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四 萧伯纳戏剧图7幅 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

图1

1912年萧伯纳创作了话剧《皮格马利翁》(图1),与希腊神话的《皮格马利翁》不同,萧伯纳的戏剧的剧中人都是真人。神话中是皮格马利翁将他的雕刻品改变为人。萧剧中则是把一个贫民区的卖花女改造成为能按上层社会贵妇人的语言举止行动、但最后求得自我解放的“伽拉忒亚”。前者是充满爱情的喜剧,后者则是“伽拉忒亚”的自我解放,有着争取女权的含义。

萧伯纳此剧是他专门为当时在英国剧坛颇有名气的康贝尔夫人(图2)编写的。萧伯纳与她私交甚笃。他希望她通过演出这样的戏剧,使她不但能扮演莎士比亚名剧中的各种角色,也能扮演像贫民区卖花女这样的底层人物,成为更有成就的女艺术家。

图2

1912年剧本完成后,萧伯纳立即将剧本交给康贝尔夫人阅读,本来可以立即上演,后因她稍有小恙,需要休息,故先译成德语于1913年10月16日在维也纳首演。1914年4月11日回到伦敦在男主角特里爵士(SirHerbert Beerbohm Tree,1852-1917)主持的皇家剧院(His Majesty's Theatre)上演,连演118场,好评如潮。图3是康贝尔夫人饰演的卖花女,图4是特里饰演的希金斯教授。图5是巴拉圭发行的诺贝尔文学获奖者邮票之一萧伯纳肖像和话剧《皮格马利翁》中希金斯和伊莉莎的示意图,图6是当时真实的在伦敦科文特花园卖花的卖花女照片。

图3,图4

图5,图6

话剧《皮格马利翁》在1914年公演之后,在1920年又再次公演。1938年,萧伯纳应电影制片人巴斯卡的要求,将之改编为电影,由他亲自导演,剧情基本不变。图7是1938年电影《皮格马利翁》的宣传画,中间是莱斯利•霍华德饰演的希金斯,两旁是温蒂•希勒饰演的伊莉莎在由卖花女改造为贵妇人的前后形象对比。

图7

关于萧伯纳此剧的介绍,已有很多。在《大百科全书》的《外国文学卷》和《戏剧卷》都有。剧情大意是:语音学家亨利·希金斯教授教伦敦贫民区卖花女伊莉莎改讲文雅的英语,使她能冒充贵妇人出入上流社会。伊莉莎通过这番经历,看清了贵妇人灵魂的空虚。同时,也认识了自己的独立人格。

笔者从百度网上查找到一篇看是介绍《窈窕淑女》的剧情介绍,但从文中所提到的演员看,实际上是1938年萧伯纳自己导演的《皮格马利翁》电影的剧情介绍,而《窈窕淑女》是1964年以萧伯纳话剧《皮格马利翁》改编的电影,由乔治·柯克导演、奥黛丽·赫本和雷克斯·哈里森担纲重拍的电影(笔者将在以后专文介绍),两者不是一回事,现也抄录于下:

窈窕淑女(应为皮格马利翁)的剧情简介 · · · · ··

伊利莎(温蒂•希勒Wendy Hiller饰)是伦敦街头的卖花女。她相貌清丽,可惜家境贫寒,满口乡音。她叫卖鲜花的声音飘荡在街头,甜美动听,传到语言学家希金斯教授(LeslieHoward 莱斯利•霍华德 饰)那里。教授非常欢喜,觉得伊利莎是个可塑之材。
皮格马利翁(四)萧伯纳戏剧图7幅 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
伊利莎觉得这是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于是找到希金斯。皮克林是希金斯(Scott Sunderland史葛特•桑德兰饰)朋友,他暗中打赌,如果希金斯能把伊利莎调教成贵妇出席半年后的宴会,那么培养费就由他承担。
从每一个发音开始纠正,专业的训练让伊利莎慢慢脱胎换骨。然而伊利莎得知自己只是一个赌注时,抑制不住失望和气愤……© 豆瓣

从上面两篇介绍来看,笔者认为前者语焉不详,后者还不能使读者完全理解萧伯纳创作此剧的真实目的。笔者最后又在Google互联网上查找,在关键词《Pygmalion》中,找到了比较详细的剧情介绍,对五幕分别做了说明。笔者不揣冒昧,将之草译于后,供网友共同阅读,以便对此剧有更全面的理解。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知情者发现时予以批评指正。

话剧《皮格马利翁》剧情介绍

剧中人物

伊莉莎·多里特尔 卖花女 康贝尔夫人饰

亨利·希金斯 语音学教授 特里爵士饰

皮克林上校 刚从印度回来的语言学家

希金斯夫人 希金斯之母

阿尔弗雷德·多里特尔 伊莉莎之父

费雷迪 爱恋伊莉莎的青年男子

皮尔斯太太 希金斯的房东

尼珀莫克 语音学家,希金斯过去的学生

第一幕:地点:伦敦科文特花园菜市场附近的圣保罗教堂前的门廊。时间半夜11点15分。

一群人在教堂的门廊避雨,其中有恩菲尔-希尔夫人和其女儿克拉拉及夫人所建立的协会会员们。夫人之子费雷迪在帮助她们母女倆找一辆出租马车,不巧把卖花女伊莉莎花篮中的花撞翻在的泥水中,伊莉莎靠卖花来维持她的业已十分贫困的生活,不免与费雷迪争论起来。这时一位绅士,皮克林上校来向她买花,使她转愁为喜。路旁有人提醒她有一男子在记录下她所讲过的每一句话,伊莉莎害怕他是警察,后得知他名叫希金斯,是一位语音学家便放心了。希金斯和皮克林正在互相寻找,在此偶然相会,十分高兴。希金斯说他可以通过调教把卖花女改变成一位公主。伊莉莎本来就想改变自己命运,听到此言甚感兴趣,她说那怕能成为花店里的一位雇员也成。这时,费雷迪找来一辆出租马车,但他的母亲和妹妹已经离去,伊莉莎用皮克林买花的钱乘马车而去,留下费雷迪一人在场。幕落。

第二幕:地点:希金斯家;时间:次日。

希金斯正在向皮克林展示他的语音学教程,房东皮尔斯太太来说有位年轻姑娘要来见他。这时伊莉莎入场,她告诉他她愿意为学习付费,希金斯说他对她不感兴趣。伊莉莎提醒他昨晚所说的能改变她的命运的诺言,希望能成为花店里的雇员。希金斯则声称他能把她变成一位公主。皮克林与希金斯打赌,如果希金斯成功的话,他愿付全部费用。希金斯让伊莉莎去洗一个澡,皮尔斯太太告诫希金斯注意他的行为举止,不要骂人,在饭桌上进食也要斯文得体。希金斯无法理解皮尔斯太太为何对他找错。这时伊莉莎的父亲阿尔弗雷德·多里特尔上场,由于缺乏教育和智力,他的人生态度异于常人。实际上他之到来并非真正出于父爱之心,他说他自己是一个不应该受穷而且继续在受穷的人。他还是一个爱吵架的人,当伊莉莎坚持自己的做法时,他居然要打她,但被皮克林制止。在闭幕前,希金斯对皮克林说我们真正遇到了一个难题了······

第三幕:地点:希金斯夫人家的客厅。

希金斯闯了进来告诉母亲他选择了一个“普通的卖花姑娘”来进行教育。希金斯夫人对他的儿子企图取得她的支持不太关心,因为今天是她的“接待日”,访客就是恩菲尔-希尔协会的成员。当他们到来时,希金斯的态度有些粗鲁。这时伊莉莎进来,现在她的口音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矫正,音色动听,但所谈论的事情内容依然如故,完全是贫民区的生活琐事,什么有人要暗害姑母了,什么她的父亲见酒眼开之类的话。希金斯认为她的这些谈论都是无关紧要的“新的聊天”,而费雷迪听到后则甚为高兴。当伊莉莎要离去时,费雷迪问她是否愿意和他一起去公园散步。她回答说:“散步,一点儿也不像。”在人们都离去后,希金斯问他的母亲有何意见,希金斯夫人说这位姑娘似乎不太有礼貌,对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比较关心。希金斯和皮克林都没有听懂她对伊莉莎未来的想法,而感到满意和激动,要继续调教伊莉莎。这激怒了希金斯夫人,她大叫道:“男人们哪!,男人们哪!······”

然而六个月尚未到,伊莉莎已经学会了在大使馆舞会上应有的举止风度和语言谈吐。但对她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希金斯的一位过去学生尼珀莫可也来参加舞会。他能使用32种语言,这次他是作为一位“希腊外交官”的翻译来参加舞会的。皮克林很怕尼珀莫可会识破伊莉莎的伪装。舞会的主办人对伊莉莎本是一无所知,在她被介绍给他们后,对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要尼珀莫克打探她的底细,此时进行这件有趣事的希金斯反而一下兴趣索然。尼珀莫克回来告诉主办人他已探知伊莉莎并非是英国人,而是一位有皇室血统的匈牙利人,因为她的英语说得太完美了,而只有那些专门学习英语的人才会说好英语。希金斯向他们道出实情,但无人相信。

第四幕 地点:希金斯家;时间:午夜。

希金斯、皮克林和伊莉莎从舞会回来。伊莉莎感到非常疲倦,闷闷地坐在一旁。皮克林向希金斯祝贺他赢得胜利,希金斯却在嘲弄自己在干一件愚蠢而无聊的事情,并说由于前两个月忙得几乎都要病倒了,感谢上帝,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对伊莉莎他除了要她留一张关于咖啡的纸条给皮尔斯太太外,几乎毫无感谢之词。两人各自回卧室就寝。希金斯回到外屋寻找拖鞋,伊莉莎把它扔了过去,希金斯又扔回来。伊莉莎这时心情急燥,除了胜利后无人对她注意之外,还有她不知道现在还能做什么。开始希金斯对此完全不理解,等到他弄明白后,他认为她可以考虑结婚。伊莉莎认为这样做无异于把自己当作妓女出卖。这时,她把身上的珠宝,包括戒指都退还给希金斯,希金斯粗暴地把戒指扔入火炉,这把伊莉莎吓坏了。希金斯自己则大发脾气,责骂皮尔斯太太,责骂咖啡,责骂伊莉莎,也责骂自己浪费精力对“一个毫无心肝的流浪儿”“关心和仁慈”,然后怒气冲冲地回卧室去了。伊莉莎则从火炉里将戒指取出。

第五幕 地点:希金斯夫人家的客厅。时间:次晨。

希金斯和皮克林发现伊莉莎离开了他们,十分不安,特别是希金斯急得发狂,因为他的日记是由伊莉莎保管的,她了解他的财产情况。他急切地打电话给希金斯夫人要求报警。希金斯夫人大声反对说伊莉莎就像是“一把丢失的雨伞”,无足挂齿。这时多里特尔身着一身漂亮婚装和希金斯一起进来。希金斯在和他在前一次见面时,为他的非正统的道德标准所深深吸引,建议他以英国最原始的道德家的身份去拜访一位百万富翁,一位“美国道德改造协会”的建立者。这位富翁赠予多里特尔3000英镑的年金,使他从此进入中产阶级行列,并准备与他同居多年的女子结婚。希金斯夫人认为这样一来至少能解决他利用伊莉莎来赚钱的企图,这正是她儿子所反对的。最后,希金斯付给他5英镑的承诺,并要多里特尔到阳台等候。希金斯夫人告诉儿子伊莉莎就在楼上,并向他解释伊莉莎之所以离开希金斯是因为他们昨晚对她漠不关心,毫不重视她的存在。希金斯夫人告诫他今后在与伊莉莎相处时一定要举止得体,希金斯绷着脸听着。

这时伊莉莎下楼来,表现得轻松而冷静。希金斯虽怒气冲冲,她却毫不为动,只和皮克林交谈,将希金斯对她的侮辱反执与他(“哦!我只是一片压扁了的白菜叶了”)。伊莉莎说只是由于学习了皮克林的举止行为,她才能表现成为一位贵妇人,这使得希金斯无言以对。伊莉莎继续说她现在已经完全摆脱了卖花女的境界,竟然无法再发出当初的说话语音。这时,她父亲多里特尔从阳台进来,伊莉莎居然完全恢复了她在贫民区的说话方式。希金斯得意洋洋,又蹦又跳地向伊莉莎大声喊叫。多里特尔问伊莉莎是否愿意参加他的婚礼。皮克林和希金斯夫人都表示愿意去参加,多里特尔随即离去。

最后结束的场景是双方的又一次对抗:希金斯问伊莉莎是否已满足于她如此尽情地对他报复,现在她是否还会回来。伊莉莎表示拒绝。希金斯反驳她的非难,为自己的举止行为辩护。他说他对所有人都是这样,而并非对她有所特殊。伊莉莎说她只需要稍稍好一些,既然他不能屈从仍然如此对待她,她将不再回来,而是去和费雷迪结婚。希金斯责备她说她的标准太低,他准备将她培养成为一位“国王的配偶”。伊莉莎还恫吓他说,她将作为尼珀莫可的助手,讲授语音课程。希金斯再一次大发脾气,说如果她要这样做,他会扭断她的脖子。伊莉莎看出来她的这一着打击到希金斯的内心深处,表明她的威力已经压倒希金斯,而希金斯也很高兴看到在伊莉莎的身上有一种战斗的火花迸发出来,而不像原来那样极度焦虑、忧伤。他说:“我很高兴你这能样做”,并称她已是“力量的柱石”。

希金斯夫人回到客厅和伊莉莎一道去参加婚礼。在离去时,希金斯像往常一样,又交给伊莉莎许多任务,就像刚才他们之间的交谈从未发生过似的,伊莉莎以轻蔑的口气解释说她不再需要这些了。她还奇怪在她离去之后,希金斯还能做些什么。帷幕在希金斯嘲笑伊莉莎和费雷迪结婚声中落下。

关于结局:《皮格马利翁》一剧是萧伯纳对观众最有吸引力的一出戏剧,广大观众都喜欢观看伦敦西区的巨星们演出的这一剧作,并希望他们喜爱有加的角色所演出的剧,能像有些评论家们所指出的那样,有一个“令人愉快的结局”。在1914年演出时,男主角特里,为了他本人以及他的剧院的利益,就曾采取比较甜美的方式处理剧的结尾,这使萧伯纳大为恼怒,但也不觉意外。在第100场演出时,萧伯纳亲自出席观看。看到希金斯站在窗前给伊莉莎抛去一束鲜花。特里说:“我这样做能赚得更多的钱,你应该感谢我,你的那样结尾应该删去。”萧伯纳依然十分生气,在1916年的剧本版本中,他增加了一则后记,其中准确地解释为什么最后希金斯和伊莉莎不能结婚。

以后,萧伯纳继续在保护剧本的完整性,保护伊莉莎。他曾写给康贝尔夫人一张纸条,纸条上写有如下提示:

当伊莉莎解放自己后(即伽拉忒亚获得生命时),她必须不再返回原来模样。她必须将她的胜利和骄傲保持至终。当希金斯挽臂把他自己当作你的“伙伴战友”时,你必须立刻毫不留情地骄傲地把它甩掉。这是直到你最后说“自己去买他们吧!”。他会走到阳台看你离去,然后回到室内呼喊“伽拉忒亚!”(笔者注:这意味着他的雕像终于有了生命)。这时落幕。这样,他真的有了最后的词句(笔者注:这可能是指“伽拉忒亚!”),你也一样有了它。

注:关于《皮格马利翁》的介绍共分6部分:

1. 神话;2. 画作;3. 雕塑;4. 萧伯纳戏剧《皮格马利翁》;5. 音乐剧《窈窕淑女》;6.电影《窈窕淑女》。画作部分因图多,一次发布不出去,分为上、下两部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739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基地组织,塔利班和本拉登这三者什么关系 塔利班 本拉登

原文地址:基地组织,塔利班和本拉登这三者什么关系作者:本拉登本拉登创建了基地组织,可以理解为一个领袖创建了一个党,党领导军队,军队就是塔利班,军队的领导人就是奥马尔,所以在基地组织中本拉登是一号,奥马尔是二号。1988年,本·拉丹在阿富

林肯幽默故事 萧伯纳幽默

林肯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具幽默感的一位。早在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林肯很有把握地答:“答一道难题吧。”“那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鸡生的。”老师又问:“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

圣伯纳狗SaintBernard saint bernard

概述:图:慈悲为怀的圣伯纳狗,是当之无愧的犬中“圣徒”圣伯纳,瑞士国犬,从英文直译过来,是“圣徒伯纳德”。它的外貌、体魄、强有力的四肢和阔大的头部,告诉我们它确系马鲁索斯犬家族的一员。它健美、有力,却总显出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

声明:《皮格马利翁四 萧伯纳戏剧图7幅 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为网友齐肩马尾拽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