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迪雄 画马作品欣赏
溥松窗画马作品集

溥松窗,满族,1913年生,1991年逝世,北京市人。本名爱新觉罗·溥佺,笔名雪溪、尧仙、健斋。1928年入松风画会。1936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同年被聘为辅仁大学美术系讲师,教授国画山水。曾兼任北平国立艺专讲师、教授,北京大学美术补习班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北京新国画研究会。1953年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并任执行委员和秘书处主任,1955年被选为理事。1958年入北京中国画院。1956年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写生,与徐燕荪、王雪涛等合作《长征手卷》。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的一些师范、艺术院校讲授国画。1985年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为北京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书法研究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山书画社顾问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代表作品有《万马山》、《二狼山》、《井冈山》等。
溥松窗幼年读私塾,十五岁继承家学习画。传统功底深厚,技艺精湛,在继承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建国之初,为了表达对新社会的喜悦和对领袖的崇敬之情,创作了多幅作品献给毛泽东主席,还曾为人民大会堂创作过大幅作品。
-----------------------------------------
姚迪雄 画马作品欣赏
姚迪雄,澳籍华人,1949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79年移居澳洲。启蒙老师潘丁丁。受益于黄胄、关山月、赵少昂、力群、范曾、黄永玉、邵晶坤等大家。曾从事油画、版畫、水粉等形式的创作,现主攻中国画,马画为终身题材。83年成为第一位接受澳洲政府赞助的华人画家。85年完成澳洲最长绘画、世界上第一幅用中国画的形式反映异国情调的巨作《200袋鼠图》(后增至2000袋鼠图)。此画63米,曾作为澳洲政府庆祝建国200周年、澳洲维多利亚省建省150周年、澳洲—马来西亚航空首航、太平洋区域旅游大会、华人抵达夏威夷200周年的特别节目前往展出。至今《2000袋鼠图》已在世界各地展出近百次。88年此画被收入英国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澳洲最长绘画。88年姚迪雄被美国马基斯出版社收入世界名人录;同年被台湾“海外社”评为全球华人三杰之一;91年被美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收入世界名人传记辞典;92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收入国际名人传记辞典、国际智慧名人录,并颁发纪念金牌。同年,美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向其颁发对艺术有杰出贡献的金钥匙奖;93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和美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分别选入国际和世界前500位传记专集,并颁发纪念金牌;同年美国世界名人传记协会颁发对艺术有杰出贡献的金人奖座—终身成就奖;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颁发的20世纪杰出成就奖牌。
姚迪雄成长在中国天马的产地伊犁,每天早晨将他从睡梦中唤醒的不是雄鸡的高歌,而是草原上的骏马嘶鸣。他五六岁便被大人抱上马背体会骑马,十二岁就会策马奔驰了。初中时,姚迪雄获得一本美国画家著的《动物画技法》。在启蒙老师潘丁丁的指导下,他从临摩开始,走上了绘画的艺术之路。他将画集临摩了2遍,马的部分临摩了3遍,从而对马的肌肉和骨骼有了系统的了解。之后他在草原上牧马多年,积累了素描万余幅,为绘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对画马的体会是:当一个画家对马的肌肉、骨骼有所了解后,想把马的气质表现出来,只是看到万马奔腾、震撼人心的场面是不够的。你一定要会骑,你必须到马背上去体会马的肌肉、骨骼是怎样在皮下伸展、收缩、运行;在马的呼呼喘气声中,去体会它的那种向上、拼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否则,你虽然也可以画马,但不可能真正表现出它内在的和外在的完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