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期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 选修5有机化学方程式

课时

教学内容

课标要求

省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建议

学生

自主学习

校本专题

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点,列举按碳的骨架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2.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典型代表物。

3.知道通过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1.作为本节课的科学方法,分类的思想和意义已经在必修1中被学生所认识,因此教师本节课关于分类方法的教学应侧重在两个方面的引导:一是为什么要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二是怎样的分类方法更有利于人们认识有机物?(分类的科学性)。

2.结合分子中碳的骨架、官能团推导有机化合物的通式。

利用球棍模型,让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动手插接、组装有机物分子模型,并将组装好的有机物分子模型,按不同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根据浏览到的各种有机物分类方法,并对提供的有机物进行分类。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这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2.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其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并能书写其结构简式。对映异构和手性分子不作要求。

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

正确写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1.归纳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2.运用球棍模型、多媒体软件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烯烃的顺反异构等。学会上述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学生分小组依据碳价四面体理论,运用球棍模型制作C3H6、C4H8、C2H6O的 分子结构,找出这些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时考虑三种异构形式(碳链、官能团位置、官能团异构)。

在学校的校园网上,为学生设计、提供可以进行自主、互动学习的网页。确认提供的有机物中哪些属于同分异构体?哪些属于同一物质?哪些属于同系物?

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烷烃、烯烃、炔烃和苯的同系物。烷烃命名限于5个碳原子之内。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名称。

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的几个原则(选主链、碳编号、写支链或取代基名称等)。

1.注意简单的烷烃、烯烃、炔烃命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注意俗名与系统命名法的区别和联系。

自己尝试理解系统命名法。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相关怎样选择“主链”?怎样确定“支链”的位置、种类和数目?

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分离、提纯)

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1.知道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层析、渗析等是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2. 了解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并初步掌握其基本操作技能。

3.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方案。

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方法。

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方案。

可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必修模块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课题的学习系统了解。

课后可以把分离和提纯的几个操作: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和重结晶进行比较,区别这些操作的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

组织学生观看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的实验录像或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做,了解各项注意事项,并分小组交流心得。并以文字记录过程。

5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了解李比希法定量分析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一般方法,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知道质谱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一种方法。

3.知道可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化学实验方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4.根据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其分子式。

5.能正确书写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1.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

1.可介绍质谱法与李比希法相结合,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

2.观察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试验,如葡萄糖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检测。

根据学校的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有条件的大学或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参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仪器及其实验操作过程。也可观看相关录像。

6

复习课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五同”(同种物质、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区别

1.学会书写除烷烃外的其他单官能团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名称。

7

复习课二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8

脂肪烃(烷烃和烯烃、烯烃的顺反异构)

以烷、烯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1.以烷、烯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能根据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烯烃的顺反异构。

帮助学生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烷烃和烯烃。同时对比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和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类比推理和迁移能力。在学习顺反异构时,可结合球棍模型或计算机演示顺反异构体的空间结构,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

注意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以及演绎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

通过创设情境或资料展示等活动探究,来进行研究讨论,通过对比思考,交流提高,总结巩固。

9

脂肪烃(炔烃和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以炔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1.以炔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能根据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

4.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烃的重要来源。

5.认识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6.知道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1.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在炔烃的教学时,可以从结构出发,围绕“实验证明乙炔的不饱和性”这一主题,对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实验进行整合教学。

学生分组设计制取乙炔的实验,并探究乙炔的化学性质。

10

芳香烃

以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1.以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能根据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时可以通过比较苯和甲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要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芳香烃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芳香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设计一次以“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课题研究的活动。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苯的毒性,了解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11

卤代烃一

认识卤代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认识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溴乙烷的结构特点。

溴乙烷的结构特点。

帮助学生认识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及官能团对其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并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卤代烃有哪些?其用途是什么?卤代烃的物理性质是什么?长期接触卤代烃对人体会有何危害?对环境有何危害?

组织学生完成以“氟利昂的使用及其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为研究课题。调查生活中使用氟利昂的情况,有哪些品牌的冰箱和空调是无氟利昂的,以及使用是何种制冷剂?并比较家用制冷剂和工业用制冷剂。

12

卤代烃二

知道卤代烃、醇的典型代表物的转化关系。

1.知道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2.知道卤代烃、醇之间的相互转化。

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明确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历程的影响的重要性

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13

复习课

以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官能团的特性及相互转化。

通过认识各类有机物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引导学生归纳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有机化学主干知识网。

14

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与烯烃、卤代烃、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醇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知道醇与卤代烃、烯烃、醛、羧酸之间的相互转化。

乙醇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由于本节内容较多,比较复杂,不建议把醇和酚的结构比较放在这进行。可以从醇和烷烃的不同对比引出醇的官能团。然后围绕—OH这一官能团,以断键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实验、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由乙醇再推广到其它醇类的性质及醇的分类等。

知道乙醇的消去反应、取代反应以及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分析酒的度数的表示方法;生活中真假酒的鉴别。了解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中的地位。

15

认识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与卤代烃、酯的转化关系。

1.认识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酚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知道酚与卤代烃、酯之间的相互转化。

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醇与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典型的一元酚,本节介绍了苯酚的酸性和取代反应,在呈现方式上主要是归纳推理式,通过实验现象归纳苯酚的性质;教材中通过“学与问”比较苯、苯酚和乙醇的性质,要求学生自主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知道醇与酚结构的差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查阅资料了解酚类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16

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与醇、羧酸的转化关系。

1.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醛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知道醛与醇、羧酸之间的相互转化。

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 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帮助学生在对比羟基和醛基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掌握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 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查阅资料了解乙醛的工业制法。

17

羧酸

认识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与酯的转化关系。

1.认识羧酸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羧酸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知道羧酸与酯之间的相互转化。

乙酸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乙酸的酯化反应。

帮助学生在复习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羧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乙酸的酯化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将乙酸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羧酸类化合物。

设计实验来比较乙酸、苯酚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查阅资料了解食醋的诞生与酿醋业的发展;醋酸在人类社会中的主要作用。

18

认识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与羧酸的转化关系。

1.认识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酯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知道酯与醇、羧酸之间的相互转化。

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基本规律。

帮助学生在复习乙酸乙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酯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乙酸乙酯的水解基本规律,并将乙酸乙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酯类化合物。

利用乙酸和乙醇的球棍模型,(其中乙醇中的氧原子用与乙酸中氧原子不同的颜色球代替,表示18O)分组插接乙酸乙酯的球棍模型,研究酯化反应的断键方式的不同对产物的影响。

了解酯类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做烧鱼时放入食醋和料酒既可产生香味、又能消除鱼腥味等)。

19

有机合成 (有机合成的过程)

1.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1.知道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2.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上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3.了解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的发生条件。

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以及相互转化。

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烃及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为有机合成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本节教学要在帮助学生复习再现烃以及烃的衍生物结构、性质、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机合成的过程:即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基本原则,初步学会使用逆推法合理地设计出有机合成的路线。

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有机化学知识的形成网络,为合成指定结构的有机物打下基础。

通过复习再现、资料给予、课件激发、课题研究等形式,分析有机合成过程,复习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关系。

20

有机合成 (逆合成分析法)

能应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途径,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初步学习逆向合成法的思维方法。

初步学习逆向合成法的思维方法。

分析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时,主要考虑如何形成目标化合物的分子骨架,以及它所含有的官能团。

查阅资料总结官能团引入和转化的一些技巧。同时了解有机合成的科学性、合理性、复杂性。

21

复习课一

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

以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官能团的特性及相互转化。通过认识各类有机物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引导学生归纳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有机化学主干知识网。

22

复习课二

加强有机反应机理的复习。

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通过实例帮助学生认识结构对性质、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23

油脂(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的概念、结构。

油脂的结构。

通过油脂组成和结构的教学,重点介绍油脂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油脂的加工和利用。在教学设计中,应突出油脂结构中酯的结构特点,强调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另外,肥皂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剂知识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

对比讨论“酯”和“脂”的概念,“油”和“脂肪”的概念。

组织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油脂与矿物油的鉴别课题的研究。

24

油脂(油脂的性质)

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氢化及皂化反应等。

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皂化反应、油脂的氢化的概念。

组织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食物油的变质问题;油脂与矿物油的鉴别;合成洗涤剂与水质污染问题等课题进行研究。

25

糖类(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

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正确判断单糖、二糖。

2.能举例说明糖类的化学性质。

3.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掌握葡萄糖、蔗糖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

引导学生探究蔗糖、蔗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

单糖、二糖、多糖的结构、性质的比较;

单糖、二糖、多糖之间的转化;实验室检验糖类水解产物的注意问题。

组织学生到医院调查化学知识在医疗中的应用(如糖尿病患者尿糖的检验方法及糖尿病食品);查阅资料调查自制甜酒酿;糖与人体健康;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食物中的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课题研究。

26

糖类(淀粉与纤维素)

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正确判断多糖。

2.能举例说明糖类的化学性质。

3.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掌握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与单糖的相互转变、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纤维素的酯化。

引导学生探究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27

蛋白质和核酸(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知道常见的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和谷氨酸。

2.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两性、成肽反应。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氨基酸的性质。

氨基酸的性质。

从官能团的角度理解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两性问题。

氨基酸的两性、成肽反应。

翻阅资料查看氨基酸的种类和用途以及相关的化学性质。

28

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酶、核酸)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2.了解蛋白质的水解、盐析、变性和颜色反应。

3.知道酶催化的特点。

4.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的组成。

1.概述酶与核酸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2.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生物科学知识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生命科学的促进作用。

2010-2011学年度第期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 选修5有机化学方程式

蛋白质的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的概念;比较盐析与变性的区别。

带领学生探究,并查找日常生活中与蛋白质变性知识的应用有关实例;

29

复习课一

正确判断单糖、二糖和多糖。

探究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以及方程式的书写。

30

复习课二

(多了,可以用一节课来讲有机合成)

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两性、成肽反应。

蛋白质的水解、盐析、变性和颜色反应。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

从官能团的角度理解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两性问题。

31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加成聚合反应)

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说明加聚反应的特点。

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

2.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结构特点,知道合成高分子的线型结构与体型结构及其性质的区别。

3.能说出合成高分子的链节、聚合度和单体。

4.理解加聚反应的特点。

5.能正确书写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聚合度、单体的概念;了解加聚反应的一般特点。

由简单的单体写出加聚反应方程式、或由简单的加聚物结构式分析出它的单体;从有机高分子的结构特点出发,掌握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方法,培养推理、概括能力。

依照高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对合成高分子进行分析。

识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聚合度、单体的概念。

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或由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它的单体。

查阅资料探究怎样判断聚合产物和反推单体。

32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缩合聚合反应)

能说明缩聚反应的特点。

1.理解缩聚反应的特点。

2.能正确书写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了解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

由简单的单体写出缩聚反应方程式、或由简单的缩聚物结构式分析出它的单体;从有机高分子的结构特点出发,掌握合成有机高分子的基本方法,培养推理、概括能力。

举例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区别。

33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塑料)

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1.举例说明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应用。

通过塑料的个例,说明塑料的结构、性能和用途。

高分子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制取常见塑料的化学方程式。

34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1.举例说明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应用。

通过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个例,说明它们的结构、性能和用途。

高分子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制取常见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化学方程式。

35

功能高分子材料

讨论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讨论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举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认识到功能材料对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学习的兴趣和投身科学事业的决心。

充分利用教材阅读资料,引导学生认识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用途,认识材料是现代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材料科学将是21世纪最重要科学之一。

探究高吸水树脂与一般吸水材料的比较。

通过组织观看录像、查阅互联网或书籍、访问、科普讲座等,汇集材料归纳整理概念,了解什么是功能高分子。

36

复习课

能正确书写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正确书写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举例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区别。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制取常见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化学方程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70626.html

更多阅读

2009-2010学年度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学年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我校环境教育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通过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渠道的环保教育,

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十次综合测试卷 英语周报高三牛津综合

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十次综合测试卷(由湖北省荆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卷校对改编)第一部分:听力(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湖北省孝感市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命题人:彭攀峰 审题人:李 诚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岐韵(qí) 混沌(hún) 弭谤(mǐ) 绿林(lù)B.编纂(zǎn) 执拗(niù)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对试卷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很有必要,希望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让以后的教学工作 得到更大的进步。现将试卷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共有 人参加考试,总分 分,

声明:《2010-2011学年度第期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表--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 选修5有机化学方程式》为网友终止放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