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当家菜的故事(二)
父亲最喜欢的一道菜-----徐州热豆腐
记忆中父亲对食物的热爱远没有我和母亲厉害,父亲却有一个食物是他百吃不厌的,那就是徐州热豆腐。父亲生来就节俭,对衣食住行都凑乎而行。即使他很喜欢吃热豆腐,也只是偶尔食之。一年中父亲吃热豆腐最多的季节是夏季卖西瓜的时候。
夏季,西瓜上市,我和父亲便开始上街去卖西瓜,母亲和妹妹要在家里继续干农活,而我从来就喜欢上街,所以卖西瓜的自然就落到我的身上,头天晚上把西瓜摘好放进板车。第二天黎明时分,我和父亲便出发了。我们家距离集市差不多20公里的路程。那时村里还没有修水泥路,都是土路,晴天还好,如果夜里下了一场雨,那么第二天路就十分泥泞,特别的不好走。父亲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我始终觉得那条路好长啊。一步一步地艰难往前走。几百斤的西瓜全靠脚力,其中辛苦显而易见。平路可以承受,最怕的就是遇见上坡。上坡时要在一定距离里开始加速跑,然后猛得使劲上坡,运气好时一下就上去了,运气不好时,走到半坡滑下来了。装了几百斤西瓜的板车如果滑下来,那是相当危险的。所以父亲让我在车子旁边推,这样就能避开危险。偶尔运气特别好时,能遇到路过的人下来帮忙推一下,也不能让人白忙,父亲会送一个西瓜给帮忙的人以示谢意。
不记得具体那段路要走多久,当全身都是汗时,就到街上。父亲先给我点钱吃早饭,我屁颠屁颠地去买好吃的。父亲只是吃饼,他的热豆腐大餐要等到西瓜卖完呢。父亲的节俭,让那时不谙世事的我并不理解,为什么不先去买好吃,然后再去卖瓜呢。而父亲的理论从来都是要先苦后甜。我想这也是老一辈人一生都恪守的原则。
下午时分,我们的西瓜基本就卖完了。父亲终于去吃他最喜欢的热豆腐了,他不是用钱买的,是用卖剩的小西瓜和卖热豆腐的人以物换物。都是老熟人,父亲和卖豆腐的聊聊家常,卖豆腐的是一个有些驼背的老人。他的豆腐被父亲誉为街上最好吃的一家。刚做好的豆腐还冒着热气,很远都能闻到香气,北方豆腐香气要比南方的豆腐更浓一些(点卤的物质不同)。豆腐被切成块,放在盘子里,然后浇上特制的辣椒酱。一碟美味的热豆腐就做好了。别看它简单,味道可是很不一般呢。父亲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满是笑容,这在一向严肃的父亲脸上是不多见的。也让我明白先苦后甜的”甜“是最甜的。
----------------------------------------------菜谱分割线---------------------------------------------------
材料:豆腐、朝天椒、蒜瓣、凉白开(或者矿泉水)
调料:五香粉、食盐、味精(或者鸡精)
做法:
1、把豆腐切块,放在热水里煮三分钟(如果是刚做好的热豆腐,可以不用这一步,我是买的豆腐,不是自己做的,所以需要再次加热)
2、把朝天椒和蒜瓣用捣蒜器加工成泥状,然后倒在小碗里
3、在小碗里加入凉白开少量稀释,然后加入食盐、味精、五香粉,搅拌均匀
4、把煮好的豆腐捞出,码在盘子上,然后把搅拌好的调料汁浇在上面即可
画儿小叮咛:
一!定!要!趁!热!吃!凉了口味就差距十万八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