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岭月亮湾游记》
11月10日,天气预报说是多云的天气,气温23至29度,是个外出旅游的好日子。早7点我们踏上了去海南文昌的旅途。对文昌的兴趣是源于对宋庆龄祖居的好奇,我在网上查考有关资料的时候发现文昌还是个尚未被世人所熟知的旅游胜地,铜鼓岭、月亮湾、石头公园、椰子林等都是还未被热注的赏景之处。如此,我们临时放弃了原有的好奇,决定改变计划直奔铜鼓岭。
从海口先到文昌,大巴1个小时多一点的路程,10点不到,我们又坐上了从文昌到龙楼镇的小巴,也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铜鼓岭的管辖地龙楼镇,从龙楼镇再往上就没有公共巴士了,要了一辆机动三轮车,由于旅客不多价格也算不贵,15元钱解决了两个人要走八九公里的路程。
铜鼓岭脚下,再往上就受到交通管制了。铜鼓岭海拔300多米,是这一带最高的山峰,因为峰上驻有部队,属于军事重地,目前从岭脚到岭峰的盘山路是专供部队使用的比单车道略宽一点的水泥公路,所以游人一般都是步行上山,私家车也可以上去,但收费较贵。海拔虽然不高,但行走盘山路像我们这把年纪起码要1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山顶,也许这就是造成眼下游客不多的主因,“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既然已经驻足岭下,也就无可奈何地迈开了双腿……。
路上驴友很少,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一个比我们年轻一点的老妈妈孤身一人迎面下来,我上前搭话:“你是一个人吗?”答:“上面有一辆车自燃,我们的车被堵在上面下不来了”见我们行走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又补了一句:“我已经走了40分钟的下行路才到这里”我听她这么一说,心里不禁犯起愁来,我们这是上行,如何才能爬到顶峰?不一会,一辆保险公司的勘察车从我们俩身边呼啸而上,印证了刚才那位驴友的话。
阳光直射,太阳就在我们头顶烤着,直冒汗的脸庞被太阳一烤只觉得炙热的疼,我的右脚又有小时候留下的残疾,路走多了就一瘸一拐。正走着,我一回头在一个拐弯处冒出一辆上行的小轿车,我断定是辆私家车,待到驶近时我也顾不得里面坐了几个人下意识地向来车挥了挥手,车驶过我们前方两三米处停下,车窗打开,一个年轻的光头脑袋探出窗外,还没有等我开口就说:“你们已经吃不消了吧,上来吧,我们带你们上去”,我走近车探头看了看,原来是一对恋人,对于他们的热情我们自然乐不可支……
上了车,我太太就和坐在副驾驶位的美女小骆攀谈起来:“你好福气哦,你老公心肠这么好,你会幸福一辈子的”还指着正在开车的小梁开起了玩笑:“他不但人好,而且非常聪明,知道吗?‘绝顶聪明’就是形容你老公这样的”小梁也凑过来说:“脑筋动得太多头发都掉光了”我也凑上一句:“没错啊,多用脑才会聪明嘛”一阵笑声……聊了十来分钟的家常,车来到部队驻地的停车场,也就是能停约10辆小车的水泥平台,这里就是山顶,往上六七米处就是铜鼓岭顶峰。
相传东汉年间,光武帝的手下,有个被封为“伏波将军”的马援奉命挥师渡海在此登岸设营,班师回朝时遗下铜鼓,后人掘之,取名为铜鼓岭。铜鼓岭绵亘20多公里,位于海南岛的最东角,主峰海拔338米,有琼东第一峰之称。
沿着石阶而上,无路可攀时,脚踏的就是主峰顶。峰顶上是按照长城的样式用砖和水泥砌造的观光平台,行道也就2米不到的宽度,每隔15米左右有一个约三四米见方的“烽火台”,“长城”廊道并不长,从头到尾也就四五十米,算上城墙尽头拐弯处的亭阁我估算最多也只能容纳二三百人,今天的游客不多,看上去也就二三十人。
踏进山顶是第一个烽火台,向北五六米依山傍墙伫立着高3米多的风动石,据说重约20吨,上宽下尖,风吹能动,摇而不倒,海风吹来,微微摇晃,呼呼作响,千万年来,历经沧桑,无论多大的台风却未能把它吹倒,“风动石”由此而得名。
居高远眺,位于岭脚东北侧就是美不胜收的月亮湾全景,一眼望去尽收眼底,因水陆交融处形似弯月而得名。月牙西侧绿茵葱葱广袤无际,东侧万顷碧波浩瀚无垠,往上,白云簇拥凌空缥缈,往下,云团隙间漏泄而下的道道金光投射到月牙湾上亮暗分明金光熠熠。
●
《月亮湾记》
一轮弯月如弓张,【注】弓张:张开的弓
微风拂过两边浪,
弓东湛蓝弓西绿,
沙浪银雪勾月牙。【注】沙,白沙;浪,海浪。指海沙和海浪交界处
极目远眺寻天涯,【注】天涯:天水边际
水天难分任遐想,
烟波浩渺蓬莱处,
视野触处皆天堂。
●
在铜鼓岭观月亮湾美景是独一无二的好去处,在上山的座驾途中,驾车的小梁有过佐证,他说他以前只身去过月亮湾,除了沙滩没什么景色,所以这次带女友到铜鼓岭来看月亮湾而没有去月亮湾的安排。这使我想起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句,这句充满哲理的传世之作不但警示人们如何看事看人看周围看社会,回归本色用在这里看月亮湾更显贴切。
站在城墙上把视线摇回正东方往下看就是一幅我把它取名为“鳄鱼戏水”的另一处美景,四句成诗聊以自娱:
一轮弯月挂天穹,
鳄鱼匍匐向水中,
忽听身后喧闹声,
轻轻一抖白浪涌。
从铜鼓岭下来,小梁又把我们送到了岭下,临别双方留下了QQ,他们取道椰子林,我们则乘约好的三轮车来到这里另一个景点——石头公园。这里虽称为公园,由于游客稀少,所以纯属没有人管理的原始渔场。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感觉已是饥肠辘辘,按照小梁的推介,我们来到停渔船的海边沙滩选了一户渔民的家里。一个正在织渔网的三十来岁女子知道我们来意后,谈妥价钱就开始招待我们,现烧了一只2斤重的鱿鱼和7只合2斤半重的活蟹,我自己带的酒,酒足饭饱一顿海鲜总共花去160。用餐环境是差了点,海腥味随风阵阵,坐在简易住房前的沙滩上油布搭建的简棚下,渔网、水桶、杂物甚至垃圾到处都是,在这样的环境用餐,也算体验了一把最下层渔民日常生活的滋味。
饭后,借着酒兴,力气也有了,开始到海边爬礁石。石头确实奇形怪状,由于长年累月经海水腐蚀冲刷,海石不是光滑而是变得粗糙更具附着力,所以,尽管我们上了年纪,只要稍加留意也不会滑倒受伤……
考虑到当晚要返回海口,下午4点多,预约的三轮车把我们送往龙楼镇,从龙楼镇按原路搭车回到海口住地已是晚8时许……
旅游虽然辛苦,但更有快乐,放长了看,人生旅途有苦也有乐更是如此。
(201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