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人格性欲发展阶段
因为这个理论中人格阶段的划分方式是根据性兴奋的不同部位所提出的。整个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8个月,此时嘴唇、口舌是最主要的性兴奋点。如果这个时期个体获得的刺激不够或者是过头,就会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口唇期人格”。
肛门期:18个月——约3岁,这一时期肛门成为最主要的动情点,而且这一时期刚好是小孩子如厕的训练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受到创伤,则会形成“肛门期人格”。
性器期:3——6岁,此时,儿童已经注意到性器官的不同,并且伴随着以性器官作为性兴奋点的行为。弗洛伊德特别强调这一时期,此时男孩子面临着俄狄浦斯情节,又称恋母情结,并出现了阉割焦虑。同时,女孩子也面临这相似的问题。
潜伏期:6岁——青春期,性欲表现不再那么明显。
生殖期:青春期及以后,此时的儿童对异性保有浓厚的性趣。如果前面的发展正常,此时他们将面临正常的性机能。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后期,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即“三部人格结构”说。
潜意识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容于人类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称:“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它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过程是无意识的,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我们对它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只要当一个人有冲动的行为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本我在起作用。例如,一个人出于冲动将石块扔进窗户,或惹事生非,或强奸妇女,这时,他就处于本我的奴役之中。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工作,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的,因此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把自我与本我的关系比作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士则指导马的能量朝着他想去游历的路途前进。这就是说,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然而由于自我联系现实,知觉和操纵现实,于是能参考现实来调节伊底。这样,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因此,自我并不妨碍伊底,而是帮助伊底最终合理获得快乐的满足。
假如人格中仅有本我和自我这两个结构部分,那么人就将成为快乐主义和兽欲主义的有机体,当他处于一种需要状态时,他就会从合适的环境对象中寻求对需要的直接满足。然而人格中还存在着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的第三个结构部分,即“超我”。超我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人格适应理论——心理防御机制
在弗洛伊德出版《梦的解析》前,世界上对精神病学的研究不过两类:神经系统损害说和变态心理说。即:精神病患者是神经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或天生的变态。直到1900年,当弗洛伊德通过对大量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后,他感觉自己有了一个“足以触怒全人类的发现”——精神病患者一切所有的病态现象,都是人类所共有。因为,正常人也有童年创伤。创伤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谁拥有完美的童年,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只因创伤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
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中,不加掩饰地认为:人的原动力在于本能,而本能,只尊从快乐原则,象是一锅沸腾的水,根本无法控制,好比是我们的饥饿、性欲、仇恨与喜爱;但受着社会规则(超我)的限制,一旦不能满足,只能直接或迂回地通过升华(超我)的调整,来实现本能的突围,于是便出现了: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甚或变态者。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主要来源于本我、自我、超我间的冲突。焦虑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现实性焦虑:自我感知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威胁,由此引发的焦虑称为现实性焦虑。
(2)神经性焦虑:本我和自我之间的冲突,担心本我冲动会战胜自我引起的恐惧感称为神经性焦虑。
(3)道德性焦虑:超我和自我的冲突,即自我受道德良心指责引发的罪疚羞耻感称为道德性焦虑。
我们大多数人正是无意识里运用了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Psychotic” Mechanism)化解焦虑才成为所谓的“正常人”
1.压抑Repression:是指一切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
压抑的正面作用是:当个体产生与社会规范相悖的内心冲动或需求时,如果个体不加以压抑和控制而任其发展下去,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挫折并产生焦虑和痛苦。压抑起到保持其心境安宁;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一个成熟的有修养的人是一个懂得运用压抑作用的人。
但是压抑也有其负面作用,因为被压抑的欲望与冲动并未消失,只不过是在意识的监督之下暂时潜伏下来,一旦有机会就可能活跃起来,引起意识领域轻微和短暂的扰乱现象。同时,如果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把自己正常的欲望和本能拼命地加以压抑,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反应。如强迫型人格异常者,就与他们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心理防卫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2.投射Projection:自我将不能容忍的本我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然而这些东西实际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投射又称外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
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有婚外恋的丈夫经常怀疑妻子有婚外情等。
3.否认Denial: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焦虑或痛苦的事件,似乎其从未发生过。
否认是指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其目的是以拒绝承认痛苦事实来躲避心理紧张和不安,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心理防卫机制。
否认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自己,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来思考并作出决定。但它并不能使被否定的问题得到解决,从长远来看是不足取的。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减低人们对现实的适应能力,甚至产生妄想等精神病征。
4.退行(regression):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应付当前的情景。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
如海归女博士一个人因职场失利而导致暂时退回到童年期,返回外地农村老家父母身边不愿再出门就业。
5.固着: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
6.升华(Sublimation):把为社会、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容许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的高级形式。
升华作用能使原有的动机冲突得到宣泄,消除焦虑情绪,保持心理安宁与平衡,同时,又创造了积极的社会价值,利己利人。
7.转移(displacement)、置换、替代:因某事物而引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转而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以减轻精神负担。
如上司受到老婆气便发泄到员工身上,员工回到家发泄到儿子身上,儿子回自己房间发泄到小狗身上。
8.转换(conversion)、躯体化(somatization):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避开了焦虑和痛苦。
9.抵消(undoing):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仪式化的动作来抵消、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
10.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的行为。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当个体受挫时,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防卫机制。其目的在于避免或减轻自尊心受损。反向作用若运用得当,可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但过分使用,则会使自我意识扭曲,动机与行为脱节,导致心理异常。
如:一个后妈对孩子非常溺爱,但往往是由于她并不发自内心的爱这个孩子而是从道德上强化自己应该付出母爱而形成。
如:弟弟或妹妹出生时,较大的孩子对婴儿夺走了母亲这一事情感到不满或委屈,继而憎恨婴儿,但在表面上显得很喜欢婴儿。这是因为表现出憎恨婴儿的行为会招致母亲的指责,而表现出喜欢婴儿则会成为好哥哥、好姐姐,能被母亲所承认,得到表扬。这种反向形成在本质上源于道德感或良心等超我的影响。
如:自卑感过重的人有时会表现出自大和不可一世的样子,这是由于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很差,自己也不能容忍自己,想在意识上克服弱点,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11.合理化:自我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我辨解,不承认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需要和欲望,因为这个动机、需要和欲望是自己意识上不能承认,不能容忍的。将面临的窘境时的本我冲动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找个正当的理由来辩护以免除内心的不安。
酸葡萄机制 把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得手的某些利好,看做是不好的无用的即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甜柠檬机制 自己遭遇的某些坏事,假装是利好并很受用的伪装。即 柠檬是酸的,但在自己手上怎么酸也要假装甜。
12.认同(identification)自居、内投射(introjection):把别人的欲望、个性特点不自觉地吸收成为自己的并表现出来,称为内投射。吸收某些特点叫做认同。
自居作用或认同作用:当个体在受挫时,效仿他人经验和行为,或把别人具有的优点加在自己身上,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自信心,从而减轻内心的挫折感。
13.幽默Humor 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
如 小沈阳二人转等关于性爱,死亡、攻击等话题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14.分离(isolation)、隔离: 当一些不快的记忆或情感已经进入意识中时,自我强烈的将它们排除出去,而不让意识去接触,把一件事情的感情和观念分开,不愉快的感情被分离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如人死叫“仙逝”“归天”“去天堂”,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15 代偿(compensation)、补偿:
如《第六感》里的儿童心理医生,因多年前的过失导致病人自杀而急切想帮助与之类似的病人。
如《万能钥匙》里的女主角因年少时与父亲关系疏远极少交流以至没有在父亲临去世前照顾陪伴,一直心理内疚,于是选择了护工工作,并决定救中风老人。某种程度上说,她把自己对先父的感情移情在护理老人身上作为一种补偿,以缓解内心愧疚自责等道德焦虑。
16 幻想(fantasy):遇到现实难以解决的困难,以幻想的方式达到内心的满足。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比较
人格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把他的研究集中于六岁前就形成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因为他感到人格发展的大部分最重要的东西那时就已形成。而埃里克森研究的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人格发展。尽管荣格也相信重要的发展在整个人生中都会出现,但是,埃里克森对发展过程的阐述比荣格更为详尽。
自我心理学
埃里克森把注意从本我转到自我的研究上来。他把社会看成是潜在的力量源泉,而不是把个人当作与社会作斗争的战士。柯西尼(Consini)对这一点作了以下解释,埃里克森并非把个人当作社会力量的玩物,而是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正在生成的个体的概念,由于受到人生危机的挑战,从而使他以胜利者和强者的形象出现。这就意味着埃里克森把个人当作自身的主宰,当作命运之船的船长,而不是那种不得不服从别人支使的船员。埃里克森具有一种乐观而富于创造性的人格观。(1977,第413页)
潜意识心理
虽然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意识的自我,但他并不完全忽视潜意识的机制。事实上,尽管自我从某些社会经验获得力量,但是这些经验本身却大部分是潜意识的。
精神治疗
埃里克森把成功地通过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等美德的人看成是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这些美德,那他们的自我就会比健康人的自我更脆弱,帮助提供形成这些美德的各种条件正是治疗者的职责。这与弗洛伊德把使用诸如梦的分析和自由联想法的治疗作为有助于了解潜意识的信条截然不同。
宗教
弗洛伊德对宗教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他认为宗教仅仅是建立在幼年恐惧和愿望之上的集体神经病症。埃里克森完全反对这个观点。他认为,宗教是许多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多少世纪来,人类一直运用宗教来更好地表达人生的各种事件,从而减少对人类的威胁。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如果没有宗教,成千上万人的人生中将会充满着不确定性。在这方面,埃里克森与荣格和阿德勒的观点是相吻合的。
综上所述,虽然埃里克森自称为弗洛伊德的信徒,但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很少有共同之处。此外,他有关人性的概念与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有显著的差异。也许,埃里克森的理论本身并非象他个人坚持认为的那样很接近弗洛伊德的理论,这实际上只是反映了他对弗洛伊德的门徒接纳他为其中一员,从而解决他自身严重的同一性危机的感念之恩。
更多阅读
心理悬疑小说:弗洛伊德禁地
心理悬疑小说:弗洛伊德禁地[总目录]神秘惊悚的心理克隆计划,带出一段残酷的寻父旅程,解开所有密码的孩子,却是被父亲遗弃的实验品,当人性和欲望纠缠在一起,死亡和遗忘让一切回归起点。男孩的父亲,连同汽车在空旷的雪地上平空消失;女孩的父亲
英国卢西恩·弗洛伊德油画作品 弗洛伊德油画
卢西恩。佛洛伊德生于1922年,是著名心理学家西蒙。佛洛伊德的孙子。和所有的维也纳人一样,他与生俱来的怀疑、孤独和好奇精神常常使自己不安,对世界的感知也就保持了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1933年他移居英国并成为画家后,这种知觉能力也就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人格性欲发展阶段因为这个理论中人格阶段的划分方式是根据性兴奋的不同部位所提出的。整
弗洛伊德.梅威瑟:家庭暴力阴影下成长起来的金钱梅
本帖最后由 看不下去 于 2013-11-17 14:50 编辑BY JOHNSON SNOWDEN弗洛伊德小梅威瑟发现自己正盯着一只猎枪枪管。 泪水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哭预示着接下来他密西根州大急流城的家里将遭遇不幸。而那时候小梅还没满两岁。据滚石说,潜在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以及弗洛伊德和君主论对人性的 人性本善 vs人性本恶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文科出生的朋友也许会应经据典,论述半天,其实对于我们理科出生的朋友来说,很简单一个问题,答案就是:人性最初的时候是无所谓善恶,这个时候人就和一张白纸一样,还不能称为一个社会人,只能称为一个自然人,其社会属性完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