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6日 13:46:28分享人:香烟控来源:互联网26
《论语》
【原文】
14·18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译文】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评析】
孔子对公叔文子举贤不避亲、成功举荐自己家臣的行为给予高度赞赏,借此说说“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
典故出自鲁襄公三年,之后19年孔子才出生,也就是说孔子知道这个典故。这个典故还有两种说法,即“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和“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即任人唯贤。
任人唯贤的主张是没错的,但“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举了这么多年,都成了任人唯亲的借口。
公叔文子可能是举贤,历史上也不乏举贤的佳话,这些佳话的真假姑且不说,其数量与历朝历代的官员数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统治者用“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充当遮羞布,而老百姓都被忽悠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3752.html
更多阅读

前段时间说给大家出题,测测大家对爱情婚姻和后代抚育的认识,原计划是分三个大类45道,12道对错,15单选,20多选,3论述。后来经不住大家威逼利诱和互换,先放了5道题给大家试试。受众:女性。主要目的:看你能否识别短期择偶行为。答案和解析附带在

【1】有时候我觉得很好笑,那些在我们记忆里占据很小一部分的人,你竟然一辈子都忘不掉。【2】虽然有时候会想你,但有太多的理由不可以。【3】什么是坚持?就是一天,又一天。你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天。【4】你的好,我不言说。但我通通都知道。【

1、同伴,不一定非要走到最后,某一段路上,对方给自己带来的朗朗笑声,那就已经足够 。病了,一个人扛;烦了,一个人藏;痛了,一个人挡;街上,一个人逛;路上,一个人想;晚上,一个人的床……慢慢地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沉默、变得冷落、没了想理、不想说、

(来源公号:北京永存)快国庆了,献给我们伟大的首堵。1、今天的北京不叫北京,它有一个洋气的英文名叫做:沃槽得雷·破田尔·甄塔玛堵2、千里江陵一日还,老子堵在北三环。一行白鹭上青天,老子堵在小西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老子堵在宵云路。柳暗花

今天突然接到一个冒充是我同学的电话,居然叫得出我的名字和我同学的名字,在我质疑声音不对后,对方快速挂断。我心知肯定是有骗子闯进了我们的搜狐校友录,登陆后果然发现有人刚刚加入:可是在班级成员中,却找不到这个人的名字。询问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