验,很多是神的学问不是人的学问。很多一技之长的知识也很狭隘,缺乏对人的普遍关怀,并且经济上的知识也很少,缺乏知识指导的粗放型经济导致生产力极其低下。在黑死病一波又一波的袭击下,人们深刻感受到知识明显不够用了。医生不仅看不了病,最后自己也病死了,神圣的僧侣也在瘟疫中无法幸免于难。上帝拯救不了当时的欧洲,人们只能寻找另外一条拯救危机、拯救生命的道路。人文主义者认识到,知识是人们改造自然、社会的有力工具,他们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始批判中世纪的知识体系,并着手建立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为欧洲人最终摆脱危机、由衰及兴找到真正的解救之路。

文艺复兴后三杰——从人文主义到人本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艺术家、科学家,最著名的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哥白尼、伽利略等。文艺复兴在艺术上是兴起于诗歌、美术的浪漫主义、唯美主义,止于现实主义。文艺复兴后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被誉为鼎盛时期的作品,是因为他们的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理性主义的完美结合。

但是,进一步深究起来,文艺复兴后期的艺术家,他们的伟大绝不仅仅是贡献了几张画、几个作品,而是他们在欧洲危机的时候承担了拯救危机的政治使命和文化使命。这一批人有着一种共同的理念,用朱孝远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要文化不要愚昧,要美德不要腐败,要丰裕不要饥饿,要秩序不要紊乱、要和平不要战争。

文化的力量:批判旧文化后如何建立新文化?新文化又从何而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通过研究古典文化,从中吸取力量;并将古典文化与当时的市民文化、拜占庭文化、阿拉伯文化(科技)、和新兴文化进行整合。他们通过文化的整合与创造,提高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提高了文艺复兴中心——意大利的综合国力。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比不过法国等欧洲强国,意大利人都到法国去留学,而文艺复兴后全欧洲的人都到意大利留学。文艺复兴披着古典文化的外衣,但是却不仅仅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通过文化整合,人文主义者提高了欧洲对抗危机的力量。著名学者徐梵澄说过:“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他们不是复古,但是他们的光辉照亮了他们之前的1000年”。

科技的力量: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摆在人文主义者面前:如何建立有用、务实、高效的近代科学知识体系?人文主义者从艺术入手,通过美术唤醒人性,通过美学引导人们对美的追求、通过艺术向人们渗透科技的理念。例如,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有名的是达芬奇,他的画里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有科技含量。他曾偷偷解剖了34具尸体,将解剖学的研究运用于绘画之中,另外他还发明了透视法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视艺术,那个时候的艺术应该是一种泛艺术,除了文艺作品方面讲求艺术性,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兴起讲求艺术之风,如讲求历史的艺术、战争的艺术、政治的艺术等。那个时候的艺术其实就是一种方法、一种科学。艺术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让人们认识到各个领域都应该有一种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加以支撑,否则就不能叫做艺术。人文主义者通过艺术,把书斋的学问和驯服欧洲危机的道德使命、政治使命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欧洲的各行各业重视科技的力量并得到发展和创新。欧洲人的知识世界也从经验与感觉,走到直觉与艺术,从而最终走向了知觉与科学。

人的力量:人文主义的含义主要有三层意思:一层是指研究古代的学问,开创古典文献学,这一历史使命主要是由彼得拉克完成;二层是指人道主义,宣传爱心、仁爱、道德、美德等,这是但丁的主要贡献;三层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中,人们认识到人才是一切的本原,人有人性,人有人的世界,人有天赋人权。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中,人们重视知识,因为人们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用来建立人间乐园的有力工具。可以说文艺复兴的发展就是从最初的人文主义走向人本主义。而人本主义正是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的核心思想。从以人为本的这个层次上说,文艺复兴彰显了人的力量,从而和高举理性之光的启蒙运动有了一种内在的联系。

文艺复兴跨时空——1450年到1550年的中西方

当他们遇到他们:其实这个话题很有意思,看看这些人物的同时空生存年代,真让人遐想连篇,两个不同的世界,同样伟大的杰出人物,这样的比较一定会碰撞出不少思维的火花,暂且先列在这里:

李时珍(1518年—1593年) 哥白尼(1473年-1543)

“文艺复兴”之路——听北京大学朱孝远教授讲座后有感 参观复兴之路有感

王守仁(1472年-1529年)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1519年)

徐光启(1562年-1633) 伽利略·伽利莱(1564年-1642年)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

美蒂奇家族(洛伦佐一世·德·美第奇 (1449年–1492年),文艺复兴时期的黄金时代里的期间领导佛罗伦萨;乔凡尼·德·美第奇 (1475年–1523年),教皇利奥十世;朱利奥·德·美第奇(1478年–1534年),教皇克莱门特七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935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周孝正老师讲座整理稿 周孝正讲座视频

原文地址:周孝正老师讲座整理稿作者:田建国律师的博客 周孝正老师讲座整理稿今天我非常高兴,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讲一讲"中国社会和社会问题"。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是中国门类最齐全的一个社会学系,社会科学系在世界已有百年的历史,在

听《一横老师爱国演讲》有感 一横老师爱国演讲稿

听《一横老师爱国演讲》有感我听了《一横老师爱国演讲》后,我感觉非常地难受、气愤。想一想,日本人的卑鄙无耻,我就想吐。他们仅仅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就杀了我们中国30多万同胞,而且杀法非常地惨不忍睹,同时,对小到婴儿幼儿、老到七八十

朱孝远西方文明史导论(6) 西方文明史导论答案

第六讲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我们所知道的西方中古文明不是一个地区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自从476 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一直到 14―15 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一场深刻的变革一直在欧洲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直至把它变得同以前大不一样。新的欧

江郎才尽否?——读《朱颜血·丹杏》有感转 一千零一夜丹杏

书评|字号订阅前一段时间发现《朱颜血》系列又出了一本《朱颜血·丹杏》,于是兴冲冲地下了下来看,结果就是两个字——失望。回想本人最开始接触《朱颜血》的时候,那时候还只有三步曲,一口气读完《洁梅》、《夜莲》、《芙蓉》,实在是想不

声明:《“文艺复兴”之路——听北京大学朱孝远教授讲座后有感 参观复兴之路有感》为网友雪中的梅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