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焦骨牡丹,浩气长存——《清明上河图》与京妓李师师 浩气长存 自在逍遥

【历史故事】焦骨牡丹,浩气长存

(辑录、改编)

——《清明上河图》与京妓李师师一段传奇


宋徽宗政和年间,山东诸城书生张择端,在洛阳观赏牡丹时,遇一乡邻,接到口信说,他岳父颜振鹤要他火速赶到东京与女儿完婚。他日夜兼程,风尘仆仆来到京师,不料颜家已被官府查封。经打听,得知忠正耿直的岳父因上书弹劾奸相蔡京“擅作威福,权震中外”,被宋徽宗下狱,暴死狱中。颜家“树倒猢狲散”,未婚妻颜小姐不知去向。
张择端举目无亲,万般无奈,,投奔大相国寺。当时一些名流、贤士、文友常在寺里聚集,吟诗作画,互相酬唱,所以他想,既可以在丹青妙手汇集之处长见识,也能再想办法寻找青梅竹马、终身相托的颜小姐。谁知寺里和尚只认孔方兄,豪门子弟当做祖宗,穷酸文人作子孙看,张择端囊中羞涩,受尽白眼,被安置在堆放杂物美其名曰“香积厨”的小院。他别无他法,只好忍辱负重,好在他能经常帮助寺院修补壁画,干点杂活,才不至于被逐出寺外。
一天,张择端正全神贯注俯身在宣纸上勾勒酒楼画檐,只听由远而近传来一阵脚步声。张择端抬头一看,眼前一亮,好一个世间罕见的俊公子,年纪不过十七八岁,身穿雪白锦缎滚绣长衫,手执烫金彩绘折扇,风度翩翩,举止潇洒。这公子朝张择端拱手施礼道:“小弟李某游寺到此,世兄请了!”张择端忙躬身还礼:“公子请坐。”
他端起缺嘴少盖的空茶壶十分尴尬,道:“不知公子有何贵干?”李公子长睫一闪说:“我见公子绘画功底沉厚,博大精深,想进一言,不知当否?”他答:“愿闻其详。”
李公子言:“当今天子多才多艺,尤其擅长书画,故而大力倡导,各种流派,兼容并蓄,各展所长。以画选官,择优使用,不少画家平步青云,光宗耀祖。所以举国上下官民仕商,习画成风,竞画成俗。世兄妙笔生花,何愁登龙无术?”
张择端正色道:“趋炎附势,非我所愿,荣华富贵,非我所求。”
李公子定睛看着张择端,漆黑的双眸射出奇光异彩,半晌才低声说:“世兄可知御史中丞颜振鹤之死吗?”
张择端“啊”地一声张大嘴巴。他还没听完李公子把岳父之死详情说完,已经泪流满面。阳春白雪,和者必寡,高山流水,难遇知音。张择端见李公子毫无浮华之气,便推心置腹谈起身世遭遇,两人相见恨晚。
后,李公子关切地问:“世兄今后作何打算?”张择端沉思有顷,道:“为寻亲人,走遍京城,耳濡目染,忽起宏愿。东京自古是帝王之州、水路都会、天下要冲,上河楼船、水门街市、青楼画阁、珠帘绣户、百戏杂陈、各有观赏、旌旗招展、花光满城。举目所见,雕车竟驻于天衢,宝马争驰于御路。充耳所闻,新声巧笑于柳陌花巷,箫管调弦于茶坊酒家,一派歌舞升平、花团锦簇的繁华景象,可谓‘汴梁富丽天下无’!”他忽然停住不说了。
李公子眉飞色舞,连连击掌道:“世兄可是要画一轴长卷写真,绘一幅东京风俗图?”张择端十分惊讶:“公子把我心思看穿了?”李公子漫手一指,自谦道:“我进屋看墙上草图,揣摸主人必有深心,非小弟眼尖。”张择端道:“此画工程浩大,非一日之功,也非举手之劳。不过,就是耗尽毕生心血,历经千辛万苦,我也要完成它!”
李公子暗想,此人身处逆境,却穷不丧志,真不失为顶天立地男子汉,便满怀钦敬地说:“弟能否为兄略尽绵薄之力?”张择端道:“有李公子这句话就够了。”李公子心潮难平,见天色不早便说:“敢求世兄一幅宝墨,以慰人生寂寞。”张择端也不客套推辞,略一思忖,一挥而就,是一幅牡丹。
李公子在一旁赞叹:“多少画家笔下的牡丹都是国色天香、雍容华贵,从没见过世兄笔下这牡丹,一身傲骨,如同火炙!”
张择端把笔一掷,道:“这是‘焦骨牡丹’,就是前朝不听武则天旨意,唯一不愿献媚在冬天开花的牡丹,后被发配至洛阳邙山,娇艳盛开,女皇气得咬牙切齿命人放火烧山,,要叫牡丹断种绝代。然第二年,邙山牡丹仍然千姿百态,只是杆茎上留下焦斑墨印。仙容傲骨,高风亮节,愿与公子共勉。”
李公子双手捧起《焦骨牡丹图》,久久凝视,眼泪花花,把画一卷,举袖告辞。张择端呆愣了半晌,才发觉既没有问人家姓名,也没有在画上题款,不由深感抱憾。
一个月后,寺院和尚跑进香积厨,朝张择端作揖打躬,不由分说拉着他搬进拈花楼,涎着脸说:“张公子有何需求,尽管吩咐!张公子有这样一位阔亲戚,一直不吭,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已汇来银两,叫我们照顾好您老生活起居。”
张择端暗自称奇。自己孑然一身,无亲无故,会是谁呢?他想起那位不知姓名的风流倜傥李公子,可自己与他萍水相逢,一去泥牛入海,再不露面,岂有赠银之理?想不出便不想,整个身心都扑在长卷创作上。
夏晨,汴河上千帆待发,漕船争渡,他站在桥头观看船夫与风浪激烈搏斗;春午,城廊外花红柳绿,风筝飘空,他漫步踏春,观赏笑语声喧的春游胜景;秋晚,酒楼茶肆,街头巷尾,他广交三教九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乡规民俗;冬夜,拈花楼上,长夜秉烛,他博览史书方志,纵观古城历史风貌,沧桑变迁。
三年过去,他画的素材、草图堆满了书架。期间,不断有银票转到寺院,几次到钱庄询问,掌柜只说受颜姓所托,其它一概不知。他联想到未婚妻颜小姐,心情激动,却又心乱如麻:既知我流落在此,为何不来相见?如她另有所属,何苦又藕断丝连,不愿露面,暗地资助?想必另有隐情,索性置之脑后,潜心构思长卷,且待以后时机成熟,再来揭开这个疑团。只是觉得还缺点什么,迟迟不能下笔。
一天,和尚引来一位富商打扮的老者造访,两人寒暄一番后,老者道:“听说张公子欲画一幅东京市井长卷,不知可曾完成?”张择端一惊,以为是未婚妻暗中注视自己举动,现在终于遣人来了。他从太师椅上弹了起来,兴奋至极道:“颜小姐现在何处?”老者莫名其妙。张择端看他不像作戏,困惑道:“那阁下怎知我要画东京风俗图?”那老者摸着光光的下巴说:“道听途说,不必多问。”张择端想,此事只三年前跟那仅一面之缘不知姓名的李公子提过,再无第二人知晓,究竟是咋回事?
老人见张择端神色迟疑,抱拳道:“如有疑难障碍,老夫当尽力而为。”张择端恍然大悟,扑地便拜:“恩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人家多年赠银……”老者忙搀起他,哈哈大笑:“君子不掠人之美,老夫从未赠银。”说得张择端又是一愣:“那……”
老者问:“公子因何迟迟不下笔?”张择端见对方态度诚恳,似无恶意,便和盘托出:“东京最精美豪华的建筑在皇宫内,如果缺少这一部分,长卷必定黯然失色。”老者似有所思,一言不发,匆匆告辞。
三天后,老者独自悄悄来到拈花楼,严嘱不要多问,神不知鬼不觉领他出寺,来到一条偏街小院,两个小丫鬟立即给他剃须净面,换上太监衣饰。老者也换上同样衣帽,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害怕、不要说话,不要随意行动,遇事看他眼色行事。张择端频频点头。
他俩进入午门,但见皇宫,宫墙高耸,角楼对峙,两扇朱红巨门九排金钉耀眼生辉。御林军威武雄壮,岗哨林立,斧钺闪光。老者带着张择端昂首阔步走进宫门,无人阻挡。
好一派巍峨壮观的宫院,令张择端目不暇给。巨柱擎天,殿宇高大,墙上雕刻着飞天、游龙、舞凤、莲花各种图案,飞檐屋顶彩塑的海马、水兽、麒麟、孔雀各种吉祥动物栩栩如生,更兼上下悬挂着无数银环金铃,风一吹,叮当作响平添无限风情。庭院内,芳草奇花、佳木珍卉,蜂飞蝶舞,美不胜收……张择端如入蓬莱仙境,叹为观止。(注:这些他尽摄入他的长轴画卷中。靖康之难,名画被金兵掠走,张择端逃到临安,北望故国,涕泪交流,又含悲忍愤重画了一幅。南宋高宗生怕父兄徽、钦二宗回国,自己当不成皇帝,只想苟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土,怕画中皇宫部分会引起百姓和将士伤感怀旧,硬是把皇宫部分裁掉。)
老者领张择端整整看了半天工夫,来到一座悬挂着“集英殿”匾额的大殿前。张择端听说这是徽宗存放历代书画珍品的地方,宝山珍海,怎肯失之交臂?他低声央求:“老丈,请容我进殿一观……”老者连连摇头。无奈他执拗不肯离开,老者只好勉强领他进殿,一再告诫:“千万不能耽搁!”
张择端一一浏览,不禁手舞足蹈,得意忘形,暗叹宋徽宗真是个高明的鉴赏大家,殿内悬挂的字画无一不精、无一不绝,很多是先贤手迹,海内孤本。他仔细品味,流连忘返,把老者急得额角直冒汗。
张择端看到最后,一幅精工细裱的《焦骨牡丹图》映入眼帘。他悚然一惊,上无题名、下无留款,不正是出于自己的手笔吗?他馈赠李公子的画怎么会落入皇宫内苑了呢?正百思不得其解时,老者再也不能忍耐,生怕出麻烦,硬拽着他往外走。
刚走到殿门,忽听外面太监高声呼唤:“万岁、明妃驾到!”老者脸色一寒,抹了抹冷汗,瞪了他一眼。张择端也是心惊肉跳,忙随老者匍伏在地,跪迎圣驾。
一阵脚步声,伴着环佩叮咚之声,宋徽宗和明妃携手进殿,他们对跪在门边两个太监正眼也不看,便去品赏字画。一会儿,一个太监在殿外跪奏道:“启禀万岁爷,文武百官齐聚贤圣殿,有军国大事,恭请圣裁!”徽宗十分扫兴,脸色一板:“不让人安闲片刻!”一捋黑须,对明妃道:“朕日理万机,殚精竭虑,闲暇之余,唯好字画耳。历代名画,四海搜求,当朝佳作,八方罗致。一进此殿,顿觉心旷神怡……”明妃柔声道:“万岁风流自赏,情趣高雅,只是别像前人那样,爱画成癖,玩物丧志。听说那些大臣从清晨等到现在,别难为他们了。快上朝吧……臣妾今晚挑灯相候,操琴一曲,聊慰圣心!”她像哄孩子似的把宋徽宗送出了殿。张择端心中暗赞:明妃果然深明大义。
见宋徽宗走远,明妃松了一口气,转身回殿笑道:“二位请起。”
张择端膝盖都跪麻了,如闻大赦,挣扎着站了起来。老者识趣地躬身后退道:“娘娘,奴才告退。”明妃轻轻摆手:“事无不可对人言,梁公公留下无妨。”张择端一惊,原来老者就是宫中太监总管梁师成。他不由大着胆子抬头看了明妃一眼,只见她不施脂粉,紫衫素裙,天生丽质,光艳欲滴,犹如一朵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不过,那眼神流波,似曾相识;那神姿仙韵,常在梦里寻得。张择端顿时像傻了一样,目瞪口呆。
明妃含笑道:“世兄别来无恙乎?”张择端喃喃道:“娘娘……难道是……”他想起一首词引发的故事,就是词人周邦彦所填写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当年李公子,原是女儿身。”明妃轻轻言道,接着念:“夜半听更漏,如闻诵经声。寂寞看花时,犹记牡丹情。”
这是明妃回忆当年化妆游寺和诉说今日心情,只有张择端心里明白。赠银之谜终于解开,忆昔思今,感激之情难以名状,张择端扑地拜倒:“娘娘大恩大德,永世不忘。”明妃道:“世兄言重了。只有一件事办得不好,弟终生引为憾事。三年来,弟派人四处寻找世兄未婚妻颜小姐,现已得到确切消息,颜小姐流落辽邦,沦为奴婢。而今辽宋交恶,我已力不从心了。”张择端见明妃如此洒脱,依旧兄弟相称,不禁热泪盈眶,哽咽道:“娘娘,找不着颜小姐,我矢志不娶。”
明妃紧咬下唇,泪光闪闪,对梁师成道:“公公,此事你办得极好,本宫自会赏你。你速把公子送出宫门,回来告知我。”随即又深沉地看了张择端一眼道:“但愿世兄大作早日问世,弟在深宫静候佳音。”说罢,轻移莲步,翩然离去。
当晚,拈花楼灯烛辉煌,张择端胸中沟壑化作笔底波澜,如椽巨笔,饱蘸满腔心血,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
完成后,张择端把这幅题名《上河图》的长轴悬挂在大相国寺,敬请识者指正。全画宽七寸五分(24。8厘米),长达七尺七寸四分(258厘米),画了五百多个千姿百态人物。画面从清静的郊外,进入京畿交通命脉汴河,再经过十字路口、巍峨的城门,进入城市繁华的闹区,一直到深宫内苑,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是一幅宋代东京的风俗画
此事相互传闻,全城轰动,人们争先恐后,一睹为快。宋徽宗闻报,也携带明妃到寺内观赏此画,并召见张择端,任命他为皇家画苑待诏。还当场用御笔亲自在“上河图”前加了“清明”二字,意为他当朝政治清明,国家兴旺。以后,又把《清明上河图》收入他编纂的《宣和画谱》。
可惜,画上的“清明”代替不了政治清明,其实是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君昏臣庸,败象纷呈。十年后,张择端一直还住在大相国寺拈花楼痴情苦等颜小姐,深居简出,形影相吊,他又画出《清明上河图》姊妹篇《金明池争标图》。
靖康元年,金兵铁骑直逼京师,宋徽宗慌了手脚,匆忙禅位给太子,要带明妃出京避难。明妃苦劝无效,断然不肯随行。张择端闻讯,心急如焚,披头散发飞奔到午门前,跪在御道,拦住御车,高声道:“听说皇上此次出逃,尚不忘携带臣画的《清明上河图》,如此赏识,如此珍爱,难道就忍心让这真正的上河、繁华的东京,战火弥漫,毁于一旦吗?”
宋徽宗颓丧地闭上双眼,长叹一声:“朕衰老不堪,经不住风雨了……”话罢,缩回车内。送驾的奸相蔡京在一旁喝道:“闪开!”张择端发了脾气,奋力抱住马头,不让起驾。蔡京大怒:“殿前都虞候,将张待诏拖下去!”一位将军不得已上前去拉张择端,两人撕拽起来。正闹得不可开交,一声高喊:“明妃驾到!”
正值严冬,明妃外着一件白色披风,显得分外圣洁。她身后十几个宫女,个个掂着沉沉的包袱。宋徽宗闻报,颤巍巍下车相迎:“爱妃回心转意了吗?也不枉朕多年的深怜厚爱!”明妃双目含泪,盈盈跪下:“正是念在多年厚爱情分,臣妾再次恳求皇上留驾!山河破碎,焉有净地?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请皇上三思!”宋徽宗看看张择端,又看看明妃,也不答话,回身又上了车,此时此刻,他什么都顾不上了,还是自己逃命要紧。
明妃望着尘土飞扬,车队远去,想到多年心血付之东流,痴心柔情对牛弹琴,真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天子,百感交集,欲哭无泪。
忽然,明妃一声令下:“殿前都虞候!”将军上前施礼:“小将听娘娘吩咐!”明妃指着宫女手中包袱道:“这些是历年皇上赐我的金银珠宝,全系民脂民膏,我一分一厘不曾动用。请将军将它们分发守城将士,激励抗金!”“谢娘娘!”都虞候动容得单膝跪下,拔出长剑,对天发誓:“我三万禁军将士,誓与东京共存亡!”
明妃含泪仰天长啸:“苍天,你睁开眼,保佑我大宋子民吧!”她解开一头乌黑闪亮的长发,从怀中掏出一把明晃晃的剪刀,“嚓嚓”地拦腰截断青丝:“我耻为皇妃,削发明志,遁入空门,常伴青灯!”说完,从容不迫地向宫外走去。张择端满含热泪,跪送巾帼女杰。在场将士、宫女、太监、官员,纷纷跪倒,哭声四起。
第二年冬,金兵破城,徽、钦二帝全当俘虏。金兵入城后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大相国寺和尚都跑光了,张择端岿然不动,决心以身殉国。这天傍晚,一个年轻尼姑冒死来到拈花楼,交给他一张纸条。张择端急忙打开一看,原来是李师师写给他的,上面写着:
君实国宝,切勿轻生。火速南去,莫负知音。
张择端顿时有一种不祥之感,情急问道:“师师现在何处?”尼姑放声痛哭:“娘娘已经归天了!”张择端如炸雷击顶,顿时呆痴。
原来金兵元帅宗望早就对李师师美貌垂涎三尺,一破城,先派一支精兵到尼姑庵去搜查她。李师师被押到金营,宗望一见两眼发直。李师师岂肯屈辱事敌?她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取出金簪,乘其不备,猛地向宗望咽喉刺去。宗望到底是个武将,头一偏,只伤到一点皮肉,他仍然舍不得,还想威胁利诱一番。李师师怒指宗望,高声痛斥,不待敌将动手,反手刺喉,顿时气绝身亡。一缕芳魂,飘渺长空。
尼姑哽噎道:“娘娘去金营前,偷偷塞给小尼一张纸条,要我设法教你出城。我土生土长,道路熟悉,张待诏,快随我走吧!”
窗外火光冲天,哭声动地。张择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从容走到书案前,庄重地铺开宣纸,挥笔画了一支焦骨牡丹。画好后,意犹未尽,又在画上题了“焦骨牡丹,浩气长存”八个大字。他双手捧画,放进火盆,青烟袅袅,遥祭英灵。
张择端凭栏凝望已成一片火海的东京城,深情地一揖到地,然后,随尼姑离开了大相国寺,踏上了艰苦的旅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8232.html

更多阅读

李玉刚演唱新歌《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李玉刚mp3

李玉刚演唱新歌《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

千年奇画:说不完的《清明上河图》

千年奇画:说不完的《清明上河图》--戴立强1953年1月,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举办《伟大祖国古代艺术特展》,“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为展品之一,千年遗珍首次公之于众,引起极大关注。2004年11月,此幅画卷回沈“省亲”,展出再次引起轰

“新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清明上河图历史价值

2014年11月25日 14:40 新浪博客《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是当时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描绘当时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

声明:《历史故事 焦骨牡丹,浩气长存——《清明上河图》与京妓李师师 浩气长存 自在逍遥》为网友没经过允许的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