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美术史的意义
很多同学可能会认为,学习美术史不过就是学习一个美术作品图像风格演变的发展史。汉代的雕塑什么样?唐代的壁画又是什么样?宋元的水墨什么样?……仅此而已。在当今这个读图时代,网上图片应有尽有,还浪费时间上什么课呢?!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就过于流于肤浅和表面了。美术史课绝不是一门图片欣赏课程,它是一门开启心智的课程。
艺术从根本上说是与科学一样,是一种方法,一种人类用来把握世界和人生的手段。但是艺术与科学又有区别,简单地说,就是科学做不到由艺术来完成。艺术是认识功能之外人类把握世界的方法。更确切地说,艺术不是为了把握世界,而是为了体验世界。学习美术史,首先就是传达给我们一个体验艺术美的标准。因为艺术美和生活美是有区别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美丑,不是美学意义上的美丑。美学意义上的美,是一种不受功利、概念、目的束缚的美,是一种用最纯真的眼光看世界所发现的美。比如中国画里的枯木、怪石,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从外表上来说都是丑的,但从美学意义上它又是美的。这种区别是因为评判角度不同,层次有高低。再举一个最贴切的例子,试问在座的男同学心里最心仪的女孩是不是学校里公认最漂亮的那个呢,我想大多数都不是,那你为什么不去追那个公认的校花,而偏偏喜欢身边那个平凡的她呢?因为你从她身上发现了一种超越于外表的美。这种美可能来自于她的气质神韵,也可能来自于她的内在品格,也可能仅仅来自于你自己的感觉,甚至可能来自于她的缺点和瑕疵,总之,一见钟情并不需要什么堂皇的理由。反之对于女同学亦然。因为,艺术美是非功利的,它来自于心灵的触动与境界。审美的眼光是一种纯粹的看,它并不是对事物进行美丑判断,而是用最纯粹的眼光看见事物本身。
因此,美术史的学习,并不是告诉大家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而是扩展对美的宽容度,让人们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或者说体会到各种各样的美。
当然,美术史的学习也不仅仅只是在审美体验这个层次上的,它同时也是一门系统的科学,它有自己理性发展的脉络和逻辑。它教会我们通过不同的文化角度品评艺术作品,用图像告诉我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哲学系统对美的理解与看待艺术的方式。美术史其实就是人类一个一个历史时期内的想法、做法和活法在图像中的流露而已。它看起来好像是个图像形式美的发展历史,其实却是人类思想观念的演变史。
即使是在中国这一个国度,对艺术的审美角度也因为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主流哲学观念的不同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原始社会重实用、奴隶社会重威慑、秦汉重外在功业的彰显,魏晋重思辨使艺术开始走向独立,唐代重气魄与法度,宋以后受禅宗的影响,艺术开始走向重境界与意味。到了近代,由于西学东渐,中国艺术则走上了一条向西方现代艺术学习的重形式主义的道路,而至当代,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兴起,艺术和生活走向合一,中国禅宗所提倡的那种“无分别境”彻底解放了人们的心灵,艺术终于走向了一种无滞无碍,让人心灵自由翱翔的大化之境(尽管其中也不乏糟粕,人们心灵也不无迷茫,但本质的哲学诉求是如此)。
中国传统艺术在世界上有其独具的特点,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也是如此。它不像西方哲学重逻辑推理,重意义,重演绎。中国哲学是一种体验式的哲学,重感悟,重经验。因此,中国的美术理论大多不是高头讲章式的理论推演,而是诗品画跋、园记书议,零散,随意,如花前赏月,炉前品茗。三言两语,多是慧心剔发;浅斟慢酌,往往切中要害。这样的理论是论艺的,更是人生的,是理论的,也是艺术的。这样的理论要求你玩味,将你的经验融于其中的体会。因为它提供给你的不仅在于艺术本身,更多的却是人生智慧。在中国,艺术本身不是技术,艺术是耕种性灵的工具。英国艺术理论家苏利文专门研究中国艺术,他谈到中国艺术时曾说:“在中国艺术中,一切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将接收者导入到它的艺术世界的引子。”
在具体的讲述方式上,我们遵循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西方哲学重逻辑推理,它会用一种公式式的推导将每一个具体的分科分析得非常细致和严密,因此,它的特点是便于传播与归纳。中国哲学是一种体验式的哲学,注重的是融会贯通,生命感应。故此中国自古是文史哲不分家,诗书画精于一人的,尽管分科模糊,但却具有启智性。因此,讲述中国美术史,为了让同学们理解起来更容易,我们用的尽管是西方的逻辑分析,划分朝代的讲述手法,但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对中国艺术自身发展脉络的了解,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深刻理解,从而获得一种灵魂的适意和生命的安顿。
李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