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红顶商人,大家一定会立刻想到清朝的那个胡雪岩。但是胡雪岩商人的帽子货真价实,红顶子却是买来的,成色自然差了很多。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桑弘羊,买卖做的比胡雪岩要大不知道多少倍,“红顶子”吗,那更是成色十足。御史大夫,托孤大臣,比这还大的官,好像还真没有几个。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政治地位很低,仕农工商,商人仅比戏子、倡人等贱民高贵些。汉高祖刘邦时,甚至规定商人不许穿锦绣的衣服,不许乘车,不许骑马。幸亏没有规定商人不许乘船,否则,遇到江河湖泊,就只能游过去了。但商人也有一个优势,就是手里有银子。有了银子的商人想提高地位,怎么办呢,“入粟补官”,就是花钱买官。这种买官是法律所允许的,绝不会被纪检委检察院请去喝茶。估计就是使的这种路子,商人的儿子桑弘羊在13岁的时候,成了侍中,就是汉武帝的小马仔,整天屁颠屁颠地跟在汉武帝的身后。有个叫孔安国的侍中,具体的工作是给汉武帝拿痰盂,不知道桑弘羊的差使是不是能比这体面些。
屁颠屁颠了26年后,桑弘羊终于颠出了头,被任命为大农丞,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助理,起码是个正厅级。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坚决支持实行“告缗”这一臭名昭著的政策。“告缗”是什么呢?乃算缗之派生也。所谓“算缗”,就是国家向商人征收的财产税,“告缗”呢,则是鼓励大家对偷税者进行举报。如果举报属实,偷税者的财产就会被全部没收,举报者则可以得到被没收财产一半的奖励。可见,桑弘羊是刚当了官,就忘了祖宗。不知道他的老爹,会不会被他气吐血。
向汉武帝表完忠心后,桑弘羊开始展示他与生俱来的天赋。首先,是整顿货币。西汉初期,私人是可以铸钱的,就好比现在的老百姓可以印老头票,币制想不混乱都不可能。公元前113年,在桑弘羊的建议下,汉武帝取消民间铸钱的权利,而以官铸的五铢钱为全国唯一通行货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汉武帝手里的银子,哗哗的多了起来。
这两件事情做完了,桑弘羊开始做起了买卖,把盐和铁的专营权收归中央。在那个年代里,盐和铁可是老百姓的命脉。不吃盐,自然四肢无力,没有铁,难道用木头去犁地?大家想想,整个国家的盐铁控制在他的手中,他说是个什么价,就是个什么价,这桑弘羊的买卖,是不是比胡雪岩要大不知道多少倍?估计那个时候,一定是没有反垄断法。就这,桑弘羊还嫌不过瘾,公元前98年,又把酒的专卖权也收归中央,做起了历史上最大的酒贩子。桑弘羊可不满足于只当运动员,他还要当裁判员。他先后推行的“均输法”和“平准法”,对于平抑物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盐、铁、酒这三大买卖,给汉武帝赚取了大把的银子,在没有怎么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支撑了汉武帝的南征北讨,桑弘羊自然是功劳大大的。汉武帝投桃报李,把他当成大大的良民,临死之前,提拔为御史大夫,相当于现在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把汉宣帝刘弗陵托付给他和霍光等人。怎么样,这顶子,够红吧。
没过几年,更加的是“红”透腔了。公元前80年,桑弘羊因与霍光发生政见分歧,被卷入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全家被霍光处死。
桑弘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思想家,由他主持的“盐铁会议”,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就国家经济政策征询民间意见。只可惜,这些都只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