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物理上下册上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 新学期伊始的我高一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⒈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
⒉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4.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⒌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参入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要学”。
⒍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进度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时间是从2009.9.1日开始到2010.1.29日,去掉第一周军训及国庆长假,共有教学周19周,教学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一模块。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时间安排
内容
2009.09.07-----2009.09.27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2009.09.28-----2009.10.18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009.10.19-----2009.10.31
第三章相互作用1——3节内容
2009.11.01-----2009.11.08
复习迎考
2009.11.09-----2009.11.22
第三章相互作用4——5节内容
2009.11.23-----2009.12.27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2009.12.28-----2010.01.17
课题研究
2010.01.18-----2010.01.29
复习应考
四、采取的措施:
1、摸清学生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2、抓好课堂效率。上课力求高效,精讲精练,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成绩。
3、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单元复习和测试落实到个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
4、做好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5、加强实验教学,能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能分组实验要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要认真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6、加强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新学期伊始,我们迎来了新一届的高一学生,今后我承担高一(3)(4)(5)班的物理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课程总目标
1.在认知领域方面“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从物理学与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对人文因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2.在操作领域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学习物理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地研究物理问题,寻找物理规律的方法”。对能力培养和科学教育方法提出具体要求。
3.在情感领域方面培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课程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②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游标卡尺和千分尺,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③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④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影响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②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③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④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⑤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二、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是刚入校的新一届高一,所以对每个学生的具体现状还不是很清楚。初中物理注重概念教学,大部分知识是存定性学习,学生养成的思维习惯主要是死记.从中考分数来看,有部分学生物理成绩是低分,有物理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要尽可能去发掘他们的潜力,所以开学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和思维接轨。
三、具体要求及
1.精讲精练
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讲清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听懂,学生只有会自己解题才能说明已经听懂了,所以要对题目编排、讲解优化组合,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
精讲: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
精练:本学期的习题肯定不少,如何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体现在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中。刚刚已经讲了练习的讲解计划,下面是练习的计划。本学期作业和课堂练习题都打算在归类的基础上分层,做到有纵有横。课下作业保证每一次都能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完成,决不盲目图多,。
2.及时的反馈
日常的教学中,及时抓住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小测验和作业中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有必要的时候和家长沟通。
3.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
一定要让大部分学生都把该弄懂的基础知识,基础的内容基本规律和基本定律基本的物理过程弄懂。一但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规律.公式.定律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本学期物理科的教学总目的是要基本完成第一轮总复习:这轮复习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练习,通过老师课堂讲解知识点和典型例题,课后学生加强相应的习题练习和单元测试,达到基本掌握高考Ⅰ,Ⅱ级要求的知识点和相应题型。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第1周:核能,裂变,聚变及单元考试卷的评讲
第2周:力的概念、三种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3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实验(长度测量,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单元测试及评讲
第4周: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自由落体及竖直上抛运动
第5周: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及专题:运动图象应用和追及问题,单元测试及评讲
第6周: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例题评讲,单元测试及评讲
第7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及应用
第8周: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单元测试及评讲
第9 周:功,功率,动能,动能定理及应用
第10周: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单元测试及评讲,(期中考)
第11周:动量,冲量,动量定律及应用
第12周: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实验验证动量守恒)
第13周:单元测试及评讲,机械振动(弹簧振子,单摆)
第14周:机械波及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单元测试及评讲
第15周: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气体性质,实验(油膜法)及单元测试评讲
第16周:电场概念,电场强度(力的性质),电势差(能的性质),电容
第17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及应用,单元测试及评讲
第18周:部分电路,电功和电功率,习题应用
第19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实验解析(测伏安特性,电阻率,电动势和内阻,改装电流表)
第20周:单元测试及评讲,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力
第21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高考例题解析
第22周: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及复习迎接期末考
一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很紧张,但不是赶进度,我们的目标还是让学生掌握基本解题技巧,同时加强学生的应用解题能力,培养他们的良好解题习惯,为下学期更紧张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第二.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学期共20周,实际安排授课时间17周,按每周3课时(未计入可安排的选修课一课时)计算,共51课时。期中练习安排在第11周,期末练习安排在第21周。建议各章的教学时数为:
第一章 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 6课时
第二章 直线运动 9课时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6课时
第四章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6课时
第五章 物体的平衡 4课时
第六章 圆周运动 6课时
第七章 万有引力 6课时
第八章 功 动能定理 5课时
学生实验 7课时
期末复习与练习
说明与建议:
1.建议期中练习前教学进度控制到第四章结束。
2.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会考要求与高考要求的关系,高一学生的文理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过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拢;第二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关系,特别注意九、十两个月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当,这套教科书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在教学中认真体会,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第三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讲练习题的关系,切忌以讲练习题替代学生的认识过程。
3.对于学生实验,教材中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实验的起始位置,请任课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内容与进度,注意从一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实验习惯。
. 本计划制定的依据:
1.学科要求背景分析:
对学校新定位和发展而言,搞好闵行二中的高中物理教育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我校是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而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打好学生基础、发展思维、挖掘潜力、培养能力是反映学校特色的一大课题,通过在物理教学中的改革实现学校品牌竖校的目的。高一是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第一年,这一年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届学生仍为高考3+1+X并结合区或市级会考的统考模式。但由于二期课改的需要,考察方式在原基础上比以往更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经历考察,在学习内容上将更注重应用和拓展以及能力的培养。
高中阶段的目标为:
高中阶段的目标在认知领域方面规定“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从物理学与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对人文因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在操作领域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地研究物理问题,寻找物理规律的方法”。对能力培养和科学方法教育规定具体要求。
在情意领域方面规定“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
育”。
结合二期课改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
(1)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了解,从物质结构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空间和时间对物质和运动的相关性、微观现象的不连续性、波粒二象性等不同角度,形成对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较完整、较深入的认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对科学发展历程的逐步了解,能够鉴别科学与伪科学,初步树立宣传科学、捍卫科学的责任感;领悟到怀疑、求真、批判、探究、实践、创新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较全面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养成谦虚、踏实、认真的学风,做到勤学、好问、多思,既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能独立进行自主学习,又善于协调、组织人际交流,与他人合作。
(2)知识与技能
通过较系统的主动学习,比较深人地理解物理概念,比较全面地掌握和应用物理规律,具备探究一般物理问题的各项技能。
通过较严格的实验训练,能够根据实验目的,熟练地选择、使用基本测量仪器和实验装置,合理安排实验步骤,规范、熟练地组装和调试设备,正确完成实验操作,并能排除简单 的实验故障。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确认识物理学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较全面地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的整合,能够从多种渠道收集、处理、应用有关物理的各类信息;能够运用各种形式准确地表达与物理内容有关的科学见解;能够主动地与他人开展交流。
(3)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能够适当运用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寻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正确途径。
通过实验活动,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正确的实验方案,完成较复杂的观察、测量、验证和探究等实验任务;会写完整的实验报告;能够评价实验过程,并能提出改进方案。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主动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设计探究方案,实施探究计划。自觉地把事实和证据作为探究的基础;能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探究计划,并完整表达探究结果。
通过总结与反思,具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倾听、书写、思维和论述等活动。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能熟练地从广泛的渠道选择、加工和利用信息。
在下对本学期的教学要求是: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有基础、各科发展均衡(尤其是语数英三门中学阶段的主科)、对物理兴趣浓厚且有志在这方面有所发展的同学提优,对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补差。
2.所教班级及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是刚接手的新一届高一所以对每个学生的具体现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三个班级的中考物理平均分与区平均分差不多,所以可见学生的初中物理毕业水平应在区里处于中游。而两级分化也较严重,从中考分数来看,有个别学生物理成绩是低分。而有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也要去发掘,所以开学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
3.其他依据:
有器材较齐全的实验室,可以做好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每个班级都有计算机和投影仪,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影视资料教学。
II. 本计划应达到的目标和力争达到的目标:
力争在区统考中超区平均分3分以上。
III. 具体实施计划
教材种类:上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物理(试用本)一年级》
本学期各章节的教学要求如下:
第二章 气体
目标与要求:
知道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
理解气体压强的测量计算。
学会研究在体积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跟温度关系实验中的有关技能,学会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p-T图象。
理解热力学温标、知道绝对零度。
理解查理定律。知道p-T图象。
理解盖·吕萨克定律。知道V-T图象。
理解玻意耳定律。知道p-v图像。
学会根据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它的压强和相应的体积值,描绘出p—l/v 图象,验证玻意耳定律。
·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要点。
·理解布朗运动。
·知道分于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
·知道物体的内能。
·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第三章 直线运动
目标与要求:
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知道质点。
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矢量和标量。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知道瞬时速度。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和位移图像。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的物理意义。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会用打点计时器测定运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知道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
知道重力加速度。
第四章 力的合成和分解
目标与要求:
理解力的概念。
会用图示法表示力。
理解重力。
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弹力的方向。
常识性了解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
理解滑动摩擦力、理解动摩擦因数。
知道物体受力情况分析。
知道共点力。
理解合力和力的合成。
会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理解分力和力的分解。
会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
理解共点力作用力下物体平衡的条件。
第五章 牛顿运动定律
1.目标:
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科学推理方法的意义。
理解牛顿第—定律,理解惯性。
知道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
理解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知道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2.要求:
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要求:1.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研究历程和理论基础;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3.理解惯性,并能解释一些惯性现象。
学习牛顿第二定律要求:1.认识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2.明确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它的表达式;3.能灵活的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类问题只限于物体所受合力和物体质量是不变的,并不要涉及以摩擦力作为动力的问题;4.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了解它的局限性。
牛顿第三定律要求学生:1.经一步明确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来分析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但不要求把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联系起来解决连接物体间有关力跟运动状态关系的问题;3.能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正确理解牛顿第一、第二定律,难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第六章 功 和 能
1.目标:
理解功的概念。
知道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理解功率的概念。
理解动能的概念。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
常识性了解弹性势能。
理解机械能。
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及其重要意义
2.要求:
对功的概念的理解,要求充分明了功的意义和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能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知道正功和负功的意义和表述的方法,能够应用功的一般公式进行计算。
对功率概念,要求学生理解它的意义,并会应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对瞬时功率只要求知道它和平均功率的区别。
对动能概念,要求学生理解它的含义,并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对重力势能概念,要求学生理解它的含义,并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对重力势能量物体系统所共有的、重力做功跟路径无关等内容不作要求。
对弹性势能,只要求学生知道初步概念和它属于势能范畴,不要求有定量的认识。
理解机械能概念,只要求学生明了它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称,是机械运动的量度。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它们的总和是守恒的。
要求学生通过全章的学习,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及其重要意义。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动能和重力势能概念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本章难点是使学生懂得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七章 周期运动
1.目标:
知道周期运动的特点。知道周期。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理解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理解向心力。理解向心加速度。
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常识性了解人造地球卫星。
常识性了解第一宇宙速度。
知道机械振动。
知道简谐振动的产生条件和特征。
知道振动的振幅。理解振动的周期和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常识性了解振动图象。
知道单摆作简谐振动的条件。
知道单摆振动的规律和理解单摆的周期公式。
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知道振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知道固有振动。知道受迫振动。
2.要求:
本章教材共分四部分讲述。第一部分讲述周期运动,要求学生了解周期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周期性的意义。第二、第三和第四部分作为周期运动的典型例子,分别讲述匀速圆周运动、行星的运动和振动,要求学生除了解这几种周期运动的共性外,还应分别理解这几种周期运动的个性,包括理解这几种运动的特点、规律,并学会分析这几种变加速运动中物体的受力情况。
本章教学重点是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单摆的振动。教学的难点是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作用及其来源分析和简谐振动中回复力的特点,这两个知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
力有较高要求。
本章还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技能,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单摆的振动可看成是简谐振动。
第一学期: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章节
教学进度计划
1
第二章
气体
§1、2 气体状态参量和压强测量 练习
§3气体的压强跟温度的关系 练习
2
§4气体体积跟温度的关系 练习
§5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练习、实验
3
习题课 §6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练习
4
单元复习 测验 讲评单元试卷
5
国庆放假一周
6
第三章
直线运动
§1时间和时刻 §2路程和位移 练习
§3运动快慢的描述
7
§3运动快慢的描述 练习 实验
8
§4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练习
9
期中复习
10
期中考试
11
试卷质量分析
实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加速度
12
§5自由落体运动 单元测验
13
第四章
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平衡
§1力 §2重力 练习 §3弹力
14
§4摩擦力 练习 §5受力分析 练习
15
§6力的合成 §7力的分解
16
§8力的平衡 习题课
17
单元复习 测验
18
复习第二、第三单元
19
期末总复习
20
期末考试
21
阅卷,试卷质量分析
第二学期:
周次
章节
教学进度计划
1
第五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2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练习
3
4
5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单元复习,练习
6
第六章
功和能
第五章单元测验,第1节 功,练习
7
第2节 功率,练习
8
第3节 动能,动能定理
9
期中复习
10
期中考试
11
试卷质量分析,动能定理练习,第4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12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练习,第5节 机械能守恒,练习
13
五一放假
14
第七章
周期运动
单元复习,测验,第1节 周期运动
15
第2节 匀速圆周运动,第3节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练习
16
第5节 行星运动,第6节振动,第7节 单摆
17
练习,学生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8
复习,单元测试
19
期末总复习
20
期末考试
21
阅卷,试卷质量分析
每周做题60道左右,其中课堂完成约25题,回家作业35题左右,另有大约每周10题左右的选做题供A类学生练习。回家作业时间:普通学生约20到30分钟,A类学生20到40分钟。每单元测试一次,新课教学的时候新课和习题课的比例约为1.5:1。
单元测验以难度略高于会考难度,仍以基础题为主。期中考到功率,期末考到周期运动。期中和期末为会考难度。
IV. 具体实施:
一、精讲精练
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讲清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听懂,学生只有会自己解题才能说明已经听懂了,所以要对题目编排、讲解优化组合,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
精讲精练。
1.精讲: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这也是二期课改的要求。教学时应注意:①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②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③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等),以便用比较法教学。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使学生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④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⑤定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不同,但数学表达式应该相同。⑥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其次,把握好进度,且勿图快。尤其在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不随意增加难度。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对于程度非常好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超前性的习题,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在高一阶段的例题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也就是说例题也要分层。而习题的讲解也绝对不能只管数量不管质量,要和例题一样讲透,将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渗透到讲解中。对于提高题,由于主要面对的是A类学生所以可以以方法指导为主,而一般的习题必须考虑到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并且要结合精练。
2.精练:本学期的习题肯定不少,如何以最高的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尤其体现在习题的练习和讲解中。刚刚已经讲了练习的讲解计划,下面是练习的计划。本人此次作业和课堂练习题都打算在归类的基础上分层,做到有纵有横。回家作业保证每一次都能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完成,决不盲目图多,练习册上的习题一般要求做本子上,虽然这有的教师认为没必要,但事实证明是很有效的,要坚持。本学期还属于知识内容第一轮教学,所以平时作业打算以这样的比例布置:60%基础题,25%一般难度题,15%选做题(提高题)。并且课堂练习一般也按此比例进行。适当时候稍加调整。口头的课堂练习要给学生打分,并计入平时分数,作为考评的依据之一。课堂书面练习分层,把基础题和稍难的题分开。分批让学生在课上完成。也就是在练习中也有台阶可下。
二、及时的反馈
私上一学年的教学中,曾有多次由于没有及时的反馈信息,以至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了解。结果只从小测验和作业中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本学期要在课上和课后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有必要时候要进行家访。
三、分层教学
前面已经多次提到了分层,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上海市的普通高中物理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传统,一般在高一、高二年级物理还是比较得到重视的。另外,由于会考的存在,使得保证会考的通过率成了一个大问题。但是由于目前的高考机制仍为3+1,物理非必考而为选考,使得许多学生高中物理的学习似乎就是为了会考。其次还有升学率的压迫,使得许多成绩好的学生不选择物理。这就是问题所在。所以,我从高一就开始分层,A类学生的选择标准有3条:①物理基础好。②各科发展较均衡,成绩都比较理想。③在可选的+1课程中,物理是强项,起码对物理的兴趣要是这些课里最浓厚的。这样就可以以高考要求来要求他们,而普通学生就以会考要求来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大锅饭端不平的现象和好学生吃不饱的现象。还有就是为学生将来所要参加的考试提前打好基础,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四、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
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改弄懂的基础知识,会考必考内容弄懂。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五、教学反思——教学改革——教学重建
由于是第一年担任物理教学的工作。所以我肯定有很多地方存在问题,所以“教学反思——教学改革——教学重建”这几个环节决不能打折扣,还应多听老教师的课,与自己仔细对比,从中学习。主动邀请老师听课指导,详细些好课后记。平时多向老教师请教。
六、提高一些女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的相关措施
研究分析中考成绩发现男生平均分要比女生高近10分所以女生的物理任重而道远。
1.培养兴趣
女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物理学科难度大,从而导致她们的物理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因此,要多关心女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她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她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由于许多学生缺乏主动性,所以必要的时候要也要采取“人盯人”的策略,但是目的时交流和鼓励。教学中要发现她们的长处,增加其自信心,使其有正视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特别要针对女生的弱点进行教学。
2.指导她们培养适合自己的新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方法方面,许多女生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而且害怕难题;许多女生忽视上课听讲和能力训练;大部分女生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部就班,但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因此,要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等物理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还可以组织她们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必要的时候要还要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对她们进行这方面的辅导。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女生课前的预习,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3.帮助她们举一反三
由于课堂知识单一,大部分女生一般能听懂;课后的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念,她们能完成。但因速度和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她们不大注意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而这个学期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的内容又较“活”,与前面的知识点又有很大联系。因此,本学期教学中要让她们多练、多讲“套题”、“类题、“变式题”,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以上措施并非只针对女生,男生并不是没有类似问题,所以对许多男生同样需要如此。
七、作业中错题的订正。这是我需要检讨的,我批改完学生的作业本以后,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讲解,然后再让他们自己订正。对于习题的订正情况的检查并不是做的很好。这一点我要向本年级组的张朝霞老师学习,她每天都把作业有问题的学生叫到办公室里来辅导,并让他们重新订正。而我由于所教班级多的缘故,在这方面很欠缺,但是这不是理由,重要的是我还是太懒,没有挖掘自己潜力。
八、平时多做练习题
这样可以加深对教学要求的理解和解体思路的归类整理,以及讲解习题时候如何渗透概念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
九、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是余要吸取过去一年的教训,与学生搞好关系决不是与一部分学生亲密无间,而是要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V. 保证措施与可行性
1. 自身对物理学科的知识基础比较扎实,高中知识层次基本没有问题。业务能力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
2. 不教好学生誓不甘休!
3. 带教周立铭老师业务过关,可以给予充分帮助。
4. 教时充足。课外培优补差。年级也有相应安排。
5. 对图书馆、书店的资源经常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利用不成问题。
6. 平时师生共有的教辅有:《一课一练》(通过论证)。除此,我自己还准备阅读《重点高中物理导读》,《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高考一本通(高一)》(自编)
7. 练习卷由备课组自己命题。
8. 测验与教学进度及相关活动安排与年级工作无冲突。
VI. 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
本人对高中的小循环有完整的思考,由于现行的会考和高考体制的作用,打算从现在开始就把基础打扎实。本人一定会竭尽全力学习提高。感谢学校对本人的工作给予支持,对高一年级的物理学科教学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
目标达成度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推出教学品牌;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 “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VII. 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1.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生主动式互动教学”,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单一过程,而是学生主动获得学习经历的过程,教师以一个交流者(甚至不是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教师以话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出结论。甚至可以像说相声一样,与一名或多名学生在讲台前探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但是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的考虑从正确地思路出发,不然时间有限,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
2.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信息技术是工具,是平台。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信息获得途径。多媒体又是课堂教学的先进手段,通过视听,可以把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即时的反映出来,一些重要的板书、表格和图片、例题很方便的就可以在教室里面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又可以把实验演示的活灵活现,物理模型也可以通过课件分析的透彻有余。但是多媒体设备我认为不是用来投。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湖北省教育厅颁布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争创湖北省“样本校”的目标,改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把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关注物理学科与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一、指导思想
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应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间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间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论、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二、做好做足的几项工作:
1. 能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灵魂。教师不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志趣和专长,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选修模块,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和分类推进。既要利用新课程选择性的特点为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又要关注学习不理想的学生的困难及其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2. 让学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敢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要着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养成协作、分享的团队精神,在探究学习中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认识,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以及探究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使不同的学习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防止自主、合作以及探究学习方式的形式化、表面化、极端化倾向。
6.改变教学行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物理新课程蕴含着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应该是教师教学行为不断优化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提倡尽可能的采用科学探究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努力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应该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走出来,使自己不但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而且也成为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和探究者。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构建并完善认知结构。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和意义构建的外部学习环境,支持并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促进新意义的生成,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主动探究的学习气氛。
7.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8.力求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生主动式互动教学”,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单一过程,而是学生主动获得学习经历的过程,教师以一个交流者(甚至不是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教师以话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出结论。甚至可以像说相声一样,与一名或多名学生在讲台前探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但是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的考虑从正确地思路出发,不然时间有限,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
9.搞好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工具,是平台。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信息获得途径。多媒体又是课堂教学的先进手段,通过视听,可以把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即时的反映出来,一些重要的板书、表格和图片、例题很方便的就可以在教室里面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又可以把实验演示的活灵活现,物理模型也可以通过课件分析的透彻有余,展示多媒体课件和媒体资料。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 时间和位移
2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3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5
国庆放假 / 第一章检测
6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8
自由落体运动 /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9
第二章检测 / 启动课题研究
10
第三章 相互作用 /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1
期中考试
12
弹力 / 摩擦力
13
力的合成 / 力的分解
14
第三章总结 / 检测 /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15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
16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牛顿第二定律
17
力学单位制 / 牛顿第三定律
18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19
第四章总结 / 检测 /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
第五章 曲线运动
2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22
期末考试
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颁布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改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把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关注物理学科与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一、指导思想
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应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
通过新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达到高考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法分析
1. 能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灵魂。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和分类推进。既要利用新课程选择性的特点为优秀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又要关注学习不理想的学生的困难及其成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2. 让学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5.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敢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要着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养成协作、分享的团队精神,在探究学习中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认识,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以及探究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使不同的学习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6.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7.力求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生主动式互动教学”,以话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出结论。甚至可以像说相声一样,与一名或多名学生在讲台前探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
8.搞好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工具,是平台。在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信息获得途径。多媒体又是课堂教学的先进手段,通过视听,可以把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即时的反映出来,一些重要的板书、表格和图片、例题很方便的就可以在教室里面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又可以把实验演示的活灵活现,物理模型也可以通过课件分析的透彻有余,展示多媒体课件和媒体资料。
四、教学措施
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本”指课本,“纲”指《考试说明》。在物理基础教学中必须分清主次,紧跟高考动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2、因材施教,“生动活泼”
在教学中,为使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导以耐心的辅导,作业进行面批,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总之,要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各种能力,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掌握的扎扎实实。
3、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强化了对象的针对性,眼睛要盯住全班学生,具体做法是:(1)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2)每章要有单元测验,阅卷完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特别“究错”题。(3)对学生要把每次讲评完后的答卷收上来重作分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4、重视复习,温故知新
学习是一个循序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每章后的物理复习更是如此。复习过的内容要多次见面,学生才记忆得牢固、理解得准确、运用得自如。
5、加强训练,提高能力
要求学生答题必须严谨、规范和完善,为此,我们在平时讲解习题时自身做到语言精炼,板书规范,表述完整,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试卷的评分,也从严要求,严格评分标准,注重答题的要点和文字叙述的规范,专业术语和字符的准确。同时,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学会用示意图建立起思维的平台;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谨慎操作的习惯;告诫学生在考试时思维的执着程度要适度,即既不要“打水漂”,又不要“吊死在半路上”,解题做到“一快、二准、三规范”。
孝感一中高一物理组
2010-3-3
附:教学进度表
孝感一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一年级物理学科教学进度表
教导处/教科处
周别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教研内容中心发言人
(公开课/示范课)
教研活
动主题
1
2.22-2.28
第五章1~4
制定计划
2
3.01-3.07
第五章5~8
李铭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公开课
3
3.08-3.14
复习第五章
评课
4
3.15-3.21
第六章1~3
刘登辉(万有引力)
公开课
5
3.22-3.28
第六章4~6
马文可(宇宙航行)
公开课
6
3.29-4.4
复习第六章
评课
7
4.05-4.11
第七章1~3
陈静(功)
公开课
8
4.12-4.18
第七章4~7
张立一(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示范课
9
4.19-4.25
复习第七章
余胜高(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公开课
10
4.26-5.02
期中考试
评课
11
5.03-5.09
期中考试
质量分析
12
5.10-5.16
第一章1~3
业务学习
13
5.17-5.23
第一章4~6
14
5.24-5.30
第一章7~9
15
5.31-6.06
复习第一章
16
6.07-6.13
第二章1~3
17
6.14-6.20
第二章4~6
18
6.21-6.27
第二章7~10
19
6.28-7.04
复习第二章
20
7.05-7.11
期末考试
对教学计划的说明
一,指导思想
1,学习和落实教学大纲
2,研究初高中的衔接
3,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教研侧重点:
物理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体现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
对教学计划的说明
二,教学要求:注重教学效益
1,教学起点要适当
2,明确教学要求
3,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注意规范
对教学计划的说明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八章 功 动能定理 1.5周
第九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周
第十章 机械振动 1.5周
第十一章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2.0周
力学复习 1.0周
第十二章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 2.0周
第十三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 1.5周
第十四章 电场 电场强度 1.0周
第十五章 电场力的功 电势差 1.5周
期末复习与练习 2.0周
1,做好竞赛学生辅导工作
高一物理力学竞赛时间
预赛 时间 2007年5月13日 上午9:00-11:00
范围 不要求动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要求 按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
复赛 时间 2007年5月27日 上午9:00-11:00
范围 不要求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要求 按《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的要求
2,期中全区统练
补充说明:
第十章 机械振动 教材分析
200.3.7
主要内容:
一,全章概述
二,内容要求
三,课时安排
四,教法建议
振动是较为复杂的运动形式
从运动学看它是加速度不断改变的运动;
从动力学来看,它是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
承接了全部力学知识(本章的核心内容是要综合运用运动学,动力学及功和能的知识研究简谐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
一,全章概述
(一)教材地位
振动和波的知识跟现代生活,社会,科技密切相关, 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心电图,核磁共振仪,地震仪,钟摆等).
振动是学习机械波的重要基础.振动和波在教材中属于重要的非主干知识.高考试题的选择题中常有一道相关知识的题目.(如,北京卷04-16,05-17,06-17)
理想模型1——弹簧振子:忽略摩擦力和弹簧质量的一种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2——单摆:忽略摆线的质量和摆线的长度变化.
物理模型理想化: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即把物理模型理想化的方法是本章重要的物理方法.
(二)渗透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近似的思想
图像:应用图像描述物理规律.
依据所研究不同运动的特点,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如回复力,振动的位移,振动的平衡位置等概念都是研究机械振动特有的概念.
振动图像
(三)知识结构
简谐振动
动力学特征
描述振动的物理量:振幅,周期和频率
弹簧振子
单摆
两个实例模型
机械振动
产生振动的必要条件
自由振动
运动学特征
描述振动规律的方法
公式法
y=Asin( t+ )
振动图象
能量转化
共振
振动频率与振幅的特点
受迫振动
现象
条件
(一)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和要求
*用三角函数表示简谐运动 *相位
受迫振动和共振
单摆运动的等时性
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长有关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弹簧振子的振动
演示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A)
共振(A)
单摆(A)
单摆周期公式(A)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A)
简谐运动的振幅,
周期和频率(A)
简谐运动(A)
内容和要求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二)2006年高考考试说明中的内容要求和说明
Ι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 受迫振动的振动频
率, 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37
Ι
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36
Ⅱ
单摆. 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作简谐运动.
周期公式
35
Ⅱ
弹簧振子. 简谐运动. 简谐振动的振幅,周
期和频率. 简谐振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34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三)新课标中的内容标准
(1)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
例1 比较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不同位置所受的力,速度,加速度,动能和势能.
例2 用两个摆长相同的单摆演示简谐运动的相位差.
(2)通过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3)知道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了解产生共振的条件以及在技术上的应用.
例3 调查生活和生产中受迫振动的应用实例及利用和防止共振的实例.
实验专题: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小球质量的关系.
在新课标中, 振动知识被认为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机械振动 简谐运动 2课时
第二节 探究影响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 1课时
第三节 简谐振动的图像 1课时
第四节 受迫振动 1课时
实 验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课时
三,课时安排:6课时
机械振动,回复力,简谐运动
位移,振幅,周期,频率
简谐运动的特征
全振动过程中各量的变化
抽象
第一节 机械振动 简谐运动
四,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特点:
概念多
机械振动系统:是指围绕其静平衡位置作来回往复运动的机械系统,单摆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振动系统.
构成机械振动系统的基本要素有惯性,恢复性和阻尼.
1,机械振动
相关知识点的说明:
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
振动的分类
(1)按产生振动的原因来分类:
自由振动
受迫振动
(2)按振幅分类:
阻尼振动
无阻尼振动
(3)按振动的规律来分类:
简谐振动
复合周期振动
准周期振动
瞬态振动
随机振动
复合周期振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频率之比为有理数的简谐振动复合而成.
准周期振动:是由频率比不全为有理数的简谐振动叠加而成.
瞬态振动:是指在极短时间内仅持续几个周期的振动.
随机振动:没有确定的周期,振动量与时间也无一定的关系.
建议:抓住典型振动的观察与分析
观察与思考:
运动特点
运动特点:
(1)有一个"中心位置"(平衡位置)
(2)运动具有往复性
产生机械振动的必要条件:
受到回复力的作用
2.回复力:
物体偏离平衡位置后受到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力.
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以效果命名的力.(不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力.)
不同振动中回复力的来源不同.
O
G
N
G
N
F
G
N
F
弹簧弹力 回复力
O
G
F
G
F
G
F
弹簧弹力与重力的合力 回复力
分析归纳:
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原因
认识回复力
建议:典型振动受力分析
平衡位置: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3.位移:
在振动中指平衡位置到振动物体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在振动中位移与某时刻对应.
这有别于前几章中位移指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与某段时间对应.
建议:通过练习来巩固
弹簧振子:弹簧—物体系统
物体在平衡位置的两侧,在弹性恢复力和惯性两个因素互相制约下,不断重复相同的运动过程.
(1)弹簧振子理想模型
理想化条件:弹簧的质量远小于小球的质量,可忽略 ;
摩擦忽略不计
4,简谐运动
振幅
(1)振幅的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2)振幅的意义:是表示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也是振动能量多少的一个标志.
(3)振幅与位移的关系
振幅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简谐振动的振幅不变,而位移的大小时刻在变.
最大位移的大小等于振幅.
(2)描述振动特性的物理量
(1)周期T :(单位:秒)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经历的时间
(2)频率f :(单位:赫兹,赫,Hz)
1秒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3)
(4)周期和频率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5)简谐运动的周期(或频率)与振幅无关
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固有周期(频率)
T=1 / f
周期和频率
位移大小成正比
方向与位移相反
物体在与
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说明:通过对弹簧振子的分析,从中认识简谐运动的一般概念及其产生条件,且从胡可定律论证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满足F回=-kx的条件,把弹簧振子的结论推广到一半,须向学生指出式中的k不再是弹簧的劲度系数,而是由振动系统本身因素决定的比例系数.
简谐运动的条件:
F回=-kx
k:F与x的比例系数,由振动系统本身因素决定
负号含义:F与x的方向相反
(3)简谐运动
振动过程的运动学量的变化和运动特点
位移x,速度v
振动过程的力学量的变化
回复力F,加速度a与位移x变化的关系
振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动能,势能,机械能与位移变化的关系
理解简谐运动的时空对称性
时间相差T或nT的两个时刻,物体运动状态相同.
时间相差T/2或(2n+1)T/2的两个时刻, x , v, a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如图所示的C点和D点,速度大小相等,动能,势能相等.
如图所示中,物体由C直接到O和由O直接到D的时间相等;物体由B直接到C和由A 直接到D的时间相等.
B
O
A
D
C
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
思考:描述各振动物理量的变化
速度的变化
加速度的变化
回复力的变化
位移的变化
O→A
B→ O
O→B
A→O
振子的运动
A
建议:加强物理过程分析
由学生总结得出:
x↑(离开平衡位置) → F, a, Ep ↑
→ v, Ek ↓
F, a一定跟x方向相反 , v,跟x方向可同可反.
关键是抓住位移x!
回复力:
大小:
与位移成正比,F=-kx
方向:
总指向平衡位置,与位移方向相反
(变力)
加速度:
大小:
a=-kx/m
与位移成正比
方向:
与位移方向相反,与F回方向相同
(加速度变化)
速度
大小:
振幅处v=0
平衡位置 v最大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振子远离平衡位置:
位移x:( ),加速度( ),速度( )
最大位移处(x=A):a最大,v=0
振子靠近平衡位置:
位移x:( ),加速度( ),速度( )
平衡位置时:(x=0):a=0,v最大
理解一次全振动
从任一初始时刻起,物体的运动状态(位置,速度)再次恢复到与初始时刻完全相同所经历的过程.
一次全振动经过4个振幅的路程.
问题1:弹簧振子先后连续经过同一点时,哪些物理量是相同的
问题2:振子在某时经过某点向右运动,经历怎样的运动才能再次恢复到与此时完全相同的运动状态
问题3:弹簧振子在过程中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建议:在过程分析中突出问题思考
理解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从局部来看:是变加速直线运动
从整体来看: 周期性运动
对简谐振动的认识
一个运动物体,它的加速度a与它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恒成正比而反向,那么此物体一定作简谐振动.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总是受到一个方向指向平衡位置,大小与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成正比的力的作用,则此物体一定在作简谐振动.
运动学特征
动力学特征
k
x
m
a
-
=
F回= -kx
简谐运动实例
1.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以O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 AB间距为10cm,振子从A到B的运动时间为0.4s,则
1)弹簧振子的振幅 ,周期 ,频率 .
2)若从振子经过A点开始计时,经过1s振子处在 位置,位移大小 ,振子所走过的路程为 .
3)若从振子经过A点开始计
时,经过4.6s振子处在 位
置,位移大小 ,振子所
走过的路程为 .
4)若振子的质量为200g,弹簧的劲
度系数为10N/m ,振子振动时在 位
置具有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
A
B
O
参考题
2.弹簧振子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D)
A.振子所受的回复力逐渐增大
B.振子的位移逐渐增大
C.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D.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3.一弹簧振子从O点开始做简谐运动,它从O点第一次到达O点附近的M点,用了时间3 s,再经过2s,振子再次经过M点,则振子振动的周期为 s,振子第三次经过M点,还要经过时间 s. 16,14
4.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振子经a,b两点的速度相同,若它从a到b历时0.2s,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为0.4s,则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B)
A.1Hz; B.1.25Hz;
C.2Hz; D.2.5Hz.
b
d
o
c
a
Va
Vb
5.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40N/m,下端系着A,B两个重球,质量分别为100g , 500g,系统静止时未超出弹性限度.若剪断A,B间的绳后,A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则
1)A振动的平衡位置在何处
2)A振动的振幅多大
3)A的最大加速度多大
A
B
6. 如图所示,一个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一个小球轻放在弹簧上,M点为轻弹簧竖直放置时弹簧顶端位置,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小球以相同的速度通过A,B两点,历时1s,过B点后再经过1s,小球再一次通过B点,小球在2s内通过的路程为6cm,N点为小球下落的最低点,则小球在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
1)周期为 ;振幅为 ;
2) 小球由M点下落到N点的过程中,动能EK,重力势能EP,弹性势能EP'的变化为 ;
3) 小球在最低点N点的加速度大小 重力加速度g(填>,=,<).
M
A
O
B
N
(1)4s,3cm;(2)先增大后减小,一直减小 , 一直增大;(3)=
7.如图所示,木块质量为M,小车质量为m,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作用下沿光滑水平地面做简谐运动.为使木块和小车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滑动,那么它们的振幅不应大于______.
图
k
m
M
f(m+M)/km
第二节 探究影响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
1,单摆模型:(理想化物理模型)
由两个物体组成系统——线,小球.
有三个理想化条件
细线的伸缩可忽略;
细线质量远小于小球的质量,细线的质量可忽略;
细线长度远大于小球直径,小球可看成质点;
悬点固定.
相关知识点的说明:
平衡位置:点O
受力分析:重力,弹力
运动分析:
以点O为平衡位置的振动
以悬点O'为圆心的圆周运动
力与运动的关系:
回复力大小:
向心力大小:
2.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来源
'
重力的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回复力
O'
O
T
G
3.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
F回=mgsinθ
很小时:
重力的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指向平衡位置,即可认为回复力与摆球的位移方向相反
l
l
l
x
x
x
O
P
OP x
sinθ≈θ — ≈ -,
l l
近似条件:
0.0003
0.0002
0.0001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θ-sinθ
0.1218
0.1045
0.0871
0.0697
0.0523
0.0349
0.0174
sinθ
0.1221
0.1047
0.0872
0.0698
0.0523
0.0349
0.0174
θ/rad
7
6
5
4
3
2
1
摆角θ/
0.0030
0.0024
0.0019
0.0015
0.0012
0.0009
0.0006
0.0005
θ-sinθ
0.2587
0.2418
0.2248
0.2078
0.1907
0.1736
0.1564
0.1391
sinθ
0.2617
0.2442
0.2268
0.2093
0.1919
0.1744
0.1570
0.1396
θ/rad
15
14
13
12
11
10
9
8
摆角θ/
θ/rad与sinθ值的差别
回复力大小:
很小时:
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 <5 ) ,单摆所受回复力跟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单摆做简谐运动.
x
F回=mgsinθ
x
sinθ≈-
l
x
l
mg
F
-
=
回
回复力:
跟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
跟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跟振幅,摆球的质量无关.
4.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
g由单摆所在的空间位置决定.即我们常说的等效重力加速度.由G =g知,g随地球表面不同位置,不同高度而变化,在不同星球上也不相同,因此应求出单摆所在处的等效值g′代入公式,g不一定等于9.8m/s2.
g还由单摆系统的运动状态决定.相对地球静止的单摆, g为重力加速度,相对地球作加速运动的单摆,因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此时周期发生相应变化,这时公式中的g应理解成视重力加速度,视运动情况分别为g+a或g-a
中有关g的理解:
5.单摆探究教学的处理:
影响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 <5 )
(1)提出问题:单摆作简谐振动时振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在摆角很小的条件下,单摆振动的周期可能跟振幅(与摆角对应),摆球质量,摆长,重力加速度等因素有关
(3)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问题:如何改变重力加速度 是否可以模拟重力加速度的改变
(4)实验:建议分组,按探究因素不同分组
(5)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各组汇报实验结论
交流,统一认识贯穿始终
教师总结并给出单摆的周期公式.
定量探究:用光电门测单摆振动周期,用磁铁改变是重力加速度,用数字化实验手段探究周期公式
定性探究:周期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与摆长,重力加速度有关
与摆球质量是否有关
与振幅是否有关
与摆长是否有关
与重力加速度有关
建议:先定性后定量.
即先判断是否有关,再研究具体关系.
1.周期为2s的单摆叫秒摆,则
1)秒摆的摆长为 .
2 )摆长减为原长的1/4,周期变为 s.
3 )摆球的质量减为原来的1/4,周期变
为 s.
4 )振幅减为原来的1/4,周期变为 s.
5 )重力加速度减为原来的1/4,周期变为 s.
参考题
2.如图所示,AB为半径R约为2m的一段光滑圆弧面,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且AB弧长为10cm,将小球从A点释放,则它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是 .
O
B
A
R
3.有人利用安装在气球载人舱内的单摆来确定气球的高度.已知该单摆在海平面处的周期是T0.当气球停在某一高度时,测得该单摆周期为T.求该气球此时离海平面的高度h.(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的球体 )
4.将摆球质量一定,摆长为l的单摆竖直悬挂中升降机内,在升降机以恒定的加速度a(a
答案:
5.如下图所示,半径是0.2m的圆弧状光滑轨道置于竖直面内并固定在地面上,轨道的最低点为B,在轨道的A点(弧AB所对圆心角小于5°)和弧形轨道的圆心O两处各有一个静止的小球Ⅰ和Ⅱ,若将它们同时无初速释放,先到达B点的是____球,原因是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
Ⅱ
第三节 简谐运动的图象
获得振动图象的方法
对振动图象的认识
振动图象的应用
振动图像:记录在不同时刻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能够反映振子的位置但并不是振子的真实位置,即振动图线不是振子运动的轨迹)
频闪照相的实验方法
借助记录装置的实验方法
1,获得振动图象(位移—时间图像)的方法:
情景 图象
频闪照相的实验方法
观察频闪照片(或课件),已知闪光频率,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规定水平向右的方向为位移正方向填表
描点连线得振动曲线
5t0
-20
位移x/mm
6t0
4t0
3 t0
2 t0
t0
0
时间t
利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描绘振动图像,有利于区别
振动图像:一质点不同时刻的振动情况;
波动图像:不同时质点同一时刻的振动情况.
借助记录装置的实验方法
(1)让砂摆摆动,木板不动,观察振子的运动轨迹和沙子的痕迹它们是否相同 沙子的痕迹能否反映振子不同时刻的位置
(2)让砂摆摆动,同时让木板匀速运动,观察振子的运动轨迹和沙子的痕迹它们是否相同 沙子的痕迹能否反映振子不同时刻的位置 沙子的痕迹是怎样的曲线 我们能否画出类似的曲线来表示振子在不同时刻的位移情况
注意:演示时要避免单摆做圆锥摆
为什么实验中纸带运动的距离可以代表时间
砂摆实验
时间轴的理解
纸带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
在振子上安装一只记录笔,下面放一条白纸带,当振子振动时,沿垂直于振动方向匀速拉动纸带,笔在纸带上画出一条振动曲线.
在振动物体上固定记录笔的方法
把振子画在旁边以加深对x-t图的认识,是避免将来与波的图象相混的有效办法.
在振动物体上固定记录笔的方法
树立图象和情景之间
的对应关系
记录振动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心电图仪
地震仪
2,对振动图象的认识
(1)物理意义:
表示振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以及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注意振动图象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2)特点:
只有简谐运动的图象才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振动图像的应用
①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
②可直观地读取振幅A,周期T及各位移,时刻的对应值.
③判定某时刻回复力,加速度方向.
④图线上某时刻对应的斜率大小反映速度大小,斜率正,负反映速度方向.斜率大时速度大,斜率为正值时速度为正,斜率为负值时速度为负.
⑤判断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隐性
表象
还是要抓住位移x!
振动图像在实际中的应用
*用三角函数表示简谐运动 *相位
投影圆的方法
条件好的学校可让学生自学,也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4
4
t/s
y/cm
0
0.4
0.8
1.2
1.如图为简谐运动的图象
1)振幅为 周期为 .
2)0到1.2s时间内
质点在 时具有最大加速度
质点在 时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
质点在 时具有负向最大速度
质点在 时具有最大动能
质点加速度始终指向负向的时间为 s.
质点速度始终指向负向的时间为 .
在0.2s至0.4s时间段内,质点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 .
在0.4s至0.6s时间段内,质点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 .
A
B
C
质点在A,B两点对应的时刻,速度关系如何 加速度关系如何 B,C两点的速度加速度关系如何
参考题
2.如图是甲,乙两个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图象
1)甲,乙两个单摆的周期之比是多少
2)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之比是多少
3)取向右的方向为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正方向,从t=0起,乙第一次到达左方最大位移处时,甲振动到什么位置 向什么方向运动
t/s
x/cm
10
-10
0
2
3
1
4
甲
乙
3.如图所示为一质点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 )
A. 质点振动的振幅是8cm,M,H两点所对应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
B. M,N,G,H点对应的时刻,质点振动的速度相同
C. P,Q所对应的时刻质
点的加速度相同
D. t=0.1s时,质点的动能
正在向势能转化
t/s
x/cm
4
-4
0
P
N
Q
M
H
G
0.3
0.9
1.5
4.一单摆的摆长为1m,摆球在t=0时刻正从平衡位置向右运动,若g=10m/s2,则在0.8s时摆球的运动情况是 ( )
A.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大
B.正在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减小
C.正在向右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大
D.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减小
5.如图甲所示是演示砂摆振动图象的实验装置,砂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若某次实验中用手向外拉木板的速度是0.2m/s,木板的长度是0.6m,从振动漏斗中漏出的砂流在木板上形成的曲线如图乙所示,则这次实验所用的砂摆的周期为多少 摆长为多少
6.卡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而不脱离地板.设货物的振动为简谐运动,以向上的位移为正,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图象上取a,b,c,d四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点对应的时刻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B,b点对应的时刻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C,c点对应的时刻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D,d点对应的时刻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等于货物的重力
t
x
O
a
b
A
c
d
简谐运动的能量
阻尼振动与无阻尼振动
自由振动与受迫振动
共振
第四节 受迫振动
1.简谐运动的能量
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对于给定的振动系统,其做简谐运动的能量由振幅决定.振动的动能由振动速度决定,振动的势能由振动位移决定.
2,阻尼振动与无阻尼振动
阻尼振动是振幅越来越小的振动,阻尼振动虽然振幅越来越小,但振动周期不变.
形成阻尼振动的原因是:
振动物体克服摩擦或其他阻力
做功而逐渐减小能量.
无阻尼振动的振幅不变,是等幅振动.
注意:无阻尼振动不一定是无阻力振动,因振动有阻力,但能及时对振动系统补充能量,振幅仍可保持不变.
受迫振动
(1)受迫振动的概念
(2)驱动力的概念
(3)受迫振动的频率特点
(4)受迫振动的振幅的特点
3,自由振动与受迫振动
自由振动
是外界对系统一次提供一定能量之后任其振动的过程.
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由振动系统自身的性质所决定
受迫振动
振动系统在周期性外力持续作用下进行的振动.
驱动力
振动周期与周期性外力的频率相同,即f振=f驱.
受迫振动振幅的大小,不决定于系统的初始条件,而与振动系统的性质(固有角频率,质量),阻尼的大小和强迫力的特征有关.
与外界时刻交换能量,系统机械能时刻变化;
动能最大时,势能不一定最小.
受迫振动的振幅随时间的变化
4.共振
(1)从实验认识共振现象,总结产生共振现象的条件及共振现象的特征
(2)共振现象的应用与防止
利用共振:
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直至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应用:共振筛,共振测速.音箱——声音的共鸣,使悦耳的声音加强,某些噪声相对减弱.
防止共振:
使驱动力的频率远离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应用:如桥梁,高楼的固有频率调得很低,这样使它的频率远远偏离周围环境可能出现的驱动力的频率,避免共振现象发生而损坏建筑.
建议:做好实验,媒体支持,联系实际
1.正在运转的机器,当其飞轮转得很快时,机器的振动并不强烈,切断电源,飞轮转动逐渐慢下来,到某一时刻t,机器反而会发生强烈的震动.此后飞轮转速继续变慢,机器的振动也会随之减弱,这种现象说明 ( C )
A .在时刻t飞轮的惯性最大
B.在时刻t飞轮的转动频率最大
C.在时刻t飞轮的转动频率与机身的固有频率相等发生共振
D.纯属偶然现象,没有规律
参考题
2.汽车的车身时装在弹簧上的,这个系统的固有周期是1.5s .汽车在一条起伏不平的路上行驶,路上各凸起处大约都相隔8m,汽车以多大速度行驶时,汽车上下颠簸得最厉害
5.33m/s
3.一砝码和一轻弹簧构成弹簧振子,图1所示的装置可用于研究该弹簧振子的受迫振动.匀速转动把手时,曲杆给弹簧振子以驱动力, 使振子做受迫振动.把手匀速转动的周期就是驱动力的周期,改变把手匀速转动的速度就可以改变驱动力的周期.若保持把手不动, 给砝码一向下的初速度, 砝码便做简谐运动,振动图线如图2所示.当把手以某一速度匀速转动, 受迫振动达到稳定时,砝码的振动图线如图3所示. 若用T0表示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 T表示驱动力的周期,Y表示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砝码振动的振幅,则(AC)
A.由图线可知T0=4s
B.由图线可知T0=8s
C.当T在4s附近时, Y显著增大;
当T比4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 Y很小
D.当T在8s附近时, Y显著增大;
当T比8s小得多或大得多时, Y很小
4.铺设铁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列车经过轨端接缝处时,车轮就会受到一次冲击.由于每一根钢轨长度相等,所以这个冲击力是周期性的,列车受到周期性的冲击做受迫振动.普通钢轨长为12.6m,列车固有振动周期为0.31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列车的危险速率为40m/s
B.列车过桥需要减速,是为了防止列车发生共振现象
C.列车运行的振动频率和列车的固有频率总是相等的
D.增加钢轨的长度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
实验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该实验的特点:用最简单的仪器装置和简便方法,通过精心操作,得到相当精确的结果(该实验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此) .
2.实验渗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多次累积测量减少相对误差的方法.
3.对实验装置的要求:
(1)摆球:密度大,体积小且带中心孔的球
(2)摆线:长约1m,质量小且不易伸长的丝线.
(3)悬点要固定:可用夹子将摆线夹紧;也可用线穿过支杆上的小孔.
4. 测摆长的要求:
(1)测量摆长时应使摆球处于自由下垂状态
(2)用米尺测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可借助游标卡尺或三角板来测量)
误差分析:
5. 测量周期的要求:
(1)开始计时位置:平衡位置(摆球通过最低点时)
(2)用秒表测出摆球n(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用T=t/n求出振动周期.
(3)采用倒数计时计数的方法.即4,3,2,1,0.
6.对单摆振动的要求:
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由静止释放
摆球的最大摆角θ<5 ——控制摆球的振幅;
估计方法:若摆线为1m,
则摆球的振幅不应超过
x<100× ×5cm=8.7cm
3.14
180
7.实验数据的处理:公式法,图象法
公式法:
若摆线长为l,球直径为d,则L=l+d/2
图像法(T2-L图线):
数字实验手段:计算机拟合,求g值
取平均值
求出直线的斜率k,
则重力加速度g=4π2k
4.76×10-4
0.00190
0.00426
0.0167
0.0625
η
5
10
15
30
60
θ/
8.有关单摆的等时性
摆角很小时sinθ≈θ,线性振动
T
g
l
p
2
=
摆角很大时sinθ≠θ,非线性振动
(1+
4
1
2
θ0
sin2
T'
g
l
p
2
=
+
64
9
2
θ0
sin2
+…)
相对误差近似值η= =
T ' -T
T
4
1
2
θ0
sin2
1.g的测量值偏大可能由于
A.错把n次全振动记为n+1次
B.错把 n+1次全振动记为n次
C.测量摆长时没有计入摆球半径
D.测量摆长时,用摆线长+摆球直径
E.实验操作时,单摆做圆锥摆运动
参考题
2.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 摆球直径为2.0cm, 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1), 则:(1)该摆摆长为 cm, 秒表所示读数为 s.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 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座标, T2为纵座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2),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 则重力加速度g= (用K表示).
图2
图1
3.某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大小为3cm左右,外形不规则的大理石块代替小球.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将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M,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B.用刻度尺测量OM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α=30°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t/30得出周期
E.改变OM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使用
的数据,带入公式 求出重力加速度g
⑴你认为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重大错误的是
_______.为什么
⑵该同学用OM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还是偏小 ________.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
α
O
M
谢谢大家!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于5,可以通过实验说明.或给出周期公式说明
机械振动一般比较复杂,在物理学中,对于一个复杂的运动可以看成若干简单运动合成的,掌握了基本运动的规律,其合运动规律就清楚了,这是物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掌握简谐运动要研究它们的产生条件,运动特征和运动规律.
把弧旋位移间的近似搞清楚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在本必修2模块的教学中,学生将通过机械能、曲线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课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为后续模块的选择做准备。
(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2)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 (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 (4)知道万有引力定律。(5)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6)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7)认识经典力学的实用范围和局限性。(8)理解功和功率。(9)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10)理解重力势能。(1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教材体系内容分析说明
第五章“曲线运动”这一章,不仅要讨论曲线运动的规律,同时要用牛顿运动定律对曲线运动进行分析,是学生所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本章大体传承了传统教材“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跑题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整体结构。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一章,从知识结构上看,本章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对曲线运动的研究。牛顿运用其运动定律研究天体运动并结合开普勒定律建立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力学的核心内容。本章教学时要注意:1、充分展现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科学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2、注重科学文化教育;3、增进科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最后指出牛顿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章通过对功能关系的讨论,完成对能量概念的更深入得认识。本章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它既是力学问题的基础和综合,也是学习其他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本章教学的注意要点:1、能量的引入;2、功能关系的讨论;3、机械能守恒定律;4、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学生学习情况总体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发现大部分高一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动机不明、学习兴趣缺乏、意志力薄弱、学习方法滞后。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差,不具备科学的学习方法,甚至不会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等。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很不理想。虽然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但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习中困难丛丛,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不主动问老师,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一些学生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不做或者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第一、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编写教学案和作业。
参加集体备课前,应做好个人钻研教材工作、握好课程标准,进行第一次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做好一星期至少两次,集体备课要统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难点,讨论典型例题,提出预习要求,充分了解学情,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在进行二次加工,每人都做到“一课三备”。
第二、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夯实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都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第三、强化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能力
第四、分类指导,分层辅导,个别辅导。
第五、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要把课堂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我们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促进者、帮助者转变过来,课堂上不能满堂灌,应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给学生练习。
教学进度具体安排
课时
周次
教 学 内 容
教学案主编
教学案审核
1
1
曲线运动
王广波
王 峰
2
2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王广波
王 峰
3
2
抛体运动的规律
王广波
王 峰
4
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王广波
沈 峰
5
3
圆周运动
王广波
沈 峰
6
4
向心加速度
沈 峰
王广波
7
4
向心力
沈 峰
王广波
8
5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
沈 峰
王广波
9
5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2
沈 峰
王广波
10
6
《曲线运动》复习课
沈 峰
张 永
11
6
《曲线运动》单元测试
沈 峰
张 永
12
7
行星的运动
张 永
王 峰
13
8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张 永
王 峰
14
8
万有引力定律
张 永
王 峰
15
9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张 永
王 峰
16
9
宇宙航行
张 永
王义清
17
12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张 永
王义清
18
12
《万有引力与航天》复习课
王 峰
王义清
19
13
《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测试
王 峰
王义清
20
13
追寻守恒量
王 峰
王义清
21
14
功
王 峰
王广波
22
14
功率
王 峰
王广波
23
15
重力势能
王义清
王广波
24
1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王义清
王广波
25
1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王义清
张 永
26
16
动能和动能定理
王义清
张 永
27
17
机械能守恒定律
王义清
王广波
28
17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沈 峰
王广波
29
18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王广波
张 永
30
18
《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
张 永
王 峰
教学进度具体安排
课时
周次
教 学 内 容
教学案主编
教学案审核
31
19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
王 峰
王义清
32
19
期末复习
王义清
王 峰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高一
学科
物理
备课组长
侯明伟
组员
蒋健
现状分析(教学质量基本情况)
步入高一第二学期,这学期学业课程加重.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对于通过 考试存在困难.另外由于高中选课的问题,学生对学习某些科目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抄作业现象比较严重.
教学质量目标与措施(教学"五环节"落实计划)
1.尽一切可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认清学习目的,调整学习态度.
2.以充分认真的准备,迎接期中考试.
3.关注差生的学习问题,督促和改进学习方法,争取成绩有实质性的提升.
4.培养对物理有兴趣的同学,强化物理,为高三培养出良好的苗子.
5.本学期总体目标,在抓差生保优质生的基础上,力求有特长的学生出现.
教学研究
教科研计划
公开课计划
争取本学期备课组成员人人上一次公开课
选修课,活动课计划
单元测验安排
周次
内容
周次
内容
6
周期运动
17
气体
13
能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1
2.22-2.26
3
A匀速圆周运动
2
3.1-3.5
3
B角速度和线速度
3
3.8-3.12
3
C机械振动
4
3.15-3.19
3
D机械波的产生
5
3.22-3.26
3
E机械波的描述
6
3.29-4.2
3
测验
7
4.5-4.9
3
A功 B功率
8
4.12-4.16
3
C动能 复习
9
4.19-4.23
1
其中考试
10
4.26-4.30
3
D重力势能
11
5.3-5.7
3
E功和能的关系
12
5.10-5.14
3
F机械能守恒定理
13
5.17-5.21
3
测验
14
5.24-5.28
3
A分子
15
5.31-6.4
3
B气体压强的体积关系
16
6.7-6.11
3
C气体压强的温度关系
17
6.14-6.18
3
复习
18
6.21-6.25
1
期末考试
19
高一实验教学计划及进度
一、总的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1)这些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而且在家事事靠父母
在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的有懒惰、散漫、自傲、粗心大意的行为习惯。绝大部分多数的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知道钱来的辛苦,有的学生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有心理障碍,这些对教学是不利的。
(2)学情分析:
去年,诸城生源紧张,又由于城区四校招生在先,导致乡下农村中学的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因而学生的俄学习的各种基础都比较薄弱,并且参差不齐。学生自身的各种毛病根深蒂固,没有天长地久的恒心和毅力,很难改正。学生经过以前已有的学习和锻炼,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到了新的环境,会很快适应环境,学生的紧迫感日益强烈。同时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更有目的性。这些对学习有利。
2.教情分析
从自身的来讲,这届学生是从高一入学就开始接触,比较熟悉,有利于教学的进行。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教材刚刚换过,内容比较新颖,再熟悉教材和备课、以及实验的准备的过程中会走一些弯路,对各种实验习题的处理把握可能不恰当。
二、具体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研究决定,在新学期采取新措施:
1.巩固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高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培养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的探究能力,实验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实验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2.安排预习、备课、上课、实验指导等一条龙活动。
课前认真指导学生作出充分的预习,上课及时检查,备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心中有数,备好课,认认真真准备好每一堂课,课上及时指导实验、及时指导学生的操作,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后及时进行辅导,争取每一节课的问题当堂解决,尽量不给下一节课留下尾巴。及时批改好学生的实验报告,对于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在下一节课的教学科中及时作出阐述。
3.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进一步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目前多数不明确学习的目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改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使其尽快进入学习的真正轨道。有些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还应该严格管理,防止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
4.调整教学进度,顺利完成教委下达的教育教学任务。
根据教学进度,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适当的调整教学及实验进度,顺利并及时认真完成教委交给我们的各种教学任务。在保证学生学会的前提下,适当的提高照顾一下基础比较扎实的、脑瓜子比较聪明的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的各种技能水平(包含实验操作技能)也进一步提高,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5.精研教材、新课程大纲,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针对当前的形势,认真研究教材、大纲,精讲精练,在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学习和利用好洋思教学模式,领会贯穿洋思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快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进度安排
本学期根据新教材的实际情况,主要完成必修I,II模块有关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必修一:
第一单元运动学部分
实验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率
实验三: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第二单元力学部分
实验四: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五: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六: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必修二:
第三单元功能部分:
实验一: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率
第四单元曲线运动部分:
实验三: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四:体验向心力与向心公式粗略验证
四.实验完成方法和方式
物理实验有分组和演示两种,其中分组实验让学生进行分组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操作探究,部分分组探究实验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而演示实验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个别演示实验可以采取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个别学生参与等灵活的方式,本着本次教改的思想,实行探究试验,不以验证为主要目的,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自主设计试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试验活动设计和项目时间安排:
时间实验名称主要活动设计
06、9、15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先演示后分组
06、9、29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分组
变化的规律
06、10、10真空中物体的下落演示
06、10、11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分组
06、10、21悬挂法测薄板重心演示
06、10、22弹簧秤演示
06、10、23微小变形演示
06、10、26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分组
06、10、27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演示
06、10、28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规律演示
06、11、1力的分解演示
06、11、13牛顿第一定律演示
06、11、1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
的关系先演示后分组
06、11、27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的关系分组
06、11、30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分组
06、12、15探究功与物体的关系先探究后分组
07、1、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分组
07、2、10探究平抛物体的规律先演示后分组
07、3、25验证向心力与向心力
公式的粗略验证先演示后分组
以上是高一物理实验计划安排,由于是新教材,所以时间进度安排上可能有不妥之处,在实施过程中将教学的实际进度进行灵活处理。
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本学期继续使用人教社版《物理》第一册,共三章,分别为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和第七章《机械能》,每周3.5课时。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五章《曲线运动》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三单元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单元第四节至第六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
第七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四单元第八节,讲述伯努利方程,为选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表:
时间 课题 内容 器材 作业
第一周 一、曲线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周 三、平抛物体的运动
习题课
四、匀速圆周运动
第三周 五、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六、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七、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第四周 习题课
习题课
一、行星的运动
第五周 二、万有引力定律
三、引力常量的测定
习题课
第六周 四、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五、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六、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
第七周 习题课
习题课
习题课
第八周 一、功
二、功率
三、功和能
第九周 习题课
四、动能 动能定理
五、重力势能
第十周 习题课
习题课
习题课
第十一周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
七、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一周
周 数
时 间
内 容
课时计划
第一周
3月1日—3月7日
5-1曲线运动。5-2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4
第二周
3月8日—3月14日
5-3抛体运动的规律。5-4研究平抛运动
4
第三周
3月15日—3月21日
5-5圆周运动。5-6向心加速度
4
第四周
3月22日—3月28日
5-7向心力。5-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4
第五周
3月29日—4月4日
复习。单元测试.6-1行星的运动
4
第六周
4月5日—4月11日
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6-3万有引力定律
4
第七周
4月12日—4月18日
6-4万有引力的成就。6-5宇宙航行
4
第八周
4月19日—4月25日
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单元测试
4
第九周
4月26日—5月2日
期中考试
4
第十周
5月4日—5月9日
7-1.2功. 7-3功率
4
第十一周
5月10日—5月16日
7-3功率习题。7-4重力势能
4
第十二周
5月17日—5月23日
7-5探究弹性势能. 7-6探究功与速度变化
4
第十三周
5月24日—5月30日
7-7动能,动能定理。7-8机械能守恒定律
4
第十四周
5月31日—6月6日
习题。验证机械能守恒
4
第十五周
6月7日—6月13日
复习,单元测试
4
第十六周
6月14日—6月20日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2库仑定律
4
第十七周
6月21日—6月27日
1-3电场强度。1-4电势能和电势
4
第十八周
6月28日—7月4日
期末复习
4
据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及课时要求分布的特点,本着教学进程有秩序有目标分阶段进行的原则,特制定如下的教学进程计划:
时间
章节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1周
学生军训
第2周
第一章第一节
认识运动
1
第二节
时间位移
1
第三节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1
第3周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1
第五节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
地4周
第六节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1
第一章
复习
1
第一章
复习
1
第5周
国庆放假
第6周
第二章第一节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1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
第三节
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1
第7周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1
第二章
复习
1
第8周
第二章
复习
1
单元测试或专题讲解
2
第9周
第三章第一节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1
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
1
第10周
第三节
里的等效和替代
1
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2
第11周
第五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
第六节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
第12周
第三章
复习
1
单元测试或阶段复习
2
第13周
第四章第一节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
1
第二节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
1
第14周
第三节
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
2
第四节
牛顿第二定律
1
第15周
第五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运用
2
第16周
第六节
超重和失重
1
第七节
力学单位
1
第七章
复习
1
第17周
第七章
复习
1
单元测试
1
第18周
阶段复习或专题讲解
3
第19周
期末复习
第20周
期末考试
本学期原则上按照以上计划开展教学。如有变动应以学校安排为准。力争高质量、高要求、高效率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一个张弛有度的过程愉悦地接受知识,健康地成长!
金博志网址(上面图标)的“教育教学”里面有相关知识点和复习题!
更多阅读
综合素质评价——学期结束的我 综合素质评价
学期结束的我(大字部分),家长评语(小字部分):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成绩优良;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有一定奉献精神,不足是工学矛盾处理不够好,今后我一定发扬成绩,
市一高中规范月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 丰富多彩
市一高中高一年级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从2013年4月1日开始,市一高中高一年级青年教师汇报课顺利开展,青年教师都积极踊跃地参加了此次公开课活动。不管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不管是听课还是评课,大家从思想、行动上都非常重视这次活
从“高中应用物理竞赛”成绩看北京顶尖中学 高中物理竞赛
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每年4月份举行,竞赛分预赛、决赛。竞赛采用统一试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预赛:各区县中学物理教研部门或物理学会分会负责组织本赛区预赛的考试、阅卷及选拔出优秀学生参加决赛。决赛:由北京物理学会、
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上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讲观看视频 张思明: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各位老师继续参加高中数学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我们这一讲的主题,是如何做好新课程条件下单元教学设计,提到这节课的主题词我们先要说的是教学设计,我们先介绍一下我们身边几位特邀的嘉宾,
高中高一历史上下册上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下载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安排:时间(月份、周次)课文章节详细内容9月3日——9月15日(第二周——第三周)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君主专制专题的演进与强化、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