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钗而弁,纱罩嫣眉——记那个冲出闺阁的女子《兰英篇》上 聊斋之易钗

其实盼望这个折子已经很久了,曾经因为这个戏我痴迷上了一个人,也是曾经因为这个折子成全了我心目中的兰英和文秀。吴凤花和王志萍虽然称不上珠联璧合,却也很成功的接下了老师手中的那一棒。一直很想知道她们是有怎样的机缘巧合才一起走到了台前,一直很想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演出使得志萍那么的行色匆匆,好像是赶鸭子上架一样,可惜我始终得不到答案,但我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折子,才有了之后很多个版本,原本老一辈艺术家们所创造的经典被完整的继承了下来,为影像资料本来稀缺不全的这出折子戏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易钗而弁,纱罩嫣眉——记那个冲出闺阁的女子《兰英篇》(上) 聊斋之易钗

蔡兰英,河南开封人,嫡系的官二代,年轻貌美的千金小姐。父蔡天标官拜正二品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兄长蔡德庆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一个家庭儿子的不求上进,才能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里,创造出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儿来,这样的剧情其实挺符合逻辑,孟丽君如此。蔡兰英也是如此。

闺阁女子,一旦有了才情,便不再是小楼窗下闲做女红能奈何之人,她们向往更广阔的天地方不没了才情。只是这一切在世俗之人眼里却是不守礼教的,她们正是受到了世俗的束缚,无法真正冲出闺阁去寻找自由。纵观历史,这样的女子其实并不少见,李清照、朱淑真、柳如是、林徽因......可堪女儿们最终命皆悲矣,那是因为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从来就不被重视,红颜薄命比比皆是,裹小脚、三从四德、女儿经、七出之罪对于女子的束缚到了极致,她们完全不能像一个男子一般追求功名,驰骋沙场,在外面的世界里挥洒自己的才华。也许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只在闺楼的霜毫下,只在台上的戏文里,于是就有了《花木兰》、有了《再生缘》、有了《女驸马》、有了《沉香扇》。

虽然这些戏文小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它们却都寄托了编者对于女子向往独立与自由的无限梦想。孟丽君、冯素贞、蔡兰英可以说是同一类型的女子,遭遇也类似,她们都是才女,都受到了世俗的逼婚,但都因为有心仪的男子而冲破樊篱,女扮男装,考取功名,最初目的也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和心爱之人在一起的梦想。结局暂且按下不论,单以如此大的相似性,就足以表明那些为女子抱不平的编者们想要鞭笞中国传统社会女子地位不平等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

曾经有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过女扮男装根本不现实,一个柔软美女怎么可能扮成阳刚的男人不被识破还考取功名,这一切只是小说一味的夸大女主角而已,同时他们也嘲笑剧中的其他人有眼无珠。其实在我看来并不然,在当时传统封建思想下的人们多的是看不起女子的人,特别是那些上层社会的达官显贵,他们不相信女子的才学能比得过男人。上述不管的哪个故事,其实剧中人都有表现出对女主的容貌怀疑,但世人大都不相信女子能有如此才华,顾此执念也就不会往女扮男上面去想,更何况在他们眼里如此的欺君大罪岂是一个弱女子能承担的了的呢,所以在我看来,当时世俗的偏见,反到能使女扮男装拥有了实现的可能,这样的故事也未必不存在于世事。纵使小说和戏文只是讲故事,但这些故事却有它们存在的积极意义,郭沫若大师和陈寅恪先生都曾褒赞和挖掘过《再生缘》的现世意义,只可惜陈端生早逝,也使得这部小说成了未竟之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9597.html

更多阅读

《第五战区》后记:理解之书,致敬之书

长篇小说《第五战区》后记沿着京沪高速公路南来或北往,进入山东省的临沂市辖区境内,路边巨大的广告牌上有一家温泉企业的宣传标语,大意是,为了等你的到来,我已经默默地流淌了千年。我不知道这样的表述会让多少人心动,就像影视剧中“红嫂

老套而虚假的小品《吉祥三保》 虚假合同套现

吹毛求疵评春晚之五:老套而虚假的小品《吉祥三保》春晚被称为全国人民、全球华人的春节文化大餐,自然得努力作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在艺术形式上要多样,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在内容上要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基层群众或者说是

声明:《易钗而弁,纱罩嫣眉——记那个冲出闺阁的女子《兰英篇》上 聊斋之易钗》为网友伴人一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