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幽默故事 萧伯纳幽默
早在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林肯很有把握地答:“答一道难题吧。”“那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鸡生的。”老师又问:“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这已经是第二道题了。”林肯微笑着说。
一次,林肯步行到城里去。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开来时,他扬手让车停下来,对司机说:“能不能替我把这件大衣捎到城里去?”“当然可以,”司机说,“可我怎样将大衣交还给你呢?”林肯回答说:“哦,这很简单,我打算裹在大衣里头。”司机被他的幽默所折服,笑着让他上了车。
林肯当过律师。有一次出庭,对方律师把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讲得听众都不耐烦了。好不容易才轮到林肯上台替被告辩护,他走上讲台,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两口水,接着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再脱下外衣放在桌上,又再喝水,再穿衣,这样反反复复了五六次,法庭上的听众笑得前俯后仰。林肯一言不发,在笑声过后才开始他的辩护演说。
林肯的脸较长,不好看。一次,他和斯蒂芬•道格拉斯辩论,道格拉斯讥讽他是两面派。林肯答道:“要是我有另一副面孔的话,我还会戴这副难看的面孔吗?”
有一次,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一个外国外交官向他走来说:“总统先生,您竟擦自己的皮鞋?”“是的,”林肯诧异地反问,“难道你擦别人的皮鞋?”
有人认为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不够强硬,对他说:“你为什么要让他们成为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消灭他们才对。”“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使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
又有一次,一个妇人来找林肯,她理直气壮地说:“总统先生,你一定要给我儿子一个上校的职位。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因为我的祖父曾参加过雷新顿战役,我的叔父在布拉敦斯堡是惟一没有逃跑的人,而我的父亲又参加过纳奥林斯之战,我丈夫是在曼特莱战死的,所以……”林肯回答说:“夫人,你们一家三代为国服务,对国家的贡献实在够多了,我深表敬意。现在你能不能给别人一个为国效命的机会?”那妇人无话可说,只好悄悄走了。
林肯的成长故事
2009-06-23 11:09:10 作者:佚名 来源:百度空间 浏览次数:283 网友评论 3 条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他出生于社会低层,具有勤劳、俭朴、谦虚和诚恳的品格。在任职期间,他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签署了著名的《解放宣言》,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四年国内战争中,他领导联邦政府同南部农场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林肯于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妈妈的手,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深受人们的爱戴。从平民到总统,林肯经历了常人不及的坎坷和曲折。
林肯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他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
但是,林肯的成功离不开良好家庭教育的影响。林肯有两位母亲,一个是他的生母,一个是他的继母,林肯不幸青少年失母,但又有幸得到一个深爱他、并支持他的继母。林肯的成功离不开他的两位伟大的母亲。
第一个母亲:品质的培养
林肯的母亲南希是位个性善良,甚至有些羞涩的妇女。在决定事情时由于胆子小,通常是不主动,但林肯5岁时,她突然变得胆大起来。
“孩子必须上学。”她说。林肯父亲托马斯开始反对:“读书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是不要紧的。另外,你需要他们在家帮忙,他们很快就是个好帮手了。”但在母亲的坚持下,林肯和姐姐都进入了两英里远的一所学校。
“你们今天学了什么?”尽管很累,但南希还是常常问林肯。一次,林肯天真地问着他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名词:“妈,什么是解放?”南希屏住了气,用目光注视着他:“解放,就是自由,就是属于自己而不像奴隶一样属于别人。这是每个人应当有的权利,不管是什么肤色,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
孩子严肃地点了点头。南希心里轻松了,虽然她无法确定这番话对这个幼稚的孩子所产生的影响,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她的这番话,影响了一个国家的进程,这番话对孩子心灵的震动是无法形容的。
就是这个令人尊敬的母亲给予了自己的孩子以崇高的品质。
第二个母亲:伟大的爱与帮助
孩子的心灵向往爱,无私的爱。爱对于他的成长有莫大的作用,爱将促使他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但仅有爱还是不够的,孩子的心灵渴望知识,渴望理解,渴望尊重。而林肯的继母萨利确实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切实做到了这一点。
自从萨利来后,家务事就不用林肯操心了。他又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了。看到他如此爱读书,萨利就给他找来更多的书,生日时送给林肯一本他盼望很久的《英语缀字课本》。这些书可乐坏了林肯,他又可以重新徜徉在书的海洋中了。从这些书中他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能在以后取得伟大的成就,他不能不感谢他的第二个母亲——萨利。
母子俩有了共同语言,孩子爱着继母,而继母也继续用无私的爱来关心他,帮助他。1823年秋末的一天,他装着一肚子新闻去见萨利:“妈,您猜怎么啦?人家说,阿泽尔·多西要办一所学校。我真希望也能去。”萨利很高兴,她决定支持儿子。在她的坚持下,林肯的父亲终于同意了。这对于他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的。
不管是在以后的生活中,还是在他走进社会、步入政坛后,萨利始终是林肯身后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从一位平民到总统,可以说,林肯经历了许多令他难以忘怀的痛苦过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倍受艰辛的人,改变了美国历史的进程。不可否认,这与他勤奋刻苦的精神、不屈的斗志及良好而珍贵的家教是密不可分的。
林肯生活在一个拓荒者的家庭,可以说是不幸的。但是,他又同时拥有两个伟大的母亲,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与影响导致了他的成功。
林肯说过一句话:“我的一切,都源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有人问:“你指的是哪一个母亲?”“两个。”他肯定地回答。
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
林肯的故事
1863年7月1日到3日,“盖茨堡战役”展开,至7月4日晚上,李将军开始向南方撤退,只见前方是高涨的河水,后方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李将军进退无路,真是陷入了绝境。林肯见了,知道是天降的大好良机,只要打败李将军的军队,战争很快就可以结束了。于是,他满怀希望地下了命令给米地将军,要米地立刻出击李将军的军队,不用通知“紧急军事会议”。林肯不但用电报下令,并且另派专差传讯,要米地马上行动。
而米地将军完全违背林肯的命令,先行通知“紧急军事会议”。他迟疑不决,故意拖延时间,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河水退了,李将军和军队越过波多马克河,顺利南逃。
林肯勃然大怒。“老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只要我们伸出手,他们必定跑不掉的。难道我说的话不能让军队移动半步?”
极端失望之余,林肯坐下来给米地写了一封信,表达他内心的极端不满。他写道:“期盼你会成功是不智的,而我也并不期盼你现在会做的更好。良机一去不再,我实在深感遗憾。” 米地接到这封信一定会非常懊丧。
而事实是,米地从没见过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把它寄出去。这是他死后,别人在一堆文件中发现的。
我想,林肯在写完这封信后,想到自己也许不该这么性急。坐在安静的白宫里发号施令很容易,如果自己也身在盖茨堡,像米地一样每天看到许多人流血,听到许多士兵哀号,也许就不会急着要攻打敌人了。如果我的个性像米地一样畏缩,大概也会做同样的决定吧。无论如何,现在木已成舟,把这封信寄出去,除了让我一时觉得痛快之外,没有别的用处。米地会为自己辩护,会翻过来攻击我,这只有使大家都不痛快,甚至损及他的前途。
于是,林肯把信搁到一边。 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到的效果都是零。
林肯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学习到一点东西
潇洒一生2008 打个招呼 秀才三级
楼主帖子 楼主博客
复制 收藏 回复
发表于 2009-06-08 14:19 版主奖励:15点 下面是林肯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以收获一些东西。
一八六五年四月十五日,星期六的早晨,林肯躺在一家简陋的公寓的卧室中。这家公寓就在他遭到狙击的福特戏院对面。林肯瘦长的身体,躺在一张短短而往下沉的床上,靠床的沿壁,挂着一幅朋汉'马群展览会'的复制画,一盏煤气灯散发出幽黯、淡淡的光亮。
林肯躺着就将去世的时候,陆军部长斯坦顿说:'躺在那里的,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元首。'
林肯待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曾费了十年左右的时间,研究林肯的一生,同时我整整费了三年的时间,撰着了一部有关他的书,我替这部书题名叫'人们对林肯尚未清楚的一面'。
我相信我详尽的研究有关于林肯的人格,和他的家庭生活,已到任何人所能做到的极限。我又找出有关于林肯待人的方法,作特殊的研究。林肯是否有放任批评过 人?是的,当他年轻时候,在印第安纳州的鸽溪谷;他不但批评,且还写信作诗去讥笑人,他把写好的束西,扔到一定会给人捡到的街路上,其中有一封信,引起人 对他终身的恶感。
林肯在伊利诺斯州的春田镇,挂牌做了律师后,他还在报纸上发表他的文稿,公开攻击敌对他的人,但是像这样的事他只做了一次。
一八四二年秋季,林肯讥笑一个自大好斗的爱尔兰政客,这人叫'西尔滋'。林肯在春田的报上,刊登出一封匿名的信讽刺他,使全镇的人轰然大笑。西尔滋平时敏感而自豪,这件事激起他心头盛怒。当他查出是谁写这封倍时,跳上马,立即去找林肯,要和他作一次决斗。
林肯平时不愿意打架,反对决斗,可是为了顾到自己面子而不能避免下来。他的对手西尔滋让他自己选用武器。林肯两条手臂特别长,就选用了马队用的大刀,他同 一位西点军官学校毕业生学习刀战。到了指定的日期,他和西尔滋在密士失必河的河滩上,准备一战生死,就在最后一分钟,他们两方面的助斗者,才阻止了这项决 斗。
那次对林肯来讲,是桩最惊人、可怖的事。可是这件事在林肯待人的艺术上,却给了他一个极宝贵的教训。他、永远不再写凌辱人的信,、永远不再讥笑人家。从那时候开始,他几乎从不为任何事而批评任何人。
美国内战的时候,林肯屡次委派新将领,统率'波托麦克'军队,可是一个一个都遭到沉痛的惨败……使林肯怀着失望而沉重的心情,单独一个人在屋子里踱步。全 国几乎有半数的人,哗然指责这些不能胜任的将领,可是林肯保持着他平和的态度。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那是――'不要评议人,免得为人所评议'。
当林肯的妻子和有些人,刻薄的谈论南方人时,林肯总是这样回答:'不要批评他们,我们在相同的情形下,也会像他们一样。'
可是,如果有人有机会批评的话,那就是林肯了,我们看下面这个例证:
七月四日的晚上,南方'李'将军开始向南边撤退。当时全国雨水泛滥成灾,那时'李'带领败军到达波托麦克时,看到前面河水暴涨,使他们无法过去,而胜利的联军就在后面。'李'和他的军队,进退维谷,处于围困中。
林肯知道这正是个极好的机会,把'李'的军队俘虏,立即可以结束这场战争。林肯满怀着希望,他命令弥特,不必召开军事会议,而立即袭进'李'军。林肯先用电报发出命令,然后派出特使要弥特就即采取行动。
可是这位弥特将军,又如何处理呢?弥特所采取的行动,却跟林肯的命令相反。他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违反了林肯的命令,还迟疑不决的延宕下去。弥特用了各种借口覆电,实际上是拒绝进袭'李'军。最后河水降退,'李'和他的军队就这样逃过了波托麦克。
' 弥特这样做是什么用意?'林肯知道这件事后,震怒至极。林肯向他儿子劳白脱大声说:' 老天爷,这是什么意思……?'李'军已在我们掌握中了,祗要一伸手,他们就是我们的了……在那种情形下,任可将领都能带兵把'李' 打败,如果我自己去己经把他捉住了。'
在沉痛失望之下,林肯写了封信给弥特!林肯在他一生的这段时间中,他是极端的保守,用字非常拘谨的,所以在一八六三年里头,这封信出自林肯手笔,该是最严厉的斥责了。林肯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将军:
我不相信你能领会出,由于'李'的脱走,所引起的不幸事件,和重大的关系。他已是在我们轻易的掌握中,如果将他捕获,再加上最近我们其它地方的胜利,立即可以结束这场战争。
可是照现在的情形来推断,战事将会无限期的延长下去。上星期一你不能顺利的袭击'李'军,你又如何能再向他袭击……我不期望你现在会有多大的成功,因为你已让黄金般代 价的机会消失掉了,这使我感到无限沉痛。
据你的猜想,当弥特看到这封信后,他将会如何呢?
可是弥特从没有看到那封信,原因是林肯并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这封信是在林肯去世后,从他文件中发现的。
我有这样的想法――这只是我的猜想。林肯写了这封信后,望着窗外喃喃自语:
'慢着,或许我不能这样匆忙,我坐在这宁静的白宫里,命令弥特进攻,那是一桩很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如果我到了吉地司伯,我也看到弥特上星期所看到的那么多 血,我的耳朵也听到死伤者的呼叫、呻吟,也许我也不会急于要向'李'军进攻……如果我也有跟弥特一样懦弱的个性,或许我所做的,会跟他做的完全一样。
现在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了,如果我发出这封信,固然解除了我心一果的不愉快,可是弥特也会替他自己辩护。在那种情形下,他会谴责我,引起他对我的恶感,而且会损伤他以后做司令官的效果,甚至还会逼他辞去军队的职司。'
有我想象中那回事后,林肯没有把信发出,就放在一边了。因为林肯从苦痛的经验中知道,尖锐的批评、斥责,、永远不会有效果的。
罗斯福总统曾经有这样说过,当他职任总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会把座椅往后面一靠,仰起头,朝着写字台壁上,那幅很大的林肯画像看去。他这样问自己:'如果林肯处在我眼前这种困难下,他将会如何?他将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以后我们如果想要批评人家时,让我们从口袋拿出一张五元的钞票来,看看钞票上林肯的像,这样的问自己:'如果林肯遭遇到这类的事,他将会如何的去处置呢?'
更多阅读
皮格马利翁四 萧伯纳戏剧图7幅 皮格马利翁与伽拉忒亚
图11912年萧伯纳创作了话剧《皮格马利翁》(图1),与希腊神话的《皮格马利翁》不同,萧伯纳的戏剧的剧中人都是真人。神话中是皮格马利翁将他的雕刻品改变为人。萧剧中则是把一个贫民区的卖花女改造成为能按上层社会贵妇人的语言举止行动
作文素材:《罗素看萧伯纳》《我不是找死,我找的是出路》《萧伯
罗素看萧伯纳韦伯夫妇是19世纪英国知名的社会活动家、费边社的组建者。这对夫妇求才若渴,自家庄园里经常宾客满座,大有当年孟尝君养食客三千的豪情。宾客多半是年轻人,其中一个是萧伯纳。萧伯纳那年27岁,读了一肚子书,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可
读《林肯传》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摘抄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第16任总统(任期:1861年3月4日-1865年4月15日),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从花城出版社2010年5月1日第一版出版的艾米尔·路德维希的《林肯传》中,我们更
电影《林肯》:严肃地还原历史,一样很有看头
《林肯》:严肃地还原历史,一样很有看头《一夜风流》的导演兼制作人弗兰克·卡普拉曾说过:“在好莱坞,能够按照自己想法创作的导演没有几个。”好在,“老顽童”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算一个。《林肯》可以说是斯皮尔伯格迄今为止
人生责任与使命 萧伯纳论人生使命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科尔顿说:"人生中只有一种追求,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