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在促进排石方面尚无理想的办法,一般情况下仅能行抗炎、解痉及对症处理,依靠输尿管自身的蠕动及尿液的冲刷来排石。而中药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此时常可在以上抗炎、解痉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促进排石。现在临床上所用的“排石汤”品种繁多,但药剂大同小异,主要以清热利湿理气药物组成,适合于停留时间短、周围无明显炎症、粘连的输尿管小结石,横径<0.6cm效果更佳,据统计排石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过去对较大的结石用中药排石效果不佳,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应用使较大的结石被粉碎成小结石,此种结石粉碎后如排出不及常有形成“石街”的可能,因而也常在碎石后应用中药促进排石,使结石排尽率明显提高,石街形成减少,也使中药排石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
经我国古代医学家数千年的应用和总结,有很多中药方剂被用于治疗尿石症,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对湿热蕴结证湿热较甚者用八正散加减,对湿热不甚者用石苇散加减,对气滞血瘀证常用化瘀尿石汤,对脾肾亏虚者用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等等。但在目前情况下,尿石症治疗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中医应用最多的是促进排石、提高排石率。
对于较大的结石(>0.6cm×lcm),尤其是停留时间长,周围有明显炎症、粘连、肉芽组织包裹,并伴有不同程度肾积水者,再使用上述“排石汤”清热、利湿、理气难以奏效,反而会因其利尿作用加重肾积水,危害肾功能。对此类结石除常规予抗感染治疗之外常可用“化瘀尿石汤”治疗。实验研究发现化瘀尿石汤可抗炎性肉芽肿,抗纤维组织增生,增加输尿管的蠕动频率、幅度,而不伴有利尿作用。据报告对大于0.6cm×1cm,小于1cm×2cm的上尿路结石,排石率达65%,总有效率达85%。对此类周围有粘连包裹的结石即使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也不佳,由于结石被包裹,结石虽已粉碎,却难以排出,此时再联合应用化瘀尿石汤而常可取得明显效果。
在预防结石形成方面,中药更显示了肯定的效果,如有学者报告中药金钱草、石苇、玉米须、茯苓能减少上尿路含钙结石患者晨尿中大晶体的比例,提高24小时尿草酸钙晶体生长和聚集的抑制活性,具有防止含钙结石形成的作用。
溶石疗法在西医中也经常应用,但主要针对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通过碱化尿液溶石效果理想,而对磷酸钙、草酸钙结石则效果不佳。在用化瘀尿石汤治疗的上尿路结石中发现有16.7%的结石碎裂排出,甚至结石体积逐渐缩小、消失;偏光显微镜检查发现中药治疗排出的结石有磷酸盐脱失,二水草酸钙菱形结晶减少,一水草酸钙晶体所占比例增多的现象,提示“化瘀尿石汤”可能对已形成的磷酸钙、草酸钙结石有溶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