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些程序在不同环境下会有所区别,不同的命题人所述的程序也可能不同,我们答题的时候也不可能写全,答题能获得的分数有一定的随机性。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在考前把这些程序多看一遍,如果有这样的题,我们至少不会空在那里,有可能还能获取高的分数。
通用实质性程序
1.取得或编制××项目的明细表。
(1)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收账款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
2.分析程序-检查涉及应收账款的相关财务指标;
3.实施细节测试获取交易或余额相关认定的证据;
4.检查××项目的处理是否正确;
5.确定××项目的列报是否恰当。
实质性分析程序
(1)针对已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有关项目,并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通过进行以下比较,同时考虑有关数据间关系的影响,以建立有关数据的期望值;
(2)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
(3)将实际的情况与期望值相比较,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
(4)如果其差额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如通过检查相关的凭证等);
(5)评估分析程序的测试结果。
有关销售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1.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是真实的(真实性测试)
鉴于这一目标,注册会计师一般关心三类错误的可能性:
(1)未曾发货却已将销售交易登记入账: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若干笔分录,追查有无发运凭证及其他佐证,借以查明有无事实上没有发货却已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如果对发运凭证等的真实性也有怀疑,有必要再进一步追查存货的永续盘存记录,测试存货余额有无减少。
(2)销售交易的重复入账:通过检查企业的销售交易记录清单以确定是否存在重号、缺号。
(3)向虚构的客户发货,并作为销售交易登记入账:审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与销售分录相应的销货单,检查其是否履行赊销批准手续和发货审批手续。
2.已发生的销售交易均已登记入账(完整性测试)
从发货部门的档案中选取部分发运凭证,并追查至有关的销售发票副本和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即账证核对),是测试未入账的发货的一种有效程序。
3.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均经正确计价(计价测试)
计价测试的实质性程序主要是复算会计记录中的数据:
(1)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会计分录为起点,将所选择的交易业务的合计数与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发票存根进行比较核对。
(2)将销售发票存根上所列的单价,与经过批准的商品价目表进行比较核对,其金额小计和合计数也要进行复算。
(3)将发票中列出的商品的规格、数量和顾客代号等,与发运凭证进行比较核对。
(4)要审核客户订购单和销售单中的同类数据。
销售的截止测试
(1)通过测试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一定金额以上发货单据,将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进行核对;同时,从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选取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一定金额的凭证,与发货单据核对,以确定销售是否存在跨期现象;
(2)复核资产负债表日前后销售和发货水平,确定业务活动水平是否异常(如与正常水平相比),并考虑是否有必要追加截止程序;
(3)取得资产负债表日后所有的销售退回记录,检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
(4)结合对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检查有无未取得对方认可的大额销售;
(5)调整重大跨期销售。
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高估
对于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的高估重大错报风险,相应执行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包括:
(1)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业务,追查有无发运凭证及其他佐证凭证,借以查明有无事实上没有发货却已登记入账的销货业务;
(2)如果对发运凭证等的真实性也有怀疑,有必要再进一步追查存货的永续盘存记录,测试存货余额有无减少;
(3)审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与销货分录相应的销货单,检查其是否经过赊销批准手续和发货审批手续;
(4)从账簿记录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记账凭证,根据该类营业收入的确认条件和方法检查入账依据是否充分,入账日期、金额等与原始凭证是否一致;
(5)销售的截止测试(以上面的已列出的截止测试程序);
(6)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针对销售收入的“准确性”及营业成本的“准确性”、“完整性”的认定审计程序
(1)了解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构成,选择运用以下分析程序,进行比较分析:将本年度各月各类业务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毛利率与上年度进行比较,将本年度主要产品的销售额及毛利率与上年度、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将本年度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毛利率与上年度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动的合理性;
(2)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会计分录为起点,将所选择的交易业务的合计数与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发票存根进行比较核对。
(3)抽查售价是否符合既定的价格政策,并注意销售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异常波动的情况。将销售发票存根上所列的单价,与经过批准的商品价目表进行比较核对,其金额小计和合计数也要进行复算。
(4)将发票中列出的商品的规格、数量和顾客代号等,与发运凭证进行比较核对。
(5)要审核顾客订货单和销售单中的同类数据。
针对营业成本的完整性的认定,注册会计师还应当:
(1)检查主营业务成本的内容和计算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前后期是否一致。
(2)复核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的正确性,编制生产成本与主营业务成本倒轧表,并与相关科目交叉索引。
(3)抽查各月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比较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口径是否一致,是否符合配比原则。
(4)针对主营业务成本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售退回)、非常规项目,检查相关原始凭证,评价真实性和合理性,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期末资产减值计价的审计程序(通用)
(1)检查计提存减值的依据、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
(2)进行减值测试。了解资产的使用情况,可变现净值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3)复核和测试管理层做出的会计估计的过程。检查计提减值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方法,考虑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原则,评估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4)运用独立估计(点估计或区间估计),并与管理层做出的会计估计(点估计)进行比较;
(5)复核能够证实会计估计合理性的期后事项;
(6)检查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识别可能存在管理层偏向的迹象。
针对或有事项(预计负债)的“完整性”应实施的审计程序
(1)了解被审计单位与识别有关的内部控制;
(2)审阅截至审计工作完成日止被审计单位历次董事会纪要和股东大会会议记录,确定是否存在未决诉讼或仲裁、未决索赔、税务纠纷、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财务承诺等方面的记录;
(3)向被审计单位的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以获取法律顾问和律师对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日业已存在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至复函日期间存在的或有事项的确认证据,检查其是否满足预计负债确认的条件;
(4)向客户询问、了解为其他单位的银行借款或其他债务提供的担保事项(性质、金额、时间),以及存在或有损失的可能性,检查其是否满足预计负债确认的条件;
(5)询问有关销售人员并获取被审计单位对产品质量保证方面的记录、被审计单位销售和实际维修费用支付情况,检查其是否满足预计负债确认的条件;
(6)复核被审计单位环保政策和程序,查阅与环保监管部门的往来信函、相应账户,识别需要反映的环保整治义务,检查其是否满足预计负债确认的条件;
(7)向客户管理层获取有关或有事项和预计负债的书面声明;
(8)与管理层就预计负债的完整性和充分计提进行讨论,以确定金额估计是否合理,检查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针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的“完整性”、“准确性”的认定的审计程序
(1)对相关费用进行分析:计算分析管理费用中各项目发生额及占费用总额的比率,将本期、上期管理费用各主要明细项目作比较分析,判断其变动的合理性;将管理费用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进行比较;
(2)检查相关费用的明细项目,检查是否有合法原始凭证支持。
(3)选择重要或异常的费用项目,检查费用的开支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算是否正确,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相关费用的原始凭证,确定记录的完整性。
存货的计价方法测试
1.检查××项目的计价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
2.检查××项目的入账基础和计价方法是否正确:
(1)以实际成本计价时,将××项目单位成本与购货发票核对,并确认××项目成本中不包含增值税;
(2)以计划成本计价时,将××项目单位成本与××项目成本差异明细账及成本计算单(自制库存商品)或购货发票(外购库存商品)核对。
存货截止测试
1.入库的截止测试:
(1)在××项目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中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凭证,并与入库记录(如入库单,或购货发票,或运输单据)核对,以确定××项目入库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2)在入库记录(如入库单或购货发票或运输单据)中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凭证,与××项目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进行核对,以确定××项目入库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2.出库截止测试:
(1)在××项目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中选取有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凭证,并与出库记录(如出库单,或销货发票,或运输单据)核对,以确定××项目出库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2)在出库记录(如出库单,或销货发票,或运输单据)中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凭证,与××项目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进行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出库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