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硎山景观形胜 山水形胜
支硎山为吴中佛教名山,起自东晋开山祖师支遁,迄今1500多年。作家徐卓人追踪支硎山历史将近10年,最近出版《支硎山》一书。从本期起,将陆续转载该书主要章节,以飨读者。
景观形胜
中峰 南峰 北峰
苏州西部青葱的山峦中,有一道龙脊似的山峰,它不高不陡不奇不险,却雄壮而平实,逶迤而苍翠。这道花岗岩体山脉起自于中生代强烈的燕山运动,这里说“中峰、南峰、北峰”,是相对而言,其实它们都属于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吴中佛教胜地的“支硎山”。
《辞海》解释“硎”就是“磨刀石”,可见,这“中峰、南峰、北峰”上有的是天然平广的石头,《吴郡志》说这石头:“盘薄平广,泉流其上,清澈可爱。”
晋成帝咸康年间,一位年青俊逸的出家人支遁来到了这里,他以粗谷杂粮充饥、山涧清泉解渴,过着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生活。
支遁号道林,是晋朝的佛教学者,他于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年)出生在一个佛教徒的家庭。支遁幼年游寓江南,25岁就出家了。在京城建康时,结识了不少名士,因为聪慧颖悟,“早悟非常之理”,“卓焉独拔”,很受人赏识。后来他曾去余杭山隐居,潜心研究《道行般若》等经典。不久回到吴中,选择西部的支硎山作为自己的栖身地。
支硎山石头既是如此平广,支遁便常常在这些平石上读书、习艺、观望,与这些天然大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山上石头“其平如砥,支硎名,宜取诸此。”于是支遁改自己的号为“硎”,于是山也称为支硎山了。
支硎山亦名“楞伽山”,亦名“临硎”。许多史籍上,都提到了“中峰”、“南峰”、“北峰”,其实它们就是山的支陇,一座山上不同的峰而已。
中 峰
《木渎小志》载:“中峰在寒泉上,稍西有鹤饮泉、唱狮窝、马迹石,又西南为放鹤亭,在中南二峰间。”从支硎山整体说来,它在半山腰里,远远望去,隐隐地透出山麓,极富神秘。
南北两峰或废或徙,唯独中峰兴旺起来,自明代万历年间,大德高僧苍雪从福建来此,励精图治,使之振兴,有南来堂、宝月堂、覃思室、冬青轩、水明楼、未明楼、放鹤亭、方池等诸胜。全盛期,水草丰茂,古木参天。殿堂之前有双松参天,苍秀挺拔;覃思室前古梅一枝,老干槎枒,有200年的树龄。冬青轩周围的冬青,则高达一丈,杂以修竹,气势逼人又不失雅致;站在未明楼上,则可放眼眺望,东南远近之山,尽收眼底;而楼下的方池,多的是碧螺,这种碧螺十分罕见,竟然没有尾巴。
出中峰稍西,有鹤饮泉、唱狮窝、马迹石,都因支遁而著名。而山壁上,是历代高僧或名人志士的摩崖石刻,它们一律保持着风雨侵蚀的原生态,拨开层层荆棘,目睹千百年遗迹,难免发思古之幽情。
南 峰
南峰位支硎山南侧。《木渎小志》载:“南峰以池名,寺内有铁杖、铁灯笼之属,旁有碧碧琳泉、待月岭、马坡、硎石。”
这里的池即“南池”,也称“八隅泉”,另外还有新泉一脉。
南峰的南坡上有一石门,这是由三块天然巨石组成的,花岗岩巨石落地生根,直上干霄。清代文人李果《游支硎山中峰记》载:“坡南有石门,在峰之右腋,三石巨立,一径斜通,如门。”而巨石的西侧连着危峰,东临绝壑,中间的巨石犹如石枨直竖,如此构架,全由大自然的神力铸成,吴中山体绝少见得。元郑元佑曾有《游支硎山南峰》一首:
词客幽寻胜洞庭,神僧名迹在支硎。
马骑仄径犹存石,鹤放颠顶尚有亭。
岩底泉飞轻练白,峰头龛蚀古苔青。
到来顿醒红尘梦,万树松涛沸紫冥。
寺门之下,还有牛头峰,是因为体态酷似牛头而得。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诗句:“石文留马迹,峰势耸牛头。”
北 峰
位于支硎山北侧,《木渎小志》载:“北峰多石壁,许多史料载,北峰是支遁的蜕骨处,有古塔,上面镌刻着永和年号。并有双松亭。”
支硎山的最终魅力自然不因为山水,而是佛教。卢《志》载:“山中有楞伽院,即古报恩寺基。吴越时观音院也。又天峰院,即唐支山院,五代南峰也,及中峰、北峰院,皆在焉。”《姑苏志》又载:“山有南峰寺及中峰、北峰二院。‘北峰’,宣德间移于鸡窠岭,‘中峰’,在寒泉上,又名楞伽院。‘南峰’,一名天峰,即唐支山院也。”又《百城烟水》载:“东麓有观音寺,唐大中十二年,僧侣清贽募刺史卢简求重建,宋乾元二年僧文谦修。”
支硎山最著名的寺院有四座:“中峰寺”、“南峰寺”、“北峰寺”、“观音寺”。除外,还有各色小庵,“吾兴庵”,旧名“善英庵”,在支硎山下,有钟楼;“法音庵”,又名“何亭”,在支硎山东南,曾是殿屋幽邃,为山中胜境;来鹤庵,在支硎山东;寒山禅院,在支硎山西,明高士赵宧光葬父于此,便结庐住下,釜石疏泉,穷极幽邃,他去世后,便改为禅院,也称“报恩寺”;化城庵,在支硎山西,原是赵宧光隐居处,寺内石壁峭立,水溅石上,日夜不绝声,于是被称为“千尺雪”;又有空空庵,也是赵宧光的隐居处,等等,可见,当年支硎山山上山下,几乎是一峰数寺,古刹众列,十分的壮观。
明朝国史官湛持居士文震孟在《重修晋支公中峰禅院记》中对支硎山有这样的描述:
昔晋道林支公于吴中西山有生缘焉,迄今千余年,尤多遗址,白马涧神骏之所从出入也、放鹤亭其所从凌霄之姿也。山名定岭、名涅槃皆留其去来之迹者也。华山其讲院也,道林庵举其号也,而又有南峰北峰中峰,则昔所称冬茅桀夏石室处也。北峰有石壁,峻松亭亭,千云石塔精妙,上锩永和年字,相传为支公藏蜕地也。
可见,支硎山之胜不同凡响。
支硎山高仅147米,也无惊世骇俗的峻险,却正因山体石壁的奇阙使其在气概上独树一帜。
沈自然有《题南峰石壁》:
看锋不觉路行赊,倚杖闲吟到日斜。
洞口苍苔无鹿迹,千秋废寺锁烟霞。
支遁虽隐居在此,却因名士的身分,与当时的官吏及社会名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书法家王羲之、名人谢安都是他的密友。他在山上建了支遁宅,接待四方来客,留下了许多诗文佳作。支遁去世后,历代文人墨客依然记着这个地方,他们或路过、或专程,来支硎山欣赏自然风光,凭吊支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白居易曾写道:
好是清凉地,都无系绊身。
晚晴宜野寺,秋景属闲人。
净石堪敷坐,寒泉可濯巾。
自惭容鬓上,犹带郡庭尘。
后来,诗人刘长卿、皮日休、陆龟蒙、刘禹锡、王宠、徐崧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墨宝。
刘长卿《陪元侍御游支硎寺》: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
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
林峦非一状,水石有余态。
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对落日,步步余青霭。
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
留连南台客,想象西方内。
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徐崧感慨道:
漠漠黄沙日,萧萧白雁天。
南来真万里,支遁已千年。
落木疑寒雨,斜阳破暝烟,
未须愁寂寞,石上有流泉。
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在游临过后,也作诗赞叹:
鸣鞭度庆桥,别墅见山椒。
小憩支公园,间凭赵隐寮。
竹虚原自密,花艳却非妖。
欲畅青莲想,法螺喜不遥。
这座小山如此充满诗意,其知名是理所当然的了。
如果要准确勾画出支遁山的景观,数明代诗人王宠的《支硎山》最详尽:
支硎特峻秀,平地插芙蓉。
面面开霞壁,层层折剑峰。
白鹇巢野竹,苍鼠戏长松。
远忆道林辈,低头礼数峰。
显然,支硎山的野秀与古朴,是它的魅力最深处。松涛阵阵,山路幽壑,又是支硎山的显胜处。支硎山一带曾以黑松著名,茂密的松林与危峰绝壁相交融,更显得神秘莫测。辛亥革命先驱李根源曾经评价吴中诸山:“华山(花山)以幽深胜,天平以秀灵胜,灵岩以轩豁胜,中峰则以雄伟胜。”
中峰寺 南峰寺 北峰寺
中峰寺
在支硎山的诸寺中,唯有中峰寺,经千年沧桑,历久弥新,一代代传了下来,为支硎山承继了它的宗脉。
中峰寺又称支硎寺,位处支硎山中部,最早也是东晋高僧支遁的别庵。晋高僧支遁依凭支硎山的山水林泉,驻足建庵。但与支硎山诸寺一样,几衰几兴,不一而足。曾经的兴旺与苏州虎丘媲美,唐代诗人刘禹锡一首诗写道:
云外支硎寺,名胜敌虎丘。
石文留马迹,峰势耸牛头。
泉眼潜通海,松门顶带秋。
迂回好风景,王谢旧曾游。
中峰寺同时还称“中峰讲院”,最初是清代僧人德兴来此传授禅法,禅院收学生,讲授佛学,所以又称“中峰讲学院”,德性法师初来乍到,中峰寺仅是茅屋土阶,勉强能抵御风雨。后来有住持者十多人,前赴后继,他们中有文启、慧汀、赞元、维广、雪浪、巢雨、苍雪等大德高僧,一代接一代对寺院进行大力修葺,“基土架木,上瓦下甓,堂殿庖庾,廊庑寮阁,门庭街戺,次第完洁。东有浴室,西有憩庵。佛貌经藏,无不严具。以其治之非一人,积之非一日,而能终始如一,故赖以成就。”
明弘正间,中峰寺破败不堪,地基归了王文恪公鏊,即明朝宰相王鏊。不想这一归属,倒成全了中峰寺的延续。到了天启中,王鏊的玄孙永思临死时留下遗嘱,将中峰寺归回僧界。由此,当南峰诸寺一个个湮灭于荒郊野草中,了无踪影时,中峰寺却有条件重新振兴。崇祯己已年(1629年)正月,住持释明河与读彻(即苍雪)在中峰寺立下一碑,为《重复晋支公中峰禅院记》,是国史官湛持居士文震孟撰写的,其中有这样的描述:
事矣,余有兹重有感焉。吴中诸山,始辟于王夫差,鱓山之台,馆娃之宫,采香之迳,锦帆之泾,与天郊台酒城,贺九谢宴之岭,消夏之湾,名胜满目,风流照耀,宁非百代之雄也哉!曾不一,传麋游鹿走,固已荡为冷风飘尘,徒增吊古之悲。乃支公遗踪,所在不泯,久矣弥新,以至废者兴,湮者复,即人人喜踊,不啻身自有之,斯岂独清规茂赏能击人怀,亦足徵法界之广大,宗风之弘远,成住之相,真实之理,使人悠然有可思矣!且不观夫今之南峰矣乎,华表凄凉,马鬣颓圮,樵呼牧卧,鬼泣于幽,而王氏独能保百年之废刹,新千岁之梵宫,又以徵文恪公之深仁厚德有余泽也,积金至斗,身死之后,岂复相关?唯此胜,因历劫不坏,太学君可谓知取舍,识空有矣!……
王鏊公的高风令众生感动,苍雪何尝不是如此!他含辛茹苦,历尽艰难修复讲院。在中峰寺大殿落成时,他写下了一首诗《中峰大殿落成呈文湛持相国诸檀护》:
双松依旧殿门前,但见松高不记年。
始自云根开白石,刚齐山背负青天。
针磨杵尽功非易,月到池成事偶然。
万古题崖谁篆额?雁门相国笔如椽。
就像燕子垒窝,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龛一像,苍雪法师竭尽了全力,水明楼上,是名士毛子晋请高士贯休绘的十六应真像,画像奇形怪状,变幻无穷;冬青轩里,开设着水陆坛,无数居士慕名而来,争相观赏,真是“十八神通穷变化,百千三昧入楼台。遥天掷去浑无钵,大海浮标只作杯。”又有诗人胡白叔专门竖立了石幢在中峰寺,知名于吴中。
明崇祯中(约1636年),一雨润公到华山(即今花山)讲席,一雨润公住在华山,支硎山就是他的静室。润公通晓禅理,有一颗虔诚之心,全力恢复中峰古寺,他的坚定决心使人感动,因而能得以“佛光再朗,宝地重新”。
彼时,一雨润公的两位同门弟子苍雪与汰如河也紧紧追随,苍雪住支硎山讲席,汰如河随一雨润公住华山,两山对峙不足三里地,钟梵之声遥相呼应,其盛大的状况空前绝后。两公相与弘法,魅力四射,上至名公贵人,下及闾门士女,无不摩肩继踵往来于支硎、花山之间。因而人称“吴中讲堂,唯中峰、华山最盛。”
苍雪法师圆寂后,又有玄道、晓庵两位高僧相继住持中峰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中峰寺又有石碑立下,是翰林院编修长洲汪琬撰写的《中峰讲院晓庵法师碑文》,从残剩至今的断石残章上,依然留着这样的字迹:
……施非了师主之不可,素以榰柱大法为己任,即空两手入院,师曰:其不自力,则先祖一灯熄矣!住院,十有六季,师之至也!一室萧然,食无盐豉,卧无裀褥……师发明彻公之道,及其暮年,……复葺缮垣,……复饭僧田若干,……远近哗曰:苍雪法师复出矣!……
晓庵法师的殆精竭力,毕竟使中峰寺再度复兴。
但后来,中峰寺“浸衰不振,华山遂为宗门所有,中峰几灭。”想当初,支硎、华山两师在时,两山道场威盛,两师相继去世后,不仅梵音难觅,就连寺院,也在一片凄凉中日渐倾塌。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民间居士陶揆、徐堂、朱楷等,自发组织捐资,协助住持比丘贻瑞将废颓的中峰寺又一次修缮,立下了《中峰讲院修造碑记》,该碑拓斑斑驳驳,字迹难辨,但断断续续中,可以看出,众生为中峰寺的修葺栉风沐雨,万难不辞。功德碑上的名字一个个都极其陌生,连他们的后辈都不知道了。
留下的只是中峰寺的年轮,它们让文人骚客一次次面对,感叹不尽。清学者吴泰来的《晚过中峰古公禅院》写道:
松门空翠滴,竹坞夕阳迟。
偶爱东林路,言寻慧远师。
风泉发清响,山月照华池。
回首重来径,苍苍白露滋。
时至清代,中峰寺已经零落难堪,清代文人李果有一篇《游支硎中峰记》详细记载了当初所见:
……此峰在山之半,望之隐然出山麓,循路而上,细涧有声,汩汩与落叶相乱,寺初名楞伽院,入门有石幢一,清壑道人所建也。西南有南来堂,前明万历中,苍雪彻师从滇南万里而来,因以名之。苍公博涉内外典,曾于中峰建殿、买田。其诗笔妙天下……稍北为宝月堂,有泉曰寒泉,在南来堂之前……殿毁于火,其庭传有双松,苍秀,殿成而松势难容,伐之,今殿基为菜圃矣。……
多灾多难的中峰寺,曾经有不堪目睹的一页,民国时期李根源曾访中峰寺,见到的景象更是萧条:中峰寺只剩了一个寺基,空空的寺基上,有着隶书书写的重修中峰禅院碑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翰林院检讨潘耒撰写,另有一石碑仆在地上,字迹已经风化蚀灭。旁边尚有佛幢一座,是清壑道人所建,四级,高约两丈;在荆莽中,又看到北宋时期的残刻一石,一尺见方,又获得造佛像砖两块;而中峰前的大池塘依然还在,池水清洌,只是人影寡少。按照另几处古建筑的旧基方位,“南来堂”、“冬青轩”、“覃思室”历历可辨;中峰所有寺院的地基广约一百余亩。站在中峰寺旧基上,黄山、何山、狮山诸峰罗列阶下。李根源断言:“将来必有复兴之日。”然而,“唯寺基旁丛葬不少,因诘下院僧曰:前日何不以中峰寺基见告?僧曰:寺基百余亩,光绪十九年寺僧渊泉以百金卖与观音街人朱、范、吉三姓,今僧赀取赎,朱、范不允。既非寺产,告君何为?余为之叹息,如此名山,如此胜迹,岂容私人占有耶!余当力任请赎之。”显然,李根源心情沉重。
寺院毁弃,人情冷落,还不止于此。在李根源的这次来访中,还有一段记录:“又吾乡太仓学正文介石(祖尧),甲申国变,妻女投水而死,孤身逃至中峰寺,依苍雪师,服僧服,隐云阳庵。问寺僧、乡人,均无知云阳庵之名。”
中峰寺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破坏是在文化大革命,此次创伤使千年古刹几成废墟,只留下一个地基。1994年,原吴县佛教协会派出僧人法庆正式接管中峰寺院,古寺的修复便被提上议事日程。从1994年迄今,中峰寺的修复已经整整10年,从修筑山门前的道路开始,到中峰寺大雄宝殿的落成,法庆走的这条路上,布满着大德高僧们艰难的足迹。
中峰寺的兴废,使大量文物藏书几乎遗失殆尽。据载,清乾隆中,郡人汪缙、薛起凤、彭绍升曾出资置过《龙藏》一部。汪缙为此曾作《中峰藏经记》,写道:
乾隆三十一年孟春之月,李大夏涓吉戒宾,致斋焚香,敬奉藏经一部于中峰寺供养,已于事而属缙为之记。
中峰寺中还藏有宋苏轼墨刻《金刚经》一部。清薛起凤《香闻遗集》有载:“将移中峰寺读书不果,寺有东坡先生墨刻印本《金刚经》未一见也,怅然作二首”,其中一首说:
池道黄州客,金刚有旧函。
山门留法宝,文字妙庄严。
南峰寺
位于支硎山南峰,寺院匾额由唐宰相裴休书写。自唐武宗时,报恩寺渐渐浸衰而南峰寺却渐渐兴起。
南峰寺以“南池”而著名,支硎山并不高,南池之水不知从何而来,与寒泉一样,清澈明净,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曾因池吟诗于南峰寺,皮日休《宿报恩寺山阁》:
寺锁双峰寂不开,幽人中夜独徘徊。
池汶带月铺金簟,莲夺含风动玉杯。
往往竹梢摇翡翠,时时杉子掷莓苔。
可怜此际谁曾见,唯有支公画看来。
陆龟蒙和道:
峰抱池光曲坼平,月临虚楹夜何清。
僧穿小桧才分影,鱼掷高荷渐有声。
因忆故山吟易苦,争横新簟梦难成。
周顒不用裁诗劝,自得凉天证道情。
南峰院“枕岩腹,跻攀幽峻”,水气氤氲,丰茂一时。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刺史泰羲奏请朝廷赐以“天峰院”。熙宁元丰间,僧人德兴将该寺庙修葺一新。又过百年,赟公再度修复。然而,到了明弘正年间(1496年左右),南峰寺已经废圯,至清时,只剩下了放鹤亭,并渐渐沦为墓地。沈自然有《题南峰石壁》一首:
看峰不觉路行赊,倚杖闲吟到日斜。
洞口苍苔无鹿迹,千秋废寺锁烟霞。
北峰寺
位于支硎山北峰,南宋时曾迁移到安徽清流山弥陀岭,但仍称北峰寺,有朱钦碑记。明初归并大觉寺,已亥年(1599年)重建。
石室 寒泉 马迹石 放鹤亭
支硎山的一草一木都与支遁有关,于是一草一木都显出了不同凡响来。
支遁一生悟禅,对《般若经》下的功夫最深,出家之前就潜心于此,对这部典籍钟爱无比,常常拿来辩论、讲诵,并专门写了《即色游玄论》、《释色本无义》、《道行指归集》等。他还将大小《般若》的异同加以研究,写出了《大小品对比要钞》。
十分有价值的是,他提出了“顿悟”的主张,发扬般学的“性空”思想,从而成为般学六大家之一。南齐刘虬在《无量义经序》中论顿悟时说:“寻得旨之匠,起自支安。”《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支法师传》语,也说“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往”。就是说,支遁主张到第七地开始顿悟,七地以上尚须进修,因此他的顿悟又称“小顿悟”。
支遁极高的悟性与聪慧,为佛学也为支硎山留下了体味不完的意境,《吴趋访古录》有一首诗充满了此种况味:
支公去我久,遗迹荒山扃。
楞伽署梵刹,磨刃思临硎。
吴都旧号传,名未湮图经。
参禅证初地,石室涵虚灵。
弄马尤忧龙,鹤化空冥冥。
南峰接北峰,中有寒泉渟。
濯之皈净土,冉冉升云輧。
公来山有主,公去山常青。
独惜古神骏,不复策郊垌。
石 室
据考证,古支遁庵位于支硎山南峰,支遁“剜山为龛,甚宽敞。”宋人曾旼《天峰院记略》载:“晋僧支道林,因石室林泉,置报恩院。”
《吴郡图经续记》载,支硎“山中有支遁石室、马迹石、放鹤亭,皆因之得名。”《百城烟水》等史籍亦多有记载。
相传东晋高僧支遁憩息在支硎山,冬居石室,夏天就隐居别峰。石室虽然宽敞,毕竟清冷孤独,支遁“清灯黄卷”,潜心佛学,过着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生活。在石室内,曾遗留下故物有铁柱杖、铁灯笼之类。南宋诗人范成大有《铁锡》一首颂支公遗物:
八环流韵宝枝鸣,古铁无花紫翠明。
莫遣闲人容易振,泉飞石落鬼寰惊。
寒 泉
支硎山因为不高,于是水也不多,但寒泉似乎千古长流。据《姑苏志》载,泉流下曾刻着紫岩居士虞廷臣书写的“寒泉”二字,字的直径有一丈。李根源的《西山访古记》也记载说:观音寺“寺旁宋虞廷臣书寒泉二大字摩崖,字径丈余,首刻乾隆丁丑春御笔二行,末刻乾隆壬午御书六行。”清文人李果《游支硎中峰记》仔细描写了寒泉:
稍北为宝月堂,有泉曰寒泉,在南来堂之前,饮之而甘。寺僧云,苍公从事土木,时有杜白雨者,指庭中地脉曰:此当有泉。凿之不三四尺,见石板,仆碑卧其上,启视,一泓莹然,深丈许。
从文中看,苍公进行中峰寺复修时,寒泉已经存在了,那么,是谁首先布局了这脉神秘的泉水呢?已经不得而知。
《吴趋访古录》有《寒泉》一诗:
支公石室示禅定,中有寒泉落明镜。
松风水月悟真诠,半乡流泉万峰应。
碧琳别派马婆连,清泠同占兹山胜。
当时曾设八关斋,洗钵将毋临石磴。
径丈摩崖石骨棱,欧虞腕力何遒劲。
寒山别业绕盘陀,木叶流波送清磬。
诗中的寒泉,给我们提供了一幅苍劲深沉的水像图,使我们可以大致看到支遁的气质所在。而明代诗人高启的《寒泉》诗,更多了柔和之气:
远落丛峰间,平流磐石上。
月照欲成潭,风吹不生浪。
声兼寒菜下,色映青苔涨。
野客照羸颜,曾来倚节杖。
支遁隐居于此,以粗谷杂粮充饥、山涧清泉解渴,就像他自己诗里描绘的:“石室可蔽身,寒泉濯温手。”这是高僧在支硎山活动最生动的写照。
马迹石
与名士的风尚一样,支遁隐居在支硎山,爱好养马、养鹤、吟诗,《世说新语》里记载着他这些活动,如:
支道林尝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
因为“重其神骏”,便将马养了起来,真是达到了超然物外的佛学最高境界。《吴郡志》录:“道林喜养骏马,今有白马涧,云饮马处也。庵旁石上有马足四,云是道林飞步马迹也。”清人李果《游支硎中峰记》形容它“迹大于虎,印石如泥,支公养神骏遗迹也!”还有许多志书上说马迹石的来由是:“传云,道林骑白马升天遗迹,今石上双迹俨然类蹄涔者。后人为小塔识其处。”这显然充满神话色彩,恐怕是来自范成大的一首《马迹石》,才出现这一浪漫主义的说法吧:
跨马凌空亦快哉,龙腰鹤背慢徘徊。
游人欲识仙踪处,但见苍崖白塔来。
支硎山的西南侧有个古村白马涧,相传为吴越春秋时吴王养马处,支遁既爱他的“神骏”,于是也常常牵着他的白马去那里饮水,所以许多志书上又说,白马涧是因为支遁在那里放马而得名,也有它的合理之处。
放鹤亭
放鹤亭位于中峰和南峰之间,李根源到支硎山时,还能看到放鹤亭存着的四个石础,石础上镌刻着莲花,并有石柱三个,碑仆于地,距离放鹤亭十数步的路边,却悬着一块长条石,经辨认,为原放鹤亭的中梁。
《世说新语》载:
支公好鹤,住剡东峁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陵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因为不忍扼杀了鹤飞翔的天性,便将鹤放归,这与“重其神骏”而养马是异曲同工,正是支遁的脱俗处。范成大的《放鹤亭》同样洒脱:
石门关外古亭基,树老藤枯野径微。
放鹤道人今不见,故应人与鹤俱飞。
不知究竟是与马一起升天,还是与鹤一起飞去,支遁有这样的故事作为身后的结局,十分美妙。
北峰塔 南峰塔 一雨塔
苍雪塔 四面佛塔
北峰塔
北峰塔又称元和塔,在北峰寺南侧,文震孟《重修晋支公中峰禅院记》载:“北峰有石壁,峻松亭亭,石塔精妙,上镌永和年字,相传为支公藏蜕地也。”
北峰塔五层,高约15米,花岗岩莲花座直经约一米。
南峰塔
宋人曾旼《天峰院记略》载:“今山下楞伽院,有石刻,言院即报恩遗址,建塔于寺之西南隅,当八隅泉池之上,中峰兰若之下,碑望楞伽,正在东北。”
一雨塔
一雨即一雨通润,是雪浪的知名弟子。曾在华山(花山)讲经,中峰寺是他的静室。李根源《西山访古记》载:“(中峰)寺后有塔一,中造释迦文佛像,旁题明中峰堂上讲解经律论沙门一雨大师班公之塔,岁在崇祯戊辰腊八日,门弟子慧根慧基等立石。”塔上铭文刻着“崇祯戊辰腊八日”,不知这是指石塔完工的时间,还是铭文的时间。
苍雪塔
苍雪法师塔位于中峰岭东下二三十丈,距离北峰寺后墙恰好两百步。白塔上镌刻着“贤首正宗南来徹大师之塔”。塔后大石如砥,右边又立一天然大石,类似驯象。
苍雪年青时就从南方来吴中,为恢复中峰寺历尽艰辛,他开坛讲演佛经,大兴道场,直到圆寂。李根源在他的《豫定游白马涧登支硎中峰访魏丞相王尊生墓再访苍雪法师塔》中描述了见到苍公塔时的心情:“顶礼之余,欣慨久之。吾真名僧首推苍雪,次担当,担公葬大理班山。余昔驻军榆城,吾师赵樾村先生屡约往游,未果。今得苍公塔,樾师闻之,当谓小子寓苏为不虚也。”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李根源还在《西山访古记》中描述了石塔“……道旁石塔五级,上刻梵经,下锩译文,旁数行似为跋语,字小已湮。中有居士吴咸之数字尚明。”
苍公在时,与名士文震孟、姚希孟、吴伟业、陈继儒、王时敏诸公交往最深。民国初年,李根源的老师赵樾村在吴中主事,决定重新题写苍公塔铭文。该铭文原是名士钱牧斋撰,钱牧斋落款时恭敬地自称“弟子”。
四面佛塔
四面佛塔位于支硎山东麓观音寺旁,李根源《西山访古记》详细记录了塔的位置:“(观音寺)旁宋虞廷臣寒泉二大字,摩崖,字径丈余,首刻乾隆壬午御书六行,旁建亭废,左上御碑亭,亭圮碑仰仆,镌乾隆辛未题诗。西上建四面佛塔,各刻佛号二行,无年月,似明刻,旁大石,刻乾隆御碑题诗,苔封模糊。”
古松石刻
支硎山原是个松林茂密、景象幽邃的地方。支硎山以黑松著称,民国潘贞邦《吴门逸乘》卷三载:“支硎山古松三十六章,晋支遁手植。枝干槎枒,一一入画。明万历甲辰,土人伐以充赋。高士赵凡夫为诉于榷关使者,乃禁伐。赵偿其直,获存十八株。”
这些古松长势郁郁葱葱,却为当地人砍伐充当税赋,被赵宧光阻拦,并诉诸关衙,不仅如此,还自己出资,补偿给村民,为此赵宧光的朋友葛震甫也感佩之至,专门做诗一首:
输锾能存十八公,清风无恙满山中。
山灵报尔千年物,琥珀累累照地红。
后来,葛实甫也有寒山诗,称“有道林古松十八,各赋一绝”,于是十八松又各有其名,民国癸酉(1933年)仲秋,潘贞邦父编辑的《支硎山志》载,于冷摊得《寒山蔓草》一册,其中就记载着这十八颗黑松的名字,分别为“道林”、“秦封”、“驰秋”、“啸寒”、“青茑”、“增绮”、“濯露”、“萦烟”、“泛云”、“漏月”、“振籁”、“层霄”、“延飙”、“飞颖”、“灭晖”、“雕贞”、“笼丹”、“沈彩”。赵宧光将十八古松“各赋一绝咏之”。
支硎山既是吴中名山,从东晋起,就有好几代大德高僧入主住持,由此,名贤士子、骚人墨客往来十分频繁,于是支硎山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各类石刻。李根源一篇《西山访古记》,几乎成了支硎山石刻的盛宴:
……过石门,有摩崖六段,一、篆书,万历乙未十月望日等字;二、佛字,旁有款;三、分书,大放广佛字;四、篆书,山中等字,似诗;五、吴氏慧香等字;六、无量寿佛,紫严虞宗臣敬书等字,高约五丈,下刻莲花。登中峰古刹,额道光乙酉春笠人姜渔书。中峰下院,木榜,顾文彬题。壁砌,康熙二十二年,中峰讲院。晓庵,名觉子、读彻,弟子翰林编修长洲汪琬撰并书。扇刻一,中画蕉,旁款乾隆壬辰长洲吴云书。嘉庆四年砖刻,宝藏二字……
……寺旁宋虞廷臣书寒泉二大字,摩崖,字径丈余,首刻乾隆丁丑春御碑亭,亭圯,碑仰仆,镌乾隆辛未题诗。西上建四面佛塔,各面刻佛号二行,无年月,似明刻。旁大石,刻乾隆御题诗,苔封模糊。寺中碑三,一、重修支硎山范文正公祠碑记、康熙四十四年范能浚记,并篆额兴禾书;二、康熙时功德人名碑;三、重修支硎山观音寺并建寒泉书院记,乾隆十一年翰林院编修蒋恭棐撰,翰林院庶吉士沈志祖书,刑部郎中周廷燮篆额……
除了碑塔匾额的石刻,在支硎山的山体上,分布着许多摩崖石刻,如中峰寺北侧山体上,一块直径5米左右的巨石上,有李根源的“南来堂”;中峰寺后山上,拨开荆棘,镌刻在山体上的,有吴荫培的“苍公遗址”、李根源的诗作等等。
沧海桑田,无数的建筑湮灭了,但石刻却依然在风雨的剥蚀中顽强地透露着历代高僧名士的气息。
观音寺 观音街
观音寺
《吴县志》载:“观音寺在支硎山东麓。山亦名报恩寺也。晋支遁于此因石室林泉以居。梁天监中建寺,唐景龙中赐寺额亦称支硎山寺,会昌中废。大中十二年刺史庐简求重修,周显德中(约958年左右),钱氏移唐氏额置旧开元寺基。宋乾德中,钱氏复于报恩寺基作观音院,亦名楞伽院,人犹谓之支遁庵云。明洪武初归并白云寺。清康熙重修,乾隆南巡,六次临幸,赐联额。”
观音寺前身即是支遁庵,因明朝时曾归并白云寺,因此曾经作为范氏的香火院。
观音寺内曾有“两宝”,一是“转藏”,这是
一木制的物体,高约两丈左右,插入两尺左右深的潭中,可以四面旋转。“转藏”六面六佛,袅袅香烟,徐徐转动。据《止观辅行传弘诀》说,取意有两层,一是说佛法能摧破众生烦恼恶业,犹如轮王之轮宝,能辗转推平山岳岩石;一是说佛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辗转传人,犹如车轮之常转。清代风俗诗人袁学澜有一首词《浣纱溪》这么写:
风暖支硎跸路长,酒垆茶幔赶春场,转轮法藏礼空王。山轿驰烟磐石蹬,花枝出色妓家妆,进香尼作女陪堂。
二是石观音,真人大小,青石雕塑,藏在寺内的石室中。这两件宝,后来都被破坏消失,石观音于文革中被石炮炸碎,至今只剩下一个美丽的头颅。
由于支硎山上开辟了经院、道场,传教弟子,远近闻名,于是观音寺的香市渐渐形成热点,并很快成为吴中一大景观:观音山香市,甚至再后来人们将支硎山也叫作“观音山”了。
《吴郡岁华纪丽》说:“自昔支遁设八关斋,道生、慧响继起,唱法名山,吴遂风行尚佛。二月望日,浮屠氏以为佛涅槃日,诸寺院作佛事,名双林会。”《荆楚岁时记》:“二月八日,释氏下生之日,迦文成道之时,信舍之家建八关斋戒,车宝七变八会之灯,平旦执香花绕城一匝,谓之行香。”清代名士有一首《双林会》诗,内中写道:“吴民佞佛寖成俗,进香结对趋村夫。会集双林二月望,铙钹钟铃喧梵唱。”
明清两代,观音寺的香火非常旺盛,影响极大,每年春天二月十九日是观音的诞日,吴中的士女总是焚香顶礼,前来观音寺朝拜。《清嘉录》载:“观音诞日,有至支硎山朝拜者,望前后已联缀于途。马铺桥迤西,乃到山路也。”《百城烟水》载:“支硎俗称观音山,三春香市最盛。”黄省《吴风录》也载:“二三月,郡中士女浑聚至支硎观音殿,供香不绝。清朝顾禄撰写的《清嘉录》,记录了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诞生日观音山的香市盛况:观音诞日,有至支硎山朝拜者,望前后,已联缀于途。马铺桥迤西,乃到山路也。人多赁坐竹舆,资以代步,不帷不盖,两人肩之以行,俗呼观音轿子”。沈朝初《忆江南》词中写:
苏州好,二月到支硎,大士焚香开宝座,小姑联袂斗芳輧,放鹤半山亭。
有俗话说东南风吹得庙门开,那时苏州城里人从金阊门外一扬马鞭,便直奔支硎山而来。当然,士女们大多是坐着竹制的轿子,这些轿子都不加帷盖,由两位骄夫前后抬着,这样,一边赶路,一边可以欣赏沿途春景。当然,也有穷人,自然是以步代车走来的。那时的支硎山离苏州城有20多里路,这20多里平坦而空旷,一路上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清代文人袁景澜曾有一篇《观支硎山香市记》,写尽了这一风俗的浩繁与热闹,其词藻的华丽,近似一篇赋作,且看有关对前来进香场面的描写:
……夕阳在山,箯舆坌集,流苏九华,实粧五钿,扬蕤布馡,与韶光争媚。画船六柱,箫管迭奏。则有红袴游稚儿、青裙游女,肩负花枝,随风弱步。富豪侠少,宝骑珊鞭,结队闲行,翱翔容与……
渐渐的接近支硎山,道旁两侧柳荫浓浓,鸟鸣啾啾,五颜六色的地摊,“童孺戏具,筠篮木盏,泥孩竹马,地铃丝鹞”,应有尽有。游玩的人看着好,就争着买,讨价声叽叽喳喳如炸开了豆子。更有味道的是沿路的茶蓬、酒肆、饼炉、香铺,家家都赶着这好日子做买卖,于是拥挤得就像蚂蚁上桥。走近观音寺,更是热闹,“瞽者说书,立者林列,行者摩肩,遗簪堕珥,睹不暇拾。”而这个时候,轿夫们可以笼起袖子休息了,尽看着香客们虔诚地进观音寺进香。
因为人多,进香也是一味的挤挤轧轧,你碰了我的胳臂,我踩着了你的脚,女眷们会叫嚷,啊哟哟痛煞了!痛归痛,但没有唬着脸的,因为都是讨吉祥来的,人心一样啊!
进罢香,也在支硎山玩痛快了,往往日已西斜,彩霞满天。于是香客们再次在山脚下聚集起来,马车夫、轿夫们早已躺在自家的车里轿子里一场好睡,将力气养得足足的,但等你一声呼唤了。这时候的女眷,又比早晨从城里出来时多了三分娇艳,“闺房淑秀,帷幕尽开,婢媵后随,山花插髻,芳草绿缛,软衬双趺,臻臻簇簇,联络十里,笑语盈路,众情熙熙,无不各遂其乐,也不自知其何以乐也。”
因为支硎山为吴中西部第一屏障,站在山头骋目一望,左边是何山,前面是狮子山,菜花地里一片金色,篱笆墙里桃花点点。“香风袭袂,游丝横陌。树树争艳,花花献笑。披襟骋目,人意融融。”这时候,暮色已经来临了,阳光变得紫紫的、青青的,四处的雾霭涌起来,于是山色空濛,田野里水气氤氲,活脱脱一幅江南春景图!
有人将观音山香市的场景比作《清明上河图》,是毫不夸张的。清代士人袁景澜就这么赞叹:“昔南宋张择端摹写汴京风物,作《清明上河图》,后之人每叹想不止。今兹支硎春景,遨头繍陌,熙熙攘攘,大块之文章也。迎社旗亭,红红翠翠,造化之丹青也。其繁盛富美,奚啻择端所摩上河之景而已哉?”
可见观音山的魅力了。
只是,现在到观音山进香的,大都为年长的阿婆,她们在进香的日子着意打扮,穿上具有民俗特色的装束,花头巾,蓝士林布斜襟上装,平脚裤,腰里是绣着各色花卉的围裙,还有带着红穗子的腰带,这些服饰都是亲手做的,一齐穿戴出来,就像时装比赛。她们结伴而来,人人都背一个黄色香袋,迤迤逦逦走上山来,非常美观。她们的香袋里不仅有香,还带着水果、糕点,这是供品,水果是买的,糕点却都是亲手做的,有青糰子、糖年糕、米糕等,都是见了就让人眼馋的。有的还专门带来亲手缝制的大幅的袈裟,是捐给那些泥塑木雕的。她们或者是为了祈求保佑,或者是为了答谢还愿,都带着万分的虔诚心意。
观音街
观音街的名气来自观音山香市。
观音街是当年沿支硎山下支硎塘修建的御道,为康熙、乾隆下江南专门修建。观音街宽而长,故有“五马并行、绵绵数里”之称。因为观音香市,老街很早就名扬四方。
每逢香市,观音街就沉浸在香烟袅袅中,街上民居古宅紫气升腾,凝重而深幽,街道枕着小河,比之苏州古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更多几分皇气。
老街的街面用御窑烧制的青砖铺就,铺法很讲究,青砖皆侧竖而立铺,以“人”字型严密相扣,整齐排列。这样的花纹是为了营造“万人之上”的寓义,据传是当初苏州的地方官为了迎合下江南的帝王们的尊严而特地授意工匠们铺就的,可让走在老街上的君主随时随地显示万人之上的帝王威严。其实,这种铺地的方法主要是为排疏雨水,雨水可以通过密集的砖缝迅速下渗,所以老街有“穷煞观音街,止雨着绣鞋”的谚语。就是说,雨天的香市依旧闹猛和繁杂,生意人忙着招揽顾客,赶市人来回穿梭,进香者依旧虔诚朝拜。雨后的老街显得更清新雅致,香客们走在刚刚被雨水冲刷过的青砖街面上,绝不受雨水之苦。
观音街到逢市那一天总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街上、河里、山径、店铺、寺院到处人头攒动,其声势可用白居易的诗句“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丘”来形容。锡城的香客可称得上是最虔诚的香客,他们一般会提前一天行舟到来,待第二天天刚放亮,就一身洁装,手持清香,而香就插在他们随身所带的小方凳的左前方小孔内,一步一叩,跪拜前行,绵绵数百米,成了老街香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旺盛的人气给老街带来滚滚财源。日子久了,店铺越开越多,不少城里人也到这里开店设铺,绸缎店、烟馆、茶馆,绸缎店里有村姑们在五颜六色的绸缎堆里挑拣,烟馆的烟榻上有男人在吞云吐雾,茶馆里有茶客凭窗而坐,嚼着城里趣事、山村野语。
还有许多杂耍。转榔亭里常常有雄壮的汉子在那里过招,旁观者多半会围圈为自己熟悉的人喝彩鼓掌,胜负都无奖无罚,只是为了开心。附近的山民们还常常做些小玩具到老街上来兜售,《吴郡岁华纪丽》载:“山村居民以木作杯椀及转盘图”,这是一种以枣栗等木材削成的类似盂碗或葫芦状的东西,《清嘉录》描述:“或以寸木作妆域,上覆如笠,下悬如针,旋转为戏,俗呼盘图。又以柳木胶粘作小舫,为小儿玩物,颇不耐弄。俗有:‘乖乖乖,观音山买木杮柴。’之谣。”可以想见老街是多么的热闹。
观音河
观音河又称支硎塘,是以支硎山命名;古也称“孙溪”,那是以孙武命名。
观音河溪流西起支硎山,东过狮山、何山间,到达高攀桥,与彩云塘合流,流入京杭大运河,是一条绵延十余里的小河,旁边则是北御道。
青浦名士席威曾撰文:“孙溪相传以孙武名,一水萦带,西达于支硎,即俗称观音山者,故亦名观音河。跨河为桥,凡十……”这十座桥是:涧桥、毓秀桥、雁桥、南(北)石桥、花桥、吉履桥、孙家桥、丽经桥、东(西)晖桥、陆家桥,十余里小河有十座桥,想像起来是非常美丽的。如今这些小桥大部分已经消失,只能从古籍上追寻它们的丰姿和传记了。
吾与庵 法音庵
来鹤庵 寒山禅院
吾与庵
在支硎山,除了名闻吴中的中峰寺、南峰寺、北峰寺、观音寺,尚有另几处同样名显一时的寺院,“吾与庵”就是其中的代表,它是观音寺的静室。
冯《志》载:“吾与庵在支硎山下,旧名善英庵,天台僧际风澄谷易今额。”
“吾与庵”原名“善英庵”,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浙江天台高僧澄谷来到支硎山,居住“善英庵”,并将寺院改名为“吾与”庵。
“吾与”取自《论语·先进》孔子的一句话:孔子问弟子们志向,他的几个弟子都雄心勃勃,有要成为国家栋梁的,有要安邦定国的,有要治理百里之国、使之丰衣足食的,有要在诸侯祭祀、结盟时作个“小相”的,但不论怎样,都还是要做官,唯独最胆小的弟子曾皙(点)不愿做官,要过悠闲自在的生活,希望在和煦的春天,一群年轻人在一起,载歌载舞,举行古礼雩祭。孔子非常赞赏曾皙的志向,肯定他的向往远离世俗的生活,于是“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澄谷这一改名,透露的是自己淡泊明志的意向,这为吾与庵奠定了高洁脱俗的品格,并一直延续下来,清名士潘奕隽《三松堂集》有一首《吾与庵赠寒石长老》,可以读出品味:
林木过溪秀,已公茅屋深。
一庵忘世味,五字有唐音。
榻为诗人下,门无俗客临。
石楼茶话久,引我主山心。
吾与庵座落之地非常平坦,四面环山,东望灵岩,西接天平、寒山诸峰,开阔又深奥,风水非常好。
庵中有大殿,大殿上供着释伽牟尼的佛像,佛像旁供着镀金塔。殿后有三进,为“披云草堂”,西厢为“云外室”,东有一小阁楼,名“见山阁”,从阁楼眺望,可以看到灵岩山。
道光元年(1821年),到了澄谷法师的徒孙陆士宏一代,发愿铸钟,钟既成,又在山门之左建起了钟楼,清代文学家石韫玉的《吾与庵钟楼记》描述:“钟楼两层,高三仞有奇,悬钟其上,悬之日海众云集,引椎发声,铿然远闻。”“朝暮发微妙音,令人发省。”
又过三年,在“披云草堂”的后面,建起了“大悲宝阁”,五进深,中间供奉着西方三圣,西侧供奉着大悲菩萨。寺中有了积余,又置田地53亩,广泛施粥,于是道场的规模日渐扩大,人气日渐兴旺,与观音寺相得益彰。
法音庵
“法音庵”又名“何亭”,位于支硎山东南,始建于何时,尚无查考。清乾隆年间,僧人静荪曾进行重修。法音庵殿屋幽邃,为山中胜境。
来鹤庵
来鹤庵也在支硎山东,由宋初僧人无稽建造,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僧人野林重新予以修复,清朝康熙年间,僧人讷园再次修复。
寒山禅院
寒山禅院在支硎山的南侧,所处又称寒山岭。
寒山岭涧水萦回,山径盘旋,风景幽绝。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明万历二十八年(1594年),高士赵宧光买下了这座小山,葬下了父亲赵彦材,然后守孝在山。他利用岩石山野的自然景观,自辟岩壑,叠石造园;凿山疏泉,构建小塘;又斩榛植松,养木培林;置砖雕木,筑室起屋,于是有了“寒山别墅”。寒山别墅造好以后,他携妻子陆卿子来此守孝,直到去世。
在这桃花源般的境遇中,赵宧光的妻子陆卿子曾这么描述:“有池皆埋玉,无山不种松。雨深朝拾菌,日暖昼分蜂。糜鹿缘岩下,神仙采药逢。桃花开已遍,樵客欲迷踪。”
赵宧光对这方佳境自然更是全情投注,他对所有的石壁泉流、亭台阁宇进行命名,这些手迹至今未完全蚀灭,如“千尺雪”、“云中庐”、“弹冠室”、“警虹渡”、“绿云楼”、“飞鱼峡”、“驰烟驿”、“澄怀堂”、“清晖楼”等等,不难看出,悠闲的心情早从高士笔下款款流出。
赵宧光去世后,其寒山别墅便改为“寒山禅院”,也称“赵坟”或“报恩寺”。
寒山岭因赵宧光留下的遗迹而名声大振,引来了无数骚人墨客,并在此登游观光,吟诗作词,营造了丰厚的人文景观,及至被乾隆皇帝命名为“皇宫岭”,它的身价就更是非同一般了。
寒山别墅一直延至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到吴中西部山里游玩,每次必到寒山别墅,以此嘉誉赵宧光的孝道。这样,每当皇帝驾临之前,苏州地方官都要对寒山别墅修整一新,并不断地加以扩建,渐渐地使它显出了皇帝行宫的气派,“寒山别墅”之名也渐渐地销声匿迹,寒山岭不再“寒”了,于是也少有人再称呼,“皇宫岭”取而代之,成了一方圣地。
皇宫岭到中峰寺两里山路,沿途山径幽深。说它是山岭,其实就是支硎山与天平山的一个峡谷,峡谷中的地脊。峡谷中溪水潺潺,终年不断,林木深深,野花点点。赵宧光对这处所非常得意,他写道:“编荆可当门,叠石能为墙。青山露墙上,野花墙下香。”
寒山岭留给今人最大的财富是闻名吴中的摩崖石刻。如乾隆的墨迹《寒山行千尺雪长句》,为赞赏皇宫岭的飞泉而作:
支硎一带连寒山,山下出泉为寒泉,
淙淙幽幽赴溪壑,跳珠溅玉多来源,
土人区分称各别,岂能一一征名论,
兰椒策马寻幽胜,山水与我果有缘,
就中宧光好事者,引泉千尺注之渊,
泉飞千尺雪千尺,小篆三字铭云峦,
名山子孙真不绝,安在舍宅资福田,
槃陀坐对清万虑,得来曾有诗亦然,
雪香在梅色在水,其声乃在虚无间。
“千尺雪”石壁峭立,飞瀑下溅,一眼望去形同一条白练挂在山腰,飞溅的水滴在青苍的山谷中就像珠玉迸裂。当年赵宧光在寒山别墅的题词,也风风雨雨斑斑驳驳留到了今天。■
更多阅读
端午节去哪儿玩,端午节旅游去哪儿? 去哪儿旅游好玩
? ?端午节只三天假,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想去玩但是又却不知去哪儿?今天给大家些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端午节旅游攻略 端午到,粽飘香,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寓意着又一个小长假到来,在这渐渐炎热的日子里,利用这三天的假期,和家人,朋友出去游玩
京西十八潭风景区随拍组照 京西十八潭风景区
京西十八潭皇城北京不仅有古城,胡同文化,周边还有大山,自然景观优美。去北京的游客基本就是逛北京城、颐和园、长城等著名景点。我每次去北京必去北京山区逛自然风光,因为,北京祖宗留下的景点都是死的,已不知去过多少次,比如天安门广场,每
羽毛球拍选择全攻略 专业羽毛球拍的选择
凡是有10年以上球龄的羽毛球爱好者,回顾一下这些年来的羽毛球用品与器材,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现在许多羽毛球产品生产商都以高科技来设计与制造羽毛球用品,使球员更能享受羽毛球运动的乐趣和取得更好的成绩。如ISO方头球拍的问世,太空材
龙门洞开山历史及其传说一 宝鸡龙门洞景区
龙门山,古名灵仙岩,位于陇县西北35公里、与甘肃省华亭县接壤的新集川乡,是陇县北支千山山脉中的一条山岭,海拔1800米,处于古老的鄂尔多斯地台前沿。因奥陶系砾状灰岩外露,多喀斯特溶洞,故而形成纵横参差、半壁如削的雄奇地貌。源于甘肃省华
恢复普安禅寺缘起 缘起刀剑神域
永嘉县普安禅寺位于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西北部十八垅南麓。始建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五进七开间组成,有大、小禅房100余间。重建于北宋治平元年,明、清间相继修建,民国初大修。寺院三进,寺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前为山门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