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吃羊憋习俗
达汉吉
一
融水境内的苗族,有吃羊憋的习俗。
宋人周去非听说岭南民族有吃“青羮”(即羊憋)的习俗,便在他的著作《岭外代答》中描述:“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甚者则煮羊胃混不洁以为羮,名曰青羮,以试宾客之心——客能忍食则大喜,不食则以为多猜抑——不知宾主之间,果谁猜耶?”周去非由于不了解南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又没有品尝过真正的羊憋,所以只能带有偏见地描述一番。
事实上,吃羊憋不仅是苗族一种饮食习俗,更是苗族一种厚重的传统礼仪,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
从苗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羊有三种象征意义。
首先,羊为最古老的牲畜。流传在苗族民间的《迁徙歌》,记述了苗族先民牧羊、食羊和以羊祭祀祖先的历史。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蚩尤部落,都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大规模地牧羊,辅以狩猎,维持生存。因此,流传迄今,苗族仍有村寨养羊、六畜兴旺的说法,是苗族悠久历史的象征。
其次,羊为最珍贵的牲畜。在苗族人民看来,羊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性味甘凉,入肝经,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羊肺具有降胆固醇和抗炎作用;羊肾具有补肾助阳、生精益脑功效,对治疗肾虚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智力迟钝、遗尿、尿频,下焦虚寒和睾丸肿痛等症状具有特殊疗效;羊胆性味苦寒,入肝胆胃经,有清火、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于风热目赤、胆囊炎、百日咳、青盲、翳障、肺痨吐血、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热毒疮疡等病症的治疗;羊胃味甘、性温,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以羊肉之鲜美之味,辅以羊的肝、肺、肾、胆、胃,制成美味的羊憋,食之可以滋补人的体能、健壮人的机体、增强人的免疫能力。因此,赠人以羊,制作羊憋,让老少食之,获得康健,永葆青春与快乐,实为宝中之宝、贵中之贵。
再次,羊为最吉祥的牲畜。《说文解字》曰:“羊,祥也。”在苗族人民看来,羊天生丽质,象征纯洁珍贵。日常生活中,只有在舅家孩子结婚、接待贵客、打芦笙同年等特殊场合,苗族人民才宰杀山羊,制作羊憋,以示尊重和敬爱。
三
苗族制作羊憋,有一个过程。
首先,宰杀前,要将山羊放牧到山上。苗族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水急,气候严寒,山上草木,皆为百药。越是人迹罕到之山野,越有难见之草木。因此,选择高山峻岭放牧,让山羊食之稀有草木,使其胃肠更具药效。
其次,赠羊首选公羊。苗族视人丁为兴旺,可谓人丁多而族门望也。在迎接客人、赠送厚礼时,苗族均选公羊,民间有“舅爷送礼、山羊为贵”的说法。
再次,宰杀山羊必先祭祀。由于羊为六畜成员,象征悠久历史,代表传统文化,表达民族礼节,因此,苗族人民宰杀山羊前,一般要祭祀。凡属婚礼、同年等隆重活动,一般由寨老主持祭祀活动,主要内容是赞颂山羊的品质、说明宰羊的原因、表达羊宴的礼仪、祈祷喜悦收成,让众人特别是客人知道主人的良苦用心和诚挚情怀。
最后,制作羊憋有严格程序。将羊胃尚未完全消化的草木取出,反复过滤后形成憋汁,放在铁锅煮开,将事先准备好的羊肉和下水放入锅中,小火煮开,加入适量盐和配菜,启锅前再放入适量羊胆,待再次开锅,即大功告成。苗族羊憋具有先苦后甜、先热后凉、先鲜后甘的味道,吃过一次后,总有一种特别的怀念,尤其是身体欠佳的人们,在食用羊憋以后,更有身心康健、精神百倍的感觉。
四
苗族吃羊憋,特别的讲究。
首先,由主家分份。主家核定参加宴会的人数后,将羊憋分成若干碗。由于分份过程是公开的,份量是均等的,大家都充分感受到主人对自己的无比尊重。
其次,由主家逐个递送。第一碗送给舅爷,主家说:“世界大莫过于天大,人间大莫过于舅大;人间亲莫过于娘亲,娘亲莫过于舅爷亲!送上这碗羊憋,表达全家情怀,敬请舅爷收下!”在座的各位客人,都赞颂道:“你家舅爷牵来山羊,情义大过天,这样的舅爷,举世无双!”虽然是赞颂之词,但舅爷听了,心里还是感到特别的高兴。这样,主家通过送上第一碗羊憋,表达了苗族礼尚往来、共富同贵的礼仪。其余客人,主家也将逐一送上,并表达不同的情意,使他们充分感受主家对自己的尊重。
最后,将羊头挂起来。按照传统习惯,苗族人民办喜酒,是要比隆重程度的,比较的办法是看挂在墙上的羊头有多少。主家有奶舅、娘舅、媳舅等多层舅爷,如果舅爷们都送羊礼来了,那么挂在墙上的羊头就多,说明主家亲情厚实、戚际宽广,就将获得人们的尊敬与仰慕;相反,如果墙上连一个羊头都没有挂上,人们就认为这家人势单力薄,值得同情怜惜。
五
朋友们,当苗族人民制作羊憋来迎接您的时候,请不要拒绝,要知道,这是苗族人民对您的一片深情!
题记
2011年3月26日,南宁苗人梁保华和爱人何美英在青秀山女儿家中,制作羊憋,招待蒙玉祝、贾雄兵、贾景华、郑华等40多位在邕苗族同胞,达汉吉全家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感动之余,写下这篇短文,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