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过凤凰山,说了龙王古庙和文昌塔等古建筑。
另文有述:成年往事--凤凰山游记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954a40100u30f.html)
今天继续说说凤凰山。
从龙王古庙下来,左转无路,唯有右转,在第二个红绿灯处右转,则见凤凰山景区。
峭拔峻秀的凤凰山森林公园坐落在宝安区福永街道,有“山水神秀、佛教宗源”之称。凤凰山形如凤凰,停栖在浩瀚的零丁洋畔,其树木葱茏,古庙生辉,山光海色,风景旖旎,堪称深圳西部唯一的一块山海胜地。“凤凰不墨千秋画,山水无弦万古琴。忠魂常伴千回转,此去瑶台作仙人。”素有“凤山福水福盈地”之称的凤凰山风景区,经过改造样子更显靓丽。
凤凰山森林公园不仅具有自然生态的魅力,更有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优美动人的传说。
著名的爱国英雄文天祥兵败被杀后,他的侄孙文应麟深受他矢志不降、精忠报国的影响,逃难到岭南福永岭下村(即今天的凤凰社区),表面上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其实内心里却时时刻刻地在准备着抗元复明大计。他修筑的凤岩庙表面是供拜观音菩萨,实则纪念伯祖父文天祥。文应麟在凤凰山顶建筑望烟楼,每晚登楼远眺,看到哪家没起炊烟,他随即派人前去送粮,赈济百姓,为福乡里。
文应麟更是秉承伯祖父的遗志,时刻不望抗元复宋的大计,常在凤凰山上练剑习武。而今,从凤凰山飞云顶沿山脊向北行的一个小山坳里,有几块恍如磨刀状石头,虽历经岁月沧桑、风吹日晒,但上面的累累剑锋仍清晰可见。据传,这几块石头是当年文应麟练舞试剑所致,后人称之为“试剑石”。
当年文应麟修建的望烟楼已在岁月的沧桑中倾圮成尘,但文应麟赈济村民、好施乐善的事迹仍然历历如新,望烟楼剩下的那四块红石粉砖上发着幽光,仿佛诉说着那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1983重建的凤岩古庙屹立在凤凰山半山腰,依山而筑,殿宇恢弘,香烟缭绕,晨钟暮鼓,不绝于缕,成为了深圳乃至周边地区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
在凤岩古庙右侧石岩中,有两座巍峨巨石相挨相叠,形如合掌,古称“合掌石”。掌觑有洞,洞内有一溪流,洞壁处有一天然蟠龙刻石“凤毛神化度云龙”字样。石壁上留有一天然蟠龙袍印,形成龙壁奇景,形迹栩栩如生,后人称之为“龙袍挂壁”,据传这龙袍印痕是宋少帝赵昺留下的。
凤凰山上还有“莺石点头”、“麻蓝仙印”、“长寿仙井”等优美的神话传说故事,给这座闹市中的绿洲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首先来到入口广场,包括前广场、门楼、文化广场、普门示现牌坊、观音桥、莲花池、凤凰广场、林荫休息区等部分。门楼东侧至原山门段为文化广场,主体沿用岭南特色的青灰色铺装,体现素雅古朴而安静的氛围;两侧呈序列设置高杆灯柱,外侧通过绿化分隔,形成两个相对安静的休息空间,以特色石柱配合休息座椅构成空间的主体元素。
文化广场东侧有一上百年的菩提树,周边点缀一些1亿6000多万年的古树化石,为凤凰山森林公园增添了历史文化内涵。由弘法寺101岁的高僧本焕大师题写的″凤凰山″三个大字屹立在凤凰山正门登山道入口,为凤凰古庙增添了佛教文化氛围。
广场旁边还有观音桥和莲花池,观音桥设计遵照当地风俗,保留原小木桥下七块风水石,仅对桥身重新设计,并适当进行植物配置。设计还利用原有溪流和平缓谷地,让溪水顺莲花池而下,形成一个小的湖面。湖边以仿木石材建造亲水平台,布置石凳等设施,提供一个游人上山前和下山后短暂停留休息的舒适场地。
生态停车场
生态停车场位于广场南侧,面积约4.6万平方米,建有停车场、保安亭、候车亭等设施。停车场利用原有的平坦地形,设计公交车站台、约800个机动车位及百余个自行车位,满足外来车辆停靠,减少对公园内部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游客的干扰。附设有烧烤场,是个家庭朋友聚会的好场所。
沿溪步道
步过观音桥,右转即为沿溪步道。沿溪步道逆溪而上长约1.5公里,沿凤凰山主要溪流沟谷设置,以宽1.8米麻石铺设。步道左侧为山体树林,右侧为小溪,或人工河道或自然溪流,移步换景,溪流潺潺,如果雨后登山,则瀑布连连,轰鸣声远处可闻。步道沿途景点设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石材饰面休闲观景平台及挡风避雨亭,中段地势平缓之处设置一个蓄水池。
凤岩古庙
(有关内容可见我的另文:佛教的四大天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954a40101aa23.html)
关于凤岩古庙一般叫凤凰古庙,其来历与凤凰有关。
相传大约在唐宋年间,当地人盛传,有人瞅见一只凤凰,栖息于山中岩洞内久久不愿离去,久而久之当地便称岩洞为凤凰岩,称这座山为“凤凰山”。后有道士相中这块风水宝地,在此修筑凤岩古庙落脚修炼。
另一种传说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重孙“文应麟【也有说是文天祥侄孙】”抗元失败携族人从广东惠州逃难到福永大茅山脚岭下村隐居,闲时周边游览,见凤凰山山岭峻秀,奇石多姿,风景秀美,便打算在此修庙宇纪念曾祖父“文天祥”。恰巧当晚梦见观音菩萨托梦,于是筹资筑了这座凤岩古庙。此后,四方香客慕名而来,香火渐旺,名声鹤起,从此岭下村被称为凤凰村。
因此庙形制狭小,建于岩间空地,文人一般称凤岩古庙,普通百姓仍称凤凰古庙。
凤岩古庙
凤岩古庙
古庙胜景区是风景区之主体。凤岩古庙始建于元代初期大德年间,为文天祥从孙文应麟所建,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经官方民间倡修可考者达六次之多。
相传文应麟白日于此见观音腾云,夜观音托梦而建此庙,故建庙以来便供奉观音菩萨。古庙全盛时期为明朝中叶,昔年,新安县进士郑文炳咏有秋日游凤凰岩诗,传颂四方。古庙于解放后湮没卅多年,今重修一新。长石彻墙,琉璃碧瓦,古朴雅致。
庙宇除供奉神像,前座设有文天祥纪念馆,中座有应麟亭,以纪念文氏先贤。庙宇宽广可见非一般。
深圳好像就两个烧香拜佛的好去处,一是仙湖植物园,再一个就是凤凰山了,人气果然很旺,并且有个专门放鞭炮的地方,真有够吵的,说实话有点烦,那庙里唯一的亮点就是放生池,里面最多的就是放生的乌龟,还有金色的鲤鱼,还有种我未曾见过的鸭嘴鱼;放生池里面有一只大乌龟,带着它的龟队,好不壮观哦,可是有好多人拿硬币去砸它们的头,有点残忍,难道这样会很吉利,会带来好运吗?那些求神拜佛的人也很搞不懂,求佛不如求已嘛。
净瓶洒露为一巍然巨石,耸于古庙与莺石间。其间有一大洞,幽静雅温。其意取于观音手中的甘露瓶,还是取悦于香客的意向,我不得知。人可攀登石顶玩乐,眺望海景,心高气傲,心旷神怡。石旁有明朝进士郑士忠所题“净瓶洒露”石碑。
莺石点头亦为一天然巨石,形肖莺嘴,县志记载为邑中奇景,石旁有一古碑,为康熙丙进士文超灵所题“莺石点头”,石上亦镌刻有不少名人题咏之诗。
“凤凰仙洞”为一天然石洞,明代蔡若虚大师于此成道化仙后,称为仙洞。洞内供奉观音。据传,昔有凤凰栖居其间,故名凤凰岩。
有一俗名叫石地塘的大石台,高约四五米,石面略平,面积约有廿多平方米。传闻文应麟曾见观音化白衣村妇在此织麻纺线,留下麻蓝印、脚印。石旁有清代进士蔡学元所题“麻蓝仙印”石碑。
长寿仙井位于古庙旁,番禺举人陆奠邦为其竖碑。海拔二百多米的山上,有一泓长年不竭之泉,传闻井眼亦为观音大士指点而成。泉水甘香馥郁,供游人烹调、饮用,听闻长饮可强身益寿。
合掌枕流是必看风景。两尊巍然巨石相挨叠成,形肖合掌,亦称合掌石。新安县志亦记为邑中奇景。掌隙有洞,据传宋少帝曾在此避难,龙袍挂在石壁上,于是石壁上有天然蟠龙刻石。世上有了一帧龙壁奇迹。
晚霞胜景区,亦唤为山顶风景胜区。
云顶参天俗称飞云顶,取名于明代新安进士郑文炳游凤岩后咏下之佳句:“……扶节直上飞云顶,举手不觉摩苍冥……”,是凤岩古庙背后之骜峰,海拔309米。古今游凤岩者,皆喜登此处。云顶参天,古列为凤岩八景之一。从此处可分南北二路参观各景点。
白鸽山方向,为北路。
从飞云顶沿山脊北行,可见当年文应麟欲图东山复起,灭元复宋,练功试剑而留下的“试剑石”。
试剑石前行十五分钟,见一孤石,巨大,矗立,摇摇欲坠;但久经风雨侵凌,仍屹立无恙,是叹为观止的“伶仃奇石”。
较剪石,在伶仃奇石前左方下望,见树丛间有一奇石,相叠如剪。此石于伶仃奇石看,最感酷肖。
大茅山方向,为南路。
从飞云顶沿山脊向南行,沿途胜景有“猪儿石”。甚肖猪儿,因而得名。
从猪儿前左方,可接小路东下,可见“万蝠洞”,俗称飞鼠岩。洞有三进,面积甚宽,昔为蝙蝠集居之穴。洞内有溪流,有竹,清凉幽静,是避暑之胜地。
出万蝠洞,折转中途,有一小横排路南行,便见一块高大岩石,在石壁高约二米处,有一口大圆油穴,内贮清泉,终年不竭,满而不溢,甘凉清洌,冬暖夏凉,奇趣无比。这亦是凤岩古时八景之一:石乳清湖。
从石乳清湖折回猪儿石,向大茅山方向行,中途可欣赏凤岩佛境奇石----形肖狮头,大张其口而怒吼的“狮吼巨石”。
绕过狮吼巨石,可直上大茅山顶。山高378米,是福永镇最高点。旧时值岁荒,文应麟尚气节,怀大义,誓不仕元,为人好善乐施。他在此筑望烟楼,傍晚登楼眺望四周,见无炊烟之乡,即遣人载粮前往救济。人称其为义士,称望烟楼为烟楼晚望,是古时凤岩八景之一。
凤凰山风景游览区极为便利,广深高速公路,广深公路贯穿南北;福永航海码头和深圳机场侍立山麓西南。构成了一个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为广大游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广场夕照
晚霞
下山时,可走凤岩古庙旧登山道全长约845米。2005年,政府把原来的登山小道拓宽,拆除原登山道石板,把原登山道不一是到1米拓宽至1.8-2.2米。沿主线设999级麻石台阶,每级台阶靠外侧刻一“福”字,形成祈福台阶,寓意福永存人长久。在平行路上方增加截水明沟,每隔30-50米设一道横向暗管,路下方筑花池种植自然花灌木,两侧形成种植绿化带。
下山后,过红绿灯,为台湾小吃园区,可以品尝正宗台湾饮食。
【望烟楼的传说】
文应麟,系文天祥胞弟文璧之孙,文隆子之子,字屏玉,又号奋武,娶周氏,生二子,长子起东,次子起南。元军南侵,南宋灭亡,文应麟随祖父、父亲归隐现松岗鹤仔园,其生平性善,乐善好施,被征为归德场官,后辞官避之于凤凰山下,筑观音庙,建望烟楼,赈济穷人,为福一方,丕振家声。其生于大德12年,卒于文宗6年,享年72岁。
南宋的时候,广东地区有13个大的盐场,据《宋史食货志》所载:“广州东莞、靖康等十三场,岁鬻三万四千余石,以给本路及西路之昭桂州,江南之安南军。”上面所引的那“十三场”,有一个场叫做归德场,在现在沙井街道的境内,其盐场衙署在现在的沙井衙边村附近。各个盐场几乎自开场以来,政府与盐民的矛盾就如针尖对麦芒,官员为使利益最大化,想尽办法盘剥盐民,盐民是货真价实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煮海熬波,生活却极其艰苦。忍无可忍之下,盐民就揭竿而起,引发一场又一场盐民的武装暴动。据《新安县志》载,南宋宁庆元三年(1197年),广东提举茶盐司徐安国在大奚山查禁盐民煮、贩私盐,“尽杀岛民”。
元军的铁蹄踏碎南宋的江山后,更采取高压手段,把南人划入“劣等民族”,对盐民的盘剥更是厉害,元军的监工动不动就殴打盐民,甚至以贩卖私盐的名义杀害盐民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一切,文应麟都看在眼里,但敢怒不敢言。
这天晚上,文应麟一回家就把官帽摘下来摔在地上,然后一脚又一脚地重重地踩,还不解恨,拔出剑来想一剑把官帽剌穿,但被夫人周氏死死地扯住了。周氏吩咐家僮把大门关紧了,拾起了官帽,口吹手摸了半天,才总算把官帽复了原,然后小心地放在了桌子上,顺手倒了一杯茶,恭恭敬敬地递到了文应麟的手里,看文应麟还气鼓鼓的样子,就撇了撇嘴笑着说:“看你拿帽子能出什么气?”
文应麟喝了口茶,把茶杯重重地磕在桌子上,鼓着牛眼睛吼道:“怎么啦?大不了让他们也砍了我的头!”
周氏的眼泪滚出来了,过来捂了文应麟的嘴,手颤微微的,声音也颤微微的:“祖宗,你给我小声一点好不好?”
然后拉着文应麟的手,接着说:“应麟,当初你决定去做这个官的时候,我就对你说了的,胳膊拗不过大腿,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千万别惹出什么事的。你这还刚开头呢,就闹了几次了,越闹越大,闹到他们耳朵里,你认为他们就不敢砍你的头?”
这一说,文应麟果然就没再嚷了,但情绪仍然很激动,未开口,眼泪如线似的掉了下来,紧咬了半天嘴唇说:“今天他们就杀了四个,就在我跟前杀的,一刀一个,像杀猪,不,就像切西瓜一样的。说他们贩卖私盐,我是最清楚的,这四个人最老实巴交的,哪里贩卖了?他们不过是手痒,杀着人玩,杀鸡给猴看。”
周氏吓得簌簌地抖着身子,好半天才稳住神,骂道:“这帮畜生!”
文应麟低声地骂道:“他们比畜生还不如!”沉默了一会长叹了一口气对周氏说:“这个官我是决定不做了!”
周氏说:“只怕没那么简单的。当时他们费了那么大的劲叫你去,现在屁股还没坐热你这想辞官,你在这地方生活,以后不知道有多少麻烦缠着你的。”
文应麟一听,身子瘫在椅子上,一个劲儿地摁着额头,一筹莫展。周氏这时忽然说:“早段时间潘秀才他们不是邀你去凤凰岩玩一趟的吗?明天你就别去衙里了,去那里散散心。”
第二天,文应麟果然和潘秀才他们去大茅山的凤凰岩玩了一整天,到日暮的时分才回来,身子累得不行,精神劲儿却挺好,晚上还破例喝了点儿酒,餐后又去院子里练了会儿剑,一边练剑还一边轻轻地吟诵着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任栏处,潇潇雨歇……”
周氏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看文应麟练完了,她端了一盆温水过去,笑了笑说:“去了趟凤凰岩,你就脱胎换骨了?”
文应麟接过洗脸布,响亮地打了两个哈哈,抹了一把脸,然后拖着长腔说:“脱胎换骨啰!”
说着在周氏耳边说了一番话,周氏皱了皱眉头说:“这行得通吗?”
文应麟哈哈笑着说:“菩萨的旨意,谁敢违抗?”
第二天,文应麟被观音菩萨托梦要辞官去凤凰岩建一座庙的消息传遍了大村小落,还说得有板有眼,观音菩萨说,假如文应麟不按旨意行事,沿海的几个村将全部被海水淹没。
下午的时候,归德盐场元人场大使派人来叫文应麟了,一见面就问:“观音菩萨托梦给你的事是真的吗?”
文应麟说:“句句是真,我正要向大人禀告呢。可我公务在身,哪里有时间去修庙呀?”
场大使严肃地说:“菩萨的话可不是儿戏,这海水淹上来,盐场也完了,朝廷怪罪下来,我们大大小小的都得——”他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文应麟装着很心痛的样子说:“既然如此,我就只好辞掉官职,专心去盖庙了。”
几天后,辞掉了官的文应麟把鹤仔园的房子和田地全卖了,举家迁往大茅山下的岭下村,购置了数百亩田地,开山辟壤,在凤凰岩修起了观音庙。
说起来真奇怪,自观音庙修起来之后,大茅山周围数个村落均风调雨顺。从此,文应麟闲时带着两个儿子及村里的志士仁义躲在大茅山的深处习武练剑、纵论天下大事,以图抗元复宋的大业。
虽然这几年风调雨顺,但由于元政府的官吏层层盘剥,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所以,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得到什么改善,甚至每况愈下。尤其是五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很多村民只能举债度日,有些借不到的,就只能饿肚皮了。
也就从这时候起,文应麟开始广济村民,赈粮济物,帮村民度过难关。
这一天,潘秀才和几个朋友来访,说起文应麟这几年乐善好施的事,大家都称赞不已,一个人站起来向文应麟拱了拱拳说:“应麟兄,祝贺你呀。你知道村里人背后都叫你什么吗?都叫你救苦救难的文菩萨。”
文应麟急着说:“惭愧惭愧!人生在世,谁没有困难的时候,今天我帮他,明天他帮我,大家一起度过难关,这实在没什么好说的。我现在所做的实在不值一提,就叫我菩萨,这山顶上可是有真的菩萨,让真菩萨听到,我这假菩萨就只能被打入地狱了!而且,别人或许不清楚我文应麟的心思,在座的诸位仁兄肯定是清楚的,我文应麟绝不是沽名钓誉之人,就算别人背后说我土匪、强盗,我也不在乎,我要的就是心安理得地为大家做一点事情,帮村民一点忙,这样,我就会感到很快乐。”
潘秀才笑着说:“所谓菩萨者,无非就是救人苦难,引渡慈航,你这几年所做的,其实就是菩萨做的。而且,村民背后这样叫你,是想表达对你的感激之情,我们倒希望你这菩萨越做越好的!”
文应麟摇头道:“无论如何,这菩萨二字,怎是我辈凡夫俗子所能承担的?村民这样,就辱没了我的初衷了!”文应麟苦笑了几声,又接着说:“不过,刚才潘兄说的甚有道理,我惟有做得更好一点,才对得起村民的这份感激之情。”
说着,潘秀才忽然提议道:“诸位,难得这样的晴天朗日,今天我们就学学古人醉插菊花归,带几壶好酒,到最高峰去,登高揽胜,一抒胸臆如何?”
大家齐声说:“甚妙!甚妙!”
一行人攀巉岩、越深壑、披荆棘、避虫豸,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好半天功夫,终于爬上了大茅山的最高峰,举目四望,山海乾坤,尽在袖中,岚光霁色,均涌胸底。
潘秀才激动地哼起了杜工部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大家嘻嘻闹闹间,忽见文应麟一个人独站在最边上,他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他正举目一动不动地望着那白茫茫的海面,眼里有泪,好一会,他喃喃念道:“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廓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一人不懂,问:“应麟兄,你这背的是谁的诗呀?”
另一人答道:“你这还不知道,你是文天祥文丞相的《安南军》。”
潘秀才忙岔开说:“来来来,都别吟诗了,眼前如此美景,须一醉才对得住啊!”
几个人就围拢来一边喝酒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
聊着,一人忽然说:“刚才在应麟兄家忘了一件事告诉你们,今天早上,我们村发现一个孤寡老头死了,原来死了好几天了,活生生饿死的,因为他一个人孤门独院地住着,谁也没有发现他。”
大家一阵唏嘘。潘秀才喝了一大口酒,转过脸看着文应麟说:“应麟兄,村有饿殍,你这个救苦救难的文菩萨有责任呀!”
文应麟点了点头,猛猛地喝了两口酒,脸有痛苦之色。
突然,文应麟像只灵猴似地蹦了起来,前后左右远近地看了一圈,忽然哈哈大笑。大家都怔怔地看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文应麟大声说:“站在这里,远近村落全在眼底。我想在这里盖一座楼,每天晚上来瞧一瞧,看到哪家炊烟不起,就可以去救济了,这样,今后再也不会发生饿死人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了!”
大家都拍掌称妙,潘秀才更是大声地说:“史载黄振轻财好施,修一座高楼,日登以眺,村落不举炊者皆遗之粮,寒无衣者遗之衣,后人称曰望烟楼。应麟兄真乃黄振再世啊!这次登山,真是值得,应麟如此义举,一定会永载青史的。”
文应麟说:“黄振再世不敢当,但我们的想法却是一样的。望烟楼,望烟楼,望烟楼上望炊烟,这个名字不错,等这楼盖好了也叫望烟楼吧。”
文应麟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第二天,他就请工匠在大茅山的最高峰开始修建望烟楼。望烟楼修成后,文应麟几乎每天都趁黄昏时刻上来登楼远眺,看到哪家没起炊烟,他随即派人前去送粮。因为在望烟楼上目之所及,大茅山远近村落屋舍无一遗落。自此,在文应麟有生之年的日子里,大茅山远近村落再没发生饿死人的事情。
望烟楼已在岁月的沧桑中倾圮成尘,但文应麟赈济村民、乐善好施的事迹似乎仍然历历如新,在最后剩下的几块红石粉砖上发着幽光,警醒着现在已经步入富裕之途的文氏后人和福永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