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葬礼进行曲
这首进行曲是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因为极受赞誉,有时会被单独抽出来演奏。
我的学生选了个论文题目:葬礼进行曲的体裁沿革及其精神内涵(或者:透过几部著名的葬礼进行曲看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我觉得是个好题目,只是前者有点大,第二个大概较为恰当。
刚才在网上找参考资料,发现了一个年轻人博客中的文章,很不错,转发到这里与大家分享。(注:文章两头引用的是印度哲学家克里斯那穆提的文字,原文是J.Krishnamurti)
http://vigorm.blogcn.com/diary,103319993.shtml
[原]【思考】 不 思 死 , 何 知 生 ?
死亡不在远处,而是在眼前,
在当下。
当你们在谈话,在享受生活,
在聆听,在上班的时候,
死亡就在当下。
死亡存在于生命中每一分钟。
爱也是。
——‘The Book of Life’J.Krishnamurti
每当过马路的时候,常常会想,如果此时有一辆车撞上来之后我会怎样?我会死吗?
每当矗立窗前眺望远方的时候,常常会想,如果此时跳下去我的生命就会结束了吗?
每当……
很多时候,我都思考过死亡,有时让我恐惧,有时让我困惑,有时也让我遗憾。到底死亡是什么?人死如灯灭,人身归黄土……,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中,死亡一直是个很避讳的话题。老人们谈起死亡,家中人大多会带着略为惊心而又不耐烦的训斥:“瞎说什么?!”,但是在这里,老人却往往体现出比起年轻一辈更高深的智慧,人不畏死,为何因死惧之?万物皆是相对的,有生就有死,人从出生的第一天,与死亡就形影不离地相伴着。然而中国社会对其却很忌讳,忌讳到甚至有点神经质,不仅“死”字不能提,与此相关的也不能公开地提,甚至仅仅是读音想同或者相近,也要忌讳,比如送礼物切忌送钟,因为“钟”与“终”音相同,而“终”,代表着死亡和完结。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西方,西方人对死亡相对于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较为豁达。从文化深层的角度来说,两者之间的不同,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两种社会对死亡有不同的诠释。
中国社会的传统中,死亡让人联想到的,是阴森的地府,阎罗殿,一层一层的地狱。即使传统的宗教信仰,佛家、道家,其对待死亡也是很阴森的。佛家对人死后有因果转世的说法,有六道,人依据生前的行事善恶而在来生投入不同的道;而道家虽然对死亡的观感比较理性,但道家对于中国社会传统的影响,却在大部分的时候仅仅只是灵堂上的仪式,而不是对死亡的态度上。因为老子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庄子则认为死亡是“通天下一气”,“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也。”这些观感,在中国社会的传统中是不普遍的。因为人对死后的境况有着如此阴森的设想,所以国人避谈死亡,而越回避,心里越慌。年轻人想到死亡,想到的是“死去元知万事空”,所以不少人认为年轻人多想想死亡或许会更珍惜生命,但是对于中国社会的年轻人,多想死亡也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更多对生命感到空洞和虚无,反而觉得一切皆空,所做所想,更不珍惜生命。
西方的传统中,对死亡却是比较豁达的,因为有宗教。尽管宗教经典中不少语句是有逻辑上的错误,但是就其本质和影响,在对待死亡上,是比较正面的。与中国传统不同,在西方如果有宗教信仰,特别是信奉耶教,那个描述死后的世界是天堂,是一处无忧无虑的地方,有着光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因为这种种美好的境地,所以宗教文化对西方人的死亡观产生是正面的影响,人们对死亡,相对于中国社会是不那么忌讳的。敢于面对,所以不惧,不惧,所以能更理性去面对。在耶教中,上天堂并不是信教的必然,还必须要积善和扬弃恶,因为人是生而有罪的,人的一生是不断赎罪的过程,积善扬弃恶,人才能上天。所以,相对于中国传统的死亡观,这种正面的死亡观,让人在生前更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活,更热爱自己身边的一切。
两种社会对待死亡,除了思想上之外,在葬礼上也有很鲜明的对比。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管是佛教的葬礼,还是道家的葬礼,第一个感觉就是吵杂。佛教徒的打斋颂经声、道教的超度的那个小铃的“呤呤”声,既让死者得不到安宁,也让生者听而烦躁和心惊。在对逝者的追忆上,则是有着很多假大空的影子,例如灵堂上的“天妒英才”之类的牌匾,来宾进来与逝者告别,大多除了听见那些那些打斋声、喃嚤声(广东对替逝者超度的道士称作“喃嚤佬”)和哭丧,还有就是一些对逝者恭维和歌颂的话,既然如此崇敬,为何在逝者生前不好好敬重呢?如果逝者生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么这些死后的风光大葬,是尊重逝者,还是只是在生者的一场作秀呢?而那些哭丧的,有时甚至不是逝者的至亲和至交,而是那些跟随道士的小童,这些人与逝者毫不相关,仅仅为了仪式的那许酬金而哭,这又是不是一种欺骗呢?欺骗这算不算也是对逝者的一种亵渎?
西方的传统,葬礼很简单,在电影《Love Actually》里面,还有《四个婚礼一个葬礼》里面,葬礼都是先在教堂中由逝者的至交或者至亲,在教坛上引领来宾对逝者生前所做的事进行追思,那是一个平静、平和的场面,没有中国传统葬礼那种吵杂,但却是一种更深的怀念和爱。在追思之后,入土之前先由牧师进行超度,然后入土,之后由众多亲朋好友往棺木上抛下一朵白色的玫瑰花以示告别,最后埋土。整个过程都是平静的,那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最深层的爱,在平静中没有吵杂,没有所谓的风光,但有得是一种大多数中国人难以理解的庄严和神圣。我最讨厌吵杂和烦扰,如果我死了,我也希望这样平静地去,不染一丝吵杂,宁静地进入另一个空间。
能够勇敢面对死亡的,才能更勇敢地面对生存。人生到了20多岁,是一道坎,在这个年龄段里,我们会越来越听到祖辈中的亲人的离去,我们在生的人,更应该积极地去生活,去爱。生命会逝去,万物皆非永远,但生活应该是充实的。思考死亡,目的是让我们了解生的意义,还有爱;思考死后的空,不是让我们在生的时候觉得一切皆是虚无,而是应该让我们对生前之所得,取之有道,在离开前的一刻,能够无愧于心。
很多东西我们现在能把握的,就好好地去把握,多往祖辈的碗里夹一道菜,多给祖辈奉上一杯茶,多对祖辈笑一笑,这个世界顿时充满了爱。
你为什么害怕死亡?
因为不懂得如何生活?
当你对树木,夕阳,飞鸟,落叶有感情,
关怀哀伤贫苦的人,
心中充满着爱,
你还害怕死亡吗?
——‘The Book of Life’J.Krishnamurti
更多阅读
钢琴练习曲的巅峰—肖邦练习曲op.10&25导读by赵晓生
钢琴练习曲的巅峰—肖邦练习曲op.10&25导读 by赵晓生先声明,将肖邦译为晓邦并非大狮子发明,如悲多愤一样,乃旧译。我只觉得,许多旧译比新华社规定译名更有文化内涵,如悲多愤vs贝多芬,晓邦vs肖邦,梅
肖邦的爱国故事 徐特立50字的爱国故事
肖邦的爱国故事由于远离祖国和亲人,思乡之情和对祖国波兰前途的深刻担忧一直在折磨着肖邦,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肺病久治不愈,日渐恶化,稍一走动就虚汗如雨,弱不禁风。一八四八年二月十六日,肖邦在巴黎举行了他最后一次音乐会。那天,音
《肖邦故园》教学设计 肖邦故园课文解析
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周红阳【设计理念】波兰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的散文《肖邦故园》,教材的编写者将它归属于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研习”。其最大特点是“以研习文”。文本研习不同于“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也不完全是“文
肖邦夜曲听后感 天空之城听后感悟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
钢琴曲《升C小调夜曲》-肖邦 肖邦降b小调夜曲
据说是肖邦遗作,由弹奏者波兰钢琴家Wladyslaw Szpilman演奏,电影《钢琴师》就是讲述他的生平。老人与钢琴的结合非常完美,轻缓中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诗意般的音符缓缓飘出,让人陶醉在这样幽静的夜色和优美的旋律之中。细腻的情感随着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