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班级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一个班级的学风、学习氛围好坏是班级优劣的主要标志,它将直接影响到班上每个学生的成长。好的学习氛围,能促进学生集体上进,健康成才;反之,则会导致淡化学习观念,消磨学习意志,内心空虚浮躁,旁逸邪出在所难免!
关键词:学风、班风、班级学习氛围学生成长
班级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一个班级的学风、学习氛围好坏是班级优劣的主要标志,它将直接影响到班上每个学生的成长。好的学习氛围,能促进学生集体上进,健康成才;反之,则会导致淡化学习观念,消磨学习意志,内心空虚浮躁,旁逸邪出在所难免!
而且,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尽管十分繁琐,但概括起来主要只有两类: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两者实际上又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其中,学习是各项工作的“龙头”。班主任只要把学生的兴趣、精力引导到了学习上,其他各项工作也就迎刃而解了,否则,将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因此,作为一个明智、负责的班主任,一定是要花大力气抓班上的学习,抓学风建设,“以学风促班风”;同时,不断地修正、逐步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习惯,按照“以学风,促班风;又以班风,促学风”,使学风、班风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思路来治理班级体,以保障班级每个成员的健康发展,并使班主任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把它作为班务工作的重心,这是每个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明智的抉择。那么,工作中应怎样展开学习教育,怎样营造班级的学习氛围呢?据我所知这是许多人深感“头痛”的问题。我曾经接手的二OO三届四班等,也曾是厌学十分严重的班级体,经过努力大都转变成了一个个学风浓郁,纪律良好,各科成绩年级领先的优秀班级。现结合我个人多年的实践经念,就此谈点看法:
一、要以一颗慈爱之心,平和、宽容、耐心地面对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弄清症结所在。
面对学生的整体厌学,精神空虚、行为浮躁,许多人是难以保持“平和”心态的。因为“升学率”、“合格率”、“巩固率”像几大枷锁套在当今教师的脖子上,的确形势逼人!然而,此刻,教师是绝对不能急躁冒进,甚而急功近利,对学生实施高压、强制手段的。教师应以一颗慈爱之心,平和、宽容地面对它们,走进他们的心灵,摸清症结,再对症下药。因为,高压、强制的教育手段既不利于现在及未来公民社会的建设,不利于学生公民意识,自主、独立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有悖于一个教育者的良知和社会职责。而且,事实证明,即便是对目前现实的班务工作,如此教育也只会导致“煮夹生饭”的现象,甚至适得其反,更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结!而只有慈爱、平和,耐心、宽容地面对他们,和他们作朋友,才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弄清症结所在。何况,众所周知,学生并非生下来就“不好”,这现在所以“不好”,“个中”定有原因。而这“现在的不好”就足以说明他们是曾经教育的可怜的牺牲品,面对一个个的他们,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同情和反思!
二、要讲究方法,对症下药。
以二OO三届四班为例,曾经我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导致该班学生刚进中学就表现出严重的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点:
1、小学阶段,他们曾经换了五次班主任,普遍学习、纪律观念淡薄,行为习惯差,缺乏远大的理想和追求。
2、小学时他们先后经历了纯传统的应试教育和五年级后的“减负”两个阶段。前者早已扑灭了他们“求知的火焰”,后者又使他们找到了“不学习的借口”。
3、“盼望已久,满怀希望’’的初中生活又是那么的沉闷,单调乏味。许多老师的教学理念、态度、方法,与过去没什么两样,学生所谓“只喜欢某人某科”,对其他科目普遍缺乏兴趣——对初中生活感到失望!
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我决定按“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理念——指导学习方法——磨砺学习意志”的步骤来展开对学生的学习教育,营造班级学习氛围。具体作法是:
第一、进一步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艺术魅力来深深打动,并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之更加“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更加增强教育效果。
第二、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人生理想教育和社会生活、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树立学习理念。
一方面,我引导学生体念、认识自己能够作为人类——宇宙中一种高智慧的生命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其机率是多么的低,拥有今生,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而生命又只有这唯一的一次,今生是过一天,就少了一天,一旦失去了就不能再来,人生是多么的珍贵!由此出发,激发并培养学生作为“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不能白走这一招”,要珍惜此生,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人是社会性灵长动物,人不但要与自己,还要与他人、与社会相处。初中学生,大多刚从天真烂漫的蒙昧童年走出而开始步入观察、思考社会、人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他人与社会及如何正确处理与自己、他人、社会的关系是他们正在思考和普遍困惑的问题。这一时期如果引导好了,不仅能对其现在的学习产生极大影响,而且将影响其终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作为一个对学生有怜爱之心,有人文关怀,对社会有责任感的班主任,定不会忽视初中学生的这一年龄及身心特点而注重并强化对其认识自己、他人及社会的教育。以帮助学生及时排除或减轻身心不必要的烦恼和负担,学会正确面对自己,悦纳自己,保持积极乐观,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他人和谐相处,并树立崇高远大的社会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因此,我不仅给他们讲关于生命、人生及社会的各种知识和道理,还常常以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的实例来引导他们思考、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促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理念和崇高远大的社会理想,并结合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有意识的培养其作为现代及未来社会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以此,既帮助学生轻松快乐的面对学习和生活,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又让他们明白了“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树立了学生学习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另一方面,我就地取材,结合现实生活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甚至就是他们爸爸妈妈面对沉重生活压力上岗、下岗的实例来使他们体念、感受生活的压力和学习的必要。给他们指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人才竞争尤为激烈,是否努力学习,自身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生活的质量、人生幸福的指数,如今,他们亲眼目睹的社会劳动力过剩,许多在职人员下岗就是证明!如此,又让学生对学习的紧迫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更强化了他们的学习理念。
第三,正确理解“减负”。使学生明白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和心理负担,以便轻装前进,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非不要压力,不要负担。相反,适当的压力和负担能转化为动力,促使人的进步,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澄清了对减负的错误认识。
第四、适度标高,以退为进。针对班上学生普遍厌学、学习基础差的实际,我有意降低考试难度,让大多数人获得“好分数、好成绩”普遍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功和愉悦,大面积地激发,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出分层次的循序渐进的要求,逐步提高其学习水平。如此,调动和激发了班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第五、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未来社会要求人们能不断根据社会变化和需求来调整自我,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交给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应成为学习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何况,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具备了学习能力,方能学有长进,学出自信。实践中,我采取了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办法。集体指导,主要针对各科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特点进行,如“历史连成线,地理连成片”,“见多识广”,“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等等。让学生注意把握各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找到学习捷径。个别指导,则针对我所教的语文学科而言,重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启迪思维、传授方法。
第六、尊重科学,尊重个性,合理开发学习资源。我给学生讲解用脑、用眼知识,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明白“全面发展”不等于各科平衡发展,而是指因人而异,全方位地发挥才能。因此,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综合调配,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各科学习目标,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充分挖掘学习潜能,获得学习整体进步。
第七、提倡自主与合作性学习,培养自主探求,主动求知的习惯。心理学实践证明:人们学习的自由度越高,学习注意集中的程度越大,学习效果越好。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首先通过凸示“个性与宽容、民主与法制”理念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团结协作精神。并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的前提下,逐步放手,还他们足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在自己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去感受、摸索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享受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并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八、磨砺学习意志。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爱因斯坦:“兴趋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主焕发学习热情,积极地投入学习。然而,众所周知,学习也是需要刻苦的,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是不行的。中国古训:“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刀锋,自磨砺出’’;马克思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情绪上的波动,及时给他们添油、加气,并注重磨砺其意志,使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精神,越走越稳健。
上述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班由刚进校时的被人称之为“一塌糊涂”的班级,到二年级后转变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优秀班级”。
三、要注重与科任老师及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工作不是孤立的。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还特别需要各科老师的密切配合和家长的支持。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工作中我就特别注重与科任老师及家长在教育观念、方法上的探讨与沟通。正是由于通过努力,与各科任老师及家长在教育方法、理念上基本达成了教育共识,形成了教育合力,才能取得了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班级学习氛围,对学生,对班级体及学校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并坚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宗旨,着眼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终身幸福”,就能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并在实践中找到解构“厌学”情结的方法。曾经我所带的的2003届4班等班级的转变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