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及其当代意义 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它的提出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内涵主要是指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它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新形态,必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文明;提出背景;理论内涵;当代意义

1.“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

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其中第一次写入党代会报告的“生态文明”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它的提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过程和深入的思考,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1.1“生态文明”的提出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并且强调要抓好思想道德、党风廉政、社会风气,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逐渐感到光有两个文明还不足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到了90年代,政治体制存在的弊端日益突显,党的十六大及时提出第三种文明形态——“政治文明”。90年代中期,政府开始关注生态文明。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说,“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很多环保措施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们的三个文明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个时候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正是水到渠成。同时,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我们党不只是想着当代,还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着想,这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中国环境现状。众所周知,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人均不可再生资源储备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2,单位产值资源消耗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3倍,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的1/10,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名列世界122位,我国5万公主要河流的3/4以上都无法让鱼类生存,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全球第一,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正视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成立环保机构,制定环保政策,推行环保措施刻不容缓。虽然我们有一些措施一些法律,但是执行的效果不令人满意。究其根本,是我们仍然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我们的干部考核体系大体上是“唯GDP”的,地方官员往往为了追求政绩而牺牲环境。

国际环保趋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关于生态环境的讨论,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之形成。1980年联合国制订《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这一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由此可知,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必然结果。

中华文化传统。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3]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这种制度,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究天人之际”的问题,而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4]只不过,儒家更看重“人文”一面,道家更看重“自然”一面,佛更看重事物的因果关联。正如儒家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道家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齐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佛教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春天月夜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等等。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是一种深层生态学,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一些西方生态学家提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会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5]
  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美好的社会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种种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与自然的对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与自然的和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6]

马克思恩格斯也很早就把自然、环境和生态摆在对人的优先发展的地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人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7]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告诫我们:“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8]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当然受自然规律支配。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一定会受到历史的惩罚。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9]

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样性,如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亚洲文明等等。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大约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大约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大约三百年。在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

2.1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

《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依法天地,行为自然;“照临四方”意为人类智慧,光照寰宇。前者谈的是物质文明,后者谈的是精神文明。合在一起,文明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当文明的生态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有很多种说法。
  潘岳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0]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11]李明华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后工业社会诞生的、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人与生态和谐的思想、观念、理论和行为模式。它是一种区别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12]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会长陈寿朋教授认为,“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13]

以上每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为我们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但也有一定程度的不足。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新形态,它是指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它既包括人类关于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又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它由三个有机统一的部分组成,即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

2.2生态文明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比较。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比,具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物质生产,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人与自然关联共生,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人类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的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农业文明这方面考虑的很少,当时这个问题也不突出。工业文明则完全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征服和掠夺上面,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也影响了人类自身生存。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2.3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比较。

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包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没有的新内容新要求。物质文明主要强调经济社会的单方面发展,精神文明更多突出心理层面的安宁与健康,政治文明主要关注政治制度与行为政治的合理与完善。当然,它们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是在其他文明形态有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生态文明本身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它也离不开政治文明,必须有政治文明为保护生态提供立法条件、制度环境,这样保护生态才不至于成为思想的乌托邦和个人的单打独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又是它们的完善。四大文明一起助推世界向前持续健康发展。

3.“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意义

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认识成果,也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价值观念的进步和我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3.1机械论自然观的扬弃。工业文明时代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它是“以牛顿物理学和笛卡尔哲学为基础。”[14]正如笛卡尔把世界理解为一部钟表似的机器,认为这部机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而对这部机器的总体认识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来实现的。但这种自然观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对自然的内在复杂性的低估和对人类认识和控制能力的高估,使得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过程,变成了对文明的根基——自然的破坏和掠夺过程,变成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家园的毁灭过程。在机械论的自然观看来,自然不是人类的家园,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来确认自己的存在。这种二元论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联系,导致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隔离。机械论的自然观和价值论奠定了工业文明时代广为流行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人类中心主义高扬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错误地认为,人的主体性的表现方式就是征服和控制自然。

3.2有机论世界观的逐步形成。伴随对机械论自然观的批判,一种新的有机论世界观的逐步形成。它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因此,人类应珍惜并努力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价值的多样性。根据有机论世界观,人们将超越工业文明时代那种认为保护环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肤浅观点,自觉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视为实现人的价值和主体性的重要方式。有机论世界观还将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重新树立人的“物种”形象,把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道德使命,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3.3伦理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罗尔斯顿曾经说:“没有人会否认,我们在对他人的某些义务上会涉及自然事物。环境的状况可以极大地有助于人,也可以极大地有害于人。”[15]我们说,随着人们对自然的看法的转变,人的社会伦理价值观也会相应地发生转变。爱自然者爱终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思考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友爱、财富等等。性别歧视、有色人种歧视、宗教信仰歧视、意识形态差别、贫富差别等问题也将得到进一步的缓解。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随着人们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生活也一天天一步步发生变化。人的生活方式将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正如美国生态哲学家利奥波德所言,“任何事物,只要它趋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16]

3.4促进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被接受。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社会环境。为了能够获得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我们应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生态,也不能为了生态不去发展经济。我们还应选择一条可持续的资源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提倡循环利用和废物回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增加自然资源的储备及其在国民财富中的构成比例。为了获得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营造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环境,包括建设一个能够使人们的基本权利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实现的制度文明;适度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和人们受教育的水平等等。

公平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人与自然的公平主要表现为依据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考量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需要,既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又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代际公平是生态文明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时,既要综合考虑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留给子孙后代。从总体上看,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处于公平问题的核心。当代人之间的不公平既阻碍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的实现,使当代人之间难以就全球环保合作达成共识,也是影响代际公平的因素。我们留给后人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将增加他们实现彼此间的公平以及与自然的公平的难度。因此,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确保公平原则得以实现的关键。此外,公平的实现也离不开和平的社会环境。

3.5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随着人们有机自然观的生成和人的社会伦理价值观的转变,也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度运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局面将逐步形成。人们将生活在一个天蓝、水净、风清、月明、鸟语、花香的和谐世界。当然,我们说和谐世界,说万物共生共荣,并不排斥事物间对立竞争。“正是竞争,表现生命力,激发生命力,调节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进化。”[17]因此,不能把竞争与和谐对立起来,竞争是通达和谐之路的手段,没有竞争的和谐是静止的和谐,没有竞争的世界是苍白虚弱的梦幻,只有竞争才能激发创造力、开创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创造真正的和谐。害怕和拒斥竞争的和谐,只能是一种生态乌托邦。和谐世界不是乌托邦,是人的实实在在的追求。竞争无时不有,竞争无处不在,竞争使万物不老,竞争让世界不落。

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从环境保护到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与进步,是人类生态观、文明观和价值观的完善与升华。它使环境保护从肤浅的技术层面,上升到系统的、伦理的和世界观的高度,它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更加科学合理健康全面。这种进步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自身演进、自我超越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置身现实矛盾的明智选择。(此文已发表)

——————————————————————————————————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20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235-237

[3] [5] [6] [10]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http://www.studytimes.com.cn/txt/2006-09/26/content_7193158.html

[4]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3

[7]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P95

[8][9]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 《自然辩证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305,P304-305

[11]贾治邦《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升华》

http://news.sina.com.cn/c/2007-10-17/220214108309.shtml

[12]闻琦《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观的重大扭转》

http://theory.southcn.com/llzhuanti/sqd/bgjd/content/2007-11/13/content_4273803.html

[13]陈寿朋《十七大报告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http://www.forestry.gov.cn/stwm/Default2.aspx?id=138

[14]余谋昌《生态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2

[1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 著,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3

[16][美]奥尔多•利奥波德著,侯文蕙译《沙乡年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6

[17]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P11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7565.html

更多阅读

论岳麓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岳麓书院学规

收稿日期〕2005-09-06〔作者简介〕谭凤娥(1977-),女,湖南大学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教育史研究。论岳麓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现实意义谭凤娥(湖南大学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摘要〕文章从办学环境、办学方针、学风、师生四

儒家经典重释的当代意义 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

儒家经典重释的当代意义(一)儒家经典重释的当代意义——《大学》《中庸》讲演录(之一)①王岳川对“经典”的解释是对经典文本“意义”的深层理解和延伸解释。意义表现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诸多复杂关系。文本是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不要把肝功能异常都认为是病毒性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寄生虫病、药物性肝损害、其他内科疾病等引起的肝功损害。当然,一旦

农业现代化提出的背景依据和建设标准 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农业现代化战略是在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距现在已有2年多的时间。现在看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多年历史经验积累形成的新思路。一、农业现代化提出的背景依据我们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把握和

声明:《“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及其当代意义 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为网友眉目亦如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