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历代皇帝陵墓 西汉历代皇帝陵墓](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50245t017e483fa06ab6e6c7.jpg)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共38年),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三省六部制,创建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改革律令;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措施,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还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巩固了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联系。当时社会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此时的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这个时期是中华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全盛黄金期,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朝代是唯一让日本对中国称臣朝贡的朝代,大隋帝国与倭国(日本)是宗主与藩属的关系(唐王朝与日本则是国与国的关系)。
隋朝也是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短命的王朝之一。这是一个苦难而又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皇朝。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推行汉化为后来唐宋汉文化大发展奠定基础。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的推进,未能与建立民生顺遂、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相结合起来,最终爆发严重的统治危机。由此可见,隋炀帝实施政治改革,引起大规模贵族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反抗,固然是隋政权灭亡的直接原因。隋朝情况颇似秦朝,外表强盛至极,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深刻的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这种隋政权本身固有的缺陷,是隋朝在强盛之际,转而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隋朝共有5个皇帝,其中在内争中被杀的1帝,被部下发动后变缢死的1帝,国亡被废后勒杀的1帝、毒杀的1帝、谋杀的1帝,全部横死。
01隋文帝:杨坚(公元541-604年)北周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建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
在位24年,被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
隋文帝陵原名为太陵,是隋朝开国皇帝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合葬陵墓。满清时发现并修缮,改为现名“泰陵”。
帝陵又名泰陵、杨陵,营建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位于今陕西扶风县城东南20多公里外的五泉镇王上村。
02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次子)公元569-618年,他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在位14年,
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困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
隋炀帝 杨广墓 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
03隋恭帝:杨侑(隋炀帝孙)公元605-619年,李渊攻入长安,立他为帝。
在位半年,又为李渊所废,次年被杀,终年15岁。
隋恭帝 杨侑墓 陕西省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
04秦王:杨浩(隋文帝孙、隋炀帝侄、秦王杨俊子)公元?-618年。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立他为帝,在位半年,为宇文化及毒死,葬处不明。
05越王:杨侗(隋炀帝孙)公元?-619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后,隋东都留守段达、王世充等人奉他为帝。在位不足一年,为王世充所废杀,葬处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