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回来了、世博会缺了什么? 作者:王炼利 世博会是什么

2002年12月3日,从世界三大赌城之一、美丽的蒙特卡洛传来消息:中国上海赢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

当晚,《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日报》联袂印发套红《号外》——《中国申博成功》!

中国在彻夜狂欢。上海在彻夜狂欢。一片狂欢中,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高级分析员发言:“上海申博成功将使得挤压房地产泡沫的做法在上海彻底破灭。”

一年以后,某报的通栏标题是“上海申博成功一年间,浦江两岸房产升值50%”。

×××

2010年,世博会来了。
世博回来了、世博会缺了什么? 作者:王炼利 世博会是什么

无论是见过再多世面的还是很少见世面的,都惊呆了!无疑,这是一次 “夺最”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在电视镜头前侃侃谈“最”:“我们最广泛地利用太阳能”,“主题馆一个建筑是整个亚洲单体太阳能使用之最”,“我们的园区面积是159年世博史之最”,乃至“全部实现了清洁能源使用和零废气排放,在中国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应该也是“最”。

不用进入场馆,只消在卢浦大桥停留片刻,就得承认,中国人办的世博会最美最美!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就是一盘美轮美奂的大盆景!一脉黄浦水在盆景正中流动着。浦江的活泛在提醒人们:这是真景,“秀色”,不可餐!

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头一个十年,总象在作一篇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文章,奥运惊动天地,世博惊动天地,老天爷还抢着风头在制造着惊天动地,一茬茬的“边缘人”将一个个花骨朵残忍掐了,也在参合着惊天动地。但中国人是“人定胜天”的,人造的惊天动地肯定要压倒老天爷造的惊天动地。边缘人本不算人,随它们干什么都可置之不理。

在人造的惊天动地面前,我记不起天造的惊天动地,也不用担忧“边缘人”会到此地玩惊天动地;只顾让渴望新鲜刺激的眼球尽情品味世博大餐,连眨眼皮的小动作都尽量克制着。不一会儿,大概视神经疲惫了,眼前一个劲地出现叠影。亲眼见过的、照片上见过的、电影电视中见过的。。。。,凡与脚下这块土地有关的印象,都带着浓烈的烟火气息出现了,与眼前美到空灵的世博园相比,形成了地与天的反差。

不过,没有往昔的 “地”,能有今日的“天”么?

×××

黄浦江在今天被称为“世博园” 的区域内流淌了2.9公里。这段河床积淀了千百年的记忆。

清同治十年也就是1871年的《上海县志》地图上,今天从南浦大桥到卢浦大桥的沿江地名一共只有五个:浦西的“陆家浜”,“望达港”,“日赤港”,浦东的黄家浜、白莲泾。这是当时与黄浦江相通的五条河道。

“薛家浜、陆家浜一带,延袤二十余里,桅樯林立,旗帜飞扬”。这是嘉庆道光年间的写真。陆家浜薛家浜早已被填浜筑路,今天的南浦大桥,就矗立在原陆家浜河注入黄浦江处。日赤港就是日晖港,位于“世界第一拱桥”卢浦大桥脚下稍向西处。百年前,诗人笔下的日晖港是“柳絮欲飞芦已茁,满江新水长河豚”,“江桥泥饮又花朝,兰桨兰舟正待潮”;不过近几十年日晖港是集环卫码头、建材码头、垃圾码头于一身,诗意早没了。直到2009年,掀掉了“环卫码头”这个最后包袱,脱胎换骨的“景观水域日晖港”出现了。“望达港”就是今天浦西世博园内望达路的前身。望达港旁还有一条“陈家港”河,同治十年地图上没有标注,望达港和陈家港之间,有一个盛产水蜜桃的吴家桃园,1909年易主改为沈家花园,此后,陈家港近黄埔江段就以“花园港”著称。十年后,沈家花园改建成沪上名园半淞园,1937年“八·一三”事变,半淞园成废墟,1949年春,华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将半淞园旁停止建造十多年的电厂给予完工,半淞园的部分遗址划入电厂,如今浦西世博园内高耸的气象塔——原电厂大烟囱,就座落在花园港路——原花园港旁。

自打1867年江南制造局落户高昌庙, “高昌庙,县南七里,因‘制造局’而成市”。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大门在高昌庙地区叩开了。1897,中国人办的内地自来水公司水厂在望达港左边动工(以黄浦江定方位,下同),1898年,法国人办的董家渡水厂在陈家港(现在的花园港路)右边兴建。 1904年,在董家渡水厂和陆家浜之间,新开张了投资四万两白银的求新机器制造轮船厂;1907年,日产十吨纸、员工四百余人的上海龙昌机器造纸公司在江南制造局旁的日晖桥正式投产。1909年,离董家渡自来水厂的不远处,上海南火车站建成启用,这是中国最早的沪杭铁路始发站,第二站就是高昌庙站,车站设在江南制造局大门外的局门路上。而在日晖港河道旁,铁路日晖港货栈也同时运营,由于60吨以下货船可以在日晖港通畅无阻,这里成了“外埠商运来往必经要道”的 “商运繁区”。至此,与现代工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现代交通网络奠定了高昌庙地区成为中国第一个重工业区域的基础条件,这里,是日后国民政府《大上海计划》中规划的“沪南工业区”的核心地带。

500米外一江之隔的浦东也擎起了工业文明的火把。虽然白莲泾、黄家浜的河水仍然如农耕时代一样在缓慢流淌,但这里无疑已经告别农耕时代。1911年,已经有了30年历史的公贸机器厂在白莲泾办起了公茂机器造船厂,这是上海港口机械厂的前身; 1912年,中国第一家民办钢铁企业和兴化铁厂在浦东周家渡落成,这是上钢三厂的前身; 1923年,上海首家外商印染企业中法印染厂开设在白莲泾,这是1986年人均创汇额达3万美元的上海第三印染厂的前身;1929年,“章华呢绒”在周家渡章华毛绒纺织厂亮出了牌子,“章华”,寓意是最早成立于中华大地的毛纺织企业(“章”字由“立”“早” 组成);1935年,远东最大的酒精酿造企业中国酒精厂在白莲泾路1号投产,这是上海溶剂厂的前身。

如今,在世博村中A区的豪华酒店和B区的普通公寓中,可以觅到中国酒精厂时期的花园洋房,曾任中国酒精厂经理、辞世还不到一年的前中国致公党主席董寅初先生的别墅就建在此。在世博村的J区,几个经济型酒店由上海港机厂的仓库厂房改建,而上钢三厂对世博的最大奉献,是将浦东世博场馆的永久性建筑,都奠基在其百年厂址上——占地面积3181亩的上钢三厂,占了浦东世博园54%的面积。

世博园设计者煞费苦心保留了好些工业建筑,这些建筑以“80后”、“90后”居多。

南市发电厂大烟囱改建的气象塔构思奇特,那大烟囱及厂房都是1985年造的;世博会的“中枢神经”世博大厦,“骨架”是第三印染厂1998年建的厂房;世博公园内的上钢三厂特钢车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年代久远的老建筑当然也有留下的,江南船厂的历史建筑、上钢三厂无梁伞状柱结构的老仓库都保留了。从高处俯瞰,新老建筑群多姿多态、精彩纷呈,象想像丰富的儿童搭建的色彩热烈的积木;在平地瞻仰,后现代的创意终究消融了重工业发源地建筑特有的粗犷和质感,毕竟,在世博园的这盘大盆景中,历史留下的沉重恢宏难以与新奇前卫达成“视觉平衡”。

沪南工业区,别了。真的与你别了,永别!

×××

纷乱又鲜活的叠影散去,面对世博园这现实世界。

人流在建筑物之间做填空题。这里的人都是衣着光鲜,填空填得很漂亮。

但是这里少了点什么。

这里没有“生气”。

然而我体味过这里的“生气”。夏夜,加班到夜深人静,洗完澡,沐着江风,惬意地走在江边,走进居民区昏暗的灯光里,路旁在竹躺椅中睡着的人们发出粗重的鼾声,一个婴儿哭啼了一下,马上就吮吸到了母乳,淡淡的奶花香飘散开来。。。。。。整个城市很生动地睡了,她为过下一个日子养精蓄锐。在这万籁俱寂之时,你会感受到“生气”是什么。“生气”,是在一方土地上生活着、干活着的人们无意识中传递的精、气、神,是柴米油盐市民生活的衍生品,然而这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失的最宝贵的东西。凡能在一块不大的地方奏响“生活”“干活”交响曲的,“生气”就是一个个灵动跳跃的音符。但现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灵动跳跃的音符在哪处落脚呢?——对了,整个上海卢湾区,是8平方公里,整个上海静安区,是7.6平方公里。在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黄金地段,围出近一个行政区的面积纯粹用作观览,是需要“消灭气场”的大魄力的。

于是,这里少了生动的呼吸——5.28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是个无人居住区。展馆可以招来“参观人数”和“参观人次”,可以招来“人气”,但不能涌动“生气”。

即使“全国公务人员,以及国企的宠儿们,都在积极策划和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去上海世博会‘学习参观’”(杨恒均语),那么全国的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一共3226个单位,即使平均每个行政区组织500人的队伍(含党、政、公、检、法、青、妇、工会)来上海世博园“学习参观”,也就161万人;全国的乡镇级行政区(包括街道办、镇政府、乡政府)4.1万个,平均每个乡镇政区组织100人的“学习参观”队伍,也就410万人,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万个,平均每个单位派出50个人,一共100万人,可以用行政力量调动来“参观学习”世博会的,大概也就这么些了——约700万人。

给上海500万家庭的赠送票,可来500万人。

其余的,可能就是需要真正“自费”的了。“其余”的有5800万人——预计有7000万人次参观。

那么,“预计有7000万参观人次”是如何预计的呢?(如果:party每人一张就是7239.1万,这是2006年的数据,那就不够了哦!)

历届世博会数1970年大坂世博会参观人次最多,达6422万人次。在那次世博会上,有2500万日本人参观了世博会,占当时日本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日本人的人均入场次数2.4次,2500万乘以2.4,这就达到了本国6000万的“参观人次”。而大阪世博会占地面积只有3.5平方公里,举办地吹田市又是个只有35万人口的小城,上海世博会凭什么不能超过她?

为什么日本有这么多“人”和“人次”参观世博会呢?除了国土小交通方便,票价便宜是个主要原因。大阪世博会的总门票收入是350亿日圆,参观人次6422万,平均每张票价545日元,只相当于当时日本人月工资的1.5%,——当时日本人的月收入3~4万日圆,而园区内的消费也只有人均260日圆。。

在2005年举办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上,成人门票需4600日圆,但日本这时的普通工人月工资是30万日圆,还是相当于普通日本人月工资的1.5%;而成人如果买了一张17500日圆的“全期间入场券”,他就可以从开幕式参观到闭幕式,每天都来参观;如果是12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的,只需9500日圆就可以“每天看”。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门票是160元,根据2008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统计调查,2007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是16395.48元(其中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是13870.56)元。现在到了2010年,设职工平均工资是20000元(增加了22%),月工资是1667元, 160元的门票相当于城镇职工10%的月工资收入。就门票占月工资收入之比,是日本的6.7倍。

如果1970年大阪世博会门票价格翻了六倍,是不是还能达到人均参观2.4次的频率呢?我怀疑。当然,2005年 “爱知世博会全勤者”的山田外美代阿姨是个例外,她在日本“全勤出席爱知世博会”的记录被上海世博会知道了,就赠给她上海世博会 “第1号”门票,如今山田外美代为全家三口人购买了上海世博会184天门票,同时把家搬到上海,准备再创个“全勤出席上海世博会”的记录。这个记录,中国是没有人与她去争的。目前她全家已经为门票、机票、房租费花去了900多万日元 (约合60多万元人民币)。

但山田外美代阿姨毕竟只有一个,上海2010世博会要实现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有些麻烦。这个麻烦可不小:已经缺乏了“生气”,难道连“人气”也要受影响吗?

×××

世博会还少了点什么。

据说,老建筑被保留下来,是中国专家向国际展览局专家“力争”的结果。国际展览局专家是主张将旧建筑全部拆掉的。

该向中国专家致敬,他们的努力使偌大的世博园区还能剩下点“人居”过的实物。同时,对国际展览局专家表示谅解,因为他们不懂得中国国情。

国际展览局专家肯定以为,带有旧厂房的土地既然能够腾出来搞世博园,那肯定是块废弃地,废弃地有什么不舍得拆的?

但国际展览局专家不知道,中国这次是将世博会建在提供给几辈子上海人饭碗、并一直提供到世博场馆动工前最后一刻的有着十几万、二十万人赖以生存的谋生地上!这本是养命之地,哪是废弃地?

在国际展览局专家们的祖国,要这样办世博会,简直是不可思议!

而在中国,这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可思议。城市发展史证明,历史上凡能提供足够饭碗的养命之地,都是值钱之地。然而虽然值钱,“变现”还是颇费周折的——能提供足够饭碗的养命之地同时是人口密集之地,“动迁”不容易。

但有了天赐良机的世博,动迁就“升华”了。升华到国家利益、城市形象、为国争光的大道理。电视镜头中,哪一个动迁户不是欢天喜地?浦西世博动迁居民欢天喜地搬到了17公里外的远郊——当然,通了地铁,缩短了时间距离。

2010年4月20日,上海自豪地宣布“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266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10公里。”对比一下日本,日本东京从1927年第一条地铁运行开始,到2006年,八十年间也就造了十四条线路、315公里营运路线、224个车站;上海地铁自1994年12月投入运行,十六年超过了东京的八十年,“超”的动力主要来自世博会要在上海举办——在决定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时,上海的地铁一共才三条线路,运营线路长度63公里。因为有了“举国”的力量,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城市就足以具备了超越发达国家的实力——地铁的造价是每公里六到七个亿。

也因为有了“举国”的力量,这里造地铁不用担心资金问题。虽然世界各国的地铁公司大多亏损;虽然最能赚钱的香港地铁公司在2000年首次赢利前连续亏损了12年;虽然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收入了35亿元,而需要返还的利息就已高达28亿元;虽然从1998年到2008年,十一年的上海轨道交通的利润总额总共只有13010万元,而上海市市长报出的已建的十三条轨道交通总投资是2380亿。。。。。。然而所有的“虽然”,都阻挡不住继续造地铁的决心——若要完成到2020年共建设880公里轨道交通的计划,还需要投资2100亿!

感谢世博,使得上海终于有了一个需要投入“举国”的力量改造城市的充足理由。高昌庙地区和高昌庙地区对岸的居民们也能早日告别倒马桶的日子。只不过,为什么居民们不能就地告别倒马桶的生活,偏要赶到17公里外才能与“倒马桶”诀别?为什么高昌庙地区和高昌庙对岸地区要变成了“空城”才能美丽,不能让端住饭碗的原住民能在居住地和工作地享受到生活的美丽?为什么原住民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善生活,而非得让“他人”来主宰自己的“改善权利”?为什么原住民不想改善还不成、他们连“不选择改善”的自由都没有了呢?该不会“他人”的利益就在原住民的“改善”之中和之上?

中国人历来没有这样发问的习惯,现在他们开始这样发问了,这是一个进步。有了这个进步,就发现了2010世博会的一个缺陷:少了对公民意愿的尊重。

×××

感到还是有缺失的东西。再找找,看还少了什么?

来到了卢浦大桥浦西脚下,跨过日晖港,就是前铁路南浦站,这里有条兆丰西路。

在兆丰西路上,三十年代末曾建有十五排三百多间的简易平房,那是日本人建的战俘营。每间房8平方米,可关押4个俘虏,房间有门无窗,门才1.7米高。战俘大部分是国民党部队的抗日官兵,小部分是八路军新四军,他们被强迫在日晖港北票码头和日晖港车站(以后的铁路南浦站)从事苦役,累死、残害死、反抗死的不计其数,这里是东方的奥斯威辛。2005年,有人揭开了这一段历史,有人呼吁“在此建纪念广场或树立纪念碑,与规划建设中的‘世博会’和黄浦江滨江大道形成一道有机结合的文化风景线,,以增强历史的厚重感,唤起世人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进步的新世界。”

现在,世博场馆辉煌落成,但周围觅不到任何有关战俘营的印迹。就在2008年和2009年,在“迎世博”的紧锣密鼓中,十五排战俘营房赶紧拆了,铁路南浦站赶紧拆了,日晖港北票码头赶紧拆了,抗日老兵们的最后住所兆丰路公房赶紧拆了。

都拆了,一切拆得荡然无存。

也许,2010世博会原本就拒绝“厚重”。

拒绝“厚重”,已经成了潜意识,已经成了习惯。

今天若还有兴趣谈起历史,多半有着非常功利的目的。而“等你来”之类的呼唤,也出于很功利的目的动机。并且,越呼唤“等你来”,也越暴露了缺乏自尊自信的一面。

一个拒绝“厚重”的民族,骨子里必然缺乏自尊自信。对老天爷和“边缘人”闹出的惊天动地不愿正视,就是缺乏自尊自信的表现。

缺乏自尊自信,再唤“等你来”也等不来真正的尊重。

争取世博会各项之“最”当然可以,但更需要在世界各个民族之中,争取尊重历史之“最”、尊重生命之“最”、尊重人之“最”!

这应该是中国参与各种国际活动的“动机真谛”。

×××

注:此文有关上海近年数据全部来自国家统计部门。

2010.4.29

×

以下图片来自上海某网友的系列摄影《上海散步》。

×

世博园内气象塔前身



战俘营中抗日老兵曾居住在此附近



老兵们曾服过劳役的日晖港(2006年)



铁路南浦车站,抗日老兵曾在此服过劳役,2009年拆毁



拆迁中的望达路,围墙内曾是毁于八一三的沪上名园半淞园,后部分遗址建南市电厂,部分遗址给南市水厂.



2006年的上钢三厂

2006年的江南船厂



2006年的上钢三厂2



半淞园路上的百年老厂南市水厂(原内地自来水厂部分)



保存下来的上钢三厂无梁伞状柱仓库的原来面貌,建于1930年



拆迁中的半淞园路



2006年的半淞园路苗江路,基本搬迁完毕(浦西世博园内)



2006年的半淞园路南江路(浦西世博园内),等“起爆”的大楼



这里暂以“地块”命名



×××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555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忘记博客登录名怎么办? 新浪微博忘记了登录名

帮了我大忙啊原文地址:忘记博客登录名怎么办?作者:静语华年大家在注册博客时,常常只记得呢称,不记得登录名,但是新浪博客是以新浪通行证为登录名的,所以在开始注册的时候,一定要记着填的新浪通行证的名称,它和你的博客呢称是两回事,和域名也不

转载 梁栩晔,你羞辱了谁? 羞辱2

仓廪实而知礼节,食无饱何求营养?梁栩晔姐姐,我支持你!原文地址:梁栩晔,你羞辱了谁?作者: 孤山夜语“我要跟湘西州或者凤凰县教育局掐一架。求有关部门电话。孩子们午餐越来越缩水了,现在每人每天一片面包片,直径6厘米厚度1.5厘米,还不如卖火柴

转载 转载 泰山着火了!天兆??作者:高山流水

[转载][转载]泰山着火了!天兆?作者:高山流水  (2013-03-10 23:23:57) 转载▼标签: 转载分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原文地址:[转载]泰山着火了!天兆?作者:高山流水作者:夕陽不晚92[转载]泰山着火了!!!天兆???  (2013-03-10 21:24:56)[删除] 转载▼--

赵本山、王小利小品《捐助》小品台词 王小利小品捐助

小品《捐助》高清在线观看:http://zhaobenshan.xiaopin5.com/31.html赵(赵本山,以下简称赵):亲家,咋的?这会溜到家门口等着了呢?亲家(王小利):这不着急吗?等着你给我取钱去了吗。咋的?你取回来了吗?我那一万五。赵:明天取,哎呀,今天办了一件比给你取

声明:《世博回来了、世博会缺了什么? 作者:王炼利 世博会是什么》为网友让我爱恨两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