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虽然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故事,但是一般在谈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人们津津乐道的都只是故事的主角刘备如何礼贤下士的仁者风范,却很少有人去追究诸葛亮这一不合情理的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刻的动机和原理。本文正是要打破这一局面,将制造三顾茅庐的编剧诸葛亮推到大家面前,对这一看似简单的历史故事进行重新的审视与评价。
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早年丧父,随叔父避乱南阳,以躬耕自足。诸葛亮素有大志,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徐庶、庞统齐名,每有闲暇,便作《梁甫》之吟,可见其心非真隐迹山林,只是待时以动也。曹操听闻诸葛亮之名,曾托手下寻访,但由于来人受到诸葛亮的怠慢,因此怀恨在心,在曹操面前详称诸葛亮名不副实,只一山野狂夫而已。恰逢曹操征战在即,此事便耽搁了下来,诸葛亮再没有收到任何关于此事的下文,于是,此事竟不了了之。有了这一次的教训,诸葛亮在心里上对待前来造访的人士从此便多存了一分疑虑和顾忌。这可以说是为三顾茅庐故事的发生打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
当听闻刘备要来拜访自己的时候,相信诸葛亮心里是不能不为之动容的。因为,此时,在诸葛亮眼里看来最有实力的三个人,曹操、孙权、刘备,曹操:谋士如云、猛将如虎,而且在经过上次的事件之后,已经不可能再有任何希望了;孙权:文有张昭、武有周瑜、还有一个不亚于西汉开国元勋萧何的鲁肃,这一边也似乎并未有请自己出山的打算;那么,最后,只剩下一个久屈志向、寄人篱下的刘备了,如果刘备再不来造访自己,难道诸葛亮真的愿意将自己一生的才华全部都烂在肚子里吗?这对于一个以卧龙自居名动荆襄的饱学之士来说,是不可以想象的事情。汉代就曾经流传过这么一句话:人生不得行胸怀,虽百岁,犹夭寿也。可见,对于一个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抱负的士来说,最大的志愿就是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呀!
既然刘备是唯一能来相请自己的君主,而自己又素有出山的打算,那么,为何诸葛亮还要让刘备三顾茅庐呢?难道他就不担心刘备和曹操的使臣一样,拂袖而去,再不返顾吗?应当说这种担忧不是不存在的,诸葛亮在这件事情里面其实是玩了一场博弈的游戏。毕竟在封建社会,老虎的屁股是摸不得的,而逆龙之鳞,更是扯不得的。那么,诸葛亮的行为到底是出于什么动机呢?笔者以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前面说过的,这是诸葛亮士之气节的体现。士是不可以被呼来唤去的,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正是这种证明。曹操的使臣来请诸葛亮,是把他当成一介平民,而此时诸葛亮也确实没有任何事迹和见树,的确是如他后来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那样“臣本布衣”的身份,但诸葛亮他可不是一般的人呀,他是士呀,而且是天下之大士,这种人,你要请他帮忙,肯定是你要和颜悦色,要放下身段来和他对谈呀,如果你只是叫他一声,便让人家收拾行礼跟你,象《水浒传》上唱的那样“说走咱就走”,那是抓壮丁呀,不是请谋士的做法,不可能被有士之气节的人所能接受的事实呀,这也就是曹操的使臣觉得自己面目无光的原因所在,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狐假虎威、大呼小叫了,所以诸葛亮没跟他走,也不会跟他走。现在又来一个请谋士的,诸葛亮心里能不有疙瘩、能一下子就答应出山了吗?想都不用想,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这是诸葛亮在为自己争取准备的时间。刘备来请诸葛亮出山,那肯定是希望诸葛亮能改变自己当前的困境呀,这就需要诸葛亮一举成名,既帮刘备立威,又帮自己立信,让世人看看,这卧龙不是浪得虚名的,还是名副其实的。虽然诸葛亮饱读诗书,但他要根据刘备的现状来制定将来的发展战略呀,这种事情说出来容易,但没说出来之前,却要经过思想上的反复思考,这是大事,不仅要在道理上说得通,也要在实际中具有可操作性,这个过程是辛苦的,诸葛亮既要再次对自己以前的各种策略进行一种重新的整合和修正,又要兼顾刘备他们的接受能力,不能显得太急,不能说,我让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如果是这样,谁肯听你的呀,肯定要吵起来,而一旦发生冲突,结局便不好控制,因此,诸葛亮得进行试探,在暗中观察刘备的反应,为自己的出谋划策在时间上进行最后一次的准备。
第三,这是诸葛亮在暗中观察刘备哥仨个性格,为以后的合作和发展做好长期的准备。有人会问,这还需要准备吗?这就是不懂的表现了。诸葛亮在家窝着,却要门童谎称自己出外访友去了,被张飞看破了,要一把火烧了茅庐,虽然被刘备制止了,但诸葛亮对张飞的性子却摸了个大概,这张飞虽然莽撞却并不迂腐,否则就不会知道诸葛亮就呆在自己家里,这是其一;其二,这张飞做事还是很有创意的,他不冲进去抓人,却说要放火烧屋,这说明张飞的性格当中有打破陈规的一面,这是好现象呀,刘备最终是要成为一家之主的,但刘备和关羽都是讲忠义的,而要当主人,就必须在必要的时候抛弃掉那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的观念,必须打破自我禁锢,不敢迈出雷池一步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为凤为龙上九重的。所以,后来,诸葛亮为刘禅选妃的时候,两个皇后都选的是张飞的女儿,人说,女儿最象父亲,在性格上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张皇后的存在,才可能真正为处在三国中地位最弱的蜀国君主——性格软弱的刘禅起到互补辅助和支撑作用,当然,这个扶不起的阿斗最后还是投降了,这是后话。其三,张飞虽然怒不可遏,却仍然服从刘备的意思,三次造访诸葛亮,这又可以看出,这个三国莽汉张飞,其实内心还是尊重读书人的,这和史书上后来对他的评价也很稳合,张飞因为自身没有学问,对读书人都是以礼相待的。
再看关羽的反应,史书上记载关羽不悦,那可想而知,关羽也是瞧不起诸葛亮的,但关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大家不是很清楚,也就是说,顶多向刘备抱怨了一下,并没有特别出格的言行。但诸葛亮对关羽的性格也有了个大致的了解,也就是说,凡事,必须依靠刘备的力量才能指挥动关羽,因为关羽他并不是真心的佩服诸葛亮的学问呀,他对此是不以为然的,只是因为大哥要来,是为了大哥而来,他的忠心,只为刘备一个人。同时,这样一个对刘备忠贞不二的人,在刘备心里的地位也是可想而知的,对这样的人,你必须和他和平相处,还有就是,适当的时候,你还得让他几分,让他高兴一下,否则,他不高兴了,是不会服从自己的战略安排的。事实上,当关羽放走曹操的时候,是立过了军令状的,但这个军令状对关羽也是形同虚设的,刘备谁都可以不管,但你不能真的斩杀了关羽,否则,刘备那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恐怕只能由诸葛亮代为实践了。。。这明显和后来马谡失街亭被斩有着天壤之别呀。事实上,关羽之不尊重士人,也埋下了他后来轻视陆逊败走麦城的伏笔。
最后,才是刘备。刘备为什么能够容忍诸葛亮的放肆?这和刘备的报负是分不开的。从中,诸葛亮发现了刘备的长处,这种人是一个能克制自己的雄才之主,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能屈能伸,这种人既有胆识又有忍耐,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寄人篱下之时还有如此忠心不二的臣子追随——三次造访都是哥仨个一同前来一起回程,可见是一个绝对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人物,常言说的好,打仗还靠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有这样的条件的人物,虽然暂时没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但长久看来却绝非池中之物,这就使诸葛亮能够下定决心坚定不移地追随刘备,正如《出师表》所言“先帝不以臣鄙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天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四、这是诸葛亮要为刘备立信。其实诸葛亮也知道,刘备兵弱势单,只因是汉王朝的后裔有个刘皇叔的名头,多年来既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又无威信可言,这样一个人,你去辅助他,要对天下的士们都有个交代,刘备唯一的长处是什么呢?他既没有曹操那样的才华,又没有吕布那样的武力,还没有孙权那样的年少有为,但他也有一个好处呀,他这人忠厚,对自己人也特别的信任,最令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忍耐力。传说中的青梅煮酒,相信,在诸葛亮心中已经为刘备画出了一幅蜇龙之图。于是,诸葛亮趁此机会,大耍名士的派头,让天下人都对自己侧目,不仅突现了刘备礼贤下士的风范,也为自己抬高了身价,更为后来刘备能得到庞统、徐庶等人的扶佐打下了一个响亮的招牌:你们大家都来吧,你看看我就一介草民,刘备还诚心诚意地请了我三次,你们来投奔他,特别是那些有真材实学而又脾气孤僻或者从未施展过自己才华的士们,大家都放心地来吧。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部三国志,让多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们找到了梦想和感情的寄托,而一曲三顾茅庐和《出师表》又让后世多少人为之折服,从此义无返顾地走上了追随明主之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