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想及其理论最早产生于军事领域。“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它是战争指挥者运用战争的力量和手段达成战争目的的一种艺术。”
“战略”观念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strategicmanagement)。战略管理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安索夫(Ansoff)在其1976年著的《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安索夫的这一定义对人们研究战略管理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过去的期刊书籍对战略管理的定义大致均依据了他的这一思想。近年来,理论界对战略管理思想的研究非常活跃,战略管理研究从70年代的第一阶段已向90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的新阶段推进,许多新理论不断涌现。伴随着这些新理论,出现了许多有关战略管理的概念,以致于许多人在表述战略管理时采取“模糊”的概念,如认为,战略管理是一套有机的管理过程,即把计划、实施和控制中的所有单独的因素综合归纳而成的经营战略,是一种连续、动态和重复的过程。
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Kennethsimmonds)提出,他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探讨,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后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JackShank)和戈文德瑞亚(V.Govindarajan)等人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通过对成本信息在战略管理的四个阶段(战略的简单表述、战略的交流、战略的推行、战略的控制)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1995年,欧洲的克兰菲尔德(Cranfield)工商管理学院提出了一种战略管理模式,其特点是把战略成本管理的工具运用于问题的诊断以及提出战略定位的选择方案,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规划,然后予以执行,通过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以及不断学习,开始新的循环过程。该模式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工具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竞争战略的制定;竞争对手分析和目标瞄准;行业态势分析;成本动因分析;评估组织面临的挑战,确定自身的目标。1998年,英国教授罗宾•库珀(RobinGooperand)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控制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对手动向的变化,从而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会计岗位--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Mangement Accounting,简称SMA)。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控制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及其竞争情报的应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画。这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成本信息分析,来减少或者消除非增值作业;应用反求工程(ReverseEngineering)方法,在设计产品的同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较,也设计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成本达到最低,其本质是一种对企业未来的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