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一路欢歌,潺潺流淌的桃花溪;绕着亭亭如盖,夹岸争奇的桃花林;我被不知不觉的带入那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画境。
桃林的尽头是一座单拱石栏的小桥,当地人叫它穷林桥,渔夫“欲穷其林”处大约就是指的这里了。不信?桥头有唐人张旭的《桃花源》诗碑:“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若是在桃花盛开的林中,摆上一方小桌,和着美酒,吟此清辞,想那妙境,岂不神仙般悠哉!沿方竹亭边的坡道拾阶而上,老远便看到一座游廊式的拱桥横跨于溪涧之上,大约那文中渔人遇仙即在此处,故曰“遇仙桥”。据说此桥由危石相叠而成,明天启年间因“危石倾仄,岌岌欲动”,始改建为石拱桥,清初才改为这般形制。憩坐于这藤萝低垂,松林覆阴的溪桥之间,只觉流泉淙淙,清风习习,几使人不知身在何处。踱步廊桥间,赏析诗文,明人朱应登在《遇仙桥》诗中就写有:“自信经过路不迷,百花潭水断桥西。重来已隔人间世,惟有闲云渡晚溪。”说不迷是假,恋上了这里的闲云晚溪的画境道是真。跨过遇仙桥,踏磴道而行约百余米处,有亭傲然于葱郁之间,这便是“林尽水源”处的水源亭。亭作六角,小巧素雅,下临桃花潭,泉声四时不绝,面对桃源洞,清风飘然而来,确是观云听泉的绝妙佳处。和水源亭隔潭相望的便是桃源洞,洞口的岩石上镌有“秦人古洞”四字,据说当日那位渔人就是从这里进入桃花源的。既到此,自然要一穷其趣,做做那“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渔人了。借着洞中微弱的光亮,踩着泉水路过的山石,走不到三十米,透过狭窄的洞口望去,果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好一幅清池似镜,小桥如琴的仙境,心胸豁然开朗起来,怪不得眼前那半山腰的祠堂式建筑要以“豁然轩”为名了。轩前挂着一幅楹联,写得颇有意思:“偶闻黄发石中语,时有白云衣上生”。观其景,品其联,你能不顿生一种超然物外之感么?由豁然轩循山而上,走不过百步,只见浓荫中高墙半露,门前高高挑起一面杏黄茶幡,原来这就是取“舍人各复延至其家”之意的延至馆。在这里,我决定小坐片刻,品尝那桃源特产擂茶后,再继续赏玩。向盛情的桃源茶家道别后,出延至馆向北,过渊明祠不远,便是以陶渊明“高举寻吾契”诗意而命名的寻契亭。其地浓荫蔽空,众壑争奇,仰观俯察,无景不佳……一阵山风过处,天空居然淅淅沥沥地飘下一场雨来。顾不得身上衣衫淋湿,我悠然步入这山间烟雨之中,尽情领略这桃花源中的风雨之趣。雨点越来越密,沙沙的春雨在翠绿的树林中显得特别急促,我只得一路小跑开了……狼狈之中,忽见涧右石崖上一亭翼然,势欲飞去,亭前小坪上设有石桌石凳,可憩可弈。抬头望去,“既出亭”三字赫然在目,不用说,这便是渔夫“既出,得其船”的所在。到此,大约算是重返人间了。然而,叮咚的涧流,崎岖的山径,苍莽的幽壑,飘洒的烟雨,如胭如霞的桃花,分明又与桃源深处的景色无异。置身其间,我仍有一种身在世外的感觉,看来前人所撰的“潭水有情澄俗虑,桃花无洞亦仙源”的楹联,确有一番道理。在亭中,我坐了许久,也想了许多。幻想自己能隐居此处,农耕织作,清茶淡饭,植桑养茶,染墨丹清,垂钓江雪,扶琴吟诗,对酒当歌,其乐融融。抛开都市嘲杂人声车鸣,忘却钢筋水泥的楼林,远离权势利欲之争,纵情于山水之间……想着想着,云开雨住,我这才慢悠悠随亭中躲雨的游人沿溪而下,一路上尽情赏玩那无尽的山林野趣。冷不防陡峭的山崖上又闪出一座桥来,这便是因“便扶向路”一句而得名的向路桥。桥畔,古木修竹,郁郁葱葱,飞泉走雾,洋洋洒洒……可能是刚下过雨的缘故,溪泉冲崖激石之声格外悦耳,仿佛有数张瑶琴在这儿奏鸣。我真想在此处高声呐喊,释放心中的积郁和感慨,但恐粗哑嗓门的噪声惊动这叮咚泉水的流韵,打破了这世外的幽静。我舍不得离它而去,可又不得不默默走开,那种离别情怀顿然而生,只得将其黯留心脑之中。只要我想起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这片久久向往的深山乐土,然后顺着《桃花源记》的指点,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这人世间不可多得的旖旎风光,一遍又一遍地生发怡情仙境的绮想。
于200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