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商代后期都城遗址) 河南殷墟遗址

1



最新发现



殷墟出土的“亚长”铭牛尊殷墟发现的甲骨中已经辨认出5000多个单字,能够认出来的的汉字大约1700多个,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中国的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现代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中演变而来的。而且对于甲骨的研究,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问——甲骨学。

已探明的殷墟范围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4公里,洹水从中间穿过,面积约有24平方公里。这一范围是商朝的青铜器和甲骨出土最为密集的地方,有许多遗址和墓葬,其中洹水南岸小屯村东北是殷墟的中心。宫殿和宗庙都集中在这里。他的外围是一些手工业作坊。洹水北岸武官村一带则是历代商王的王陵,共发现了13座大墓,其中一座空墓推断是纣王所建,因为国破身亡不能入葬。

在陵墓中发现有很多的殉葬人群,体现了当时的丧葬习俗。在王陵区编号1001的大墓中,殉葬了墓主生前一支不少于68人的田猎队、18匹马,殉葬的领队是贵族出身,因此这个领队自己还拥有两个殉葬者。殉葬者最多的是王室宗庙祭祀坑,有近600人殉葬。大多都是被斩首、腰斩、断肢甚至肢解后扔进来的,其中还发现有1周岁左右的婴儿也被殉葬。

1999年1月,在安阳殷墟遗址东北部地下约2米深处,新发现一座规模巨大的商代城址。根据这座古城址的主要发现者唐际根博士的提议,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洹北商城”,洹北商城遗址的发现改变了传统“殷墟”的概念,成为殷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简介





概况

[1]  殷墟遗址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遗址规模宏大、遗存丰富、分布密集。包括宫殿、宗庙区,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王陵区和平民墓地等部分。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器、骨角器、陶器等遗物,其中包括司母戊鼎、三联 和 尊等著名的精美青铜礼器。此外,遗址内还出土甲骨卜辞15万余片,包括单字5000多个,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意 义:安阳殷墟遗址是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地,为研究商代晚期历史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主要介绍

安阳殷墟鸟瞰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殷墟遗址主要包括殷墟王陵遗址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地理坐标为114°18′50″E,36°07′36″N,海拔约80m,遗产地保护区核心面积414 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20 公顷。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因而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殷墟古称“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据《竹书纪年》记载“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这里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殷墟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灭亡后,这里逐渐沦为废墟。1961年3月,殷墟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7月,殷墟被定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殷墟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0届会议上,殷墟以符合世界遗产的第(ii)、(iii)、(iv)、(vi)条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3月19日,殷墟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主要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殷墟遗址。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殷墟宫殿宗庙区位于洹河南岸小屯村、花园庄一带,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50米,总面积达71.5公顷,是殷墟最重要的遗址和组成部分。

著名的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妇好墓是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

殷墟遗址殷墟王陵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的建设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殷墟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开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

郭沫若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赞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诗句。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之为“大邑商”、“商邑”,为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所在地,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殷墟为都城的商代晚期,疆域广阔,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空前发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典范之一。殷墟以独具风格、规模巨大、规划严饬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纹饰细腻、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名中外;以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制车、制骨、陶器、原始瓷器烧造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而享誉世界;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现内容丰富、传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殷墟丰富的文化遗存从各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华夏先民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因此,一个世纪以来在殷墟的发现和发掘,不仅使它成为中国近现代考古学的摇篮,而且为湮灭了3300年的殷商文化,提供了一种独有的、历史的和科学的见证。殷墟作为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蜚声中外而又影响深远,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辉煌壮美、璀璨绚丽的一页,应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和保护。

殷墟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郭沫若称:“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

洹北商城

1999年1月,安阳殷墟遗址东北部地下约2米深处,新发现一座规模巨大的商代城址。对于熟悉考古学的人们来说,这一消息可谓石破天惊。因为殷墟科学发掘的历史已经长达70余年,是我国有史以来考古发掘时间最长的遗址,此前从未找到过任何与城址有关的迹象。一些学者早就断言殷墟不可能发现城墙,甚至以“殷墟为什么没有城墙”为课题,展开专项研究。这一城址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殷墟”的概念,被誉为继殷墟发现甲骨文之后的最重要的科研突破。
殷墟(商代后期都城遗址) 河南殷墟遗址

该城址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2200米,东西宽2150米,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方向北偏东13度。城址的南北中轴线南段,已确认分布有宫殿宗庙建筑群。地下文物表明,这座城址的年代略早于作为商王朝晚期都邑的传统概念上的“殷墟”,分布上与旧的“殷墟”范围略有重叠,但整体在洹河北岸,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洹北商城”。

2006年7月13日,洹北商城与1930年代发现的殷墟王陵区以及小屯宫殿宗庙区一道,作为中国第33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核心内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该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1960年至2002年,殷墟商城的地位从怀疑到发现整整跨越了40多年,直至199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西北发现了一座面积达4.7平方公里的都城遗址,并把它命名为“洹北商城”,才最终解开了殷墟就是盘庚都城的疑团。

洹北商城的发现,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上世纪60年代,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的杨锡璋先生曾经在其撰写的洹河流域调查报告中,列出了一个地点:洹北花园庄东;1964年,安阳博物馆在花园庄南清理出一批青铜器;1979年,又在花园庄以东的董王度村发现一批青铜器;1980年,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在花园庄北发掘了一批商代墓葬。这4次考古发现的地点极为集中,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为当时的学术界所重视。

1997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开展了“洹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又正值“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学者们对洹北花园庄附近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获得一批实物资料。唐际根等人整理后认为,这一带的遗存应该略晚于郑州,而又早于殷墟。1998年,唐际根、刘忠伏等人按照洹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课题组的既定部署,又做了重点调查,证实1960年以来的4次发现属同一遗址,其面积应在150万平方米以上。1999年11月,刘忠伏等人发现了洹北商城的地下城墙基槽夯土。之后,经过两个月的钻探,唐际根、刘忠伏等将四面城墙基槽均钻探出来,并最终确定该城址呈方形,面积超过4.7平方公里。至此,洹北商城遗址惊现古都安阳。

洹北商城遗址的发现改变了殷墟的概念。时间上,延长了殷商的历史时间。以往考古界将商王朝的考古编年划分为早、晚两期,但是在研究一些商代出土的青铜器时发现,无论是形态还是花纹,既不属于“早商”,也排不进“晚商”。作为权宜之计,只好将这些文物单独列在一起,称之为“过渡阶段”的文物。洹北商城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冈为代表的早期商文化和以传统意义上的殷墟为代表的晚期商文化之间的时间缺环,完善了商王朝的编年框架。洹北商城遗址内发现的“甲骨”,可以证明其处于早商和晚商之间的中商文明时期。空间上,延伸了殷墟的范围。洹北商城遗址位于原殷墟的东北部,城内分布有规模巨大的建筑基址,可以最大限度地复原。洹北商城还是古代城市建设中轴线布局的例子之一,一号宫殿基址就是在南北中轴线南段发现的。一号宫殿基址的“四合院”式建筑布局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四合院”历史追溯到商朝。考古工作队在发掘钻探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洹北商城改变了对殷墟原内部布局的认识,在洹北商城时期原殷墟宫殿遗址只是作为居民点,直到后来商王朝中心才由洹北商城逐渐转移到原殷墟宫殿遗址。

洹北商城遗址和宫殿宗庙区遗址、王陵区遗址共同构成了殷墟申报遗址的范围,真正体现了世界遗产大会原真性、完整性、价值性的要求,内容更加丰富,增加了殷墟申遗的砝码。



主要景点

宫殿宗庙遗址

殷墟宫殿区驰名中外,为世界文明古国中最著名的“古典城邦”之一。50余座建筑遗址分“宫殿、宗庙、祭坛(甲、乙、丙)”三组,宏伟壮观。另外还发现铸铜遗址等。宫殿区出土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宝石器等珍贵文物。殷墟文物有的是华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蕴藏着殷代先民们的创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考古专家评价,殷墟“发掘着一个典型的奴隶社会”。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赋诗云:“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当代骚人墨客陈运和诗称“甲骨文乐得跳出殷墟青铜器乐得跳出殷墟 重见天日,真是安阳小屯村的特大欢喜”。1991年总书记江泽民视察该苑时指出:“这个地方学问很深,很有发展前途。”

王陵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与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对,是商王的陵地和祭祀场所,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完整的王陵墓葬群,面积达11.3公顷。王陵遗址共发现有12座王陵大墓和2500多座祭祀坑。王陵大墓多为“亚”“中”“甲”字形大墓,这些大墓墓室宏大,形制壮阔。面积最大者达1,803平方米,深达15米。墓内椁室、棺木极尽奢华,随葬器物精美,殉人众多,显示出墓主人非凡的尊贵和威严。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随葬方式、祭祀礼仪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会组织、阶级状况、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并为以后中国历代王朝所效仿,逐渐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陵寝制度。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洹河北岸侯家庄西北冈与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是殷墟遗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934年起,这里共发掘12座王陵大墓(包括1座未完成大墓)、2,000余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中,西区有8座4条墓道大墓,8座大墓分成4排,一南一北分列,最西为M1500、M1217,最东为M1001、M1550,位于中间东北部的为M1004,西北部为M1003、南部为M1002、居中位置为M1567;东区有5座大墓,其中4条墓道大墓1座,为M1400,2条墓道大墓3座,分别为M1443、M1129和50WGKM1(武官大墓),1条墓道大墓1座,为M260。这些大型墓葬均为南北向,墓形呈“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被学者认定为殷商后期的王陵。在王陵遗址的东区和西区,还分布着2,000余座小墓葬,其中东区已发掘1,383座,西区发掘104座。这些墓葬除少数为陪葬墓外,大多是祭祀坑,是商王祭祀先祖的遗迹。这些祭祀坑呈长方形、方形等,集中而又有规律地成组排列。坑内埋葬着数千具祭祀牺牲的遗骨,这些人牲大部分被砍杀,多为青壮年,还有女性和未成年的儿童,每坑8-10人不等。仅1976年发掘清理的191座祭祀坑就发现祭祀人牲1,178人,这些祭祀坑的存在成为商代残酷人祭制度的历史见证。这种以人祭、人殉等为代表的丧葬习俗,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并在秦汉时期演变为制作陶俑或木俑等殉葬的方式。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王陵遗址,位于著名的洹水北岸,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与祭祀场所、举世闻名的司母戊鼎出土地,被国际专家、学者赞誉为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的“第二个古埃及。”郭沫若曾有诗云:“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精辟概括了遗址的重要价值。

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180亩。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王陵大墓(包括一座未完成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祭祀坑与车马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殷墟遗址于2006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作为中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代都城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祭祀场

在商代,每当祭祀时商王都会把人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供奉给祖先和神灵,这种制度被学者们称为是人牲制度。被杀的人牲绝大多数为战俘,少数为奴隶。商王和贵族奴隶主在祭祀祖先、祈祷神灵佑护、建筑宫室和求年问雨时都要用人牲,这里也就成为商王祭祀祖先的一个大型公共祭祀场所。

M260展厅M260展厅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随着墓主人的安葬,祭祀杀牲仪式逐渐开始。这里是当年商王祭祀先祖的祭祀场所。在王陵大墓的周围,共发现2000余座祭祀坑。

展厅里面埋葬着大量祭祀牺牲的遗骸。其中仅1976年发掘的191座祭祀坑中,就发现1178具人骨架。据不完全统计,殷墟甲骨文中有关人祭的甲骨有1350片,卜辞1992条,共用人牲13052人。在祭祀活动中,还有是相当一部分是用动物作为牺牲使用,被称为兽祭坑。1976年春发掘的兽祭坑,里面埋葬的都是墓主人生前所使用过或喜爱的动物,主要有马、牛、羊、犬、象、猪、狐等,其中马有117匹。

王陵墓葬展

殷墟王陵遗址从1934年迄今,发掘出13座大墓,2000多座祭祀坑,大墓规模宏伟,虽历遭盗掘,但劫余之物仍可反映王室的豪华与奢侈。东区祭祀坑数量众多,排列有序,坑内有不少人、畜骨架,是殷王室祭祀先祖的一个公共祭祀场地。

车马坑

殷代车子是木质结构,主要由舆、轴、轮、辕、衡、轭构成。由于深埋地下,年长岁久,出土时木质部分已全部腐朽,仅存遗痕和青铜饰件。考古工作者根据泥土中保留下来的车子轮廊,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距今三千年多年前的殷代车子再现于人们眼前。

3



主要价值





文化遗产

殷墟博物馆2001年殷墟以最高票数名列“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榜首。

根据考古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殷墟遗址的面积超过36平方公里,其中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是核心区域,并被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是商代。殷墟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礼仪中心,是一个王朝的缩影。这就是殷墟之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和独特地位。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提供了坚实证据。

这些宫殿宗庙建筑,以黄土、木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其建筑多坐落于厚实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础,房架多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以茅草,造型庄重肃穆、质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宫殿建筑特色,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1937年以前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宫殿宗庙遗址又陆续发现了著名的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妇好墓、花园庄东地H1甲骨窖穴、54号基址和花园庄M54号墓等。在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两面,有一条人工挖掘成的南北长1.1千米,东西长0.65千米,宽10-20米,深5-10米的巨型防御濠沟,其东、北两端与洹河的河曲相通,将宫殿宗庙遗址环抱中间,构成了严密的防洪、防御体系,与宫殿宗庙遗址浑然一体,起到了类似宫城的作用。甲骨窖穴主要分布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0片,震惊了世界。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YH127甲骨窖穴,发现于1936年,位于宫殿宗庙遗址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辞甲骨17,000余片。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发现于1973年,位于小屯村南部,共出土刻辞甲骨5,000余片。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穴,发现于1991年,位于宫殿宗庙遗址东南部,共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500余片。这些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祀、畋猎、农业、天文、军事等,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

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树立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皇家墓葬的典范。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至今仍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和以人祭、人殉、车马殉葬、兽祭等为代表的殷墟丧葬习俗,为商代晚期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证据。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第一次全面负责、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培养了一批考古学者,殷墟也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



学界地位

中国首个被证实的商都,殷墟作为晚商都邑遗址,它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其甲骨卜辞的某些内容,可与文献中的商王朝相联系,证实了文献中只有零星记录的商王朝的存在,并由此使《史记殷本纪》等文献所载内容成为信史。对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历史研究中盛行的疑古之风作了正面回应。随着商王朝的存在被考古学证实,中国学术界得以展开有关文记载中的“夏王朝”的探索。因此殷墟的发现对中国历史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动力。



发掘意义

1.殷墟的发掘,是中国传统金石学与西方田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近代考古学兴起的重要标志;

位于殷墟遗址内的一处甲骨窟穴

2.殷墟的发掘,几乎完全改变了传统史观中夏商周三代历史的面貌,真实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为商周考古确立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对于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基点作用;

3.殷墟宫殿区、王陵区的发掘,大批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的发现,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瞩目确立了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地位;

4.1931年梁思永在安阳后冈遗址“三叠层”的发现,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划分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为中国考古学的地层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仅把我国有文字可征的历史上推了几百年,而且由于甲骨文内容丰富,涉及殷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对全面复原殷商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

6.殷墟发掘工地成为培养中国考古人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李济、董作宾、石璋如、高去寻、梁思永、郭宝钧、尹达、夏鼐、胡厚宣等中国考古界的第一代精英。



考古摇篮

殷墟是中国所有古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丰富的遗址。发掘殷墟时所创造的许多方法被带到各地,并在考古工作中应用。殷墟也被许多学者称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从殷墟走过的路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考古学从初创到成熟、不断获得发展的进程。



文化现象

殷墟所展示的一些文化现象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段中的独有现象,今天已不复存在。此类文化现象首先可以提到的是商代大规模的杀人祭祀现象。仅殷墟王陵区,现已探明的以人为牺牲的祭祀坑就达2000余座,总人数在10000人以上。虽然在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古遗址中也发现过杀人祭祀遗迹,但杀殉万人以上的祭祀场所,为中国商代社会所独见。

殷墟所展示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创造文明成果的技术手段也是独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块范法青铜器铸造技术。正是这种技术,铸造了包括重达832.84千克的司母戊鼎在内的巨型青铜器。



殷墟甲骨文

是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这种文字对3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十余亿中国人今天所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

考古遗迹表明,商王朝时期是中国某些重要制度的转型时期。其中包括中国过去3000年以来城市布局的中轴线制度,也包括中国历史上沿用长过数千年之久,今天仍然为许多地区老百姓所喜爱的“四合院”式建筑式样。



殷商文明

是世界几个主要早期文明之一。殷墟文化代表了中国商文明乃至整个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



罕见墓葬

“殷墟作为非常明确的商代古都,这个证据是非常充分的。”刘庆柱说,殷墟有好多东西是中华民族的基因。

刘庆柱说,殷墟考古发掘70多年来,发现墓葬计8000余座,包括王陵和大量族墓,其种类有带墓道大墓、长方竖穴墓、无墓圹墓及祭祀坑等,这在世界其他文化遗址中是少见的。这些墓葬等级森严,随葬礼器的大小、形制、组合、数量更是代表墓主人的不同等级和身份。殷墟的王陵大墓,规模宏大,杀殉众多,礼器精美。妇好墓的随葬品达1928件,而平民、奴隶则随葬品很少甚至没有。

刘庆柱说:“在殷墟的墓中,有4个墓道的是王墓。王为何要用4个墓道?这是在喻示着‘地上是四方,地下是四方,四方都归我管’。换句话说,王埋在地下也要控制四方。

殷墟建筑填补考古空白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博士率领的考古学家,在殷墟的东北方探明了一座面积470多万平方米的洹北商城,其中仅一号基址长度就有170余米,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不仅是夏商周三代最大的单体建筑,甚至可谓历代宫殿之最!它的建筑面积相当于六七个故宫太和殿的面积总和。

在洹北商城发现的1号宫殿建筑基址,是继1999年发现400多万平方米的商代城墙遗址后,又在该城内南北中轴线偏南位置,发掘出的一座回字形巨大宫殿建筑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代夯土建筑。

唐际根博士说,洹北商城及其中轴线附近夯土建筑群的发现,在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考古工作者通过多年野外调查,分析大量古文化遗存和古地貌资料后,发现的一商代都邑遗址,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

考古人员已发现宫殿宗庙建筑110余座。这些建筑成组排列,或为宗庙,或为社坛,已具备中国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规划雏形。

殷历法为农历所沿用

据徐广德研究员介绍,殷墟时期的自然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甲骨文的记载表明,殷人已能够准确地记录日食、月食和星象,并对超新星等天文现象有了较早的认识。殷历法采取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并采取增加闰月的方法,解决了与回归年实际太阳日的矛盾。这些方法仍为中国现行的农历所沿用。

在数学方面,殷人已有了个、十、百、千、万等数字概念,并采用了十进位制。

在医学方面,商代晚期已能认识人类的10多种疾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能应用针砭、按摩等治疗方法,达到了较高水平。

考古发掘表明,殷墟时期的手工业空前发达,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极高。一些主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如青铜冶铸、制玉、制陶、制骨、制车、纺织等都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其中这一时期的白陶、原始瓷等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已经使用了大量青铜构件,独辕双套双轮,结构精致复杂,体现出高超的机械、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

殷墟时期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遗产

殷墟文物图片(4)1976年,在小屯村北面百米处,还发现了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出土器物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同时还出土755件玉器,将近7000件海贝。

另外,在王陵的东边出土了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为止所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小屯村西北200米处有一条巨大壕沟,认为是人工挖掘的防御设施。

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1987年在古老的洹水岸边修建了殷墟博物苑。它占地100多亩,就建在殷墟的宫殿区遗址上。它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苑中建筑由著名的古建筑家设计,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的遗址上。每座建筑都采用了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现了殷代王宫殿堂的布局与建筑,而且还具有园林特色。同时,它也是集考古、园林、古建、旅游为一体的胜地。

正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13日一致决定,将中国安阳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安阳殷墟由此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殷墟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对中国来说很不平凡。童明康认为,相对于寺庙、建筑、石窟等可视性遗产而言,殷墟作为中国重要的考古遗址申报世界遗产非常不易,因为很多东西都埋藏在地下,申遗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次申报成功说明,殷墟在文物保护和展示方面的努力不仅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同时也为中国类似文物的展示和保护树立了典范。

中国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东起郭家湾,西至北辛庄,南起刘家庄,北至后营,东北至三家庄,长约6公里,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殷墟的总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形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制的古代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童明康说,殷墟作为中国重要的考古遗址是最早的都城遗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殷商时期的文字已相当成熟,所确立的古代都城制度、礼制、丧葬制度等也都直接影响后世几千年。

继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前一天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河南安阳殷墟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



文化相关



殷墟与甲骨文

甲骨窖穴内发掘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广德说,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遍华人社会,即使方言难以交流,方块字写在纸上,一目了然——亲不亲?文字根!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片殷墟与青铜器

青铜器世界独一无二

“殷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这么精美的青铜器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谈到殷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周室主任杜金鹏这么评价。

杜金鹏说,安阳殷墟在1978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青铜容器4000余件,这些青铜器中,司母戊鼎是殷墟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实际上,安阳其他一些证据证明,这并不是殷墟最大的青铜器物。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钢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发现过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工厂,那个工厂现场有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内范,而这个内范表明它是一件圆形青铜器,这个圆形青铜器的口径达到1.6米,比司母戊要大得多,这样来讲,如果它是一个圆形的鼎,那比司母戊鼎壮观多了。

这种规模、体型的青铜器要进行铸造必须有一批熔化青铜器的炉同时工作,而且有大量的铸造工人,这个浇铸是不能间断的,能把各个工种有机协调起来,可见当时的社会组织已经非常严密。

殷商的青铜加工业发达

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

但安阳周围并没有高品位铜矿以及冶炼青铜所必需的锡铅矿石。有学者推测,当时的工匠们已经学会了在矿石的产地进行冶炼粗加工,然后把加工过的粗铜、粗锡、粗铅运到这里,进行配比熔炼。当时的铜矿很可能采自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一带,而锡、铅的矿藏则主要在江西一带。有学者推测,商代频繁的战争,可能也与争夺矿产资源有关。

商代的石器与玉器亦可谓琳琅满目,殷墟出土的玉器体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想像力。学者们认定,殷墟出土的玉器,其原料大都为新疆的和田玉、辽宁岫玉!那么可以这样设想,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通往新疆的“金石之路”了。这可要比始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丝绸之路”早1200多年!

5



发掘历程



司母戊鼎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重金收购。1900年,王懿荣的甲骨转归了刘鹗所有,他的亲家罗振玉在光绪27年在其家中见到甲骨文后,惊为“固汉以来小学家若张、杜、杨、许诸儒所不得见也”。[16]此后经多年探寻,终于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从古董商范维卿口中得知这些甲骨来自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17]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其后,王国维对这些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进一步证实这里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

1928年到1937年,为了寻找更多的甲骨而开始进行发掘。中央研究院组织考古队对殷墟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后来由于抗日战争而停止,1950年起又重新开始发掘工作。

1928年10月13日,受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委派,董作宾与临时工作人员开始对殷墟进行试掘,在18天的发掘中,共出土有字甲骨800余片及铜、陶、骨、蚌等若干,一个有别于传统史学与金石学的中国现代考古学时代由此开创。同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的李济担任史语所考古组主任,并于1929年春主持殷墟第二次发掘,这也是殷墟首次正式发掘。 1931年,国内首次将地层学原理应用于高楼庄后冈发掘,厘清了殷代、龙山和仰韶文化发展序列。1934年至1935年,侯家庄西北冈商王陵区被发现,墓坑棋布、文物宏富,轰动学界。1936年殷墟第13次发掘,考古队员在一处编号为YH127的窖穴中发现了形状规整、数量庞大、积叠有序的甲骨,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1950年,武官村大墓发掘,成为新中国首次殷墟发掘。1976年,小屯西北地发现商王武丁配偶“妇好”之墓,保存完好,极富学术价值。到1986年,已经对十几个点进行了20多次的发掘,获得了刻字甲骨15万片左右。

6



遗址相关





遗址现状

安阳殷墟(3)多年来,殷墟遗址在国家、河南省和安阳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措施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先后颁布实施了《安阳市殷墟保护管理办法》、《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安阳殷墟保护总体规划》,逐步完善了法律法规建设,把殷墟保护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并相继成立了专业保护管理机构,负责遗址的文物保护、行政管理和游览服务,形成较为完备的保护和管理机制,有效保护了古代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从2001年4月,安阳殷墟正式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5年多的时间。5年多来,安阳市政府先后投入15亿多元巨资,编辑制作了申报文本及其2个补充资料,拆除各类建筑21万平方米,整修河道、道路20公里,绿化20.3万平方米,全面治理了殷墟周边环境。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探索遗址的展示方法,既保护了深埋地下的遗迹,又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提高了文物遗址的可观赏性。特别是安阳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建造了集中收藏、保护、展示殷墟出土可移动文物的殷墟博物馆。博物馆投资7000多万元,由安阳市政府承建,藏品由社科院考古所提供,双方共同管理博物馆的事务。这种中央单位与地方政府合作双赢的模式,有效解决了考古成果社会化、普及化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把殷墟遗址打造成了具有较高质量、兼顾保护和展示的大遗址公园。

2011年安阳殷墟景区晋升为国家旅游界最高荣誉--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殷邺一体

殷与邺,同位于太行山东麓漳洹冲积扇上,地域紧密相连。历史上,曾长期处在一个行政区域之内。它们的关系,如同关中平原的丰、镐、咸阳、长安一样,一脉相承,密不可分。讲安阳的历史,就应该包括殷和邺的历史。

对于历史上两古邺城(河北省临漳县的旧邺城和河南省今安阳旧城,即新邺城)的关系,学者认为二者具有延续性与继承性。其地缘因素为殷邺一体或者说殷邺不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现实联系。

殷商时期,殷墟为国都(约公元前1378~前1106年)。至帝辛(纣王)时,疆域范围,东到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南至长江以南,东北到辽宁,已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邺地,相去殷都(今安阳市区小屯)20公里,为殷商王朝都畿地。武王灭纣,封武庚守殷祀,邺处武庚之殷地。

学者陈梦家曾指出: “邺上司马。《路史》以为上甲居, 今河南汤阴境。但所谓上司马和商之墓地似乎即今安阳小屯, 今小屯对岸有大小司空村??邺若为大甲所居, 则邺即殷。”

至战国,魏文侯七年(公元前439年),曾一度定都于邺,以西门豹为邺令。秦统一六国后,始置安阳县。迄西汉初(公元前205年),省安阳县入汤阴县。时汤阴县属魏郡(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治邺县。从魏文侯七年至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439年至公元前195年),邺领殷(安阳)。

东汉建安九年(204年)至黄初元年(220年),曹魏曾定都邺。十六国时期 (335年至370年),后赵、冉魏、前燕,定都于邺。北朝,从534年至577年,东魏、北齐,定都于邺。

在邺为都城时期,殷地(安阳)均属魏郡、邺县管辖,实际上,是邺含殷。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焚邺城,徙相州、魏郡、邺县于邺南20公里之安阳城,邺失去当年的领导地位,政治中心移至安阳(殷)。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魏郡,邺县为相州附廓。隋开皇十年(590年),邺县迁回故邺城。唐贞观八年(634年)在故邺城西50步,筑小城为邺县治,结束了杨坚焚邺城后,邺县长期无固定治所的局面,然自此以后,相州治安阳(殷),邺为其属县。此为唐一代常制。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天章阁待制曾孝宽,察访(黄)河北,奏废邺县为镇,从此邺县降为镇。邺县西部、中部、南部入安阳,唯东部古邺城及其近处入临漳。于是,西起清凉山,沿今安阳县北岭之南,经彪涧之南,东至韩陵山北,此线以北,原邺县西、中南部,尽入安阳县。此后,无邺县者,近900年。

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府治安阳。金沿袭宋制,划相州为河北西路。元,改为彰德路,属中书省。明初,复为彰德府,改属河南布政使司。时彰德府下领安阳、临漳、汤阴、林县、武安、涉县、磁州,共6县1州。邺城故地,位于临漳境内,属彰德府辖。

清承明制,彰德府仍辖6县1州。雍正年间,划出磁州,割内黄来属。清末,彰德府属彰卫怀道,府治安阳,下领安阳、汤阴、林县、涉县、武安、临漳、内黄7县,邺属彰德府管辖。

及至近代,1912年1月,民国成立。1913年3月,全国废府州,存道县。废彰德府,存安阳县。原彰德府所辖7县,隶河南省豫北道(原彰卫怀道)。翌年,隶河北道。1932年8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在省下分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及办事机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共领11县,即安阳、临漳、武安、涉县、林县、汤阴、内黄、汲县、滑县、浚县、淇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1月,安阳为日军侵占。国民党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后迁往水冶、济源、林县、滑县、延津等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夺取胜利果实,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又抢占安阳城。其所领县,仍为原来的11县(含临漳),直至1949年5月6日安阳城解放。

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至1949年5月6日安阳城解放的1369年间,临漳一直为治所设在安阳的相州、彰德府(金称河北西路,元为彰德路,民初一度称彰卫怀道)管辖,故邺城为临漳县属地,亦属安阳管辖。由此可看出,殷(安阳)邺,实乃一体。

7



旅游须知



门票类型

门市价

方式

景区,通票¥90景区现付

(注:此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景区官方为准)

1.景区开放时间:夏季8:00-18:30;冬季:8:00-18:00

2.取票地点:景区售票处

3.特殊人群预订标准:

A.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4米以下免票;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

B.优惠政策:学生凭学生证半票;老人60—70岁之间持老年证购老人票

4.发票说明:网络预订景区门票,同程网不提供发票

5.温馨提示:包含殷墟王陵遗址,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博物馆

交通

公共交通发达,有多条公交车线路可直接通往旅游景点。

殷墟王陵遗址 公交 15 路可直达;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公交 18 可直达;

民间艺术博物馆  公交25、26路可直达;

袁 林 公交 8 路可直达;

文峰塔  公交25、26路可直达;

高阁寺  公交25、26路可直达;

岳飞庙和羑里城  安阳至汤阴的10路专线车可直达。

市内出租车起步价为5元2公里,每公里1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7101.html

更多阅读

西安六大遗址公园全攻略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

寒窑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婚俗婚礼婚仪体验式主题公园。寒窖遗址公园寒窑遗址位于西安曲江新区东南隅,紧临曲江遗址公园,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不夜城隔水相望。是曲江新区的六大遗址公园项目之一。总规划面积

浦城人 浦城混社会的人物

是浦城人,你要知道,福建省最早置县的五县之一。浦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古闽越文化发源地。评为2005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猫耳弄山商代古窑群遗址,为中国早期陶器制造历史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浦城于东汉建安初年(公元

走进安阳殷墟 安阳殷墟博物馆

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殷墟,又名殷虚,故称“北蒙”,位于安阳市西北小屯村附近的洹水两岸,经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殷墟就是甲骨文卜辞中被称之为的“大邑商”或“商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王

殷墟甲骨文-中国文字史的起源与见证 安阳殷墟甲骨文

文字的出现与使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进步,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看到了带有字符性质的夏代陶文和石文,又看到了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这些形式文字的出现体现了历史记述的起源与渐进,从而使3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有能力去解惑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有哪些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

声明:《殷墟(商代后期都城遗址) 河南殷墟遗址》为网友百日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