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以下hifi汇总(耳机论坛) 300以下头戴式耳机

看到大家挖我2010年的一个低端耳机耳塞推荐帖,很多朋友们都希望我写一个新版的耳机耳塞推荐帖。其实我2011年也有写过一篇类似的帖子,不过那时写的是六百以下的版本,对部分耳机的评说有些偏激,而且当时的见识毕竟不如现在这么丰富。看着2012年快要到了,我应广大朋友的要求,现在写一篇与现实更加接轨的三百以内耳机耳塞推荐帖。

还有老规矩,我所写的都是我真实的听感,有些虽然过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了,不过我结合之前我自己的帖子,还是能够给出自己的见解的。还有,我不喜欢铁三角的耳机,所以我基本上没听过铁三角的东西,这个推荐里面就没有铁三角的耳机。并不是说铁三角的耳机不怎么样,是我没涉足过,不好随便推荐。

之所以这回标题不是“入门级耳机耳塞推荐”,是因为现在三百之内的耳机耳塞有几款确实不能屈居在入门级这个头衔之中。还有,我列举了部分超过三百的耳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耳机虽然超出了一点价格,但是论声音,绝对值得我在这里一并向各位推荐一下。

这回我不再罗列大量仅仅价格符合条件的耳塞了,因为有些确实是不值这个价,列上来可能会干扰大家(尤其是新手)的视线。并且这回我不会把价格列在上面,因为有些确实是水货才有三百以下,但是我在这里还是建议各位不要轻易买水货,尤其不要买散装货。当然我不考虑二手价格在三百以下的耳机,因为二手这个东西,新手还是少碰比较好。

这回呢,我会延续之前几次评论的优点,并且着重强调某个耳机或者耳塞出彩的地方,以及其声音走向。并且会增加部分同类型同价位耳机的对比,增强这篇文章的实际效果。对于前端的选择,我最多用d50来直推,大部分会是ipc直推得出的听感,很少上耳放,以此加强对新手的指导作用。

以下均为个人真实听感,言论完全出自于我,如有不赞同或者指正的可以回帖,不过我不会去纠结这些。以下内容仅供各位参考,如有遗漏的耳机或者耳塞,请多多包涵。

头戴篇

NO.1FX1 拜亚动力

作为拜亚最低价的产品,FX1令我感到吃惊的是,它的声音不像其它的一些百元以下耳机那样混,它的声音可以说比较干净了,至少不是地摊货的声音,比网吧里面那些耳麦会好一个级别。开放压耳式的设计,使它更像是一个有头戴马甲的耳塞。

它的声音虽然在我现在用的耳机里面算不上什么,但是论这个价格的头戴,声音绝对值它那个价。不过要想用它来体会拜亚的感觉是不现实的,因为它的高频还不够均衡,虽然没有超强低音,但是它也不算一个很均衡的耳机。只是人声比较突出罢了。

它的缺点也有很多,比如佩戴夹头,塑料杆感觉非常不舒服。压耳处耳罩太小,压不住耳朵。全塑料材质,不上档次。声音只能跟同价位的耳机比,比上不足,提升空间几乎为零。

优点还有,它是单边线设计,线长合理而且是弯插头,机身轻便,便于一般人使用。性价比较高,在同价位耳机中声音数一数二。

NO.2HD201 森海塞尔

森海入门头戴,全塑料做工,低频没质感、量也不足而且混。但是高频是它这个价位头戴里最好的,我认为这是它牺牲低频和部分人声才达到的。佩戴几乎没有压迫感,虽然是封闭包耳式的,可是由于耳罩很薄,佩戴不紧,隔音效果不怎么样。在贴耳处的人造革耳罩会让人稍有不适。

并且可惜线是比较细的双边等长线,而且是直插头,这样的设计导致随身使用的会不很方便,线也比较容易打结和弯曲变形。塑料的头梁给人很不踏实的感觉。

NO.3 K44AKG

这个头戴是我推荐我一个朋友买的,我指导他煲开了以后听了一个多小时。这个耳虽然是AKG出产的,但是不能代表AKG的声音。它的优点是价格不错,是一个比HD201更加适合日常听音乐的包耳式耳机。

它的声音非常的假,人声有些空虚,整个声音体现了低端的普遍特性。和HD201相比的优点在于低频不是那么混,量是足够的。而且人声解析比HD201强,更加耐听。而且它采用的是单边进线设计,耳罩也比HD201饱满舒服。

可惜还是直插头,线特别长,不适合出街。

NO.4 K77AKG

有人会说K77和K44是马甲关系,我觉得这个说法不是特别确切。K77更加均衡,而且如果仔细对比的话,单元部分的设计是不一样的,至少腔体是不同的。

从声音来说K77比K44的人声更加突出,低频更加均衡。可惜它还是没有摆脱低端耳机声音虚假空洞这一特点。佩戴上K77更加宽松一些,头梁更宽。不过它的线也特别长,也是直插头,不适合出街。并且K77和K44需要一个推力稍大的前端,国产的mp3 mp4推它们会感觉很混,还不如HD201.

总的来说,HD201 K44 K77声音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可以说声音还不如一个同价位的开放式耳塞那么自然舒服。

NO.5 HD202II 森海塞尔

一个和HD201走向完全不同的耳机,一个在这个价位非常适合舞曲的耳机。有弹性和量足的低频是它的卖点。声音虽然有些混,但是它的低频有弹性,这点很不容易。有弹性的低频适合表现一些舞曲和金属乐,比较符合现在一些年轻人的口味。虽然它线比较长,但是用上内附的卷线器,出街还是没有问题的。

值得一提的是它在ipc底下,声音比较均衡,而且动态比HD201好得多。如果要我从HD201和HD202 II里面选择一个,我会放弃高频突出的HD201,而选择低频更有劲的HD202 II。

NO.6 Koss PPKoss

经典的低端耳机,低频量算特别大的那种,但是不是特别轰头,非常适合用来听流行乐。而且它的外观也非常潮,因此用户还是很多的。

我想着重说下它的低频和HD202 II的区别,它的低频量大,但是少了些弹性,而且一首歌里面会充斥低频,给我一种收不住的感觉。HD202 II呢,低频虽然比其他频段突出,但是还是被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里面,而且弹性好。两者的声音都有些混,佩戴都是压耳式的,隔音效果都不好。而且声音从整体上来看,还是比较假的。不过作为一个经典的入门级耳机,Koss PP比HD202 II经历了更长时间的考验,了解它并接受它的人比较多。

NO.7 K420AKG

AKG被人广泛接受的一款入门级头戴,有“低端流行小天王”之称。可以说它的声音比前面介绍的K44和K77要更加准确些,而且不那么空洞了。这和它更易驱动和开放式的设计是分不开的。从佩戴上来说,它的可调节式头梁比K44和K77的自适应式头梁更加舒适。

K420的人声在三百这个价位的头戴里面算是最饱满的一个了,人声出彩的耳机听流行人声是最适合的。不过420低频量不是很够,不过对流行乐的表现力影响不大。

可惜它是双边线设计,用起来不如单边线方便,而且近期不少用户反映他们戴自己新买的K420时,只要一转头就会发出异响,不过应该属于少数情况。

总的来说,如果主听流行的话,选择K420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一般的手机和mp3就能够把它推得不错了。

NO.8DT235 拜亚动力

拜亚声音的一个代表,能够让人一耳朵就知道拜亚是个怎么样的风格。

低频很有力度,量稍微多了一点。高频非常亮,适合听电子乐和古典乐。三百以内能够很好地表现古典的头戴可以说只有它了。并且它的声音比较真实自然,从硬素质上来说,比上面说的几款高一个档次。

它的人声比较凹,而且在推力比较小的前端下,它的人声很虚,低频显得特别突兀,有些轰头。所以说它还是不太适合称为一个入门级耳机,不仅因为它的素质明显超过了其他同价位的耳机,还因为它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前端。

还有一个缺点是做工不是很好,塑料感十足。而且佩戴比较夹头,线比较长比较粗,不适合出街用。

K420和它相比,K420的优点主要在于人声明显强于它,但是从整个音乐的表现力上来说,K420的后期发掘的潜力很小。所以要是从硬素质上来说,我觉得DT235性价比极高。而且DT235有白色和黑色两种颜色,比K420只有一种海军蓝,可选择性更强。

NO.9 M750JVC

这个耳机虽然价格超过了三百,但是现在美行的价格接近三百了,并且由于它在国内没有盒装的假货,所以还是值得我在这里推荐的。

前面八个耳机,包耳式的只有K44 K77 HD201,但是这三款在低频和人声上面的表现有所缺失。不适合当作一款杂食的头戴。而DT235呢,人声又非常不出彩,素质是高,可是要用随声设备或者笔记本直推不太容易出均衡的声音。所以在这样一个价位,很多人会选择K420来听歌。但是K420的双边线和开放式设计又阻止了它成为一个全能型的耳机。不隔音是它的硬伤,毕竟很多人使用耳机时不可能那么安静。

于是和很多人一样,我一直在寻找一个低价位的封闭式头戴来满足我身边一些朋友的要求(我送别人礼物的时候,首选低价位的耳机)。而M750是一个可折叠的封闭式包耳耳机,我送了我一个朋友一个,并借回来听了几个小时。我就用ipc直推M750,总的来说,除了高频暗了一点,人声和低频都能够让我正常听歌。它并不像HD280和DT235那样夹头,而封闭效果还不错。它的线也比DT235细,适应环境更加丰富。虽然它上放的提升空间不大,但是比起上面八款耳机来说,它还是不怎么挑前端的。

它的不足之处在于长方形的耳罩不是特别大众化,有些脸型的人可能用着封闭性不好。就像DT150一样,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戴好。高频上的缺失虽然是大部分封闭式耳机的通病,但是我觉得很多人如果听习惯了开放式耳塞,可能不喜欢这样有些闷的声音。总的来说,M750在现在是一个声音比较出众的低端头戴。

耳塞篇

NO.1MX270/271 森海塞尔

这是一款在MX360停产以后,森海用来填补该价位空缺的耳塞。我买过多个送朋友,从其中一个朋友那里听了一会,给我感觉是它和MX360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的。MX360声音虽然闷,但是低频是有力的,人声也不弱。而它的人声属于偏弱型的,低频也不是特别有动感,三频虽然均衡了,可惜缺少了自己的特质。MX270应该说是属于森海新声音风格的产品,声音趋向清新。

NO.2MX470/471 森海塞尔

它比MX270要优秀许多,声音不那么空洞了。三频更加均衡了,而且不像MX270有点混,它听起来还是比较清晰的。不过要它和它的前辈MX760相提并论,那是不现实的。因为它的风格是森海新的清新路线,而MX760走的是森海厚重的声底路线。

把MX270和MX470并列在一起提出来,是想告诉大家,如果想尝试森海新风格的话,可以在它们两个里面选择一个价格更适合你的。如果喜欢的是森海的老风格的话,建议不要选择以上两款耳塞。

NO.3 E828LPSONY

索尼入门精品,三频都不怎么突出,低频虽然说是采取的加强型单元,不过还是显得比较弱。不过这个价格里面的耳塞,性价比最高的还是它了,至少它的人声比国内一些地摊货要有吸引力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配有一个美观的收纳盒。用来随便听听广播或者英语听力,还是不错的。

NO.4 K309AKG

AKG入门的耳塞,声音比较混,不过有AKG的部分风格。主要特点是人声不是特别突出,而低频和高频较突出。这个耳塞和E828LP都是百元之内的耳塞,两者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人声的表现上。

两者的缺点都是单元太大,尤其是K309的单元,一般人还真戴不进去,非得上海绵套。所以喜欢舒适佩戴的朋友要注意这一点。虽然便宜,但是买了用着不舒服,还是别浪费钱了。

NO.5MX880 森海塞尔

MX880声音平淡,但是和ipod搭配得非常好。整体声音偏脆,清淡但是不失细节。ipod的白开水味和它相辅相成,虽然加起来还是白开水,但是更加纯净了。它明显优于前面的MX470的一点在于,它声音不混,而且各频分离比起开,解析明显好于MX470。可以说比MX470要高一个档次。

而且MX880和森海旗舰耳塞MX980声音极其类似,但是性价比明显要高得多。它们都属于森海新风格走向的产品,两者都有一个比较鸡肋的线控。MX980声音是相当纯粹的,不过电子味比较重,而且除了ipod以外,其他前端和它不搭配。MX880在声音密度和高频上面还是差于MX980,不过不像MX980那么不好搭配。

NO.6 K319AKG

如果非要一个低价耳塞听古典和ACG的话,k319可能是唯一选择了。它的人声清新明亮但是不突出,低音有些散,下潜不足,高频非常清晰流畅而且突出。在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想安心听古典,不如选它。

K319在我心中就像一个小K701,它们的声音走向非常相似,有浓厚的AKG风格。在低端价位里面的耳塞,好像我还没有听到过一个比K319更加清亮的耳塞了。它的特色只属于它,它可谓非常特立独行。

它的缺点在于有个非常鸡肋的线控,而且线比较细比较容易缠,非要使用延长线才足够日常使用,耳塞单元过大。相比来说,K309就完全不是和它同一档次的耳塞了。

NO.7MX500 森海塞尔

森海昔日的经典入门,中频突出,现在已经停产,但是还是有地方卖国行的。虽然我这帖是贺岁帖,但是我觉得MX500还是有必要在这里提一下的。

我的是现在这种RC版的,也是声音最次的一个版本。但是即使是最次的版本,我的MX500还是加深了我对森海的热爱。它一直都是森海老一代声音的代表,声底厚重,人声突出。虽然我这个版本的低频比较混,不如老版本那么自然,虽然我这个版本的高频不亮,但是它也能够称为经典之一。可惜当时我因为它是长短线设计,就送个我一个朋友了。

MX500和下面要介绍的E888一样,历经十几年的沧桑,现在最终还是停产了。能够经历这么长时间的磨砺和它们的硬素质和市场定位是分不开的。

如果有些朋友想通过一个入门级耳塞来感受老森海的感觉的话,我建议抓紧时间入个MX500。因为我想森海再不会出类似声音风格的耳塞了。

NO.8 E888LPSONY

老一代的发烧友没有没听说过E888的。当然泰国产的E888LP确实不如日产的紫水晶版优秀,主要原因在于纤维素单元质量变差了。但无论什么版本的E888,人声都是它的一面旗帜,尤其是女声。

它同时是索尼音染做的比较好的一款耳塞,不像其他一些耳塞音不正、染得也假但是整体感觉出不来。而且它摆脱了低价耳塞的特征,声音不混,低频柔和,高频不突兀。虽然现在E888LP停产了,而且也涨价了,但是我觉得它还是很值得人们去体会的。它的人声氛围,至今让我难忘。

它还有一个像外星人太空舱一样的收纳盒,虽然用处不大,但是非常有特点。

缺点是线很软很容易坏,很多都是因为接触不良而没法使用了,使用时要极其注意。单元比较大,和E828LP的单元差不多大。

PS:现在的E888SP是45/60cm的短线版本,三芯线(E888LP是四芯线),中国生产,只在香港有售的型号。而且原装不配延长线。建议没有特殊用途的朋友不要选择SP版本。而且四芯线对耳塞电信号的分配比三芯要好些。

随着E888LP的停产,索尼音染的时代也随之告一段落了。我现在之所以还提出E888,其实是想让大家记住,世界上曾经还有过E888这样经典的耳机。

就像我之前评论E888LP的时候所说:“E888是一面旗帜,它可以被超越,而且注定被超越,但是它不能被取代。”很多耳塞都是,它们会被新推出的新开发的耳塞超越,但是它们独树一帜的特点,是其他任何耳塞都没法取代的。

NO.9 小白(ipod、iphone配塞) Apple

我本来没想写上小白的,但是小白的“白开水”已经成为它的代名词了。在苹果用户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提一下它的。

对它的声音,我觉得我没什么可以多说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没特点,均衡耐听而且外观尚可,价格也不贵。我觉得用苹果的人如果没有一条小白的话,总会觉得差了点什么。我喜欢在听了很长时间高端耳机以后,听个几天小白,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听下小白。通过听小白来调节自己的耳朵,让自己明白高端耳机确实很好,小白确实很平常,耳机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如果一味地听最好的耳机,自己很容易忘记这些耳机的好。

于是我觉得苹果用户还是应该留一个小白在身边的,而且只有小白才能把ipod白开水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成为一种味道。

耳挂篇

NO.1OMX90 森海塞尔

经典的森海耳挂,现在已经停产,但是还是有水货的。

OMX90彻底摆脱了低端耳塞的一系列特征,素质非常高。其值得称道的是它对人声的表现,浓厚而且有磁性。其次,它的低频弹性足,不以量多取胜。高频可以说比较正常,不亮不暗,使得三频给人听起来非常均衡。

均衡的声音加上有老森海特色的人声使得OMX90被人们称道,我很庆幸我最近拿下了一盒OMX90,我会好好珍惜它的。

它的不足就两点,一是线上面自带的线控比较鸡肋,而且用个两三年以后容易松,二是佩戴不容易戴好,不上海绵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戴好的。

NO.2OMX95 森海塞尔

同样是一款森海的经典耳挂,现在也已经停产,不过也有水货。

它调音偏下盘,低频量比OMX90大很多,而且低频氛围浓重。人声和低频相互照应,相得益彰。而高频相比之下比OMX90逊色许多。可以说它们两个是两种森海风格的代表,OMX90和HD600属于同一类,OMX95和HD650属于同一类,前者注重彰显人声,低频相对不是那么突出,后者低频和人声相融合,营造出了一种华丽的氛围。

两者的选择取决于自己的喜好,如果喜欢低频丰富浓重一点的声音,那就选择OMX95,如果喜欢均衡并且突出的人声,那就选OMX90。不过两者的缺点都是相同的,鸡肋线控和不容易戴好的佩戴。

入耳篇

NO.1DTX60 拜亚动力

白色里面带有的部分蓝色的腔体,还有蓝色的耳套给人一种新鲜感。

优点是适合流行,中频突出,低频不混、下潜不深,中低频衔接自然,高频还算不暗。

缺点是声音很有些空洞、平淡,细节体现不明显,没有摆脱低端耳机的特质。

作为拜亚入耳的一员,它克服了大多数低端入耳低频巨混的问题,同时加强了人声的表现力,算是比较清淡均衡的入耳。

NO.2DTX80 拜亚动力

拜亚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入耳,相比DTX100来说,我个人更加喜欢它一些。

DTX80的单元和DTX60的不同,声音走向也大相径庭,它的低频力度和动态都强于DTX60,解析明显强于DTX60,高频也有提升。

可以说它属于万金油类型的入耳,流行古典都不差。驱动性和DTX60一样都比较良好,即使是国产的mp4都能够让你感受到它和配塞相比档次上的提升。

在DTX80和DTX60之间,我觉得如果资金比较宽裕的话,还是选择DTX80更好,总的来说DTX80素质还是比DTX60高的。

我想提的一个缺点就是拜亚入耳的耳套设计得不是很好,我建议选配一个UE的新版硅胶套来搭配它们,这样声音会更加饱满。

NO.3 R02银线均衡版 VSONIC

它是一个让我对国产耳塞发生改观的入耳。之前我一直认为国产的耳塞没有一个能够让我不讨厌的,可R02做到了。

用它的话,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耳套,我最终选择的是C套。当然我听了个把月就出了,当时决定只留IE8一个入耳。

在合适的耳套下,低频收敛很多,下潜加深,量减少。人声变得突出,体现出它应该表现的特点,解析也有明显的提升,人声和乐器分开了。

我想说,DTX60乐感是没有它这么浓的,虽然DTX60清淡一点,但是R02发出的声音更加容易被众人接受。R02的缺点在于它的声音还是有些混。

NO.4 KEB79Koss

我是抱着玩一玩的想法入的KEB79,结果听了一个多小时就送人了。这不是说它不好,只是因为我觉得它的声音不和我的口味,而且它是长短线的,我不喜欢。

KEB79的耳套很硬,而且做工很差,我拿到就立刻换上了魔声的supertips foam。它的低频非常有力,换句话说,似乎有些轰头,我很不适应。但是它和XB41EX、CX200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低频被控制在了一定的区域内,没有影响人声的发挥,而且声音不混,分离度比较高。它的强项是摇滚和舞曲。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这里推荐它的原因了。

300元以下hifi汇总(耳机论坛) 300以下头戴式耳机

在这样一个价位里面,既有很强劲的低频,又能够不怎么混的入耳,可谓非常少了。

NO.5 FXC51JVC

FXC51是我先送朋友然后再从她那听的,它是一款主打低频和人声的入耳。高频不突出,有些暗。它和上面介绍的KEB79相比,强在了单元的清晰度和人声的亲和力上,不过它的低频没有KEB79那么重。

FXC51采取的是JVC的微单元结构,声音感觉和普通动圈还是有些许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声音的精确度上,微单元更胜一筹。可是声场和气势,微单元处于下风地位。

NO.6 FXC80JVC

FXC80是我尝试的第一个JVC耳机,我同样没有留着它,主要是因为它给我感觉是点声源发声的,声场很窄。它外观很像IE7,而且可以倒戴。我比较喜欢倒戴入耳,所以但是选择了它而不是FXC51。

不过它的声音要比低端价位其他入耳都准确,解析也更好。可以说要是想尝试一下微单元的感觉的话,可以选择FXC80来品味一下。在低端有了一个或者两个入耳的情况下,我不建议多买同类型的低端入耳,但是如果想改变一下口味的话,可以试试微单元。

我对低端入耳涉足不深,主要是因为低端入耳绝大多数的高频很暗,声音很闷,又很混。我难以忍受这样的声音,所以就干脆不去尝试。现在我唯一的入耳是IE8,虽然它也有些闷,但是因为它诠释古典乐的时候,能够营造出一种森海独有的浓厚的氛围,气势非常磅礴,所以我能够忍受它。以上很多入耳我要么是买了听了一下就送人了,要么就是在我的朋友们那里蹭听的,没有很长时间的仔细品味。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为什么我写出来的入耳这么少。主要是低端入耳真的没法和同价位的耳塞相提并论。但是现在很多环境又不允许我们使用开放式的动圈耳塞,所以我知道大多数人关注的是我这篇文章推荐的入耳。

我没有推荐像CX200、XB41EX、EX310、DTX50这样特别暗特别闷的入耳,主要是因为我不太喜欢它们。还有我也知道铁三角有很多入耳,我因为没听过也就不介绍了。我这里着重介绍的是一些至少不那么闷,听起来还比较舒服的入耳,大家可以有选择性地参考。

还值得一提的是入耳式耳机的耳套是调音的重要手段。一般低端的入耳配的都是硅胶耳套,而且有些还特别硬、特别不舒服,这样的话,我建议可以选购一两对好一点的硅胶套来提升舒适度。比较好的硅胶套有索尼的哥伦比亚套,还有UE的新版硅胶套,以及森海IE系列的原配硅胶套和魔声的supertips gel套。

以上各种耳套对声音的改变也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入耳式耳机的最佳耳套搭配是不一样的,高端入耳一般使用原配耳套最合适,但是低端入耳就不一定了。

硅胶套里面有双节套和三节套这样一些特别的耳套,双节套对低频加强的比较厉害,而三节套偏向监听风格,两种的隔音效果都明显优于普通的单节硅胶套。但是三节套不是任何人都习惯的,低端入耳也很少需要配三节套的。

海绵耳套一般用在高端入耳上面比较合适,因为它们都是有使用寿命的,一般一个月要换一对。所以对于低端入耳,我不建议大家配海绵套,这样很划不来。当然也介绍一下,比较好的海绵耳套有C套还有魔声的supertips foam套,但是使用成本都比较高。通常C套可以称为最舒服的耳套了。另外提醒大家一点的就是选择C套一定要先确定自己入耳孔径的大小,选择supertips的时候,尺寸应该选小一号的,因为它尺寸偏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3409.html

更多阅读

2015年投资重点:布局10元以下超跌股

第一:我的2014在投资生涯的10年中,我完整的经历了一轮牛熊,经历了坎坎坷坷经历了酸甜苦辣,知其艰辛,知其冷暖,作为投资管理行业的投资人,深知只有给广大投资者提供准确的策略,做出出色的成绩

百元以下好用的晨间泡沫洁面+洁面扑获奖名单公布 洁面泡沫

感谢各位亲对俺的支持,这次圣诞送礼得到大家热烈的响应,给我感动坏了赶紧琢磨下,后面第二波、第三波礼物要来了哦。。。。。。这次的幸运童鞋是小兔兔不乖(孕妇一枚,这要求得满足)浅浅亦心(冬天就不要用手工皂洗脸了,温和为上)尽快吧你

千元礼品 广州高端礼品茶遇冷 千元以下订单成主流

     广州芳村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其交易的活跃程度,一直是判断茶市行情的风向标。近日,记者在芳村茶叶批发市场走访发现,不少茶叶店门可罗雀,销售冷淡。商家都表示,进入夏季后茶叶的销售量受到影响。  夏季茶市冷谈不仅仅直接

声明:《300元以下hifi汇总(耳机论坛) 300以下头戴式耳机》为网友不再让梦枯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