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寓言 秦国历代国君

历代寓言



弈秋诲弈

【原文】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下棋在众技艺中,只是一种小技巧,但不专心致志,就没法学会。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向弈秋学习,全神贯注地听弈秋的讲授;另一个人虽然也坐在弈秋面前,但心里老想着会有天鹅飞来,想着张弓搭箭去射它。这个人虽说是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远不及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赶不上前一个人聪明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豚子食于死母

【原文】

仲尼日:"丘也尝游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晌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庄子·德充符》

【译文】

孔子说:"我曾在去楚国的时候,在路上正巧遇见一群小猪在一头死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便都惊慌失措地逃跑了。因为它们看到母猪不再用眼睛看它们了,不像~头活猪的样子了。小猪们爱它们的母亲,不仅是爱母猪的形体,更主要的是爱充实于形体的精神。

巫马其买鸩

【原文】

巫马其为荆王使于巴。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日:"所以鸩人也。"于是,请买之,金不足,又益之车马。已得之,尽注之于江。

《尸子》

【译文】

巫马其作为荆王的使者出访巴国。在途中,他遇见一个肩挑毒酒的人,于是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那人答道:"是用来毒害人的。"于是,巫马其就向他买那毒酒,带的钱不够,又押上随行的车马。买来后,全部都倾倒到江里去了。

黄公好谦卑

【原文】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

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日: "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

《尹文子·大道上》

【译文】

齐国有位黄公,喜好自谦自卑,他的两个女儿都是国内最美丽的女子,然而黄公却因此常常谦逊地称她们长得很丑陋。这样一来,他女儿貌丑的恶名就传得很远,以致两个女儿过了结婚的年龄却没有一个国人来聘婚。

这时,卫国的一个老光棍冒冒失失地迎娶了黄公的大女儿;才知道是国色佳人。此后他逢人就说:"黄公喜好谦卑,故意贬毁他女儿美丽的容貌。因此,我妻子的妹妹也一定长得很美。"于是,人们争着向黄公的小女儿求婚,果然也是位国色佳人。

心不在马

【原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於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日:"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韩非子·喻老》

【译文】

赵襄子向王子期学习驭马驾车,不久就和王子期驾车竞赛,赵襄子换了三匹马,三次都比输了。

赵襄子说:"你没有把驾车的技巧全教给我,所以我三次都落后于你。"

王子期回答说:"我的技巧已全教给您了,您运用却不恰当。大凡驾车最重要的,是要让马的身体安于驾车,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马身上,此后才能加速快跑,到达远方。现在您驾车,落后一点就一心想赶上我,跑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上来。但驾车在一条路上赛跑,不是跑在前面就是落在后头,但您却把心思全用在了是否能比赢我上了,还有什么心思去驭马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三次都输掉的原因。"

子罕之宝

【原文】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日:"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日: "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

《韩非子·喻老》

【译文】

宋国有个边城小民得到一块璞玉而献给大夫子罕,子罕不肯接受。这位小民说:"这是块宝玉,应是君子所用之器,而不该让小百姓使用。"

子罕说:"我们的看法不同。你以为璞玉是宝贝,我认为不接受你的璞玉才是宝贝。"

海上沤鸟

【原文】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往而不止。

其父日:"吾阉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列子·黄帝》

【译文】

海边有个喜欢海鸥的人,每天早晨他都去海上,和海鸥一起游玩。向他飞来的海鸥成群结队,源源不断。

这个人的父亲说:"我听说海鸥都不断飞到你的身边和你~起游玩,你捉几只来给我玩玩。"

第二天这个人来到海上,海鸥在天空飞舞,但并不落下来和他一起游玩。

杞人忧天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日:"奈地坏何?"

晓者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足此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天瑞》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崩地塌,自己没有容身之处了,因此吃不香睡不着,忧心忡忡。又有一个人为那个忧天的杞人担心,便前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气的积聚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你起坐呼吸,整天在天空中生活,怎么还担心天会崩塌掉下来呢?"

那个忧天的杞人说:"如果天真的是气积聚丽成,那么太阳、月亮和星辰不会掉下来吗?"

开导者又说:"太阳、月亮和星辰,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它们掉下来,也不会打伤人的。"

那个忧天的杞人问:"那么地陷了怎么办呢?"

开导者又说:"地是土块积聚丽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迈步行走,整天在它上面生活,为什么还担心它会塌陷呢?"

那个忧天的杞人听了后,如释重负,非常高兴,开导者也因此消除了忧虑,高兴起来。

关尹子教射

【原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日:"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对日:"弗知也。"

关尹子日:"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日:"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日:"知之矣。"

关尹子日:"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

【译文】

列子学习射箭,射中了箭靶,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列子说:"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射中靶子吗?"

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那还不行。"列子回去再进一步练习,练习T--年,又返回关尹子那里向关尹子回报自己练习的情况。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射中的原因了吧?"列子说:"现在我知道了。"

关尹子说:"那就行了,你要把它牢记在心,千万别忘记了。不但射箭是如此,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也都是同样的道瑚."

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汤问》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唱歌的本领,却自以为都学好了,便向秦青告辞回家。秦青也不阻止他,还在城外的大道边为薛谭饯行。秦青在席上按着节拍动情地歌唱,歌声振动了路边的树木,留住了天空飘荡的云彩。薛谭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学到老师的本领,便向老师道歉,请求回去再学。一辈子再也不敢说学成回家的话了。

卫人迎新妇

【原文】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

新妇谓仆目:"拊骖,无笞服!"

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人室见臼,日:"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

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战国策·宋卫策》

【译文】

有个卫国人迎娶新嫁娘,新娘上车后,问:"这骖马是谁家的?"驾车人答:"借的。"

新娘对仆人说:"要轻轻地拍赶骖马,也不要用鞭子抽打自家的服马!"

车刚到家门口,新娘就侧身凑近伴娘指使她说:"去把灶膛里的火灭了,不然怕失火。"

进到房里,新娘看到一个石臼,说:"把它移到窗户下面去,不然妨碍往来走路。"婆家人都笑她。

新娘子说的这三句话,其实本身都很在理,但却被人耻笑,这是因为刚过门就说这些,未免为时过早了一点。

嗟来之食

【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日:"嗟,来食f,'

扬其目而视之,日:"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札记·檀弓下》

【译文】

齐国闹起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在路旁煮了粥,等待饥民来后给他们吃。

有个饿得非常狠的人,用农袖蒙着脸蹰,拖着破鞋子,踉踉跄跄地走了来。黔敖见了,左手捧着饭菜,右手端着汤水,喊道:"喂!快来吃吧!"

那饥民睁着双眼盯着黔敖,说:"我只是因为不吃这种吆喝着施舍的饭食,才饿到这种地步。"黔敖便向他道歉,但他始终不肯吃,便活活饿死了。

齐庄公出猎

【原文】

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日:"此何虫也?"御日:"此是螳螂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庄公日:"此为人,必为天下勇士矣。"于是回车避之,而勇士归之。

韩婴《韩诗外传》卷八

【译文】

齐庄公外出打猎,有一只螳螂抬起前腿,准备与庄公车上的轮子拼搏。庄公便问驾车的人说:"这是什么虫呀?"车夫回答说:"这是螳螂。这种虫,只知道往前进,而不知往后退,从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就轻易地与对手交锋。"庄公说:"这只螳螂如果是人,就一定成为天下的勇士了!"于是,庄公让车夫绕开螳螂而行。天下的勇士闻知此事后,都纷纷归顺了他。

公仪休嗜鱼

【原文】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日:"夫子嗜鱼,弗受何也?"

答日:"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

《淮南子·道应训》

【译文】

公仪休任鲁国的宰相,很喜欢吃鱼。国内不断有人给公仪休送鱼,公仪休不受,他的学生劝说道:"老师爱吃鱼,却又不受鱼,这是为什么?"

公仪休答道:"正是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要这鱼。如果接受了这鱼,那么,就会因受贿而被罢免宰相之职,到那时,我虽然还爱吃鱼,却再也不能满足这一嗜好了。现在不接受这鱼,就不致于被罢免宰相职务,就能永远地、经常地吃到鱼了。"

诗旷劝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

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日:"善哉!"

刘向《说苑·建本》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现年七十岁了,还想学习,恐怕就是晚了点!"

师旷说:"您为什么不点燃蜡烛照明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人臣的随便与国君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这个瞎子大臣怎么敢与国君开玩笑呢?我听说,年少时而好学习,就如早晨初出的朝阳;壮年而好学。就像升人中天的阳光;老年而好学,又有如点燃蜡烛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不是比在黑暗中行走要好得多吗?"

晋平公说:"很对!"

周处改过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遭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日:"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译文】

周处年轻时,粗暴好斗,被乡里人看作祸害。义兴县河里有两条蛟龙,山中有只猛虎,都一同侵害老百姓。于是,义兴县里的人把周处连同这蛟、虎一齐称作"三害",而其中又以周处之害最大。,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斩掉蛟龙,其实是希望"三害"之中只留下一个。周处就去山中杀了老虎,又去河中斩那蛟龙。蛟龙忽而浮出水面,忽而沉入水底,游了几十里,周处一直跟着它走。经过三天三夜,乡里的人都以为周处死了,便互相庆贺。谁知他竟杀死了蛟龙而游出水面。他听说乡里人都互相庆贺,才知道大家都把他当作祸害,于是产生了改过自新的念头。接着,又到吴郡去寻找陆氏兄弟。陆机不在家,却正碰见了陆云。他就把义兴人以他为患的情况全说了,还说自己想改正错误,而年纪已大,终究不能有所成就。陆云说:"古人认为早晨懂得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何况你的前途还远大!而且人怕的就是没志向,有了志向,又何愁美名不能远扬呢?"周处昕了这番话,就改过自励,终于成了忠臣孝子。

伤 仲 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王子日:"仲永之通悟,受之天地。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矣;今天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译文】

江西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人,家里世世代代都是种圈的。方仲永五岁时,还未尝见到纸墨笔砚之类的文具。有一天,他突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便从邻居

家借来给了他。他马上书写了一首四言诗,并且自己还定了个题目。这首诗是以奉养父母、家庭和睦为主题,并很快被同乡的读书人传阅了一遍。自此以后,指定事物要他写首诗,他可立刻写成,而且那文采、立意都是相当不错的。同县的人都把他看作奇才,渐渐地,人们也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来招待,有的人还拿出钱币来接济他们。他父亲觉得这样有利可图,便每天牵着方仲永遍访同县之人,不再让他学习。我听说方仲永的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父亲回到家乡,在舅父的家中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再叫他做诗,但做蹬的诗与以前的名声很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又到舅父家中,问起此事,众人都说:"方仲永的才智已经消失了,与众人已差不多了。"

我认为:方仲永的才智、悟性,是先天就有的。他从先天获得的东西,比起那些有才能的人要多些。他最终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则是因为他后来得到的东西太少了。像仲衣这种人,从先天获得的东西如此之多,也如此之聪慧,但后天缺乏应有的培养,尚且成了一个普通人,那么,现在那些天赋差,本就是普通智力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的学习,难道能赶得上一般人的才能吗?

铁棒磨成针

【原文】

李白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故曰

"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妇日:"功到自成耳。"自感其言,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

虞韶《日记故事》

【译文】

李白读书,还没完成学业就跑了。路上遇见一位老妇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她为何磨这铁棒,老妇说:"想作根针。"李白笑他愚蠢,老妇说:"功夫到家了就自然可成功。"李白听后,大为感动,于是马上回去继续学习,完成了学业,终于成了名士。

蜀鄙二僧

【原文】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彭端淑《白鹤堂诗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

【译文】

在四川的偏僻地方,住着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有一天,穷和尚找到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

富和尚问穷和尚:"你依靠什么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呢?"

穷和尚回答:"我有一个盛水的瓶子和一只吃饭的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又说:"我好多年来,想租一条船到南海去,可至今仍没能实现。你这样贫穷,依靠什么去呢?"

过了一年后,那个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并将去南海的经历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听了,感到很羞惭。

西蜀与南海之间的距离,有好几千里,富和尚不能去,而穷和尚却去了。

察情法门

鲁侯养鸟

【原文】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

【译文】

从前:有只海鸟栖息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并设宴款待,给海鸟演奏《九韶》古乐来取乐,准备了牛、羊、猪三牲来作为它的膳食。结果海鸟晕头转向,忧惧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就死了。

鲁侯是在用他自己享乐的方法来养鸟,不是用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

望洋兴叹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译文】

秋汛季节如期到来了,各条小溪都奔流着汇集到了黄河,河流猛地涨大,两岸的岸堤和岸边的小洲之间,都宽阔得看不清对面的牛马。河伯因此而自我陶醉了,认为世界上只有自己是最为壮观的了。他顺着河流往东走,_直走到了北海边,朝东一望,只见茫茫然一片,看不见海的边际。河伯于是乎脸上不再有喜色,仰望海洋,向海神若感慨说:"民间有句俗语说.,t听到了百分之一的道理就以为天下没有人赶得上自己了,说的就是我呀。况且我曾听说过有人认为孑L子的学问少,并瞧不起伯夷的仁义,我开始还不相信,现在我看到您这样辽阔浩瀚,我才知道那是完全可能的。我如果不到你门前来领教这番道理那就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那些深明大道的人所耻笑!"

山雉与凤凰

【原文】

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间: "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日:"凤凰也。"路人日:"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日:"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尹文子·大道上》

【译文】

有个楚国人挑着野鸡赶路,路上,有个过路人间道:"这是什么鸟?"挑山鸡的人骗他说: "这是凤凰。"过路人说:"我听说有凤凰,今天竞亲眼见到了。你卖不卖?"挑野鸡的人说:"卖!"过路人给他十金,他不肯卖;过路人又请加倍付钱,他才卖给了过路人。过路人想把它献给楚王,不料过了一夜,野鸡死了。他无暇心疼他的金子,只是遗憾不能把凤凰献给楚王。楚国人纷纷传说着这件事,都认为那是只真凤凰,很珍贵,所以过路人想把它献给楚王。终于这件事传到了楚王的耳中,楚王很受感动,召见了过路人并重赏了他,赏金超过买野鸡钱的十倍。

目不见睫

【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

杜予曰:"臣患。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脐为盗于境内丽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目:"自见之谓明。"《韩非子·喻老》

【译文】

楚庄王准备进攻越国,杜子进谏说:"大王您为什么要去攻打越国昵?"楚庄王说:"越国政治退乱,军队弱小。"

杜子说:"我担心人的智慧好比是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东西,但却看不见自己跟前的睫毛。大王您的军队自从被秦国和晋国打败之后,丧失了好几百里的土地,这就说明您的军队很弱小。庄豚在楚国境内东偷西抢,但官吏禁止不了他,这又说明大王您的国玫非常混乱。大王您国内的兵弱政乱的局面不在越国之下、但还想去攻打越国,这就说明您的智慧像眼睛一样。"楚庄王因此便打消了当初的念头。

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之处,不在于知彼,而在于知己。故日:"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就叫做聪明。"

詹何猜牛

【原文】

詹何坐,弟子侍,有牛呜于门外,弟子日:"是黑牛也而自在其题。"

詹何日:"然,是黑牛也,而自在其角。"使人视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角。

以詹子之术,婴众人之心,华焉殆矣......

《韩非子·解老》

【译文】

詹何坐在屋子里,弟子们在旁侍候他,门外传来了牛的叫声,弟子说:"这是一头白色额头的黑牛在叫。"

詹何说:''是的,这是一头黑牛,但白色是在它的角上。"派人一看,果然是黑牛而角上裹着白布。

用詹何这种猜谜的办法,来打动众人之心,是虚浮有害的啊......

美与丑

【原文】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日:"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杨子谓弟子日:"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韩非子·说林上》

【译文】

杨朱经过宋国往东去,住在一家旅店里;店主有两个小老婆,其中长得丑的那个受宠尊贵,长得美的那个被轻视和冷落。杨朱问店主这是什么原因,旅店的老板回答说:"长得漂亮的,自己认为她漂亮,我不知道她美在哪里,长得丑的知道自己丑,我也就不觉得她丑了。"

杨朱对身边的弟子说:"行为高尚而又不自以为了不起,这样的人无论到哪儿,都会被人认为美的。"

所长无用

【原文】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日:"子必穷矣。"

鲁人日:"何也?"

日:"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韩非子·说林上》

【译文】

有个鲁国人自己会编织草鞋,妻子则很会织一种白色丝绸,却想搬到越国去居住。有人对他说:"你到了越国一定无法谋生。"

这个鲁国人说:"为什么呢?"

那个人回答说:"草鞋编出来是为了穿在脚上,但越国入个个打赤脚;白丝绸是做帽子用的,但越国人全都披散着头发。以你的长处,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去,要想不穷困,那可能吗?"

远水不救近火

【原文】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钽日:"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晦,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韩非子·说林上》

【译文】

鲁穆公派他的众公子有的到楚国去做官,有的到晋国去任职。犁钮说:"向越国去求人来救鲁国人落水的孩子,越国人虽然很会游泳,但鲁国人的孩子也一定活不了。住内陆地方的人家里失火了,而到海边去取水来救火,海水即使再多,也一定浇不灭火,因为远处的水没法解救近处的火情。现在楚国和晋国虽然很强大,但齐国离我们很近,一旦它来侵犯,我恐怕晋楚两国大概救不了鲁国吧!"

黎丘丈人

【原文】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日:"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日:"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莆!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拨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侣氏春秋·慎行论·疑似》

【译文】

梁国的北部有个黎丘部,那里有个奇鬼,善于模仿人的子侄兄弟的模样。乡里有位老者去赶集,喝醉了酒回来,路上,遇见了奇鬼。黎丘奇鬼装成他儿子的模样,扶着他回家,在路上苦苦地折磨他。老者回到家,酒醒后责问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难道可以说不慈爱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苦苦地折磨我,这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说: "冤枉啊!没有这回事呀!昨天我到邑东讨债去了,别人可以作证。"老者信了他儿子的话,说:"唉!这一定是那个奇鬼干的,我早就听说过它了。"第二天老者特地又去集市上喝酒,希望再遇到那个奇鬼,杀死它。第二天一大早,老者就上了集市,喝醉了酒,他的儿子担心自己的父亲回不了家,就去接他。老者看见他的儿子,以为又是奇鬼来了,就拔出剑刺死了他。老者的理智被装成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而杀死了真正的儿子。

大鹏与焦冥

【原文】

景公闻晏子日:"天下有极大物乎?"

晏子对日:"有。鹏足游浮云,背凌苍天,尾偃天问,跃啄北海,颈尾咳于天地,然而谬谬不知六翮之所在。"

公曰:"天下有极细者乎?"

晏子对日:"有。东海有虫,巢于矗文睫,再乳再飞,而矗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

【译文】

齐景公问晏子道:"天下有最大的东西吗?"

晏子回答说:"有。大鹏的脚在浮云上游动,背上升到青天,尾巴倒伏在天空里,跳起来嘴到北海啄食,脖子和尾巴横隔在天地之间,可是还不知道它那有六根翎管的翅膀在什么地方。"

齐景公说:"天下有最小的东西吗?"

晏子回答说:"有。东海有种虫,在蚊予的睫毛上筑巢,不停地产子,不停地飞动,而蚊子却若无其事,不因此而惊慌。我晏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东海的渔夫却把它叫做焦冥。"

九方皋相马

【原文】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日:"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蹴。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日:"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日:"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日:"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日:"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列子·说符》

【译文】

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儿孙辈中有没有可以派去帮我寻求千里马的?"

伯乐回答说:"良马可以从它的形貌和筋骨上加以考察,但天下最好的马,评判的方法却似有似无,很难直观地把握。这种马奔跑不扬起灰尘,跑过后不留下足迹。我的儿孙们都是些凡庸之辈,他们可以找到一般的好马,却识别不了天下的最优良的马。我有一位共同打过柴挑过菜的伙伴,叫九方皋,这个人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我请求您召见他。"

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让九方皋去寻找天下最优良的马。九方皋去了三个月,然后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儿.。"

秦穆公问:"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说:"是匹母马,黄色的。"秦穆公派人去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高

兴,把伯乐找来,而对伯乐说:"差劲啊,你让我派去找天下无双的名马的九方皋,连马的毛色公母都分辨不清,还能识别马的好坏吗?"

伯乐长叹一声说:"难道他真的达到了这样的地步了吗?这就是他胜过我千万倍的地方,没有人能抵得上他,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圣手所看到的,是马的天生的秘密。他抓住了马的根本,而忽视了马的皮毛粗迹,看到马的内在品质,而忽略了马的外表。他看到他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而没看到他认为不需要看到的地方;观察了他认为必须观察的,而遗漏了他认为不必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方法,有着比相马本身更重大的意义。"

等到把马取回来一看,果然是匹天下无双的优秀马。

杨布打狗

【原文】

杨朱之弟日布,夜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日:"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列子·说符》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去,遇上天下雨,便脱掉了白色的衣服,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里的狗认不出他了,便冲上去对他乱叫乱吼。杨布非常生气,准备上去将狗痛打一顿。

杨朱说:"你不要去打狗了,其实你也是这样的。如前让你的狗在你出门时是白色的,而你回来时变成了黑色,你难道能不感到奇怪吗?"

枯梧不祥

【原文】

人有枯梧树者,其邻父言枯梧之树不祥,其邻人遽丽伐之。

邻人之父因请以为薪。

其人乃不悦日:"邻人之父徒欲为薪,而教吾伐之也。与我邻若此,其险岂可哉?"

《列子·说符》

【译文】

有~个人家里的梧桐树枯死了,他邻居家的~位老头对他说让枯死的梧桐留在门前将不吉祥。他听了,马上把这棵枯梧桐砍了。

邻居家的老头便趁机请求把枯梧桐给他作柴禾。

这个人听了很不高兴,说:"邻居的老头只是因为想要拿梧桐树当柴禾,才叫我把梧桐砍了。与我做邻居的人竟是这种人,这难道不是太危险了吗!"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列子·汤问》

【译文】

孔子到东方去游说,路上碰到两个小孩在争论什么,孔子便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升起的时候离人近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些。"

又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象车盖那样大,等到中午,只有盘钵那么大了,这不是因为离人远就看上去小,离人近就看上去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不对。太阳刚出来时,我们还觉得冷冷清清的,等到了中午,我们就觉得滚烫滚烫的,这难道不是因为离人近时才感到热,离人远时我们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之后,也说不清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丰富呢?连这个问题都说不清。"

疑邻窃斧

【原文】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扣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列子·说符》

【译文】

有个丢了斧头的人、心中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邻居家这个儿子走路的样子,像是偷了斧头的;再看看他的脸色,也像是偷斧头的;讲话的姿态、动作、神态,样样都像是偷了斧头的。

不久,这个丢了斧头的人在山谷里挖土,找到了他的斧头。隔日再看他邻居家的儿子,动作神情没有一点像偷了斧头的。

歧路亡羊

【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共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日:"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日:"亡之矣。"

日:"奚亡之?"

日:"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竞日。

门人怪之,请日:"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

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日:'仁义之道若何?'伯日:'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日:'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日'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日:"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1:3。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日:"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日:"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列子·说符》

【译文】

杨子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已带领全家去寻找,又跑来请杨子的僮仆去帮助追寻。

杨子说:"嗬!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派那么多人去寻找呢?"

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

等到找羊的人回来后,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没有找回来。"

杨子又问:"为什么没有找回呢?"

邻居说:"岔路中又有岔路,我不知该往哪条路上去找,所以只好回来了。"

杨子脸色有些不高兴,半晌没有讲话,整天都没有笑容。

杨子的门人们觉得很奇怪,向杨子问原因道:"羊,不过是不值钱的牲口,况且又不是您的,但您却整天不说不笑,愁眉苦脸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杨子不予回答,门人们得不到答案。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出门,把这件事告诉了心都子。心都子和孟孙阳一起去见杨子,问道:"从前有这样三兄弟,在齐鲁之间游学,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学得了仁义之道后回家。他们的父亲说: '你们已学完回来,请给我说说什么是仁义之道,行吗?'老大说: '仁义之道就是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然后才谈得上名誉。'老二说:'仁义之道就是要不惜生命地保护名誉。'老三说:'仁义之道就是既要保全生命,也要保全名誉。'他们兄弟三人的仁义之道完全不同,但却出于同一个儒士的教导。谁对谁不对呢?!

杨子说:"有个居住在河边的人,熟悉水性,敢于游水,驾船摆渡来赚钱,供养百El之家。背着粮食来向他学习游水的人成群结队,结果淹死的人差不多达到半数。这些人本来是来学游水的,而不是来学淹水的,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你认为谁对谁不对呢?"

心都子无声地退了出来。孟孙阳责备他说:"你提问为什么那么拐弯抹角的,而我们老师的回答又那么古里古怪?我更加困惑不解了。"

心都子说:"大路因为岔道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对一种学术的理解不同而丧失这种学术的本义。学术的本源是一致约,相同的,但到后来却像现在这样互相分歧。唯有回归到本源上来,才能不丧失这种学术的本义。你长期在先生的门下求教,学习先生的学说,而竞不懂你先生说的什么意思,太可悲了!"

惊弓之鸟

【原文】

异日者,更赢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赢谓魏王日:"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日:"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日:"可。"

有问,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日:"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日:"此孽也。"王日:"先生何以知之?"对日:"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战国策·楚策四》

【译文】

从前有一天,更赢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仰头看见有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可以为您用拉弓而不发射箭矢的方法射下鸟来。"魏王说:"难道射术可以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吗?"更赢说:"可以"。

停了一会儿,一只雁从东方飞来。更赢虚拉了一下弓弦就把它射下来了。魏王说: "射术怎么可以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啊?"更赢说:"这是因为这雁有伤病"。魏王说:"你怎么知道的?"更赢回答说:"它飞得很慢而且叫声很凄惨。飞得慢,是因伤口痛;叫声凄惨,是因离群很久了。所以它伤口没有好而又惊魂未定,这时它听到弓弦发出的声音,用劲振翅往高处飞,导致伤口撕裂而坠落地上。"

螳螂捕蝉

【原文】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韩婴《韩诗外传》

【译文】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呜叫,正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时,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弯起颈脖,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螳螂正要吃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黄雀是想啄死螳螂吃掉它。黄雀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之下有个拿着弹丸的小孩,那小孩拉开弹弓正准备射黄雀。孩子正要射时,却不知脚前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这些鸟虫和这孩子都是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的祸害。

宓子论过

【原文】

宾有见人于宓子者。宾出,宓子日:"子之宾独有三过:望我而笑,是接也;谈语而不称师,是返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

宾日:"望君而笑,是公也;谈语而;卞称师,是通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故宾主容,一体也;或以为君子,或以为小人,所自视之异也。

《淮南子·齐俗训》

【译文】

宓子的一个朋友带一位客人来拜访宓子。客人走后,宓子对这个朋友说:"你带来的这位客人别的都好,就是有三个错误:一见我就笑,是轻熳和不懂规矩的表现;言谈中从不提起自己的老师,是一种对师门的叛逆行为;刚见面,交情还不深,就推心置腹地说一大堆,这是稀里糊涂的表现。"

那客人对这番批评辩驳道:"我一见你就笑,说明我坦荡无私,谈话中不提及我的老师,是为了打通师门之间的隔阂,以便交往;交情不深而敢说心里话,是对朋友忠诚和信任的表现。"

因此,这客人的言行本来就是一个样,但却可以被看作君子,也可以被看作小人,这完全是由于各人自己的看法不同。

辨伏神文

【原文】

余病痞且悸,谒医视之,日:"惟伏神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日:"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

余戍然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柳宗元《柳河东集》

【译文】

我得了痞病,经常心悸,到医生那里求诊,医生说:"只有服食伏神最妥当。"第二天,我从市场上买来伏神,煎煮后服了,哪知病情更加严重。请来医生,责问其中的原故,医生要求观看一下药渣子,说:"唉,这全是一些老芋头啊。那卖药的欺骗了你,让你买了假药。你也太无知了,却反而来责怪我,你难道不感到错了吗?"

我听后,感到紧张而惭愧,又恼又忧。将这件事推而言之,世上像以芋头充当伏神卖而坑害人的事是很多的了,但又有谁能明辨是非呢?

宥蝮蛇文

【原文】

家有僮,善执蛇,晨持一蛇来谒日: "是谓蝮蛇,犯于人,死不治。又善伺人,闻人咳喘步骤,辄不胜其毒,捷取巧噬肆其害,然或慊不得于人,则愈怒;反啮草木,草木立死。后人来触死茎,犹堕指挛腕肿足,为废病。必杀之,是不可留。"

余日:"汝恶得之?"曰:"得之榛中。"日:"榛中若是者可既乎?"日:"不可,其类甚博。"余谓僮曰:"彼居榛中,汝居宫内,彼不汝即,而汝即彼,犯而斗死以执而谒者,汝实健且险,以轻近是物,然而杀之,汝益暴矣。彼耕获者,求薪苏者,皆土其乡,知防而入焉,执耒操鞭持芟朴以免其害。今汝非有求于榛者也,密汝居,易汝庭,不凌奥,不步阎,是恶能得而害汝?且彼非乐为此态也,造物者赋之形,阴与阳命之气,形甚怪僻,气甚祸贼,虽欲不为是不可得也。是独可悲怜者,又孰能罪而加怒焉,汝勿杀也。"

柳宗元《柳河东集》

[译文]

家里有一僮仆,擅长捉蛇。早上,他拿着一条蛇来拜见我,说:"这是一条蝮蛇,咬人后,人只有死路一条。这蛇还善于观察人,听到有人咳嗽、喘息以及迈步急走的声音,就可判断出他们抵挡不住自己的毒性,于是就敏捷地攻取,巧妙地咬食、肆意地加害他们。然而,有时它不能加害于人,就大发起脾气来,转过来咬噬草木。草木被它咬后就立刻死掉。以后的人只要触及到了这已死草木的茎部,也会烂掉手指、手腕挛曲、脚部浮肿,成为残废人。所以,对这种蛇,一定要杀死它,不可留下它。"

我说:"你是怎么抓住它的?"僮仆回答说:"在树丛中捉来的。"我说:"树丛中的这类蛇可以捉完吗?"他说:"不可,这类蛇非常多。"我告诉僮仆说:"蛇住在树丛中,你住在屋子里,它不靠近你,你却接近它,触犯并杀死它后来进见我,你确实需要强健和冒险才能接近这东西,然而,你还是杀死了它,这说明你更残暴啊。那些耕田种地的人,砍柴割草的人,都是与土地为伍,不得不提防蛇的侵入,他们拿着农具,端着鞭子,握着镰刀以免受其害。而你现在并不是一定要涉足于树丛之中,你只要把屋子密封好,把庭院整修好,不去水边深曲之地,不在阴暗处行走,这蛇又怎么会加害于你呢?况且蛇也不是自己乐意成为现在这种模样,而是造物主赋予了它那种形体,自然的阴阳之气赋予了它那种品性,形体非常怪异,品性十分阴毒。它即使不愿这样也不可能啊。它也够可怜的,又怎么能怪罪它,加怒子它呢?你再不要去杀它们了。"

蠹 化

【原文】

桔之蠹,大如小指,首负特角,身蹙蹙然,类蝤蛴而青,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人或枨触之,辄奋角而怒,气色桀骜。一旦视之,凝然弗食弗动,明日复往,则蜕为蝴蝶矣。力力拘拘,其翎未舒,檐黑遘苍,分朱间黄,腹填而椭,矮纤且长,如醉方寤,赢枝不扬。又明日往,则倚薄风露,攀援草树,耸空翅轻,瞥然而去,或隐蕙隙,或留篁端,翩旋轩虚,风曳纷拂,甚可爱也。须臾,犯蝥网而胶之,引丝环缠,牢若辈梏,人虽甚怜,不可解而纵矣。

噫!秀其外,类有文也;嘿其中,类有德也;不朋而游,类洁也;无嗜而食,类廉也。向使前不知为桔之蠹,后不见触蝥之网,人谓之钧天帝居而来,今复还矣。天下,大桔也;名位,大羽化也;封略,大蕙篁也。苟灭德忘公,崇浮饰傲,荣其外而枯其内,害其本而窒其源,得不为大蝥网而胶之乎?观吾之《蠹化》者,可以惕惕。

陆龟蒙《笠泽丛书》

【译文】

桔树的蛀虫只有小指那么大,头上长有~只长长的角,身子一伸一缩地动着,很像天牛的幼虫,身子只不过是青色。它隐藏在树叶下面,仰面吃食,与饥饿的蚕儿吃桑叶速度不相上下。如果有人拿东西碰它一下,它就竖起角来发怒,气鼓鼓的,显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架势。一天,人们发现它呆在树上,不吃树叶,也不动弹。第二天再看它时,这蛀虫则蜕变成了蝴蝶。它的身子动动停停,翅膀还没舒展开来,身子却像披上了黑裙白衫一样,其中还点缀着红、黄两色,椭圆形的肚子也是各色相间,头上还长了一对又细又长的矮缨般的触须。那模样就像酒醉刚醒,瘦弱的四肢还不能张扬。又过了一天再去看,它已经能凭借微风和露水,沿着小草树木攀登爬行,翅膀轻轻地展开,飞向高空,眨眼之间就飞不见了。它有时也隐藏在蕙草之问,有时停栖在竹子枝头,有时或在广阔的天空中盘旋飞舞,飘飘扬扬的,非常可爱。没过多久,它撞到了蜘蛛网上,被粘上了。蜘蛛吐出丝来,将它缠了个结实,如同戴上镣铐一样。人们虽然同情它,但不可帮它解脱,使它自由飞去。

哎,美丽的外表、好像有文彩;内心默默,好像有德性;没有伴侣,孤独地飞翔,像是很高洁;吃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像是很清廉,从前如果不知道它是桔树的蛀虫,后来又没看见它触上蛛网被困住,人们还可能会认为它是住在中央上帝那儿,现在又回来了。天下,就像一棵大桔树;名位,有如大的蜕化;封疆,有如大的蕙草竹林。如果失去德性,忘记大众,崇尚浮华,骄妄自大,表面华美,内心空虚,损害本性,堵塞源流,怎么可能不落得那种触网受粘的下场呢!阅读我的《蠹化》的人,可以此为鉴戒。

雁 奴

【原文】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

日未入,人各持束组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

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迭击之,又就栖然。

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呜。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宋祁《宋景文集》

【译文】

雁奴,是雁群中最小的雁,性情尤其机警。每当群雁夜晚停宿时,唯独雁奴不睡觉,为雁群观察放哨。有时稍微听见人的声音,它一定要先呜叫起来,群雁便杂然而动,相互呼唤着飞离而去。

后来乡里人便巧妙地设下诡计,使雁奴上圈套而捕捉群雁。于是,乡里人先观察好堤岸、湖边这些为群雁所常栖的地方,在那里暗中布下大网,又在大网旁边挖上许多洞穴。

太阳还没落山,人们各自拿着绳索躲在洞穴中,等到夜尽天明时,就在洞外点起火来,雁奴先发出警叫声,人们连忙扑灭火。群雁惊醒后,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便又接着睡起觉来。这样三次点火又三次扑灭,雁奴三次警鸣,众雁三次惊醒,最后都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众雁就责怪雁奴报警不灵验,都用嘴去啄它,并轮番攻击它,然后又都安然休息。

过了一会儿,火又点燃起来,雁奴害怕众雁的攻击,不敢再鸣叫。

乡里的人们见雁奴不再呜叫,便张开大网捕捉,众雁大概十有五只被捉。

祷钟辨盗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日:"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 "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沈括《梦溪笔谈·权智》

【译文】

枢密院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人丢失了东西,抓得了一些嫌疑分子,但不知谁是真盗。陈述古便哄这些涉嫌分子说:"某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辨认盗贼,十分灵验。"于是派人将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又把那一群囚禁的人领到钟前,对他们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钟是不会响的。而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它就会发出响声。"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在钟前很严肃地祷告了一番。祭祀完毕,便以帷帐将钟罩了起来,又秘密地派人把墨汁涂在钟上。过了一些时,他便领着被囚的犯人,让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把手伸进帷帐璺去摸钟,然后叉分别检验他们的手,发现唯独一个人手上没有墨汁,其余的都有。陈述古对那个手上无墨汁的人进行了审讯,那入便承认了自己做盗贼的事。原来,那人是怕钟发出响声,所以没敢去摸它。

日 喻

【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日:"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日:"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篙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日喻》

【译文】

有个生下来就瞎了眼的人,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就去问眼睛好的人。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个大铜盘。"盲人回到家中就敲起了铜盘,盘子发出了声响,后来他昕到了钟声,认为这就是太阳了。又有人告诉他说:"太阳发光,就像蜡烛一样。"于是,盲人又去摸蜡烛,知道了蜡烛的形状。后来有一天,他摸到了竹笛,以为这就是太阳了。

太阳与钟、与竹笛相差太远了,但是盲人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这是因为他根本未见过大阳,只是向别人打听的缘故。

观捕鱼记

【原文】

松江产鱼非一,取鱼者,或以罩,或用叉,或以笱,或以罾。巨家则斫大树置水中,为鱼募,鱼大小毕赴之。纵横盘亘,人亦无敢辄捕者,故萃而不去。天始寒,大合。渔者编竹断东西津口,以防其佚。乃彻树,两涯鼓而殴之。鱼失所依,或骇而跃,或怒而突,戢戢然已在釜中矣。于是驾百斛之舟,沉九囊之网,掩其左右,遮其前后,而盈车之族,如针之属,脱此挂彼,损鳞折尾,无一纵者。

贝琼《清江贝先生文集》

【译文】

松江出产的鱼类有多种,捕鱼的人们,有的用网,有的用又,有的用笱,有的用罾。大户人家则砍些大树放在水中,形成个鱼类聚集的场所,各种鱼不分大小都赶到了。大树在水中盘根错节,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人们也没有敢来这里捕鱼的,所以鱼儿汇集到这里都不愿离去。天气开始寒冷了,鱼儿都汇集一堆。这时大户人家用编制的竹网阻断东西水流的两边,防止鱼儿逃走。于是撤去大树,在两岸击鼓轰赶鱼群。鱼群失去依赖的大树,有的惊骇得跳起来,有的愤怒地左冲右突,可不一会就泄了气,好像已在锅中了。于是人们驾起能装百斛的大船,往水里沉下有许多口袋的鱼网,把前后左右的水面统统都遮蔽起来,于是那些大至能装满一车的鱼,小至只希'铁针那么大的鱼,即使从这里逃脱,却又在那里被挂住,碰争声了鳞,折断了尾,没有一条能够逃掉。

季子投师

【原文】

商季子笃好玄,挟资游四方,但遇黄冠士,辄下拜求焉。偶一猾觊取其资,绐日: "吾得道者,若第从吾游,吾当授若。"季子诚从之游,猾伺便未得,而季子趣授道。一日,至江浒,猾度可乘,因绐日:"道在是矣。"日:"何在?"日:9在舟樯杪,若自升求之。"其人置资囊樯下,遽援樯而升,猾自下抵掌连呼趣之日:"升。"季子升无可升,忽大悟,抱樯欢叫日:"得矣!得矣!"猾挈资疾走。季子既下,犹欢跃不已。观者曰:"咄,痴哉!彼猾也,挈若资走矣。"季子日:"吾师乎!吾师乎!此亦以教我也。"

耿定向《权子》

【译文】

商季子特别喜欢玄学,带着钱财云游四方,只要遇见戴黄帽子的道士,就跪下来请求人家赐教。碰巧一个骗子想骗他的钱财,欺哄他说:"我是得道的人,你如果跟随我云游,我会传道给你。"季子听信他的话,跟随他四处游玩,骗子想寻找机会,但没找到,而季子却不断催促他传道。一天,他们来到江边,骗子估计有机可乘,于是欺骗他说:''道在这里啊!,,季子问:"在哪里?"骗子说:"在船樯桅顶端,你自己爬上找罢!"季子于是把钱袋放在桅杆下,急忙顺着杆子往上爬,骗子在下面拍手连连催促他说:"快上!快上!"季子爬上顶端没法再上,忽然恍然大悟抱着桅樯欢呼道: "得道了!得道了!"骗子抓起钱袋赶忙逃走了。季子已经从桅杆上下来,却还欢呼不止。旁观者说:"唉,愚蠢啊!那是个骗子,拿了你的钱财逃走了。"季子说: "他是我师傅啊!他是我师傅啊,这也是在教我啊"

宦海怪状

楚王好细腰

【原文】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墨子·兼爱中》

【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腰细的官吏,所以楚灵王手下的大臣,都纷纷节食,每天只吃一顿饭,蹲在地上屏住呼吸,然后才勒住腰带,扶着墙慢慢站起来。到了一年之后,宫中的官吏个个变得面黄肌瘦了。

越王好士勇

【原文】

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墨子·兼爱中》

【译文】

从前越王勾践,喜爱英勇无畏的官吏,教导训练朝臣们要勇往直前。他暗中派了人焚烧内官房屋,然后说是宫中失火了,考验他手下的官吏们说:"越国的宝藏全在这里面。"勾践亲自击鼓督促官吏们赴火中救宝。官吏们听到鼓声,争先恐后地朝火中跑去,掉在火海中被烧死的,仅勾践身边的大臣就有一百多人,越王这才鸣金把官吏们召唤回来。

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梁惠王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元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日:"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治理国家,可以说是非常尽心了。黄河北部收成不好,我就把老百姓迁往黄河南面就食,并向灾区运送粮食;黄河南部闹饥荒我也是采取这种方法。我看邻国的执政者治国,没有人像我这样尽心尽意的,但邻国的百姓并没减少,我的国家的百姓也并没增加,是何缘故?"

孟子回答说: "梁王您喜欢打仗,我请求用打仗来打比方。战鼓咚咚地敲起来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开始了,可有些士兵丢了武器向后逃。其中有的跑了百步远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远停下来。跑了五十步远的嘲笑跑了一百步远的,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跑了五十步的虽说还不到一百步的那么远,可他们也同样是逃跑。"

孟子说:"梁王您既是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也就无怪乎您的老百姓并不比邻国的多了。"

弥子瑕失宠

【原文】

昔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闻有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日:·t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日:"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及弥子瑕色衰爱驰,得罪于习{。君日: "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韩非子·说难》

【译文】

弥子瑕很受卫君的宠幸。卫国的法令规定,私下驾驶国君的乘车出去的人,要受刑砍掉腿脚。弥子瑕的母亲生病了,有人得知这一消息,夜间去告诉了弥子瑕,弥子瑕假托卫君的命令,驾驭着国君的车子赶回家去,卫君听说此事后赞扬弥子瑕说:"真是位孝子啊!因为母亲生病的缘故,连砍脚的刑法都忘记了。"另有一天,弥子瑕陪同卫君在果园里游玩,弥子瑕摘了一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没有吃完,把剩下的一半留给卫君吃,卫君吃着桃子,说:"弥子瑕太热爱我了!忘记他吃过会在桃子上留有余味,而拿来给我吃。"

等到弥子瑕人老珠黄,不再受宠,得罪了卫君。卫君就说:"弥子瑕这个人曾假传我的命令驾走了我的车,又曾让我吃他啃过的桃子。"

所以说弥子瑕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改变,但以前因此受宠爱,而后来又因此而被指责,原因是卫君的爱憎感情发生了变化。

卫人教女

【原文】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日:"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成其居,幸也。"

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予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

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韩非子·说林上》

【译文】

有个卫国人嫁女儿时教导女儿说:"一定要私下多攒点私房钱。给人家做媳妇而被休回家,是常事;不被休回娘家,那是侥聿的事。"

他的女儿出嫁以后,就按照父亲的教导想方设法攒私房钱。她的公婆认为她积攒私房太多,便将她赶了回去。这个卫人的女儿带回的钱财是带去的嫁妆的两倍。她的父亲不责怪自己教女的错误,反而自以为得计于捞回了成倍的财富。

如今那些做官为吏的人为官处世,都很像那个卫人。

和氏献璧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入相之,玉人日:"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丽献之武壬。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日:"石也。"壬又以和为诳,丽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丽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闻其故,日:"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日:"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两得宝焉,遂命目"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译文】

楚国的和氏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恭恭敬敬地捧着它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让玉工对这块璞玉进行鉴定,玉工鉴定后说:"这是一块石头。"楚厉王认为和氏是欺骗自己,便治罪砍搏,和氏的左脚。

等到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为君。和氏又捧着他的璞玉来献给武王。楚武王派玉工来作鉴定,玉工又说:q这是块石头。"楚武王也认为和氏在欺骗自己,便又治罪砍掉了和氏的右脚。

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了,和氏就抱着他的璞玉在荆山下伤心地痛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哭出血来。楚文王听说此事,派人去荆山问和氏为什各这样,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你何必哭得这样伤心呢?"

和氏说:"我不是因为固己被砍了双脚丽伤心,我伤心的是这块宝王丽总被人说成是石头,忠心耿耿的人但却被当成了骗子,这些才是使我真正感到伤心的。"

楚文王便命玉工琢磨加工这块璞玉,真的是一块宝玉,便给它取名叫"和氏之璧"。

兰子进技

【原文】

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日:''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列子·说符》

【译文】

宋国有个流浪艺人,用技艺去为宋元君表演,以求赏赐。宋元君召见了他,让他表演技艺。这个艺人用两根比他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小腿上,边走边跑。舞弄着七把剑,并把七把剑交替抛起来,总有五把剑抛在空中,只有两把留在手里。宋元君看了觉得非常惊异,立即赏赐了这位艺人钱和布帛。另有一位流浪艺人会演戏,听说有人以技艺获赏,也想凭自已的演出去求得宋元君的赏赐。宋元君勃然大怒,说:"先前有个艺人用他不同一般的技艺来求得赏赐,技艺本无用之事,当时正碰到我心情愉快,所以赐给了他钱和布帛。这次的这一位艺人一定是听说了那件事来效仿的,又希望我来赏赐他。"于是宋元君派人把他抓起来,并准备杀掉他,关了一个多月才放走。

挂牛头卖马肉

【原文】

灵公好妇女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日:"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日:"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日:"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奠敢为也。"公日: "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译文】

齐灵公喜欢女人穿得像男人一样,于是齐国的女人都穿上了男装。这样一来,齐灵公又不高兴了,就派官吏去禁止女人们穿男装,说:"凡穿男装的女人,就撕破她的衣服,割断她的衣带!"可虽然受到裂衣断带处罚的人很多,但女人们却照旧穿男装。这天,晏子朝见齐灵公,齐灵公问他道:"我派官吏去禁止女人穿男装,凡穿男装者就撕破她的衣服、割断她的衣带,可虽然受到处罚的人很多,但女人们却依然穿男装,这是为什么?"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的女人穿男装却禁止外边的女人穿男装,这就如同在门上挂牛头却在门内卖马肉一样。您为什么不命令宫内的女人也不得穿男装,这样,外边的女人就不敢穿男装了。"齐灵公说:"对啊。"于是下令宫内的女人不得穿男装。没过一个月,齐国的女人就不再穿男装了。

扁鹊见秦武王

【原文】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日:"君之病,在耳之前,日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目:"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二》

【译文】

扁鹊曾有一次去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让他察看了,扁鹊请给武王治病。

武王身边的臣子们说: "君王您的病生在耳之前,目之下,要治未必能彻底治好,恐怕还会弄得耳聋、眼瞎。,,

武王将这些话告诉了扁鹊。

扁鹊气得扔下石针,说:"君王您同懂医道的人商议治病的事,却又同不懂医道的人坏了这件事。倘若用这样的态度和方法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您必然会一下子导致秦国灭亡!"

指鹿为马

【原文】

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日:"丞相何为驾鹿?"高日:"马也。"王日:"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日:"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

陆贾《新语·辨惑》

【译文】

秦二世胡亥当政的时候,丞相赵高有一次骑着一只鹿陪同秦二世出游。秦王问:"丞相为什么骑鹿?"赵高说:"这是马呀。"秦王说:"丞相弄错了,把鹿当成了马。"赵高说:"陛下如果不相信为臣的话是对的,那就请陛下问问其他大臣们。"大臣们有的惧怕赵高,有的不愿"欺君",结果一半人说是鹿,一半人说是马。这时,秦二世也没有把握坚持己见了,便听从了赵高是马而非鹿的说法。

苛政猛于虎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日: "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日:"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日:"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日:"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时,看见一个妇人在坟前哭得十分伤心。孔子扶着车轼仔细地听着。

孔子让子路去问她,说:"你哭得这样伤心,必定是有深重的苦难吧?"那妇人说:"是的。从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里,我的丈夫后又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说:"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说:"这里没有繁重的赋税。"

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苛政要比吃人的老虎还凶猛呀!"

惠子家穷

【原文】

惠子家穷,饿数日不举火,乃见梁王。王曰:"夏麦方熟,请以割子可乎?"惠子日:"施方来,遇群川之水涨,有一人溺流而下,呼施救之。施应日:'我不善游,方将为子告急于东越之王,简其善游者以救子,可乎?'溺者日:'我得一瓢之力则活矣。子方告急于东越之王,简其善游者以救我,是不如救我于重渊之下,鱼龙之腹矣!"'

符朗《苻子》

【译文】

葛子家里很贫穷,饿了很多天都无法烧火弄饭,惠子便去找梁王帮忙。梁王说:"夏季的麦子快熟了,到时割了给你行吗?"惠子说:"我来这里的时候,在路上正遇上大小河流涨水,有一个人掉进河里去了,顺流直下,喊我救他。我说:'我不会游泳,让我为你向东越王求救,让他选择善于游水的人来救你,你看可以吗?'那捧进水里的人说:"我现在只要抓住一只瓢就可活命了。等你向东越王告急求援,再让他选人来救我时,我恐怕早就淹死在深渊之下,葬身鱼腹了。"

人云亦云

【原文】

汉司徒崔烈辟上党鲍坚为掾,将谒见,自虑不过,问先到者仪,适有答曰:"随典仪口倡。"

既谒,赞曰:"可拜。"坚亦曰:"可拜。"

赞者日:"就位。"

坚亦曰:"就位。"因复著履上座。将离席,不知履所在,赞者日:"履著脚。"

坚亦曰:"履著脚也。"

邯郸淳《笑林》

【译文】

汉朝的司徒崔烈征召上党的鲍坚为自己的部下。鲍坚在崔烈要接见他时,十分忧虑,不知该怎么过这一关。就问先来的人有些什么仪式。刚好有一个人告诉他:"跟着司仪的人唱和就行了。"

到了拜见司徒的时候,司仪说:"可拜。"鲍坚也跟着说:"可拜。"

司仪又说:"就位。"

鲍坚又跟着说:"就位。"于是,他又穿上鞋子入席而座。将要离开席位时,他不知道自己的鞋子放在哪儿。这时,司仪又说:"鞋子穿在脚上。"

鲍坚也跟着说:"鞋子穿在脚上。"

请君入瓮

【原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勋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日:"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人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日:"有内状推兄,请兄人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译文】

有久告发文昌右丞周兴与左大将军丘神劫相互勾结谋反。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查这件事。接到命令时,采俊臣正与周兴过讨论案子,过吃饭。于是,来俊臣对周兴说道:"囚犯大多不肯承认罪行,你觉得府禽隆用什么办法让他们招认呢?"阀兴说:"这岂不是太简单了!拿来一只大瓮,用炭火在大瓮四周烧起来,再命令囚犯进入到大瓮里面,这样,囚犯还有什么事情不肯招认的呢?"于是,来俊臣找来一只大瓮,按照周兴的说法在大瓮周围烧起炭火来。然后,站起来对周兴说:"内宫传采命令,要我审问老兄,现在就请你到大瓮里去吧。"周兴昕后,十分恐惧,连忙跪下来磕头,承认了自已的罪行。

州官放火

【原文】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予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陆游《老学庵笔记》

【译文】

田登做太守,忌讳别人直称其名。有人冒犯,他一定大发雷霆。他手下的小吏、兵士大多因此遭受鞭打。 "灯"与"登"同音,于是全粥的人都把"灯",说成是"火"。元宵节要放花灯,他手下的小吏不敢写"放灯",便在悬挂于街头的公告榜上写上:"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

权贵辨鼎

【原文】

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

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日:"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日:"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日:"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

日:"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司马微》

【译文】

洛阳城有个平民叫申屠敦,他有一只贵重的汉鼎,是从长安附近的河底捞到的。鼎上雕饰有精美交错光彩灿烂的云龙花纹。

他家西边住着个姓鲁的读书人,见到这只汉鼎非常喜爱,请来212N!按照这只汉鼎的样子仿铸了一只,把它放在特制的药水里浸泡,又把它放在地窖里埋藏三年。泥土和药水的侵蚀、腐化,鼎的质地发生变化,同申屠敦的那只有些相似。

一天,姓鲁的人把他的假鼎献给一个有权有势的显贵。那位显贵把它看作珍宝,专门为它宴请宾客请人观赏。申屠敦恰好也在座,心里明知这是姓鲁的读书人的那只假汉鼎,便说:"我也有一只汉鼎,它的外形同这只十分相似,但不知哪一只是真的?"

那位显贵请求看看那只鼎,看了很久说:"这只不是真的!"

其他宾客依次看过这只鼎,都说:"是的,它确实不是真的!"

申屠敦不服气,用很多事实同他们辩论,但是他们一起对他进行攻击和辱骂。申屠敦闭不敢再说什么,回到家里长叹说:"我从今天开始算明白了权势能够颠倒是非呀!"

大言者缚

【原文】

昔李元平初从关播,喜为大言,常论兵,鄙天下无可者。一日,将兵汝州,李希烈一笑而缚之。

噫!世之高谈孙吴惊动四筵者,其能免希烈之缚者,几希!

宋濂《龙门子凝道记·大学微》

【译文】

从前,李元平剐剐跟随宰相关播的时候,喜欢吹牛说大j话,乎时经常与同僚谈论兵法,鄙视天下的将领,说他们都是≯无能之辈。

一天,李元平带兵据守汝州,同李希烈的军队交战,结集,在李希烈谈笑之间,就被活捉了。

唉!这世上能高谈孙吴兵法而博得四座惊叹的,有几人能不被李希烈之流活捉呢!

玄石好酒

【原文】

黔中仕于齐,以好贿黜而困。谓豢龙先生曰:"小人今而痛惩于贿矣,惟先生除而进之。"又黜。

豢龙先生日:"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日:'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能阅月,同饮至,日:'试尝之。'始而三爵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十之,又明日而大醇,忘其欲死矣。故猫不能无食鱼,鸡不能无食虫,犬不能无食臭,性之所耽,不能绝也。"

刘基《郁离子·玄石好酒》

【译文】

黔中在齐国做官,因为贪污受贿而被罢了官,陷人困境,于是对豢龙先生说:"我现在对自己贪污受贿的过错感到后悔,希望先生可怜我,替我进一言,帮我官复原职吧!"可是他复职不久,又因同样的罪名被撤职了。

豢龙先生说:"从前,玄石嗜酒,受酒的祸害,五脏六腑像被熏烤一样难受,肌肤骨骼发热像要裂开似的,什么药都治不了他,三天后才慢慢好了。他对别人说:'我从今往后知道酒可以要人性命啊。我再也不喝酒了!'戒酒不到一月,他的酒友来到,说:'试着尝尝这种酒吧!'开始喝三杯就不再喝,第二天喝五杯,第三天喝十杯,第四天就开始狂饮大醉,完全忘记了先前差点醉死的事。所以说猫不能不吃鱼,鸡不能不吃虫,狗改不了吃屎。本性决定了,坏习惯不可能根除啊!"

工之侨为琴

【原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日:"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日:"稀世之珍也!"

刘基《郁离子,良桐》

【译文】

工之侨得到了一棵优质梧桐树,把它砍削成了一张琴,这琴弹起来,声音就像金钟、玉磐的声音一样和谐、悦耳,他自以为这琴是天下最好的了,便把它献给了朝中掌管礼乐的太常。太常请国内最优秀的乐工察看了一下,说:"这琴不古。"就把琴退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把琴拿回家后,商请漆工在琴上画了一些裂纹;又商请刻字工人在琴上刻了一些古代钟鼎上所刻的文字,然后用匣子把它装起来,埋进土里。一年以后,挖出匣子,把琴抱到集市上,~个达官贵人见后,便拿出一百两金子把琴买了去,并献到了朝廷。乐官们一个~个地传递着观看,都说:"这真是一件稀世之宝!"

献马贾祸

【原文】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日:"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有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日:"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刘基《郁离子·献马》

【译文】

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讨伐西戎,缴获了一匹良马。芮伯准备把马献给厉王。芮伯的弟弟芮季说:"不如把这匹马丢弃了吧。厉王贪得无厌又喜欢听信他人谗言,你现在班师凯旋回朝又献马给厉王,他的左右一定以为你缴获的马不只一匹,都来向你索取,你没有马应付他们,他们就会纷纷向厉王进谗言,厉王一定会相信他们。这会招致祸患啊!"芮伯不听,还是把马献给了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来索取良马,没得到,于是向厉王进谗言道:"芮伯窝藏了缴获的马匹。"厉王大怒,把芮伯赶走了。

有见识的人认为芮伯也是有罪的:他明知厉王贪财,却还要诱发他的贪欲,这是芮伯的过错啊!

人情冷暖

代邻击子

【原文】

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日:"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墨子·鲁问》

【译文】

有这样的一个人,儿子横行无道但又没有本事,所以父亲就用竹板来打儿子。这个人邻居家的一位长者见了,也举起一根木棍来打那人的儿子,说:"我来用棍子打他,是顺从他父亲的意愿。"这样做,不是太荒唐了吗!

冯妇搏虎

【原文】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蜗,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孟子·尽心下》

【译文】

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很会和老虎搏斗,因此而被称为善士。碰巧有一次他去野外,看见很多人在赶一只老虎,老虎背靠一处山石和人们相持着,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碰老虎一下,人们远远地望见冯妇,便跑去把冯妇叫来。冯妇挽起袖子跳下车来,人们都为他欢呼。但他的行为却遭到了士人的耻笑。

桐濡以沫

【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陶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译文】

泉水予涸了,鱼儿们互相挤在一块低洼的泥地里,用湿润的水气互相吹吸,用唾沫滋润对方,这种做法,倒不如在江湖中各得其所,互相忘记的好。

山木与雁

【原文】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日:"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日:"其一能鸣,其一不能呜,请奚杀?"主人日:"杀不能鸣者。" '

《庄子·山木》

【译文】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枝叶茂盛,伐木人站在它的旁边却并不想砍它。问其中的原因,伐木人回答说:"它虽然高大茂盛,但并没有什么用。"庄子感慨说:"这棵树因为没有什么用处丽得以享尽它的自然寿命。"

庄子从山上下来,住宿在一位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非常高兴,让他的小儿子去杀鹅款待庄子。老朋友的小儿子问:"有一只鹅会叫,另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呢?"这位老朋友说:"杀不会叫的那一只。"

触蛮之战

【原文】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日:"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日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日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日:"噫!其虚言与?"

目:"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日:"无穷。"

日:"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日:"然。"

日:"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

君日:"无辩。"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庄子·则阳》

【译文】

戴晋人对梁惠王说:"有一种叫做蜗牛的小动物,您听说过吗?"

梁惠王说:"听说过。"

戴晋人说:"在蜗牛的左角上有个部族国家叫触氏,在蜗牛的右角有个部族国家叫蛮氏,它们两国不时为了争夺地盘而开战,每次战争都要死伤百万,尸横遍野,追击者往往要半个多月才肯收兵。"

梁惠王说:"嘿,你这大概是不实之辞吧?"

戴晋人说:"我请求为您证实这些话。您以为天地之外整个宇宙有穷尽吗?"

梁惠王说:"没有穷尽。"

戴晋人说:"让你的想象力在无穷无尽的宇宙闯邀游一番,然后再返回地上的诸侯国家,这些诸侯国和茫茫宇宙比起来是不是似有似无、非常渺小呢?"

梁惠王说:"是的。"

戴晋人又说:"在地上的这些诸侯国中有魏国,在魏国中有大梁械,在大梁城中有您梁惠王。大王您和蛮氏又有什么区别呢?"

梁惠王说:"是没有区别。"

人走后,梁惠王怅然若失。

田夫得玉

【原文】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日:"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庑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复以告邻人。日:"此怪之征,遄弃殃可销。"于是遽而弃于远野。邻人无何盗之,以献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玉工望之再拜却立日:"敢贺王得此天下之宝,臣未尝见。"王问其价,玉工日:"此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仅可一观。"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上大夫禄。

《尹文子·大道上》

【译文】

魏国有个农夫在野外耕田,挖到一块一尺见方的宝玉,他不知道这是块玉,就告诉了邻居。邻居暗想占有这块玉,就对他说:"这是一块怪石,谁保存它就对谁家不利,你不如把它扔回去。"农夫听后,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记在了心里,回到家,把那块玉放在廊下。当天夜里,玉石大放光明,满屋生辉。农夫全家都非常害怕,他又去告诉邻居。邻居说:"这就是怪异的征兆啊!赶紧把它扔掉,灾祸便可消除。"于是,农夫马上把玉石扔到很远的野外去了。没过多久,他的邻居把玉石偷了回来,献给了魏王。魏王召来玉匠鉴定这块玉石,玉匠一见玉石,就先拜了两下,再站起来说:"斗胆恭贺大王得到了这块天下珍宝,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宝玉呢。"魏王问这块宝玉价值多少,玉匠回答说:"这是无价之宝,无法估量它的价值,即使用五个城市的地方作代价,也只能看上一眼。"魏王马上赐给献玉者一千金子,并永远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孔子马逸

【原文】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日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日:"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

【译文】

孔子行路休息时,马跑了,吃了人家的庄稼,有个种田人牵走了他的马。子贡请求前去劝说那个人还马,费尽口舌,那个种田人就是不听。有个刚侍奉孔子的从边远地方来的人请求前去劝说,于是他对那个种田人说:"你不在东海耕田,我不在西海耕田,我们相隔不算远,我的马怎么能不吃你的庄稼呢?"那个种田人听了非常高兴,对他说:"都像这样说话不是挺明白的吗,哪像刚才那个人?"解开马交还了他。

宋人御马

【原文】

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而投之溪水。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溪水。如此者三。

《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

【译文】

有个宋国人赶路,他的马不肯往前走,他就杀了马把它扔到溪水中。然后,化又换了匹马重新赶路,可马还是不肯往前走,他又杀了这匹马把它扔到溪水中。像这样反复杀了三匹马。

岂辱马医

【原文】

齐有贫者,常乞于城市。城市患其亟也,众莫之与,遂适田氏之厩,从马医作役,而假食郭中。

人戏之日:"从马医而食,不以辱乎?"

乞儿日:"天下之辱莫过于乞,乞犹不辱,岂辱马医哉?"《列子·说符》

【译文】

齐国有个穷人,成年累月地在城市里沿街乞讨。城市里的人嫌他来的次数太多,因而大家都不肯给他施舍食物,这个人便跑到齐氏的马栏里去,跟马医做杂活,在马棚附近混口饭

吃。

有人取笑他说:"你跟随着下贱的马医混口饭吃,你不感到耻辱吗?"

这个穷人回答说:"天下最耻辱的事,莫过于乞求要饭,乞讨我尚且都不觉得耻辱,难道还会以跟着马医混饭吃为耻辱马?

邹忌窥镜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日失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

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齐策一》

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敢相信妻子的话,便又去问他的小老婆:"我与徐公谁美?"

老婆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

早上,有客人从外地来访,邹忌与客人坐在一起交谈时,问客人道:"我与徐公比,谁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邹忌长久地审视后,自以为不如徐公;又自己对着镜子一看,更觉得差得远了。夜晚,他躺在床上想道:"我妻子夸我美,是因为爱我;小老婆夸我美,是因为怕我;客人夸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

狐假虎威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日:t'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楚策一》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作食物,一次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你可不敢吃我呀!天帝派我做百兽的首领。今天如果你吃了我,那就是违背了天帝的命令!你如果不信我的话,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后面,看看野兽们是否敢于见了我而不逃跑?"

老虎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跟着狐狸一道走。野兽们见了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野兽们是因为害怕自己才逃走的,环以为是害怕狐狸呢。

曾参杀人

【原文】

昔者曾子处费。

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日:"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日:"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有顷焉,人又日:"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日:"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腧墙而走。

《战国策·秦策二》

【译文】

从前曾参住在费这个地方。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宗族又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

曾参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神态自若地继续织布。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曹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能照样地织布。

不一会儿,一人又来告诉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害怕了,扔下梭子翻墙跑走。

曲高和寡

【原文】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日《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译文】

有个人来到楚国的郢都唱歌,开始演唱的曲目是《下里巴人》,城里能跟着唱的有数千人;接着唱《阳阿》、《薤露》,城里能跟着唱的还有数百人;再接着是《阳春自雪》,能跟着唱的就只有几十人了;最后,他唱出高亢的商调和低宛的羽调,其间还穿插吟唱行云流水般的徵调,城中能跟着唱的就剩几个人了。这样看来,歌曲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曲突徙薪

【原文】

客有过主人者,见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日:"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

居无几何,家果失火。聚里中人哀而救之,火幸息。

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突者。

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刘向《说苑·权谋》

【译文】

有一位客人去拜访朋友,看见他家的炉灶的烟囱是笔直的,旁边还堆放着柴禾。这客人便对主人说:"要把烟囱改装成弯曲的,再把柴禾搬远点堆放。不然的话,就会发生火灾。"主人听了默不作声。

不久,主人家果然起了火,邻居们纷纷跑来救火,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于是,主人宰牛摆酒感谢救火的邻居。那些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被邀请坐了上席,其余的人则按功劳的大小依次坐席,但那个事先建议改装烟囱的客人,却没有被邀请来。

假如主人听从了客人的劝告,也就不会有这场火灾,也不用花钱办酒。

东野丈人

【原文】

东野丈人观时以居,隐耕汗腴之墟。有冰氏之子者,出自{互寒之谷,过而问涂。丈人日:"子奚自?"日:"自涸阴之乡。""奚适?"日:"欲适煌煌之堂。"丈人日:"入煌煌之堂者,必有赫赫之光,今子困于寒而欲求诸热,无得热之方。"冰子瞿然日:"胡为其然也?"丈人园:"融融者皆趣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挟炭之子。苟非斯人,不如其已。"

王沈《释时论》

【译文】

东野丈人审时度势,选择了隐居之地,并耕耘在肥沃的土地上。有位姓冰的年轻人,来自寒冷的山谷,路过这儿时向东野丈人问路。丈人说:"你从哪儿来?"姓冰的年轻人说:"来自于枯阴冷的地方。""到哪儿去呢?"姓冰的年轻人说:"想去火光辉煌的大堂。"丈人说:"想进入火光辉煌的大堂,自己必须有明亮的火。现在你被寒冷所困而想寻求光和热,你却还没有得到光和热的方法。"姓冰的年轻人惊讶地问:"为什么这样呢?"丈人答道:"那些过得和乐融融的人都是些趋炎附势之徒,而那些获得既有利益者,都是些挟有资财的人。你如果不是这类人,还不如打消你的念头。"

黔之驴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嘲,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

【译文】

贵州一带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子运到后没有什么用处,就被放到了山下。老虎看到驴子后,见它又高又大,以为是神灵。老虎便躲进树林里偷看,等了会儿才出来靠近它,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半天摸不清驴子

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了一声,老虎吓了一跳,连忙跑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吃掉自己,十分害怕。于是,老虎又来回观察驴子,觉得它没有特殊的能耐,慢慢也习惯了它的吼叫,便在它前后走来走去,但始终不敢上前去抓捕它。最后,老虎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它,挨擦它,冲击它,顶撞它。驴子十分恼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十分高兴,心想:"它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猛地跳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去。唉!驴子身材高大,似乎很有德性;声音洪亮,好像很有本领。起初如果不显露它那点本领,老虎虽然凶猛,但因心存疑虑、恐惧,终究是不敢吃掉它的。现在落得这个下场,实在是可燕啊

痴人说梦

【原文】

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 "汝何姓?"答目:"姓何。"又问"何国人?"答日:"何国人。"唐李邕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传日:"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

惠洪《冷斋夜话》

【译文】

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叫伽的僧人,在长江、淮河一带漂泊,行迹非常奇特。有人问他说: "你何姓?"他便回答说:"姓何。"人又问他: "你是何国人?"他又回答说: "何国人。"后来,唐朝李邕给他写碑文,因为不知他的话的含义,就在传记中写道:"大师姓何,何国人。"这正是所谓对傻子讲梦话呵!

一蟹不如一蟹

【原文】

艾子行于海上,见一物圆而褊,且多足,问居人日:"此何物也?,,日:''蝤蛑也。''既又见一物圆褊多足,问居人日:"此何物也?"日:"螃蟹也。,'又于后得一物,状貌皆若前所见而极小,问居人日:"此何物也?"日:"彭越也。"

艾子喟然叹日:"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艾子杂说》

【译文】

艾子在海滩上行走,看见一种形体圆而扁的动物,长着很多脚,艾子便问住在此地的人说:"这是什么动物呀?"别人.回答说:"这是蝤蛑。"接着,又看见一种动物,体形圆而扁,而且也长着很多脚,再问居住那里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回答说:"这是螃蟹。"后来,又看见一种动物,形体、模样都和先前所见到的是一个样,只是显得更小了,艾子便问当地人说:"这又是什么东西呀?"回答说:"这是彭越。" 。

艾子听后,叹了口气:"怎么一蟹不如一蟹呀!"

食菌得仙

【原文】

粤人有采山而得菌,其大盈箱,其叶九成,其色如金,其光四照。以归,谓其妻子日:"此所谓神芝者也,食之者仙。吾阐仙必有分,无不妄与也。人求弗能得,而吾得之,吾其仙矣。"乃沐浴,斋三日而烹食之,入咽而死。其子视之日:"吾闻得仙者必蜕其骸,人为骸所累,故不得仙。今吾父蜕其骸矣,非死也。"乃食其余,又死。于是同室之人皆食之丽死。

刘基《部离子·采山得菌》

【译文】

广东有个人在山上采集到一个蘑菇,那蘑菇大得能够装满箱子,它的叶子有九层,它的颜色像金子,光芒四射。带着蘑菇回到家里,他对妻子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灵芝,吃了它可以成仙。我昕说成仙要有缘分,老天爷从来不随便把灵芝赐给一般人的。人家求都得不到,我却得到了,我就要成仙。。了。"于是那人沐浴更衣,斋戒三天把蘑菇煮熟了吃,刚吞下去就死了。他儿子见到父亲的尸体说:"我听说成了仙的人一定要蜕去自己的躯体。人们被自己的血肉之躯所拖累,所以不能成仙。现在我父亲蜕除了躯体成了仙,这不是死。"于是吃剩下来的蘑菇,又死了。就这样这一家人都因吃所谓的"灵芝"死掉了。

翠鸟移巢

【原文】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

【译文】

翠鸟开始将窝筑得高高的,以避免灾祸。等到孵出T/I,鸟,因为很喜欢它们,生怕它们从上面掉下来,便将鸟窝往下移了一些。小鸟长出羽毛了,翠鸟更加喜欢它们,又把鸟窝往下移低了,于是人们便轻而易举地将小鸟捉走了。

妄语误人

【原文】

里人张某,深险诡谲,虽至亲骨肉不能得其一实语。而口舌巧捷,多为所欺。人号日"秃项马"。马秃项,为无鬃,鬃、踪同音,言其恍惚闪烁无踪可觅也。

一日,与其父夜行,迷路。隔陇见数人团坐,呼问:"当何向?"数人皆应日:"向北。"因陷深淖中。又遥呼问之,皆应日:"转东!"乃几至灭顶,蹩壁泥涂,困不能出。闻数人拊掌笑日:"秃项马,尔今知妄语之误人否?"近在耳畔,而不睹其形,方知为鬼所绐也。

纪昀《阅微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译文】

有个乡里人张某,为人十分阴险狡诈,即使是父母兄弟也不能从他嘴里听到一句实话。而且这人的口齿伶俐,极善花言巧语,很多人都受过他的欺骗。因此,人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做"秃项马"。马的项颈秃了,就是没有鬃毛。"鬃"与"踪"同音,是讥讽他说话迷离闪烁、虚幻不实,让人无法相信。

有一天,张某和他父亲夜晚赶路,迷失了方向。他们隔着田垄看见几个人正围坐在一起,便大声呼喊问道:"应该向哪个方向走呀?"有好几个人都回答说:"向北。"结果,没走上几步便陷到泥沼中去了。又远远地问那些人,那些人又都回答说:"向东转。"他们向东一转,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父子二人在泥沼中翻滚挣扎,怎么也出不来了。这时,只听见那几个人拍掌笑着说:"秃项马,你今天可知道说假话的后果了吧!"那声音就近在耳边,但却看不到人影,这时才知道是鬼在捉弄他。

智者风采

庖丁解牛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腩,砉然响然,奏刀晤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日:"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榔,导大家,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谍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养生主》

【译文】

庖丁给梁惠王屠宰牛,手所触接的地方,肩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盖所抵着的地方,皮肉沙沙作响;进刀时哗哗有声,这些声响像音乐一样悦耳,和《桑林》舞曲的旋律相符,又合于《经首》乐曲的节拍。

梁惠王说:"嗬,好啊!你解牛的技巧怎么精熟到这种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追求的是解牛之道,已超出了操作技巧的范围。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也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我便不曾看见过完整的牛了。到现在,我解牛只用精神去感遇牛而不需用眼睛去看牛了,我的感觉器官都停止了活动,但精神却极为活跃。我依照牛天然的肌理,劈开牛骨骼间的缝隙,沿着筋骨间窍穴进刀,按照牛本来的生理结构解牛。牛身上的脉络软骨我都不曾碰到过,更何况是大骨头呢!好厨师每年换一把宰牛刀,是因为他只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把刀砍折了。观在我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所屠解的牛已有数千头了,但我的刀刃还好像是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锋利。那些牛的骨节间有空隙,而刀刃却非常之薄;用很薄的刀刃插进那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对于游动的刀刃来说肯定会有余地,所以十九年了我的刀刃还像刚刚从磨刀石上磨出的那样。尽管如此,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我见到难办,便小心谨慎,目不转晴,动作也因之放慢。运刀非常轻微,哗的一声牛的骨肉已分解开来,像土块一样堆在地上。此时我提着刀站着,四下打量,因此而心满意足,把它擦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妙极了!费听了庖丁的这番话、从中学会了养生之道。"

运斤成风

【原文】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冀,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庄子·徐无鬼》

【译文】

楚国郢都有个人,鼻尖上沾了点像苍蝇翅膀那样薄的自泥巴,让一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削掉它。

工匠石挥动斧头,带来一阵旋风,这个郢都人一动不动地听任工匠石用斧头去削白泥巴,白泥巴削干净了,郢都人的鼻子却一点也没有伤着,郢都入神色泰然。

宋元君听说了此事,召来工匠石说:"你能不能试着为我削一削鼻子上的泥巴?"

工匠石回答说: "我以前确实是能用斧头削鼻子上的泥巴。但是现在,让我削鼻子上泥巴的人已经死了很久了。"

任公子钓大鱼

【原文】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糕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馅没而下,骛扬丽奋髻,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丽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庄子·外物》

【译文】

任公子做了~个巨大的鱼钩,系上很粗的黑丝绳子,用五十头阉过的公牛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鱼竿伸在东海中,天天垂竿而钓,等鱼上钩,整整一周年也没有钓到鱼。后来有条大鱼吞食下鱼饵,它牵动着那只巨大的鱼钩,沉没到海底,又拚命挣扎着跃出海面,掀起的自色波浪奔涌如山.海水翻腾,如鬼神怒吼,千里闻之,心惊胆战。任公子钓到这条大鱼后,把它剖开丽晾制咸鱼于,从浙江以东,到苍梧山以北的广大地区,人人都吃腻了这条大鱼。事过之后,那些才智浅薄、评头品足的人都惊讶地转告此事。实际上举根小竹竿,跑到沟渠边,整天守着泥鳅小鱼的人,他们要想钓到大鱼是不可能的,修饰~些街谈巷议的内容去打动听众,博取美誉,这样的人根本谈不上深明大理。因此,不曾听说过任公子钓大鱼的气魄的人,跟他们没法谈治理天下的大事,是绝对无疑了。

佝偻承蜩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疴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日:"子巧乎!有道邪?"

日:"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呤,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撅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日:"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痼偻丈人之谓乎!"

《庄子·达生》

【译文】

孔子去楚国,从一片树林中走过,看见一位驼背的老人用竿子粘取蝉,像在拾东西一样,很轻松地粘住了蝉。

孔子说:"你的手真巧啊!你粘蝉有诀窍吗?"

驼背老人说:"我有诀窍。五、六月间我在竹竿头上累加粘蝉的丸子,如果加放两颗丸子能不掉下来,粘蝉时蝉就很少能跑掉;如果加至三颗粘丸能不掉下来,那粘蝉时能逃走的就、不过十分之一;如果加到五颗粘丸而能不掉下来,那粘蝉时能逃掉的就一个也没有了,我粘蝉就像拾东西一样简单。粘蝉时,我站在那里就像一根树桩;我伸出的手臂,就像一根枯树枝那样一动不动。天地虽然广大,万物虽然纷繁,但我心中只有蝉的翅膀。我不回头也不转身,不因周围的一切而分散我的注意力,这样,怎么会粘不住树上的蝉呢?"

孔子回头对身后的弟子说:"用心专一,以至于全神贯注,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吧!"

津人操舟

【原文】

颜渊问仲尼日:"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日:'操舟可学邪?'日:'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仲尼日:"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人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殆。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庄子·达生》

【译文】

颜回问孔子说:"我曾乘船渡过一个名叫觞深的深水潭,摆渡船的人驾船的技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我询问他驾船的事,说:'驾船的技巧我们可以学会吗?'他回答说:'能学会。会游水的人多驾几次船就会了。至于说那些能潜水的人,就是他从没见过船是什么模样,他也能一见到船便会操作。'我再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驾船人却不告诉我所以然,请问夫子您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善于游水的人多练习几次操船就会驾驶,是因为熟习水性,没有在水上的恐惧。至于那些潜水者之所以从不曾见过船,也能一见就会,是因为他们的眼睛看待深渊就像平常人眼中的山陵,把翻车看得就像是车子在山坡上倒退几步那样平常。在他面前形形色色的翻船倒车的危险太平常了,他从不放在心上,往哪儿驾船他会紧张而不感到轻松自如呢?用瓦片作为赌注的人赌博特别轻巧,用衣带钩作赌注的人赌博时有些害怕,用黄金作赌注的赌起来吓得要命。赌博的技巧是一样的,而后者却担心受怕,说明他们所重视的是赌博时的外物。凡是重视外物的人内心一定笨拙。"

孟贲不易勇

【原文】

人谓孟贲:"生乎,勇乎?"日:"勇。""贵乎,勇乎?"日:"勇。""富乎,勇乎?"日:"勇。"三者,人之所难能,而皆不足以易勇。此其所以能慑三军、服猛兽故也。

《尸子》

【译文】

有人问孟贲:"生命可贵,还是勇气可贵?"孟贲答:"勇气。""你是要显贵,还是要勇气?"答:"勇气。""你是宁要富裕发财,还是宁要勇气?"答:"勇气。"生命、显达、富裕这三者是人们难以得到的,但都没有能够使孟贲舍弃勇气去换取它们。这就是孟贲能够威震三军、降服猛兽的原因。

曾子食鱼

【原文】

曾子食鱼,有余,曰:"泔之。"门人日:"泔之伤人,不

若奥之。"曾子泣涕日:"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苟子·大略》[译文]

曾子吃鱼,一次吃不完,还剩下一些,他便吩咐学生:"把剩下的鱼做成鱼汤。"学生说:"做成鱼汤容易变质,吃了人会生病,不如将它腌起来。"曾子听后哭泣流涕地说:"我哪里是有不好的念头想去害人呢?只是不知道做成鱼汤会变质啊。"他痛一心的是自己懂得这种常识太晚了啊。

养由基射猿

【原文】

荆廷尝有神自猿,荆之善射者奠之能中,荆王请养由基射之。养由基矫弓搡矢丽往,未之射丽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丽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

【译文】

楚国的朝廷中曾有~只白色的神猿,楚国善于射箭的人没有谁能射中它。楚王就请养由基来射它。养由基矫正弓、拿着箭就去了,他还没有射箭就感觉箭头已经射中了自猿,等到箭一射出去,自猿便应箭丽倒下,原来养由基在射中目标之前就

尹儒学御

【原文】

尹儒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梦受秋驾于其师。明日往朝其师,望而谓之日: "吾非爱道也,恐子之未可与也。今日将教子以秋驾。"尹儒反走,北面再拜日:"今昔臣梦受之。"先为其师言所梦,所梦固秋驾已。

《侣氏春秋·不苟论·博志》

【译文】

尹儒学驾车,学了三年,还没有掌握驾车的技术,为此感到很痛苦,有天夜里做梦,梦见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秋驾的精湛技艺。第二天他去拜见老师,老师看见他,对他说:"我从前并不是吝惜我的技术而不愿教你,是怕你不可教导啊。现在我将教给你秋驾之技。"尹儒往回跑了几步,脸朝北拜了两次说:"昨天晚上我在梦中已经学到了秋驾之术。"于是他先向老师讲述了他所做的梦,果然就是老师要教给他的秋驾之术。

好猎者

【原文】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人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侣氏春秋·不苟论·贵当》

【译文】

有个齐国人喜欢打猎,耽误荒废了很长的时间去打猎却一无所获,回到家里愧对家人,出外又愧对朋友乡亲。他寻思自己打不到猎物的原因,原来仅仅是猎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猎狗,可家里穷,没有钱买狗。于是就停止打猎,回家努力耕作。努力耕作就家境富足,家境富足就有钱买好猎狗,猎狗好就多次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就经常超过别人了。

郑师文学琴

【原文】

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柱指钩弦,三年不成章。

师襄日:"子可以归矣。"

师文舍其琴,叹日:"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Jl4,假之,以观其后。"

无几何,复见师襄。师襄日:"子之琴何如?"师文日:"得之矣。请尝试之。"

于是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忽至,草木成实。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霜雪交下,川池暴汪。及冬而叩徵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将终,命宫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庆云浮,甘露降,澧泉涌。

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彼将挟琴执管而从子之后耳。"

《列子·汤1.圃》

【译文】

瓠巴弹琴,鸟听到琴声会应节起舞,鱼儿会跃出水面,郑师文听说后,便离开家跟随师襄学习弹琴。师襄按住他的手指调理琴弦,但郑师文学了三年也没学会弹陆。

师襄说:"你可以回家去了。"

郑师文放下他手中的琴,叹声说:"我不是不能自己调琴弦,自己弹曲子。是我的心思没在弦上,意念不在琴声上。这样内不能得之于心,外也就不能相应地调好琴弦,以致于不敢放开手脚去弹琴。请稍缓几天,给我几天练习的日子,再看我弹得怎样。"

没过几天,郑师文又去见师襄。师襄说:"你的琴弹得如何了?"

郑师文说:"已得心应手了。我请求试弹一曲。"

于是,郑师文展琴弹奏起来,能在春天时拨动商弦而奏出南吕之音,凉风忽然吹来,草木成熟结果。又能在秋天时拨动羽弦而奏出夹钟之音,暖风慢吹,草长花开。又能在夏天时而奏出黄钟之音,霜雪纷纷飘下,河流结冰,顿成雪原。还能在冬天时拨动徵弦而奏出蕤宾之音,立刻赤日炎炎,坚冰顿消。一曲弹终,他让宫音总括商、角、羽、徽四弦,便有南风轻拂,卿云飘过,甜露从天而降,醴泉喷涌而出。

师襄听完一地,抚着胸口,高兴得手舞足蹈,说:"太妙了,你辨褥太炒丁!即使是娜旷吹起潦角,雒衡奏逝麓律,也是望尘奠及。他们都应带了琴拿上乐管壤在傣铟漕簿霉囊学生。"

扁鹊换心

【原文】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日:''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脏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日:"愿先闻其验。"

扁鹊谓公扈日:"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二人辞归。

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齐婴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亦弗识,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列子·汤问》

【译文】

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两人都生了病,一同去请扁鹊给他们治病。扁鹊给他们医治,不久两人同时治愈,扁鹊对公扈和齐婴说:"你们以前所得的病,都是邪气从外影响腑脏的结果,那本是药物、针石能够治愈的,所以很快就给你们治好了。现在你们身上有种与生俱来的疾病,它随你们的生长而生长,我如今为你们施以治疗,怎么样?"

两个人都说:"希望先听您说说这病的症状。"

扁鹊就对公扈说:"你志强而气弱,所以长于谋划但少决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所以少谋划而多独断专行。如果把你们的心交换一下,那么,两个人都会很完美的。"

扁鹊便让他们俩喝下麻醉药酒,昏迷三天,剖开他们的胸部,取出心脏,交换了安放上去,敷上神药;等他们醒来时,已同原来一模一样。两人便辞别扁鹊回家。

公扈、齐婴两人回去,结果公扈回到了齐婴的家里,同齐婴的妻小同居,齐婴的老婆孩子不认识他。齐婴回到了公扈的家里,与公扈的老婆孩子同居,公扈的妻小也不认识他。两家人打起了官司,到扁鹊那里去辩论,扁鹊给他们讲清事情的原由.官司才平息。

列子射箭

【原文】

列御寇为伯昏瞀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像人也。

伯昏瞀人日:"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于是瞀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瞀人日:"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列子·黄帝》

【译文】

列御寇给伯昏瞀人演示射箭,他把弓弦拉成满月,放一杯水在自己的手肘上,将箭发射出去,箭头在箭靶上重叠起来,一支箭刚射出去,另一支箭已经上弦。在这时候,列御寇站在那里就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的。

伯昏瞀人说:"你的这种射术只不过是靶场上射箭时那种一般的射法,并不是那种在不射箭的时候蔚髓显现高超射术的射法。假如我要你和我一同登上高山,攀上悬崖,蕊对万丈深渊,那时你还能射吗?"

于是。伯昏瞀人便登上高山,攀上悬崖,在靠近万丈深渊的地方,倒退着阿悬崖的笾缀蠢去≯溯有二分悬在万丈深渊上面,长揖招呼列御寇往前走。列御寇匍伏在她,汗水流到了脚跟。

伯昏替入说{"那些噩叁,向上僚视惫秉≯囱虿德耩入黄泉,邀游宇宙,神色也累为之变他氇辫在錾鼹辩爨嶷瓣麟镣蟹得心惊肉跳,可觅纷内心太虚弱了。

《列子·汤1.圃》

【译文】

瓠巴弹琴,鸟听到琴声会应节起舞,鱼儿会跃出水面,郑师文听说后,便离开家跟随师襄学习弹琴。师襄按住他的手指调理琴弦,但郑师文学了三年也没学会弹陆。

师襄说:"你可以回家去了。"

郑师文放下他手中的琴,叹声说:"我不是不能自己调琴弦,自己弹曲子。是我的心思没在弦上,意念不在琴声上。这样内不能得之于心,外也就不能相应地调好琴弦,以致于不敢放开手脚去弹琴。请稍缓几天,给我几天练习的日子,再看我弹得怎样。"

没过几天,郑师文又去见师襄。师襄说:"你的琴弹得如何了?"

郑师文说:"已得心应手了。我请求试弹一曲。"

于是,郑师文展琴弹奏起来,能在春天时拨动商弦而奏出南吕之音,凉风忽然吹来,草木成熟结果。又能在秋天时拨动羽弦而奏出夹钟之音,暖风慢吹,草长花开。又能在夏天时而奏出黄钟之音,霜雪纷纷飘下,河流结冰,顿成雪原。还能在冬天时拨动徵弦而奏出蕤宾之音,立刻赤日炎炎,坚冰顿消。一曲弹终,他让宫音总括商、角、羽、徽四弦,便有南风轻拂,卿云飘过,甜露从天而降,醴泉喷涌而出。

师襄听完一地,抚着胸口,高兴得手舞足蹈,说:"太妙了,你辨褥太炒丁!即使是娜旷吹起潦角,雒衡奏逝麓律,也是望尘奠及。他们都应带了琴拿上乐管壤在傣铟漕簿霉囊学生。"

愚公移山

【原文】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汤问》

【译文】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有七百里,高达万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的北面有位叫做愚公的老人,年纪已将近九十,他的家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大山的阻隔,进出总要绕道而行,很不方便,便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要和你们竭尽全力来平定险阻,开通一条直达豫南,通往汉水南面的路,可以吗?"全家人纷纷表示同意。

只有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就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也没法挖平,还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吗?况且挖下来的土石往哪里放呢?"

家里人都说: "把土石堆放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便带领能挑担子的子孙三人,开始撬石头挖土块,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邻居京城氏的寡妻有个遗腹子,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跑去帮忙。从冬到夏,他们才往返一次。

河曲有位智叟笑着制止愚公说:"哎呀,你实在太不聪明了!凭你偌大的年纪所剩下的力气,恐怕就连大山的一根毫毛也拔不动,又怎么能搬得动那些土石呢?"

北山的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的思想怎么这样僵化,简直到了顽固不化的程度,就连寡妇家的小孩都不如!虽然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嘛;儿子又会生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但大山是不会再增高的了,又担心什么挖不平呢?"河曲的智叟无话可答了。

手握大蛇拘神听说了此事,害怕愚公不停地挖下去,便将此事报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感动,便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这两座山,一座放在朔州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部,就没有大山阻隔了。

韩娥善歌

【原文】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桶,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衷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善跃捧舞,弗麓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

《列子·汤问》

【译文】

从前韩娥往东到齐国去,路上没有粮食吃,经过齐国都城的西门,她便卖唱换粮。她离开齐国都城都已很久,但她的歌声的余音绕着屋粱,几天都不消失,周围的人还认为她没有离开这里。

韩娥路过一家旅店,旅店里的人侮辱她,韩娥因此长声哀哭,当地全村的老老小小,听到哭声都悲愁得直落眼泪,三天吃不下饭。人们立刻去追赶韩娥。韩娥回村后,又改用长声欢歌,全村的老老少少不停地跳跃鼓掌,情不自禁,把先前的悲愁全忘光了。于是,大家赠给韩娥很多财物,把她送回家去。

束蕴请火

【原文】

里母相善妇,见疑盗肉,其姑去之,恨而告于里母。里母日:"安行,今令始呼汝。"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日:"吾犬争肉相杀,请火治之。"姑乃直使人追去妇还之。

韩婴《韩诗外传》卷七

【译文】

乡里一位媳妇和老妈妈们关系很不错。一天,这个媳妇被怀疑偷了肉,她的婆婆把她撵走了。这媳妇便满怀怨恨地去向老妈妈诉说。一个老妈妈说:"你先走好了,我可让你的婆婆把你叫回来。"于是,老妈妈立即捆了一把乱麻,到那被撵走媳妇的家中借火,她说:"我家的狗为争抢不知哪来的肉,互相撕咬,我借个火去把它们惩罚一下。"那婆婆听后,便马上派人去追那被赶的媳妇,把她请了回来。

太贤杀鬼

【原文】

南霸西郊有一事,人不霹蹙,业慰穗榻。

邑人宋大赞拨正道窘魅,尝籀亭棱,鬟磐靛琴棼不设兵仗。至夜半时,慈有寨寨整穰;匈走贤褥,磴镫蒜缀,瓒貔冒恶。大爨鼓琴娥敛。嵬乃去,于市中取死人头寒,还语大赞目:"宁可少睡耶?"因以死人头投大贤藏。大贤我暮蹲境枕,芷欲得戴。"鬼去逐,日:"宁可共手搏郅?"大贤: 奠语。灾舞照遂鬼但急况。太贤游恭志。

予宝《麓摊记》

铎文南阳西郊有座亭楼,入镌尜竣狂曩藤懿黪,.番辩魏簧蘧灾。

当地有个叫宋大贤的人,信守正道,不信鬼神。一天晚上泡独自住进了亭楼里,坐在那儿弹琴,也不带兵器。等辩半夜的时候,忽然见一鬼登楼上来,与大贤说话,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形象十分可憎。大贤不予理睬,仍是照旧弹琴。鬼便转身走了。不久,鬼又从街上提来一颗死人头,对大贤说:"你愿意稍微睡一下吗?"说着,便把死人的头扔到大贤面前。大贤说:"太好了,我今晚睡觉正愁没枕头,正想得到这个东西。"那鬼没法,只得走了。过了很久,那鬼又凰了来,说:"你敢用手与我搏斗吗?"大贤说:"好!"话还没说完,鬼正站在前面,大贤便突然将它拦腰抱住,然后倒提起来。鬼受不了,一个劲儿请求快让它死。大贤便杀死了鬼。

第二天一太早再看,原来是只老狐狸。从这以后,亭楼里再也不闹叛了.

种树郭橐驼传

【原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日:"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日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视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却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己,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雠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丽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日:'官命促尔耕,徐而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丽幼孩,遂丽鸡豚。'鸣鼓丽聚之,击木丽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日:"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柳宗元《柳河东集》

【译文】

郭橐驼,不知道原来叫什么名字。得了驼背病,脊背隆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的样子,因此同乡人都喊他"骆驼"。驼子听了,说:"好得很,用这个名字来称呼我十分恰当。'于是就舍弃了本名,他又自称"橐驼"了。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的西郊。

驼子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有钱有势的人家修建观赏游览的园子,以及那些卖水果的人,都争着迎请供养他。看驼子所种的树木或移栽的树木,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其他种树人虽然暗地里观察、仿效他,但都赶不卜他。

有人请教他,他说:"我并不能使树木长寿并且使它不断繁殖,只不过是顺着树木的生长规律而使它按照自己的习性生成罢了。一般说来,种树的方法是:根要舒展,培土要平,还要用一些原土,树周围的土最后要筑结实。做到这些,就不要再去动它、想它,离开它也不必再去看管它了。移栽的时候要像抚育亲生子女一样,种好后要像扔弃东西一样。这样,树的生长规律就可得以保全,生长习性就可获得。因此,我只不过是不妨害树木的成长罢了,并没有使树木高大茂盛的其他什么本事;我只不过是不抑制、损伤它们的果实而已,并没有使它们早结多结果实的其他什么能耐。别的种树人则不是这样,树根拳曲而换用新土,所培之土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即使有人不是这样做,但却又过于爱惜,过于担忧,早上看看,晚上摸摸,剐剐离开又马上回来照管,甚至还用指甲掐破树皮来查验它是枯死还是活着,用手摇动树根观看培土是松了还是紧了。这样,树木的本性一天天地受到损害。虽说是爱护它,其实是摧残它;虽说是关心它,其实是伤害它,所以他们种的树都比不上我。其实,我哪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呢?"

有人问驼子说: "把你种树的这些道理,用到当官治民上,可以吗?"驼子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当官治民不是我的本职。但是我住在乡下,看到长官们喜欢颁布烦杂的政令,看起来像是惜爱百姓,结果给百姓造成了灾祸。从早到晚,地方官吏都来Ⅱq嚷:'长官有令,催促你们耕耘,鼓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你们赶快抽好丝,快点织好布;抚养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狗!'不一会,又敲鼓叫人们集合,又击梆子召唤大家。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常常顾不上吃饭,要去应酬官吏;忙这些都忙不过来,我们又怎么能发展生产,安居乐业呢?所以,只有被弄得痛苦、疲惫。这样看来,当官治民与种树似乎也有相同之处啊,"

请教他的人说: "哟!这不也很好吗?我请教养树的问题,却获得了使百姓床养生息的道理。".于是我记下了这事,以给当官的作鉴戒。

小儿不畏虎

【原文】

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苏轼《东坡全集·书孟德传后》【译文】

四川的忠、万、云安等地有很多老虎。有一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孩子放在沙滩上玩耍,而自己则去水边洗衣裳。老虎突然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慌张张地跳进水里去躲避,但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戏玩,像没事一样。老虎在小孩跟前仔细观察了很长时间,甚至还用头去接触他们,大概是想使他们惧怕,哪知小孩不懂事,竟也不知惊怪,老虎最后也就只好走开了。

想那老虎吃人,一定要对人施以威风,但如果碰上不害怕它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无从施加了。

解铃系铃

【原文】

金陵清凉寺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独器重。限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跟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眼目:"汝辈轻渠不得!"

瞿汝稷《指月录》

【译文】

金陵清凉寺泰钦法灯禅师还是个普通和尚时,性情豪爽飘逸,~副无所事事的样子。众人都看不起他,只有法跟禅师器重他。~天,法眼考问大家:"老虎脖子上系了个金铃铛,有谁能把它解下来?"大家都回答不上来。法灯刚好这时走过来,法眼于是又用刚才的问题阀他,法灯回答说:"系铃者可以解开!"法眼于是对大家说:"你们这些人决不可轻视他''

屠夫毙狼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丽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f译文】

~个屠夫晚上回家,担中的肉已经卖完,只剩一些骨头。路上有两只狼尾随在他的身后走了很长一段路程。屠夫非常害怕,便给后面的狼扔骨头。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住了,另一只狼却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扔下一根骨头,后面那只狼停住了,而先前那只狼啃完骨头又跟上来了。骨头都扔完了,然而两只狼依旧追随着他往前跑。屠夫害怕极了,耽心受到狼的前后攻击。回头观看,发现田野上有一个打麦场,场主将柴草堆积在场上,像一座小土山。他便跑到柴草堆旁,紧靠柴草堆,放下担子,手持屠刀。两只狼不敢向前走,只是用眼睛紧紧地盯着他。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自走了;另一只狼则像狗一样坐在那里,依旧盯着他。又过了很久,这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显得很安闲、若无其事。屠夫乘机猛然跳起身来,用刀向狼的头劈去,接连几刀将狼劈死。刚准备离开这里赶路,回头看柴草堆的后面,见先走了的那只狼正在柴草堆那边打洞,想从后面钻过来袭击他。身子已经钻进去一半,只是屁股和尾巴还露在外面。屠夫从后面去砍断了狼的腿,最后也将它砍死了。他这时才明白,原来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是想以此来麻痹他。狼确实是够狡猾的了,然而顷刻之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计再多,变化再巧,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一些笑料罢了。

老翁捕虎

【原文】

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日:"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

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

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日:"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

遂命役导往。役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

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日:"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

【译文】

靠近城边的地方出现了凶猛的老虎,已经咬伤了几个猎人,还没人能将老虎捉住。城里的人请求说:"不请来徽州府的唐打猎,就不能除此祸患。"

于是,县府派官员带着钱财去请唐打猎。这个官员回来禀告说:唐打猎挑选了两名技艺最精通的猎人,马上就要到了。等两位猎人到时,人们一看,一个是头发胡子都自得像雪一样的老头儿,还不停地咯咯咳嗽着;一个是才十六七岁的少年。人们见了都大失所望,只好先为他们安排饭食。

那个老头儿感觉到县令纪中涵对他们有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便半跪在地上禀告道:"听说这只老虎出入的地方离城不过五里路,我们先去捕捉它,等捕到后再回来吃饭也不晚。"老头儿便叫役夫带路。役夫走到谷El时,便不敢再往前走了。老头儿讥笑他们说:"有我在这里,你们还怕什么呢?"到半山谷时,老头儿对少年说:"这个畜牲好像还在睡觉,你把它叫醒吧!"

少年学着虎啸的声音,老虎果然从树林中猛地窜出来,径直向老头儿站立的地方扑去。老头儿手中握着一把短把斧头,长八九寸,宽l7cl五寸,伸直手臂,巍然屹立。老虎扑了上来,老头儿偏过头躲开,老虎从他头顶上跃过去后便扑倒琏地,只见血流满地。大家过去一看,老虎从下巴到尾骨,都被老头儿的利斧割开了。大家便用很丰厚的礼物酬谢老头儿,送他们回家。

老头儿自我介绍说,他练习臂力练了十年,练习眼力练了十年。现在已经达到用扫帚来扫眼睛可以不眨一下,使身强力壮的人攀吊在手臂上用力往下扳都扳不动。

蜘蛛杀蛇

【原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倪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股其脑,果腹而去。

薛福成《庸庵笔记》

【译文】

我曾经见到一只蜘蛛,在墙壁间结了一张网,离地面大约二三尺高。有一条大蛇从它的下面经过,挺起头来想吃掉蜘蛛,但还稍微差一点,够不着。这样过了好一会儿,蛇就打算走了。这时,蜘蛛忽然悬丝而下,蛇也重新挺起头等待。于是,蜘蛛仍旧回到网间。像这样反复搞了三四次。蛇显出有些疲倦的榉子,将头伏在地面上。此时,蜘蛛乘蛇不备,突然奋身直下,落在蛇的头部,死咬住不放。蛇狂跳乱蹦,左扑右摆。一直到死。于是,蜘蛛开始吸食蛇脑,直到吃饱了肚子才离去。

举贤学问

王良与嬖奚

【原文】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日:"天下之贱工也!"

或以告王良。良日:"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日:"天下之良工也!"

筒子日: "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

从前,赵简子派王良给嬖奚驾车去打猎,打了一整天,但一只鸟兽也没打到。嬖奚回来后说:"王良是天下最无能的车夫!"

有人将嬖奚的话告诉了王良,王良对嬖奚说:"请再去试猎一次。"几番勉强,嬖奚这才同意,结果一早晨就打到十只鸟兽。嬖奚回来后又说:"王良是天下最优秀的车夫!"

赵简子对嬖奚说:"我让王良专门来负责给你驾车。''又去对王良讲了这个意思,王良不同意,说:"我按规矩给嬖奚赶车,整天都打不到一只鸟兽;相反,不按规矩给他赶车,这样,他略施巧技,一个早晨就打到十只鸟兽。《诗经》中说: '不违规则地朝前赶车,发射箭矢百发百中。'我不习惯与不懂规矩的小人驾车,我不能接受这件差事。"

东野稷败马

【原文】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

颜阖遇之,人见日:"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

公日:"子何以知之?"

日:"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日败。"

《庄子·达生》

【译文】

东野稷因他驾车的绝技而被鲁庄公召见,他驾车前进和后退,走得和墨线一样直;向左右两边旋转,又走得和圆规划的那样圆。鲁庄公认为东野稷的驾车技术太高了,即使是花纹也无法同他的车辙印痕媲美,就让东野稷驾车在地上同一点上来回绕了一百圈。

颜阖看到鲁庄公在不停地让东野稷驾车绕圈,便上前去谒见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将要累倒了。"鲁庄公默不作声,没有理颜阖。

过了一会儿,东野稷的马果然累倒了,被拉了回来。鲁庄公问颜阖说:"你怎么知道东野稷的马不行了呢?"颜阖回答说:"他的马的力气已经耗尽了,但还要赶着它跑,所以我说它会累倒在地。"

张子委制

【原文】

有医立句者,秦之良医也。为宣王割痤,为惠王治痔,皆愈。张子之背肿,命拘治之,谓立可日:"背非吾背也,任子制焉。"治之遂愈。立句诚善治疾也,张子委制焉。夫身与国,亦犹此也。必有所委制,然后治矣。

《尸子》

【译文】

有个名叫询的医生,是秦国医术高超的名医。他为齐宣王割痤疮,为秦惠王治痔疮,都治好了他们的病。张子的背部生疔发肿,也让询来医治。张子对询说:"这背你只当不是我的背,任凭你怎么治疗都行。"经过治疗,背肿消失了。拘固然是治病的高手,但张子放心地让他大胆施治,也是使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治身和治国是同样的道理。必须十分地相信别人,把某些权力放心地交给别人,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亡戟得矛

【原文】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日:"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日:"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日:"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日: "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日:"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日:"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

《侣氏春秋·离俗览。离俗》

【译文】

齐、晋两国交战,平阿邑的一名预备役士兵在作战时丢失了戟却拣到了一支矛,撤退时他很不痛快,对路边的人说:"我丢了支戟,拣到支矛,可以回去吗?"那人说:"戟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了兵器又拣到兵器,为什么不能回去?"个孤儿叔无孙,他就拦在叔无孙的马前说:"今天打仗,我丢了支戟,拣到支矛,可以回去吗?"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虽然你丢失了戟,拣到支矛,但两者不能相抵,你回去后难道能够当得住上司的责问吗?"听了此话,那个士兵说:"噫!回去打仗,现在赶快回去还来得及。"他终于战死在疆场。叔无孙知道后,说:"我听说:君子使人遭受祸患,就一定要和他共患难。"说完,快速策马奔赴战场,结果也死在战场上没能活着回来。

求千里马首

【原文】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日:"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涡人对日:"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燕策》

【译文】

古时有个国君想以千金买千里马,却三年都没有得到一匹。

宫中有一个打扫清洁的人对这个国君说:"请让我为你去买吧。"

国君就派他去了。这人去了三个月才找到一匹千里马,

但马已经死了,于是他用五百金买下了马头,回来给国君。国君大为恼火,说:"我要买的是活马,你怎么为一匹死马而白费了五百金!"

这人答道:"买匹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而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认为君王您真能够买马。千里马就要来了。"自此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先后三次有人送千里马上门。

伯乐遇骥

【原文】

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尉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贮衣以幂之。骥于是f免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战国策·楚策四》

【译文】

你听说过千里马的故事吗?一匹千里马很老了,还拉着盐车去爬太行山,累得蹄子变直,膝盖弯曲,马尾巴下垂,皮肤如溃烂一样,周身汗水交流,在山坡上挣扎,拉着盐车无论怎样也上不去。

这时,正巧遇上伯乐来了,伯乐下车牵着千里马,哭了起来,并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它盖上。

于是,千里马低着头,喷吐了一口气,然后仰起头高声长呜,那声音直冲云霄,就像金破石裂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遇见了伯乐这样的知己。

齐景公出猎

【原文】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

晏子日:"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刘向《说苑·君道》

【译文】

齐景公外出打猎时,上山见到了老虎,下湖泽见到了蛇。回来后把晏子找来问道: "今天我出去打猎,在山上看见老虎,在湖泽地看见了蛇,这恐怕就是人们所说的不吉利吧?"晏子说:"国家有三种不吉利的事,但您刚才所说的事不在其中。有贤能的人而不知道发现,是第一件不吉利的事;发现了而不去任用;是第二件不吉利的事;任用人才而不信任人才,是第三件不吉利的事。所谓不吉利,就是指这些事情。今天在山上见到了老虎,因为山上本是老虎之窝;在湖泽见到蛇,因为湖泽本是蛇的洞穴。您看见这些,为什么要感到不吉利呢?"

说天鸡

【原文】

狙氏子不得父术,而得鸡之性焉。其畜养者,冠距不举,毛羽不彰,兀然若无饮啄意。洎见敌,则他鸡之雄也。何晨,则他鸡之先也,故谓之天鸡。狙氏死,传其术于子焉。乃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错嘴距锸利者,不与其栖。无复向时伺晨之俦,见敌之勇,峨冠高步,饮啄而已。

吁,道之坏也,有是夫。

罗隐《谗书》

【译文】

有个养猴人的儿子,没有学到父亲养猴的技术,倒掌握了鸡的习性。他畜养的公鸡,鸡冠和脚爪都不出色,羽毛也不耀眼。没有神采,好像啄食、饮水的意念都没有。可是,遇见了敌手,它就变成了鸡中的英雄了;让它打鸣报晓,它总比别的鸡叫得早,所以人们都称它为"天鸡"。这位养鸡人死之前曾把养鸡的方法传授给了儿子,但儿子背弃了他老子的方法,公鸡如果羽毛不漂亮,嘴爪不锋利,他一概不喂养。因此,他养的公鸡再也不像父亲先前的那些公鸡那样天亮先报硗,斗敌很勇猛,只是会耸着鸡冠、迈着大步、吃吃喝喝罢了。

唉,治国之道的败坏,也就像这一样啊!

天下无马

【原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昌黎先生集·马说》

【译文】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就要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El行千里要吃这么多粮食,不将它喂饱,那么,这种马,虽然具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就表现不出来,就是与普通的马相比也比不上,哪还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赶它奔跑,又不得法;喂它,又不让它尽量吃饱;吆喝它,又不懂得它的脾气,还拿着马鞭子走到马跟前说:"世界上没有好马!"唉!真的没有好马吗?其实,只是他们不识好马啊!

画图买马

【原文】

齐景公好马,命画工图丽访之。殚百乘之价,期年而不得,像过实也。

今使爱贤之君,考古籍以求其人,虽期百年,不可得也。《太平御览》

【译文】

宋景公喜欢马,他叫画工蜮了一幅马,又叫他照这图画到市场上买马。结果花费了几百匹的钱,用了一年的时间,还没买到一匹马。因为那画的马太脱离实际,市场上根本寻不着。今天,假如有一个爱惜人才的国君,查遍历史资料,按照前人的标准去寻求贤人,那么,即使是寻找一百年,也是找不到的。

延师教子

【原文】

有延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日:"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

先生日:"何言之谦?仆固无不可者。"主人日:"蔬食可乎?"

日:"可。"

主人日:"家无臧获,凡洒扫庭除,启闭门户,劳先生为之,可乎?"

日:"可。"

主人曰:"或家人妇子欲买零星什物,屈先生一行,可乎?"

日:"可。"

主人日:"如此幸甚。"

先生日:"仆亦有一言,愿主人勿讶焉。"主人问:"何言?"

先生日:"自愧幼时不学耳!"

主人日:"何言之谦?"

先生日:"不敢欺,仆实不识一字。"

俞樾《一笑》

【译文】

有个人请老师来教他儿子识字,老师来了,他对老师说:"我家里很穷,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请多原谅。"

老师说:"你说话太客气了,我本来就不计较这些。"主人问:"用粗茶淡饭招待你可以吗?"

老师说:"可以。"

主人问:"我家没有奴婢,请老师打扫庭院,开门关窗可以吗?"

老师说:"可以。"

主人又问:"家里的老婆孩子有时要买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委屈先生跑跑腿,可以吗?"

老师说:"可以。"

主人说:"能这样,太好了!"

老师说:"我也有一句话要说,请你不要感到惊讶。"主人问:"什么话?"

老师说:"非常惭愧,我从小就没有念过书。"主人说:"先生说话何必要这么谦虚呢?"

老师说:"并不是骗你,我确实是一个字也不认识。"

缚虎与缚猫

【原文】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

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知沂岭多虎,日徒步人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一日,人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返。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

富家某,钦其勇,设筵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昔缚虎状,听者俱变色。而焦益张大其词,口讲指画,意气自豪。倏有一猫登筵攫食,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主人之猫也,听其大嚼而去。

主人日:"邻家孽猫,可厌乃尔!"

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座上肴核尽倾碎,而猫已跃伏窗隅。焦怒,又逐击之,窗棂尽裂。猫一跃登屋角、目耽耽视焦。焦愈怒,张臂作搏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

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金之弩,不可以中鼷鼠。怀材者宜用,用材者益宜知也。

沈起凤《谐铎》

【译文】

沂州的山势险峻,所以有不少猛虎出没。地方的官员常常下令让猎户去捕捉老虎,而猎户往往反被老虎吃掉。

有个陕西人名叫焦奇,投亲不通,便留住在沂州。此人平素神勇,曾经挟着千佛寺前的石鼎,跃到大雄宝殿的左边屋脊上,因此,人们都称他为"焦石鼎"。他知道沂州的山岭中藏有不少老虎,便每天来到山里,遇到老虎就徒手与之搏斗,将它打死,再将它背回来,这样做已经成为常事。有一天,他进山后遇到两只大老虎带着一只小老虎来了,焦奇杀性顿起,接连杀死了两只大老虎,左右肩上各背一只,而将小老虎捉住活着带回来。众人见状皆很惊讶,赶忙躲避~旁,焦奇却仍然谈笑自若。

有一个富户家的人,很钦佩焦奇的勇猛,设宴款待他。席问,焦奇向大家讲述以前自己捕虎的情状,听的人都大惊失色。于是焦奇更加夸大其辞,边说边比划,样子显得很自豪。忽然一只猫跳到筵席桌上抓取食物,将汤汁弄得满座皆是。焦奇以为是主人家的猫,便随它大吃一顿离去。

主人骂道:"这只邻居家的孽猫,真是讨厌得很!"

过了一会儿,这只猫又来了,焦奇急忙站起来用拳头去打它。桌上的菜盘都掉到地上摔碎了,而猫却已经跳到窗户角落里趴着。焦奇很气愤,又追上去打它,窗棂都被打坏了。那只猫又一下跳到了屋角,睁大眼睛注视着他。焦奇更加气愤,张开双臂摆出要捕捉猫的样子。那只猫见状,大叫一声,拖着尾巴,慢慢越过邻墙溜诓了。焦奇无计可施,只有对着墙壁发呆。主人拍手大笑,焦奇羞愧地离去了。

能捕捉到老虎的人却捕捉不住猫,难道真是对大敌勇敢而对小敌胆怯吗?只是力量用得不当罢了。容纳得下一头牛的大鼎,不能烹煮小鱼;价值千金的弓箭,不一定能射中一只鼷鼠。身怀绝技的人应该明白这一点,使用人才的人也应该明白汶个道理。

哲理采撷

公输削鹊

【原文】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El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日:"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墨子·鲁问》

【译文】

公输班用竹子和木头雕成一只喜鹊,雕成以后让这只喜鹊凌空高飞,飞了三天也不落下来,公输班自己认为他雕成的喜鹊应该是天下最巧妙的东西。墨子对公输班说:"你雕成这只能飞的喜鹊,还不如木匠做个车轴头上的插销,木匠一会儿就削成个三寸大小的插销,还能使车轮承受五十石重的压力,可以搬运货物。所以我们所做的东西,对人有利的才叫做巧,对人没有好处那就谈不上什么巧。"

楚人学齐语

【原文】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

有这样一位楚国的大夫,他想让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语。......一个齐国人教他,周围到处却是楚国人用楚语吵闹喧哗,这样,即使每天用鞭子抽打他,要求他向那位齐国人学齐语,是不可能学会的。相反,把他的儿子带到齐国的村镇去生活几年,即使每天用鞭子抽打他,让他讲楚国话,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不龟手之药

【原文】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并{辟统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日:"我世世为}并}辟统,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讲游统,则所用之异也。

《庄子·逍遥游》

【译文】

宋国有个善于制作防手冻裂药物的人,世世代代靠在水中漂洗丝絮为生。有位外地人听到这个消息,请求用百金的高价买下这个宋国人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了自已家族中的所有成员来商议此事说:"我们世世代代靠漂洗丝絮为职业,得到的也不过几金,现在一下子就可以因卖药方而获得百金,我请求把这个药方卖给他。"

那个外地人买到这个宋国人的药方,便拿了它去游说吴王。正好越国此时发生了灾难,吴王便派那位外地人去领兵攻打越国。冬天,吴军与越国人在水上交战,因为使用了防冻药,结果手脚没有一点冻裂,因而大败越军,吴王因而分封给那位外地人一大片封地。

能防手冻裂的药方,始终是不变的;而有的人靠它得到了封地,有的人虽然拥有它却仍然得世世代代漂洗丝絮,这乃是因为使用的不同。

浑沌之死

【原文】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俺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日:"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应帝王》

【译文】

南海的帝王名倏,北海的帝王名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浑沌。

僚和忽经常在浑沌的属地内相聚,浑沌特他们非常友好。僚和忽过意不去,商量设法报答浑沌的恩情,说:"人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出七窍巴。"

于是僚和忽便给浑沌开始凿七窃,一天凿一窍,七天过去而浑沌也死了。

树难去易

【原文】

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至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韩非子·说林上》

【译文】

杨树栽下就可以成活,倒插着也可以生长,折断了再插下还是不会死。但如果让十个人来栽杨树,一个人来拔它,那么决不可能有成活的杨树。用以十数的众人,去栽很容易成活的杨树,还经不起一个人拔它,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种树难而毁树容易。

画鬼最易

【原文】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日:"画孰最难者?"日:"犬马最难。"

"孰易者?"

日:"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2;t9。"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历代寓言 秦国历代国君
有个给齐王画画的人,齐王问他说: "绘画画什么最难呢?"

这个人回答说:"狗和马最难画。""那什么最容易画呢?"

这个人又回答说:"画鬼怪最容易。因为狗和马是人们所熟知的,早晚都在你的眼前,不容易画得完全相似,所以说难画。而鬼怪是没有固定的形体的,不会出现在你面前,你弄不准到底它像什么样子,所以说容易画。"

三年成一叶

【原文】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日: "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

《韩非子·喻老》

【译文】

宋国有个人为宋国的国君用象牙雕成一片楮树叶子,花了三年时间才雕成。这片象牙楮叶的主次脉络粗细恰当,叶片上的细毛繁多丽有光泽,把它夹别在真的楮树叶中,你无法分辨真伪。这个宋国人也因雕成楮叶的功绩而在宋国获得了封赏和俸禄。

列子听说此事后说: "如果让大自然三年才长成一片树叶,那么能长成叶子的树就很少了。"

弓矢相济

【原文】

一人日:"吾弓良,无所用矢。"一人日:"吾矢善,无所用弓。"羿闻之日:"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令合弓矢而教之射。

《韩非子》

【译文】

一个人说:"我的弓太好了',简直没有配用的箭。"另一个人说:"我的箭太好了,根本没有合适的弓来发射它。"后羿听了对他们说:"没有弓,用什么把箭射出去?没有箭,怎么能击中目标?"于是,后羿叫他俩把弓和箭配合在一起,而后教他们射箭。

金钩桂饵

【原文】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则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日:"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阙子》

【译文】

鲁国有个喜爱钓鱼的人,用香桂作鱼饵,用黄金锻造鱼钩,钩上还镶嵌有白银和绿色的玉石,而钓丝是用翡翠的羽毛搓制的。他的钓姿和选择的垂钓的方位、地点虽然都正确无误,但他钓上来的鱼却没有几条。所以说:"钓鱼能钓得多并不在于华丽的钓具;办成一件事情并不在于出色的口才。"

道见桑妇

【原文】

晋文公出,会欲伐卫。公子锄仰天而笑,公问何笑。

日:"臣笑邻之人有送其妻适私家者,道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矣。臣窃笑此也。"

公悟其言,乃止,引师而还。未至而有伐其北鄙者矣。《列子·说符》

【译文】

晋文公退朝出来,正准备出兵攻打卫国。他的儿子锄对天大笑,晋文公便问他为什么要发笑。

他的儿子说:"我笑我的邻居,有一天他送他的妻子去大姨家,在路上遇到一位采桑的妇人,觉得她长得很动人,便嬉笑着去与她调笑,但当他回头看他的妻子时,发现也有人在勾引她。我私下对这件事感到可笑。"

晋文公领悟到这番话的含义,便放弃了进攻卫国的念头,领着晋国的军队返回。还没有回到原地,就碰上了有敌国来侵化晋国北方的边境。

羊蒙虎皮

【原文】

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扬雄《法言·吾子》

【译文】

有一只披着虎皮的羊,见了青草十分高兴,见了豺狼就战战兢兢,而忘记了自己身上披着虎皮。

画蛇添足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日: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战国策·齐策二》

【译文】

楚国有个人在祭祀之后,赏给他的门人们一壶酒。众门人相互约定说: "这壶酒几个人喝不够,一个人喝才足足有多余。我们可以一起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喝酒。"有个人的蛇先画好了,端起酒壶准备喝,他左手端着壶,右手却仍在画,并说:"我还能为它添几只脚。"脚还没有画完,另有一人的蛇画好了,他夺过那画蛇脚的人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随后把酒喝了。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本应属于他的那壶酒。

西家之子

【原文】

东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见之,归谓其母日:"社何爱速死?吾必悲哭社。"

夫欲其母之死者,虽死亦不能悲哭矣。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

《淮南子·说山训》

【译文】

东边一家人的母亲死了,她的儿子哭得并不很伤心。西边这家人的儿子见了,跑回家去对他母亲说:"母亲何必吝惜生命而不快点去死呢?你如果死了,我肯定会很悲痛地哭你。"实际上那想要他母亲快点死的小子,即使他母亲日后死了,他也必定不会很悲痛地哭的。

那些说没有空闲读书学习的人,即使有空闲也不会去读书学习。

塞翁失马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日:"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

住在边境附近的人中,有个很会算命的。这家人的一匹马一天无缘无故地跑到境外的胡地去了,邻居们都来向这家人表示同情。这家的老父亲说:"这事谁知道就不是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跑走的那匹马领着胡地的一群骏马又跑回家来了,邻居们又来道喜祝贺。这家的老父亲又说:"这事谁知道就不会带来灾祸呢?"

家里有了许多胡地的好马,这家的儿子偏又喜欢骑马,结果有一次从马背上摔下来,把大腿摔断了,邻人们又来表示怜悯和惋惜,这家的老父亲却又说: "这事怎见得就不是好事呢?"

又过了一年,胡地军队打过边境来,年轻力壮的人都拿起武器去与胡兵作战,所有住在边境附近的青壮年人中,十有八九都战死了,而这家的儿子因腿摔跛了,不能上战场,于是父子二人都保住了性命。

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以转化为福,这种相互转化没有止境,而且深奥而玄妙不可预知啊。

反裘负刍

【原文】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日:"胡为反裘而负刍?"

对日:"臣爱其毛。"

文侯日:"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持耶?"

刘向《新序·杂事》

【译文】

一天,魏文侯外出游玩,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反穿着皮袄,将有毛的一面朝里穿,有皮的一面朝外,身上还背着一大捆牧草。

文侯便问那人道:"为什么反穿皮袄背牧草呢?"那人回答说:"我是爱惜皮衣的毛。"

文侯:"你难道不知道皮袄的皮磨烂了,皮袄的毛就无所依附了吗?"

齿亡舌存

【原文】

(常枞)张其而示老子日:"吾舌存乎?"老子曰:"然。"

"吾齿存乎?"老子日:"亡。"常枞日:"子知之乎?"

老子日:"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常枞日:"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

刘向《说苑·敬慎》

【译文l

常枞张开口给老子看,并问:"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回答说:"在。"

"我的牙齿还存在吗?"老子回答说:"没有了。"常枞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老子说:"那舌头之所以存在,难道不是因为它柔软善变吗?牙齿之所以没有,不就是因为它刚强易折吗?"

常枞说:"咦!对了。世上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口鼻眼眉争辩

【原文】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日:"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日:"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日:"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日:"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唐语林》

【译文】

口与鼻子在争论地位的高低。口说:"我可以谈论自古至今的是非功过,你怎么能位居我之上呢?"鼻子回答说:"人吃喝如果没了我,就不能分辨出气味来。"眼睛对鼻子说:"我近可以看清毫毛的末梢,远可以望到天边,所以只有我最行。"眼睛又对眉毛说:"你凭什么功劳居于我之上?"眉毛说:"我虽然没有什么用处,就像世上的宾客对于他的主人一样,没有什么益处。但是,主人没有了宾客,也就形成不了礼仪。要是没有我这眉,还有什么面目呢?"

三老语

【原文】

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日:"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一人日:"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齐矣。"以余观之,三子者,与蜉蝣朝菌,何以异哉?

苏轼《东坡志林》

【译文】

曾经有三个老人碰在一块了,有人问他们的年龄。一人说道:"我的年龄记不得了,只记得少年时候与开天辟地的盘古有过交往。"另一个老人说:"每次海水变成桑田时,我就丢下一块竹片记一个数,至今我丢下的竹片已堆满了十间房子。"第三个老者说:"我吃蟠桃,都把桃核丢在昆仑山下。如今,堆积的核桃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在我看来,这三位老人与那朝生暮死的蜉蝣和朝菌,又有什么不同呢?

须寻活计

【原文】

人有好誉者,术士知其癖,造门相面,极言称许,且曰:"足下只消这双大眼睛,一生受用不尽。"主人喜甚,留款数日,而厚赠之。术士临别,执手相告曰:"复有一语,君当记之。,,主人问何语,术士曰:"足下也须寻些活计,不可全靠这双眼睛。"

冯梦龙《广笑府》

【译文】

有个人很喜欢别人称赞自己,看相先生知道他的这个癖好后,便登门给他看相,极力夸奖、赞美他,并且还说:"您只需这双大眼睛,一辈子也受用不尽。"主人昕后非常高兴,留先生住下款待了几天,又送给他厚礼。看相先生临别时,拉着主人的手对他说:''还有一句话,请您记住。"主人间是什么话,看相先生说:''您也应该找些事情做,不能全靠这双眼睛。"

螳螂捕蛇

【原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撷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己破裂云。

蒲松龄《聊斋志异》

【译文】

有个姓张的人,偶然在一条山沟中行走,忽然听见山崖上传来十分刺耳的声音,便顺着山路爬到山顶,想看个究竟。只见一条碗口粗的大蛇,在树丛中不停地扑来摆去,用尾巴扑打着树,树枝都被打断了。看它在那里痛:占挣扎的样子,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牵制着它。但是仔细观察,又未发现有什么东西,心里感觉很奇怪。于是他慢慢走近大蛇观看,原来有一只螳螂正爬在大蛇的头上,用自己像刀一样的前腿i去刺蛇的头,任凭大蛇怎样摆动颠扑,也无法将它甩掉。相持一阵后,大蛇竟被螳螂刺死了。再看大蛇额头上的皮肉,已经被螳螂刺得破裂了。

疗 梅

【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圊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译文】

江宁的龙蟠,苏州的邓尉,杭州的西溪,都盛产梅花。有人说:"梅以弯曲的为美,直挺的便没有姿态;以歪扭不正的为美,端正的就没有景致;以稀疏的为美,茂密的就没有神态。"即使如此,这也不过是那些文人画士潜藏心底的不能明令号召以此来衡量天下的梅花;也不能叫天下种梅花的人去砍掉直挺的梅枝,删剪掉茂密和锄去端正的枝条,让他们以摧毁梅花、糟塌梅花为职业来赚钱。要将梅花培植得姿态倾斜,枝身稀疏,树身弯曲,又不是那些以赚钱为目的的种梅人的智慧能力所能达到的。于是,有人将文人画士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种奇特嗜好明确地告诉了那些种梅的人,种梅人便砍去端正之枝而培养偏斜的,删剪茂密之枝而使嫩枝受毁,锄去直挺之枝而阻止它的生长,以此提高售价,因此,江苏、浙江一带的梅花都成为病态的了。文人画士们造成的祸害竟达到如此程度!我购买了三百盆梅花,都是病梅,没有一盆是完好自然的。我为它们难过了三天,便发誓要治疗它们,解放它们,让它们顺着本性自然生长。我毁掉了'花盆,将梅花全部移栽到地里,解开捆缚它们的棕绳,用五年的时间,一定让它们恢复自然形态,保全其天然生机。我本来就不是文人画士,甘愿承受别人的责骂,开辟一个病梅馆来贮藏它们。唉!如何能够让我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更多的空闲田地,来大量贮藏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用我毕生的精力来治疗这些梅花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6550.html

更多阅读

历代LINHOF相机简介1_dadaliumindada linhof 220

历代LINHOF相机简介LINHOFM 679类型:可进行各种调整的,小巧而结实的中等幅面照相机系统。光学工作台可配用不同制造厂家的中等幅面标准胶卷后背(幅面为6×6- 6×9cm),以及数字成像用的各种数字后背。制造:从1997年开始。特征:按非直接运动

净土宗历代祖师 西天东土历代祖师菩萨

净土宗历代祖师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肇启莲宗福震旦.畅佛本怀垂方便。圆音一阐士归卢.大法将弘神运殿。一切法门从此流.一切行门从此办。致令各宗尽朝宗.万川赴海依行愿。

陈玉屏: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民族政策

原文标题:儒家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和历代王朝民族政策遵循的基本原则  汉代儒术独尊之后,随着强势的汉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广泛传播,中华各民族先民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儒家思想的薰染,儒家思想在其后二千年中成为历代王朝实施统治的指导思想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历代皇帝照片

清朝历代皇帝公元1616-1911.02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1620.10.20在赫图阿拉(辽宁新宾)建立大金国,即大汗位,改年号为天聪。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1636.05.15)在盛京

声明:《历代寓言 秦国历代国君》为网友季末如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