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门新解---细说青海门源的来历 青海门源黑社会

浩门新解---细说青海门源的来历 青海门源黑社会

前几天到西宁书城闲逛,翻开一部《汉语大词典》,恰好翻到“浩”字条。原来“浩来”字有三个音,即:háo、gé、gǎo。最引我瞩目的“浩”字条上的:“浩gémén?”,其注释是:水名,亦阁门河,大通河。
回去后便查书本写了以下有关浩gé的话题:
浩?(gémén)浩字在这里不读hao,而且读gé,有的书上也读gǎo。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下》
浩?古县:西汉时所建立,属金城郡(城址在今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属近)。金城郡建立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据此推考,浩?县也建于汉昭帝年间。浩?县的具体位置,按《中国历史大辞典》所说:“治今甘肃永登县西南、大通河东岸”。即甘肃省永登县窑街一带。
?:也是一字两音、一读mén、一读wěi。?(mén)字的本意是:“峡中两岸对峙如门的地方。《诗经?大雅?凫翳》:凫翳在?公尸来止熏熏”。也有门的意思。大通河在享堂峡流入湟水时,两岸的山谷正好对峙如门。
?(wěi)字本意是水流勤勉不断的样子,大通河流域的地貌,是两岸对峙、中间流水涓涓,不管读mén,还是wěi都符合其中的一意。
具体说,在2100多年前,古人根据享堂峡的地景而拟名浩(gé)?(mén)县,据史载,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陇西太守马援在此地打败先零羌人。北周时废县。行政约六百多年。
自浩?县废置后,浩?二字又进入了水名,古浩?县内的流水披逆溯到发源地所流域的地方,定名为浩?川,河水因而称为浩?河。
穿浩gé?县流过的河水,因而名为浩(gé)?河。浩(gé)?河因有地名才有水名,不似青海省,先有青海湖,而后有地名。
浩(gé)?河,亦名阁门河、大通河、乌兰木伦(按《中国历史大辞典》)。
阁门河,因唐贞观年间有今门源,互助二县之间建立浩(gé)门州,为防止把浩(gé)读成浩(háo),故把“浩”字改成“阁”(gé)字。大通河始叫于宋朝。乌兰木伦是蒙古汗蒙哥汗所部占领浩门川时称大通河为乌兰木伦,古蒙古语,今意不祥。
隋朝大业五年,隋炀帝西巡穷兵黩武时,在此川流不息中分配诸军四面围攻吐谷(gù)浑,吐谷浑首领伏允逃亡于果洛一带。
隋未瓦岗军首领李密讨伐洛阳时,命祖君彦写了一篇《为李密檄洛州文》。文章内容宏富,风格雄放,政治说服力甚强。文中列举了隋炀帝的十条大罪。其中的第十条便是:“自昏主嗣位,每岁行辛,南北巡狩,东西征伐。至于浩?陪跸,……其罪十也。”跸是天子出行时清除道路。此处指导隋炀帝命人在浩(gé)?河上造桥。
自宋朝以后人们称浩?河为大通河,浩(gé)?二字逐渐被人们疏远,到了近代人们又开始使用,便是不读浩?(gémén)而是浩?(háo mén)今门源浩门镇便是浩?(háomén)的新称。
大通河虽发源于海西州天峻县木里区域,但是,多半河水是海北州的祁连和门源的支流所注入。1912年将浩?河上游两岸流域地区(辖今祁连县和门源县)。改名为?源县,取意于浩?河之源,1959年,为便于书写将“?”字改为“门”。





#家乡杂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4883.html

更多阅读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 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与习俗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与习俗——儿童节的来历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

十月一烧纸的来历 农历十月初一烧纸时间

十月一烧纸的来历农历十月一日,是上坟烧纸给冥人送礼的迷信节日,因此亦称鬼节。十月一上坟烧纸,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古时无纸,至东汉蔡伦才发明造纸,人争购买,造纸获利甚厚。蔡伦的嫂子慧娘见有利可图,就叫丈夫蔡莫向蔡伦学造纸

声明:《浩门新解---细说青海门源的来历 青海门源黑社会》为网友时光小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