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与市场机会
一个创业者即使有了十分吸引人的创意,也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可以说,一个好的创意只是创建新的企业的一个火花,它可能满足也可能不满足机会的标准,当创意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时,它会导致令人失望的结果。
一个创意未必就是一个市场机会。尽管机会离不开“创意”,但并不是所有的创意都是机会。但一个机会却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是能够用来作为新创企业的基础的,这是创意与机会一个相当关键的差别。分众传媒的江南春曾说:“有创意的人很多,但能执行创业的人很少。”[1]
我们来看看,什么样的创意是没有机会的,如果事实证明,看似诱人的新产品或服务创意给顾客带来的是困惑而非便利,它几乎注定失败。
有2家互联网企业产生了在网上销售邮票的创意。目前,对大多数人来说,购买邮票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在邮局排队购买。有2家初创的互联网企业——E-Stamps和Stamps.com对此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在“美国邮政”的鼓励下,2家企业推出了允许顾客通过互联网购买邮票,并在自家PC机上打印出来的服务。但是很遗憾,最终它们都彻底失败了。失败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它们的服务没能提供足够的“价值”以吸引足够多的顾客的兴趣。实际上,对许多企业来说,这项服务的结果是带来的是更多的不便而不是好处,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尽管它避免了人们往返于邮局,其创意听起来很好,但网上购买邮票没有价格减让。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网上支付邮资的成本更高,因为网络提供者要收取服务费——尽管网上支付邮资减缓了邮局拥挤,但“美国邮政”仍然没有同意2家公司向顾客提供打折邮票的方案。
其二,下载邮票成为一种麻烦。下载的邮票是一种防篡改条形码,但因为美国邮政的安全规定,下载过程缓慢笨拙,顾客对此没有任何办法。
其三,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必须购买特殊硬件以连接储存着已下载邮资的计算机,这使该服务显得更加不便。E-Stamps和Stamps.com提供的服务最终没有通过市场机会的关键测试,此创意没有为买者创造足够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失败了。
对创业者来说,一个好的创意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在企业家的创业过程中,发现好的创意只是第一步,创意的重要性经常被过高地估计,结果常常就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对这一创意的市场需求评估。在一种尚未成熟、但有发展前景的产品或服务成为顾客的确愿意花钱去购买的对象之前,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反复试验和不断的摸索。
事实上,由于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由于环境和技术的变化等各种因素,很多企业最终生产的产品完全不同于其最初所设想的。
许多人以为,只要他们能想到新的创意,成功就已经有了把握,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风险资本投资者们每个月收到多达100到200项投资建议和经营计划,但其中仅有1%到3%的项目获得了资金,这说明有了创意并不意味着成功。那么,为什么有许多人会认为:“有一个好的创意,成功就已经有了把握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一些成功创业企业的报道过分简单化,似乎这些创业者的成功是相当悠闲轻松的,一有了一个新的创意就立马成功了,这实际上是一个明显的误区。另一个原因,很多创业者缺乏市场经济社会严峻的、竞争性的观念与经验,结果是,他们低估了为使一个企业取得成功所需付出的艰巨的努力。事实上,比起生产和销售以及服务所做的艰苦工作来,搞一些创意要轻松的多。
因此,我们首先要强调,市场机会并不等于创意,有一个好的创意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市场机会。一般说来,在有了创意之后,创业者仍需要进行市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机会进行辨识和筛选。
机会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市场的不协调或混乱、信息的滞后、领先或缺口,以及市场中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对创业者来说,机会的有效利用则依赖于能否识别和利用这些变化与不完善。
市场越不完善,相关知识和信息的缺口、不对称或不协调就越大,机会也就越充裕,在此意义上,中国的创业机会应该远比发达国家要多,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已经相当完善,市场已经几乎没有“缝隙”,而中国的市场因其不完善、不发达而充满着各种“缝隙”。这大概就是“老外’’们纷纷到中国来“淘金”的基本动因。对于创业者来说,其所面对的挑战就是能否识别隐藏于经常是自相矛盾的数据、信号和市场的嘈杂与混乱之中的机会。有经验的企业家可以在其他人很少或没有看到机会的地方、其他人太晚看到的地方辨识并进一步创造一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