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摄影,除买了单反相机,也看了不少摄影书。由于长期读书落下的“毛病”,非要把相关成像原理研究个水落石出,经过查阅资料和思考,基本想通了相机的成像、虚化和景深的原理。这里借助其他爱好摄影的研究资料,对相机的成像和虚化原理做一剖析。
(一)相机的成像原理
一个发光的普通物体,不管其是主动发光还是被动发光,产生的是漫射光,漫无目标地向四周空间照射。如果在一个投影面的前面放一个发光的小点,我们在投影面上看到的不是一个光点,而是茫茫的一片,是这个光点的漫射光的一部分(光束,圆锥体)照亮了投影面,见图1。
图1:发光体的光束投射
如果在光点与投影面之间的适当位置放一个凸透镜,光束通过透镜时,所有的光线改变方向重新汇聚到一点,这样在投影面上就形成一个亮点,这就是那个发光点的“像”,如图2。
图2:凸透镜成像原理
相机和人的眼睛一样都是凸透镜聚焦成像。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可变焦的凸透镜,相机的镜头就是由一组镜片组成的定焦或变焦凸透镜。
当一个物体能够被我们看得见时,是因为这个物体在发光。一个物体发光,可以看成是有无穷多的点在发光。如果通过凸透镜将每个发光点的“像”准确地投射到投影面上(人眼的视网膜或相机的感光胶片、感光半导体),则投影面上就会出现这个物体完整的“倒像”,见图3。图中只表示了三个点的成像路线,仅作示意。
图3:相机成像原理
(二)相机成像虚化原理
某个发光点的光束经过凸透镜后,光束逐渐汇聚到一个点,此点即为焦点。随着光线的继续前进,光束又发散开来。如果感光平面(象平面、投影面)恰好位于焦点上,则发光点在平面上的像为一清晰的点。如果感光平面不在焦点位置,不管其靠前或靠后(图中虚线部分),光点在平面上的成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圆(光斑),行话叫做弥散圆,见图4。
图4:虚化即成像弥散
当弥散圆直径很小以至于肉眼不能分辨时,那么物体的成像看上去是清晰的。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增大,物体的像就变模糊了。
凸透镜能够将发散的光束聚焦到一点(焦点)上,此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由不同距离射入的发散光束,由于光束的发散角不同,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其聚焦的位置也不同——物距越远,焦距越小;物距越近,焦距越大。所以,远近不同的小点在感光平面上的成像是不同的,有些是清晰的小点,有些则是弥散开来的小圆,见图5。
图5:不同物距的物体聚焦或弥散程度不同
如此一来,当调节相机对着拍摄主体聚焦后,主体成像(如B点)很清晰,但位于主体前(近景或前景,如A点)和主体后的物体(远景或背景,如C点)就比较模糊或者很模糊了。
为了突出拍摄主体,通常做法是让背景变得模糊,即虚化背景。虚化背景的本质,就是使背景的每一个点在感光平面上呈弥散圆状。弥散圆直径越大,背景的像就越“虚”。
那么如何将背景更好地虚化呢?光圈、焦距如何影响虚化?下面就这两个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1.光圈
在保持焦距不变的前提下,增大光圈实际就是加大光圈的通光孔径。由图6可以知道,随着光圈孔径的增加,背景光点弥散圆的直径成比例地增加,虚化程度加强。
图6:光圈越大,虚化程度越高
2.焦距
改变凸透镜的凸度,就可以改变成像的焦距。焦距越大,则不同发散角的光束折射后形成的焦点间的距离就越大,远点(C点)在感光平面上所成的弥散圆直径就越大,因而背景就越模糊(见图7)。因此,虚化背景的方法之二就是加大镜头的焦距。
图7:焦距越大,虚化程度越高
有空再研究一下相机摄影景深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