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大学生抱怨说:“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却几乎没有任何收获?”付出与收获到底该如何衡量?从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入手,可能会给大学生一个全新启迪。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它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不变。因此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来看,人往外付出就意味着对外做功,故付出就是一种能量。而收获意味着人做功后所产生的成果,所以收获也是一种能量。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来说,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那就意味着付出这种能量和收获这种能量总和不变。具体说来两者有以下几种关系。
一、有付出就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有这样一句谚语:撒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撒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撒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撒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撒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从思想到文字,从文字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人格,从人格到命运,如果能留意播撒智慧的种子,生命就这样开始收获经验,展现风华。
英语中有句谚语:No pain nogain,意思就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道理很简单,在大学生涯中,大学生们若想得到什么就首先需要付出什么,想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因此当大学生们想要得到什么的时候,首先想得就是你能不能付出什么;当想得到多少的时候,就得想想先能付出多少。如果没条件或没能力付出,就尽量别奢望得到什么。有多大肚量吃多大的饭,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无异于异想天开。所以,假若大学生们不能付出什么,就不要抱怨得不到或没得到。例如在人人网上有两拨大学生在激烈争论。一方认为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去旅游,去流浪,去支教,尽情体验生活;另一波则认为业余时间应当用来学英语,考雅思,做实习,为事业做储备。其实,他们的业余时间都去上人人网了。他们想的都不错,但是都没有付诸实践,而把时间精力浪费在网络闲聊或扯皮中了,所以,自然不会有收获。很多时候大学生们觉得别人误会了自己,其实可能是自己误会了自己。所以,干什么事不仅要把这事看懂看明白,同时还要把自己看明白,才会真正有收获。
二、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总体来说,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但是,具体收获多少?鲁迅曾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就意味着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但是很多人往往感觉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大学生也不例外。例如个别大学生会说:“我学外语花了那么长时间,成绩为什么还这么可怜呢?”这种现象就意味着不是十分付出就会得到十分收获的。那么按照能量守恒定律,付出的能量多,收获的能量少,那多余的能量去哪了呢?
(一)若付出与收获的比例值大于一,必然产生了无用功,浪费了部分能量。现实来看,付出往往大于收获,这非常正常。就像汽车依靠汽油产生能量前行一样,不可能所有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动能或者电能,必然有汽车与地面的摩擦力产生热能,作为无用功浪费掉了。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也是如此,因为见识不够或者遇到困难与障碍,所以会走一些弯路,浪费掉一些能量,现实的收获可能就显得少了,具体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态度不积极。美国成功学学者拿破仑·希尔说过这样一段话:“人和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距。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的和失败。”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他的成败。其实心态也是一种付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精神力量参与,表现态度。例如两位天赋潜力相差无几的大学生一块学习,哪怕所费时间完全一样,态度积极的肯定比态度消极的学得好。如果态度不积极,自然就意味着做功少,相应的收获自然会减少。
2、方法有失误。做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找。所以,在付出之前,大学生们最重要的是选择这件事是不是值得付出?如果值得该怎样付出?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下,付出才会有收获。像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就是可以事半功倍。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上课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每天及时复习,课后认真思索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如果,方法不对或者找错了方向,就可能多做很多无用功,收获就会小于付出。
3、不能持之以恒,半途而废。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五》中曰:“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意思是说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完成时越艰难、越关键,越要坚持下去。可是实际上很多人在关键的时候往往选择了放弃。例如在电话发明之前,爱迪生及许多科学家都做过很多实验,但认为电话不可行而放弃了实验,相反只有电话的发明家贝尔坚持了下来,后来只不过是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个旋钮多旋了几圈,一个改变世界的发明就这样诞生了。很多大学生做事的时候开始往往是踌躇满志,可是随着时间的延续,慢慢的就没有了动力、毅力与决心,甚至到最后草草了事,没办法只落得事倍功半的结果。
4、其他因素干扰。生活中,家庭、社会、许多事、许多人常常不尽如人意,不凑巧的事、倒霉事也经常存在,甚至会“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对人产生影响,属于不可控的因素。例如大学生想学习时,有时候旁边有噪音、其他人活动的干扰、个人自身内部因素的干扰等都会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而心理学研究揭示,许多学习和学习性质的发现与体悟,要在思维深入到一个较深的层次时才能够完成。当学习活动频繁中断和思维缺乏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支持时,学习者的思维根本不能被预热到高度敏感和深入的水平,因而也不能获得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至关重要的思维经验。所以,干扰因素就如同汽车摩擦力一样,会浪费掉能量,使现实中的收获变少。
(二)付出与收获的比例值等于一,隐形能量可能存在。假如无用功等于零,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其实付出与收获往往应该是一样。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大学生们在大学里能够做到态度积极,注重谋划,善于思索,方法正确,注重双赢,坚持不懈,就会像闻鸡起舞的祖逖、囊萤读书的车胤一样,印证世间唯一可以证明的因果:你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获。
也许会有人说,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无用功等于零。当然,不可能事事无用功都为零。其实,无用功很多时候是另外一种有用功,这种能量可以定义为隐形能量。例如失败,通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因为一旦失败了,只要认真去总结和思考,就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多的经验和启示,引导人们走向成功。那么这时候的无用功就可以说是隐形能量,变成有用功。收获自然可以与付出相持平。
只要大学生们的付出能做到全面、细致、谨慎、认真,一定会有相应的收获。哪怕你暂时看不到现实的收获,但你没有看到的收获并不代表不存在。那一部分你看不到的隐形能量其实正在慢慢地夯实着你的根基,历练着你的心志,磨砺着你的性情,为你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谓苦难生纯净,纯净生品质,品质生人格,人格最终决定着你的人生价值。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面对艰苦的条件,付出良多,这时千万不要自卑怯懦,只要能坚持住,扛过去,早晚会收获到美丽的果实。
(三)付出与收获的比例值小于一,幸运和机遇属于随机能量。幸运能量在概率学中可能属于极少的一份存在,但它依然存在;但量变导致质变所得到大的收获更容易让人接受与欣赏。
1、幸运和机遇。有人说仅仅天赋的某些巨大优势并不一定能造就英雄,还要有运气和机遇相伴,现实中幸运地宠儿总是存在的。例如有人捡到了撞在树上的兔子,有人花两元钱买彩票却中了五百万。一般来说,这种运气也是一种能量,每个人都可能有这种机遇,也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这种运气。但这种因为微小努力而额外获得幸运能量更像用信用卡刷卡买东西,获得了以后可能还要做好还账的准备。因为很可能这个地方运气好,其他地方运气就差了。对大学生而言,一旦得到额外收获,首先要谨言慎行,没事偷着乐乐就好,别得意洋洋,大肆宣扬。要知道“福兮祸所伏”,因为额外收获而引来别人嫉恨,很可能好事就要变坏事了;其次要厚德载物,行善积福。最后是这种能量概率太小,建议努力耕耘,不要奢望天上时时掉馅饼。如果过分奢望这种幸运能量,往往心态就会出现问题,反而正常的收获也会因此大幅缩水。
2、量变导致质变。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更换。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在物理学中因为能量的不同而物质会有相的改变:例如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等。而现实生活中,真正要使收获变大,更在于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然后创造出来奇迹。正如胡适所说:“一点一滴努力,满仓满谷收获。”也如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大学生们要想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并且长期耕耘,永不放弃。辛勤的耕耘是收获之本,良好的付出是成才之道。
三、不做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俗话说: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好汉。对于有独立精神和能力的人来说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但是,现在依然有个别大学生明明已经成年,依赖思想却非常严重,个别人甚至邮寄衣服回家让父母洗。更有甚者,大学毕业后不找工作,偏偏在家靠父母,变成寄生虫式的啃老族,让人不齿。父母难不成能被你依靠一辈子么?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如果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多磨砺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结果可想而知。希望大学生们自立自强,把命运的舵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永远不要做不劳而获的寄生虫。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大学生们如果愿意对这个世界付出一份美好,那么早晚你也会因此而美好一分。如果多付出一些,必然也能多美好一些。那么就可以像莎士比亚所说:“一个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的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