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此人真有愧对才华二字,因个人认为真无才可言,本不想评写,有时名气并不能代表才华!
其实呢,用闻一多先生委婉的说法很贴切,因为这句的时代原因反而是很中肯的
如果他说了十句,只有三句对了,那七句错的可以刺激起大家的研究辩证,那说对了三句,就为同时代和以后的人省了很多冤枉路。(闻一多评)
这句话好有深意呀~
所以我不写个人感受了,只是转载百度上别人的评说
1912年,郭沫若与张琼华(1890年-1980年)
在父母的包办下结婚,五天后郭沫若离家,
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张琼华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
(这个不能算人品问题,张虽然可怜,毕竟是包办婚姻,不减分)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与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年-1994年)同居,
安娜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
他们生有五个子女:长男郭和夫,次男郭博,
三男佛生,女儿淑子,四儿志鸿。
1937年,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与安娜断绝了联系。
抗日战争结束后,安娜带着孩子来到中国,
当他知道郭已另有家庭后,选择了离开,
后来还是中共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
在日本期间,他追求于立忱三年,
口口声声称与安娜没有感情,决心要摆脱安娜,
但于立忱怀孕后,马上改口
1937年五月,于立忱堕胎后自杀
他还写文章冤枉当时在日本的郁达夫和于有染
料不到于立忱有谢安莹这个闺蜜,纸包不住火
回国后,他追求于立忱的妹妹余立群
1938年,郭沫若跟于立群(1916年-1979年)同居,
并于1939年夏补办婚礼。共生四男二女,
儿子汉英、世英、民英,女儿庶英、平英,另一小儿子姓名不详。
1951年,安娜要求见郭一面,郭托辞拒绝。
请求组织帮他摆平
周总理等人看不下去,
将她安置在大连,
委托大连大学的校长李一氓全面照顾安娜的生活,
毛泽东在开会见到郭沫若之际,
偶尔还会关心地寻问郭是否给安娜寄了生活费。
还有许许多多的传闻,他有好多的所谓知已,没有实证不说,但我个人信,所谓风流才子自然有浪蝶叮,
早年写的新诗,只有激情,文采极差,什么我”想你的乳龘房变成一座坟“、“爆炸爆炸爆炸”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连想歌颂他的研究者都说,郭早年主要是激情,文字比较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