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5米切尔型轰炸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B-25轰炸机)跳转到: 导航、 搜索B-25 米切尔 | |
---|---|
一架B-25C 米切尔 摄于1942年 | |
类型 | 中型轰炸机 |
制造商 | 北美航空 |
首飞 | 1940年8月19日 |
服役 | 1941年 |
退役 | 1979年(印尼) |
主要用户 | 美国陆军航空队 加拿大皇家空军 英国皇家空军 美国海军 |
制造数量 | 9,984 |
前身 | XB-21 |
后继者 | XB-28 |
B-25米切尔型轰炸机是北美航空公司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上单翼、双垂尾、双发中型轰炸机。
B-25B目录[隐藏] |
【设计开发阶段
B-25米切尔型轰炸机B-25最初设计代号是NA-40-1,是北美飞机公司自主研发的三人座,双引擎轰炸机,选用的引擎是普怀R-1830气冷引擎。1939年1月第一次试飞的时候,刚好美国陆军航空队展开中型轰炸机的竞标,北美飞机公司修改设计,改用莱特GR-2600气冷引擎参加竞标,编号也改为NA-40-2。
NA-40-2原型机试飞两次之后就因为意外而损毁,不过展现出来的性能让美国陆军航空队非常赞赏。第三架原型机NA-62参考先前NA-40-2的经验加以修改,试飞之后编号改为XB-25。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要求下,美国陆军航空队迫不及待的在新设计尚未完成前就发出184架的订单。修改的部分包括增加机身的宽度以提高载弹量,原先的肩翼改为中置机翼,修改座舱的外型,增加乘员的数目与自卫的火力。这架新飞机的正式编号为B-25。
第一架量产的B-25于1940年8月19日进行首次试飞,此时采用的引擎为R-2600-9,每具引擎出力1700匹马力。第二批量产的是B-25A,公司编号也改为NA-62A,这时候来自欧洲战场的经验促使许多飞机增加保护乘员与重要部位的装甲板和自封油箱,这也是B-25A的修改重点。1941年春天,B-25A正式运交部队开始服役。
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威廉·米切尔,这种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主要次型
【B-25B
【B-25C/D
B-25C与B-25D是以生产的工厂所在地区分的。
【B-25G
B-25G在机鼻装有一门75毫米M4榴弹炮,用来攻击水面上的船舰目标。
【B-25H
大致与B-25G相同,但机载的75毫米榴弹炮换成较轻的T13E1,机鼻亦增加2枝机枪至总共4枝,另外在机腰两则各增加1枝机枪。
【B-25J
B-25J是全系列当中最后一个大量生产的次型。 共生产了 4,318 架 B-25J(所有飞机都是 1943 年 12 月到1945 年 8 月间,在堪萨斯生产),B-25 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种型号。不装机炮,但是拥有 18挺机枪(大部分“J”型),使之成为一种令人畏惧的攻击机。1944 年年中,位于地中海和太平洋的轰炸大队首先得到了 B-25J。
【现存
B-25及各种改型一共生产了9800多架。
截至2003年,9800多架B-25中,在美国联邦航空局注册的仅有75架。
2001年5月12日,来自美国各地的12架B-25进行了一次编队飞行。几位当年东京"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9%BA%E8%A2%AD%E4%B8%9C%E4%BA%AC">空袭东京行动的幸存者就在飞机上。知情人士表示,这次编队飞行是1969年16架B-25飞机编队飞行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著名战例
【空袭东京
- 主条目:东京"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9%BA%E8%A5%B2%E6%9D%B1%E4%BA%AC">空袭东京
二战中被应用于吉米·杜立特(JimmyDoolittle)策划的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任务名称为东京"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9%BA%E8%A2%AD%E4%B8%9C%E4%BA%AC">空袭东京,原本计划由24架B-25飞机编队进行,但由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无法装下那么多B-25,最后确定为由16架B-25完成任务。1942年4月1日,飞机及机组人员登上航空母舰。次日由加利福尼亚出发。但是4月18日在距离日本约1300公里海域处,被日本巡逻艇发现,航空母舰不能继续前行,杜立特决定提前起飞。8时18分,杜立特第一个起飞并成功,跑道还剩下约30米没用上。剩下15架B-25也在9时21分前陆续成功起飞。他们采取单机跟进的纵队,于12时30分飞临日本上空并投掷炸弹,之后飞向中国,但因提早起飞,没能到达中国的机场,就全部燃料耗尽坠毁。
【抗日战争
中华民国空军自1943年起接收B-25并参加常德会战,之后又参加例如桂柳战役和轰炸在长江和香港的日舰,和日军在华主要铁路补给线,1943年11月25日中美空军轰炸台湾新竹机场也有B-25参与。
【国共内战
中华民国空军之后把B-25用于国共内战,1948年辽沈战役后,解放军在沈阳机场找到两架B-25,之后又在各处找到4架,之后又有3架B-25投共,解放军使用B-25至1952年,之后各B-25都被解体,其中一架的零件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材,唯一的完好B-25在1965年被送入北京军事博物馆,但却在文革期间被解体成为铝材。
【古宁头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陈毅对金门展开登陆作战,总计约一万五千人的解放军部队在夜晚的掩护下搭乘机帆船企图夜袭金门,而中华民国空军的B-25发现到解放军登陆舰队并在上空投掷照明弹,金门守军得以在解放军展开登陆的时候予以重创;剩余的解放军因为寡不敌众且缺乏补给,进犯金门的部队约半数被俘、半数战死,国军宣告战胜。
【八二三炮战
中华民国国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金门鏖战近月,最后两岸军队都出动了空军,但早年解放军的空中战力较为贫弱,中华民国空军的B-25也大举空袭厦门一带的解放军据点,重挫解放军的战力[来源请求],并配合美军支援的八吋榴炮的轰击下,迫使解放军与中共高层发表“单打双不打”政策,两岸战事也跟着画下休止符。
【参见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B-25米切尔型轰炸机【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美国B-25轰炸机
开放分类:军事社会美国飞机
编辑词条分享
美国B-25轰炸机(也称作B-25米切尔型轰炸机或者B-25轰炸机,简称B-25),是北美航空公司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上单翼、双垂尾、双发中型轰炸机。
编辑摘要美国B-25轰炸机 - 介绍
美国B-25轰炸机美国B-25轰炸机也被称为B-25米切尔型轰炸机,是世界第二次大战全球战场中最为优秀的中轻型轰炸机之一,它以“米切尔”命名,以纪念一战中美国指挥官威廉·米切尔(WilliamMitchell),B-25轰炸机也是美国空军为数不多的以名字命名的飞机。B-25轰炸机机第一次在俾斯麦海战中出现,给日本运兵船上的士兵造成很大的杀伤。
B-25轰炸机主要由美国空军配备,美国海军也配备相当数量的B-25轰炸机,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帝国。通过租借法案,英国皇家空军、苏联空军、澳大利亚、荷兰等地也有为数不少的美国B-25轰炸机。
B-25轰炸机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由于它在二战争中参加了空袭东京的战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成为全世界的明星战机。
美国B-25轰炸机 - 设计研发
NA-40B1938年3月,美国空军提出了对双发中型轰炸机的最低要求:载弹1200磅、航程1200英里、速度大于200英里/时。波音、麦道、贝尔以及北美航空公司出标,最后北美航空公司中标。
B-25最初设计代号是NA-40-1,是北美航空公司自主研发的三人座,双引擎轰炸机,选用的引擎是普怀R-1830气冷引擎。1939年1月第一次试飞的时候,刚好美国陆军航空队展开中型轰炸机的竞标,北美航空公司修改设计,改用莱特GR-2600气冷引擎参加竞标,编号也改为NA-40-2。
NA-40-2原型机试飞两次之后就因为意外而损毁,不过展现出来的性能让美国陆军航空队非常赞赏。第三架原型机NA-62参考先前NA-40-2的经验加以修改,试飞之后编号改为XB-25。在提出一系列的修改要求下,美国陆军航空队迫不及待的在新设计尚未完成前就发出184架的订单。修改的部分包括增加机身的宽度以提高载弹量,原先的肩翼改为中置机翼,修改座舱的外型,增加乘员的数目与自卫的火力。这架新飞机的正式编号为B-25。
第一架量产的B-25于1940年8月19日进行首次试飞,此时采用的引擎为R-2600-9,每具引擎出力1700匹马力。第二批量产的是B-25A,公司编号也改为NA-62A,这时候来自欧洲战场的经验促使许多飞机增加保护乘员与重要部位的装甲板和自封油箱,这也是B-25A的修改重点。1941年春天,B-25A正式运交部队开始服役。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威廉·米切尔,这种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美国B-25轰炸机 百科内容来自于:
B-25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的著名中型远程轰炸机。1938年3月,美国空军提出了对双发中型轰炸机的最低要求:载弹1200磅、航程1200英里、速度大于200英里/时。波音、麦道、贝尔以及北美公司出标,最后北美中标,B-25随后亮相。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比利·米切尔,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B-25主要由美国陆军航空兵配备,美海军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B-25,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陆军。通过租借法案,英国、苏联、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使用了B-25。美国B-25轰炸机B-25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的著名中型远程轰炸机。1938年3月,美国空军提出了对双发中型轰炸机的最低要求:载弹1200磅、航程1200英里、速度大于200英里/时。波音、麦道、贝尔以及北美公司出标,最后北美中标,B-25随后亮相。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比利·米切尔,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B-25主要由美国陆军航空兵配备,美海军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B-25,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陆军。通过租借法案,英国、苏联、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使用了B-25。
研制过程
NA-40B为了超越单引擎飞机的局限。几家公司提交了设计方案轰炸机方案;北美提交的是NA-40,5名机组人员,窄机身(采用不常见的正副驾驶串列布局),上单翼,两台普拉特-惠特尼R-1830星型发动机,7挺0.30英寸口径机枪(B-25后来发展到使用14挺0.50英寸口径机枪)。NA-40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飞行速度,所以1,600马力的WrightCycloneR-2600被装在下一架原型机上,最后速度达到了287MPH。这架NA-40B在1939年7月坠毁了,陆军也选择了道格拉斯的A-20签署了攻击轰炸机的合同。但是在1939年3月提出的另外一项需求计划,北美的飞机合乎这份计划的要求。根据合同,他们制造了NA-62,一个放大的版本,与以前不同的是,较宽的机身和并列的正副驾驶座椅。这架飞机赢得了1939年中型轰炸机的合同,美军订购了184架,被赋予B-25的编号;北美的首席工程师,建议命名B-25为比利·米切尔,这个名字得到了美国空中联合会的认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比利·米切尔是一个重型轰炸机的狂热支持者,结果他的名字竟然用来命名一种中型攻击轰炸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他错误的空军观点的有力讽刺。
“米切尔”家族
上图是《珍珠港》电影中的截图,是一架B-25J。下图是杜立特空袭东京时的B-25B座机像其他二战中的美国轰炸机一样,B-25的发展也是遵循着更多武器、更多装甲、安装自封油箱这条路线来发展的,因此造成了飞机越来越重。发动机最终不堪重负,导致性能受到影响。机鼻火力不足,机炮舱设计不合理,就像发生在其他轰炸机身上的问题一样,这些都考验着B-25的设计师。B-25A配备了飞行员座舱装甲和自封油箱。B-25B安装了不实用的广遭批评的Bendix腹部机枪舱。HaroldMaul,一个B-25的机组人员,在EricBergerud写的《FireintheSky:TheAirWarintheSouthPacific》一书中是这么描述这个球型炮塔的:
“世界上最糟糕的射击武器就是B-25的腹部炮塔了。这是最愚蠢的控制设计。我的天,操作员坐在一个通过反射产生翻转图像的地方操作机炮。他什么也打不着。这个东西还降低了飞机的速度,我们从来没用被从腹部攻击过。我们真正需要的就是尾炮,最后它们终于装上了。”
B-25C和B-25D
从1941年12月到1943年5月间,北美制造了1,619架B-25C轰炸机,这是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型号。“C”型的武备和性能与“B”型相仿。更改的地方包括,改进了化油器,机舱加热器,更大的可抛弃油箱(515加仑),翼下炸弹挂架。在武备方面,机鼻种单挺0.30英寸口径机枪改成两挺。0.50英寸机枪,一门在舱顶,一门位于机身
B-25艺术构想图右侧。B-25D实际上同”C”型相同,由政府拥有的位于堪萨斯的工厂制造,共制造了2,290架(有资料显示这些飞机是在达拉斯。JoeBaugher先生的书中说到是堪萨斯制造的,这点比较可信。)
B-25轰炸机机第一次在俾斯麦海战中出现,给与日本运兵船上的士兵以很大的杀伤。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惨烈地战争,不管哪方都知道这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战争中也没有什么仁义可言。在俾斯麦海,美国飞机大量地杀伤日本士兵。当驳船沉没,日本士兵爬到救生艇后,B-25和A-20仍然扫射他们。这很不光彩。
B-25G——大炮
“G”型拥有一门75mm的大炮,是有史以来飞机中使用的口径最大的火炮。在加利福尼亚秘密试验之后,工程师最终将这个想法付诸实现,但是B-25G并不是非常成功。飞机可以携带21发炮弹,让这门大炮对准目标可是件困难的事,并且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进入攻击航线”。并且当飞机进入攻击航线后,很容易遭到攻击并且只能进行4轮攻击。在澳大利亚的Townsville,一些B-25G被”Pappy”Gunn进行了改造,加进了更多的机枪,有时候也移除75mm机炮。
B-25J,注意机头的8挺机枪B-25H一种更加成功的装备75mm机炮的B-25,“H”型拥有14挺(注意是14)机枪和一门更轻的75mm机炮。为了装这些武器,副驾驶的座位被拆除了。到1944年底,当“H”型出现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0.50英寸机枪摧毁不了的目标了,因此机炮经常被拆除。北美共生产了1,000架B-25H。
B-25J
共生产了4,318架B-25J(所有飞机都是1943年12月到1945年8月间,在堪萨斯生产),B-25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种型号。不装机炮,但是拥有18挺机枪(大部分“J”型),使之成为一种令人畏惧的攻击机。1944年年中,位于地中海和太平洋的轰炸大队首先得到了B-25J。
PBJ-1–海军型B-25
经过内部复杂的协调后,海军(还有海军陆战队)得到一些B-24解放者和B-25米切尔用来巡逻和反潜工作。有706架B-25在海军服役;几乎所有的PBJ-1都在海军轰炸大队。从1944年3月开始,其中7个大队在南太平洋作战。
“老爹”甘
保罗·甘关于B-25,不得提到一个驾驶B-25的老飞行员,他就是被其他飞行员昵称为“老爹”的保罗·甘(Paul·Gunn)。B-25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主要是在太平洋战场发挥作用。其中贡献最大的并且也让B-25永载史册的人,就是Paul·“Pappy”·Gunn。1942年夏季和秋季的时候,短程的B-25中型轰炸机开始表现出力不从心的征兆。靠近日军的机场都已经被占领,如果对日军轰炸的话,过短的航程将不能把机组人员带回家。那时美军第38轰炸大队正驻扎在新几内亚,轰炸规模很小,效果也很差。夺取靠近日军的飞机场看来机会很小。
“Pappy”Gunn对B-25特殊的贡献
“老爹”把4挺12.7mm机枪装在投弹手的座位上,另外4挺机枪装在领航员座位两边,每边2挺。他刚开始还尝试
保罗·甘右二,在解释一些他对改造B-25的新点子在轰炸机炸弹舱里装7.62mm水冷机枪垂直向下扫射敌人。但是剧烈的震动使炸弹舱的舱壁松动脱落,因此这个计划取消了。机枪使用弹链供弹,弹药装在发动机后部机舱中的弹药鼓中。实验的时候发现机枪射击的时候会震落枪口、下机翼和发动机附近的蒙皮。当把弹鼓装到发动机前的机舱之后,问题得到了解决,并且再也没有其他的问题出现。这种改装第一次被用在俾斯麦海的战斗中,并且发挥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过一半的B-25进行了这种改装,在飞机中装进8挺前向射击的机枪,但是第38轰炸大队直到二战结束之后,飞机才进行改装。第38轰炸大队的B-25飞机拥有一挺前向回旋射击机枪,由领航员操纵;一挺前向机枪,由飞行员操纵。第38大队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一直由其他战斗机护航。
他移除了机腹的炮塔,因为在战斗中根本用不到。在机腹炮塔的位置,甘用炸弹挂架装了一个150加仑容量的油箱。正常的流程是,在抵达目标以前,附加油箱把油送到主油箱,当抵达轰炸地域时,抛掉副油箱。使用这种方
在前机身两侧加装机枪的B-25C法,B-25轰炸了Wewak机场,摧毁了日军在新几内亚的空军力量。虽然这样很脏,因为当抛掉副油箱后,于油箱连接的软管中的油飞溅得到处都是,但这确实让B-25可以飞得更远。日本人做梦也想不到B-25可以飞到Wewak。甘还在机尾装上了照相机,当炸弹舱门关闭的时候,会自动拍4张照片。这个装置在轰炸的时候,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照片。“老爹”甘还把75mm机炮装到B-25的机鼻里。他在自己的第三轰炸大队用这种新型的船用加农炮射击运输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次他用75mm机炮摧毁了一艘驱逐舰的射击指挥仪,使得军舰不能正常地进行射击。接着他用1,000磅炸弹击沉了驱逐舰。在官方资料中,他坚称是用75mm机炮击沉的。因为他所进行的改型,B-25有了一个新型号——“G”型。
“G”型拥有这件特殊用途的武器,它适合用来对付小型舰船、货船、建筑物等类似目标。飞机每次可以进行3到
B-25G机头下一挺75mm加农炮4回攻击。机炮是手动装填,在摇摇摆摆的飞机里这可是一个挑战。与攻击机相比,B-25G在攻击时受到很多制约。因为机炮的射程很远,在一次攻击的时候,你得把机鼻对准目标,然后开火。在此时,你很容易打偏目标,但是很少有目标会逃出B-25的8挺机枪产生的火力圈。当你攻击一艘驱逐舰的时候,你进入攻击航线后,船上所有的火力都会照顾你,一艘船的火力肯定比一架小飞机猛多了。但是G型的75mm机炮却可以远程进行攻击。G型是根据它所要攻击的目标所特别设计的飞机。
B-25轰炸机摧毁海运,阻止补给,并且摧毁了许多停在机场上的飞机。如果不是由于“老爹”甘和许多人的聪明才智的话,B-25在太平洋战场上一定是一种失败的飞机。
轰炸东京
B-25轰炸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在轰炸东京4个月以前,珍珠港被猛烈地后炸之后,弗朗西斯·劳海军上尉筹划并执行了这次计划,使用美国空军双引擎中型轰炸机从海上起飞轰炸日本,然后降落在中国。吉米·杜立特陆军上校志愿负责这次空袭计划。
他们发现中型轰炸机可以从航母上起飞(刚刚能起飞而已),但是它们不能够降落在航母上。这样飞机只能降落在中国的基地。于是杜立特召集志愿人员。
1942年2月3日,飞行员们成功试验了驾驶B-25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为了轰炸做准备,他们多载了1,141加仑的汽油,移除了机腹的机枪舱(后来移除了更多的机枪),他们把帚柄漆成黑的插在机尾假装尾部机枪(电影《珍珠港》中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细节)。
杜立特原本计划由24架B-25飞机编队进行,但由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无法装下那么多B-25,最后确定为由16
吉米·杜立特架B-25完成任务。1942年4月1日,飞机及机组人员登上航空母舰。次日由加利福尼亚出发。但是4月18日在距离日本约1300公里海域处,被日本巡逻艇发现,航空母舰不能继续前行,杜立特决定提前起飞。
8时18分,杜立特第一个起飞并成功,跑道还剩下约30米没用上。剩下15架B-25也在9时21分前陆续成功起飞。1942年4月18日,16架B-25B离开了大黄蜂航母的甲板,直飞700英里以外的目标——日本本土。
从现有资料来看,这次空袭对4个日本城市:东京、神户、横滨和名古屋造成的损失很小。所有的飞机都不可能回收。11名机组人员跳伞,4架坠毁,一架迫降在苏联。多数机组人员降落在中国,他们躲避日本人的搜捕,最后逃回了美国。但是这次轰炸对日本人士气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另一个影响是,促使日本人发动夺取中途岛的计划。在这次战役中4艘日本航母被击沉,结束了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军事优势。
B-25在中国
A-29轰炸机1942年8月初,中国空军第二大队开始接受改装A-29训练。至此才重新拥有可使用的轰炸机力量。但A-29系反潜巡逻机改装,速度、灵活性均远不及曾经号称世界第一快的苏联СБ-3轰炸机,中国空军飞行员使用起来十分不习惯,且数量也仅29架,难以满足广阔的中国战区的需要。于是中方再次向美方提请援助性能更佳的轰炸机。时值美国陆军航空队第308大队的B-24来华作战,由于B-24具备巨大的载弹量和航程,中方在多次与美国关于援助飞机的交涉中,都希望能够获得这种重型轰炸机。为了取得使用重型轰炸机的经验,在将来获得后能够尽快形成战斗力,中国空军派出飞行员前往该大队担任副驾驶,并专门组织第8大队30个机组243人准备学习使用B-24。但是由于美国优先供应驻华的第14航空队,因此中国空军的要求实现看上去一时难以实现。
而此时另一条获取轰炸机的道路却宽敞起来:由于中国内地缺乏油料、机件等补充,难以开展飞行员训练,因此中美双方协议将中国飞行员送往美国接受高级飞行训练。1942年底,中央航校12、13、14期共144名学员赴美分机型进行训练,按照中国空军与美驻华23特遣队司令陈纳德于1942年12月共同提出的《中国战区空军配置计划》,这些飞行员将从美国接回援华的50架B-25轰炸机。至此,中国空军拥有更强大的轰炸机力量的企盼才有了
陈纳德将军希望。驻华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25
最早进驻中国战区的美国陆航的B-25是驻华第23特遣队(CATF)的第11中队。该中队最初有7架B-25,后来增加到11架。1942年7月4日原隶属于中国空军的美国志愿队(“飞虎队”)解散重组后,11中队从印度飞越驼峰到达昆明,它在中国战场上最初的战斗并不出色,但是很快在卡勒布·海恩斯上校的领导下成为了陈纳德手中的尖刀。在43年得到大量补充前,中国战区的轰炸机只有中国空军第1、2大队的苏制轰炸机和第11中队,该中队以区区不足12机之力,在西起云南,东到浙江,南至海防,北及汉口的广阔区域内纵横驰骋,轰机场、扫铁路、清仓库、拔地堡、炸车队,给予日军相当杀伤。
当CATF于1943年3月升格为美国陆航第14航空队后,随着建制扩大第341轰炸机大队调入中国战场,除了原来已有的第11中队外,还下辖第22、490、491中队,使在华的B-25轰炸机数量达到了70余架(另说50架),成为1支重要的打击力量。随着轰炸机数量的不断增加,美军B-25担负起更加重大的任务,除了轰炸敌重要目标外,也积极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在1943年6月的鄂西会战、12月的常德会战、1944年的豫湘桂会战、1945年的雪峰山会战等重大战役中都频频对日军发威。来自B-25的威胁常使日军作战、行军和补给等受到极大牵制,为中国最终胜利创下了重要条件。
性能数据
B-25B:
发动机:两台1,700马力WrightR-2600-9双排14缸空冷星型发动机
最大速度:15,000英尺300英里每小时
最大飞行高度:23,500英尺.
航程:2,000英里带3,000磅炸弹.
重量:空重20,000磅,满载28,460磅,最大31,000磅.
翼展:68英尺,机长:53英尺
燃油:692加仑.可携带420加仑可抛弃油箱
武备:机头一挺0.30英寸机枪。4挺0.50英寸机枪,一对在机顶炮塔,一对在机腹炮塔。
B-25J:
发动机:两台1,700马力WrightR-2600-13双排14缸星型气冷发动机
最大速度:15,000英尺275MPH
最大飞行高度:24,000英尺
航程:携带3,200磅炸弹1,275英里
重量:空重21,100磅,负载33,000磅,最大41,800磅
翼展:68英尺,机长:53英尺
燃油:974加仑,可携带一个515加仑可抛弃油箱(有其他容量可供选择)
攻击型武备:8挺.50英寸机鼻机枪,4挺机侧水泡舱机枪,2挺机顶机炮舱机枪,2挺机身中部机枪,2挺机尾机枪
参考资料
[1] 航空博物馆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hangkong/jshk_ezjshk_29.html
[2] 东北新闻网 http://www.nen.com.cn/72351236656988160/20061028/2050175.shtml
[3] 《航空知识》
美国轰炸机列表
B系列 | F系列 | 其他 |
美国B-1轰炸机 | 美国F-117隐形轰炸机 | XB-70战神侍婢式轰炸机 |
B-32"统治者"轰炸机 | F-105轰炸机 | TBF复仇者式轰炸机 |
美国B-1B枪骑兵轰炸机 | F-111超音速战斗轰炸机 | 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
B-2隐形战略轰炸机 | FB-111战斗轰炸机 | 艾诺拉·盖号轰炸机 |
美国B-52战略轰炸机 | F-15E打击鹰式战斗轰炸机 | |
美国B-58轰炸机 | FB-22 | |
B-36轰炸机 | ||
b-10轰炸机 | ||
B-17轰炸机 | ||
美国B-25轰炸机 | ||
美国B-29轰炸机 |
美国B-25轰炸机 - 主要型号
B-25B
B-25C/D
B-25艺术构想图B-25C与B-25D是以生产的工厂所在地区分的。从1941年12月到1943年5月间,北美航空公司制造了1619架B-25C轰炸机,这是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型号。“C”型的武备和性能与“B”型相仿。改进了化油器,机舱加热器,更大的可抛弃油箱(515加仑),翼下炸弹挂架。在武器装备方面,机鼻单挺0.30英寸口径机枪改成两挺0.50英寸机枪,一门在舱顶,一门位于机身右侧。B-25D实际上同”C”型相同,由政府拥有的位于堪萨斯的工厂制造,共制造了2290架(有资料显示这些飞机是在达拉斯。JoeBaugher先生的书中说到是堪萨斯制造的,这点比较可信。)
B-25G
B-25G型拥有一门75mm的大炮,是有史以来飞机中使用的口径最大的火炮。在加利福尼亚秘密试验之后,工程师最终将这个想法付诸实现,但是B-25G并不是非常成功。飞机可以携带21发炮弹,让这门大炮对准目标可是件困难的事,并且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进入攻击航线”。并且当飞机进入攻击航线后,很容易遭到攻击并且只能进行4轮攻击。
B-25H
B-25H是一种更加成功的装备75mm机炮的B-25G,“B-25H”型拥有14挺机枪和一门更轻的75mm机炮。为了装这些武器,副驾驶的座位被拆除了。到1944年底,当“B-25H”型出现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0.50英寸机枪摧毁不了的目标了,因此机炮经常被拆除。北美共生产了1000架B-25H。
B-25J
共生产了4318架B-25J(所有飞机都是1943年12月到1945年8月间,在堪萨斯生产),是B-25系列中生产数量最多的一种型号。不装机炮,但是拥有18挺机枪(大部分“J”型),使之成为一种令人畏惧的攻击机。1944年年中,位于地中海和太平洋的轰炸大队首先得到了B-25J。
PBJ-1
经过内部复杂的协调后,海军(还有海军陆战队)得到一些B-24解放者和B-25米切尔型轰炸机用来巡逻和反潜工作。有706架B-25在海军服役;几乎所有的PBJ-1都在海军轰炸大队。从1944年3月开始,其中7个大队在南太平洋作战。
美国B-25轰炸机 - 性能数据
B-25B型:
发动机:两台1,700马力WrightR-2600-9双排14缸空冷星型发动机
最大速度:15,000英尺300英里每小时
最大飞行高度:23,500英尺.
航程:2,000英里带3,000磅炸弹.
重量:空重20,000磅,满载28,460磅,最大31,000磅.
翼展:68英尺,机长:53英尺
燃油:692加仑.可携带420加仑可抛弃油箱
武备:机头一挺0.30英寸机枪。4挺0.50英寸机枪,一对在机顶炮塔,一对在机腹炮塔。
B-25J型:
发动机:两台1,700马力WrightR-2600-13双排14缸星型气冷发动机
最大速度:15,000英尺275MPH
最大飞行高度:24,000英尺
航程:携带3,200磅炸弹1,275英里
重量:空重21,100磅,负载33,000磅,最大41,800磅
翼展:68英尺,机长:53英尺
燃油:974加仑,可携带一个515加仑可抛弃油箱(有其他容量可供选择)
攻击型武备:8挺.50英寸机鼻机枪,4挺机侧水泡舱机枪,2挺机顶机炮舱机枪,2挺机身中部机枪,2挺机尾机枪
美国B-25轰炸机 - 著名战役
空袭东京
东京时的B-25B座机" HREF="http://tupian.hudong.com/a2_43_67_01300000288956123264673665354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 TARGET="_blank">东京时的B-25B座机" HREF="http://tupian.hudong.com/a2_43_67_01300000288956123264673665354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 NAME="enlargegif" TARGET="_blank">上图是《珍珠港》电影中的截图,是一架B-25J。下图是空袭东京时的B-25B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决意要进行报复。吉米·杜立特(JimmyDoolittle)策划了对日本本土的轰炸的任务,任务名称为空袭东京,原本计划由24架B-25轰炸机编队进行,但由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无法装下那么多B-25轰炸机,最后确定为由16架B-25轰炸机完成任务。1942年4月1日,飞机及机组人员登上航空母舰。次日由加利福尼亚出发。但是1942年4月18日在距离日本约1300公里海域处,被日本巡逻艇发现,航空母舰不能继续前行,吉米·杜立特决定提前起飞。1942年4月18日8时18分,吉米·杜立特第一个起飞并成功,跑道还剩下约30米没用上。剩下15架B-25也在1942年4月18日9时21分前陆续成功起飞。他们采取单机跟进的纵队,于1942年4月18日12时30分飞临日本上空并投掷炸弹,之后飞向中国,但因提早起飞,没能到达中国的机场,就全部燃料耗尽坠毁。尽管轰炸造成的实际损失微不足道,但这次行动对美日双方以及战争进程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太平洋战争
B-25轰炸机在太平洋战争中有许多出色表现,战争中期,B-25轰炸机参与使用了类似鱼雷攻击的“跳跃”投弹技术。飞机在低高度将炸弹投放到水面上,而后炸弹在水面上跳跃着飞向敌舰,这提高了投弹的命中率,并且经常炸弹在敌舰吃水线以下爆炸,杀伤力增大。
另外,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为适应战事的需要,B-25轰炸机进行着不断的改装。例如,1943年,在两栖支援任务中,美军发现飞机的扫射比投弹能够更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对B-25C/D的机炮进行了加强和改装,改装的最终结果竟然在B-25G型机头上加装了77mm的M4加农炮,这是二战实战中飞机上的最大口径的火炮。在1943年的新不列颠和俾斯麦海等的战役中,这种77mm火炮对付运输船和登陆艇等移动迅速的小型船只非常有效。实际上直至战后AC130上的105mm榴弹炮的出现才超过了B-25G的记录。但1944年时,M4火炮已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目标,北美航空公司就拆掉了可移动的机头而改装成二战结束时的最终型号B-25J,主要用于完成其轰炸任务,但其各个方向上仍装有18挺0.5英寸的机枪。
美国B-25轰炸机 - 现存
B-25轰炸机及各种改型一共生产了9800多架。截至2003年,9800多架B-25中,在美国联邦航空局注册的仅有75架。
美国B-25轰炸机 - 神秘铁坨事件
2012年8月,万州一艘采砂船,从长江里挖出一块“铁坨坨”,上面有阿拉伯数字编号,还有一串英文字母。被认为是B-25轰炸机残骸,上面的英文大致意思为“铝合金”和“雷诺兹”。前者可能是指飞机的制材,后者可能为人名,且有可能是飞机驾驶者的名字。[1]
美国轰炸机列表
B系列 | F系列 | 其他 |
美国B-1轰炸机 | 美国F-117隐形轰炸机 | XB-70战神侍婢式轰炸机 |
B-32"统治者"轰炸机 | F-105轰炸机 | TBF复仇者式轰炸机 |
美国B-1B枪骑兵轰炸机 | F-111超音速战斗轰炸机 | 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
B-2隐形战略轰炸机 | FB-111战斗轰炸机 | 艾诺拉·盖号轰炸机 |
美国B-52战略轰炸机 | F-15E打击鹰式战斗轰炸机 | |
美国B-58轰炸机 | FB-22 | |
B-36轰炸机 | ||
b-10轰炸机 | ||
B-17轰炸机 | ||
美国B-25轰炸机 | ||
美国B-29轰炸机 |
B-25,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的著名中型远程轰炸机。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威廉·米切尔,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B-25的原型机NA-40于1939年1月首次试飞,生产型B-25于1940年8月19日首飞。它的武器系统包括1门机炮,3挺机枪,最大载弹量1.8吨。
B-25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对日本东京等大城市进行了轰炸。B-25还参与使用了“跳跃”投弹技术,在低空将炸弹投放到水面上,而后炸弹在水面上跳跃着飞向敌舰,从而提高了投弹的命中率和杀伤力。太平洋战争中,为适应战事的需要,B-25也进行着不断的改装。如B-25G上加装了77毫米的M4加农炮,这是二战中飞机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对付运输船和登陆艇等小型船只非常有效。
B-25主要由美国陆军航空兵配备,美海军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B-25,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陆军。通过租借法案,英国、苏联、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使用了B-25。
附图
上传图片为本词条添加视频和组图相关影像
- 注释与参考:
- [1]^重庆日报:长江捞出神秘铁坨:或为二战时美军B-25轰炸机 2012年8月8日
- 航空博物馆
- 东北新闻网
- 《航空知识》
B-25──美国轰炸机的典范 | ||
| ||
B-25,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的著名中型远程轰炸机。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威廉·米切尔,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B-25的原型机NA-40于1939年1月首次试飞,生产型B-25于1940年8月19日首飞。它的武器系统包括1门机炮,3挺机枪,最大载弹量1.8吨。 B-25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对日本东京等大城市进行了轰炸。B-25还参与使用了“跳跃”投弹技术,在低空将炸弹投放到水面上,而后炸弹在水面上跳跃着飞向敌舰,从而提高了投弹的命中率和杀伤力。太平洋战争中,为适应战事的需要,B-25也进行着不断的改装。如B-25G上加装了77毫米的M4加农炮,这是二战中飞机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对付运输船和登陆艇等小型船只非常有效。 B-25主要由美国陆军航空兵配备,美海军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B-25,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陆军。通过租借法案,英国、苏联、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使用了B-25。 |
B-25──美国轰炸机的典范 | ||
| ||
B-25,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的著名中型远程轰炸机。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威廉·米切尔,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B-25的原型机NA-40于1939年1月首次试飞,生产型B-25于1940年8月19日首飞。它的武器系统包括1门机炮,3挺机枪,最大载弹量1.8吨。 B-25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对日本东京等大城市进行了轰炸。B-25还参与使用了“跳跃”投弹技术,在低空将炸弹投放到水面上,而后炸弹在水面上跳跃着飞向敌舰,从而提高了投弹的命中率和杀伤力。太平洋战争中,为适应战事的需要,B-25也进行着不断的改装。如B-25G上加装了77毫米的M4加农炮,这是二战中飞机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对付运输船和登陆艇等小型船只非常有效。 B-25主要由美国陆军航空兵配备,美海军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B-25,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陆军。通过租借法案,英国、苏联、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使用了B-25。 |
B-25──美国轰炸机的典范 | ||
| ||
B-25,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的著名中型远程轰炸机。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威廉·米切尔,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B-25的原型机NA-40于1939年1月首次试飞,生产型B-25于1940年8月19日首飞。它的武器系统包括1门机炮,3挺机枪,最大载弹量1.8吨。 B-25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对日本东京等大城市进行了轰炸。B-25还参与使用了“跳跃”投弹技术,在低空将炸弹投放到水面上,而后炸弹在水面上跳跃着飞向敌舰,从而提高了投弹的命中率和杀伤力。太平洋战争中,为适应战事的需要,B-25也进行着不断的改装。如B-25G上加装了77毫米的M4加农炮,这是二战中飞机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对付运输船和登陆艇等小型船只非常有效。 B-25主要由美国陆军航空兵配备,美海军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B-25,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陆军。通过租借法案,英国、苏联、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使用了B-25。 |
B-25──美国轰炸机的典范 | ||
| ||
B-25,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的著名中型远程轰炸机。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威廉·米切尔,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B-25的原型机NA-40于1939年1月首次试飞,生产型B-25于1940年8月19日首飞。它的武器系统包括1门机炮,3挺机枪,最大载弹量1.8吨。 B-25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对日本东京等大城市进行了轰炸。B-25还参与使用了“跳跃”投弹技术,在低空将炸弹投放到水面上,而后炸弹在水面上跳跃着飞向敌舰,从而提高了投弹的命中率和杀伤力。太平洋战争中,为适应战事的需要,B-25也进行着不断的改装。如B-25G上加装了77毫米的M4加农炮,这是二战中飞机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对付运输船和登陆艇等小型船只非常有效。 B-25主要由美国陆军航空兵配备,美海军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B-25,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陆军。通过租借法案,英国、苏联、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使用了B-25。 |
B-25米切尔(Mitchell)中轻型轰炸机B-25是二战全球战场中最为优秀的中轻型轰炸机之一,它以“米切尔”命名,以纪念一战中美国指挥官威廉.米切尔(WilliamMitchell),在空军从陆军分离的过程中,米切尔作出了重要的贡献。B-25也是美国空军为数不多的以名字命名的飞机。
B-25主要由美国空军配备,美海军也配备相当数量的B-25,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帝国。通过租借法案,英国皇家空军、苏联空军、澳大利亚、荷兰等地也有为数不少的B-25。
B-25轰炸机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由于它在二战争中参加了空袭东京的战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成为明星战机。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轰炸东京
1.准备
自从珍珠港事件以来,罗斯福一直敦促他的军事计划人员寻找轰炸东京的办法,太平洋外围和菲律宾的一片溃败中,这种需求就更加迫切。使用陆基飞机从中国起飞,飞机只能飞单程。直至1942年1月中旬,金海军上将的参谋部想出一个方案:从一艘航母上出动陆基轰炸机进行轰炸。航空母舰可以将飞机载到靠近日本海,但中型轰炸机无法在航母上降落,完成轰炸任务的飞机要飞往中国大陆。
这个计划选中了中型轰炸机B-25B和最新服役的航母大黄蜂号,并由当年的飞行速度世界纪录保持者詹姆斯·杜利特尔中校(右2)领导完成。为此B-25B进行改装,拆掉了一切不必要的设备,增加了油箱和伪装用的木制机炮。1942年2月3日,两架B-25B在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证明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此后,由第17轰炸机大队的志愿者组成了二十四套机组,这些机组成员只知道将完成一项非常危险的秘密任务。机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跑道上标出的模拟飞行甲板上演练短距起飞滑跑,大黄蜂号甲板上也划上了与陆地跑道一样的中心线标志。
2.进发
1942年4月2日,大黄蜂号在6艘舰只的护航下载着杜利特的机组人员和16架B-25B,告别了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劈波崭浪,向西急驶。
4月14日,大黄蜂号穿过北太平洋风暴区,在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之间的一个指定地点同哈尔西的企业号会合,“迈克特遣舰队”-这是任务的代号,在阴沉的海面上向着九州海岸以西400英里的目标海域进发。通告了这次任务的目标后,全体人员欢声雷动。
途中,特遣舰队收到东京电台的这样一则广播:“英国路透社报道,美军三架轰炸机轰炸了东京。这种消息可笑之极。日本国民对这种宣传毫不在意,正沐浴在和煦的阳光和樱花的芬芳中享受春光。”真想为其更正一下是16架。日本的毫无防备增强了机组人员完成任务的信心。
4月17日下午,“迈克特遣舰队”离起飞点只有二十四小时的水程,仍未被敌人发现、大黄蜂号上的甲板人员对B-25B作了最后检查。每架飞机携带4枚500磅的炸弹,米切尔上校的勋章都系在了炸弹上。炸弹上还写着:“我们不想燃烧世界,只想燃烧东京”。这种写炸弹文学的传统延续至今,送给萨达姆的炸弹上也有。
傍晚,雷达发现了日本海上警戒线最外层的哨艇,舰队42改变了航向。4月18日上午七时半之后不久,一艘敌船发现了特遣舰队,它发出的无线电警报被舰队接收到了,几分钟之后,前卫巡洋舰用炮火击沉了这艘小型勤务艇。杜利特和哈尔西决定立即起飞,即使多飞一百英里,也不能让舰队冒险,这绝对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虽然日本防线即将处于警戒状态,但日本人不会料到当天就有袭击。
3.出击
“让杜利特和他勇敢的中队起飞吧。一路平安,上帝保佑!”哈尔西向大黄蜂号发出信号。上午8时,大黄蜂号调头迎风,杜利特紧紧握了一下舰长米切尔上校的手,然后对他的同伙喊道:“好伙计们,就这么着,一起出发吧!”
硕大的大黄蜂号在她所依附的海水中与一片落叶也无甚区别,甲板前后摇晃几乎贴近了海面。B-25的左翼已经伸出大黄蜂的左弦外,杜利特将油门加到了最大,飞机摇摇摆摆地朝强风中冲去,沉重的机身在甲板尽头缓缓抬起,随后每一架飞机离舰,甲板上都发出一阵欢呼。8时24分,16架飞机全部安全起飞。海军摄影师约翰·福特中校和他的摄影组对整个起飞过程进行了拍摄。
“那天上午,风在怒吼,海在咆哮,蔚蓝的海水在航空母舰两侧迸裂出一簇簇浪花,”,哈尔西在其回忆中写到,“吉米率领他的中队起飞了,随后我的值班参谋在旗舰航海日志上写道:改变航向,转弯九十度,立即以每小时二十五海里的速度退出该海区…”
杜利特率领他的中队向西飞去,每一位飞行员都知道了各自所要轰炸的军事目标、钢厂、飞机厂和电站。机组开玩笑时曾说要通过抛硬币决定谁来将炸弹扔到日本皇宫中,实际上皇宫、医院、学校等均不在轰炸目标之列。即使在后来350架B-29轰炸东京时,皇宫也是绝对的保护区,这也算是对敌方最后的一点尊重,但是不知道日本在中国首都南京保留了什么?
4.进攻
两个小时以后,东京时间12时20分,当杜利特的轰炸机低空掠过东京湾的时候,东京城里的人正在吃午饭,一队巡逻机也没有发出警报,阻御低空飞行飞机的防空袭阻塞气球,刚刚在上午的防空警报演习结束后取下来了,甚至在高空中飞行的九架战斗机也没有发现杜利特。
当天中午,东条英机碰巧视察水户航空学校乘飞机回东京。东条的秘书发现从右方飞来一架双引擎飞机,涂着一个不熟悉的标志,而后猛然醒悟,“美国飞机!”。如果B-25不拆掉机炮的话,还可能为这次任务增加额外的战果。
“继续在郊区上空向正南方向和东京东区中心方向低空飞行。升到一千二百英尺的空中,转向西南方向飞去,向极易起火的地区投下炸弹,”杜立特一面丢下第一颗高爆炸弹,一面如实地记着航空日志。“高射炮火非常猛烈,但只有一架飞机差点被击中。一下降到房顶高度,然后钻进西郊低空的烟雾之中,随后调头向南飞到海上”。警报器再次拉响了。在午餐时间拥挤的街头和公园里,当第一批轰炸机掠过上空的时候,人们不约而同地向头顶望去。人们挥着手,以为是日本空军在作逼真的表演。只有当爆炸震撼着首都,滚滚浓烟升起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这是真的轰炸。
在撤退的航空母舰上监听东京广播电台的船员,从播音员声音后面颤悠悠的警报声中,知道了杜利特的飞机已经到达城市上空。在后来的二十分钟里,另外十架美国轰炸机掠过头顶,城市里发生了一连串的爆炸,这十架飞机遇上了大风,和头两架飞机拉开了距离,但是飞机从四面八方飞来,继续制造了混乱。另外三架B-25轰炸机同时到达名古屋、大阪和神户的上空,日本战斗机驾驶员不知所措,好半天弄不清楚袭击是从哪个方向来的,美国轰炸机趁机向东逃往中国海,日本战斗机想追也来不及了。
5.尾声
袭击日本的16架飞机全部脱离目标上空。其中1架受伤飞往海参崴,而后被苏联扣留。其余15架飞机均飞往中国,目标是中国湖南株州机场,但由于黑暗、大雾和缺油,飞机均没有到达目的地。15架飞机散落在中国浙江和江苏,75名机组中,3人在飞机迫降时遇难,8人跳伞在日本占领区而被日本俘虏,其中只由4人在战后幸存。杜立特的降落伞徐徐落在农田里,而后杜立特被中国农民救起,杜立特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是在天上打日本的!”,这就足够了。杜立特与其余63名机组人员随后均被中国军民的护送到后方,而后辗转回国。1990年,健在的机组还组织了聚会,并邀请当时保护他们的5名中国老人参加。
除了破坏九十座建筑物和造成几十名平民的死亡以外,这次袭击没有造成多少实际的损失。但是,正如总统所预料的那样,它直接地激发了美国的士气,“杜利特干得漂亮”洛杉矶时报赞扬说。罗斯福为这件事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他说,这次进攻是从“香格里拉”发动的。“香格里拉”是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的神秘天堂,以此掩盖使用了航空母舰这一事实。
空袭使日本参谋本部颜面尽失,因为没有情报表明美军航母上有双发飞机,所以空袭过后数日内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将一系列的情报联系起来,包括发现美舰队、遭到空袭、在中国发现飞机残骸以及用严刑拷打从俘虏那里得到口供,才明白袭击的发动过程。随后联合舰队立即组织截击迈克特遣舰队。但哈尔西的特遣舰队轻易地躲开了追击的飞机,舰队穿过阴霆雾障飞速航行,几天以后,日本帝国海军放弃了追逐。
B-25轰炸机
百科名片
B-25轰炸机1938年3月,美国空军提出了对双发中型轰炸机的最低要求:载弹1200磅、航程1200英里、速度大于200英里/时。波音、麦道、贝尔以及北美公司出标,最后北美中标,B-25随后亮相。二战结束前最好的战斗机P-51也是北美的产品。
目录
- 简介
- 空袭东京
- B-25在太平洋中战争
- 发展情况
- 美军首次轰炸东京秘闻
【简介
B-25米切尔(Mitchell)中轻型轰炸机B-25是二战全球战场中最为优秀的中轻型轰炸机之一,它以“米切尔”命名,以纪念一战中美国指挥官威廉.米切尔(WilliamMitchell),在空军从陆军分离的过程中,米切尔作出了重要的贡献。B-25也是美国空军为数不多的以名字命名的飞机。B-25轰炸机(15张) B-25主要由美国空军配备,美海军也配备相当数量的B-25,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帝国。通过租借法案,英国皇家空军、苏联空军、澳大利亚、荷兰等地也有为数不少的B-25。 B-25轰炸机综合性能良好、出勤率高而且用途广泛。由于它在二战争中参加了空袭东京的战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成为明星战机。【空袭东京
日本航母编队偷袭珍珠港,对美国是个沉重打击,使美国上下受到极大震动。对于美国海军来说,这是一个奇耻大辱。美国海军决意要进行报复。为此,美国太平洋舰队决定对日本发动一次空袭,目标是日本首都东京。 日本远离美国,当时的美国远程轰炸机无法抵达日本本土,只能依靠航空母舰。当时美国航母上的舰载机作战半径小,航空母舰必须驶近日本本土才能进行空袭。而航母驶近日本本土,又会遇到日军陆基轰炸机的威胁,这样,美国航母会成为日军轰炸机的攻击目标。美国海军经过精心策划,决定让美国“大黄蜂”号航母载着美国空军的轰炸机B-25去袭击东京。 为了完成空袭东京的任务,B-25轰炸机进行了改装。1942年2月3日,改装后的两架B-25B在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证明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此后二十四个机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跑道上标出的模拟飞行甲板上演练短距起飞滑跑。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在适当的逆风情况下,B-25在450英尺就可以离地。 1942年4月13日,“大黄蜂”号航母编队与担任支援任务的美国第16特混舰队在太平洋预定海域会合。两支航母编队会合后,一齐向日本东京方向驶去。这次空袭行动的总指挥是哈尔西将军。4月18日清晨,“大黄蜂”号航母距离日本海岸800海里。在海上作业的一艘日本渔船发现了在海上航行的美国特混舰队,立即用渔船上的无线电向日本大本营作了报告。 “大黄蜂”号上的报务员截获了日本渔船的无线电报,立即进行报告。美国特混舰队总指挥哈尔西将军心头一震,美国特混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不能按原计划进行了!于是,哈尔西将军命令“大黄蜂”号上的B-25轰炸机提前起飞。 8时15分,“大黄蜂”号航母拉响了战斗警报。舰长米切尔将军发出了轰炸机出击命令。一架架B-25轰炸机从甲板上起飞。 9时20分,16架B-25轰炸机全部升空,它们在杜立克中校率领下杜立特轰炸东京图集(11张),向日本东京方向飞去。B-25轰炸机飞走后,“大黄蜂”号航母编队迅速驶离危险海域,返回航母基地。16架B-25轰炸机飞达日本海时,超低空飞行,躲避了日军的战斗机和高炮群。中午时刻,16架B-25轰炸机出现在日本东京上空,在日军还未反应过来时,美国的B-25轰炸机就投下几十枚炸弹,轰炸了东京等城市,而后飞机飞往中国。16架飞机由于跳伞和迫降全部损失,但绝大部分飞行员在中国获救。尽管轰炸造成的实际损失微不足道,但这次行动对美日双方以及战争进程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即使B-25只制造出这16架,完成东京之行就足以使其名垂青史。 这个真实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东京上空三十秒》。【B-25在太平洋中战争
B-25轰炸机在太平洋中战争有许多出色表现,战争中期,B-25参与使用了类似鱼雷攻击的“跳跃”投弹技术。飞机在低高度将炸弹投放到水面上,而后炸弹在水面上跳跃着飞向敌舰,这提高了投弹的命中率,并且经常炸弹在敌舰吃水线以下爆炸,杀伤力增大。 另外,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为适应战事的需要,B-25进行着不断的改装。例如,1943年,在两栖支援任务中,美军发现飞机的扫射比投弹能够更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对B-25的机炮进行了加强和改装,改装的最终结果竟然在B-25G型机头上加装了77mm的M4加农炮,这是二战实战中飞机上的最大口径的火炮。在1943年的新不列颠和俾斯麦海等的战役中,这种77mm火炮对付运输船和登陆艇等移动迅速的小型船只非常有效。实际上直至战后AC130上的105mm榴弹炮的出现才超过了B-25G的记录。但1944年时,M4火炮已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目标,北美就拆掉了可移动的机头而改装成二战结束时的最终型号B-25J,主要用于完成其轰炸任务,但其各个方向上仍装有18挺0.5英寸的机枪。从B-25改装的情况就可以对其广泛的用途窥见一斑。【发展情况
在美国强大的战争机器下,停产前各型B-25共生产了9800余架,这一数量超过任何美国的双发飞机。 型号B-25J 制造商北美公司 发动机2发,莱特R-2600活塞发动机,每发1700马力 航程1350英里(2173公里) 巡航速度230英里(370公里)/小时 最大速度272英里(438公里)/小时 升限25000英尺(7619米) 总重28460磅 载弹3000磅+18挺0.5英寸机枪 长度52.1英尺(16.13米) 翼展67.7英尺(20.6米) 机组人员5人:机长、副驾驶、投弹员兼领航员、通讯员兼机枪手、机枪手【美军首次轰炸东京秘闻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多路突击,肆虐一时,美军及其盟军一溃千里。由于美军连遭挫折,国内军内笼罩着一片失败情绪,美军统帅部感到,要想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必须首先打击日军气焰,鼓舞本国士气。但是在当时要打胜仗,美军颇感力不从心。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采取代价较小,成功把握较大的步骤,首先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以从心理上震撼日军,挫敌锋芒。 1942年1月的一天,在美军统帅部的作战会议上,罗斯福对他的陆海空三军将领们说:“日本人欺人太甚,你们应尽快寻找办法轰炸日本本土,要轰炸日本的心脏东京,给它点颜色瞧瞧!” 将军们面面相觑,参谋总长马歇尔说:“日本本土防卫森严,防空火力非常强大,我们残存的基地离东京最近也有上万里,这么遥远的距离,没有哪种飞机能飞得到。”海军上将金梅尔说:“我倒有一个主意,能不能用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在靠近日本本土后起飞去轰炸?”陆军航空队队长威廉说:“谈何容易!日本本土700海里外有雷达哨艇巡逻,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必须从相隔750海里以外的地方起飞,才不至于被发现。执行任务后再飞回来,往返航程得1500海里以上,这对舰载机来说,是办不到的。”金梅尔想:也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倘若舰载机执行任务时,日本飞机要是袭击等待空袭返航的航空母舰,那可怎么办? 一时,将军们被难住了。散会后,金梅尔把这个问题讲给了他手下的参谋们,让大家也想想办法。其中有一位叫萨姆的作战参谋是个善于动脑筋的“机灵鬼”,心里老在打主意。一天,他突然找到金梅尔说:“我们海军舰载机航程短,但陆军的B-25远程轰炸机的航程有1000多英里,这种飞机要是能在航母甲板上起飞,就可以在日本雷达哨艇警戒网之外起飞,轰炸东京就不成问题了,而且完成任务后,可以继续飞到中国大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我马上去向总统报告。”金梅尔立即驱车去了白宫。 罗斯福总统一听,拍案叫绝,立即打电话给陆军部长史汀生,并叫来马歇尔,大家一论证,都认为不错。关键的问题是看B-25轰炸机是否能在500英尺的航母甲板上起飞,如果能够飞得起来,那一定会给日本来个突然袭击。 根据总统的命令,陆军航空队队长威廉带着萨姆来到佛罗里达州埃格林机场。在那里他们走访了几次打破飞行记录的飞行员杜立特中校。杜立特中校一听要轰炸东京,显得异常兴奋,当即表示:“行,没有问题,只要轰炸机稍加改装,航空母舰的操作规程也进行些改变,我保证能成!”消息很快传到了白宫,罗斯福总统立即下令:“3天之内,拿出轰炸东京的完整计划来!” 在马歇尔和金梅尔将军的领导下,3天之后,一份完整的计划送到了罗斯福手里。计划上写着:“轰炸东京的任务由航空母舰‘大黄蜂’号担任。因为飞机体积过大,又为了隐蔽,‘大黄蜂’号只载16架B-25轰炸机,而且全部藏在甲板下。为了‘大黄蜂’的安全,由航空母舰‘企业’号负责空中支援。航空母舰在B-25轰炸机起飞之后,为了避免日机攻击,立即返航。B-25轰炸机执行任务后不再飞回母舰,而是飞往中国浙江省的衢州机场……” 罗斯福十分满意,最后在报告上大大地写了两个字:“执行”。 经过一个多月的严格训练,杜立特亲自训练出24组能够承担此次飞行任务的机组人员。1942年4月2日,“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载着杜立特等机组人员,从旧金山起航。16架B-25轰炸机,经改装后增设了油箱和假机尾机关枪,小心谨慎地滑落在飞行甲板下边。4月8日,“企业”号航空母舰离开珍珠港,在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的护航下,去与“大黄蜂”号会合。 两天后,在日本联合舰队“赤诚”号的作战室里,电传兵递给草鹿参谋长一份电报,上面讲的是截获美国两支舰队于珍珠港来往电报的信号。草鹿召开参谋人员会议分析情况。众军官一致认为:如果美国舰队继续西进,就要警惕他的目标是要进攻日本本土。但是美国舰队必须驶到离东京400海里的海面,飞机才能起飞,而目前日方的侦察网离海岸有700海里……草鹿最后总结说:“等等再说,反正在美机起飞前,我们有充分的时间攻击敌机。” 4月16日,也就是美军两支舰队会合后的第3天,在杜立特中校的带领下,16架B-25轰炸机先后起飞,直奔日本本土,其中有13架的目标为首都东京,另外3架分别轰炸名古屋、大阪和神户。9点45分,一架日军巡逻机报告,在离本土约600英里的上空发现一架向西飞行的双引擎轰炸机。但是,日军统帅部谁也不相信这个报告,因为美国航空母舰上没有双引擎轰炸机,空袭最早也得到次日上午才会来临,只有到那时,敌母舰才能开到离海岸300海里以内。几乎没有人相信,美国飞机能飞到东京上空进行轰炸。 说来也巧,就在最后几架轰炸机飞离“大黄蜂”号的时候,东京开始防空演习。这次演习气氛松懈,连警报也没拉。只见几十架日军战斗机在空中拉架式、显本领,市内许多高楼上系着五颜六色的警报气球,而市民们不但没有进防空洞,反而扶老携幼地在大街上看飞机翻跟头。与其说它是一场演习,倒不如说它是一场防空表演更合适。在很多日本人心目中,觉得这只不过是多此一举:大日本皇军不但在中国东北、华北、中南,而且在南洋、南亚都取得了一串接着一串的胜利。就连美国老爷的屁股也可以随便摸一摸,珍珠港一战,不是把它打得一败涂地了吗?总之,大日本皇军是不可战胜的,大日本帝国是惹不起的……。 到了中午,演习结束。大部分气球已收了下来,只有3架战斗机在东京上空懒洋洋地盘旋着。几分钟后,杜立特等飞到日本沿海。恰好日本法西斯头子东条英机正乘着一架飞机去视察水户航空学校,准备切过美机飞来的航线在附近的一个机场降落。这时从右方飞来一架双引擎飞机,东条的秘书西浦大佐觉得这架飞机“样子挺怪”。飞机飞近了,连飞行员的脸都可以看见了,他猛然醒悟,大喊:“美国飞机!美国飞机!”东条大惊失色,不觉出了了身冷汗。 中午12点30分整,杜立特到达了目标上空。玩兴正浓的东京市民,看见头上出现了一批双引擎飞机,不少人还以为是皇军的又一架新型飞机要开始表演了,有的人在数着:“1架、2架、3架……一共13架。”美军的炸弹终于扔下去了,他们没有遇到战斗机或高射炮的有效抵抗。除了弹着点及其附近的人们之外,东京的市民都以为美机这场空袭不过是逼真的防空演习的高潮。 美国轰炸机“光顾”东京,使日本举国上下极为惊恐。战争狂人东条英机对海陆军未能加以防范大发脾气。他认为这是“皇军的耻辱”。山本大将对此又惊又愧,他把追击美舰的任务交给参谋长宇桓去指挥。自己则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侍从们从未见过他的脸色如此苍白,精神如此颓丧。宇桓将军当晚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必须查明敌机的型号和数量,从而改善未来对付敌人攻击的反措施。总之,今天的胜利属于敌人。” 这次空袭摧毁了90座建筑物,就物资破坏而言,虽然价值不大,但对这个世世代代以为日本本土不会遭受攻击的民族,在心理上引起了难以言状的震动。对日本帝国参谋本部更是有着巨大的心理冲动。陆、海军将领们丢尽了脸,他们由于愤怒作出了过分的反应:打乱了日军的战略步骤,促使其迫不及待地分兵向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两路进军,播下了以后一败再败的祸种。就美国来说,此举使珍珠港事件以来感到颓丧的美军士气为之大振。长江捞出神秘铁坨:或为二战时美军B-25轰炸机
2012年08月08日 09:56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5)5▲万州博物馆工作人员查看飞机残骸。
飞机残骸蒙皮上标注有431字样。 记者 匡丽娜 摄
图为中美混合联队的3架B-25J轰炸机。 万州区博物馆供图
万州一艘采砂船,从长江里挖出一块“铁坨坨”,上面有阿拉伯数字编号,还有一串英文字母。是船舵?是飞机残骸?一时间,这一话题成万州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争相猜测这一坨铁的“前世”究竟为何物。8月7日,记者前往万州打探。
据挖起这块“铁坨坨”的“清江9号”采砂船船员汤卫东介绍,8月1日上午9点过,“清江9号”采砂船在万州红砂碛江边准备收工起锚,突然,搅动船锚的钢丝停止不动,似乎被江底什么东西卡住了。汤卫东隐约在翻滚的江水中看到一大块黑乎乎的铁块。
“像是一大块铁皮!”
船长开足马力,钢丝颤巍巍地搅动上来,缠绕在钢丝上的铁块随之冒出水面,众人赶紧连拉带拖,把铁块弄到甲板上。
“这是啥子哟!”众人抹了一把汗,将“铁坨坨”翻来覆去看了个究竟。
“是废弃的船桨!”
“不像,你们看,上面还有阿拉伯数字哟!”
“不如当废铁卖,看着有好几百斤,可以卖个好价钱。”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汤卫东给江边收废品的老板杨德平打了个电话,让其来看个究竟。
杨德平闻讯而来,他把铁块里的泥沙冲洗掉,里面竟又露出一串英文字母。
“这好像不是船舵,制材是铝合金,应该是飞机零件!”平时喜欢了解军事的杨德平一番话,让众人大吃一惊。
他们不敢随意处理这块铁块,将其运到了杨德平的小渔船上。8月3日,得到消息的万州区文管所和万州渔政将这块铁块运回了万州区博物馆。
“采砂船在江里挖到宝了!”这一消息在万州不胫而走,人们绘声绘色演绎着,不少人还言之凿凿:不信?都运到博物馆去了哦!
8月7日,记者在博物馆仓库里看到了这块“铁坨坨”。它长约2.7米,最宽处约有1.3米,因为在水中浸泡时间较长,其表面附着有一些藻类物质,但通体却看不到锈迹,上面有一根钢丝,刚韧有力,像新装上去一般。“铁坨坨”表面为银白色,一边印有阿拉伯数字“431”,另一边印有一串大写的英文字母,依稀可辨“CLAD-24SOANA·13”等字样。其本身并不太重,两个成年男子可轻松搬动。
“听那几个船工说,他们刚刚把残骸打捞上来的时候,上面还有一盏小灯泡,可惜在搬运的过程中弄碎了。根据材质,我们推断这可能是抗战时期坠毁的飞机残骸。”万州博物馆业务部主任李应东说。
李应东表示,博物馆已将这一物体的照片送往相关专家,以及放到网上,希望尽快查实其真实身份,相信不久即有结果。
“铁坨坨”真实身份3大猜测
“清江9号”采砂船从长江里挖出的这块“铁坨坨”,经万州博物馆初步推断,可能为抗战时的飞机残骸。但究竟是何种飞机?它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人们目前有三种推测。
推测1 前苏联空军库里申科驾驶的飞机?
1939年,库里申科和考兹洛夫率两个轰炸机大队来华,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同年10月,库里申科接到作战命令,出击日军某军事基地。编队飞临武汉上空时,遭到日军机群的拦截。经过激战,击落6架敌机。但他的飞机遭到重创,仅以一个发动机沿着长江向驻地返航。到达万州上空时,机身失去平衡,难以控制,飞机迫降,库里申科由于长时间驾机,劳累过度,再也无力跳出机舱,献出了年轻生命。
“有人曾怀疑这是库里申科驾驶的飞机残骸。”万州区博物馆业务部主任李应东却否定了这一说法。他说,根据《万州县志》记载,1939年,前苏联空军志愿队大队长库里申科驾驶飞机,在武汉与日军飞机恶战后受伤,沿长江回飞,在万州坠毁。但通过对比资料,我们发现库里申科驾驶的飞机上,并没有上述这些数字和字母。
推测2 二战时美军B-25轰炸机?
“这段飞机残骸应该是美军飞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约研究员唐学锋看了这一物体的照片后认为,这段金属物应是飞机的零件,上面的英文大致意思为“铝合金”和“雷诺兹”。前者可能是指飞机的制材,后者可能为人名,且有可能是飞机驾驶者的名字。
“但是,这段飞机残骸不太可能是日机或者前苏联援华的战机或者轰炸机。”唐学锋说,因为两者不可能在飞机上标识英文字母。同时,美军飞机出现在长江流域是在1942年以后,所以他认为,“残骸所属的飞机,出现或者坠江的时间应该是在抗战中后期。”
为尽快查找残骸的真实身份,万州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将残骸的图片放到国内某军事论坛上,希望熟悉军事的网友提供一点线索。
有网友指出,残骸属于二战时美军B-25轰炸机的尾翼。该网友指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中美混合团的飞机的垂直尾翼有‘431’开头,所以,这段残骸应该属于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中美混合团的飞机,即‘飞虎队’。”
有网友跟帖称,“二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支援了中国大量的飞机,而B-25轰炸机是中国抗战后期的主力中型轰炸机,在万州附近的梁山(现为梁平)机场,就曾经驻守过B-25轰炸机队。”
“在梁平曾经有B-25轰炸机坠毁,会不会就是那架飞机?”
然而,万州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查阅资料后将其否定。他称,“在梁平确实曾经有B-25轰炸机坠毁,但是是撞击山体后坠毁。所以我们又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万州区博物馆查证相关资料后初步推测,“铁坨坨”为抗战时期B-25轰炸机残骸,极有可能是飞虎队的飞机。
推测3 上游坠毁沿江水冲到万州?
万州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长江万州段,历史上从未有过飞机空战的战史,残骸会不会是从上游坠毁,然后沿江冲到万州?
记者从老船工那里了解到,万州红砂碛属于回水地段,三峡工程蓄水以前,每当涨水,很多东西会从上游冲击下来沉积在这里,被泥沙掩盖。采砂船作业将泥沙挖去,残骸这才重见天日。
据了解,目前,万州区博物馆已经与美国空军历史研究学会取得联系,并将相关照片传给对方,究竟该残骸属于什么型号的飞机,本报将继续关注。
B-25轰炸机曾在中国参战
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B-25轰炸机是美国北美飞机公司在二战中研制的,为盟国取得战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B-25也曾在中国参战,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8月7日,万州区博物馆文物专家向记者介绍了有关B-25轰炸机的有关情况。
这位专家称,通过现场查看,他们目前比较倾向于“该残骸系一架二战时期美军中型轰炸机B-25的垂直尾翼的一部分”这一说法。通过蒙皮上的编号“431”判断,该机应该隶属陈纳德领导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中美混合团。
据介绍,1941-1942年初,中国空军可用于作战的飞机连100架也不到,连战时首都重庆的空防安全都无法保证。1943年,中国政府接受陈纳德的建议成立了中美混合联队(CACW),并在英属印度的卡拉奇建立作战飞行训练中心,教官、队长均由美国军官担任。拨给CACW的B-25大部分由美国北美公司位于田纳西州孟菲斯的工厂生产。
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前身是鼎鼎大名的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装备有B-24、B-25、P-40、P51等美制主力战斗、轰炸机,其中部分B-25轰炸机常驻临近万州的梁山机场。第十四航空队在二战期间立下赫赫战功,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 匡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