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三方交界的克什米尔、归入蒙古国的“县佐” 克什米尔基地遭袭



  

位于哈密市五堡镇归得干村的南北朝时的白杨沟佛寺

新疆:清-中华民国时期撤销的“设治局”、归入蒙古国的“县佐”

“设治局”、“县佐”为官署名。

一,“设治局”

“设治局”出现于清末,凡某一地方预备成立新的县政府之前,总督署、巡抚署或省政府可预先成立设治局,以筹备之,权限相当于知县(清政府时期)、县知事(北洋政府时期)或县长(国民党政府时期)。

清末,新疆曾出现多个“设治局”,后多转为“县”,后撤,如:

(一)新民设治局,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为管制700余名“叛逆家属”设,局治在惠远城(今霍城县惠远镇),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7月撤。

(二)乌河设治局,于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析沙湾县、和丰县(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置,设治局驻乌纳木河(今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乌尔禾乡)(“乌纳木”为蒙古语“漂亮、优美”),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撤。

二,“县佐”

“县佐”出现于中华民国时期,为县知事(县令)的佐理,实即“县丞”(旧时县令的佐官,相当于今中共县委副书记兼副县长)的改名,不普遍设置、不与县知事同城,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于驻在地指挥监督该地警察及处理违警案件。

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新疆(新疆省)曾出现多个“县佐”,后多转为“县”,但有3个归入外蒙古(今蒙古国)、1个撤销。

(一)归入蒙古国的

1,耳里匮县佐,1916年(民国五年)置耳里匮县佐(“耳里匮”一作“乌列盖”,时为俄(国)、新(疆)、阿(勒泰)的门户,水草丰阜,乌梁海蒙古游牧于此,1921年(民国十年)3月更为耳里匮设治局(局治乌列盖[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首府乌列盖市]),后为外蒙古(今蒙古国)占据。

2,察罕郭勒县佐,1922年(民国十一年)置,局治在今青河县,后并入布尔根河设治局,1933年[民国二十四年]后被外蒙古(今蒙古国)占据。

“察罕郭勒”为蒙古语,“察罕”为“白色的”,“郭勒”为“河”。

3,德伦河县佐,1919年(民国八年)设,局治在今富蕴县,1933年[民国二十四年]后被外蒙古(今蒙古国)占据。

“德伦”为蒙古语“温暖的”,“河”为汉语。

  

中巴喀喇昆仑公路

喀喇昆仑公路(又称中巴国际公路、中巴友谊公路或帕米尔公路)是一条连接我国西部与巴基斯坦的公路,英文简称为KKH。喀喇昆仑公路北起喀什市,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224千米,其中中国境内415千米,巴基斯坦境内809千米。

喀喇昆仑公路是巴基斯坦北部的交通纽带,是通往其首都伊斯兰堡及南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对北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巴基斯坦国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对于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同时这条公路还是亚洲公路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地区及南亚次大陆的交通要道。

喀喇昆仑公路始建于公元20世纪60年代。1965年11月,新疆军区派出勘察人员,对红其拉甫达坂、罗布盖孜到明铁盖达坂进行了详细勘察,1966年1月确定这条公路的交接点在红其拉甫达坂。1966年3月中巴双方协议规定中巴公路以红其拉甫达坂为界,以南由巴基斯坦修建,以北由中国修建,我国负责设计、施工、验收等全部工作。巴基斯坦政府在中国无偿提供筑路设备和物资条件下积极修建本国境内的公路,但因线路长、交通不方便、地质复杂、技术落后、工具差、财力不足等,巴基斯坦完成其筑路任务有很大困难,但塔科特至吉尔吉特390千米公路已粗通卡车,全部桥梁还未修建,吉尔吉特至帕苏160千米可通吉普车,帕苏至红其拉甫达坂144千米只修了25千米便道,全线还有三分之二以上工程和全部桥梁没修建,巴方称已尽最大努力,但因经济资源有限,困难大,按标准完成是不可能的,按剩余工程和巴方现有施工力量,估计尚需5年多才可完成。1968年5月中巴两国政府换文确认,由中国派筑路人员修筑自红其拉甫达坂向南至帕苏约140千米公路。1969年中国工程人员援助巴方建设北起中巴边界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塔科特大桥的路段,全长613千米。

经10余年努力,喀喇昆仑公路于1979年建成,1986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中方建设路段最南端塔科特大桥于2004年8月更名为“友谊桥”。在巴基斯坦靠近中国边境的小城吉尔吉特建有中国烈士陵园,埋葬有88名在公路建设中遇难的中国工程人员遗体,2005年10月,一座刻有中、乌尔都、英文的“巴基斯坦中国烈士纪念碑”在该烈士陵园落成。

喀喇昆仑公路全线海拔最低点600米,最高点4693米,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沿途路面和桥梁设施常遭自然破坏,许多路段难以通车。喀喇昆仑公路建成后需常年养护,巴基斯坦军队特别成立军队工程师专门负责公路维修抢险。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喀喇昆仑公路受到不同程度损坏,2006年中国承诺帮助巴基斯坦对喀喇昆仑公路进行扩建改造。巴基斯坦专家提出在改造喀喇昆仑公路的同时再铺设一条穿越喀喇昆仑山的石油管道,在中国青藏铁路通车后巴基斯坦又提出希望在两国之间修建一条喀喇昆仑铁路。2006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全面改扩建了喀喇昆仑公路。

喀喇昆仑山脉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它绵延数千千米,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此,这里也就成了世界地质学家、登山家和旅游者们瞩目的地方。除喀喇昆仑山脉外,喀喇昆仑公路还穿过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弓形波”系的四个大的山脉,沿途屹立有包括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8611米)及100多座超过7000米的高峰、冰川。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三方交界的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为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交界处)一个地区。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之间的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面积约为19万平方千米,人口600万人。

“克什米尔”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一处河谷即克什米尔河谷,在今印控克什米尔西南部。因克什米尔统治者较早与英国殖民者接触,英国人遂以“克什米尔”代指其北部的广大地域,现代“克什米尔”泛指含克什米尔谷地、查谟、蓬奇、吉尔吉特、坎巨提、那格尔、巴尔蒂斯坦和拉达克的广大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克什米尔谷地海拔低,土壤肥沃,群山环抱,河流纵横,风景如画,民风奇特,是克什米尔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多数属穆斯林,而查谟的居民多属印度教徒,拉达克的文化主要受西藏影响,居民几乎全为藏族。

克什米尔地区在《汉书.西域传》、法显《佛国记》里记为“罽宾”,唐代称为“麻域”,《大唐西域记》为“加湿弥罗”,《西使记》为“乞失迷而”,《元史.宪宗本记》记为“怯失米尔”,《明史.西域传》记为“克失迷儿”,明代民间称“卡契”,清称“喀什米尔”,中华民国成立后沿用“喀什米尔”译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于简化字数原则,改采“克什米尔”译名。

历史上,“克什米尔”这个词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的一处峡谷,现在被用来泛指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谟、蓬奇、吉尔吉特(今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吉尔吉特市,其境的吉尔吉特河在《新唐书.高仙芝传》、《大小勃律传》中记为“娑夷水”、“弱水”)、俾路支斯坦和拉达克的广大地区。

克什米尔地区现在由3个国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西北部地区(自由克什米尔和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印度控制中部和南部地区(查谟-克什米尔邦),中国控制东北部地区(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

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当地土著,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疆域广阔,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时该地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公元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公元1526年(嘉靖五年)建立莫卧儿帝国,公元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公元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印度和英国间爆发普拉西大战,印度战败,沦为英国殖民地,公元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英国侵占印度全境,公元1858年(咸丰五年)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英国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后独立1950年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公元1242年(淳佑二年)吐蕃全境并入蒙古国版图,元在此驻军,为宣政院辖地,后来统治北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侵入拉达克,后随莫卧儿帝国衰落,拉达克在清重新归属中国西藏管辖,拉达克王由驻藏大臣“节制”,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起拉达克年年向西藏进贡。公元1834年(道光十三年),英国支持克什米尔西南部旁遮普邦的锡克王国查谟土邦总督古拉伯.辛格派森巴兵5000名突然侵入拉达克,拉达克王向清朝驻藏大臣求援,未果,公元1835年(道光十四年)森巴军击溃拉达克军,攻抵拉达克首府列城,拉达克被迫签订城下之盟,拉达克王被废黜,拉达克沦为查谟土邦附属国,后但拉达克人不断反抗。公元1840年(道光十九年)古拉伯.辛格派兵侵占拉达克西北的巴尔蒂斯坦(今巴控克什米尔内),后克什米尔地区被锡克王朝侵占,但清中央政府、清驻西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都不承认,且以后历届中国中央政府都不承认。公元1841年(道光二十年)5月古拉伯?辛格派兵6000人向中国政府直接管辖的西藏阿里地区发动侵略,藏军和西藏民众英勇反抗,史称“西藏-森巴战争”。1913年(民国二年)10月,西藏、英国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代表举行三方会谈,英国政府在未取得西藏当地政府及中国政府同意下另组会议单方面划出麦克马洪线,将部分西藏领土划归印度。中国政府一直未承认麦克马洪线,直至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印度独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边境问题一直都悬而未决,这也是导致中印战争的一个原因。现状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克什米尔为英属“印度帝国”的一个土邦(查谟-克什米尔土邦)。1947年(民国三十年)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归属未明确规定,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的争端。1947年10月印、巴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设立印、巴问题委员会,建议双方先停火,然后举行公民投票,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7月,印、巴两国代表在卡拉奇达成协议,确定了停火线,由联合国驻印、巴军事观察小组监督停火,但公民投票未能进行。根据停火线,印度占3/5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余部分。印度在其控制区内成立了查谟-克什米尔邦(包括克什米尔山谷、查谟、拉达克、锡亚琴冰川地区);巴基斯坦在其控制区内成立了自由克什米尔政府。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印、巴两国又两次发生敌对行动,印度占领了停火线以西的一些地方。

印、巴控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公元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后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6月英国提出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控制区约占总面积的3/5,人口约3/4),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巴基斯坦(控制区约占总面积的2/5,人口约1/4),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的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解决。

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提出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停火、公民投票,印度、巴基斯坦接受。1949年1月停火,7月划定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度、巴基斯坦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建立地方政府。1953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两国发表联合公报,称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解决,但随即于1965年6月爆发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1971年12月在因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又占去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1972年7月印度、巴基斯坦签署协定,同意在克什米尔地区按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尔卡吉尔地区爆发的卡吉尔边境冲突被称为第四次克什米尔战争。

印度在其控制区设有查谟-克什米尔邦(首府斯利那加),主要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谟、拉达克、锡亚琴冰川;巴基斯坦称其克什米尔控制区为北部地区(首府吉尔吉特),主要包括自由克什米尔和克什米尔北部地区,两地是巴基斯坦的一个自治区,有自行选举的总统、总理、立法及司法机关;中国控制的部分(为印度所称)位于克什米尔北部小片地区即阿克赛钦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之间的无人高原,1963年巴基斯坦与中国签订双边临时协议确定该地区为中国领土。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印度边界尚未划定,以传统习惯线实际控制。1959年,印度根据其改画过的地图线正式对阿克赛钦地区提出领土要求,1962年10月印度在边境向中国发动全面武装进攻,中国进行自卫还击作战,夺取大部分领土。

克什米尔地区为中国、印度西段边境地,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交界处的阿克赛钦湖和阿克赛钦河而得名阿克赛钦地区(即班公错附近地区),面积约3.3万平方千米,其中多内流湖如阿克赛钦湖等。

由叶城县喀格勒克镇可达克什米尔地区,路线为:由叶城县喀格勒克镇行G219线到科克亚乡,过阿卡孜达坂、色日克达坂到麻扎,过黑恰道班、和平桥、皮山县赛图拉镇(三十里营房)、国庆桥到喀瓦克,过喀瓦克达坂到神仙湾边防站,再越喀喇昆仑山口进入喀喇昆仑山腹地,接去印度克什米尔。

  

维吾尔人的盐崇拜

崇拜大自然是人类远古时期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纵观世界民族之林,有以自然现象如闪电、彩虹、雷鸣、狂风等为崇拜对象的,有以自然物如日月、山川、大地、石头等为崇拜对象的;也有以动、植物图腾为崇拜对象的,但像维吾尔人这样把生活必需品--食盐--视为圣物而大加崇信的风俗还是较为罕见少闻的。

在维吾尔民间特别是塔里木河流域的尉犁、若羌县等地流行把婴儿脐带放在晶体盐块儿上割的习俗。这是人们从“一勺盐水能使一大锅饭有滋味”的特性联想而来的求吉祈福愿望的心理表现。

维吾尔人认为,盐很少一点可影响一大片。婴儿的脐带放在盐块儿上割必然会影响婴儿的秉性,增长孩子的天赋,孩子就有可能成长为本事大、福分大的人,然而在同一地区则有人持与之对立的观点,认为把婴儿的脐带放在盐块儿上割,将来这孩子会成为语言刻薄的人,冲撞父母,不敬不孝。这也是人们从量的盐分造成食物咸苦难吃的感觉中联想而来的。他们主张把婴儿的脐带放在没有苦涩滋味,质地不坚硬的如某此植物的绿色叶片或土坯上割,认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性格柔顺、与人为善。

维吾尔人称食盐为“土孜”,他们和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把食盐看的很神圣,认为盐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三方交界的克什米尔、归入蒙古国的“县佐” 克什米尔基地遭袭

在维吾尔民间礼尚往来中把盐作为礼品来馈赠的古老习俗很流行,婚俗中男方向女方送去的彩礼中必须有盐。最隆重的是在维吾尔婚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是让新郎、新娘各吃一小块儿在盐水里蘸过的馕。这一习俗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维吾尔人说,没有放盐水揉出来的面缺乏“筋骨”,打馕贴不住馕坑,做“拉面”扯不长,吃起来没嚼头,反之,和面放进适量的盐水就变“筋道”了,新婚夫妇吃了在盐水里蘸过的馕块因盐的神力的传导,他们就能爱情长久、家庭巩固;没有放盐的淡饭吃起来不香,反之就很有味道,给新郎、新娘吃在盐水里蘸过的馕能使他们婚后生活更加甜蜜、和谐幸福。

新郎、新娘吃蘸过盐的馕的仪式会让在场的人群情振奋,伴郎、伴娘你争我夺,围观的来宾时呐喊助威、时而哄堂大笑。当阿訇的“尼喀经”将要诵完时,伴郎、伴娘已与各自的伙伴交头接耳、眉飞色舞地布置“作战方案”。吃馕仪式一开始,有的是伴娘迅速站在新郎面前,挡住他的去路,给新娘争取时间;有的是早已“埋伏”在新娘身旁的伴郎冷不防打掉已送到新娘嘴边的馕块,抢到就直接送进新人的嘴里,越快越好。新郎与新娘在青年伙伴们的全力帮助下都一心想争取把馕先于对方吃到自己嘴里。

人们认为,新郎和新娘谁要先把那馕块抢到嘴里吃掉,今后在婚后的家庭生活中谁的话就有分量、就会算数、就有权威性,就会在家庭中处于显要的地位。这是一种借助盐来实现婚姻美满的求吉巫术的遗风,现在则是把它作为增添婚礼气氛的仪式。

新疆的维吾尔人信奉伊斯兰教,在民间流行起誓时把手放在《古兰经》上、抱着《古兰经》起誓的风俗。在民间流行更为普遍的是:在民事纠纷或其他激烈争执中常借食盐来赌咒发誓,以此表示某种决心或对某件事、某句话表示坚决否认;人们赌咒发誓时如脚踩着食盐或《古兰经》去取馕,那是赌咒发誓中最严厉的形式,但在大多情况下人们主要是用馕块来代替,因为馕里必定有盐,盐与粮混合为一体的馕具有更神圣性质。在民间流行有“可以踩着《古兰经》去取馕,但不可踩着馕去取《古兰经》”的说法,所以在民间纠纷中,争执的一方听到对方发这样的誓言又看到对方脚踩食盐,只得作罢争执,不再计较,在人们的信仰意识中真的说了或做了矢口否认的话或事而竟敢用亵渎食盐的方式起誓是不可饶恕的大罪--惩罚是严历的,要么走路过桥时绊一跤把腿摔断,落得终身残疾,要么吃馕喝水时被水噎住而呛死,因为民间有“吃馕噎住,水能解求;喝水噎住,只有往墓穴走”的谚语。说谎的人就是死后等待他的也是地狱里的烈焰和大铁锤。

维吾尔人相信食盐有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可作用于人的吉凶、祸福和顺逆,影响人的命运,左右人的一生,所以他们在受到欺辱时常有凭借食盐的“灵力”来诅咒人的习惯。维吾尔人相信祝吉求福的语言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顺利和幸运,同样,诅咒也可以致人于逆境和不幸。所以,人们一般对受恩于自己但忘恩负义、恩将仇抱的人才施用诅咒,以示报复。在维吾尔民间诅咒虽没有固定的套语,但总要提到盐。在维吾尔民间的咒骂语里还常有这样一个词--“土孜库尔”--“土孜”是盐,“库尔”是“瞎子”,这两个毫无关联的名词被凑在一起便合成为“我拿盐使你变成瞎眼”的诅咒词,通常是父母对不孝子孙才用这类严厉的咒骂语,但当父母的一般不凭盐来诅咒自己的孩子,除非是在怒不可遏的个别情况下。

由于人们对用盐来诅咒的效能的崇信在民间人们议论某人总受穷时往往这样说:“他可能受到过他母亲的诅咒,所以没有好日子过”。

  

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位于中亚叶密立河流域,都城在叶密立(今额敏县叶密立古城)。窝阔台汗国据有蒙兀儿斯坦一部分,其地基本上是乃蛮故地。

窝阔台汗国成立于公元1225年(宝庆元年),其地为成吉思汗分封给其子窝阔台的今阿尔泰山以南及偏西一些土地,到公元1309年(大德十三年)此地被察合台汗国及元朝瓜分,窝阔台汗国末代可汗察八儿出走元朝,窝阔台汗国灭亡。窝阔台汗国为蒙古四大汗国中最短的汗国,仅存84年。

窝阔台汗国成立时无国名,即以其第一代君主“窝阔台”的名字作为汗国的通称。

公元1225年(宝庆元年)时,窝阔台汗国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以哈拉和林(今蒙古国杭爱省西北哈拉和林附近)为大帐常驻地。

公元1241年(南宋淳佑元)12月,窝阔台汗逝世,其侄子拔都(术赤的长子)正西征欧洲,闻讯后即回蒙古本土,欲参加在哈拉和林召开的库里尔台大会,争取大汗位置,但皇后脱列哥那任摄政推出其子贵由为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成功。

公元1246年(洪武五年),贵由继承父亲大汗位,同时领有蒙古本部及窝阔台汗国两块地方。公元1248年(淳祐八年)7月在位仅一年零八个月的贵由在叶密立领地西巡时因酗酒过多去世,有实力的拖雷之子蒙哥夺得蒙古帝国大汗位,在公元1251年(淳佑十一年)7月登基,成为蒙古帝国第四代君主。由于蒙哥并非窝阔台后裔,对一些窝阔台系后王有戒心,他以窝阔台系后王屡与作难的缘故改变他们的封地,将封地分割后分授诸王,以去其势;另一说法是:为追讨失去的权力,窝阔台的遗儿联合察合台汗国诸王意图暗杀蒙哥汗,结果蒙哥识破计谋,把贵由家族包括他的遗孀在内的所有人处死、流放,窝阔台汗国领地则由窝阔台的其他儿子瓜分,当中,窝阔台之子合丹领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县破城子遗址)。事实上,窝阔台汗国在这时已解体,窝阔台其中一孙海都被封于海押立(今伊犁西),另一孙子脱脱则占有叶密立。

蒙哥汗在公元1259年(开庆元年)7月27日去世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窝阔台家族所承受的压力虽减轻了,但这时窝阔台的孙儿海都抬头,与察合台家诸子选择站在阿里不哥一方,窝阔台的儿子合丹所属家族却选择追随原领有河西走廊一带的忽必烈,与海都家族对立,阿里不哥失败后,海都仍与忽必烈为敌。由于海都与察合台家诸子的友好,海都的实力渐增强,称雄中亚,甚至察合台汗国也在其势力范围内。

公元1260年(景定元年)忽必烈称汗并于公元1264年(景定五年)彻底击败阿里不哥,在公元1271年(至元八年)建立元朝,后,海都与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君主组成同盟与忽必烈的元军交战,并一度攻占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治所--哈拉和林。忽必烈去世后,海都继续与元成宗交战。公元1301年(大德五年)海都兵败并于不久后去世,其子察八儿立,窝阔台汗国开始走下坡路。公元1304年(大德八年),察合台汗国入侵窝阔台汗国,元军趁机进攻,察八儿兵败,投靠察合台汗国。公元1309年(至大三年),察八儿在察合台汗国的内争中失败,为察合台汗怯伯所败,逃入元境内,窝阔台汗国灭亡,其地多被纳入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察合台及其孙子哈剌旭烈及他的后人管理,建于公元1222年(嘉定十五年),公元1346年(至正六年)分为东、西两部分,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西察合台汗国亡于帖木儿帝国,至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汗统结束;东察合台汗国在中国史籍以国都为名,先后称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县)、亦力把里(今伊宁市吉里圩孜镇)、吐鲁番(今吐鲁番市)。公元1570年(隆庆四年)东察合台汗国(此时即吐鲁番汗国)最后一任可汗马速在与同为察合台系的叶尔羌汗国交战中被俘,东察合台汗国正支汗统结束,汗国可汗速檀阿黑麻之子赛德于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建立叶尔羌汗国,后吞并吐鲁番汗国(可认为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延续)。公元1680年(康熙十九年)吐鲁番汗国被准噶尔汗国灭亡,东察合台汗国历史结束。

察合台汗国原为铁木真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其初领有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路与裕勒都斯河和玛纳斯河流域及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最强时由阿尔泰山至咸海),建都于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即今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察合台汗国君主都哇与窝阔台汗国君主海都联合,屡与元军队争战并一度攻占哈拉和林,至公元1304年(大德八年)始与海都子察八儿与元成宗讲和。

公元1306年(大德十年)都哇败窝阔台汗国君主察八儿,尽收海都生前所占有的原察合台汗国地,公元1310年(至大三年)都哇之子怯别再破察八儿,兼并窝阔台汗国大部分领地。怯别后人答儿麻失里因改宗伊斯兰教引起蒙兀儿斯坦的伊塞克湖和伊犁河流域的游牧民动乱,察合台汗国始分裂。

  

清灭准噶尔

准噶尔为卫拉特蒙古的一支。公元17世纪到公元18世纪,准噶尔控制天山南北,在西起巴尔喀什湖,北越阿尔泰山,东到吐鲁番盆地,西南至楚河、塔拉斯河的广大地区建立有史上最后的游牧帝国--准噶尔汗国。在宗教上,准噶尔信奉藏传佛教,对西藏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公元18世纪准噶尔在与清帝国的战争中灭亡。

明末清初,准噶尔首领为哈剌忽剌,后巴图尔珲台吉以伊犁为根据地兼并厄鲁特(卫拉特)各部,压迫其西的哈萨克族。公元1670年(康熙九年),巴图尔珲台吉的儿子僧格被杀,他的异母弟噶尔丹夺得准噶尔统治权,公元1678年(康熙十七年)西藏五世达赖赐噶尔丹可汗号,准噶尔汗国正式成立。此年,噶尔丹出兵南疆,占领叶尔羌汗国,将叶尔羌汗国置于自己统治下。公元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突然率兵越过杭爱山大举进攻土谢图汗,迫使喀尔喀蒙古诸部南迁,公元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6月又向漠南喀尔喀蒙古进攻,俘掠人口,抢劫牲畜。同年,康熙帝决计亲征准噶尔,8月1日双方大战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境),清军大败噶尔丹军,噶尔丹乘夜向北溃逃。

噶尔丹战败后因原据地为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占据,他们不得不滞留科布多地区(今蒙古国科布多市),不断骚扰边地安宁,并集合残部,休养生息,以期东山再起。公元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2月,康熙帝发兵10万分三路大举出击,5月13日康熙的西路军在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的宗莫德)大败噶尔丹军,公元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4月康熙第三次征讨噶尔丹军,正当清军进发之时,噶尔丹众叛亲离,其饮药自尽(有说是被杀害)。

噶尔丹败亡后,策妄阿拉布坦继任准噶尔部台吉,后,准噶尔部逐渐强大,和清再发冲突。公元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策妄阿拉布坦进军西藏,占领拉萨,公元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清军由青海出兵入藏,但全军覆没,公元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清军第二次入藏,赶走准噶尔军。

公元1755年(乾隆二十年)春,清军5万人分西、北两路向伊犁进军,达瓦齐率兵扼守伊犁西南的格登山(今昭苏县境内),清军以25人夜袭达瓦齐大营,达瓦齐军惊溃,不战自降,达瓦齐仅带少数人仓皇南逃,此后,阿睦尔撒纳自任领袖继续反清。公元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初,清兵分两路追剿准噶尔军,其全线溃败。

公元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8月清军抵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平定支持阿睦尔撒纳的大和卓波罗尼都和小和卓霍集占兄弟叛乱,是年秋,天山南路完全平定,清完全控制新疆地区。此后,清军在兆惠将军等带领下按乾隆帝意消灭准噶尔部,灭数十万准噶尔人。至此,蒙古人对西域500年的统治结束。

今准噶尔后裔为昭苏县的厄鲁特(卫拉特)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的厄鲁特(卫拉特)沿袭厄鲁特名,但其准噶尔成分不是很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558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对比 中国和印度经济对比

中国与印度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两个代表,处在相近的地理环境,具有相似的社会结构,但两国的文化却不尽相同。尤其在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两个国家所信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中国一直自诩是一个地

中国、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比较:固定资产

中国、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比较:固定资产附1:中国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处理差异注:资产减值将在资产减值标题下作详细讨论。1. 相关会计准则1)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及

声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三方交界的克什米尔、归入蒙古国的“县佐” 克什米尔基地遭袭》为网友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