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家中今年春季一直都没有明显长势,生长节奏似乎停滞了下来,叶片也是多为干瘪状。随之接踵而至的又是一个漫长而闷热的夏季,许多多肉植物们由于植株状态不佳,抵抗力也减弱,这个夏季没能撑过去,因此牺牲了不少。
我于是决定对家里所有的多肉植物进行一次根系的彻底盘查——把所有的多肉植物都翻盆检查。果然不出所料,大部分多肉的根系都没有良好地生长,残根死根大量存在。想必在这个炎热的夏季,细菌一定在我家花盆里欢快地繁殖,侵蚀着多肉植物们的身体。总结经验教训,于是决定对植料进行一次总体更换,扔掉了以前杀菌不彻底、透气度不够的花土,换上了新的混合介质。虽说又要为此花银子,但是为了长远打算,还是痛下决心。
另外,还有一个麻烦便是北京的气候过于干燥,空气湿度太低,跟多肉植物的原生长环境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本身这些多肉也都是温室大棚里培植出来的,说白了也娇惯了,并不像原生的那样生性健强了。想要让多肉植物水灵饱满,还是需要在养护环境上动点脑子。于是呢,我决定为多肉们设计一个“温室箱”。由于阳台空间有限,只能制作一个袖珍版的了。但是一切都要考虑周全。我于是测量好了尺寸,自己出了设计图纸,找到了做亚克力加工的老板定做了一个“袖珍温室箱”。(暂且这么命名吧)
以前我习惯将多肉植物搭配美观的花盆进行摆放,更能体现出精致感和生活品味。但是随着家中多肉队伍的逐渐增加,为了使其多而不乱,便于管理,于是决定将它们集合。当然也是为了改善它们的生活环境了!
制作的过程我会在下面贴出来,自己随便勾勒了一张效果图加结构图。跟花友们分享一下劳动的快乐,虽说这过程很辛苦,但是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秉承着“一边折腾一边探索”的精神继续前进!
内部结构想必已经很清楚了,当然所有的材料都要经过杀菌消毒处理。从下往上依次是排水层、过滤层、植料层和植物层。然后在温室箱顶部覆透明膜,就可以起到增加湿度的作用了,当然也要定时打开进行通风透气,塑料薄膜也是可以随时揭开的。
纱网主要是对上层植料起到阻挡作用,并且可以有效过滤被冲刷下来的细颗粒土和泥土。活性炭是对水份中的有害物质和细菌进行有效吸附和过滤,使得流入到排水层的残留水分不会变质和滋生细菌。
赤玉土和鹿沼土、大颗兰石加入多菌灵、杀虫粉剂、颗粒杀虫剂、缓释肥、过磷酸钙进行混合,然后阳光下暴晒一天待用。不过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随着冬季的临近,我需要设计一个增温和排气设施,好方便地控制箱中的温度, 看来只能在顶盖上动手脚了,慢慢来吧。
植物的根系就好比人的牙齿。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植物也是一样,植物的根系没有良好发育,植物便吃不着东西——吸收不了养分。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此发生。植物吸收不好,体抗力就弱。因此如果再加上一些客观条件和不可抗外力的干扰,植物就很有可能死翘翘了。而埋在地下的这部分,也往往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部分。一个原因是埋在土中无法随时、方便、直观地了解到根系的状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大部分视觉焦点都落在了植物最美丽最有观赏性的茎、叶、花部分,对根往往容易忽视。那么湿度呢就好比人的的鼻子需要呼吸一样,植物也有鼻子——毛孔需要呼吸。空气太干燥,人的鼻子也会犯难受,何况植物。想通了这些,那么一切问题都简单多了。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浅显的体会。
实物图:
透明的大箱子完工了!把排水板放进去:
排水板细节:
大颗粒兰石铺上去了:
土层结构,呵呵,有点像地质分层。
植料层也基本完工:
一点一点往里面移植,十分耗费时间的工程。
最累人的是要把家里所有的肉肉都要进行修根,把老残病根进行摘除,然后在多菌灵溶液中进行消毒处理。多肉们还在泡杀菌澡,免得把细菌带入到介质中,功亏一篑。还要把它们分科属、分区域进行栽种,同一科属习性的划分到一个区域中。还好地盘够大,浇水也能分区域浇。探索的过程也是很美好的,虽说实验的道路充满荆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