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士力前世今生--重温六年前网上热议天士力集锦 天士力集团

我看又有大行调低了天士力明年(2007年)的赢利,对于一个长线投资者来说,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并不打算明年卖出,或者聪明地做个差价.并且,我对这种预测的可靠性深表怀疑,这是我一直非常反对的分析师显形预测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定性分析没做好之前,定量分析是无意义甚至可笑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相关事件层出不穷,动辄根据某某时间调一下业绩,如果不是说疲于奔命的话,那也与投资的本意大异其趣.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天士力这样的公司、股票,长线比中线更容易看清楚。人类不具备在某时知道某事的能力(巴非特语)。纵然巴非特这样的天才,也没办法把K线的波段拉成直线赚取更多的利润,有时候,傻子有傻富。好企业会时不时地给投资者以惊喜,从这个角度,我认为技术细节是不可测的。万物辨证,明智与弱智的区隔只有一线。天士力4月份创历史新高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虽然当时大盘强势,535涨幅弱于大盘,但是考虑到医药行业肃杀的背景,这种大型三角形的突破事实上指明了后市的方向.
成交量大很难解释一定是换庄,只是说明供需双方机构的分歧,K线震荡幅度大同样说明了这一点.在我看来,这是长线资金和存量资金的换手.
形态的突破对上涨的量度有一定启示.但是15以后呢?
长线股票的最终持股因素是基本面.今天在留言短信里回答了一位网友天士力这些年的"自由现金流为负"的问题。我想把有关问题再叙述如下:
是的,天士力从上市之初到现在,如果考察其自由现金流(经营现金流 -资本投入),可以发现一直为负。但其经营现金流一直为正且高于会计利润(也高于资本成本)。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公司是在不断创造价值,二是公司一直处于投入阶段。很巧的是,从二级市场股价来看,上市至今一直在一个箱体里运行。今年4月份,就在投资人认为06年还将是天士力的“调整年”、“收益不增长”的怀疑中,该股却突破四年的大箱体,创出了历史新高。而这又对应什么呢?从我对该公司的了解,今年,正好是公司近几年资本投入全部完成之际!或者,06年,肯定会发现,该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开始转正,且今后将呈现加速增长之势!

经典的价值评估教科书这样说道:股价应与自由现金流呈正相关的关系。在天士力这只股票上,我发现的确是那样完美,简直是经典的案例。这对那些仅仅把会计利润作为价值的基本要素的人来说也是经典的一课研究员的一个误区是:一定要给市场面的现象去找一个基本面的理由.造成股价涨跌的因素太多,很难从基本面中找到一一对应的因素.甚至同样一个因素,可以被长线投资者和趋势投资者理解为不同的多空意义.比如医药行业肃杀,绝对可以构成趋势者离场天士力的充分理由,但是长期投资者却可以找到入场时机,景气的谷底和估值低端,就足够了.
谁对谁错?或许没有对错.每个人价值观不同,天分不同,习惯不同,投资方法自然也不会相同.每种投资方法各有胜场,也各有问题.关键看是否合适自己的个性,条条大道通罗马.即使是巴非特,在网络股热潮中如果作为基金经理也肯定会被干掉,最近十年持有可口可乐不涨有哪个老板可以忍受?
在我看来,最近天士力频频巨量的买家显然不是冲着涨价这个短期因素去的,背后自有他的道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依照535的特征和盘子,这将是一个缩量上行的股票.关于停止经销商返利问题
心脑血管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病种的药品市场。近年来,国内心脑血管市场的竞争开始加剧,不过,这种竞争已开始走向“灰色”:竞争主要体现为很多中小企业把一些仿制的药改头换面后给经销商、医院等各种回扣以抢占市场份额。在心脑血管市场每年20%的增长率情况下,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的国内一线品牌中药却连年没有什么增长。人们不禁要问:在没有更好的药品出现的情况下,这部分增量市场空间哪里去了?这个问题不搞情况,也就不可能理解心脑血管市场及天士力这家企业。
在这个时候,国家出台了打击医药商业贿赂的措施。也在这个时候,天士力开始停止给经销商返利5%。
一方面是取消返利,一方面是其它杂牌小企业加大变相商业贿赂。从1季度看,复方丹参滴丸仍然保持了6%-7%左右的增长。什么是一个强势品牌?什么是一个强势企业?凭“概念”来思维是得不出准确答案的。只有事实和数据才是硬道理。
有人把天士力这阶段的上涨归结为以前市盈率低的“补涨”(如上面sandy转贴的某券商研究员的观点)。但他们不懂企业,更不懂市场——无论是药品市场还是证券市场。作为同样的心脑血管中药企业的G金陵药的市盈率比天士力还低,它怎么不补涨?对某个事件,动不动就与上市公司某某“联络沟通”,这成了我们很多研究员的习惯。但他们唯独忘了他们的大脑在哪里?平日都在干什么?某次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信息收集员”与真正分析师的区别就在这里。理解股价,只有建立在自己独立的大脑不断思考的基础上。
我是这样想的,这个股有的人太多了.另外起动前没有很好的洗盘,就被资金推起来了.获利盘太多,主力是不会让大家那么好坐轿的.另根据常例,好股要真正上涨,不能少了突破后再确认前期大顶的这一环!当然这要大盘也跟着配和才行.总什么大家对于某一天的走势如此的关心呢?如果这样做股票,按一个朋友的话讲,“真不是人过得日子”,因为你整天被市场先生调你的“情绪”。累不累呢?与一个神经病(市场先生)做战,它乐此不疲,你呢?有什么意义?petter9988兄说得好,不要再用什么“庄家”思维了,那是受了书摊上那些一心想成名的股评人的当,整天的“庄家”如何如何,好象这些作者多么聪明。结果,“庄家”一词已经深入到几乎所有投资者的骨隋里了。我曾在给一位网友的短信留言里写下这么一句话:当什么时候你觉得书店里凡是国人写得任何股票方面的书都显得那么“面目可憎”时,你的投资水平和境界一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
中国证券市场才10多年历史,结果出了那么多股市方面的“专著”——无一例外地全是这些“专家”门如何如何与“庄家”战斗的经历——你不觉得面目可憎,我已经视之为粪土了。
题外话。正话只有一句:与其整日盯盘面猜这猜那,不如找找资料看看这家公司的所有公开信息。

只是这段的高换手率让我放不下心.都说好,就麻烦了!看了说得不错,我还想补充一点:
其实,天士力最让我动心的地方,是它这些年来做任何事情,都是立足于长远——这正是一个最有价值的医药企业必须的本质要素。如果没有这样一点,其它表现再出色,我也不以为然。
天士力的“国际化”正是这样的。短期内(两三年之内),也许国际化努力和投入并不能带来多少直接的并表“会计利润”,但是,它的作用有二:一是将企业“国际化”。中国企业的真正短板,不是别的,而是企业本身的经营要素(人的要素、经营思想方面),将企业置身于一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应该置身的环境中才能找到企业自身的差距所在。此点我在前面转贴阎希军关于国际化的小文中有阐述。二。“中药现代化”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中药“国际化”,两者是等同的。这是一个需要整个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开创的事业。天士力的努力,也是在做一个“先入优势”的努力。这个事业的成功——我认为除了成功没有第二种可能,否则中药必将落伍——正是中国医药企业真正立足于世界、产生上千亿市值的必然过程。
天士力12周年的庆典,不是以国内业务的“庆典”为基调,而是以销售额占很小比例的国际业务作为基调,是有其深刻寓意的。读懂了这一点,也才能更加理解这家企业。天士力十二年厂庆的宣传资料,中心思想感觉就是国际化.老闫为什么这么热中于国际化?作秀?一个有战略思维的民营企业家肯定不会荒唐到如此地步.
作量?开拓国际市场,派兵派将,费时费力,远不如在央视打广告有效率.
城市包围农村,提高美誉度?似乎也不完全,因为这次来的基本都是亚非拉的朋友,对于已经开始走向富裕的中国人来说,似乎他们是在进城.
个人理解是:老闫是真正看到国外市场的容量和潜力.我看他国际四个点的布局是是上下通吃,打造庞大的国际销售渠道,这一点和国内市场渠道向城乡延伸一样,是扩大挖深天士力的市场基础.中药国际化尚无成功先例,广受疑问实数当然.其实,国内先进企业都在走这条路子,海尔联想、中兴、华为、TCL,很有意思的是,几乎每家企业在最初的时候都被广泛怀疑。和前者用成本征服世界不同,中药有鲜明的特色,当然也有更高的进入难度,比如拿到FDA认证才能进入美国市场。老闫的国际化是放眼长远,是慢工细活。这种饮性的成长因素一旦成功,将更可贵。由于中西医药文化的巨大差异,复方丹参滴丸进行II、III期临床准备一事遇到诸多问题。主要是中药在药理、成份和质量控制等等与西药差别太大。为此,天士力开始了对其整个产业链的全面改造。由此也引来了全国中医界的许多责难:中药非要满足FDA的标准才算现代化了?但天士力在争议中进行了现代中药的全面产业链创新。数字化生产、指纹图谱在线检测、GAP、GEP等等一系列新的中药生产标准被提出并实施了,每年的“复方丹参滴丸学术研讨会”持续不断的临床研究……。2004年,前美国FDA主任一行在参观了天士力企业后留下了这句话:“……天士力这样的企业绝不亚于美国的任何大型医药企业。以你们这样的精神发展植物药,必将开创世界植物药新的历史……”。

2005年,复方丹参滴丸临床试验工作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天士力聘请了退休的华裔前美国FDA的主要官员担任复方丹参滴丸在美国进行II、III期临床的总指导和顾问。经过多年诸多的沟通工作后,临床试验计划如下:II期临床进行100例,III期临床300例。在进行完II期临床后就可拿到新药证书进入美国市场。进行II、II期临床,天士力还将花费2000-3000万美元。
需要说明的是,植物药至今还没有通过FDA的先例,所以,如果连正常的西药通过FDA认证都要8-12年,那么中药通过FDA如果化个超过10年也没什么奇怪的,反倒是太正常了。而且FDA临床的巨大花费(3-5亿美元)中相当多数是由临床保险的费用(做临床实验如果把病人治出问题,那么要从这些保险准备金中扣除)。但复方丹参滴丸在中国已经10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与天士力合作的美国有关临床保险机构经过研究后同意将有关保险金大幅降低。未来天士力可能仅再花2000-3000万美元即可。钱,已经不构成障碍。复方丹参滴丸最终通过FDA认证也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了。近期,摩根等海外大投行频频与天士力洽谈,引起他们最大兴趣的契机就是获悉复方丹丹参滴丸通过FDA只是时间问题了。此事我在本贴中已有多处谈到。
对于不了解的事情,怀疑是需要的,但是有些人就爱装“专家”,但往往暴露了他极端的无知。比如上面那位把天士力申请FDA_IND之事称做“商业广告”的商会“主任”,说现在天士力申请FDA后“II期临床都做完了,没了下文”。仅凭此话,我可以断定:此人不是个混混,就是个行政官员,至少连基本的FDA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而且这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也肯定是个连那个“全国牙防组”都不如的骗人机构!为什么呢?请看下面的介绍就清楚了。
美国FDA的人证要进行三期临床。药品申报FDA必须审查、论证,需耗时8-12年,通常花费3-5亿美元。I期主要是药品安全性临床试验。II期则为病人身上的药效临床试验(经过II期后就一般就可以拿到FDA批文上市了),III期则为产品上市后的研究。在整个新药的研发申报中,有两个最关键的阶段:第一是IND申请。从筛选新的化合物到IND,成功率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分之一。进入I期临床,标志着一个新药已从实验室通过动物进入了人体实际应用的检验。第二个关键性阶段是临床II期,通过II期后,得到FDA批准的比例已占到60%。
由此看出:1)天士力通过FDA_IND本身,已是相当了不起的的成就(整个新药最关键的阶段),决不是那位主任说的似乎谁都可以去通过美国FDA_IND(按中国很多人的习性,国家那么多政府部门都帮天士力做了如此大“广告”,怎么没有那么多药商去蜂拥也去做这样的广告呢?多划算啊!)的。2)。天士力的FDA之路至今已近9年,一点不奇怪。不是“没了下文”,而是一直在正常推进中。而且复方丹参滴丸的II期临床根本还没做(若做了,早就该拿FDA批文了)。那位主任说的什么“II期临床做完了,就没了下文”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混混?!
(待续)
申请FDA临床批文,和拿到FDA药品认证完全是两码事。”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告诉记者,只要按照相应程序去做,国内企业向FDA临床试验申请并不难,而由国内企业自己申请获得FDA认证的药品,迄今为止一个也没有。据悉,几年前,天士力集团的“复方丹参滴丸”也曾尝试“冲击”FDA认证关,二期临床都做完了,可这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记者了解到,国内另一款已在俄罗斯上市的抗肿瘤药物“康莱特”注射液也正在美国做临床试验。
“当初,天士力也是拿到了FDA临床批文,但因为费用高达1亿美元,至今也没做完。应该说,这两家都是为了广告效应。

请解释?

对天士力1997年进行的FDA_IND申请一事,到今天,更多的人认为不过是商业做秀或商业广告。
对于一件事,过了若干年后人们的评判,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随便什么人,管他了解不了解当时的历史,都可以随意按照当时的“事实进展”进行评论。这不奇怪。嘴巴都不一样,谁都要说话啊。
但是,对于真正想搞清楚这件事的,就应历史地去看,才能把这件事真正搞清楚。我想在介绍FDA的有关事情之前,多啰嗦几句当时的背景。
1997年,是美国FDA刚刚开始重新审视植物药不久,也是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开始的时候。选择几个能代表中国中药最高水平的中药,利用美国FDA开始承认植物药之机首先通过FDA认证,是中国中药现代化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之举。于是科技部、药监局联合在全国进行选择。当选到复方丹参滴丸后有些犹豫,因为虽然该药非常理想,但是,天士力这家企业在当时太无知名度,也太小太不起眼。但是,最后经过层层鳞选,政府有关部门还是把复方丹参滴丸作为了申请美国FDA认证的首选中国中药。
在FDA几十位专家官员面前,天士力的阎希军以详实的数据和清晰的药利阐述,使得美FDA主任当场宣布:复方丹参滴丸直接进入II、III期临床。后来,美国一位专家告诉中国同行:不用做I期临床而直接进入II期,这在FDA的历史是从未有过的!事后,此事震动中国几乎全部最权威的医药专家(例如吴阶平等等多位两院院士)并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1997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的第一名就是此事件!
说到这里,我就想问:上面那位所谓保健品部的“主任”(说天士力是在做“商业广告”的那位),他的那些话要是放在当年他的级别够吗?当时能轮得上他去对新闻界发个什么言吗?难道中国最权威的医学专家在1997年时全是些什么都不懂的家伙而把此事评为中国十大医药科技成果的第一名吗(由卫生部、科技部、科协、药监局等等联合进行的每年度医药科技成果评选)?!
(未完待续)以下是引用 北方狼 在 2006-5-14 22:45:27 的发言:
482楼的仍然是有些没看明白

因为FDA-IND地通过,天士力才正式接触了FDA的游戏规则,于是在国内整个生产流程下功夫,花了接近5年时间完成了适应FDA游戏规则的各种准备(这是大战略,也是认真做事),2005再次开启了2期临床,这是大智慧,大战略。也引发了国际战略投资者的积极投资。

可以想象,一旦FDA认证拿到手,不仅仅是一个丹参滴丸的胜利,这是一个中药走向世界的流程,使中药用现代化手段武装后,焕发活力的根本,那样,所有中药都成为天士力的宝藏,应用这个流程,天士力就具有使用不完的“新药”储备。称为当之无愧的现代中药之王。

你说得很到位。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人了解FDA的游戏规则(现在也许只有天士力明白了FDA的游戏规则是何)。美国做化学药的企业申请FDA还要8-12年,原本不了解FDA游戏规则的中国企业天士力申请FDA,才几年时间,一看还未有结果,就引来那么多人来指责、诋毁,……。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吧!
但是,我可以告诉各位:尽管那么多人对天士力申请FDA之事怀疑、嘲弄重重,但此事已上升到国家利益关系上!未来中国如果出现“中药外交”,那么里面的主角肯定不是什么同仁堂、云白药,而是天士力!

哈哈,并不效力中组部或者证坚会,因此很难煮酒论英雄.但是可以谈谈一点看法.
按照巴非特的观点,优秀团队可以用诚信能干概括.何谓诚信?我想我们都已经过了区分人用好坏二分的年龄,按照小平同志的说法,好制度可以使坏人做好事,坏制度可以让好人做坏事.诚信很难寄托于人,而应当寄托于制度.全流通之前,天士力要圈钱发转债,全流通之后,不但不再股权融资,还高价收购非流通股.闫总觉悟提高了?非也,制度变了.因此,我始终强调新型民企,就是要这个利益、风险共生的结果.不论高管本人如何,如此制度,诚信的收益远远大于背德的好处,于是他们就成了好人。当然,制度设计都有问题,民企堕落起来远比国企更坏,因此我们要留心企业是否够好,班子是否有制衡等等。可以说,天士力“杯酒释兵权”解决创业元老问题、空降兵引来李文、李文又大张旗鼓地搞现代化、国际化,这些变革已经将天市力由一个家族企业变成现代企业,好的制度已经搭建。
你说招行是公认的,难道大家忘了发转债时的千夫所指了吗?马是体制中人,银行的行业属性要求融资,职业经理人作大的驱动力更要求融资。经理人和股东的价值观是有差异的。用股权激励解决?多少肉包子才能满足他们胃口呢?怎样解决长期激励呢?这都是问题。当然,我并不是或招行的团队不优秀,其实我也看好,只不过想提醒一下历史。
下次接着聊吧


嘿嘿!讨论535的贴子在下肯定要顶。
天士力可能的利空:
1、集团公司的多元化投资;
2、稍显复杂的股份结构;
3、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摊薄业绩(近期已取消,改为短期债券);
4、今年业绩不会大增长,虽然新产品在今年投产,但还处于推广阶段,不会对利润形成贡献,反而会有在建固定资产和研发费用的计提,影响利润;
4、天士力的营销模式,自去年焦点访谈后受到质疑(虽然是行业现象)。
利好:
1、新产品将在07年放量,对利润有明显的贡献;
2、上海天士力生物计划海外上市;
3、高管意识到营销模式的弊病,今年主攻OTC并在年初依托医药商业公司已大张旗鼓部署农村销售网,符合新农村消费观念;
4、FDA已进入二期临床,已聘请前FDA主席加盟;
5、中金分析的复方丹参05年无增长,实际上是公司有意控量的结果,今年更推出复方丹参口崩片,更易吸收;
6、净资产收益率逐年提高,今年将超过15%,符合吴越的观点即公司由小康型成为价值型;
7、高管李文绝对是管理高手,如果他走,我也走。山地兄:对医药行业我目前看法可不同。医药行业目前处于历史上最“白色恐怕”的时代:打击医药商业贿赂“,使得药厂与医生都不能见面了。那药厂再有好药,谁知道呢?中国就是这样,出了问题,不是在制度上找原因,而是爱搞“运动”。因此,我预计,今年医药公司中没有家能实现增长的(除了几个OTC药商及特殊厂家的特殊原因)。
当然有一点我是同意的,那就是,这场“运动”会加速行业的洗牌,把真正优势的企业“洗”出来,把一大堆啊猫啊狗的混混企业洗出去。因此,06年出现是战略性投资未来的能真正起来的优势医药股的时机。具体在哪一天?什么价位?只有天知道。
不过我们能知道的,就是哪些医药公司是未来真正能起来的,成为中国未来大市值医药公司。这要考验我们的看企业的眼光,尤其是长远眼光。
我常常看着什么诺华等医药企业发呆:人家一个瑞士的医药制造商就能有千亿美元的市值,而我们这么个有世界上最悠久医药历史的国度,怎么尽是些几十亿市值的医药股呢?
需要时间,需要眼光。
山地兄:是的,我长期跟踪医药公司,有点点了解。欢迎讨论。
yjg0133:谢谢!懂企业是投资人的最根本的要求。投资人不要把自己变成为情报员。先贴一篇媒体报道的(2004年,非证券类的媒体)

美国FDA主任称“天士力绝不亚于美国的任何大型医药企业”

2004年5月25日,正在天津参加“2004当代国际医药管理与研发论坛”的十几位中美学术界、医药工业界、管理界的专家专程赴天士力现代中药城参观考察,并与中方专家及天士力的技术人员一同参加了“国际药物研发座谈会”,与会的美国专家包括前美国FDA药审中心主任CarlPeck医学博士、美国植物药协会主席 Stephen Morrissey等。
美国专家在参观了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提取车间、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GMP制剂车间、天士力研究院等机构后,就美国学术、工业和管理界专家最感兴趣的现代中药发展现状问题,中方专家详细讲解了天士力致力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丰硕成果,介绍了天士力建立的首批通过中国GAP标准的丹参药源基地、于世界上首先提出的GEP现代中药数字化提取规范和建设符合GMP规范的现代中药产业园。
美国专家非常惊异在中国能够有这样规范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中药产业园,对天士力打造现代中药产业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与会的中美两国专家随后就中药进入FDA申报的方式、方法及途径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美国专家表示:复方丹参滴丸多元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质量控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将中药国际化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希望双方的共同努力能够进一步推动现代中药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服务。
双方提出今后应更多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加强对药物尤其是现代中药研发的研究,使其与国际接轨,推动全球药物研究领域的进步。前美国FDA药审中心主任CarlPeck博士以万分赞赏的口吻总结道:“天士力这样的企业绝不亚于美国任何的大型制药企业,以这样的精神发展工业,你们将开创植物药界的卓越历史。”
1、行业与基本面分析

一支股票的长期走势是和这只股票的基本面密切相关的,它主要涉及股票的成长性、行业景气度、历史经营业绩等,当然这些业绩最终是由人创造的,所以我认为考察公司的基本面,第一位是考察管理层。通过管理层再来看业绩报表。

上面这张照片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它是引自天士力集团网站的,在该集团网站下述一些新闻也引起了我的重视“以色列大使馆给天士力集团国际公司的感谢信”,“俄联邦社会健康与发展监督局副部长一行访问天士力”,“越南卫生部官员来访天士力”,“闫希军总裁受到巴基斯坦总统会见”,“2005年度非洲地区年会”。这些信息说明了天士力正在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开发,并且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它是中药国际化的代表。联想到华为、中兴的国际化成果及其历程,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的国际化一定会结出灿烂的硕果,也许有天士力,也许有同仁堂,或许有其他新兴的中医药现代化的企业。

对于一个正在致力于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的企业,要分析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度,自然不能完全拿国内医药行业的景气度来衡量。而应该综合考虑国内国际市场。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医药市场受医疗体制改革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预期天士力受此影响,增速放缓。”“预期2006年公司主导产品复方丹参滴丸销售下降。”等等。那么,上述这些预测会成为现实吗?我相信这些预测是根本误导投资者的,在天士力即将公布2005年年报之际,大家也许可以从年报中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的预期是:

1.天士力从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美国FDA临床申请到今天,已经走上了国际化的正轨,并且会在未来的三四年内取得国际主流市场的突破。

2.由于天士力集团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开发,资金需求量大,未来几年内有配股获增发的需要。

3.由于未来国际市场的不断开发,预期销售额增加,但销售费用、其他费用增长可能较快。业绩将会平稳增长。

4.由于天士力的国际化,可能会引起国际资本的关注,不排除将部分业务分拆上市的可能。

5.由于三农问题、城市低收入群体受到普遍关注及相关政策的逐渐兑现,中国正在积蓄经济第三次腾飞的能量,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尤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今天,医药行业长期稳定、繁荣可期。天士力尤其看好。

二、业绩预期及增长预期

由于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只能通过业绩报告来分析,对于一些数据的由来不甚清楚,也不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也不想直接引用有关咨询机构的预测数据,总之,稳定增长的业绩基本是他们一致的预期,这与我从基本面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三、二级市场走势

该股受三季报业绩低于预期,及“医药市场受医疗体制改革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预期天士力受此影响,增速放缓。”“预期2006年公司主导产品复方丹参滴丸销售下降。”等的影响,涨幅明显落后大盘。

尤其是股权分置送股后该股成交量大幅放大,滞涨抗跌。为什么呢?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2点:

1.在大盘低迷时,资金流入绩优股、成长股规避风险,大盘火爆,资金流出追逐短线热点,已经成为短线资金操作的一条规律了。

2.控盘程度高的长庄股票,喜欢走独立行情。因为在低迷时收集筹码容易,在火爆时派发容易。市场低迷时拉高,吸引注意,大盘火爆时强势整理是优质股票的和长期投资品种的最佳操作手法。

3.现在是机构博弈阶段,从公开的信息了解到有些基金在天士力上加仓,有些进行了减仓。大幅放量正是反映两种投资手法和理念(短线、长线)的较量,谁胜谁负现在还不好说。

从半年来的行情看,虽然大盘从最低1000点涨到了1300点,但是,行情的性质还是属于对前期超跌的修正。离市场转势确实还有一段距离。1300点短期内不会突破。因此,预期经过小幅上涨以后天士力散落在外的筹码将会向新主力手中集中,并且股价还会不断攀高。

回复:天士力(600535)的讨论
以下是引用 chris 在 2006-4-7 14:04:46 的发言:
闫希军太独。
李文:项目管理的天才,包括属下的管理技术人才,所以我说他走我也走。
举例:看好宁高宁的,就大胆买000031。

呵呵,“太独”是什么意思?
但就我对他们接触和认识,李文若碰不上阎希军,他连个书生可能都不如。但李文有阎希军这样的公司战略大师,李文才有用武之地,也才成为李文。这方面的故事,我能给你讲几个小时也讲不完。
而李文对阎希军的由衷敬佩,犹如对教父般的。
说他们是株连壁合,就如同小说里描写的一般。最令我对这家公司感兴趣的,恰恰是阎希军和李文的故事。否则,我不可能放弃我原来的研究本行(我不是学医的)来长期跟踪我本不熟悉的医药行业,以求能达到理解他们的目的。
吴越、sandy、yjg0133等:
谢谢夸奖。不该当。因我跟踪研究时间长,所以能讲出点道道来。来这里主要是想交流,看看还有什么我忽略的,以及认识新的朋友。天士力的股东大会和有关交流会,我基本都去,因此如有缘,可能会认识。
天士力,就我了解,机构的分歧非常大。但至今我还没有听任何一家机构说这家企业“不好”的(当然也有个别的说了句:二流企业吧?,我只买“龙头”)。表面的分歧在于对它未来的成长性看不清,比如它的中药粉针,究竟会怎么样没把握;还有对复方丹参滴丸认为“已到成熟期”,不能“再增长”了吧?这两年财务报表是这样的啊?所以就不愿多买它。
我上面说了,这些人叫“瞎操心”(没操的点子上)。你如果没有搞明白阎希军是个什么样的人,李文的本事在哪里,天士力的管理团队和企业内部机制如何,你除了瞎操心,还是瞎操心。
我这里先介绍一下李文,贴个简单的介绍资料,虽然有点俗的那种,但你们透过这一资料,比较一下,上市公司中还有这样理想的专业化的总经理吗?!
转贴:
李文,天士力股份公司总经理。早年毕业成都中药学院,后毕业于英国伯明翰ASTON大学商学院,MBA硕士,主研方向战略管理。中国大陆地区四位国际项目管理大师(IPMPA)之一,曾任英国Technomark管理顾问公司项目合伙人,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天士力CIMS工程课题组组长,国家“十五”重大科技项目“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课题组组长,参与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案例》的编写。
2004年12月29日,在首届亚洲管理创新人物颁奖上,李文作为中国大陆地区青年代表,获得首届“亚洲青年华商十大管理创新人物”称号。评委们认为,李文将项目化管理的思想溶入现代中药企业的管理之中,创造了卓越的企业项目化管理模式,并运用多项目管理的方式推动实施中药现代化;通过建立跨部门、跨组织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激发组织中的创新动力,形成了高效敏捷的运营体系,并在此过程中大量的运用了IT技术和标准化流程,创造了既适合大规模生产又同时能进行特色化制造的柔性生产模式,形成了基于团队和项目的学习型文化。
李文同时作为Robert蒙代尔2004"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李文被福布斯评价为"将现代管理智慧融入传统企业的人"。阎希军,我都有点不太敢介绍了。用李文的一句话做开头吧!
在3,24-25日的分析师交流会上,有位分析师这样问李文:您会在天士力退休吗?李文点点头。只说了一句:因为我实在太敬重我们阎总。
对于阎总,我与李文有同样的感受。因我也单独与之交流过,不过,更多是从长期的各种有关部他的资料中(凭此,我可以做国家情报人员了!)读懂他的。
阎是个非常低调的人。有关他的名誉头衔太多,我只列一个:2004年度某专业管理杂志曾把阎希军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战略思维的企业家。其它9位都是销售额过百亿的巨型企业老总,阎是唯一一个只有十多亿销售额的老总。
对于阎总,就不好用介绍李文的方式进行了。我讲几个他的故事吧!希军创办了天士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身家早过亿了,但他却几次对媒体谈到过同样的话:“如果我十年前有现在的这样的脑袋,我肯定不会去做医药了。”
很少有人对这句话能理解的。在我看来,谁理解了这句话,基本上就读懂了天士力一多半,也就完全读懂了中国的医药行业。fuyong:
对这句话,我想放到后面讨论了天士力的其它东西后(包括产品等)再说吧(那时可能已经清楚了)。这里只说一句:我曾在与阎总单独交流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您当初干的是通信制造业,你肯定能成为华为中兴!不过,你以后也是医药里的华为中兴甚至更好!
——
说到阎总,不能不说天士力目前的看门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当初这个产品阎总和他夫人研制出后咨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当时专家们都说,这个产品已经做烂,到处都是(复方丹参片),你做的再好(剂型改了),也不会有多大市场和意义的,放弃了吧!
但中药房主任出身的阎总却认为,这个药的市场容量极大,产品也好,值得做。于是一个国家“四类新药”(按现在的人来看,那还叫“新药”吗?)硬是被天士力做到了单品销售额超过10个亿,创了中国中药单品种销售的历史记录,至今没有第二个药品能打破!
当复方丹参滴丸销量已过亿时,当时天士力还有一个已经拿到批文的重磅药(养血清脑颗粒),有人对阎说,我们企业现在只有一个药,风险太了吧?再马上上马第二个药养血清脑吧?阎却说,我们企业现在还没有能力同时做两个药。公司所有的人都必须集中精力继续做好复方丹参滴丸!于是,复方丹参滴丸就有了2亿、5亿、10亿的高速增长的奇迹,就有了全球第一个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美国FDA——IND临床申请的轰动性新闻(98年中国医药科技的十大新闻第一位)、就有了后来天士力“现代中药”的完整提法和产业链……
而与此同时,当时与阎总一样成功的三九、海王等等在第一代药市场成功后,第2个、第N个药,甚至第N个产业也起来了,企业发展规模速度远远超过天士力。但现在呢?天士力基础雄厚,破冰在即,而三九等却进入牢狱进入死胡同奄奄一息……。
什么是企业战略?什么是一个具有战略性思维的企业家?这不是书本上的概念能解释清楚的,而是活生生的企业历史才能理解的!。
复方丹参滴丸的成功,在同行里引起了巨大反响。作为竞争对手的同仁堂、白云山(生产复方丹参片)的,当然不服,说你天士力不过是利用我们产品的市场影响度,采用了我们国企没法采用的销售手段。争议、非议一路甚嚣尘上。但是,看看阎总在干什么吧!他不理视那些非议(他说了,要允许一些人有个理解过程),而是扎扎实实地继续不断改进复方丹参滴丸的制造工艺、设备、方法等等,于是就有了第一家通过国家GAP(中药材种植质量标准),全球第一家提出并完善了GEP(植物药提取标准)的中国企业,第一个运用了指纹图谱全程分析保证中药成份清楚、质量可控这些传统中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才有了建立了完整而成熟的现代中药产业链的现在的天士力;于是才有了前美国FDA主任Perk博士的惊讶和赞叹;于是才有了每年一度的“复方丹参滴丸”学术研讨论会(这个后面再说)……;于是才有了后来以李文为代表的年轻一带的天士力新的管理团队(平均年龄也就30来岁,让我这个深圳人以为天士力是家深圳的企业)……
有人说,阎总,复方丹参滴丸都那么成功了,您还一直给予这个药那么大的投入(后续研发、设备不断自动化精益化、每年在全国巨额花销举办数百场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的研讨会),这不是在大炮打蚊子吗?你们在干什么呢?为什么不高速增长呢?(这个问题,我曾问过坐在身边的一位券商分析师,他摇摇头,好象对之也没兴趣。他的兴趣只在天士力高管能否透露今年、明年都有多少利润。我觉我太无趣了,尽问人家一些不感兴趣的问题,哎!
所以,券商的报告没有价值,我基本不看。要看,只是作为投资人关注别人对天士力怎么想,决定我什么更好的价位加仓的问题。

做企业,下棋,做任何事情,道理是一样的.站的高.看的远,不急功近利,才能成大器.
阎总曾说过,没有把一个药做到10亿销量的经历,你不可能理解作为医药企业整个产业链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的,也就不可能把医药企业做大。
我发现,医药同行业内就有了这样一种共识:中国以民营为代表的新生医药企业确实是未来中国医药企业的希望,但令人遗憾的是,它们基本上都是在第一代产品成熟后就见顶,企业逐渐走向衰落。到目前为止,好象我还没看到能走出这个怪圈的的一家制药企业!
就这个问题,我曾在饭桌上问过阎总。可能是由于吃饭时的纷围和环境,阎总只说里一句:主要是它们的企业机制未解决好,别看都是民营,其实他们与国企在机制上没什么大的区别。我觉着阎总其实是在说这还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吧。
对此,我想谈谈我的看法和理解。
由于中国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及长期以来过低的医疗消费水平,中国的医药市场目前一方面市场成长速度和商业利润空间巨大,但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医药政策的不当,使得进入门槛过低,企业的竞争手段初级和单一,差异化竞争不明显。这放映在行业集中度极低(几乎没有大企业),药企业对其直接的“分销”客户——医生间的服务关系更多地是以“处方费”的形式体现。这种市场环境下,极难出现具有差异化经营而又能分享市场的高速增长而长期成长的医药大企业。医药市场目前是这样一种经营环境:“高成长”的环境和空间不具备,持续高增长面临的是更大更多的风险(经营和非经营性的风险)。要走出这样的怪圈,首先是个企业战略问题。
比如,目前政府出台打击医药商业贿赂的运动。为什么呢?靠吃回扣推销药,已成为业内所有企业共同的做法。作为行业第一的天士力,如果单纯去追求销售额的增加,以它灵活的机制和强大的整体营销能力,没有其它企业是它的竞争对手,复方丹参滴丸可能早就做到20亿以上的销量了(这个我后面的草根研究再详细说)。但那样的话,在政府打击医药商业贿赂的今天,政府不抓同行对手也要借此机会把天士力灭掉。于是,天士力早在一上市的03年,就已经在做营销战略转移。它逐渐减少给医生的“处方费”(到05年已经没有了),转而去邀请全国的三甲医院医生来联合进行复方丹参滴丸的后续研究(举办全国“复方丹参滴丸学术研究讨会”),这就是天士力“专家定位+学术推广”的独具特色的营销模式的由来。从其财务报表上反映就是这些年来,费用率甚至绝对数额逐渐减少,而销量却没有减少。这已是个奇迹!
作为对比,以前与天士力较板的成都“帝傲心血康”,稍微一降低给医生的“处方费”,其销量就迅速下降,现已退出了竞争的第一行列。不靠处方费,复方丹参滴丸也能销得出去——懂行或业内人士可以证实一下,国内现在还有没有第二家企业和药能做到这一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才算真正的初步成功。而了解到这个事实后,我真的为那些买了其它医药股(所谓的“高成长”)的人担忧……。
这,也许就是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现实。
从2003年起,我就再也没重仓做医药股了,原因只是,那年的夏天,我到北京,碰到多年的朋友,2000年到北京,做医药的销售代表,2年的时间,房子,车子都有了,我详细问了一些医药界的内幕.想到国内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我知道,这个问题政府一定会出面的,说不定有些企业就在这样的整顿中死掉.但我没有想到这样的整顿到2006年才下手.(也许04年开始的经济转型是主要国内的问题,才到现在开始采取措施).
对医药行业的整合,有几个原因没有形成好的趋势.1.由于你说的回扣问题,这个市场乱了,即便是小厂,也可以生存.2,因此,地方政府(毕竟是国有为主)主导的老思维,限制了这样的整合,3.国家试图通过技术设备高标准来限制资本的进入,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反而由于掌握的资源不同,效果也许是反的.4.行业的腐败问题,在政府管理高层得到验证,让整个行业充满了陷阱.加大了整合的成本和难度.(你有,我也有,谁服谁?).
医药行业毕竟不是一般人可以搞懂的,光讲产品,讲前景,和说故事有什么区别哪?如果有天力士这样的管理层,有思想,有理想,从公司长远发展出发,我们可以初步认定,是个好企业.yjg133:你说得对啊。国家现在才采取这样的打击措施,而且又是采取的“运动”方式,令人尴尬。我想现在可以说我上面提到的那个问题了:阎总说,如果现在回到十年前,他不会去做医药的。因为这个行业没有让一个企业可以尽情去经营的空间和环境。所以,国内的医药股,我长期以来也只敢研究天士力或做它的股东。
当然阎总也说过,人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既然进来了,只能继续做下去。他的抱负和理想,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为此,他才要放下增长速度而去专心搭建企业平台,打造产业链(这方面详细的情况,我的资料太多了)。按他的话说,这样的平台搭建好了,中国的医药市场竞争环境好点了,那时的天士力不大发展都难!有很多人都抱怨天士力为什么这些年没有“高成长”,他们太天真了。有一天他们死在那些“高成长”的医药股身上,还不知怎么死的!
一个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的企业,未雨绸缪,主动性战略调整,所以我认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成长了而不下去,也才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制药公司。
下面接着说天士力新的营销及由此而来的复方丹参滴丸的新故事。这里很多是我自己的“草根研究”。sandy:是的。但之后很少来这里。昨天也只是偶然的原因到贵论坛的,发现了我感兴趣的东东,气氛也挺好,也就想借贵论坛发表一下我的一些体会。您是版主吗?不给贵轮胎填乱吧?
如果可以,我就继续。
————
说到天士力新的营销策略,不能不首先说它的药。正是这一点,别的厂家想学都学不来(包括天士力的营销)。这就是所谓的“不可复制性”吧。
首先,复方丹参滴丸是名副其实的“现代中药”,传统中药是绝做不出这样的药来的。它的绝活有二:一是通过滴丸的剂型及特殊工艺,分离的是水溶性丹参素,而复方丹参片等其它丹参类药则不是水溶性的丹参素,此就决定了它们在药理上的差别;二,复方丹参滴丸是经过“产业链”式的过程,用现代工艺制作的,从种植、提取、指纹图谱技术和在线检测等等现代技术实现成份和质量控制等等,使复方丹参滴丸的成份同一性(每粒药的成份相同性)达到96%以上,而国标只要达到85%就很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能让进入美国做II期临床,而其它的中药门都没有。因为你连个药理讲不清,每瓶药的成份都不敢肯定一致,按西方的标准,谁敢说你是药呢?
复方丹参滴丸的特殊药性,使它具备了优良中药最本质的东西:治百病。
好西药与好中药的标准是不同的。一副好西药,就是对症下药能治好病的药(特效药),单靶点治疗;而好中药则是能治百病,多靶点治疗,最经济最少副作用。比如片仔磺这个药,上面就写了个“清热解毒”,但不管你是头脑发热还是出什么脓胞肚子疼,都能治。有人说,若你头疼连吃片仔磺都不管用,你要准备后事了(开玩笑的话)。所以片仔磺在海外被称为“圣药”,风靡。
我也是在生活中无意发现复方丹参滴丸的多种神奇疗效的。我自家人这一年来居然增加了3位使用该药的人:老年腰锥盘突出(骨质增生)、糖尿病及咽喉炎患者。有位私交很好的中医跟家里的老人开了这药,我们全家也不理解(看它的适应症,不对症啊),但那么好的关系,人家总不会骗我们吧,于是就吃吧,但经过半年多,老太太的腰居然不疼了……我一直不理解,以为是其它原因,后来看到一本书《复方丹参滴丸百问百答》(中国医学科学出版社发行),后来才明白了。老太太的腰锥盘病突出的病,书上写的清清楚楚:首选药居然是复方丹参滴丸!看完它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这才让我去跟天士力要他们每年一度的全国“复方丹参滴学术研讨会”的资料,尽管我看不懂里面的学术词语和表达,但我看得清楚,很多著名医院的确做了大量临床,如何如何治好了很多看起来不相关的疾病!
这让我更加不理解复方丹参滴丸这么好的药为什么这几年居然销量没有明显增长!后来才促使我更加深入研究医药行业,研究天士力。我也才更加理解了天士力和这个行业的奥妙。
本次3,24-3,25日天士力公司邀请的一些券商研究员和机构投资者来交流,我给天士力的人强烈建议:不要讲什么中药粉针(谁见过?),讲你们每年开的复方丹参滴丸学术研讨会的资料。果然他们第一天给分析师开的就是两个药的介绍会……。会上,他们的产品经理给这些年轻的分析师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复方丹参滴丸的药理基础、最新研究动态、市场情况等等。**那位研究员第一天没去,因为她只关注第二天股东会上问高管的今明两年公司能有多少利润……(这让我更加瞧不起她)。
太长了,呆会再说它的营销和学术研讨会。
各位,烦了吗?还愿意听我咯唆吗?一直以来,国内的中医界有很多人对“现代中药”或中药现代化不以为然。分歧很大。有的甚至认为天士力从事的已不是中药,或者离经叛道。但天士力对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认识:现代中药本质上还是中药(日本和韩国的“洋中药”才不是中药,而仅是植物药),是在中药理论的指导下,用现代的方式和手段去表达古老的中医理论而已。比如,复方丹参滴丸,不能叫植物药,而是真正的中药,是药理清晰、质量可控的药——既是中药,也符合现代药对药的概念和标准。这是个新事业。如日本的救心丹就没有那么多靶点的治疗作用。而复方丹参滴丸则有数不清的神奇多靶点治疗作用。
因此,天士力已经连续数年召开全国“复方丹参滴丸”研讨会,邀请全国著名医院的医生,以该药的新适应症为研究方向。目前已召开3届,超过700篇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新适应症的学术论文。我想,这才有了我的那位中医相好给我们家人开好象“不对症”的复方丹参滴丸治腰锥盘突出病的事情……。天士力的这种营销,正是国际上最规范和通行的新药推广营销模式。这一点上,天士力已远远走在了医药工的前面。为什么海外投资人最看好的中国医药公司是天士力而非其它公司?因为天士力才是他们可以理解的制药公司,又是老外们最感到神秘的中药企业。神秘又可理解。
我也在想,也只有中药,才能具有如此“越研究越神奇”的作用。早就听说中国的中药博大精深,通过天士力,我才有了切身感受。
而且,我现在才理解,中药与西药长期看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互相补充:中药的副作用小、多靶点综合治疗、预防与急救共有,经济实惠……,西药对症下药作用快解燃眉之急。
所以,我跟一位关系较好的某券商医药行业研究员打个赌:再过两年,复方丹参滴丸的销量还将有大幅度的增加!她以前说想不通,这次去了天士力后,现在终于相信了。
如果各位去过天士力公司,你也许会有个“不好的印象”:这家公司太奢华,那么豪华的国际会议厅,几乎天天都有各类研讨会。一些研究员一走进这里,首先想到的不是它对于天士力长远的意义和作用,而是想这将增加今明年的多少多少折旧……。哎,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题外话:一些人对“海外机构欲高溢价做天士力战略股东”的消息半信半疑。我可以透露一点消息(这实在不是我的本意,我可不是个“消息探子”):某海外医药商仅对天士力的“营销集团”(股份公司的下属公司)的出价就在20亿(欲10亿买49%的股份)。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医药市场还未充分市场化,象天士力这样广泛的三甲医院关系,从长远来看这个价非常值!但前些日子,天士力总的市值还不到30亿。
识别谣言的能力,与你对这家企业的认识成正比,而与你的小聪明成反比。sandy:不客气,有什么“搭不上话”呢?别是我太独断了?
尽可畅所欲言讨论。我的很多观点是太personal了。
——
好,今天也谈到兴奋点了,就多说几句。
上面我提到一个问题:天士力为什么这些年高投入而不见销售额(工业部分)增长呢?券商研究员只会望文生义说:缺乏成长性。
一个原因,我上面说了,是公司未雨绸缪,应对市场即将出现的巨变,进行总体营销售方式的战略转变。目前这种转变已经悄然完成(而国内一些规模类似的公司何尝不想也完成这种转变呢?但他们做得到吗?一变就销量锐减。比如同仁堂,尽管是做OTC药的,稍微一变,公司销售可能就要稀里花啦了。所以股价一个劲地跌,只有通过这种比较,你才能感受到公司间实力的差别)。
二个原因,我认为就是阎总在精心打造未来的成长平台。不断地花钱要把天士力的制造平台“数字化”(国内还没有第二家这样的企业,什么叫中药制造的“数字化”?),GAP、GEP,甚至还有一个大家没听说过的GSP(药品营销管理规范),天士力都在按此规范做。然后是各类药品的知识产权化。李文的项目管理在此功不可没,他在把阎总的“现代中药产业链”战略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实现。为未来的大发展做好软硬件平台。
有人会说,就算打造好了产业链平台,具体到未来有什么用呢?
大家注意到天士力这么多年来的一大动作:正在研发储备“中药粉针”系列大项目。
目前医院市场中药用量最大的是中药注射液。但中药注射液最大的弊病就是安全性差。最近我刚看到,新的药监局可能要停止一些中药注射液的新药文审批,原因是医疗事故太多。而粉针则是中药注射液(水针)的更新换代产品。粉针一问世,水针必备替代,因为不但安全性问题,其药性差别和表达也差距很大。但中药粉针的技术难度太大,国内鲜有厂家敢去大规模做的。而天士力近10年精心打造的“数字化制造平台”说白了就是为粉针去的。用那么多高技术去生产一个药滴丸?你以为阎总是那么做秀?“大炮打纹子”只是为了做练兵,为了真正上战场打恶仗!另外,从做粉针的人才储备来说,用其某高管的话说,到哪一天你们如果发现全国做粉针最顶级的人才全都在天士力,不要奇怪。
粉针的意义有多大呢?举个例子。G金陵药业,现在只靠一个产品脉络宁注射液,每年单品销量4.4亿,一旦天士力的脉络宁粉针出来,G金陵可能要面临关门了。因为他现在还没有第二个能拿得起的药。用天士力人的话说,中药粉针才是现代中药的“高端”产品,是天士力多年形成的内在优势的集中用武地。天士力06年可能有3个粉针拿批文,现在储备的粉针有20多个。
有人问,中药粉针市场前景那么好,其它厂家怎么不上呢?谁说不想上了,但到目前基本上都是牺牲品。中药粉针的突破,决不是单个产品的突破。同仁堂干脆想都不想,继续做他的三百年前的老药“乌鸡白凤丸”等。从技术上来说,也只有天士力目前有这个实力,这是一家海外机构产业调研后的结论。
说了那么多,我觉得理解天士力这家企业,关键是看它如何用人。用人这个问题解决了,放心,全国最顶尖的人才都会蜂拥而来的。注意到一个事实,天士力人的收入(看看它的年报吧)基本上是最高的,在天津能找出第二家吗?天津很多外企的高级管理人才都跑到天士力了。
我在这快成了天士力的发言人了(但没人给我发薪水啊,郁闷……)。说实在话,这显得不客观,所以,我非常愿意听到反面声音,但不要用“听说”甚至编造来硬做个“反面”。这有助于我们更加认清这家企业和中国的医药行业。客观,是我们投资人最基本的要求。必须承认,你对公司和医药行业的理解和认识,已经不是一般的意义了.敬佩!
这里,我想说自己在研究天威的一个简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天威的变压器的毛利润好象不高?好了,除了特变电工,合肥的ABB一直是亏损的(非正常的,独资以后,立马赢利),因为这个行业,天生受压,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受电网公司的气,行业景气的时候,受原料商的气,其实不容易的,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知道天威是怎么做的吗?在关键原料上,比同业平均加多5%,这意味着什么?一般线性思维的人,一定认为加大了成本.但这保证的质量,提高了信誉.500千伏等级20年无事故,源与此.好处是什么?最近大家注意到美国一家大电力公司欲和天威合作的信息,这是因为美国电网问题,这个公司从香港中华电力等了解了天威的产品,由此和天威在04年接触,现在可能的方案是出资1.8亿美圆和天威成立新公司.当然对方保证公司的产品在美国的销售.有可能达到美国30%的美国市场份额.

哪个效益大?
企业--其实就是长久的信誉.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复方丹参滴丸经诸多专家的临床实践,证明其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如眼视网膜病变、微循环障碍等有很好的疗效。这一新的适应症,天士力正准备向药监局申请写入适应症。
一般老年人患有糖尿并,心脑血管系统必不太好,复方丹参滴丸可一药治数病,非常经济实惠。我们家就有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已经服用该药半年多了。
想更多了解有关情况,请参考一本书《复方丹参滴丸百问百答》(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出版),书店里应有卖的。或者给天士力公司打电话邮购。
————
sandy:
我自家有老太太已经用过此药,效果很好。我就把《复方丹参滴丸百问百答》一书中P51中的有关内容抄于此,你看看就明白了:
……复方丹参滴丸由于有活血化淤作用,已有多位医生报道复方丹参滴丸对颈锥并的治疗作用,。这并不奇怪!这充分显示中药复方的异病同治。同一个方可以治疗许多疾病的奥妙及魅力所在。王冬娜医生研究表明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改善颈锥病症状达98%,能降低颈锥病患者血粘稠度,明显提高对颈锥病的疗效。翁锦树医生报道运用115例退行性骨质增生病人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四周,X光片证实97%有所改善。所以,患者有冠心病,又伴有颈锥病,或者退行性骨质增生病人,应首选复方丹参滴丸,这样可以一药服用,数病同治。


1,复方丹参滴丸疗效不错,但是还不至于能改善骨质增生,(X光片证实97%有所改善不现实),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有可能。

2。中药的规范化生产,国际化销售是趋势,但需要时间。据我了解与接触,广州药业,白云山药业不错。但是大多数人仍摆脱不了急功近利的思维,使许多有前景的项目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3。中药前景无限。就看企业家的胆识与眼光。zwd:
感谢提出不同意见。不过,我很想请你做详细的证据,你说的:“X光片证实97%有所改善不现实”,你有确实的证据吗?如果你是个专业医务研究者,请拿出你的证据。特别是如果你有过研究,我将特别向阎总推荐你请参加今年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复方丹参滴丸学术研讨会”。
我上面转述的,除了是全国正式出版物中的原文所述外,也有“全国第三届复方丹参滴丸”学术研讨会中的一篇论文为证(这里不好贴下太长)。我觉得,我们看待一项报道,可以报着怀疑的态度,但应以事实为根据,而不能有自己的主观臆断。
我再转述一下那本书(《复方丹参滴丸百问百答》)中所述(P59页):
“……骨质增生主要是是由于骨质增生部分血管内的红细胞凝集素明显高于正常值,血小板粘附度高,且成骨细胞过度增生,受损部分骨质过度增生所致。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血循环,降低红细胞凝集素的生成,拟制骨细胞过度增生,减低血小板毡附性,改善微循环,起到骨完整的作用,直至痊愈。翁锦树医生曾报道运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退行性骨质增生症115例,所有病人治疗后用X光片进行对比,发现改善率达97%。复方丹参滴丸对骨质病理性增生的治疗作用已经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注意chris:
你长期满仓600535?那你的体会可能要更多了。不过,我还不觉着535近期(今年)就会象天威一样。天威有爆发性增长,而天士力的爆发性增长不在今明两年。两者的公司性质也不同。天威顶多也是个新型的阶段性快速增长公司,而天士力终将成为中国的卓越型的成功企业——成为未来大市值类的巨型公司,写进中国版的MBA教科书中的经典案例。这就是它们间的区别。
确实,按照中金等研究员的看法,天士力现在似乎是找不到“上涨的理由和动力”。我认为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他们对“价值”的概念及其证券市场如何反映价值还不懂(黄毛丫头嘛,她有过不靠工资仅凭股票让自己走上小康的经历吗?!)。在他们看来,价值无非就是“今明两天的业绩如何增长”,而企业只是个符号。但他们错了。华尔街有经典的语言来评论这类错误。此稍后再谈。二就是他们对企业业绩的趋势看法完全错误(对企业认识肤浅所致)。这就会导致股价在一定时期后由于市场的理解发生变化而使其溢价改变(即便业绩没有多少增长,市盈率等指标发生大的变化)。这也会导致股价巨大变化。正因为后者,我才逐渐不再预测走势。只关注公司和股价是否值得买入。
我上面说过,“外资溢价参股天士力”之传,已经使国内机构开始反思他们对以往医药公司的认识和价值观了。这几天535的上涨只不过是这种反思的结果,而与公司的基本面没有过多联系。
我是学医的。虽然专业不是老年病或骨外科。骨刺-骨质增生(退行性变,钙盐沉着)是随着老龄化(内分泌变化)而出现的机体的自身反应,是一种趋势。个人认为出现后不可逆转(当然我有点主观臆断,还没有查文献有无神奇的药物),药物不太可能溶解这种沉着物。

症状好转有效的可能解释是中医的理论:通则不痛,通过加强血液循环,疏通筋络,起到止痛的作用。X-ray改善,我抱怀疑的态度。

真理越辨越明。

本人从事临床研究多年,虽然有点厌烦。现在的临床研究存在较大的误区。中医的理论体系与西医截然不同。中医讲究整体,西医更重局部。然目前镇兴中医,就统统搬用西医的理论,研究方法来做研究(循证医学)个人认为不妥。
X-ray 改善,如何评估,有无客观标准?客观标准need Validation,而不是某个人说了算的。

说远了,我的意思是说,药是好药,如果从中医的理论来解释其有效要好些。然而,可悲的是西医是主流。

从长远来看,中药必将发扬光大。两个理论体系会有融合的一天。chris:我当然是535的股东了。对自己委托给的职业经理人办的企业,没有充分的了解,我更做它的股东吗?这有什么关系?你的意思我明白,其实我首先是个企业研究者,然后才是它的股东。它的风险和弊病,我当然也明白,但我有自己综合的评估,相信本质的东西。而其它只不过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啊。
——
zwd:很遗憾,你没有更进一步的证据,看来都是你自己的理解。对某一具体问题,我不想再继续纠缠下去。因为我不但有确实的资料,而且有我家人切身的治疗案例和整个事情来龙去脉的历史(见我前面如何发现此药还有那么多神奇之处的叙述)。谁更有说服力呢?我自己当然清楚。另一方面,我还想说,我不知道你是哪一级别的“医药专家”,但我为了了解天士力和医药行业的一些问题,我咨询了解的专家级别可能比你高太多了(有主任医师、中医院士等)。当然我从不迷信所谓各类的“专家”。我有自己自信的判断,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
一个证券投资人或分析师的专长不在于他对某行业有多么“专业”的认识和了解,而在于其对一家企业的趋势的分析把握上。比如对企业掌门人的判断上,我还是有自信的,我认为这方面比我对某行业的详细专业要重要得多。所以我与很多券商的医药行业专业研究员在讨论医药行业与某公司一点没有自卑感,说起来有点“狂”,但也是我多年投资经验我也来讲讲真实的事情.

2004年,我的年高的母亲,由于多年的操劳(特别是我们小的时候,生存的太辛苦,母亲从事的是重体力工作),躺倒了,整个下肢几近失去知觉,当然是无法下床了,为了这个,我拿着母亲的核磁共振等很多的片子,跑到全国个大医院求诊,的出的结论是一样的,整个脊柱老化,存在多种并发的病症.一句话,这是个老废的脊柱,不可能恢复.也就是说,从此瘫痪在床上.面对广州南方总医院的三个专家会诊(我求人找到了副院长),我请求能不能进行手术,专家建议放弃,原因是年龄大(70多了).脊柱本身不是一个,二个节有问题,是所有的都存在,他们劝我,你不可能把老人的整个脊柱换了吧?如果手术不成功损坏了中枢神经,问题就更大了.我含着眼泪回家,把结果和家里人说了
母亲是位异常坚强和有毅力的人(也许是多年的艰难生活形成了这样的性格),她告诉我们.她不相信自己就这样躺下了,从那以后,每天早上4-5点,就醒来,坚持自己做按摩,做运动,要知道,那是很痛苦的,我心想,母亲不放弃,做儿子的,也不能放弃,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是---------中药!
我开始四处打听,托人问,终于,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在北京),回话说.天津有家专科中医院,他的母亲瘫了一年后,吃药,现在能走动了.我马上飞到北京,找到这个不认识的朋友,拿到地址,就和另外的朋友开车到天津.在第一人民医院附近(好象是航天路).找到了一个不是很起眼的小院.有个三,.四层高的小楼,这家医院是一个原航天部的一位老中医办的,我把母亲的情况详细说了后,他们说,这个病历很严重,也不敢肯定能不能治疗,但有一点,吃他们的药是正对症,起码一定对病情有好处.我拿了三个疗程的药,.这个药是中成药,黑黑的大药丸,但没有国家的审批文号,也不对外销售,只是邮寄.
母亲吃了将近一年的药(分1.2.3.4号药),现在的情况是,可以行走,不用拐杖200-300米没有问题.这几乎是个奇迹.母亲对药效当然满意,同时她是个基督教友,也说,是教友的祈祷也有关系,其实我不信教.

这是个什么问题?我相信中药的理论,但在目前充满了太多的传统的东西,1.知识产权问题.2.打击仿药问题.3.中药和现代医药的标准问题,4.国人对中药的认识问题.5.国家政策有问题.

如果600535公司的带头人,致力于这样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我们可以给予宽容的时间和耐心.军营造就出的闫希军,一个百折不挠的行者。 本报记者宋子明摄


行者无疆
  ——记优秀复转军人、天士力集团总裁闫希军
  本报记者 孙秀华
  
  记者印象
  在美景如画的天士力现代中药城里,有一条百米长的“明星大道”,赫然陈列在员工进出的“力”字门前,上面镌刻的是一双双整齐、坚实的脚印。它就像一队威武的士兵,在嘹亮的军歌声中,迎着朝阳,昂首前进;它又像一群执著的行者,在崎岖的山路上,披荆斩棘,风雨兼程……陪我参观的接待员是位刚刚大学毕业进入天士力的女孩儿,她告诉我,这些脚印属于为天士力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有功之臣,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那双脚印就是总裁闫希军的。“你们老总为什么要铭刻这些足迹,展示在这里呢?”女孩儿的脸上泛着笑意,沉稳地答道:“我虽然到天士力才三个月,但公司的培训已经使我们深深地理解了这条‘明星大道’的深刻含义。这些脚印是在提示我们天士力人,企业要发展,就要不停地往前走。我们闫总是一个从军营里走出来的企业家。从他身上,我体会最深的是军人气质、军人气度、军人气魄。他总是在追求,总是在超越,实现了一个目标又奔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永远没有尽头,永远没有停脚的时候。”“那闫总的脚印为什么不排在前面,而排在后面呢?”面对我的疑惑,这位小接待员展露出一种训练有素的从容:“我们闫总有一个理念,就是企业的创业者,主要是打基础,创环境,企业的长远发展要靠不断涌现的新人,就像接力比赛一样,要把天士力的事业交到一批一批的新人手中。”
  
  这就是天士力的领军人闫希军给我的第一印象。
  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催生和磨砺出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引人瞩目的企业家,他们叱咤商海,各领风骚,用全新的经营理念、超人的胆识和智慧,取得辉煌的创业成就,汇聚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头,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闫希军,就是这道风景中的弄潮儿。但可能没有人料想过,作为天士力领军人物的闫希军,他曾经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共和国的军人。
  这些年,闫希军拥有了许多身份和荣誉:著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企业总裁、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等等。当记者问他,在这诸多“光环”的背后,你的精神动力源是什么?闫希军毫不迟疑地说出两个字:“军人!”31年的军旅生涯,已经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上,植入他的骨髓,融入他的血脉。在他看来,无论是穿上军装还是脱下军装,他永远都是一名军人!
  闫希军出生在甘肃镇原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成了孤儿。“我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渴望有一个家。”在闫希军的心目中,军队就是他向往的“家”。为了表达参军的愿望,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希军”。因为年龄小,他只能一次次看着别人上了接新兵的军车。1969年,部队又一次到闫希军的家乡征兵。年仅十六岁的他,铁了心地要当兵,要进入军营“大家庭”。部队领导嫌他小,还是不要他,这已经是他第六次要求当兵啦。
  他追着军车的车辙跑了五六十公里,鞋跑掉了,脚磨出了血泡,最后硬是追到当地接兵的新兵站,说什么也不回去啦,死活也要当兵。新兵列队,他跟着列队,新兵跑步,他跟着跑步。就这样,部队领导喜欢上了小伙子的这股犟劲儿,破例把他带到了军营。
  闫希军穿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绿军装,而且一穿就是31年。这期间,他入了党,上了学,提了干,成了家……部队把一个穷苦的孤儿培养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铁骨铮铮的真正军人。他始终觉得,部队对他恩重如山!
  冲锋不息是他的性格,战斗不止是他的本色。一个偶然的机会,使闫希军开始走上新的创业之路。
  1989年,闫希军被调到解放军第254医院任药械科主任,负责全院的医疗设备、药品的采购以及药品的供应与管理。当时医院资金比较困难,药械科经费更少,医院要发展,给药械科的压力自然主要地落到了闫希军的肩上,仅靠上级有限的拨款显然不可能也不现实。找到医院领导,领导说,你要钱,没有;要政策,可以给,你们可以搞“自主开发,内引外联”。这句话,在闫希军心里点亮了一盏灯。
  为了寻找收入来源,闫希军从事过多种经营,但都是无功而返,钱没赚来,却赚了一身教训。最后,他决定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制药上来,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中药,倾心致力于研制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充满挑战的路。中医药的剂型几千年来都是“丸散膏丹汤”,他偏要把一服药的药效浓缩在米粒大的几颗滴丸上,谈何容易!但认准的事,闫希军绝不轻言放弃。
  没有资金,起步的艰难可想而知。既是战友又是爱人的吴峰给予他坚定的支持。缺少技术资料,他们共同钻研;没有技术标准,他们就亲自一遍一遍地测试:湿度、温度、黏度、含量、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就像唐僧取经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经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惨痛……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们亲自设计的滴丸机里吐出一个个黑珍珠般的小颗粒时,夫妻俩动情地举手相庆,“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在复方丹参滴丸研制初见成效的时候,闫希军的脑海里又冒出了一个念头,他要把这项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复方丹参滴丸的新药证书还在申报的过程中,他就想“没有胎儿,先谋产房”,筹划建设一座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耗资就达800多万元的现代化制药大楼。
  
  消息传开,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多人都说闫希军“疯”了。当时254医院和上级主管部门按军队医院的编制规定,只能给制剂室投资140万元,可剩下的那700万元,再加上设备投资,资金缺口近千万元,需要闫希军自筹。不仅巨额的资金缺口是个难题,更难的是由于资金不足,筹建制剂大楼的规划就不能立项,不能上马。
  闫希军本能地觉得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重大挑战。他坚信复方丹参滴丸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因为他知道,全球约有4亿人患有冠心病,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200万!冠心病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古老的中医药一定会大有作为;国家开始酝酿启动的中药现代化工程,一定会加快推进,古老的中医药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如果这时候再不抓住机遇,大干快上,就是贻误战机,就是对事业的不负责啊!
  爱人吴峰总是在关键时刻坚定地支持他。夫妻俩为了寻找资金,每天奔走在京津各大药厂之间,邀请他们参股入股。天道酬勤,他们的诚意得到了可喜的回报,最终找到了投资伙伴———天津中央制药厂,解决了部分宝贵的资金。
  他的执著,也得到了当时北京军区后勤部营房处董明祥处长(现任北京军区联勤部部长)的大力支持,他提出的“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方案,合理地解开了一时资金不足的“死结”,加上闫希军的积极争取,制剂大楼终于被批准立项。
  筹建制剂大楼,让军人闫希军展示了另一个方面的才能。只要不出差,他几乎每天都“长”在工地上,从设计到施工,从采购到进料,逐项把关。就算是一根钢筋、一袋水泥,他都要精打细算。他的战友们笑着说他,“你老闫对自己的儿子也没这么精心过!”看着漂亮的现代化的制药大楼在他眼前一天天地长高,闫希军感到无比的振奋。
  1993年底,大楼盖起来了,经过几番的试制、报审、验证和临床,复方丹参滴丸也顺利地获得了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与此同时,技术性能、工艺流程先进的滴丸制剂生产线也建成了。天士力集团的前身———天使力(后更名为“天士力”)联合制药公司于1994年5月诞生了。
  新药上市,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想把它变成商品,这中间还要“爬雪山”、“过草地”、“抢渡大渡河”……但“苦”和“难”,对闫希军都算不了什么,多年的军旅生涯早已造就了他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性格。为了跑市场,他磨薄了嘴皮子也磨厚了脚板子,带领战友们打起了“攻坚战”,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一家医院一家医院地做宣传,尝遍了“千辛万苦”,经历了“千难万险”,走遍了大江南北———省市地县。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市场终于向闫希军露出了笑脸,医院、药店开始八盒、十盒、三箱、五箱地进他们的药了。复方丹参滴丸的生产、销售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接下来,喜讯和荣誉接踵而来,1995年,实现销售收入1600万元,1996年达到2700万元,1997年销售收入突破8000万元。“复方丹参滴丸及其系列研究”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列入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国家973基础科学研究项目。
  
  二
  1998年,闫希军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时期!年初,北京军区以天士力为核心企业,成立了北京军区医药集团(师级编制),闫希军担任集团总经理。正当闫希军踌躇满志,准备在军队医药行业大干一场的时候,军区传达了党中央和军委的决定,要求部队停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与部队脱钩!
  军令如山,不容迟疑。有令必行是军人的天职!
  “何去何从?是脱下军装,去走一条艰难的经商之路,还是继续留在部队,与自己苦心经营的‘天士力’告别?”
  部队和天士力都是闫希军的“命”,闫希军遭遇了他人生第一个两难选择!
  军区领导对他说:“部队减员,但不减人才,你是部队的优秀人才,完全可以留下来,去留问题你自己决定吧。”言外之意,充满挽留之情。
  战友们劝他:“你这么长的军龄了,既荣立过二等功,又获得过军队和国家的科技奖,既是正高职,又是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留在部队稳稳当当一辈子多好。”他知道,战友们都是为他好。
  那一夜,他辗转反侧,彻夜无眠,军营生涯的一幕幕重又在他脑海中回放……
  第二天早上,他做出了一个果敢的决定:不跟部队要官职,不跟部队讲条件,脱下军装,勇赴商海!
  部队领导关心地说:“老闫,你这不是自断后路吗?你就算不要地方安排工作,最起码也要办个退休,把十几万的安家费拿到手啊!”
  闫希军深情地说:“我是个孤儿,16岁就来到部队,是部队培养我长大,给了我现在的一切。我的根已经扎在了军营,我的灵魂永远归属军营。但是,现在的天士力还只是一株小苗,我们这些人有责任把它培育长大。就算是部队交给我这名老兵的未完成的任务吧!”
  在他的带动下,47名和他一起开创天士力的干部和志愿兵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集体脱下军装“下海”了。
  带领上千名的员工,未来之路怎么走?企业怎么发展?这一切都要在“闯”与“创”中寻找答案。
  原来的军办企业,虽然没有在税收等方面享受什么优惠政策,但干部、志愿兵的工资由部队保障,企业经营成败,工资可以保底。而现在下了海,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己养活自己。闫希军深知,闯荡市场所面临的巨大风险,都要由还显稚嫩的天士力独自承当;只有把大家的思想从“旱涝保收”的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把每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命运牢牢地绑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才能使“天士力”这条船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破浪前进。为此,他提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建议一提出,就遭到了强烈反对。有人质问:“你让我们投资入股,企业要是赔了,我们不就倾家荡产了吗?”改制大会上,闫希军慷慨陈词:“企业不改制,就没有前途;大家不绑在一条战船上,企业就很难发展好。企业要是赔了,我和大家一样倾家荡产!仗还没打就惦着输,企业没办就惦着赔,这不是我们军人的作风!军人的作风是什么?军人的作风就是敢打必胜、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只有具备了这种作风,我们的企业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发展壮大!”他还郑重地要求大家:“企业的股权改制,是给大家一个机遇,也是给大家一个挑战。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既不能从我们的企业里借钱,也不能向事业单位借钱,我们就是要实实在在地自己担负起这笔债务,自我加压,负重前进。”
  天士力的股份制改造得到了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意天士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彻底改制。闫希军和妻子吴峰带头,把家里全部的积蓄都拿出来买了企业的股份,他的战友和大部分骨干也都购买了股份。正是依靠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扶持、闫希军的积极带动,以及这批创业者敢冒风险的精神,驾驭着天士力驶入了现代企业发展的快车道。
  
  三
  长期的军旅生涯造就了闫希军高超的组织管理艺术和指挥家的战略胆识,这些才智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从1996年起,国家大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闫希军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机遇给中药企业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对中药行业形成的强大冲击力。
  闫希军清楚地记得,当年随国家中药管理局组织的企业代表团访问美国的深刻经历。中国药业的长期落后状况,使国人对国外的医药市场所知甚少。他想,美国是心脏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复方丹参滴丸在那里一定会有市场。可到了美国才发现,在这个高度发展的经济强国,中药要想以药品的身份进入主流市场何其艰难!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中药企业的产品能够拿到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认证,为数不多的几个大企业的中药产品都是作为保健品或食品放在华人区杂货店的货柜上卖。闫希军随身带去的复方丹参滴丸,更是很少有人问津。
  这是深藏在闫希军心底里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日本、韩国都能拿着“洋中药”在全世界赚钱,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军人使命感激励着他,也鞭策着他:振兴中医药的神圣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如果不能把中药推向世界,既愧对祖先,也愧对后人!
  背负这种沉甸甸的使命感,闫希军在积极地寻觅着进军国际市场的良机!也在蓄积着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
  1996年下半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优良的中药品种,冲击国际市场。复方丹参滴丸在众多的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闫希军立即着手准备科研报告,向美国FDA递交了复方丹参滴丸以药品身份进入美国市场的申请。
  他又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沟壑重重、荆棘丛生的路!
  中医药为什么难以走上国际市场,道理其实很简单。首先,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外国人很难接受,什么“阴阳五行”,什么“四气五味”。在他们看来,肝就是肝,肾就是肾,阴在哪儿?阳在哪儿?看不见的东西一律不承认。其次,中医药的“表达”方式落后,除了汤药就是大药丸,外国人不敢吃。第三,西药是化学的,成分一清二楚;而中医药是经验医学,是我们老祖宗根据经验一点一滴摸索出来的。至于怎么治的病,药的哪种成分起作用,没有说得清。第四,药材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即使是同一种草药,由于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文条件不同,种植管理不同,药效成分也会有很大差异,用这样的药材生产的中药制剂,质量则很难掌控。
  怎么办?闫希军说,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堡垒要一个一个地攻克。
  闫希军是一个悟性极高的人。他敏锐地意识到,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必将出现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他以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系统地思考着中药业的发展方向。传统中药生产工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他立足于对传统中药的创新,提出了“现代中药”的新概念。现代中药依据中医药的理论指导,应用现代先进的种植、提取、分离、酶解和制剂技术,去除药材毒性成分,以多元活性成分或多元单体组成的有效物质群配方制剂,运用多元指纹图谱和色谱技术定性、定量,达到了国际植物药标准。
  根据这个理论,闫希军提出了“三个创新”。一是工艺创新,研制性能先进的滴丸设备,工艺流程全部自动化,采用先进的萃取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实现现代制药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结合;二是剂型创新,必须改变中药落后的大汤药、大药丸的传统剂型,利用先进的分子分散技术,使中药实现“三小”(体积小、剂量小、毒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和“五方便”(生产方便、储存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的目标;三是标准创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等先进技术监测产品质量,实现对中药复方制剂定性定量分析,使中药的质量、药效、安全性与世界接轨,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扫清障碍。
  在研发现代中药的过程中,闫希军强烈地意识到,中药国际化必须打造出一条符合国际标准的一体化现代中药产业链。经过严格考察和系统研究,天士力在陕西商洛建起了第一个符合中药材种植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药源基地;率先倡导并建立了现代中药和植物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EP);国内首创应用国际领先的多元指纹图谱质控技术,进行药品质量全程监控,实现了现代中药数字化与世界植物药质量标准的双项接轨。
  把传统的中药产业推进到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推上现代制造技术先进平台,是闫希军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他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现代中药先进制造数字化平台”,成功研制出运用IT技术、智能化控制的国内最大的滴丸制剂和外包装生产线。一个符合现代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现代化中药生产示范基地由此诞生。
  一手在扎扎实实地打造现代中药的基础工程,另一手在紧紧地抓住国际市场。美国的市场门槛固然很高,但绝不是不可逾越。几年的辗转跋涉、考察交流,闫希军渐渐摸准了进入美国医药市场的门径。
  在随后的几年里,闫希军多次往返美国。在美国FDA大楼宽敞的会议室里,面对着20多位挑剔的美国药学专家、学者,闫希军和他带领的专家团队成竹在胸,侃侃而谈:“中医药作为世界医学宝库的文化瑰宝,在过去的历史中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过伟大的贡献。现在,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愿意将最优秀的中药产品与美国人民共享……”在接下来的答辩中,闫希军就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工艺、质量检测方法回答了美国专家的所有疑问。
  美国FDA的审批人员在进行了一系列审核后,郑重宣布:准许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美国FDA—IND申请,进入Ⅱ期、Ⅲ期临床研究!闫希军认真地听着翻译的复述,他还没有听完,就被一阵热烈的掌声淹没了……此情此景,深深地定格在闫希军的脑海中,他为此而振奋,他为此而自豪,他仿佛冲破了严冬的坚冰,看到了中医药春天的曙光!
  1998年1月12日,国家18个部委组成的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正式宣告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成为中国第一例通过美国FDA—IND心血管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复方中成药,实现了国药“零的突破”。
  闫希军在美国的首战告捷,更加坚定了他开拓国际市场、把中医药推向世界的决心。他把中国的两句古话写进了自己的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志者,事竟成”。
  从此,闫希军像一个百折不挠的行者,开始了他驰骋世界医药市场的旅程,他的足迹遍及五大洲。一边是复方丹参滴丸进军FDA的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除了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人文环境、语言方式的接轨,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另一边是普药的国际市场开拓要紧锣密鼓地开展。在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南非、中非、西非、俄罗斯、越南、韩国、阿联酋等十几个国家先后建立了天士力分公司和办事处。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的天士力现代中药也分别以处方药或保健药的身份顺利打入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34个国家的医药市场。2004年4月,闫希军在天士力的发展史上又写下了精彩的一笔:天士力在荷兰成功抢注了400多个中药颗粒批号,一举打入欧盟25个国家的医药市场!
  天士力不但注重自主创新,还注重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了“核心专利、外围专利、防御专利”等一整套保护措施,全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使天士力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不断扩大。
  每逢周一,当金色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天士力集团总部和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天士力分公司、办事处都会伴着太阳的脚步,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国的五星红旗、天士力集团的司旗在异国他乡的蓝天上迎风飘扬,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每个置身其中的炎黄子孙顿生豪迈之情。在众多的国家,那些服用了天士力现代中药恢复健康的消费者,每逢集会,“中国万岁!”“我爱天士力”的欢声笑语,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的“国药”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福音。
  
  四
  11年的创业,天士力从风雨中一路走来,资产总额从当初的1200万元发展到50亿元,员工从40多人发展到5500人,由占地几亩的小厂区发展到1300亩的现代中药城,从一味中药的产业经济向大健康产业扩展,产品涵盖了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保健品等,形成了“大病种、大品种、大市场、系列化”的产品群。复方丹参滴丸更是连创佳绩,创下了中药单一品种连续四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奇迹。2005年,“天士力”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中药第一品牌。
  军营造就出的闫希军,创造了中国医药史上的奇迹。具有超前意识的闫希军,心中已然清晰地勾画了天士力的发展蓝图。以“天士力”为品牌、以生命安全为基本需求的医药产业,以“金士力”为品牌、以生命健康为基本需求、以保健品为主的健康产业,如同天士力的两翼,将带领天士力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谈起事业的发展,闫希军说:“是军营给了我创业的力量、创业的激情、创业的智慧、创业的胆魄,铸就了我永不服输的性格。军营中培养出的吃苦耐劳、敢打硬仗、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所以我要以百倍的努力回报部队、回报社会。”
  闫希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原来所在的军队医院建门诊大楼资金有困难,他支援了600万;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哨卡部队、汽车团的战士常年缺氧,容易得高原病,闫希军多次带着天士力人对军队的深情厚谊、带着复方丹参滴丸去青藏高原慰问年轻的战友们。
  近年来,天士力已经累计向社会捐赠款项超过亿元。2000年,出资50万,为甘肃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建设了一所希望小学;2001年,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天士力将150万元的药品和50万元人民币捐给了西藏人民。同年开展的“健康之星天士力行活动”,每年都要投入近2000万元,被国家民政部列入“中国城镇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工程”;2003年非典时期,天士力向北京小汤山医院、天津武警总医院等抗“非典”一线单位捐赠款项200多万元、捐赠药品700多万元;2004年,天士力出资80万,帮助内蒙古“殷玉珍生态建设区”修建了绿色爱心大道;2005年,天士力参加全国慈善活动,两次向社会赠药750万元……闫希军的义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
  闫希军的军人情结不仅展现在天士力的社会形象上,也融汇到天士力的企业文化当中。在天士力,从公司的日常管理到市场运作,处处带着部队的“烙印”。对此,闫希军有句名言:“战场和市场相融相通,先进的治军理念同样也是管理现代化企业的教科书。”在天士力,有一支由清一色的青年退伍军人组成的升旗班,在延续着军人般的精神风貌;在天士力“功勋奖”中渗透着对军人荣誉的崇尚;天士力招聘新职工,要先进行一个月的封闭军训……
  当人们对天士力崛起的答案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一个明显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那就是天士力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优势,更是把军队的文化、军人的作风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是军人的胸怀,军人的品格,军人的精神,军人的风范。
  如今,军人出身的闫希军正在率领着他的天士力团队在大健康产业的征程上奋勇前进,步履铿锵,军歌嘹亮,目标就是: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优势;建立国际化的跨国企业集团;创建百年不倒的天士力品牌;推进中医药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医药!
  人的一生,应该是不断奋斗,不断追求的一生。
  因为,这世上,只有完美之追求,没有完美之常人。
  用自己的努力,艰难地,
  一点点地向那完美的端点靠近,
  却永远也不能抵及,
  因为那完美的标准亦在不断地更新中。
  正所谓:任重道远,行者无疆。我是一名18年的AS中晚期(免疫性骨病)患者,治疗过程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风雨,可以说吃过药比吃过的饭多,绝大部分的钱包括父母给的一些都花在治疗和买药上了。看了各位老大说的,很是佩服。不过也想说出一些自己想法和感受,仅限我自己的经经历个体现象,不代表全部:
复方丹参滴丸我没用过,复方丹参注射液,我在静脉滴注时用过不少,不知是不是一个类别,确有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对症状的缓解也有一定的作用,再辅助以康复锻炼和适当的运动,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停药后的反跳无法控制。根据我的感受,对于骨胳(包括软骨)等状况的改变不甚明显,比较有用的还是在用药后改善活动的受限和体质,可以开展积极的康复训练和运动锻炼,来改善骨胳的一小部分状况。举个例子,在病重的时候卧床治疗时骨密度降低,用药后只能减缓降低的速度,而无法提高骨密度,只有在身体可以适当运动时,才能恢复或提高一部分的骨密度,而不能全部恢复;个人感觉对骨胳性状的改变也有些类似,药物只能辅助治疗而不是全部。对于“改善病症状达98%”全部归咎于药物,总觉得有点言过其实,不过我并不否认它会是好药。这些只是我的主观臆想,没有科学依据。

最后我也衷心的希望能有这种好药,如能帮我治愈AS,我可以倾家荡产,这辈子做牛做马就帮他打工。同时我也代表我们400多W的广大AS患者向他表示感谢!AS的口号是:我们要快乐的活着!!
yjg133兄说得好啊。zwd兄也从一个学医的角度说了,中药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在现代化上有突破,前途无量啊。什么是创新呢?我认为更高境界的企业是从事前人没有进行过的事业的企业。从这个角度说,我一直认为,天士力才是真正的创新型企业!。虽然其事业是充满争议和风险的,但就象0997,必然具有更大的前途!
也欢迎柳文的加入!这里不要光是我一个人在这里摆呼,显得太孤单。记者纯粹出于颂扬的媒体上长篇大论虽然我不喜欢(这类资料我太多了)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lbanxian02:
到现在您才持有了半年多啊,真的不算长啊。我自己呢,你看看04年7-8月份的天士力K线图吧,期间正逢大盘猛的下跌,而天士力却垒了9元多的平台,谁的贡献呢?呵呵,肯定有我的一份!到现在多少时间了?其间的酸甜苦辣,欣喜迷惑……更促使我伴随着天士力这些年的风风雨雨。
——
一位网友提出如下问题,也正是我下面要谈的:
……在具有如此优势的情况下,我还想知道一如何提升新品或者迅速有效地拓展海外市场,一来国内的医疗医药体系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营销,二来海外市场一旦有效拓展,空间也是很大的。二是想知道对于目前的医药政策改革和措施,公司还有什么措施?谢谢。
回答见下。
天士力的OTC战略
2006年,在政府酝酿已久的“打击医药商业贿赂”、“医药降价”的政策下,医药市场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对于天士力公司来说,在市场布局和营销方面,中心城市的医院市场是其长期传统的强项,而OTC和城乡市场则是其薄弱之处。从2003年开始,该公司已经开始将医院市场节省的费用逐步投入OTC和城乡市场。以作为纯粹的处方药复方丹参滴丸为例,在2003年时复方丹参滴丸在OTC市场的比重还不到1/3,而到2005年,OTC市场销量已超过医院处方销量。治疗脑供血不足的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脂肪肝的水林佳以及霍香正气滴丸、柴胡滴丸、穿心莲内酯滴丸等,将逐渐以OTC市场销售为主。公司在2006年还将在OTC产品终端市场构建和整合方面加大力度。由于目前大型医药商业公司的配送渠道尚未渗透到基层和客户终端,该公司计划以天士力营销集团下属的5家营销分公司所在地为核心,收购在当地拥有较成熟的基层配送渠道和功能的商业企业,最终建立辐射城乡、农村,终端营销配送功能强大的营销网络。为配合OTC产品的终端营销拉动,公司已将1000 多名营销人员派往一线,06 年公司在县级基层的营销终端布局将从目前400 多个增至1000个。
天士力的OTC战略,是其打造完善现代中药经营平台的步骤之一。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布局,国家健全农村和城乡医疗机构,将使复方丹参滴丸开辟另一个新的市场空间。与其它一些心脑血管药相比,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最优的性价比(按满疗程算的话,4元/天的花销),以其在大城市医院市场的广泛知名度和口碑,在未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医疗市场启动后必将占有重要的市场地位。仅此,复方丹参滴丸的销量还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天士力的海外战略
由于中药与国际主流医药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国的中药在海外不被承认,象同仁堂的药在海外都是以保健食品卖的。反倒是象日本、韩国等的“洋中药”以植物药的方式在世界市场上广受欢迎。天士力从事的事业,其实正是要在国际上给中药正名。天士力的海外战略,归结起来,我认为,主要有几点:一是通过推进美国FDA认证,以药品身份进入西药的王国而“中心开花”来影响国内西医的认可和市场的重新划分;二是在一些地区逐点突破。目前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是国内唯一在俄罗斯、越南等国家的处方药中药,且以非洲、亚洲等地区逐步布局,以求未来的战略突破。三是以国际化来改造企业,使天士力的企业机制真正成为国际上最先进医药企业的机制。其实,我认为,第三点才是目前天士力国际化战略的根本和核心(而不在乎某时销售额的多少)。
我研究天士力多年,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阎总是真正的不贪图急功近利之人,具有战略性前瞻布局之人。这才最符合我所理解的企业价值观核心:立足于长远。是最让我对之感兴趣和动心的地方。
下面我转贴一篇报纸上刊登的有关阎总谈天士力国际化的访谈。大家体会一下阎总的企业战略头脑吧!


闫希军:打造国际化的中药企业


天津天士力集团的前身是一个部队制药企业,1998年转制,2002年上市,至今不过十年,已发展成总资产超过6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中药企业中,天士力是不太"安分"的一员。他们把药卖到了11个国家,在8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他们把"复方丹参滴丸"弄到美国FDA,在FDAIND(研究性新药申请)挂上了号;天士力的掌门人闫希军一直高举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旗帜。可是将中药推向国际,这项任务的艰巨程度可想而知。带着诸多疑问,记者日前在天津采访了闫希军。

国际化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差距

  《中国工业报》:不同于别的产品,中药在国际市场上连"药"的身份都难以取得,天士力为什么还要推行国际化?

  闫希军:从外部环境看,与刚创业时相比,现在同业竞争在加剧;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国家在很多的领域、行业里的法规不断完善,这些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中国入世以后,我们跟全球企业在同一个大舞台上竞争,谁的产品先进,谁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谁的产品就能够在市场上立足。这样的大背景,迫使中国企业要不断自我提升和完善。

  从企业自身看,天士力正处于上台阶的时候,即从创业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认为,每个企业在跨越它第二个台阶的时候比第一个创业的台阶要难得多。一个企业从几个人、几百个人发展到几千人的大团队作战的时候,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组织体系和治理结构,如何保证一致的企业理念、统一而有力的执行力,是企业的一个大问题。

  在企业升级的时候,我们就非常需要国际化。国际化的第一步主要是找差距。中国医药业整体比较落后,虽然行业里也有强弱之别,但大家在同一个环境里,往往看不出自身的差距。我们往前走一步,到国际市场一看,差距就非常清晰了。找准差距,才能找准定位,寻求发展机会。

  用国际标准来要求每个员工

  《中国工业报》:如何在企业推进国际化的进程?闫希军:差距找到以后,首先人要国际化。我们从2005年开始加大推动国际化的步伐,而且要求"全员国际化"。刚提出"全员国际化"的理念时,大家都想不通,认为,国际化不是老总的事吗,国际化不是公司那几个人的事吗?错了。你想,我们从国外拿到订单谁来干?我们的员工。

  从原料开始,如果我们的采购员有国际化的意识,他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符合标准的原料,没这个意识,差不多也就过去了。在生产过程,过去我们都是"差不多就行了"的想法,这就不符合国际化。再比如我们出口的包装箱。箱上子要贴一个单子,详细描述里面的东西,可是以前往往"详见内物"就完事了。仅这么一条就出不了海关。你看,这个链条上哪个员工能错开。过去,如果合同延误,会找很多理由,在国内大家好好说说能通融,国际市场谁接受这个?你跟我签了合约就是法律,没按合约行事,你就没有信誉,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全员要树立国际化的意识,每一个细节都要跟进。

  我们一直不放松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我们要让员工认识到,他手里做的东西,国际化标准是什么,每个国家的标准是什么,人家为什么这么要求。我们不但要通过中国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还要通过欧盟的GMP标准,还要通过美国的GMP标准。

  《中国工业报》:我体会,您说的国际化,更主要的目的是在打造企业自身的素质。

  闫希军:企业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产品推销出去把钱赚回来。但对中国很多行业和企业来说,还不可能马上简单地赚钱。现在有些行业靠压价来争夺国际订单,可是,人家不光考虑价格,更看重你拿到订单后,如何用一条完整的无缝隙的保障体系来履行合约。我们只有一次一次地把我们中国人、把我们中国企业的信誉、中国产品的信誉建立起来,向人家证明我给你提供的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服务体系,一个保障体系,一个科学的、国际化的标准体系。只有这样,人家才敢跟你做生意。所以国际化不是搞哪个产品,而是企业在打造一个系统,这是个艰苦的过程。

  天士力现在一年出口大体有1000多万美元。大家可能关注我们如何打开国际市场的通道,但我们更关注的是我们的企业整体建设是否有国际化这个标准,是否有国际化的人才,全员性的意识转变了没有。我们的产品出去后,其内在和外表是否代表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代表我们企业的员工价值、代表我们企业的技术。如果这些做到了,我觉得,通路一旦打开了就是永久性的,否则如果这些根本的东西做不好,即使我们拿到了订单,也会搞砸的。

  国际化现代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宝库的现实途径

  《中国工业报》:中药和西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论体系,国际化必然要按照人家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东西。业界有种观点,中药的标准是我们的,应该是别人来学我们,而不是拿西药的标准来诠释中药,所以,业界对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问题存有争论,您怎么理解中药的继承和发展。

  闫希军:中药是个伟大的宝库。老祖先过去是模糊概念,建立的是经验科学的体系,表述方法是古文。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是个难题。天士力提出:要继承传统文化,创新现代文化。我们的创新过程就是换工具,就是利用了现代的科学体系、现代的科学方法、现代的科学标准,在实验室里把老祖先那种经验的感觉转换过来,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不变,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了。但是,这样把它变成了让现代人都能读懂的现代中医、现代中药,不仅我们的后代能懂它用它,也能让全世界懂它用它,这才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也是对我们祖先最大的尊重。(中国企业报,杨世璋;李玉霞,2006,1,20)
很正常啊。我从没指望过这两年天士力能象万科那样来“主升浪”。现在有人说了,15年万科涨了20倍。可是你知道吗,不要说15年,3年多前的万科是什么笨象一样的票?机构是如何认识它的?谁能在15年前坚定不移地拿好万科不动摇?
国内机构白痴似的案例还少吗?当年去大炒什么东方电子、环保股份,而对万科、中集视而不见;去把大唐电信捧上天,而把中兴通讯搞成IT股中长期市盈率最低的股票?呵呵。现在呢?云南白药这么个没多大前途的药股捧上天,恒瑞医药这么国际上N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仿制药小企业(连人家药知识产权打击的黑名单都进不了)的票炒到19元……
如果尽跟着所谓机构的思维去做股票,我反正是会疯掉的。来这里,不是要给人硬推荐个股票,让别人给我抬娇。而是要把我所理解的一家企业,来与大家分享和交流,以期对企业的认识更充分。真的,前一阵子,在天士力股价跌到9元多的时候,有个朋友劝我在某论坛里把天士力的研究心得写出来,肯定会一举成名,且说只要你一写,天士力的股价就不会再跌了。我说,算了吧,我还真希望天士力再跌一跌。这个时候让别人去抄底?我没那么雷锋!只是在参加完3-24-25的会后,我确信,天士力的底已经完全打好,我才愿意披露我的一些体会,这时候的气氛会更好,而且这个论坛气氛也要好些。不瞒各位,天士力在我的持仓中确实是一重仓(但肯定不是重的举足轻重),它只是我长期的战略性品种。我根本不在乎近两年它能给我贡献多少市值(年初我的计划中已如此)。我04年7-8月开始进,现在按复权成本6元多。在天士力公司还处于战略性调整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收益率,我已经满足了。为什么要现在就重仓持有,而不在以后再重仓?因为我坚信,真正的好企业股票,总是会提前于你的预期或由于“偶然”原因而提前启动的。这方面我的教训很多。我也正是经过这样的经历,才明白巴菲特为什么一旦持有,基本不动的原因了。
简单谈一下今年医药股的看法.
今年,是医药股的基本面环境最恶劣的一年,可能比这里所有的人想象的都要恶劣。我个人建议,是坚决不碰医药股。只有对那些有长期战略价值(你敢看这家企业10年会怎么样),才有关注的价值,且要介入的话,一定要在行业性大利空释放,医药股整体股价巨幅下跌的情况下再战略性介入。介入的时候不要指望它今年就给你带来市值的增加,否则我劝各位还是不要去碰医药股了。
只有做好这种准备,你今年投资医药股的心态才能正常,也才能有意外的收获。
坚决回避那些近年来“高成长”的医药股,尤其是西药股(也包括大多数中药股)。

补充:上面这些话是就医药板块而言的,并非是指全部。我的意思有两层:1。越是在这样的行业基本面下,越容易捕捉到战略的性的投资机会——甚至是千载难逢的时机!2。如果你已经握有你自信的战略性品种,今年先不要把它计入你的市值贡献,握好就是了,用以后的市值表现来验证吧!我相信一条,真是金子,就决不可能只有我们少数人能看到。这个市场里有多少虎视眈眈地资金在如饥似渴地寻找战略性品种!


喜欢在“一将成名万骨枯”的行业中寻找真正的超级公司,骨子里瞧不起那些靠出卖国家资源股和倒卖地皮的公司,可中国的科技股和生物医药股表现太让人心寒了,一通不顾公司基本面的乱炒,然后是雪崩式地下跌,绝非个案。真要感谢楼主鞭辟入里的分析,让我看到了中国辉瑞的影子。尤其对管理层的评述,我非常喜欢,平时想得到一个公司这方面的一手资料真实太难了。还想听一下楼主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评述以及今后可能的进展


上帝为我准备好多扇窗,我无意中推开了其中的一扇,发现里面好精彩!! 黄伟:
你的赌局我还看不懂。有人敢那样赌,也说明也许人家比我还有更有信心的了解吧!不过,你的那个赌值后面的35如何得来?有意思,搞不懂。不过,我也有个估值,嘿嘿,先卖个关,以后再说吧!万科能15年涨20倍,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万科与这535相比,可能还只是小菜一碟吧!为什么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医药传统最长的国度,美国有数个千亿美元以上市值的医药公司,瑞士还有诺华这样的超千亿美金市值的医药商,中国呢?只配比人家小吗?只配几十亿、几百亿人民币市值的医药商?当然这需要时间,需要中国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
apple:
谢谢!关于天士力的情况,我还会在这里讨论的,今天有点晚了,明还有事,先不谈天士力了,先说说我的一个思考吧!
真正的大牛股和高市值公司,一定是来自于与人类的最基本消费需求直接相关的股票。进入21世纪,什么会是第一产业?不会再是石油、汽车、电信……等等这些19、20世纪的名词,而是健康!“大健康产业”领域里的巨人!炒了半天的“消费升级”,升什么级?什么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嘿嘿。
天士力很早已不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狭义的“制药商”,而是把自己定位于“大健康产业”(天士力集团为什么要进入茅台镇收购白酒厂?有些人望文生义地说那是搞“多元化”,是“投资不够谨慎”——这话只配黄毛丫头讲得出来!)。为了便于理解,先把范围缩小点,谈谈纯粹的制药业吧!
当前,世界医药领域有两大热点:一是基因生物医药;另一个就是天然药物的回归潮流。中医药在植物药中是独具一格的,它具有完整独特理论和最悠久临床历史的植物药,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石之一。就一般情况而言,由于化学药和生物药动辙天文数字般的研发开支(对每家企业几十亿美元/年),使中国决不可能在西药里有任何作为(如果说中国还能出通信行业里的华为中兴,但决不可能出医药里的中国的辉瑞默克)。天然药的开发成为中国医药在竞争中确立优势地位的最有利领域,因它是老祖宗上千年的“研发”留给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本人作为投资者(尤其是外行的医药研究者),我只关注和研究中药股。其它医药股我没有能力研究,也不感兴趣。我坚信一点,未来中国若出现大市值的医药公司(这是必然的),必定是中药企业,且为现代中药企业。
  由于天然药物的回归潮流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可以预期中药产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关键在于两个领域,一个是西药难于有所作为的疑难病、慢性病以及部分常见病,一个是亚健康状态和疾病预防;而后者正是自当今开始最大的市场趋势和巨量需求,也是中药发挥独特优势的领域。它往后演变就是大健康产业,而不仅仅是制药了。但是,目前国内的中药企业在全世界市场的地位目前却是相当难堪的,在400亿美元的世界植物药市场中仅占有3%的份额。问题就在于中国的中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制备工艺、药理表达等方面过于“原始”,还有就是我们的企业才开始步入市场经济,历史太短。
  中药现代化,确实是个新型事业。天士力,承载着一代人的希望!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你对天士力及其事业还很不了解。甚至不客气地说,你对中药事业并不太了解(话重了请原谅,我有什么说什么)。那些在网络事业上一夜成名暴富的故事在中药事业里是绝不可能出现和复制的。中药看起来进入壁垒并不很高,其实它的成功的几率实在是低得可怜。多少人眼看着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眼红,但多少人用尽了手腕却楞是把一个药死活做不到10亿以上。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可以告诉你一点:那就是决定这里成功的是其产业链的复合积累优势(这正是天士力的最大优势)而不是单独一个技术、销售方式或其它什么的因素。这就是百度可以在网络业里有,但在中药里绝不可能会有的。
天士力,一个仅有十年历史的企业,却可以打败三百年药史的同仁堂。没有人研究过此现象,所以他们也就不可能理解天士力和现代中药业。

再转,听听看法。
中国第五大发明就是中药,是当之无愧的国粹.虽然中药至今未能大规模走向世界,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中药企业有机会在世界上大显身手,赚足腰包.我原以为这一天会很遥远,但当我了解到天然植物药风靡世界之势,同仁堂在国外屡开新店,片仔癀不用打广告就能畅销东南亚,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进入美国FDA的II,III期临床等等,忽然感到这一天也许不用太远,五年左右吧.

中国的中药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同仁堂,片仔癀等为首的传统中药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强大的品牌和卓越的口碑.这类企业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拳头产品秘方,转而申请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如片仔癀,国家中药一级保护品种,保护期20年),但这样做的弊端是这些受保护的产品很难堂而皇之地进入主流国际医药市场;此外,同品种的中药,可以有不同厂家申请保护(比如云南白药,除了上市公司外,还有两个厂家也申请了20年保护),这样无疑导致了市场的局限性和竞争性.另一种是以天士力为首的现代中药企业,没有历史,有的是全新的经营理念.这些企业注重传统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然后申请专利保护(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其前提是要克服中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端,对一些指标进行量化,只有这样才能规模化进入国际主流药品市场.而申请专利是要交出配方的,也享受20年保护,别人用了,则要缴纳一定的专利费. 专利过期,什么人都能用,算是为全人类做了贡献.对于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实际上是吃了老祖宗留下的免费的午餐,再改头换面申请专利保护,很划算的.比如复方丹参滴丸,在此之前有无数同类产品问世,但经过天士力开发改造,作成滴丸,却只此一家,而且滴丸制剂工艺更为先进,疗效更为显著,终于成就了其当今天下第一中药的地位.

我认为中药的希望在于国际化,而国际化的希望在于像天士力这样的厂家.我们对比同仁堂和天士力,前者有几百年历史,几百种产品,上千个配方,然而其最大的单品销售额只有不到4亿(六味地黄丸3,4个亿,乌鸡白凤丸2,3个亿);后者10年历史,主打产品只有两个,但复方丹参滴丸销售额在9亿左右,养血清脑颗粒今年肯定在2亿以上.而论品牌,天士力更是差的远,是什么造成这种局面的? 答案有三: 第一,天士力是民营企业,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有研究员质疑说,天士力其实是由家族控股,会带来经营上的随意性. 这种话其实很幼稚,国外有多少大企业是国营企业?企业作到上百上千亿规模,只拿几十万工资的国营企业老总们会怎么想? 不动杂念的是佛. 我不是佛,我要是他们,肯定有想法.民营企业就没有这样的担忧,有几个民营老总把自己公司的款子卷了跑掉的? 这一点也是我特别关注民营上市公司的理由. 第二,天士力有很好的技术研发体系,有了这个平台,拥有诸如世界领先的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看来,天士力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有自己的内部激励机制,如果再能结合股权分置改革推出员工股权激励,就太好了.中药国际化没有技术做保障,是难于上青天的.美国人对于中药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之高,天士力是领教过的.你不把药物成分,有效成分,药理,质量稳定性,适用症,副作用,等等问题彻底搞清楚,做到位,你就别想进去.坦白说,复方丹参滴丸的FDA之路暂时来看只是炒作,没有个三五年很难成功的. 然而在这方面天士力毕竟是做的最好的中药企业. 第三,我极度看好天士力的管理层. 姑且不论其管理层主要成员都有较深的行业背景和MBA的身份,天士力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企业长期规划.以"大病种,大品种"带动,培养现金牛来促进全面发展.从复方丹参滴丸到养血清脑颗粒,到荆花胃康胶丸等等,培育起现代中药体系,同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几乎所有产品都申请了专利保护.众所周知,心血管药是世界最大,中国第二的分类药物市场(复方丹参滴丸和养血清脑颗粒),肠胃类药是第三大分类市场(荆花胃康胶丸),如果不是这样,复方丹参滴丸恐难摘单品桂冠.此外,天士力建立了集原材料科学种植,科学提炼,制剂,质量控制,和销售体系的完整产业链条,这必然能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化解原材料依赖,稳定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这是天士力的纵向串联之道. 我们再看他的横向并联.国家一类新药重组人尿激酶原即将问世,这将打响天士力的生物制药的头炮. 相信这又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品.我注意到国内研究这个产品的有好几个企业,有的比天士力早,然而第一个把它产业化的是天士力,足见其管理层的效率. 此外,天士力还有他的化学药的研发队伍和产品. 显然, 天士力是想最终做成三大类药物并举的综合性制药企业.希望我是读懂了天士力的想法的.

天士力近年来的盈利年均保持20%左右的稳定增长,拳头产品的毛利率已开始下降,然而由于技术的革新和营销费用的的有效遏制,使得其营业利润率保持稳定.最近两年天士力恐怕不会有爆发性增长的机会,而一旦其产品有效进入欧美主流药物市场,企业自身也形成一定规模效应的时候,相信利润就会呈现几何增长.到那时他可能会是中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也谈点感觉上的不足. 第一,现在天士力的利润来源过于单一,增加了企业短期效益的不确定性.天士力需要尽快培育其它像复方丹参滴丸这样的现金牛. 第二,天士力多数产品不具备排他性,市场上容易出现替代产品,从而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点很难克服,只有靠疗效和品牌来抗争. 第三,尽管看好天士力三大类药品的架构,还是希望天士力的步子迈得更加稳健一些.对于企业而言,做大不是目的, 赚钱才是硬道理. 况且,这个世界上诱惑太多. 用友软件曾经做过房地产,在没有伤及筋骨的情况下完身而退.所以我更喜欢更看好在同一个大产业里做强再自然长大的企业.我更情愿天士力专注于中药发展,道理很简单,毕竟生物医药和化学药不是中国人的强项.企业自有他的道理,这样平衡发展有利于风险控制,有利于快速扩大规模. 另外,希望天士力能进一步早日进行股权激励,从而稳定队伍.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天士力是一个进取的,朝阳的,中国特色的(凡是中药的,就是世界领先的),有着清晰盈利模式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企业.当然,天士力还有很长路要走,他的规模只有同仁堂的一半多一点,他的品牌还不够响亮.现在天士力的药物质量没有问题,其最终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药物的疗效,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希望天士力的当家人们能不断带领企业走向卓越,让中国人也能自豪一回.美国中皇公司借FDA认证骗取中国400家企业钱财”一事经媒体爆炒后,“FDA”一词登时成了烫手山芋,被采访的人纷纷表示“与自己无关”。自国内南北媒体纷纷报道“北京脑康公司揭露美国中皇公司的FDA认证是场大骗局”(以下简称“FDA骗局”)一事以来,记者采访所到之处几乎都是谈“FDA”色变。

同仁堂原本是中药出口的楷模,在接到记者关于“中药国际化”的采访要求时却说“这个话题我们以后会说,现在不是时候”;原本是相关的政府部门,却在接待记者采访时说,是否要申请FDA认证、是否要进入国际市场是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我们不便出面回答;此次事件的当事双方——北京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中皇国际有限公司更是避之不及地要躲开这个话题,不想再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FDA认证”的话题一时间成了烫手山芋呢?

从企业关心的角度关注FDA事件

据记者了解,以上被采访的公司或机构大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想为“中皇公司是否在骗钱”一事而花费时间帮助记者求证,有道是“三缄其口并非未闻天下事,避而不谈只缘不愿是非多”。

但求证中皇公司是否骗了中国企业的钱,却并非本报记者的主要采访意图。试想,如果中皇公司骗了北京脑康公司的钱,脑康公司愿意的话,会将其告上法庭,司法方面的事情用司法程序解决;如果中皇公司欺骗400家企业被证明是事实的话,北京市工商局自然会采取措施取缔中皇公司在北京的一切活动,工商方面的事情用工商法规来规范。但是,经过这样一场“FDA认证”的闹剧,中国的中药保健品企业却更如雾里看花、不知道美国FDA认证是何物了,谁又能从企业关心的角度出发,关注“FDA骗局”引发的思考和教训呢?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FDA认证程序”和“中药如何国际化”的问题才真正是企业想要了解的。本报记者更想多方采访取证从而给渴望了解真相的中国企业们吃上一颗定心丸。

FDA认证把守美国食品及药品市场大门

美国FDA即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有人说相当于中国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其实是不确切的。准确地说,美国FDA是相当于我国的卫生部(负责保健食品的审批)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药品的审批)两个行业管理机构。

严格意义上来讲,美国FDA是一个隶属于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部的公共卫生事务署的政府卫生管制和监控机构,主要致力于保护、促进和提高国民的健康,确保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具对人体的安全性、有效性。FDA由近万名医师、药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家、统计学家和律师组成,约有40个实验室,分布在华盛顿特区和157个城市。FDA每年批准百余种新药上市,由其监控的企业有9万多家其中每年有1.5万家被常规抽查,只要有不符合法规的,都将被逐出市场。

FDA的总部负责监督和执行由国会通过的各项有关法律,下属的药物评估和研究中心(CDER)、生物制品评估和研究中心(CBER)、食品安全和营养品中心(CFSAN)、医疗用品和辐射健康中心(CDRH)、兽用医药中心(CVM)和全国毒理学研究中心(NCTR)等6个分中心,具体执行FDA的各项法令,负责审批新药,观察、监督和抽查产品,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同时负责对要求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进行法律法规解释。在此需要提及的是CDER主要负责评审药品,保证批准上市的药品安全有效,说明书、标签与药品内在的质量、功效应当相符。所以说,FDA一丝不苟地把守着美国食品和药品市场的大门,要想进入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必须严格按美国的游戏规则去做。

据了解,美国FDA制定的食品药品管理法规具有很高的水平,堪称是世界上最为完善和最为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也为该机构在国际上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因此有人说,获得了FDA的批准,就等于拿到了通往世界各国医药市场的“通行证”。

中国企业申请美国FDA认证有多种选择

自从“FDA骗局”曝光以来,很多人对“营养补充剂”有了印象。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新药通过美国FDA的新药认证,所以国内很多中药产品或保健品是以“营养补充剂”的身份进入美国市场的,因为美国FDA对营养补充剂的审批方式与新药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容易一些,绕开FDA新药认证,而选择“营养补充剂”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何况美国“营养补充剂”的市场也有46亿美元之巨,相当诱人。

据了解,中药或保健品类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健康食品、营养补充剂、非处方用药、化妆品、中草药外用药物、国家新药和医疗器械。不同的分类,有着不同的门槛。

对“如果以营养补充剂进入美国市场是不需要FDA认证的”的说法,可以这样去理解。产品上市不必得到FDA的批准,但产品要在美国上市,在产品成分、产品标签、产品包装等方面都要符合美国FDA对于营养补充剂的管理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还是不能进入美国市场。据统计,自1987年以来,我们每年被美国海关扣留的出口食品批次中,有25%左右的批次是因为标签不合格,另有8%的批次是因为使用了未经美国FDA许可的添加剂。

有人把美国在技术认证方面的苛刻称为是“像猫爪一样”的技术壁垒,意思是说,技术壁垒不像关税壁垒那样明显地把你拒之门外,但却打着保护消费者的旗号时不时地给你一下子。所以,所谓的以“营养补充剂的身份进入美国市场就不必申请FDA认证”的说法应该严谨地加以理解。

根据《中国中医药报》5月10日的一篇报道,中药产品也可以以非处方药(即OTC)的身份进入美国市场,不需要做新药论证,但需要提供充分的材料,依据法规认定其有效成分。在达到FDA各项非处方药的要求获得美国药品登记号(NDC)后可以在美国市场上以药品定位销售。

国产中药已进入美国FDA药品认证程序

以前,美国FDA专长化学药及生物药的研究和检测,而在西药领域西方国家是一统天下,中国制药企业难有一席之地,所以从未有正式的中国化学新药通过美国FDA的新药认证。虽然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由于中药的剂型和用药方法很难让西方人理解和接受,更由于美国FDA对植物药的关注也是刚刚开始,所以中药也从未打过美国FDA的主意。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植物药日益受到世界医药行业的重视,美国FDA也出台了《关于天然植物药品研究指南》和《植物药在美国上市批准法》,中药企业开始有了机会。我国已有两家中药企业吃起了螃蟹,向美国FDA申请植物药品的新药认证。

一家是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其总裁助理朱永宏先生告诉记者,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是中国第一个通过美国IND临床研究申请阶段并已经进入二三期临床阶段的中药产品。至于天士力申报FDA认证的原因,朱先生认为:第一,中药是个好东西,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成为现代制药技术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把中药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二,企业在国内市场做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想到国外发展,复方丹参滴丸在国内市场已经做到心血管类药物的前三名,扩展国外市场是早晚的事。朱先生说:“复方丹参滴丸能否最终通过新药认证我们还不知道,结果要在2至3年后才能出来,但我们很有信心。一方面,天士力拥有全国第一个丹参GAP生产基地,另一个丹参GAP基地正在山西建设,原料不规范,药材品种不能标准化,药品的标准化也谈不上,所以我们很注重从原料到生产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另一方面,复方丹参滴丸已经作为处方药品进入俄罗斯、韩国、越南、阿联酋几个国家,正在审批过程中的有巴西、澳大利亚和芬兰。”

另一家到美国FDA申请新药认证的是上海杏灵科技药业公司生产的“银杏灵”(中国注册名是“杏灵颗粒”)。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杏灵颗粒”是我国2000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二类新药,在治疗和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由于对产品疗效的十足信心,杏灵公司才打起美国市场的主意。据介绍,申请FDA新药认证需要投入巨额费用,每个临床即每个病人就需要1万美元左右的花费,而一期临床实验至少需要几百个病人,三期临床实验下来需要花费上亿美元资金。对此,上海杏灵科技公司的有关人士解释说,他们会想办法吸引一些联合投资来共同完成这个耗费巨大的项目。

至于申请美国FDA认证是否需要第三方咨询机构相助,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天津天士力公司是与国家科委联手进行这一项目的,没有通过第三方中介,而上海杏灵公司则与美国昆泰公司签订了正式合同,由昆泰公司帮助杏灵公司做新药认证的各种手续、各种英文资料的准备工作。据说昆泰公司的总部在香港,其在上海的办事处已经取消,杏灵公司每次都是直接与美国的一个办事人员联系。










再给大家介绍天士力的灵魂之一:总经理李文

和记者握手的前一秒钟,李文的手还挥动着跟上一位客人道别。他当天早上刚从长春赶回,第二天又要去南京。和所有上市公司一样,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公司现在最急迫的工作就是股权分置改革。作为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李文过着空中飞人的生活。

本科就读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李文主攻中药,在英国伯明翰ASTON大学商学院学完MBA后,曾经担任英国葛兰素。威廉制药公司高级商务经理、英国Technomank管理顾问公司项目合伙人,1999年加盟天津天士力,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的探索。

我很早就想出国,一直很好奇,想出去看看别的国家人民怎么生活,政府怎么管理,学生怎么学习。30岁那年,我原来工作的英国公司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出国机会。我在英国工作学习了两年时间,学到很多东西,不单纯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让我开始思考中英两个社会的不同。

比如开车让道,我刚去英国的时候不懂得让道,有人给我让我就心安理得地开过去,但时间长了我也开始学着给别人让道,并慢慢成为习惯。这并不是我刻意去做的,而是周围的环境和氛围使然。在英国,让道才是社会的常态,横冲直撞被视为异类。

回到国内,我对开车抢道、排队夹塞很不适应,但因为有了出国经历,我反而开始理解中国人的这种行为。中国向来就缺少private(私有)的观念,中国人习惯了什么东西都是国家的、集体的、公共的,很少有东西是公民自己的。没有尊重私有权的观念,当然无所谓尊重私有利益、私人空间,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当距离的意识。

所以我在想,从事知识性的工作的人,比如管理、研究、教学,早年如果有国外生活的经历,不管是留学、居住还是参观考察,见识一下不同的社会形态,都会对日后的生活工作大有帮助。倒不是说别人的社会一定多先进,而是通过差异比较,可以反过来更理解国内的现象。理解并不是赞成,但只有理解别人,理解差异性是多样性世界的客观表达,你才能学会在差异中协同。而把握了这一点,就是把握了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规律。

天士力这些年来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的探索,也是在差异中求同的探索。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历史,只有近150年才出现了化学药,中国人的生命长河99%靠中医中药保护传承。中药能治中国人、亚洲人的病,也能治欧洲人的病。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中药的内在价值用科学的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让人民认识、接受。

中药的现代化,其实道理很简单,几千年来中药能涵养中国人、亚洲人的生命,其中的原理是什么?能不能用现代医药科学的语言来解释中药的治病原理?换句话说,能不能用西医西药的话语解释中药的治病原理?我们现在开发的中药,和西药一样,要分析处方里面最有效的成分是什么,分子结构和成分组合是什么样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是怎样的。我们要做药理、毒理分析,做一二三期临床。我们理解的现代中药,名字叫中药,能用中医药理论解释,也能用西医药理论解释,让受西方科学教育的人也能接受。

我们还采用一系列现代的方法控制草药的种植和质量管理,遵循国际认可的中草药种植规范标准(GAP)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在提取方面,天士力制定了严格的中药提取规范(GEP),我们还引进了丰田、IBM和戴尔的生产管理模式。在中药这个传统行业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我们做到了。

有人质疑我们的创新,说我们不中不西,篡改了中药的精髓。我觉得这还是中国人不能容忍差异性。老外有他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一套逻辑,你不能强求他接受你的逻辑。你想让老外接受中医中药,首先得翻译成他听得懂的语言,中药说“清热解毒”,你如果不能对国外的科学家、药学家、医学家们解释什么是“热”,什么是“毒”,就无法改变他们对中药是“巫医”、“巫术”的观念。而且,中药如果不现代化,不仅难以推广,还面临着被我们自己遗忘、灭绝的危险。如果不用现代科技的手段,用“超女”的推广方式,用“超酷”的逻辑去改造它,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后谁还会记得它?还有勇气去尝试它?亦或是让我们的后人从世界遗产保护的名录去翻寻它?它还有延续生命的动力吗?没有了生命,精髓又从而谈起?我在前面的跟贴中说过一句:
预测不到天士力有“外资高溢价入股”的分析师,都是不及格的分析师.
偶然的后面,是必然。
任何股的上涨,看起来是偶然因素引起的——但这只是不了解之人的理解,但实际上是必然——这是完全了解的人的理解。
“催化剂”是老天给的,而不是空中随机漂过来的。就跟04年9月“914”井喷行情,有人说是因为国务院和温总理强调落实“国九条”引起的。而真正理解市场的人则要问:温为什么不在813、713去过问国九条,而偏偏要在“913”过问?呵呵。
如果对这则“外资入股”的消息后面的含义都认识不清,而只是忙于去打听“真假”的,那我劝他干脆不要进股票市场,因为那里对他来说到处是陷阱,而永远没有鲜花。
BBS兄:有几个问题向你请教。
这票我已跟踪2年,也曾N次想去实地看看(操作者与研究员的区别),一直没有成行,原因就在该公司在我判断来看它需要很长时间的积蓄,但并没放弃跟踪,一直在我的视线之内,时间过的真快,它的潜伏期在BBS兄那深刻的话语中渐渐醒来,也引来了我的十分的注意,在我比较同意和佩服兄弟睿智眼光的同时,也就是在认同的前提下,我们来讨论一下细节问题,确实,时间短,我没有很仔细认真的研究过这个公司,算做吹毛求疵吧。
1、你是如何看待价格被国家管制的企业投资价值?
2、你是如何看待中医与中药的问题,在中医里,经常出现同病不同人不同药的情况,这里要显示著名中医的价值。
3、你一般能忍受几年一家企业自由现金流一直为负?如果前期高额的投入以后变为失败,你将如何防范你的风险?
4、535一直现金分红不错,但你从年报中可以知道,公司最近几年是高速投入期,而且公司的财富回报都在10%以上,今年将近15%,也就是说公司的赢利能力非常强的,远远大于投入资本成本,但公司有巨额的借款和每年庞大的财务支出,如果管理层理性,他就不应该进行现金分红而是转入生产资金,我想理性股东都会支持。
5、你如何理解管理层高额薪水(懂事长在150万)?对比巴非特的行为

6、你如何评估粉针的市场容量和运用前景?

当然从公司的收入情况、费用情况、新药储备情况等等,反映公司在管理、销售、研发、以及整个市场战略是超一流的,管理团队的优秀,在我观察中,这管理层团队在目前上市公司中少有。医疗体制改革下,绝大多数的医药企业盈余都会受到政策的制约。医疗市场中的价值取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药厂和医院之间的关系往往又非常微妙,一个药品本身并没有好坏,但是医疗单位内部不合理的竞争总是让许多药品沉没。
整个产业链的扩大,不仅是公司的生产规模和质量优劣问题,广告做得再好,也没有“公关能力的强弱”来得更为实在,据我所知在同行业内(中药)“丹参滴丸”和“内脂滴丸”的公关力度并不怎么高明。题目还是不用改了,关键是内容。承盟各位的厚赞,我已觉得此贴没有白发,能对各位理解一家公司和行业有点帮助,我知足了。
刚才中央电视台刚播了一篇新闻,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极为严重,有个北京的人,因为滥用抗生素,导致后来一般的感染病不治身亡。抗生素陷入这么个困境:有病了,不吃抗生素似乎不行,但一想到它的负作用,谁多不寒而栗。
由此我想起天士力的另几药:柴胡滴丸、穿心莲滴丸和霍香正气滴丸。天士力给它门起了个极好的名字:“绿色抗生素”。实际效果如何呢?
我不是在给天士力做广告(有人那么认为我也没办法)。既然我们对这家企业感兴趣,那么不妨对它的产品有所尝试,这可以增加我们对它的了解。彼得林奇曾在它的书中说到这么个例子,一个医生发现,在他给病人治病的时候,刚有一种很好的胃药,他查看了这家药厂的名字,但发现这家股票价格很低,更没有人关注,他觉得没有道理,就买入该股放到那里了,结果半年后这支股票启动,一涨就是10倍!(彼得林奇的tenbagger)
言归正转。我的小孩前期发烧,我不愿给他吃西药抗生素,就想起了柴胡滴丸。在我们印象中,柴胡是传统的退烧针,现在天士力把它做成滴丸,给小孩吃,连水都不要喝,含在嘴里,就上学了。结果当天见效,第二天基本就好了。我很感慨,今后头痛发烧,我心里有数了。
还有那个穿心莲内脂滴丸。我自己用过,我不详细说其过程了,反正正是通过这些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个例子,让我不能不去关注这家天士力公司!
避免滥用抗生素!意味着什么?代表着什么趋势?天士力为什么自己定位于“大健康产业”?为什么要推出这些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药?
各位与其在那儿乱猜测选股,乱看别人的所谓“研究报告”半信半疑,不如从这家公司的一个个产品的亲自尝试做起来更令你对它的认识上的自信。
当巴菲特说,每当他早晨起床想起全球将有上亿人要刮胡子剃须,他就对吉列公司感到放心。而我一看到家里常备着柴胡滴腕、穿心莲内脂滴丸,我就对持有这家公司股票放心至极。

不能一味反对增发,对优势企业,优势行业,这恰恰反映了企业的判断
比如:039中集03年的增发,后来的行情也很大.
从今年开始,不管我们投资者怎么想,市场的功能一定会恢复,也一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包括增发)


思想比行动更重要;方向比方法更重要;预期比幅度更重要;长线比短线更重要。

圈钱与融资是二个不同目标. 对于好公司, 是支持再融资的, 鲜明目的的付出与收获递增效应明显,对于公司长期规划与执行能力到最后的达成结果, 细分下的各项如市场表现,市场开阔,主营业务等等, 作为一个真正的投资者,都可以站在公司,而非三流的财务角度来具体理解和操作.对管理层能力,市场容量,核心技术这几点有了关键性的把握, 就能明确公司的基本价值,目前看来, 天士力正处在这样一来一个资金挖掘阶段.
医疗体制改革下,绝大多数的医药企业盈余都会受到政策的制约。医疗市场中的价值取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药厂和医院之间的关系往往又非常微妙,一个药品本身并没有好坏,但是医疗单位内部不合理的竞争总是让许多药品沉没。
整个产业链的扩大,不仅是公司的生产规模和质量优劣问题,广告做得再好,也没有“公关能力的强弱”来得更为实在,据我所知在同行业内(中药)“丹参滴丸”和“内脂滴丸”的公关力度并不怎么高明。


你说的对。目前医药行业里,制药厂与医生的关系就是靠钱开道。而天士力早度过了这个时期,它现在是以“学术推广+专家定位”,基本不再给医生回扣处方费,因此,它的“公关能力”就显得很弱了,这也是它近年业绩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但当我深入了解到这些后,我对这家公司更感兴趣了,而对那些目前“高成长”的医药公司敬而远之。感谢bbszx的大力推荐

天士力是一家好的公司,从去年以来,一直在看国信证券医药资深研究员贺平鸽的535研发报告,个人感觉他对535的企业价值形态把握很好,随着他的报告,我对天士力的理解也越来越深,这个企业在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快速成长后,即将走出盘局,奠定其在中药现代化(或者大健康事业)领域的领导者地位,走向成熟企业的一面。同时这个上市公司也存在一些不足,关联交易太多,财务有隐约的问题,作为一个投资者,我希望这家公司能解决财务上的隐忧,最好来一个集团上市(全流通了,希望大股东能够把自己利益与投资者利益一体化)。

bbszx兄作为能够接触600535母公司的人物,希望能够把一个普通投资者的一点要求转达。再次感谢你说得有道理.
天士力没有整体上市,是历史的原因,是我们国家发行体制的原因。不过,我不认为它有过多的关联交易。就是对帝士力的那一点原材料的采购。它的财务是透明的——这个最基本的东西我如果还没搞清楚,就谈不上继续研究它的其它方面了。其实,我们研究一家公司,不能仅从它形式上来考虑,而是从其几方面印证,比如,当你怀疑它的绩效的真实性时,你可以从它的分红派息、它公司的整体状况(只要你去过这家公司,你定会有这家公司怎么这么有钱?也许这是个缺点,过于奢华?)、它的产品在市场的真实情况——这需要我们方方面面的“草根研究”。所以我一直提倡要亲自用过它的产品,你才会有感受;你到药店不经意的观察……等等。还有结合它的经营策略与其财务报表的一致性上去判断。在我看来,造假的公司其实很好判断,经不住几下敲打就会很清楚。
天士力的投资者关系表面上做得很投入,其实我觉得他们做得很不到位。它们过于偏重于对机构投资者的传达,但迫于机构的急功近利的愿望,传达不出公司作为一家医药公司的经营本质,而只是给机构做些什么“粉针何时投产”、“上海生物药何时投产”的“内幕消息”……一旦进度有变,机构就情绪走极端。这些过程我太清楚了。所以我一直不提倡投资时太参考什么机构的研究报告。
对于天士力的最好了解方式,我的体会,不是挖空心思的去认识它的内部什么什么人探听点内幕消息,而是从药品市场、从一些媒体(非证券类,包括一些不是专门介绍企业的其它资料中)、从企业经营的环节(包括同行竞争对手)上去考虑,特别是要距企业远一点,站在国际企业的惯例上去衡量这家企业,这样才会客观。至于它的领导人,只有你做了“远距离”并有了初步印象和结论后,才有机会去接触其最高人(人家才愿意见你,如果你尽是问的想中金那位研究员那样的傻问题,人家高管凭什么要和你交流?),才能得出更深入和客观的结论。
顺便一提,国信的贺平鸽是位女士。我认为她算是对天士力把握的比较到位的一位。

天士力的确是很有竞争力的,中药的发展前景也是很美妙的,
和中药行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谈谈,就能感受到天士力竞争力对他们造成的压力

医药行业的确有他的特殊性,
单一品种在其他行业看来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如果这个产品陷入困境,那整个企业不就要倒了??

但在医药行业特别是中药行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几乎是无限长的
甚至是越古老的中药品种越有竞争力
因为医生、患者对使用过的中药产品会形成依赖,
对一个有疗效的中药产品来说,新的产品很难对其构成冲击,
这种难度不亚于让国人放弃筷子而使用刀叉的难度

因此,围绕一个核心产品,在剂型、工艺上进行创新、完善就能形成中药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并且这种竞争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不断加强
换句话说,只要天士力能够把“复方丹参”药的质量做到最佳状态,并能够生产最先进的剂型
那其他企业生产的“复方丹参”药基本上不能对天士力形成竞争
而其他同类产品和“复方丹参”的竞争关系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替代关系
更多的是和谐共存的竞争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好的中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垄断产品
这应该是理解中药及中药企业价值的核心所在。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

滴丸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混匀加热熔化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剂中,收缩冷凝成丸的一种速效剂型,主要供口服应用。这种滴法制丸过程,实际上是将固体分散体制成滴丸的形式。滴制法制丸始于1933年丹麦药厂制备的维生素A,D丸,国内始于1968年。近年,合成、半合成基质及固体分散技术的应用使滴丸剂有了迅速的发展,《中国药典》1977年版率先收载滴丸剂型,1995年版收载滴丸剂9种,复方丹参滴丸、满山红油滴丸,已载入《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近年来,滴丸剂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剂型。现就其特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生物利用度及临床疗效等方面作一概述。

1 滴丸剂的特点

滴丸剂与其他剂型相比,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其在制剂领域更显示出方兴未艾的前景。①提高生物利用度,这是滴丸剂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它的制法类似固体分散法,故能提高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如布洛芬滴丸10min溶出达99.4%,高于市售布洛芬片的38.9%。雷公藤滴丸中有效成分雷公藤内脂醇的溶出率10min达45%,高于雷公藤片的5%。吴乃峰等通过4种药理指标比较了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的作用,结果发现滴丸对主动脉舒张作用比片剂起效快6倍,达峰时间几乎在20min之内。②缓释效应及减少体内灭活作用。用水溶性差的脂质类作为基质制成的滴丸剂,从基质中缓缓释放药物,维持所需的浓度,可呈延长或长效。经口服除了可达到缓释作用外,还可减少在消化道与肝脏的灭活作用。如芸香油滴丸是以虫蜡、硬脂酸钠混匀先制成肠溶凝胶,再以固体分散技术以难溶性物质作为载体制成滴丸,以延长药物的释放和吸收,具有肠溶和延效作用。③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滴丸可使易水解、易氧化的药物和易挥发的药物包埋而增加其稳定性。如复方麝香草脑滴丸中丁香油为易挥发药物,制成滴丸后丁香油很好地包埋于高分子固体载体中,增强了药物的稳定性。又如舒心滴丸中有效成分为易氧化挥发的药物,制成滴丸后增加了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并减少刺激性,掩盖了不良气味。④可用于局部用药。如改善耳、鼻、牙、眼科用药,克服液体药物的易流失,易被稀释的缺点。如张恩娟等以聚乙二醇4000,6000为载体,丙二醇为增塑剂,制备复方黄连耳用滴丸,又如替硝唑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的口腔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但长期大量应用不良反应较大。将其制成牙用滴丸,作为一种局部给药剂型仅在病灶部位达到较高浓度,从而降低了全身的不良反应。⑤可代替肠溶衣、栓剂等。滴丸剂与一般栓剂比较生物利用度高,作用快,生产方便。⑥滴丸剂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的特点,且生产车间无粉尘,有利于劳动保护。

2 滴丸剂制备工艺特点

滴丸的制备是基于固体分散法,即利用一种溶性的固体载体将难溶性药物分散成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然后再制成一定剂型。

制备滴丸用药材应先根据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可选用不同的溶剂、酸碱度、提取方法等,提取有效成分。中药提取物(细粉),可直接加入到熔融的基质中,或添加适当的辅料,混匀,至其充分分散。挥发油可直接加入,也可通过添加山梨醇甲酯等先制成增溶液,以增溶法使其在基质中得以均匀分散。

针对具体的药物进行滴丸的工艺设计时,常以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圆整度、硬度、拖尾、外观质量、成型情况、滴丸成型率等作为考察指标,运用正交试验、均匀设计或单因素考察的方法,对基质、冷却剂、药物、滴制过程进行筛选,以优化出最佳工艺。如正交试验法优选失笑滴丸的滴制工艺,郭麟瑞等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速效救心丸的最佳工艺条件,张志华等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益心酮滴丸制备工艺。林亚平等人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咽立爽滴丸、稿心乐滴丸的滴制工艺条件。王艳萍等人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一清滴丸成型处方的筛选。一般根据药物的性质来选择相应的基质,根据基质的种类来确定冷却剂。药物对于滴丸成型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药物与基质的配比;②药液温度;③药物的加入方式;滴制过程常考察滴口内外径、滴距和滴速。

3 影响成型工艺的因素

制备滴丸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前所述的配方、基质与冷凝液的选择,滴制温度与速度、滴管口径等均可影响滴丸的圆整度、丸重差异、硬度、溶散时限等。其中丸重与圆整度是生产中控制滴丸质量的重要指标。

3.1 丸重

3.1.1 滴管口径 在一定范围内管径大则滴制的丸也大,反之则小。

3.1.2基质形成溶液后的表面张力温度影响表面张力,受其影响,故温度也与丸重有关。温度上升,表面张力减小,丸重减小,温度下降,表面张力增大,丸重也增大。

3.1.3 滴出口与冷凝液面的距离距离过大时,液滴会因重力作用被跌散而产生细粒,因此两者的距离不宜超过5cm。

3.2 圆整度

3.2.1液滴在冷凝剂中的移动速度移动速度越快,受重力(或浮力)的影响越大,就越容易呈扁形。液滴与冷凝剂的密度相差大或冷凝剂的粘度小都能增加移动速度,影响其圆整度。

3.2.2 表面积 表面积大的液滴收缩成球体的力量较强,圆整度较好,小丸表面积大于大丸,因而小丸的圆整度比大丸好。

3.2.3冷凝剂的性质液滴带着空气滴入冷凝剂中,在下降的同时逐渐冷却收缩成丸并逸出所带入的气泡,倘若气泡未能逸出前凝固时,即可产生空洞,此时需要适当增加冷凝剂和液滴的亲和力,使空气尽早排出,提高凝固时滴丸的圆整度。

4 溶散时限或溶出度

用丸重适宜、外观圆整的滴丸测溶散时限或溶出度,不符合该滴丸的规格时,就需调整处方使之合格。溶散时限或溶出度慢的,要增加水溶性基质或减少水不溶性基质;快的就要作相反的调整。

5 生物利用度评价

居文政等就复方薤白滴丸和复方薤白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以小檗碱为指标,采用HPLC法对10只家兔进行了测定,绘制了给药后的平均血浓度-时间曲线,结果表明,复方薤白滴丸组、复方薤白胶囊组血浆tmax分别为7.8h和13.8h,ρmax分别为154.3和89.8μg·L-1,AUC0→∞分别为428.0和398.5μg·L-1,同一处方,不同的2种剂型在家兔体内差异较大,滴丸剂的最大血药浓度和曲线下面积均高于胶囊剂,可见,复方薤白滴丸较复方薤白胶囊生物利用度高。

马慧平等对苯巴比妥滴丸与片剂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滴丸对片剂的生物利用度为316%。两者的消除半衰期、曲线下面积等各项药动学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南京军区总院的PKBP-N1程序处理,表明滴丸的释药性能明显优于片剂,表现在达峰时间缩短,峰浓度升高和AUC值增大。

6 临床疗效

临床验证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心绞痛的疗效。13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A组69例,口服复方丹参滴丸;B组66例,口服消心痛片。两组均随机观察12周以上。结果:用药4周后,缓解症状有效、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率,组间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12周后,缓解症状有效率A组为91.3%,B组为78.8%,差异显著(P0.05)。另有临床观察: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治疗(A)组和对照(B)组,A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B组口服地奥心血康。结果:A组有效率94.05%,明显优于B组77.50%(P0.01);A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64.29%,优于B组52.50%;A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等方面均优于B组(P0.01)。表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

从柴胡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柴胡滴九,有效成分溶出快,直接经膜黏膜吸收入血,生物利用度高、具有高效、速效和安全的优点,经临床观察,治疗风热感冒,能明显降低体温也能改善其他感冒症状,治疗组50例,临床治愈2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78%)和总有效率(94%)都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李国忠等将甲硝唑与氯霉素2药联用,研制了复方氯霉素耳用滴丸,采用滴丸剂对除霉菌以外的其他菌所致中耳炎均有较好的疗效。随机选择门诊病人204例,219耳,其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24例(124耳),慢性单纯性型化脓性中耳炎80例(95耳)。随机抽样分成治疗组102例110耳和对照组102例109耳,治疗组使用复方氯霉素滴丸治疗,对照组使用氯霉素滴耳液治疗。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显效91耳,有效18耳,无效1耳,有效率99.1%,治疗时间最长为6d,最短为2d,平均时间为3.6d。对照组:显效69耳,有效27耳,无效13耳,有效率88.2%,治疗时间最长为10d,最短为4d,平均时间为6d。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经X2检验,两组的有效率及治疗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赵映前等研究了血塞通滴丸治疗中风病(脉络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血塞通片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血塞通滴丸治疗中风患者的证候总有效率为90.3%,中风病总有效率为91.9%。在治疗2,3,4周后对中医证候、中医证候总积分、中风病、和中风病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塞通滴丸的起效时间(13.16±4.90)d明显优于对照组(19.10±6.78)d,(P0.01)。对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疗效均不明显,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一般体检项目,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试验前检查正常者试验后亦无异常。指出血塞通滴丸治疗中风病(脉络淤阻证)具有安全、有效、起效快等特点。

速效救心丸是由川芎,冰片等组成的新型滴丸剂,其药物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随着对该药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范围的扩大,近年来也有大量防治其他系统疾病的报道,如黄淑存报道对42例急性痉挛性腹痛患者的治疗,其中急性胃肠炎18例,胃痉挛10例,肠痉挛8例,肾及输尿管结石2例,胆道蛔虫4例。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4-6粒,必要时重复,不服任何其他止痛药。结果显效31例,有效率11例,总有效率100%。

7 滴丸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研发热点

由于滴丸载药量小,因此,中药要制备滴丸必须精制,富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这虽然使滴丸成分明确,质量易于控制,但因为目前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特别是复方配伍变化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全面,给滴丸的研究与生产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目前只能应用于剂量较小药物或处方组成较少,不利于该剂型扩大应用范围。此外,适合滴丸剂特殊要求的基质和冷凝剂品种较少,发展较慢,也影响着滴丸剂的研究和发展。

7.1 滴丸剂研究中的新辅料

7.1.1滴丸剂的基质与冷凝剂滴丸的研究和发展是与基质和冷凝剂的发展分不开的,并与之相互促进。近年来,随着滴丸品种和数量的增多,滴丸剂使用的基质及冷凝剂品种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7.1.1.1种类滴丸的基质和冷凝剂均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常用的脂溶性基质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蜂蜡、石蜡、氢化植物油、半合成脂肪酸酯等;其相应的冷凝剂则为水溶液、不同浓度的醇溶液等。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PEG)、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S-40)、聚醚(poloxamer)、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等;其相应的冷凝剂为脂溶性的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植物油以及它们的混合液等。

7.1.1.2 基质PEG:PEG6000是常用的水溶性固态基质,因其熔点低,极易与药物熔融成固体分散体,故适于药物的溶解、熔融、滴制和成型。PEG6000还可使整个工艺简化,产品质量和药效得以优化。有人用溶剂-熔融法制备吲哚美辛PEG滴丸,药物溶解度比原药增大1倍多。魏玉平等通过实验发现:①当复合基质(PEG4000和PEG6000)中二者的比例为1:1时,其耐热性最差,不利于药品的运输和储藏;②对于大量挥发油的中药提取物,当用PEG4000作基质时,若滴丸硬度不够、流动性差、耐热性差时,可用PEG6000来替换部分PEG4000;③当采用PEG6000作基质时,若料液的黏度高、滴制温度高、滴丸的光泽度差、易拖针状尾时,可用PEG4000来替换部分PEG6000。

S-40:由聚乙二醇基质酯化而成,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剂基质(熔点为46-51℃),S-40改变了聚乙二醇类本身不具有亲酯结构和表面活性的性质。S-40作为灰黄霉素、甲磺丁脲与呋苯胺酸的固体分散基质时,由于熔融时易与药物形成溶液,故能够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此外,也有报道S-40虽然能够改善某些在PEG6000中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但其引湿性较PEG6000强,故成品应注意密封保存。

poloxamer:是乙烯氧化物和丙烯氧化物的镶嵌聚合物,平均分子质量为8350,是一种优良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水溶性,毒性很小,价格较低,能与很多药物形成固溶体。poloxamer作为新型载体,曾用于熔融法制备保泰松固体分散体,也有人用poloxamer作基质制备了吡哌酸聚醚滴丸。

7.1.1.3冷凝剂在滴丸的冷凝剂中,水溶性基质最为常用的冷凝剂是液体石蜡和甲基硅油。但由于液体石蜡的表面张力较大,加之其黏度较小,有些滴丸在液体石蜡中成型不好或不圆整,特别是以S-40及poloxamer作为基质的滴丸在液体石蜡中成型不好。有人使用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改进了苏冰滴丸的成型。二甲基硅油是无色、无臭、无味的非极性液体,不溶于乙醇和水,具脂溶性。二甲基硅油表面张力小于液体石蜡,比重为0.965-0.970,与药液的比重差小,可减少黏滞力,有利于滴丸的成型;黏度较大,可显著地改善滴丸的圆整度。近年来,有的学者应用玉米油作为冷凝剂,玉米油的表面张力近似于二甲基硅油,但其黏度较小,故作为冷凝剂时常与二甲基硅油合用。

马云淑等通过实验发现液滴以液体石蜡冷却需用冰浴降温,且对混合物加水配比要求高,滴丸成型较差;而仅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时,因其黏度、比重较大,液滴在其表面与上层降落过缓不能收缩圆整,故冷凝剂同时用液体石蜡(在上层)和二甲基硅油(在下层)制备得到的滴丸效果较好。液体石蜡和二甲基硅油因比重和黏度的差异较大,经多次同时使用后仅接触面略有混合。

7.1.2其他成分在滴丸中加入其他成分,如崩解剂或增(助)溶剂,有助于增加药物与载体在熔融状态时的互溶度,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7.1.2.1崩解剂如平其能等在呱西替柳滴丸的制备过程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目的是为了促进滴丸在溶出介质中迅速分散,增加与溶出介质的接触面积。结果表明CMC-Na能增加滴丸的溶出度,30min时溶出度成倍提高,并且随着CMC-Na用量增加,溶出度也增加,CMC-Na的含量为18%时,60min时溶出度已达41.5%。加入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CMS-Na)量为20%时的布洛芬滴丸的溶出速度最快,10min时溶出度就达99.4%,大大高于市售布洛芬片的38.9%。

7.1.2.2 增溶剂 董丽华等在甲硝唑滴丸的研制中加入少量聚山梨醇酯-80可提高甲硝唑-PEG滴丸主药的溶出度。

7.1.2.3其他辅料林亚平等咽立爽滴丸的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甘草浸膏,结果表明,矫味剂的加入对丸重差异无明显影响,对圆整度还有所提高。加入适量水可使基质与提取物能充分混匀,稠度适当,并能相对减少基质的用量,增加载药量。

此外,还可以适当添加丙二醇、硬脂酸钠和淀粉等成分,用以改善性能。

7.2 新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在滴丸中的应用

固体分散物是指药物以微粒、微晶或分子状态等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中的体系。水溶性和亲水性很强的物质常作为固体分散物载体,以增加一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增加药物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固体分散物的常用制备方法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表面分散法等。采用熔融法制备滴丸,如香连滴丸、复方丹参滴丸、一清滴丸、苏冰滴丸等是固体分散技术在制剂中的典型应用。

7.3 新设备在滴丸中的应用

我国的滴丸剂已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这与近年来滴丸生产设备的发展分不开的。目前国内滴丸机有:单品种滴丸机、多品种滴丸机、定量泵滴丸机和向上滴丸机等4种。国内尚有处于研制开发阶段的异型滴丸机,可生产圆柱形丸。这种生产工艺,不采用冷凝剂,可弥补常规滴丸生产工艺的某些不足,具有工艺条件易于选择控制,降低能耗,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等优点,在制备滴丸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国外已研制出一种生产双重外膜的新型滴丸机。这种双层膜滴丸可完全消除药物对胃的刺激性。

8 结语

滴丸剂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药物新剂型,由于该剂型具有能够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突出优点,近年来已有较大的发展。1977年我国药典开始收载滴丸剂型,使《中国药典》成为国际上第一个收载滴丸剂的药典。目前已批准临床前研究的中药滴丸剂呈递增趋势,如血塞通滴丸、黄芪丹参滴丸、救君滴丸、参熊心痛滴丸、藿香正气滴丸、元胡止痛滴丸、清开灵滴丸、茴香油滴丸、穿心莲内酯滴丸、牡荆油滴丸等等。国内报道的西药滴丸有诺氟沙星、氯霉素、环丙沙星、双氯灭痛、盐酸洛美沙星、氧氟沙星、硝苯啶、双炔失碳酯、齐墩果酸、硝苯地平滴丸等。

滴丸剂作为一种新型制剂,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和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固体分散技术、包衣技术、包合技术、乳化技术、纳米技术等最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必将为滴丸剂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制剂设备、工艺及辅料的发展,将进一步拓宽滴丸剂的应用范围。


国内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整体规模增长迅速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已成为世界医药市场的第一大类药品。据统计,2003年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在全球药品市场排序第一,市场份额为16.09%,市场规模为750亿美元。作为中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手段,中成药在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据估计,2003年国内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的零售总规模约为82.10亿元,约占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包括中成药和化学药)总体市场的25.41%,约占中国药品市场的3.64%。其中,复方丹参滴丸为2003年心脑血管成药市场上销售规模最大的品种,该产品当年的销售收入为8.19亿元。以市场平均零售价格计算,其市场零售总规模约为10.87亿元。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市场规模较大,市场上销售较好的品种不在少数,通心络、步长脑心通、地奥心血康、速效救心丸、舒血宁、脉络宁和珍菊降压片等产品的零售规模都在5亿元以上,而已过亿元的麝香保心丸等上升趋势也很明显。从1999-2003年的5年时间里,除了地奥心血康出现负增长外,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主要品牌的业绩都有不同程度增长。由于整体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主要产品都处在同步增长阶段,产品之间还没有出现激烈的替代性竞争。


统计数据显示,2002-2005年第三季度,全国样本医院心脑血管用药金额呈现上升态势,2005年前三季度全国样本医院的销售总额为29亿元,2004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为25亿元,同比增长18.79%。但与销售额增长速度相比,样本医院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数量变化幅度并不大。2005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为15.6亿元,而2004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为14.3亿元,同期增长只有9%。

由此可见,该类药物单位药品平均价格(销售总金额/销售总数量)增长较快。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包括9个亚类,其中,心脏病用药所占市场份额最大(39.40%)。

我还想说,这不是在给大家去推荐某个“不久”就立即让你赚钱的股票,而是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透过现在纷乱市场气氛来认识一家企业,使自己具有独立的分析企业的能力。当然,“振兴中药”这个责任对于我们这里的人可能太重了,我们来这里只是如何能想着自己在这个市场上可靠的赚钱。
关于天士力,我说得也差不多了。我还想说,对于这只股票,如果你没有持有5年-10年的打算,那你最好只去观望而不要考虑介入(巴菲特好象也说过类似的话)。
对于现在如此热络的市场环境,我想引用格雷奥姆一句话:
“绝大多数投资错误不是产生于为高质量的企业支付高价格,而是来自于在经济繁荣时买入低质量的股票。”
天士力前世今生--重温六年前网上热议天士力集锦 天士力集团
所以,我坚信一条,好企业的股票,从长期平均角度看,它绝不会比任何投机者赚得少(跑赢任何投机者)。原因:
1。可能你是个非常年轻健康的人,至少你有一颗强劲的心脏,你的心血管当然瞧不起一切和“药”有关的东西了。
2。复方丹参滴丸是处方药,是不能做广告的;但如果有哪个中医都没听说它,请告诉我。
3。该公司过于年轻,知名度不高很正常。我也给它们公司提出过意见:你们的工作远远没有到位!因为很多应该服这药的人,都不知道。
明白了吗?呵呵。呵呵,你说的是。如何把药销出去,确实是制药企业的难题,也是一家制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天士力是做处方药起家的,“专家定位+学术推广”是它现在的营销模式,而且他们目前还只在中心城市的三甲医院为主进行。他们的观念是:只有医生开出的药才叫药。所以以前他们的精力主要在大医院市场。从前两年起,他们也开始注重OTC市场(药房),今年在OTC和城乡结合部市场的投入将更大。
你说得很对,这家企业的知名度还不高,很多人不知道它有什么药。我对它感兴趣,主要是对它的机制、它的历史、它的企业观念感兴趣。只要你相信它的实力,在它还不广为人知时,不正是它未来要大发展的前夜吗?它的股票现在能被“高估”吗?
这家企业还很年轻,它的缺点和弱点还一大堆。但在我看来,这就如同一个年轻运动员,看起来很稚嫩,但如果你是个伯乐式的教练,发现他的本质很好,你会因为它的稚嫩而放弃它吗?正好相反吧?这与选股的道理是一样的。选股不是在选秀。中药方剂有效成(组)分配伍研究

方剂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形式,方剂通过配伍提高了临床疗效,几千年来对人类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传统方剂的中药配伍停留在饮片层次,成分复杂,质量难以控制,疗效机理难以说明。作为防治疾病的内源性或外源性的药物,不论其组成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必须朝着质量可控、安全有效、机理清楚的基本要求发展。因此,采用现代科学手段诠释新的方剂配伍理论,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中药产品科技含量及内在质量,有重大理论意义及临床价值。

1 组分配伍理论基础及形式方法

1.1 组分配伍指导思想

组分配伍模式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从临床出发,遵循传统方剂配伍理论与原则,保持新模式配伍方剂的中医特色,通过严谨规划,针对有限适应证,降低方剂研究的难度。其作用机理基于方剂的潜能及其整合,与西药的对抗补充不同。方剂治病,融合了调节、对抗补充,启动自组织、自平稳的整体功能,求得和谐自然的整合效应。

1.2 组分配伍模式的目标

安全、有效并具有特定功能主治是组分配伍模式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的研究工作已经初步证明这一目标是可能达到的。包括:①能够按中医辨证用药;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③临床适应证明确且针对性好;④物质基础及作用原理相对清楚;⑤质量稳定可控,能够产业化推广。

1.3 标准组分与组分配伍的原则与方法

1.3.1标准组分配伍方法在确定适应证的条件下,针对特定的病证结合证候,以明确的关键病理环节为药效目标,以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模型为筛选模型,以现代病理学指标为主要依据,采用均匀设计、正交设计等试验设计方法,根据设计方案,采用计算机辅助有效组分发现法、药效功能筛选法等方法,发现或确定主要组分,剔除有毒组分,明确药物君臣佐使配伍关系。

1.3.2组分剂量配比的方法几千年的中医临床及研究认识到复方药物组成相同但因剂量/或比例不同时疗效迥异,这是由于复方具有非线性特征所致。因此,即使是相同的药物组成,在治疗目的不同时也要采取不同的剂量比例。由于用单一的病理指标难以表达方剂的作用,因此研究中采用多指标,在文献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实验设计,通过非线性建模-多目标优化方法解决组分配比关系,通过实验设计-非线性建模-多目标优化3个相关联的环节,共同实现复方剂量配比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

1.4 组分配伍模式的实现形式

1.4.1从有效方剂饮片配伍深入到组分配伍临床应用的经验效方不少,可归属于对病效方、对症效方、对证效方、病证结合特定证候效方几类。将其开发成符合现代用药习惯、具有时代特征的中药新药是当前学术及市场的迫切需求。针对临床有效方剂,通过组分研究,以病证结合为基础,针对关键病理环节与作用途径,优化方剂中不同组分配伍配比关系,强化主效应,减轻或避免副效应,形成针对特定病证结合证候的中药组分配伍方剂,实现从饮片配伍向组分配伍的发展。而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与方法的深化也是名优中成药深度开发的重要方法。

1.4.2直接标准组分配伍以积累单味药研究资料为基础,明确中药不同化学类别组分的药理作用及对证候的影响,针对特定的病证结合证候,依据方剂配伍理论与原则方法进行标准组分配伍可以形成新药,此类新药能加强其针对病理环节/靶位的作用,相关靶位的疗效也会因此而加强,但所针对的证候与传统理论的关系相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类组分配伍方剂,可以从对病出发,亦可从对症或对证出发。

1.4.3单味药的标准组分配伍中药有“天然组合化学库”之称,从组分的角度来看,每味中药就是一个复方,其中的组分比例是相对固定的,将其中的组分调整,药物的作用即出现变化,提取单味药的组分并通过对组分的配伍关系进行调整,可能从中发现新药。国外有许多植物不以标准提取物为基础进行的研究开发,因而其产品不能体现辨证论治。

1.5 组分配伍方剂的作用方式

组分配伍的方剂仍然是以多组分,多靶点、整体综合调节作为其作用方式。其整体综合调节体现在:①方剂的作用不仅与药物组成有关。而且与机体的状况有关,以血府逐瘀汤及生脉饮分别干预气滞血瘀及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63例,通过随机双盲研究证实,中医方剂的疗效与证候有关,方证对应时疗效明显优于方证不对应;以随机双盲的方法进行的血府逐瘀汤干预冠心病心绞痛的拆方临床研究,共纳入126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结果提示方剂的疗效不仅取决治疗,还要求方药与理法一致。2项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提示方剂的疗效不仅取决于方药,更取决于理法方药一致。左金丸干预热证胃炎模型及反左金丸干预寒证胃炎模型的实验研究,也证明方证对应是中药治疗取效的关键。②组分配伍方剂作用是多环节作用的整合。无论饮片层次及组分配伍,其作用皆表现为多环节、多靶点作用的整合。此时可以呈级联效应或为瀑布式作用方式,也可以是强效应与弱效应、正效应与负效应等多种形式效应整合。其最终效应受到若干个重要环节的影响,其中任何单一环节皆不能形成唯一贡献,即方剂的最终效应是多个环节作用的整合,其中存在多种互相影响的反馈机制。无论是何种作用方式,组分配伍方剂的共性特点是多个成分(群)针对多个病理环节的作用,表现为复杂体系的效应特征;如以组分配伍为基础的清开灵小方表现出对抗缺血级联反应的药理效应,起到提高抗损伤能力,降低缺血损伤因子作用的效应。此外,组分配伍方剂间整合作用还可以发生在多个环节。

2 有效成(组)分配伍的意义

2.1 确保临床用药剂量准确和安全有效

中药的用药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饮片的成人日用量。由于中药饮片中既含有发挥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又含有产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成分,因此剂量是否得当,是确保用药有效、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影响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含量的因素很多,如产地的土壤、日照、温度及化肥、农药的使用状况等,在中药饮片层次组方上,剂量成为衡量一个中医师水准高低的标准之一,“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的说法即源于此。尽管在长期的用药经验中,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并对采收时间和用药部位进行了限制,而且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的效力,克服其不良反应,传统上还建立了多种炮制方法,若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渗入,不能进化到分析化学成分这一步,也就不可能按有效成分的多少来准确确定临床剂量,方剂中中药的用量很大程度上还要根据用药经验来确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采用有效成(组)分组方可确保用量准确,疗效稳定。

2.2 提高疗效,节省药材,减少毒副作用

如上所述一味中药含有多种成分,而在方剂中发挥作用的仅仅是某一类或几类成分,其他成分则成为无效成分,起干扰或拮抗作用。有效成(组)分组方可克服上述缺点。如青蒿治疗疟疾虽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传统的煎煮法,其活性成分受到很大影响,丸、散剂中的青蒿,有效成分很低,治疟效果不佳,绞汁服用也只有1/5的有效成分被利用,其余有效成分仍留在生药残渣中,有效剂量很低,近些年利用现代技术,分离出青蒿素,使青蒿治疟的机理得到证实,同时使其整个研制过程完全符合国际惯例,治疗疟疾不必麻烦地绞汁或是煎煮,只需按要求口服几片药物即可,方便易行,疗效明显,使有效成分得到了最大限度利用,节约了大量药材。又如大黄含有多种鞣质,口服总鞣质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5种低分子鞣质口服能被吸收,而其中3种鞣质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1种有加重肾功能损害作用。由此可以想到去掉有害作用部分只保留改善肾功能的部分效果可能会更好。

2.3 有利于创制成分清楚、机理明确的现代新中药

中药现代化的目的之一是减少中药复方制剂中的非药效因素,提高制剂水平和疗效。以单味黄芪为例,黄芪含有多种成分,主要为多糖、黄芪皂苷和黄酮,不同成分主要作用不同,黄芪皂苷主要作用于心脑血管,通过扩张血管达到降压目的;对心脏的作用则是通过改善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对心功能起到保护作用。黄芪多糖主要对免疫系统有影响,不仅能作用于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和正常机体的抗体生成,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多糖和皂苷均可诱生干扰素,在抗病毒中发挥作用。黄芪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产生的过度氧化作用的影响,进而延长细胞寿命。因此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组方选用黄芪皂苷,用于增强免疫功能时选用黄芪多糖,用于和氧化有关的疾病治疗时用黄芪总黄酮和总皂苷,使组方得到精简,药效更为明确,这是目前从中药复方创制新药的常用方法。

3 有效成(组)分配伍的可行性

3.1 对方剂配伍传统理论的正确理解是实现有效成(组)分配伍的前提和基础

中医药学经过数千年的应用,已被实践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但中医药理论带有我国传统文化归纳与综合的特性,其系统观以古代哲学及古代科学为基础。古代科学的特性是对现象进行描述、对经验进行总结和对事物进行猜测性思辩。因而,中医的术语及观测指标有模糊性及不易掌握。加之中医药术语古朴而深奥,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继承前人成功经验,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中医药的发展方向,使祖国医学更加发扬光大,造福于后代成为首先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家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成果为科学认识传统中医配伍理论、并用其指导中药有效成(组)分配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

3.2 现代对中药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为有效成(组)分配伍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分离技术的发展,对中药有效性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已从数百种中草药中分离出多种活性单体和组分,这些单体和组分成分的药理作用得到公认,并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药的现代研究提供了许多微观上的资料。目前中药药理药效的研究成果验证了一些配伍组方规律,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如川芎与当归相使配伍组方在临床常用,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川芎嗪与当归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合用时,在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增加心脏灌流量和降低血糖方面有协同作用,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表现为拮抗。这就揭示了川芎与当归在中药配伍组方应用中的物质基础,同时初步表明其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也符合相使配伍的组方原则。

3.3 现代医药学面临的问题为中药有效成(组)分配伍提供了机遇

西医治病重在靶器官病理改变的纠正、逆转。故西药常为单一化学成分,具有高度专一性,作用靶点单一明确,因此在病因明确、发病机理清楚的疾病治疗中占绝对的优势。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将疾病的某一阶段的病理、生理改变归纳为“证”。根据“证”这一整体水平的疾病认识,从脏腑的联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中药配伍复方用药的多种化学成分、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调节机体的动态平衡。因此中药复方具有高度复杂性、整体性,是一动态调节过程,在治疗复杂疾病显示其特有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如今癌症、艾滋病、代谢综合症、老年性痴呆等多种发病机理不明、治疗靶点不清的复杂疾病成为困扰西方医药学界的难题,而中医药在这些疾病的治疗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疗效,这为中药有效成(组)分配伍提供了极好的用武之地。

4 有效成(组)分配伍的实现途径

4.1 从有效复方中寻找最佳配伍

所谓方剂有效组分是指中药复方中具有相近化学性质的一大类化合物(成分群),即将中药配伍组成的复方看作一个整体,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方法,将其分离成为各个部位(如挥发油、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精类、蒽醌类、强心苷类、皂苷类、萜类、多糖类等)。复方有效组分不是1味中药饮片的有效组分,而是组成复方的各味药相互作用后生成的成分。复方成分分离可根据复方的用药经验和临床作用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离(如按化学成分的分子质量、极性大小或酸碱性不同进行分离)。有研究采用复方有效组分分离和药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补阳还五汤中分离提取了7类有效组分,即总生物碱、总多糖、总苷元、总苷、蛋白质、氨基酸和挥发油,然后进行配伍使用,研究各组分对小鼠脑缺血的影响及各人有效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总生物碱、总多糖、总苷、总苷元和挥发油单独应用均可使小鼠对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所致脑缺血的耐受时间明显延长,而蛋白质和氨基酸单独应用则无明显作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和氨基酸与其他有效组分之间及两者之间均无交互作用,从而得出补阳还五汤中具有抗脑缺血作用的有效组分主要为生物碱、总多糖、总苷、苷元和挥发油,它们按一定比例配伍可发挥较好作用,从而形成了优于原复方的有效成分组方。

4.2 构成复方的有效成(组)分配伍

这种组方方式虽然也是以临床有效复方为基础,但与上述方法不同。不是把复方看成一个整体,而是将复方中的每味药当成一个个体,根据复方的组方原则和主要功效、主治病症,选取每味药在方中的有效成分或部位,采用现代药理学方法进行有效成分剂量的最佳配伍研究,最后确定组成和剂量,成为组分清楚的现代复方。如黄芩汤出自《伤寒论》,用来治疗太阳与少阳合病所致之下利,有清热止利、缓急止痛之功效。本方药味精简、力专效宏,后世医家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用于治疗下痢、泄泻等病证,故清·汪昂《医方集解》中称:“仲景此方遂为万世治痢之祖矣。”而从疾病症状表现来看,溃疡性结肠炎应属于下痢、泄泻等病证的范畴。在临床上,应用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也确实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传统剂型存在作用机理不明确、质量控制不稳定、煎服不方便等缺点。有研究通过对黄芩汤组成药味的分析,采用组方中有效组分按黄芩苷:白芍总苷:甘草酸=6:2:1配成悬浊液,结果显示黄芩汤有效组分配伍组对溃疡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效组分配伍组方克服了传统剂型的缺点,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4.3 作用靶点和机理清楚的有效成(组)分配伍

中医理论给予对疾病从整体上把握的整体观思想,在宏观上优于现代医学中还原论的观点及方法。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即可以提高疗效、易控质量,也大大减少了服药量,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目的。中药复方通过配伍可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这是中药配伍的优势所在,要想既提高药效,改善剂型,同时保存方剂多环节、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优势,又不能将中药西药化、割裂中药配伍的联系,不妨尝试将中医药配伍理论和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成果相结合进行配伍组方。

现代中药药理及有效成分的研究提供了对中药更深层次的了解。应用中药的现代知识,结合传统的中医理论,针对确立的治疗目标,设计一定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针对发病的多个环节应用系统思维方法,结合数学优选方法,对组方进行优化研究,可以找出新的有效方剂。在设计复方时,要兼顾中西医两种理论的长处,中医从整体宏观上把握,辨证论治;而西医则从微观上入手,针对致病机理,选择针对性药物应用。如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型患者,按照中医治则应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选用赤芍、三七、川芎和元胡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味药的现代研究结果,选用具有扩冠和改善内皮功能及止痛的赤芍总碱、川芎总碱、三七总苷及元胡素等进行配伍、优化组方,使配伍创新又不失传统特色。

总之,现代分析、分离技术和生命科学的进展为有效成(组)分配伍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中医药配伍理论的科学认识使有效成(组)分配伍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组分或成分配伍可完善中药物质与活性成分研究的现代技术体系,突破以临床经验积累作为中药研制新药的模式,为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体系。相信中药方剂有效成(组)分配伍研究的深入开展,可以为中医学术进步及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你说的“商标抢注事件”是怎么回事,我还不知道。请详细道来。
——
再论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及天士力、云南白药同仁堂等
近两年,传统中药股如云南白药、片仔磺及同仁堂等成为引人注目的大牛股。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正是市场对中华民族最悠久健康生活方式之精髓的一种认可,或者说它们的价值释放。以云南白药为例,在上市后的7、8年间,一直到2000年之前,它一直是个收益2、3000万的小企业。但由于该药独特的疗效,在剂型稍改进,营销和当地业务整合稍加改变后就开始释放出极大的市场销售业绩。这正是中药价值释放的一个范例。
但是,如果从横向及历史的角度看,未来云白药的前景未必就如同它目前股价那样的“辉煌”。首先,其药的应用领域是个不很大的市场,且有较强的西药替代品,而且云南白药的市场主要在OTC而非医院市场,这会限制作为一个药的品牌和市场;其次,以云南白药目前的销售规模(自产药全部加起来,包括销量日益下降的宫血宁等,目前也就是6、7个亿),现在正是高速增长期。但想想当年复方丹参滴丸在销售量也才5、6个亿的时候,成长速度比云白药还要快(年均在50%以上)。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发展阶段的问题。不能用现在天士力自产中药10多亿的时候与别人5、6亿的时候去比。再次,云白药直到目前,其配方由于保密,没有新的适应症后续研究,也没有与之相关的新药做后续,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并不很大。相反,我认为,尽管看起来天士力这些年似乎销售业绩增长速度慢,但它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后劲要远远大于云南白药这样的企业。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看来,这正是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不同。传统中药,强调的是一个绝密的配方,只要有了这个配方,就有了包打天下的武器。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样的“利器”终将成为它发展的包袱。而现代中药业,强调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GAP、GEP、GMP、GSP等把中药从一个配方这样的个体小农概念转化成从种植、提取、质量保证到营销方式等一系列的规范。这样做的目的,是与现代“药”的文化打通壁垒,并以现代科学技术规范使中药步入可靠、可理解、可控制、开放式研究更新这样的现代工业的模式上来。天士力这些年所炼的内功,正是朝着这一模式发展。“大病种、大品种、系列化”,正是天士力现代中药产品的特征。
总结我看好天士力的原因:一是它形成了我所看到的最理想的经营团队:阎希军的产业链管理和构建+李文的项目管理执行;二是它构建好了企业的发展平台和基础:拥有了最具市场价值的大病种产品(中国销量第一的药)和代表未来制高点的储备药(中药粉针),同时形成了现代中药的数字化制造平台及与之配套的营销网络(老外反倒最看好其营销网络?)。一句话,其企业的“组织资本”已遥遥领先于业内同行。三是它从事的是一个真正创新型事业:把传统的中药熔入现代医药里。它有争议,但没有人敢怀疑它的方向。
所以,从一个历史角度看天士力,你就明白它目前的优劣、它的所做所为。
对于其股票,我一直认为:你若还没到把它研究到想持有它5年以上,那你干脆现在放弃它;而若你真有这样的自信了,那么它未来给你的回报,一定会超过你任何的投机能力所产生的回报。

吴越兄:
非常抱歉,由于回贴多未能及时看到,迟复为歉!你的考虑非常仔细,我非常乐意与你这样的人交流。
1。确实,“价格管制”是这类企业的一个负面因素。但它不会白“负”的,所换来的是一定的特许权。比如进了医甲目录,虽然价格受限但销售成本会降,机场类公司的也如此(一定的垄断)。只要它的疗效好且是独家生产,价格管制还不会过分影响公司的经营价值。而且中国的药品由于目前基本上都是仿制品,管理层定价基本是以成本为主要考虑点。我相信中国的药品未来终有一天会与国际上“以疗效和病人因此节省的成本”为主要的定价依据。
2。没错,在中医看来,中医的“医药不可分”。这正是天士力一直认为的“只有医院开出的药才是药”的理念,而没有在早期大规模进入OTC市场的基本原因。“医和药”不分并不是绝对的。传统中医医药不分有其当时历史的局限(医疗手段和条件所限),而现代医药的一个趋势正是医药在分开,西药这个趋势更明显,但这并没有排斥医生的作用,只是使医生的角色更专门化了。中医药由于更加不现代化,医药不分显得理所当然。但我相信,随着中医药的现代话,名中医与名中药的角色会更加明晰和专业化。
3。我不能忍受一家企业连续多少年自由现金流为负,那是我首先要排除掉的研究对象。天士力这些年自由现金流并非为负(请兄台明查)。天士力是在经营现金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投入的,而且在我看来,有关“无形资产”的投入要更大,这是我能接受的一种投入方式。至于未来由于投入的风险,这个因素肯定存在,但要结合具体公司来分析。我考察过其投入的项目,但我不是行内专家,真正让我放心的是其经营管团队。
4。对于其分红,我曾在本次股东会上明确反对今年现金分红,并强调企业应有个性,不要应合一些财经记者的“嗜好”,以微软和伯克希尔公司长期不分现金股息甚至反而向股东募集为例,说明只要公司管理层认为必要,说明了就可以不再现金分红。但有位基金经理马上发言反驳我说“分红是让我们感到企业发展正常,否则我们可能会以为公司出问题了”……人家股数多嘛!这个问题我有机会还想继续与他们沟通。
5。该公司高管薪水之高,在上市公司中名利前茅。我认为其高管拿得多正常,但其独立董居然也拿到20万以上,极不正常(要不是那天有位新的独立董事在场,我肯定会提出这个问题)。我认为,高管薪水与其经营绩效间只要匹配就是正常的。对于现代企业,“人才”是最高价值的无形资产。这话虽然很多人说过,但真正这么做的极少。据我所知,天士力的薪酬在天津是超一流的,这样他的确吸引了很多高级人才在公司里。一流的团对,就应该拿一流的薪酬。如果我是老板,肯定也这么做。
6。中药粉针,我不是专家,不好做过多评论。但我咨询过有关专家,大致知道这是个有一定风险但若成功的话,有极大市场价值的项目。我更多精力放在对其管理层的考察上,如果我认为他们值得信赖,那么我也相信他们做的项目也许值得信赖。但是,我做过安全边际的考虑:即使未来粉针项目完全失败,仅它的复方丹参滴丸,也将使公司的价值得到极大的释放,目前股价也极其安全。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天士力不把复方丹参滴丸继续往20、30亿的销量上去做(他们完全能做到),而去做其它药(为此我与他们探讨过)?这才让我对行业对公司的认识深入了一步。简单说,我根本就不考虑他们的粉针未来会如何(对我来说那仅是锦上添花),而是相信,过了一个阶段后,复方丹参滴丸还将再须高增长的辉煌(这是我与同行们认识最不一样的地方)。你只要看看他们这些年一直在举办的“全国复方丹参滴丸学术研讨会”、研究该药新的适应症就明白我的意思了。感谢bbszx兄提供的独到见解!由于中国将在不太久的未来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寻找值得投资的医药类和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这段时间太忙,坛子里的很多好文章看得不太多,bbszx兄的见解才刚刚看完,很受启发!bbszx兄对印度药类企业的成长是否做过研究?有何高见?谢谢!看了楼主的分析,非常佩服.然后特意咨询了535公司的朋友,除了说药好以外,也听说了一些不和谐声音.楼主给分析分析.

1:阎是个被推到台前的场面人物.真正控制集团的是他老婆.

2:集团投资了无数项目(很少对外透明),全部亏损.庞大数额基本由上市公司这块弥补.

以上是出自天时力公司内部人之口.不知真假,请楼主辩辩你说得很好。来这里不是为了博得多少喝彩,而是为了与更多有研究的朋友交流并碰出新的火花。这样的话,独立的研究就是最需要的。没有谁的观点全部或永远正确。但独立的见解一定是向真理迈进的唯一推动力。所以非常欢迎各位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另,我对印度医药的研究还很初级。对于海正,我记得有过一篇专门写海正做原料药的道路如何与印度的某医药企业(印度股市的大牛股)相似。我感兴趣的是,印度的医药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居然是中国的2倍多。为此,我正在找原因,不过现在还没有成熟的答案。对于海正,我还缺乏象对天士力那样的深入跟踪和研究,原因是我上面说的,在中国,我除了对中药股,其它医药股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投入更多的精力,当然我会跟踪,那只是为了对这个行业有个基本的了解。
我也很喜欢看对医药行业和公司发展道路的文章。希望有识之人多给些火花。呵呵,我听到的小道消息就更多了,比上述更玩笑的也有。最开始我还当回事,后来就一笑置之了。我上面说过,对于一则传言真实的识别能力,与一个人对这家公司的理解程度成正比,而与他的小聪明成反比。
去过天士力公司的人,肯定会有这个印象:这家企业怎么这么有钱?我对它的负面印象(在这点上,不一定全是负面,我还要继续了解)之一,就是这家企业花钱有点大手大脚。而不是它“到处亏损由上市公司去背着”这么个南辕北辙的“小道消息”。
以前做茅台时,离谱的小道消息也有很多。如果我们整天对一些小道消息耗费过多精力,那么我们什么也分析不了或者什么公司也不敢相信了看楼主和各位大虾对天士力这么乐观,有几个问题想探讨一下:
1。为甚么天士力好几年四季度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差不多相当于前三个季度的,心血管用药有这么强的季节性吗?
2。如果我没记错的话,02年天士力从江苏帝益和奇声花4000万买了荆花胃康等几个品种,而帝益药厂却是被集团收购的,这样的财务安排不让人生疑吗?
3。02年天士力上市融资7亿,而后募集资金项目没少变更吧,变更说明什么?原来的项目是虚的!1.9亿的中药数字化项目后来变更为收购资源公司,资源公司是什么?天士力的提取车间。
4。从02年末,公司管理层就宣称03年要把新买来的三个品种做到1.8亿,几年过去了,后续产品有哪个做大吗?丹参滴丸有大的增长吗?这样的销售能力和执行力,外资会花20亿去买他的营销公司?楼主知道天士力的销售队伍这些年流失了多少人吗?你说相信天士力完全有能力把丹参滴丸做到30亿而公司不去做,凭什么会这么说?
5。前几年,天士力每年的业绩增长都刚好是20%左右,05年下滑了,这跟他的销售模式是怎样的关系楼主能解释一下吗?
6。看到楼主贬低中金的黄毛丫头我就想笑,你知道中金的黄毛丫头03年刚出道的时候第一个热烈推荐的公司是谁?天士力!她曾经被天士力重重的挫折过,所以大家是不是应该对她的观点更重视些呢。回复:
1。这是会计确认的问题。第四季度虽然有旺季的因素,但更多是销售人员的年度考核时期。很好理解。以前的中兴通讯正是如此。
2。“荆花胃康”原先正是由帝益做的,后来才进股份公司的。我看不出这里面有什么大问题。
3。02年上市的公司,你去查一查,有几家没有变更过任何一项募投项目的?看问题要历史地看。02年上市,招股书是2000年或更早做的,而2000年是什么年代?是“市场化”发行88倍市盈率闽东电力的时代!这就是中国当时证券发行的的实际。那时候你的项目所需资金都是远不到实际募集资金的,投行人员为此就“编项目”,此为行业普遍情况。问题是经过几年后要看公司的权益收益率,是否仍然超过资本成本。对于医药企业,更是如此,因为医药公司的投入期要更长。在美国,这个周期要10年。
4。任何药品新上市都有风险。荆花胃康我认为基本上是个失败的项目,但养血清脑颗粒却是个非常成功的项目,它05年的销量已超过2亿多,算是失败吗?至于销售队伍的淘汰(你却理解为“人员流失”,呵呵,仅仅是理解不同?),如果我了解到其销售队伍过分“稳定”,我会第一时间把这家企业从我的研究对象中PASS掉。也许我们对企业的理解相差太远,那就不用再这一点上论了。
5。这一点,我上面的跟贴中已详述过。以前我的怀疑的不是它“才”成长20%,而是为什么不成长了?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开,我才对公司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重复的话我不愿多讲。
6。任何人对一家公司的看法,都不可能一直保持一致,这本是个正常的事,但对一个刚刚上市就猛力“推荐”的,我却看不上——说这样人的太嫩,不为过吧?一家没有连续3个完整会计年度报告的公司,基本上不在我的重点研究范围(短期或波段炒炒还可以)。某个人的观点,我从不看它打着什么牌子的。我曾对某海外券商对中兴通讯2004、2005的研究报告媸之以鼻,不是因为它的牌子,而是因为其观点的业余。1。楼主说是会计确认的问题也可以,但是和他的销售模式紧密相关的,天士力每年12月底向渠道大量囤货,下一年再慢慢消化,囤货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说他不好,因为囤货是回款的,可以提前占据渠道资金,但问题是终端的促销消化要跟上,不然渠道里的货会越积越多。由于是囤货这种方式,天士力才会四季度销售和利润奇高,每年的增长数很整数,但到05年渠道里实在囤不下去了,消化不掉了,于是开始下降了,而且06年接着消化,06年公司没有增长并不是研究员们说的,是李文说的。又由于销售的考核模式是回款,所以很多销售经理知道下一年的任务难以完成了,于是囤货-回款-拿奖金之后辞职了,而终端的消化就让下一人去费心吧。
2。楼主说:02年那时候上市的公司变更项目是正常的,因为你的项目所需资金都是远不到实际募集资金的,这就有问题了,既然你募集的资金远远大于你所需要的资金,那才上市两年(04年)就提出要增发、可转债之类的,为甚么?前边富裕的钱哪去了?如果利润可以用会计处理,权益收益率还可信吗?医药公司的投入期很长?那是美国,不是中国。在药品研究上中国至多还只是develope,还没有research,都是短平快项目,谈不上投入期很长

先自报家门,俺们是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
首先,佩服bbs的敬业.
接下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管理层不错,这个公司有前景.
2.中药的重点在于长期保养,而非治病(片仔黄,安宫牛黄丸等除外),治病作用和西药相比可忽略不计!小毛小病中药也许可以调理,但是完全可以被西药替代.
3.滴丸治疗骨质增生的推荐医生我查过,是福建蒲田一家小医院的医生,即使是主任医生,也没有意义,找这样医院的医生来推荐,对应了它的相应地位,进口药的推荐都是找大牌医院的大牌医生来推荐的.也许滴丸不应该把自己写成万金油.我是骨科医生哦,虽然道行浅,但是滴丸治骨质增生却是风马牛,不管它所谓的理论如何......
4.任何股价都是资金推动上去的,没有后继买盘,巴非特的可乐和石油也不是可乐和石油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是股价上扬的前提.现在好像有资金强力介入,也许可以讲故事了.呵呵.
5.想长期持有,我要看到中央电视台有滴丸的广告,否则免谈.作为中药健康消费的东西,必须以广告轰炸,安利,可乐,哪个没有
6.有新资金介入,波段可作,长期持有,我看不到,不干.
7.提个建议,bbs离天士力太近了,是天士力思维,而非客观思维,得罪
1.对于4季度销售额占全年比例过大的问题,我曾专门通过有关人士调查过,你说的仅是可能的解释之一.(但不完全如你解释)。还有你解释原因中,首先,05年总销售并未下降,只有复方丹参滴丸是小幅降的,而这与去年央视暴光事件对浙江省市场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还有就是为云南假药案导致的停售有关)。其次,如果真按你所解释的,该公司撑不了几年这种方式就撑不下去了,但实际上是公司近7、8年来年年如此,而且是从长期高速增长中到目前缓慢增长中,这种模式未变过。再次,据我了解该公司销售人员实行的是末位淘汰制,每年都有人员“流失”。对于06年,李文并非象你说的“销售不增长”,他说的是,由于06年公司营销重点在OTC和城乡市场终端配送建设上,需要的投入增加,可能要新增销售费用3000万左右,这样将可能影响经常性的销售增长带来的利润增长。研究员因此而得出06年天士力增长乏力之“普遍结论”。把研究放在听某人的话的基础上,我对这类“研究”就叫做“情报收集员”而非研究员或分析师。
2。该公司04年提出过可转换券。但实际上它完全可以不需要这笔再融资。事实上确实如此,现在的它的粉针等项目就是通过自己内部融资做的,也因此取消了可转换债项目。这只是个负债结构问题。有人说天士力现在负债结构“不好”了,那为什么又要谴责人家当初的再融资?你又要负债结构好,又要不再再融资?那就看如何取舍了。任何公司都愿意采用最低的成本来融资,这没什么奇怪的。万科等这些年连续发行可转换债,早有人通过模拟研究认为,事后看不需要这么多可转换券也可达到同样的财务绩效,当然负债结构要不一样(肯定不如现在)。再融资妥否关键不在方式,而在于事后能否提高股东价值。


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可以用来形容楼主

只有作到“情人眼里出西施”
才可以“山无凌、天地绝,乃敢与君绝”

这可以用来形容长期投资

首先,从你的言论,我判断你是个西医。我也有某大城市三甲医院的西医和中医朋友,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但他们对“复方丹参滴丸”的看法相差十万八千里。中医把它作为冠心病急救的首选药之一,且为之后的长期的服用药;而西医则顶多把它当做“心理安慰剂”。呵呵。这就是中国医生的现状!但我想问一句:中华民族这千年来是怎么过来的?靠“心理安慰剂”活过来的?那么那些“非心理安慰剂”又是怎么传给现在的医生让他们信到顶礼膜拜呢?搞不懂。
我虽非医生,但我可以通过自身实践得到答案。答案我在此贴中已有述。观念的改变是难的,好在我不在医生的观念中,我只看结果(在我前贴中已有述)。
我离他们管理层并不近。我也只是最近才见过他们的面并谈过。我的研究是首先在远处观察,得出问题才会去接近他求得解惑,否则在这个十几年的市场中,可能早就被主观给干掉了。
另,完全不同意所谓“资金推动”。资金又是靠什么去推动它入市呢?他为什么不选其它股而非要选这个那个股呢?
呵呵,您还是个医生,不该不知道处方药不能去做广告这一常识吧?
还有,请您还是再看看比如《全国复方丹参滴丸研讨会论文集》里面的医生吧!随便举几个: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院、天津中医学院、哈尔宾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西京药剂科、解放军254医院、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病毒药物研究所……
以上单位的医院医生的级别不知道有没有您高?里面不但有主任医师,更有多位两院院士……他们也研究复方丹参滴丸的新适应症,级别够了吧?
言语重处,得罪了。天士力我说了很多对它正面的东西,其实我也有很多对它的疑问。这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必然有年轻企业的绝大部分问题。它是民营企业,总会让人对之的透明度有疑问;它这两年来的一些对外承诺没有兑现,也彰现出做事欠谨慎;它做药的思路在我看来也有诸多矛盾之处:复方丹参滴丸与养血清脑颗粒——我认为在生产的关联度上不大,与公司构建的“现代中药”产业链系列关联度更不大,由于是多味方药,在今后在药材紧张的时候养血将面临考验;既推出了丹参滴丸,又推出另一个与己竞争的药氏(shi)参益气滴丸,结果后者刚上市就面临“流产”,胃康药更是有些论证不清就匆忙购进上市,结果遭致失败。公司的投资资本近年增长过于迅猛又没有给投资者道明其细致的考虑是什么;投资商汇(渤海银行)与公司长期战略无关联度,完全可以放到集团里去储备;投资“我利得”虽然有长远考虑,但至少与股份公司当前的经营重点无关,也应放到集团去储备。……
但公司的问题我认为是局部性的。在我考察过的公司中,想找一个“理想的”、“毫无任何疑问”的几乎没有。有比较才能鉴别。从它的药能卖成全国第一而到现在量还能不下来,就很能说明这家公司的实力。还有,它的几个竞争对手我也考察过,它们可以含沙射影地说其它的风谅话,对它的一些方面和做法评头品足(比如对它提出的“现代中药”的质疑、FDA认证的“作秀”等等),到现在竟然还没有听它的竞争对手敢说它的药“不好”的。什么是一家公司的本质?这些已经让我不能不对它感兴趣了。
各位谁能给我举一个没有任何疑问和缺点的公司?如此看来,看好的人太多.而近两年又不能快速增长,因此主力有充分时间振荡作波段而不是做大牛.如果真是好股票(我不是指好公司),那么市场对其的反应恐怕会是洗得人彻底丧失信心.
主力对其不看好,就是不认同此价位.另外,瑞银获得的对价为何又减掉了40万??

我的感觉,打压或横盘的几率比较大.短时间内难以闯新高.个人感觉而已
很抱歉,没有深入研究过。
医药股中,我更感兴趣的是民营企业。因为在我看来,医药这个行当,从长期看民营企业更适合。医药需要较长期的投入,即便是中国式的研发新药,周期也得5年左右吧!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没有一家大型药厂是由国家投资能够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个行业具有的高风险、长周期、高收益等特点,民营体制具有更多的优势
说得不错。这其实正是我们在选股中必须面对的两种类型的公司。那些“傻子都能经营好”的公司,在管制和市场开放及技术进入的今天,今类公司将越来越少。而且从国外历史看,这类公司不但数量越来在减少,而且慢慢地退出了大市值公司的行列。而那些靠竞争取胜的公司,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大市值公司的位置,且从长期看平均增长速度最快,带给投资人的回报也越高。应该承认,研究这类公司相对来说是困难的,但作为一个职业投资人,必须具备从这种复杂类经营的公司中选取胜者的能力,否则,今后恐怕是迟早要被淘汰的。
研究盐湖钾肥、贵州茅台自然要简单轻松很多,但要把天士力研究清楚,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再次申明:此贴仅为研究贴。勿自己以为是地理解成给人硬推荐什么股票,让人买入两天后就获利以博取喝彩之贴。这种虚荣感,我早过了那个年龄。
傻子能经营的公司,如果有低价,那是好得不得了。但随着股改的接近尾声,应该说几乎不存在了。楼主选择这类可能成为经典的公司,可能获得超常收益,但毕竟有些风投的味道。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判断好公司目前的风险点,是不是足以构成致命打击?
老巴说过,不是“风险越大,收益就越大”,而是“风险越小,收益就越大”。
欣赏楼主的专业和执着!

谢谢!
不过,我的理解不同。选择未来的“卓越型”企业,并不是以风投的方式去进行的,而首先是这家已经显示出了一个“卓越型”企业的必备特征:管理团队、企业的奋斗理想和实际业绩。“卓越型”企业不是赌它的某一点(比如它某个项目的成败),而是看中了它的企业素质。比如,这家天士力,它的基本素质我在这里贴里已经说的很多了,就算这家企业未来几年没有什么新药品和项目出来(它的粉针等全部失败),仅它的复方丹参滴丸也远不值现在的市值。它有什么“风险”足以“致命”呢?谢柳文转载的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在现代中药领域里的动态。
你上面的文章中谈到了日本的汉方药,我这里也转栽一个天士力的老总阎希军去年9月份在新浪网与网友对话交流时的一段话,有助于我们理解日本等国的“汉方药”与中国的中药的差别:

“网友:中国的中药和日本、韩国的中药相比,是不是别人的技术比我们还要先进一些呢?

  闫希军:应该说韩国和日本,不叫中药,是以植物药,或者是我们汉方的祖方为基础,应该说他们的技术在某些程度现在是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我相信我们中国的中药这几年的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动,中药现代化的推动,我们这方面发展也很快,在某些技术上,我们应该是超前他们技术的。但是我觉得我们有一个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我们中国的企业都是研究为主,尤其是中药企业,还是瞄准我们国内的市场,但是像韩国、日本这些企业,他产品一出来就是瞄准全球的,它的影响力要比我们大,所以我们有的技术还是不低于他们的,但是我们的市场行为要比他们弱化多得多。如果企业未来几年没有什么新药品和项目出来(它的粉针等全部失败),我反而认为应该怀疑该管理层的素质,因为新产品全部失败,还能有啥新希望?
[/quote]
我前面的贴已说得很清楚了。
复方丹参滴丸未来的增长空间远不是这两年“停滞不前”所显示的那样。即使没有其它产品,仅此药也远不止现在它的股价的市值。
真不知你的思维是怎么理解别人的话的。“即使……”就是我肯定了吗?假定它不存在与假定它必定失败是一回事吗?
它的粉针,我前面已有介绍,那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空间?!它还有更多其它储备的重磅药……。就把它当作今后意外的惊喜吧!
果这个贴子中19页之长,上面还有这么多网友一起探讨的,还没有谈到的它的“持续增长潜力”,那么我就不懂你所说的“持续增长潜力”指的是什么了。
我不习惯于一些券商研究报告的思维方式,什么某某公司有何项目,什么时候投产,所以未来就会如何如何“增长”,如果这就叫“持续增长”,那么换个符号,比如啊猫啊狗,都可以“增长”啊。
“增长”的潜力来源于竞争优势及其保持能力,而不是别的任何东西。
这里引用几句巴菲特的名言:
“……投资的关键不是去评估一个行业……将增长多少,而是去鉴别所选择的公司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其竞争优势的持久力。是那些被具有宽阔、坚固的护城河所保护的产品或服务给投资者提供了回报。

中药现代化是一个前赴后继的伟大事业,天士力愿为中药现代打拼出一条通路,使中药最终能够国际化,为全人类服务本贴本是讨论对天士力公司的认识和理解的,而不是讨论天士力的走势的,但实际上这也是分不开的(谁让这里是股票论坛呢?)。就此我也想在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如果是以公司分析与估值为依据进行投资的话,那本来就是与二级市场的行情走势无关的,也不用二级市场股价的走势来验证我们分析的错与对。因为“估值”本来是以这家公司的财务表现为依据而不是以二级市场的股价为依据的。只不过,如果我们假定证券市场“终归”是有效的,那么从一较长的时间(而不是几天或几个月甚至不是一两年)里来看,证券价格必然反映正确的分析与估值。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用股价来“验证”我们分析的错对。
注意到今天,天士力的股价按复权已创了历史新高。说实在,这既在意料之中也有点出乎意料:这么快就开始了?
从一个二级市场炒家的经验看,当一个股冲破了它几年的历史新高后(600535基本上是长期的大复合头肩底),其未来走势就是非常清楚了:开始了它的长期牛市,它上面已经没有“天花板”了。
这种走势意味着什么?按正常预期,该公司今年确实没有太大的会计意义上收益的增长,那么好象股价现在马上开始长期走牛有点让人“找不到根据”。这种问题其实我以前也遇到过很多。我的理解是,股价并不完全与眼前的会计收益线性相关,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和预期。而且我另外一个经验就是:真正的好股总有你意想不到的利好或题材、业绩等。
我在本贴中写了一些对该公司的认识,细心的网友肯定会发现,其实很多机构去年买入天士力时预期的很多利好(可惜在去年基本上全都没兑现),在今年都将一个个“跳”出来!甚至可能是当初未预料到的东东。这些可能的利好其实都是一家公司高内在价值因素的释放,只不过是以一种看起来偶然的方式在释放。拭目以待吧!拜读了LZ的长篇热贴,很支持,更佩服.股票市场是藏龙卧虎之地,LZ这样的大才,能够直抒胸臆,发表个人独立见解,才情于功力跃然网上!
现在是机构报告漫天飞的时代,为什么还要赞扬LZ这样原创地去做草根研究挖掘大黑马?
其实,这不是吹捧,而是很有道理的.
本人也是证券从也资深人士,深感越是信息海量,越是要讲求独立见解:
1即使你曾经投资过某只黑马股票,但是往往遗憾地发现持有的时间太短,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公司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报告的推荐,而不是自己有深切见解,人云亦云,人变我变;
2尽管分析师有名校高高学历的履历,但是往往是从学校到研究所,阅历太少."华尔街是唯一一个坐劳丝莱斯的需要向坐地铁的请教的地方".基本面分析的精髓是对企业的把握,这是目前许多从业的年轻人所欠缺的.
3研究所是报告的卖方,往往对报告的量有着强烈的偏好,分析师有时候为了完成指标,经常疲于奔命,实地调研蜻蜓点水,这样的报告质量可想而知.同时,对于一些有潜力的品种也不能配置更多的精力跟踪了解.
3分析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一些性格上四平八稳的同志往往长期驻留在这些位置上.性格都有两面性,四平八稳一方面胜在塌实肯干.另一方面输在谨小慎微.很多同志线性思维很强,最拿手的就是对成长率的胡乱臆测,这些线性的臆测往往被大千世界的丰富多采击的粉碎.分析师应当深入基本面,但是很多报告的起因却是技术面.出于对职业的保护,分析师人云亦云的多,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少;股票上涨时,大声推荐的多,股票见底时,敢于出手的少.这样的四平八稳其实降低了报告的吸引力.
4股票市场虽然长期是称重机,但短期确是表决器.分析师往往迷失于短期的考核,对技术性问题的重视胜过对本质性问题的重视.这就导致了很多分析师的投资哲学不是价值分析,而是趋势分析.
5一些不良分析师和机构勾结,降低了行业的诚信度,也降低了报告的可信度.
在这个市场上生存赚钱,最重要的是有真知灼见,和对真知灼见的执行力.
毕竟,财富要靠自己的智慧去积累!!
在消费品股票被捧上天的时候,医药股成了挖掘非周期牛股的温床.如果说消费股的核心是品牌,那么选择医药股的核心还是品牌吗?
从最受追捧的白药看,似乎是.白药这样的大品牌容身于一个小病种的小市场,要发展,只有扩大下游,向非药领域进军,其实白药目前的成功是把自己由一个医药公司演变成快速消费品公司,是做了变性手术.
从最有口碑的同仁堂看,似乎也是.吸引消费者,投资者的是它百年金字招牌积累的口碑和保险柜的秘方.
如果问题仅仅这样简单,那么意味着我们看好的医药股的产品可以依照消费者的经验而不是专业意见可以选择,那么他们发展的方向必然是QTC化,保健品化,甚至是消费品化(比如牙膏).如果这样能够成功,那么也是另类的成功,而不是一个真正医药企业的成功.
药品毕竟不是消费品,人命关天,兹事体大.人们吃药是为了制病救命,药品的疗效是首先追求的,而不是产品带来的心理愉悦.
药品差异化的背后首先是知识产权,你有我有的产品是没有高利润的.然而知识产权意味着高昂的研发费用高度的研发风险和维护知识产权的费用.理论上讲,医药企业是比一般高科技企业还要高科技的企业.高收益,高风险.巴非特从不染指医药股票正基于此.目前中国药企的实力和国内知识产权环境的恶劣,.走知识产权之路相当艰辛,仅此一点,我们就可以放弃绝大多数医药股(尤其是西药).从大概率的角度,中药似乎是唯一可以成功的领域.
其次是创新,虽然列祖列宗替我们做了初级研发,但是在秘方不秘,老处方治疗不了新病种的时代,创新尤其重要.即使是同仁堂,历史上的中兴大业不是也由离经叛道但富有创新精神的白七爷不断开发新药完成的吗?不创新,不搞现代化,老字号还可以混混日子,一般企业很难脱颖而出,更谈不上国际化.
另外是规模.规模本来意味着低成本,是和差异化水火不容的.但是没有规模,,没有积累,谈不上继续创新.不降成本,就给盗版留有空间.
……..
尽管巴非特从不投资,但他仍然指出医药行业是一个可以积累巨大财富的行业.
本人是门外汉,有一些初浅的医药淘金想法,大家指正吧.有什么“费思量”的呢?你收购了人家,按会计准则就必须合并报表。
收购就一定要增加会计利润才是“收购”吗?按严格的理论意义,如果是以公允价格进行的收购,那么收购不但不能增长会计利润率,而且也不能增加公司价值。任何收购从来都是着眼于长远的经营战略考虑的。
谁预期今年它是“两位数”增长了?反正我在此贴中从未这么预期过。
此外,对那些过分关注某期会计利润的人我想借用巴菲特的话说一下我们对公司价值理解上的差异:
“我从不预测一家公司未来的每股收益,……并不关心它这几年能赚多少,我只关心它未来5年、10年后能赚多少……”
因此,用某年的会计利润的数值而不是它背后的含义说事,就与用某天或某个阶段的股价表现来说事是一样的。只因为我们对公司价值观的理解上相差甚远。
所以,明天它的股价是涨是跌,跟我没关系。

Jim_MU兄:
我在前面对该股的二级市场股价也有点自己的看法,供参考.不过,由于二级市场股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很大,更主要的是6535现在的价值驱动因素并未在财务上充分反映(还未到反映时候),投资人通常都是按目前状况进行买卖定价的。分歧越大,震荡也就越大。
所以,我一直认为,这种票,要么你就先别考虑,要考虑就是长期投资。所谓长期投资就是不要将之的市值贡献纳入你的短期市值考核里。我也认为,只有对那种目前投资人还未认识到其内在价值因素的股票才可进行长期投资,而那些市场都基本已认可的股,基本上都不适合做长期投资(但通常是良好的短期或波段品种),不要忘了市场经常是“有效”的。市场当前认可的,反倒从长期看是最有可能错的。
为什么要做长期投资?一来短期波动不好把握,二来更重要的是你对一家公司的认识如果是由于其内在因素(而不是暂时的财务表现)导致与市场的看法不同,这里才具有了巨大的改变空间——也就是长期投资价值释放的空间。
如果你的分析是到位的,那么长期投资的收益率肯定要超过任何短期的投机水平能达到的,这是我的理解
在别的股票因为行业因素大丈的时候,天士力表现平平.即使对于一个超脱的长线投资者来说,也毕竟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对于市场,往往还要心存敬畏,因为市场是众人的意见组合,有时候预测力是惊人的.对于一个价值投资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大前提搞错而不知更可怕的了.我想这也是包括LZ在内的人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长线投资的理由必须由长期的时间架构给出答案.
就目前而言.在大多数机构眼里,535还不是一个有独特性的股票,未来成长平缓,是不可能给以一个高PE的.至于大家看中的管理层,因为几次预言没兑现,在别人眼中成了夸夸其谈之徒,不能加分,反要减分.
这就是机构的逻辑.长期?在只争朝夕的精英的眼里,远远没有短期重要.
他们对了,还是我们对了?
答案

市场对了,还是我们对了?——现在可能没有任何投资人可以知道,除非上帝。这也许就是股票投资人想获利必须面对的风险。
不过也简单,只有离开市场的喧嚣和股价的波动,静心审视公司的方方面面就够了。
其实,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当年2000年年初的中兴,相比大唐、东方通信,股价最弱,里面的机构最少。如果“顺应”市场,去做网络股或那些热门强势股,可能在某个星期或某个月,你比较满意,但过不了太久,市场的回报和惩罚就清楚了。BBSZX兄对未来成长源的分析我很同意.
在丹参低丸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扩大市场容量是成长之路.在国内搞0TC伸向县城农村,在美国搞FDA,伸向国外.虽然在进期花费不少,影响当期利润,但是通路一旦建成,不仅是老产品可以放量,新产品也会缩短投放期,不要忘了,天士力目前还只有区区几个中药产品.很多研究员诟病天士力的理由之一是产品储备不足,其实目前中成药包括天士力的在内,有什么新特药?(如果有,可能是未来的粉针)成长不是品种种类的增加,而是品种市场深度的挖掘.这种成长,是一种隐性成长,而不是大家易于观察的显形成长.我估计,随着OTC渠道的建立,可能天士力会加快OTC新药的推出,让建好的路跑更多的车.




Jim_MU:
很羡慕你的"小罗"造形。
此事对天士力这样的企业没有影响,或者是正面影响。因为天士力是上市公司,产品成本、收入情况是公开的。管理层要求上报有关企业的成本收入情况,主要是针对非上市公司的暗箱操作,为今后的药品定价摸个底。
另外,如我前述,在国外,药品是按疗效与患者由此而节省的机会成本而定价的,与药品生产成本无关。因为人家更多是真正创新型的专利药,不象我们基本上是仿制药。仿制药的定价当然要以成本为主要考虑了。我想中国医药市场过些年规范化后,及创新药、专利药多起来以后,今后的定价肯定会向国际市场定价接轨的。
petter9988兄的所述,我完全同意。 简单对比分析一下同仁堂与天士力的1季报,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同仁堂去年下半年开始营销改革,但是,稍微一变,销售收入就开始下降,1季度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同比降低10%,而且这一业绩的取得是在营业费用大幅下降22%的情况下取得的.营业费用如此降低对今后的经营产生的负面影响现在还很难评估。

尽管仅用1季度的报表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这不妨碍我们下面的讨论。

如果一家药厂药品的销售与营销方式密切相关,那么只能说明其药品的市场地位十分不稳。很难设想象同仁堂这样的“百年老店”也属于这种状况。不过,同仁堂的药基本上都是OTC的老牌子药,几乎没什么独家生产的药。尽管是百年的名牌子,这或许明说明该企业的营销实力的问题。如果要问:天士力的企业实力强还是同仁堂的企业实力强?恐怕99%的人都会说,同仁堂啊,人家是百年老店啊。但是,比较一下,天士力从医院市场的营销向OTC和城乡市场转变时(这个转变要比单纯的同仁堂在OTC市场销售政策的小变动大得多啊),但销售收入这些年居然从未降过,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到今年开始了加速增长。这些事实的背后难道不是企业实力的反映吗?

很多人看企业习惯用“概念”来思维。“牌子”(所谓的品牌)响、历史长,所以如何如何。就如同一看到媒体热炒3G,马上联想到G中兴,而不去细致的分析。

以概念而非理性的分析看企业做股票,迟早要被市场修理的。行业治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天士力的成长策略,由偏重在既有优势的医院营销渠道上推新特药.向更重视OTC市场寻求突围转变.前者可能更符合研究员所谓差异化、高质量的口味,更阳春白雪,后者似乎下里巴人很多。医药行业如此管制,及时做出应变之策,证明闫总不愧是老战士,当然我更希望他更早地做出这一决定。我相信,两条腿跑总比一条腿跑的快,如果粉针项目能够成功推广,可以说天士力已经做强了,巨大的营销网络将使他真正的做大!
对于一个天士力长线投资者来说,我们80%地赌闫总这个人。全流通已经给他巨大的激励,他有远比我们更强烈地对成长的渴望。适当放缓脚步,把战壕挖深,是为了更好的杀敌。我们不必担心他逆境时果步不前,倒是未来要警惕他们顺境时冲动冒进。当然,依照目前的管理状态,这估计也是多余的担心。“对于一个天士力长线投资者来说,我们80%地赌闫总这个人。……他有远比我们更强烈地对成长的渴望。”
————
说得太对了!只要你深入了解了阎这个人,特别是把他与其他医药企业领导者一对比,对天士力的认识你就基本清楚了。
我还想再引用天士力的两位主要管理人在某公开场合的原话吧(亲耳所听),虽然不是因为他们的那些话让我如何,但从一个侧面可以印证petter9988上述所言。

阎希军:
……这两年天士力的经营平台搭建好了,今后想不大发展高速增长都难!……
李文:
……过些年也许会发现,这两年,是天士力历史上发展最低潮的时期。因为我们以前早就习惯了每年50%和翻番增长,我们对目前这种低增长已经忍受到了极限……。但企业发展总有个阶段性的问题。……巴非特声称永不卖出的可口可乐去年被百事超过,使得巴老最近十年持有可口业绩暗淡。百事成功超越可口的重要法宝之一就是针对消费者年轻化趋势加入更多时尚元素,也就是,百室更加于时具进的创新。我提此事丝毫不是嘲讽心中英明神武的偶像巴老,而是想说没有创新,原有的强式经营特权会变成弱式,甚至消退,新进企业也可以由无到有,积累成为经营特权。
客观地说,天士力还不是一个有经营特权的企业,它还是一个在具备国家竞争优势产业里的强势领先企业。但是根据他以往的业绩、现在的发展是有很大可能性构筑起自己坚强的堡垒和宽深的护城河,这些,艘需要时间,甚至需要曲折。好在证券市场慷慨地没有给予这一假想有任何缢价。
我看又有大行调低了天士力明年的赢利.对于一个长线投资者来说,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并不打算明年卖出,或者聪明地做个差价.并且,我对这种预测的可靠性深表怀疑,这是我一直非常反对的分析师显形预测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定性分析没做好之前,定量分析是无意义甚至可笑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相关事件层出不穷,动辄根据某某时间调一下业绩,如果不是说疲于奔命的话,那也与投资的本意大异其趣.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天士力这样的公司、股票,长线比中线更容易看清楚。人类不具备在某时知道某事的能力(巴非特语)。纵然巴非特这样的天才,也没办法把K线的波段拉成直线赚取更多的利润,有时候,傻子有傻富。好企业会时不时地给投资者以惊喜,从这个角度,我认为技术细节是不可测的。万物辨证,明智与弱智的区隔只有一线。

在药品领域,国际上都是以专利的形式来进行保护的。而在国内,由于专利性的药品很少(西药基本上全是仿制药),尤其是中药,国家是以行政保护的方式进行的(所谓“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保密品种”),这与国际惯例不符,已成为阻碍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道障碍,可以肯定的是,迟早要改的,要与国际惯例接轨的。
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是以专利形式保护的(申请了几十项不同层次的专利),其中核心专利保护期20年。它能成为代表中国中药走向国际上最成功的中药,并非偶然。它的成功,不是仅仅靠某个配方,而是从药材种植(GAP标准)、制造工艺(连它的滴丸“数字化生产线”都是自己设计制造的)、营销与客户服务(GSP)等等产业链的综合优势形成产品市场壁垒的。
中药粉针,则是生产技术要求更高的药品。在它问世前,我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我一直把它当成“意外的惊喜”。它的竞争壁垒在技术上可能要求更高(我前面已有叙述)。天士力的粉针,全是专利产品。
以下是引用 petter9988 在 2006-5-8 21:44:10 的发言:
天士力4月份创历史新高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虽然当时大盘强势,535涨幅弱于大盘,但是考虑到医药行业肃杀的背景,这种大型三角形的突破事实上指明了后市的方向.
成交量大很难解释一定是换庄,只是说明供需双方机构的分歧,K线震荡幅度大同样说明了这一点.在我看来,这是长线资金和存量资金的换手.
形态的突破对上涨的量度有一定启示.但是15以后呢?
长线股票的最终持股因素是基本面.

说的是。
其实,对于这个股票,其向上突破实在是必然和可以预料的(本贴中在它刚启动时我好象也说过类似的话)。虽然我是以基本面研究为主,但有时研究股票走势图形,的确为市场的伟大甚至是精确所折服。
还是那句话:对于一个刚创了历史新高的股票,不要去试图猜测其未来的走势。它将把一切试图猜测的投资人甩下马!
另外,这个股票更加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即使它创了历史新高,可是用最大众化的定价指标(市盈率等)一比,横竖它都很低!低得不可思议!
呵呵,在1996年我曾碰到过这样的一只股票,仅它就让我1996年不想再做其它股了。后来它后市的高度我做梦也想不到!股价与自由现金流

今天在留言短信里回答了一位网友天士力这些年的"自由现金流为负"的问题。我想把有关问题再叙述如下:
是的,天士力从上市之初到现在,如果考察其自由现金流(经营现金流 -资本投入),可以发现一直为负。但其经营现金流一直为正且高于会计利润(也高于资本成本)。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公司是在不断创造价值,二是公司一直处于投入阶段。很巧的是,从二级市场股价来看,上市至今一直在一个箱体里运行。今年4月份,就在投资人认为06年还将是天士力的“调整年”、“收益不增长”的怀疑中,该股却突破四年的大箱体,创出了历史新高。而这又对应什么呢?从我对该公司的了解,今年,正好是公司近几年资本投入全部完成之际!或者,06年,肯定会发现,该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开始转正,且今后将呈现加速增长之势!

经典的价值评估教科书这样说道:股价应与自由现金流呈正相关的关系。在天士力这只股票上,我发现的确是那样完美,简直是经典的案例。这对那些仅仅把会计利润作为价值的基本要素的人来说也是经典的一课今天535涨停,大家都高兴,我倒想提醒诸位一下:天士力长线难做!
楼主开贴至今,一个主要的观点就是:天士力是一只长线金股,这个观点楼主至少在理论上已经有了很信服的论证.但是天士力依旧长线难做.其中的关键是,对任何股票而言,长线持股对一个人的心智都是巨大的考验,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最终的胜利.
首先,会又不停的疑问:这是个长线品种吗?在股价下跌、调整、滞涨时,这种声音会尤其强烈。有时侯大家一定要给市场面的现象去找一个基本面的理由,而这几年的医药行业相信会给这种疑问提供充分的土壤。
其次,投资虽然是长跑,但是在越来越重视短线成绩的今天,诱惑会格外的多。总会有别的股票阶段性的更耀眼,总会有好心人提醒你,先做完某某短线品种再回来投资不迟。
还有,对于一个天士力的长期投资者还有什么比不增加投资就能获得更多的股票更高兴的呢?波段操作是最大的诱惑,可能也是最大的敌人。
取经的路注定是不平坦的!
有个朋友重仓持有万科B至今,已经20倍(考虑到期间的熊市,真的很辉煌),前段时间全部换成万科A,说再持有10倍。他告诉我,长线基本仓位不动,要做波段,30%的筹码既可。这个老兄告诉我,在万科B上他做差价,对多错少,但是总成绩依然不如持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8456.html

更多阅读

梦幻西游过前世今生2副本技巧攻略 梦幻西游前世今生副本

地狱救人(任务时间:90分钟 参加级别:≥70级)估计实际所用时间:30分钟至1小时从DF孟婆处进入副本,初次场景是十八层地狱,每层都有三个守护人,打败冤魂后队长和队员都有几率得到冤魂魂魄,队员们得到魂魄后交给队长,队长给予地狱守门人5个魂魄后

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前世今生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前世今生——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22个)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即国家局),主管特定业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

转载 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的前世今生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网盘

原文地址: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的前世今生作者:沙漠绿洲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的前世今生——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

转载 小百合BBS的前世今生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诱僧

五毛的诞生地、高校BBS的舆论中心,多次惨遭关闭封禁而后浴火重生..............【转载】小百合BBS的前世今生[纯搬运]南京大学小百合BBS的前世今生作者: 郑鑫南京大学小百合BBS南京大学小百合BBS,或简称南大小百合BBS,是中国南京大学半

声明:《天士力前世今生--重温六年前网上热议天士力集锦 天士力集团》为网友姑娘有苦不流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