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1 ———浅析双城的创伤 柴静 看见 读后感

一个新闻事件,柴静曾说,她会关注新闻中的人。人是万物的尺度。当然我想人的尺度建立在自然之上,人作为尺度的标准性,实质上分分秒秒都在收到来自万物的困扰,柴静曾说,对人的认识多深,呈现才有多深,但是我想,这一份认识一定少不了重要的因素,比如,环境。

《看见》读后感(1)———浅析双城的创伤 柴静 看见 读后感

双城的创伤,主语是双城,也就是事情发生的主要地点不是上海不是北京不是纽约而是双城。双城定有特别之处。这一篇中绝不缺少对环境的描写,河西走廊,贫穷小镇,三万多人,几户灯光,白杨树围绕的村子,西北壮阔天空,土崖。贯穿全文的粗犷的勾勒,对大环境的交代,已经让我们对事情的发展有了初步的判断。一个西北村庄的落后与封闭,造成了悲剧。单单这样就可以吗?那我们可以继续思考,是什么让一个村庄落后与封闭,你可以想是贫乏的资源,或是地处偏远,而我想更明显的是人的观念。接下来,我们可以关注人了。

格外的,柴静在这篇文章中展现的人物比很多文章都要多。或许是采访过程的真实展现,但,我相信柴静在选取每一个采访对象时,都别有用心,别有意义。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代表了在环境影响之下造成创伤的重要点,点连成线,答案就在线的另一端。

第一个重要点:苗苗与她的朋友。

眉目如画,很优秀的小女孩。我想12.13岁的我们,也一定都带有苗苗一般的天真,倔强,善感,对友情看重,对爱情的懵懂与期待,开始慢慢学着成熟,为家庭担心。具体的细节链条,我真的不想再一一展开。我想读到事情细节文字的人,都会想到我们12.13岁的时候吧。至少我想起了,比如,那时开始我和闺蜜开始很喜欢读少年博览里那几页少有的却描述单纯美好的校园爱情的故事,甚至我们开始自己试着在笔记本上写小说,喜欢把自己小小的手掌贴在纸上,用圆珠笔描出轮廓算自己未来的爱情运势。比如,我们很看重友谊,我们会很珍视许下的承诺,我们相信有永远,贺年卡片上的那个:送给我最好最好的朋友。当然,我们也有属于我们的小小的误会,那时的年轻,似乎心事一经触碰便惊天动地。我们太像了,每个人12.13岁的时候,都是很像的不是吗。这是个很重要的年龄段。

但是,为什么苗苗和她的朋友却选择了极端的方式?

第二个重要点:教育

教育,可以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等,先说家庭的影响吧。无论是苗苗离开后,她父母的责骂,还是小杨父亲的“恨铁不成钢”,或是其他孩子父母的不理解,认为颜面扫地。所有的表现.....苗苗表弟一句:不相信大人。我想我们就已经足够了解,这个家庭,带给了孩子什么,不谈家庭教育,这个家庭到底有没有给予孩子真正的关怀?。孩子在家中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与赞美,无法得到至亲的理解与宽容,父母没有足够的重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孩子这样的痛楚加之青春的善感,使得友谊便发挥了作用,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懵懂的,一个小小的紧握着彼此双手的团体,就如青春颠簸航船的维系。彼此信任,彼此倾诉,欢笑成长哭泣相伴。这个时候的,小小的团体,无论做什么,他们甚至无法清晰的分辨对与错,我们也无法要求他们理智的对待一切。所以任何团体的行动,都会被他们视为至上的无法撼动的友谊的见证,或是说一种检验。所有的孩子想要表达自己对友情的忠诚。而学校,真的也没有寄予他们及时的教育,心理指导。我们无法说清,是由于贫穷还是什么,但我们肯定的是,这所学校很擅长“逃避”。以为粉刷了当下的创伤——桌子上的刻痕,就可以粉刷印在孩子心中的创伤吗?在事情发生之后,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一个老师解释服毒的后果——会胃疼。究竟在逃避什么。孩子有权利知道,生命的珍贵,活着的责任,冲动的后果。对于非要等到出事之后才会弥补的人,我们常说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那么对于出事之后,仍然怀有逃避心理,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学校,让人悲哀。

从调查之前,柴静和同伴了解到这件事就如烫手山芋,所有人都猜测过事件的答案,却不愿意拨开萦绕的迷雾,于是这就变成了不会有答案的新闻,自然投入的价值就大大下降。那么我们,究竟在躲闪什么?害怕什么?遮掩什么?服从什么?

节目以无解为结尾。事情真的是无解吗?柴静和同伴没有选择在电视节目中把事件细节展现,这是新闻的政治正确,但如今通过文字我们已经知道真相了。但是如果做出选择,我会更喜欢探求的过程,超出小市民式的道德判断。看到人性自身的力量。对人的认识多深,呈现才多深。其实在探求中,真相已经呈现。

后来,正如柴静所说,我们总在寻找一个答案,但是有些事情,是无解的。一个真实的世界或许就是这样。

柴静是我非常尊敬的记者,,有幸读到《看见》

对于这本书,我想我资质尚浅,还无法做一些评论,写的东西也不够足够的客观,或许再读过第三遍第四遍甚至更多遍之后,我会有更加不同的想法,我会慢慢思考与补充。但是我非常想记录下来我当下的想法,没什么目的,也没什么逻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吧。

关于“表演性主持”。很多人质疑柴静。比如就在《双城的创伤》中,为孩子擦眼泪的画面。我想,如果是我,我一定也会去擦眼泪。

我想任何一个职业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所在的,一个记者,或许过度的感性无法是她保持足够的客观理性,但是,一个优秀的记者最基本的,不是一个为了追求结果,不断质疑,探求的机器,而是一个完整的人吧。

柴静因此而独特。

201306 28 柳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8328.html

更多阅读

《无人区》:社会秩序之外的丛林生存法则

《无人区》:社会秩序之外的丛林生存法则马庆云/文如果说《疯狂的石头》是宁浩在现实社会的生存秩序中寻找人性特点并进行扭曲处理取得戏剧效果的话,那这部被封禁四年之久、历经数次修改的电影《无人区》则是导演力求在社会

《草房子》读后感 关于草房子的读后感

那片金色——《草房子》读后感7班 曾羿阳《草房子》是一段欢欣的童年。上世纪五十年代,没有电视、电脑,甚至连书本也是奢侈品。但桑桑、秃鹤、杜小康……他们就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演绎了欢乐。现在,我从小就居住在城市中。草房子?

李森祥《台阶》读后感 台阶李森祥 朗诵

李森祥《台阶》读后感北叶李森祥的《台阶》描写的是一个勤劳诚实的农民形象。一个父亲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造一座高台阶的房屋。父亲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造了一座高台阶的房屋。房子造好了,父亲也老了。这是六七十年代典型的

声明:《《看见》读后感1 ———浅析双城的创伤 柴静 看见 读后感》为网友香蕉王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