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谥号考证 蜀汉三老将

谥号是古代做大臣身死之后得到的最大的荣耀,但是得到谥号的未必是一件十足光荣的事儿。具体的原因就是谥号里面有美谥也有恶谥,读读史书发现得到明显恶谥的人却也不占少数(譬如隋炀帝,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去礼远众曰炀。不率礼,不亲长。就说这个人六亲不认混蛋到一定程度,不排除篡国者故意为之,暂且不论,炀就是典型的恶谥。)

后来到了宋朝就取消了恶谥,毕竟死了就是死了,这人生前多混蛋死后也最好落个清静,所以不必再编排人了。要知道,取消了恶谥之后,王公贵族们便开始不限量的无耻起来,到了满清就到了高峰,原来两个字的谥号被注水到二十多个字。

谥号没有了原来判断一生功过的意义,也就成了墓碑上冰冷的文字了。读古人谥号有意思便在于很多字都是模棱两可的,也就是说不清对这个人一生是褒扬还是批评,有很多例子,比如最近在读的三国志里,关夫子关圣人的谥号就未必好,“壮谬”,具体壮谬是个什么意思一会在解释,顺便清扫了一下三国蜀书里的其它谥号,分门别类写出来,算作科普知识普及。

蜀汉立国时间短,得谥的大臣并不多,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记载:“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根据这段话可以得知,蜀汉得到谥号的只有区区十二人。并且这得到谥号的十二人中,一半以上的还是追补的谥号。死后即谥的只有法正、诸葛亮、蒋琬、费祎、陈祗、夏侯霸6人;追谥的就分两批:景耀三年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景耀四年春三月,追谥故将军赵云(子龙算是最后一个得到谥号的,这一批就他一个)。

下面就来说说这写人的谥号,法正法孝直是刘备发的唯一的一个谥号,具有极度的收藏价值,这大概也是因为刘备死的略早,还来不及给别人发的缘故。

法正谥翼侯,谥法记曰:刚克为伐曰翼。思虑深远曰翼。

法正有帮助刘备迅速稳定成都、进取汉中的大功,连诸葛亮也“每奇正智术”,可以说是刘备开疆辟土的第一功臣。虽然其人人品尚待商榷,后世对他的评价基本不高,以至于很多都没听过他的大名,但在当时他的功劳不比庞统差。三国志里陈寿拟之于魏国的程昱、郭嘉吗,同样是兼具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的谋士。运筹帷幄(思虑深远),开疆辟土(刚克为伐),奠定蜀汉基础,应该说也是个正面的也是准确的评价,名至实归。

诸葛亮谥忠武侯,谥法记曰: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忠”字不必多说,读小说都能够读得出来,诸葛兄是有名的鞠躬尽瘁的楷模,封建统治阶级的好干部,想必大家已经公认;可这第二个字里,却大有玄机,武字除了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外,还有“刑民克服”、“夸志多穷”两意。后面两个啥意思?大概就是峻法严刑穷兵黩武。诸葛亮事蜀事必躬亲,法度不可谓不严苛。至于六出祁山,从战略的角度来讲当时的蜀汉完全不具备对魏连续作战的实力,诸葛单单为了承先帝遗志或许也是为了自己管乐之功而屡进中原从后世看来意义不大,所以这个武意味不可谓不深长了,值得联想。

蜀汉谥号考证 蜀汉三老将

蒋琬谥恭侯、费祎谥敬侯,谥法记曰: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接任,在他们掌权的几年里,基本上保持了诸葛亮在世时的政策,而能避免出现大的征伐,让蜀汉出现了一小段较为安定的发展期,不过两人最为人诟病的也在于此——由于政策上的保守,让蜀汉在此期间也渐渐丧失了军事上的进取心。这两个人的谥号基本上不功不过,点到为止,也可以代表当时的蜀汉群臣对他们的评价。恭、敬都属于中等的谥号,不好不坏平平常常。而费祎死于刺客之手,夙夜警戒曰敬看起来有点像讽刺,估计是个误会吧。

陈祗谥忠侯,夏侯霸不知道谥号是什么,这个就不解释了,皇帝喜欢的就是忠的,夏侯霸基本属于吉祥物,意义在于魏国之强也有权重大臣跑到我这里来,况且夏侯霸还是刘禅老婆的舅舅。

关羽谥壮缪侯,谥法记曰: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壮”字虽然无典可依,却有例可援。汉初,得项羽残尸的五将都谥“壮”(但是这五个人确实不是英雄人物,看起来壮字谥号的开头不是很好)。汉末三分,谥“壮”的人更多,先后有张郃、徐晃、文聘、许褚、庞德、曹休等,到了晋朝还有灭蜀的邓艾也谥“壮”。三国志里有一篇庞德的谥文“策曰:昔先轸丧元,王蠋绝脰,陨身徇节,前代美之。惟侯戎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谥曰壮侯。”大致上有一种豪壮、壮烈的意思,全都给了久经沙场的武将,用这个字来描述关羽没有问题。

“缪”字绝不是什么好字,“言名美而实伤”,这里除了惋惜,隐隐然有一种嘲弄的语气,仿佛是说关羽名过其实。考查关羽的一生,虽然名满天下,但是后人一直很多褒贬。其人一生的功业,也大多随麦城一战烟消云散。由谥而知,在当时关羽的评价就不是很高,壮谬可以理解为曾经驰骋沙场威震天下,可是却没有立下功业空给后人个虚名,在评议谥号的时候这两个字里确实是综合包含了功过是非的。(还有一些解释说“壮”通“庄”、“缪”通“穆”,这样的话关羽得谥的原因变成“胜敌志强”“死于原野”和“布德执义”、“中情见貌”,这样的解释很像传统上对关羽的评价。但是谥号通假的情况实在不多,所以基本不用考虑)

张飞谥桓侯,谥法记曰: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克敬动民曰桓(敬以使之)。辟土兼国曰桓(兼人故启土)。

张飞得此谥的原因在于辟土服远,追随刘备数十年,开拓益州和进取汉中大战张郃的战功,并且两个女儿都是皇后,说他“克敬动民、辟土兼国”也不为过。在武将中,这可以说是个非常好的美谥了,刘禅没敢在老丈人头上动土。

马超谥威侯,谥法记曰:猛以刚果曰威(猛则少宽,果,敢行)。猛以强果曰威(强甚于刚)。强义执正曰威(问正言无邪)。

魏国得这个谥号的是乐进,那个短小精干勇猛男也是以骁果著称(虽然史书基本没写他哪儿骁勇),虽然有“少宽”的不足,但作为武将得到这个谥号算是不错了。对于纵横西凉的马孟起,一时雄烈,威字十分恰当。

庞统谥靖侯,谥法记曰:柔德安觽曰靖(成觽使安)。恭己鲜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宽乐令终曰靖(性宽乐义,以善自终)。

历史上的庞统不是一个谋略家,而是一个政治家,三国志里说得很清楚“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并且陈寿将他比之于被称为“王佐之材”的荀彧,这个评价是很高的。最重要的是拥有这个谥号需要极高的人品才行,庞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想必很厚道,“恭己鲜言”可能是指这个。还有为什么在刘备时没有得到谥号,关键在于他没有取得侯以上的爵位(人品好也得活的长啊)也就没有谥的资格。所以在追谥时,顺便连爵位也一起追加了。

黄忠谥刚侯,谥法记曰:追补前过曰刚(勤善以补过)。

谥号同魏国的张辽。所谓追补前过,可能是指有过一段“明珠暗投”的历史,黄老曾经在长沙对抗过刘皇叔,所以给“刚”的谥号也没错,这个谥号在武将中比较普遍(武将基本得美谥的没几个)。

赵云谥顺平侯,谥法记曰:慈和篃服曰顺(能使人皆服其慈和)。治而无眚曰平(无灾罪也)。执事有制曰平(不任意)。布纲治纪曰平(施之政事)。

子龙的谥号很另类。首先是时间,赵云得谥最晚,基本是增补上去的。其次是含义,赵云别传这样记载:“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这里明显不合谥法,首先顺不是给武将的谥号,其次“平”字,也不是“克定祸乱”,克定祸乱其实应该是“武”,“执事有班曰平”是说这人做事有节制,对于武将来说同样不是啥褒义词。这两个字加起来顶多说赵云是个老好人,武功什么的丝毫没被提及。再有一条说“惠无内德为平”,基本明确这个谥号属于人品奖励随机产生,受奖人不是凭资格获得的。蜀书里赵云传最短也最神秘,相比之小说里常山赵子龙神威,正史里确实还是不太爱提及起他来,感觉上就是后主念在赵子龙单骑救主的功劳给予的。至于真相是什么只能待更有人士闲来无事再考据一二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4436.html

更多阅读

宋朝皇帝的尊号谥号 皇帝尊号

说明:下载日久,作者和出处无法确定,请谅解宋朝皇帝的尊号谥号开始读宋史。宋史本纪47,仅高宗就9篇本纪。读第一句就差点喷饭: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于是去查了查其他皇帝的谥号,罗列于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

范文程二子承谟谥号忠贞 的后人专用家联 范文程坟被扒

范文程二子范承谟(谥号忠贞)的后人用家联横批:忠宣支派右联:宋文正清文肃为良相作良医报国成家家声丕振左联:祖忠宣孙忠贞置义学设义田麦舟赠友友孝双全出处:1范仲淹-2纯佑1范仲淹-2纯仁3正民1范仲淹-2纯仁3正平1范仲淹-2纯仁3正思1范

蜀汉三杰 蜀汉十大名将

蜀汉三杰指中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诸葛亮、关羽、张飞。1诸葛亮个人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

中国古代皇帝的谥号及含义 中国古代皇帝谥号

一、谥号的分类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

声明:《蜀汉谥号考证 蜀汉三老将》为网友醒百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