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初中生早恋问题 如何对待青春期早恋

(一)

昨天有朋友向我咨询,她问我一个问题,说她的孩子可能早恋了。她说感到很惊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儿子在上初三。我说这没什么,很正常。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1、用平常心去面对

  对于孩子早恋,其实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们自己也是从这个时期过来的,谁的心里没有过美好的向往呢?你没有过初恋吗?只不过你的初恋很隐蔽罢了!但说实在的,初恋应该是最美好的,也是我们一生的记忆。

  2、不要粗暴的对待早恋的孩子

  孩子的发育有早有晚。发育早的孩子在上初中时就有可能早恋。这也是很正常的生理发育。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及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不要一发现孩子早恋就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给自己丢脸了等等。于是就对孩子横加干涉,或动用武力威胁孩子。

  3、要给孩子讲清后果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想太多的事情。他们只是在生理成长的作用下,凭着好奇心去做事。但处在这个时期的人是不可能自拔的。所以做家长的要和孩子说清这么做的后果,但坚决不要威胁。那样你只能让孩子感到在你这得不到温暖,这样他也只能去找他的恋爱对象。最后是适得其反。

  4、家长要提前做好心里准备

  其实谁家的孩子都得长大。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在孩子上初中后就要不时的跟孩子交流这个问题。没事问问他们学校是不是有搞对象的。让孩子在心理上觉得你对这个事不是很在意。同时,说的次数多了,他也可能就不那么好奇了。

  5、不要太严肃

  家长在同孩子谈这个事的时候不要如临大敌似的。要很轻松的去说,甚至可以在孩子高兴时跟他开个玩笑,把类似的事情说了。这样,孩子也不会太紧张,对你会很配合。

  其实我们每个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那就先调整好我们自己的心态吧!

(二)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某些情感会自然而然地滋生。伴随着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加上社会影响(启蒙),难免对异性产生“爱恋之情”。少男少女之间的特殊感受,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因为它更多的是“自然属性”,正因为如此,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才指出“恋爱是不能禁止的”。对于这种“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尊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由于现在国家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的扩招,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一锤定音”决定考生命运的高考现象日渐“淡化”,若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容易受到青春期成长的冲击。
第三,家庭环境。学生在青春期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他们很容易被同龄异性的关心所打动,陷入早恋。
第四,文艺作品的影响。有不少学生受部分文艺作品中那些风花雪月、缠绵悱恻的浪漫影响,热衷歌星、影星等的花边新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追求好奇,对恋爱行为进行简单模仿。
第五,家庭及学校忽略了学生适度的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还有青春期学生因不同程度产生的性困惑、性忧虑而得不到家庭、学校的关心和理解,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
早恋是多方面的产物,我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子女的早恋。目前80%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都与家长教育不当或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有关,因此,防止孩子出现真正的“早恋”应先从家长做起。据青苹果热线近两年青春期心理咨询表明,近年热线接到的有上千条电话都是就“早恋”等思想问题进行咨询。电话中孩子反映家长不能与自己沟通而产生逆反心理或报复心理出现“早恋”,或因家庭出现问题而寻求异性温暖的电话占大多数。其中,因家庭破裂、父母关系不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等情况出现“早恋”的情况占大多数。了解到子女的早恋情况以后,父母不要让孩子背上心理包袱,因为恋爱是由我们无法控制的荷尔蒙决定的,跟道德、年龄无关。平时要使孩子感到父母是可以亲近和倾诉的对象,使他们心情放松,自然就不会只把心思放在某个异性朋友身上了。

如何对待初中生早恋问题 如何对待青春期早恋
第二,帮助早恋的中学生正确看待早恋。由于早恋带有隐蔽性和神秘性,一些早恋的中学生往往都是在私下接触和往来,他们自身也有一种负罪感,生怕被家长和老师知道,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班主任和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早恋固然不对,但一旦发生,也并非做了什么坏事和错事。一个人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不过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尚不成熟,现在还不具备处理恋爱、婚姻各方面的条件。如果真正的喜欢一个人,你应当在各方面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为对方创造各种通向幸福的条件,更应该为对方着想,不能因为早恋而影响对方的学习和发展。还要要引导孩子明白早恋的危害性。青春期学生早恋的最大影响就是耽误他们的学业,不可避免地分散了他们的意志和精力,致使学业成绩下降。其次,早恋必然会影响人生的奋斗目标。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积极帮助青春期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关心青春期学生的成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团文化,广泛地培养青春期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提供他们参与实践,服务大众的机会。也可以告诉他们:这是你们在真正的恋爱开始以前进行的热身。你们可以当它是一颗糖果,但绝对不能代替你们眼下的正餐。生活里有很多比爱情重要的东西等着你们去做。有一个比喻,现在你们正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里,窗外的景色很美,但是如果你下车浏览景色,你就再也赶不上这趟列车了。

第三,帮助学生学会正常的异性交往。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交往广泛、自然,要孩子和异性公开交往、群体交往,他就不会对个别的异性产生过分的好感。虽然同龄人有谈恋爱的情况,但是家长不要断然让孩子和谈恋爱的同学绝交。因为同龄人的带动力非常大,这种带动力量比家长和老师都要大。家长应该采取宽松的态度,让孩子自然地选择,是否跟着感觉走,还是不进入恋爱的状态,在选择中确立自我。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帮助孩子自己判断: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比起他律,自律的效果会更显著、更持久,也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所以在指导男女生交往的过程中,我强调了三点:一是强调男女生的集体交往,反对个别交往,个别约会。二是在交往过程中注意掌握一个“度”,既不必过分拘谨,也不可过分随便;不可过分冷淡,也不可过分亲昵;不可过分严肃,也不可过分卖弄。总之应该与同性交往一样,做到真诚坦率、落落大方,同时也注意男女有别。

第四,帮助早恋的孩子走出困境。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内心充满希望和幻想,他们的内心世界很精彩,可是又不愿表露。这时如果得到积极的引导,他们便会打开美好而神秘的心灵之窗,让热情、才智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如果受到强制的压服,他们便会把受了伤的心灵深藏起来,让压抑、困惑相伴左右。所以,成人不应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批评他们,因为孩子交朋友多数并不是成人的谈情说爱。倒不如在青春期阶段,多教给他们必要的生理和性科学的知识,使孩子们一方面大大方方地与异性交往,一方面又增加理智的意识,学会自我感情的调节与控制。我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遵循了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理解,二是保密不加渲染;三是方式可灵活多样;四是不可捕风捉影,上纲上线,不注意方式方法。

为了孩子的一生,让“早恋”正常发育并得到教育者的合理引导吧!尊重“人”的教育,才是科学的好的教育.

早恋是青少年性心理的变化,是性心理转化为性行为的一种实践。早恋多与环境引起的早熟性兴奋和性萌发有关,一部分也与孤独、空虚、心理上缺乏支持有关。初中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有人曾做过抽样调查,中学生有早恋史的初中生占14.9%,其中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初中生占16.7%。时代的发展,使青少年在生理上过早地走向成熟,也使他们过早地告别了天真烂熳、无忧无虑、欢乐明朗的少年时代,在初中阶段便早早迎来了充满活力,骚动神秘的青春期。由于情窦初开,相互间有一种情感上的吸引,有彼此接近的需要,对异性的注意也越来越强烈,这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相互不断交往和彼此好感的基础上,可能会出现爱情的萌芽──“中学生恋爱”(早恋)现象。

(三)及早进行爱情教育是解决早恋的根本途径

现在,“早恋”已成为两代人间一个最敏感的话题。孩子们困惑,家长们忧心忡忡。其实,“早恋”的提法是不正确的,既然是“恋”,就没有一个时间上或期限上的限定。确切地说,中学生之所以不适宜恋爱,并非他们处在一个过早的年龄阶段,而是他们处于一个尴尬的时期??生理已经成熟,心理还很幼稚的时期。有人拿“早恋”的个例来简单说明早恋的利弊是草率的,他们无非就是对学习是否受到影响为衡量标准,而这种标准恰恰忽略了作为情感问题的深层的道德标准。

如果把心理未成熟的青少年比做青苹果,那么我们要做的是,用爱情教育的营养滋补它,让它在树干的枝叶间正常地发育而自然走向成熟。我们的爱情教育可以滋养孩子们尚未成熟的心智,给它提供一个可以健康成长的环境。爱情教育就是保护青苹果不至于落地,而让它在果树的躯干上继续汲取营养,等待成熟的一刻。因此,当我们面对早恋束手无策时,其实就应该想到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声音,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他让我们知道,与每一个孩子的那根独特的琴弦对准音调,是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去聆听和调试的。而这颗敏感的心只能来自爱的滋养、情的陶冶。可以说,在爱情教育的过程中,面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灵世界,在我们教师对自己心中琴弦的不断调试中,才能产生和孩子们心灵的共鸣,而爱情教育的目的就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爱情教育不仅仅是面对“早恋”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办法,它还有更多更深远的意义,它不是去教孩子们如何谈情说爱,而是教孩子们如何在做人的过程中去拥有人世间这份美好的感情,去获得幸福的人生。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有着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那我们就不是简单地去阻止所谓的“早恋”的发生,而应该热情地去面对孩子们这个时期出现的情感困惑,引导他们去思考爱情这样一个严肃的情感课题。

(四)

理性对待早恋

说起父母教育孩子时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早恋”了。只要孩子一跟“早恋”这个字眼沾上边,父母就视为天塌地陷,采取“紧急措施”,如公开批评、勒令检查、扣压信件、限期断交等等,甚至动辄斥之为“作风不正派”、“思想品质不好”,或用讥讽挖苦的语言当众羞辱孩子,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极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正陷入早恋迷途的孩子感到压抑和苦闷,可能促使个别认识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为“殉情”而轻生,为“私奔”而出走,更多的则出于逆反心理,越是反对,态度越坚决,越是禁止,谈得越热火。青春期情感的萌动其实是正常的事情,父母大可不必谈“早恋”色变。对于孩子的早恋,父母要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以平常心处之,不夸大它的严重性,不伤害孩子纯真的感情,当然也不可小视它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多给孩子一份关心,鼓励他们将眼光放远,从而走出早恋的迷雾。

对于早恋,父母对它要有一个动态的把握,要能够根据早恋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

第一个阶段是“朦胧期”。女孩子从九岁到十一岁左右,男孩子从十岁到十二岁左右,是性意识和性爱的朦胧期。此时男孩、女孩对性别差异敏感。在一起感到拘束、害羞,往往采取疏远和躲避的态度。而对成年的异性,又往往表现出过分的亲昵和依恋。要引导处在“朦胧期”的孩子正视自己的性别角色,在与异性同龄孩子的交往中要大方、诚恳,克服拘束、害羞心理。而与成年异性交往,不宜过分亲昵。父亲对于女儿,母亲对于儿子要特别注意,适度亲近,不要过分,以免造成不良倾向。

第二个阶段是“爱慕期”。女孩子从十一岁到十三岁左右,男孩子从十二岁到十四岁左右。这时的男孩、女孩之间互相观察、欣赏的兴趣增加,注意异性的谈话、表情、动作,而且开始注意自己的服饰、举止,想给异性留下好印象。对于异性之间的接触,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在情爱上浮想联翩。然而,此时异性之间的好感是泛泛的,没有具体对象。父母要教育处在“爱慕期”孩子尊重异性和自我尊重,注意自身的仪表和文明礼貌,多关心班级集体的事情,为集体出力,男女同学坦诚合作。

第三个阶段是“初恋期”。女孩子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左右,男孩子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左右。这时,男孩、女孩在年龄相近的异性中,发现较喜爱的对象,给予特别的注意与关心,寄予特别的期待。感情上希望多接触、多交往,但理智上又有种种顾虑。父母要教育引导“初恋期”的孩子多参与群体活动,尽量减少与异性同学单独接触的机会,特别是不要跟某一位异性同学过多地单独接触,避免萌发初恋之情,牵动精力,影响学业和全面发展。教育孩子与异性交往时注意自己言行,不随便逗闹,不动手动脚。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如果我们强化了正确人生观的指导,就有可能抑制由性需要带来的可能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在发现孩子有早恋迹象,或经过认真观察确认孩子是在早恋时,一般不要急于去处理,而先要冷静地进行一番分析,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避开众人,个别施教,尊重孩子的隐私,严格保守秘密。可以个别谈心,也可在符合孩子本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日记、书信等说“悄悄话”,往往效果会更好。

第四个阶段是“钟情期”。这个阶段一般发生在孩子上高中的时候。男孩子比女孩子要晚一些。这时,往往会出现“痴情男女”,他们一但倾心相爱,便不顾一切。由于涉世未深,对人生没有充分认识,往往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一旦受挫,又会意志消沉,产生厌世心理。有的还可能走上放纵自己的道路或者轻生。这时候家长要想办法教会孩子识别他人,特别是识别异性的方法。人说初恋是美妙的,是少男少女的游戏。在孩子们眼里,初恋的对象是不可能再好的完人,其原因在于对异性的特殊感情蒙蔽了真实。因此教给孩子如何摆脱微妙情绪的影响去识别异性,并鼓励他们结交更多的异性,有助于辨识异性和把握自己。这方面的教育以社会见闻和小说故事为好。

爱情是一种复杂的高级情感活动,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拥有它的人应该具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青少年身心发育均不成熟,自制力差,很难驾驭这种感情,很多因此而影响学习。知识是孩子创造美好未来的基础。因此,发生在孩子学识奠基阶段的早恋,从某种意义上说,会影响孩子的前途。然而随着“性早熟”现象的产生,孩子生理上的变化加速,导致发育中的孩子产生强烈的性冲动和性要求,孩子们的心理发育又不曾与生理发育同步而行,孩子们的意志还是如此薄弱,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很差,极容易感情冲动,发生越轨行为。越轨行为有可能导致早孕,这尤其会对少女的身心产生严重的危害。

家长要特别关注“钟情期”的孩子,要引导处在“钟情期”的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和集体生活,用意志克服自己与异性交往的感情需要,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做有远大抱负的青年人。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早恋”时,家长千万不要拳打脚踢,施加重压,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从内心深处,而不是仅从行为表现去看的话,早恋对青少年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高压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对待孩子早恋的问题上,导远比堵更为重要。

(五) 如何对待中学生“早恋”
  

一、“早恋”现象的成因及行为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中学阶段正是十三、四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人生经历了“第二次诞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断乳”。中学生的性生理的萌发与逐渐成熟,引起了性心理的变化,也给不少学生带来了苦恼。特别是有些青少年学生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的侵袭,则很容易受到不良性意识的诱或。有的学生看了有关异性生理的书刊,由此浮想联翩;有的男生为博得女同学的好感,热衷于扮演“保护人”角色,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慨”;有的女生随着令人羞涩初期的来潮,在经过一段惊喜、害羞、傍徨的心理过程之后,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交友渴望。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学生由于进入青春期,不但产生了青春期的新奇感,甚至产生了生理冲动与体验欲望,他们开始注意异性,亲近异性,容易产生爱慕和追求的情感,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问题。
尤其处于开放、改革最早、商品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地区,中学生更趋于提前进入青春期,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对青春、友谊和爱情的信息特别敏感。改革开放,无疑给两个文明建设带来巨大成就,然而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一是商业文化充斥街头,商业文化的特点之一是煽情,诸如红唇烈焰的镜头,充满着爱恶和浪漫;撕肝裂肺的爱情故事,令青少年无心头撞鹿、脸红耳热而产生少许神往;那心痛得死去活来的流行歌曲,使他们听得如痴如醉,如在一片爱的海洋里飘浮。
而他们的父母呢?整天忙于生计奔波劳碌,又有多少时间去关心他们看些什么,听些什么呢?也没有多少时间顾得上与他们交流思想感情,说说心里话,给予积极引导。许多父母往往是看一下成绩单,留下人民币若干,又匆匆出门去了。辨别是非能力还不是那么强的中学生,其免疫力毕竟有限,很多时候又得不到家长的有效的保护和引导。面对着灯红酒绿的诱惑,影视的刺激,小说的渲染,成年人不检点的行为的负面影响等不利因素,这就形成了新时期中学生“生理早熟,心理不成熟这一特点,男女生出于座位相邻,或性格接近,或爱好相同,情趣相投等缘故,还有些是外貌的吸引,彼此间的接近,容易产生“早恋”行为。
中学生的“早恋”行为,往往从互相接近交谈,发展到递纸条、写信,“互相倾慕”,再而发展到两人密切往来,结伴游玩,暗中幽会等,个别甚至发展到不堪设想的严重行为。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及时抛出坚实的缆绳,系住迷失方向的小船;架起温馨的小桥,把豆寇年华的心,从青天过渡到夏天。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和人生观的教育,并使知识成为学生抵抗不良影响的抗体,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而帮助青少年学生预防“早恋”行为,顺利渡过青春期。
二、“早恋”现象的预防
“早恋”,并不是洪水猛兽,用不着惊慌失措,更用不着大呼小叫,采取一些“专政”手段。“早恋”现象的出现,固然离不开社会、家庭因素,但更离不开心理、思想因素。为此,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应着重从心理、思想因素入手,去了解情况,和学生沟通,理解学生;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你,感觉到你对他们的爱护。这样,用耐心,爱心去化解学生心中的坚冰,问题才能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正如丁有宽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就是付出爱心的职业,因而它才显得神圣、伟大!
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解决好中学生的“早
恋”问题,要做好“预防”和“疏导”工作。“防”胜于“疏”,“疏”是不得已的措施,是补救措施,“防”的意义远远大于“疏”。“预防”工作做好,就可以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免受精神和心灵上的创伤。“防”是基本点。
“早恋”的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开展好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注意做到不渲染、不描述、不庸俗,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要知识、消除“神秘感”,并认识“早恋”的危害。
(2)加强青春、理想、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学生头脑兴奋性强,记忆力好,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精力充沛等特点,进行青春理想前途教育,“五自”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法制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人生最好紧的只有几步,特别是年青的时候。”学生应利用青春期这一有利时机,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为参加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作好准备。
(3)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
利用班会,团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学生充沛的精力引导到正当高尚志趣和对各种知识的探求上。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环境和正确的舆论,使学生各种朦胧的感情得到约束和自制,对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如不健康小报、书画、录像等,也有很好的作用。扫除一切阻碍青少年成长的阻碍,除了进行一般的人生观、青春期性教育外,有两点必须予以重视:一是开展青少年年学生应该怎样正常交往的教育;二是开展高尚情操教育,让青少年学生进行专心,勤奋地学习和经常参加健康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转移他们自然产生的性兴奋,增强他们的理智水平和自制能力。
(4)努力建设一个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校风和班集体。
“预防”预防、防治,正如人的健康一样,要想加强抵抗力,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其次还需“接种”,提高免疫力。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机体莫过于有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友爱的优良校风和班集体。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面。他(她)感受到充实,感到有意义,处处感到温暖。全校应努力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局面,提倡男女同学间发展一种兄弟姐妹般的纯真友谊,学生们在生活上互帮互助,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和个性的形成。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长关系,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心贴心。这一点很重要,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试想一下:一个教师,学生有困难不找你,有问题不找你,有心事不告诉,班级工作能搞得好是很难想象的?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在事件的萌牙状态就得到及时处理;能够使班干部,同学们以你为核心,师生间有较强的凝聚力,班里的同学能团结协作。这样的集体,又有什么事不好解决呢?在本学期中,就有好几位同学主动地以周记的形式把自己的内心秘密(“单恋”引致的情绪波动)和盘托出。在日常的交往中,了解到其他同学也有“早恋”的迹象,所以,班主任取得学生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取得学生的信任,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快速反应,开展有针对性教育,使不良苗头得到抑止,有“早恋”苗头的学生得到教育、挽救。
(6)得当地运用“异性效应”。
教师经常地,有意识地组织异性学生间互相互补,编排座位时注意男女生的搭配,安排班干部时考虑男女生的比例和配合。在开展学校、班级集体活动时注意男女生配合等,增加男女同学接近的机会,有利于消除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产生的烦恼和对异性的神秘感,使男女同学间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同学友谊。经常地开展异性同学间的互帮互相活动,并使之成为一种风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得当地运用“异性效应”,不仅能成为预防和克服学生“早恋”的有效手段,还会给班级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三、“早恋”现象的疏导
“疏导”就是疏导、调理学生的思想情绪。当学生出现“早恋”问题时要耐心地做说服、教育工作。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信任他们,理解他们。要了解“早恋”的心理特征:神秘、奇妙、热烈而又脆弱、敏感。普希金上中学时,才十四岁就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次自白:“一颗火热的心被征服了;我承认,我也坠入了情网!……。”“谁能禁止这种奇妙的感情突然出现呢?总有一天青年会忽然听见在他心底响起的一种最甜蜜、最温柔的音乐”(瓦西列夫)当前,这种“音乐”过早地在部分学生心中奏响了。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种“音乐”在适当的年龄才奏响。在班中有一位同学在周记中写到:有一次去广播室点歌,和女广播员的一问一答的交谈中产生好感,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感情。她好可爱的一双圆眼中贮满了纯洁、快乐和憧憬。刹那间,温柔而甜密的遐想在我脑中荡漾开了。我被那一脸清纯给迷住了。每当见到她,我的心跳蓦地加快,眼睛像是被她拴住似的。那几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因为她,我一直在想,回想着她……”。我帮他分析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使她明白道理。不久,他又回复以前的朝气,充满活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实际的“疏导”教育中要把握下列三条原则:
(1)要摸清底细,心中有数。中学生“早恋”情况较为复杂。有的是相互喜欢,相互学习;有的相互爱慕,往来一般;有的谈情说爱,如胶似漆;有的缺乏自控,发生了越轨行为等。
(2)要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前三种情况应给予正确的疏导,及时进行性道德教育。同时要注意他们容易冲动的特点,要疏导他们明智地对待自己,理智地对待他人,把精力放在求知识,学本领上,并懂得两性的道德、规范。切忌形成对立情绪,否则一切教育将是徒劳的。对有越轨行为的学生,要明确指出这是不道德的,对己对人都有危害,并要求他们立即纠正,不许重犯。
(3)讲究方法,正确引导,切忌粗暴压制强令使他们屈从。要善于发现苗头抓住时机细致关怀,个别指导是做好疏导工作重要一环。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比较早熟,容易产生“早恋”,但是,这种早恋由于年龄的关系,大多具有偶然性、状态的朦胧性、对象多变性、分手的干脆性等特点。他们彼此间的接近,大多出于座位相邻,性格相近,爱好相同,情趣相投等缘故,还的有是外貌的吸引,为求知音等缘故。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善于抓住时机。一般说来,有早恋现象的学生,由于兴奋、紧张、恐惧,加上精力的消耗,总有一些反常的表现,如注意力分散、沉思、萎靡不振等。一些家长对早恋的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笨拙的办法,损害了子女的独立人格和自尊心,使孩子觉得不被尊重,形成逆反心理;有的由此自暴自弃,越陷越深;有的则从“地上”转入“地下”,变为秘密行动;有的双双出走,避开父母;有的消极厌世,甚至轻生。要及时发现这些现象,与家长一起做好引导工作。有一位女生一段时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时又目无神,若有所思,打扮入时,喜欢对别人评头品足。由此带来一些同学的讥笑、讽刺和挖苦,说她神经病。笔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主动关怀她,向她表示平时对她的关心太少,她成绩下降、处境困难的状况,老师也有责任。她感到老师可亲可信,她主动向我敞开内心的秘密,原因是对一位男同学有好感,而男生却对她“冷若冰霜”。为发寻求“知音”,她跟一位社会青年来往频繁,而这又招来家长的责骂。笔者对她的作用持客观和宽容的态度,承认她青春期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有一个从朦胧到清醒的认识过程,又指出她的早恋是谙世事所致和发展下去的危险性,引导她精力用在学习上,多参加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充分肯定她的成绩和优点,老师的耐心细致的教育,使学生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认识,断绝了与社会青年不正常的来往,从此,她在各方面都取得进步,学习成绩也由中下升到班的前列。可见,学校应把青春期教育纳入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老师要负起责任,敢于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并要注意工作方法,在提高全体学生的认识的同时,向出现“早恋”苗头的学生伸出热情之手,和风细雨,正确引导,才能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收到较好的教育实效。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下列方法:
(1)“跳”出来。引导学生用理智战胜情感。“早恋”虽易使人陶醉,但在年轻幼稚、各方面都不成熟的情况下恋爱,得到的将不是幸福与欢乐,而是痛苦和烦恼。所以要引导学生跳出烦恼的圈子。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上纠正错误的认识和想法,根据各人的思想性格,诱导他们树立理想和目标;其次,要给学生出路和机会,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鼓励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参加一些社团,推荐、提拨他们担任一些部门的工作,充实他们的生活,重新找到方向和体会到工作生活的乐趣。还要给他们一个有利于身心的环境,在座位上适当分隔得远一点,或安排几个品学兼优的同学在其周围去影响他。当他们在某种上进的需求,最好尽
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条件。例如,有文学兴趣的,可提供一些中外名著供其阅读,推荐其加入文学社,或向其推荐一些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特长的老师和同学。
(2)“冻”起来。“冻”起来,就是要求学生把情感冻结、埋藏起来,让其“冬眠”,把精力集中到学问上来。首先,在思想上“冻”起来,让其认识到“早恋”的害处,立下决心。协助他们找寻兴趣和目标,以转移他们的“视线”。其次,在行动上“冻”结起来,要求两人除了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外,不要单独来往,避免接触。使其“感情”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中逐渐淡化,消失。同时鼓励他们多与其他同学交往,重新投入集体的温暖的怀抱,体会到友谊的可贵。
(3)“隔”开来,要尽量避免两人单独在一起,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发动一些与他们关系较为密切,行为良好的同学与他们多接触、交往。大家一同参加有益活动。共同讨论、研究学习上的问题,关心他们生活上的事情,排解心中的忧闷,遇事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尤其是在“分手”的初段,更加“隔”开来。人,毕竟是有感情的,要他们“分手”在心理上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分手”后的内心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和迷惘感,这是他们最痛苦,最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此时,如不及时跟进,则很容易出现反复,则更加难以处理。班主任、帮教的同学要乘“虚”而入,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抚慰,重新找到温暖和人生的意义、希望。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隔”,还要注意校外活动的“隔”开来,委派几年与其居住地相近的同学多点与他(她)来往,密切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监管”其外出活动的时间、范围及对象。这样,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形成一个严密的监督体系,有效防止双方的来往、接触。
在今天商品发达的社会里,中学生“早恋”问题已不容忽视,其危害及衍生的副作用已为人所共知,小则关乎学生个人的前途,幸福,大则关系到社会的安宁,祖国的未来,只要我们深入学生,以诚相对,为学生设身处地,用爱心去感化,发挥群体力量,相信一定能妥善处理好中学生“早恋”的问题,让中学生健康成长安全到达理想的彼岸。

(六)该怎么对待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呢?我觉得作为老师和学生家长一要正视,不要把它视若洪水猛兽,要认识到这是学生在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正常的心理现象。二是要慎重处理,巧妙引导,让他们自然地渡过爱河,切忌不明智的简单处理。①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早恋常常带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羞涩感,一般不会向人公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是自己的好友和父母也是如此。但即使再秘密总会有所表现,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首先他们的精神面貌会发生变化。有人说,初恋是神秘的使者,它能调动人的内在力量。初恋的女生特别害羞;即使是平素沉默寡言的男生,也会变得兴高采烈起来。其次是衣着、语言、行为的变化,只要细心,就会发现线索。
②是正确引导,不要声张,更不能搞得满城风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纯洁的感情。要晓以利弊,动之以情,引导学生解脱,或通过有趣的活动,巧妙地引导学生渡过爱河。作为学生自己,要想办法使自己解脱,不要陷得太深。学生在恋爱时,痛苦烦恼都是正常现象,关键要学会宣泄和转移。所谓宣泄,就是把自己的苦恼告诉自己最信赖的人,一吐为快,或把火发在日记上,以此来减轻内的心理压力。所谓转移,就是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多关心点国家大事,多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放到集体当中交更多的朋友,使生活变得丰富多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同时,学会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来控制这种感情,要培养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让这种感情任意滋长和蔓延,更不能让这各感情轻易流露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情绪就会逐渐稳定下来。
③理解。要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理角逮生所产生的需要。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所产生的各种言行和情感,歌德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因此,不要轻易地把一切涉及到性的问题都看成是道德问题,更不要将其看作比任何其它道德问题都不可饶恕的问题。某个学生早恋了,或者向某个同学表示了爱恋之情,这实在与上课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等一样,并无特别值得教师、家长更加深恶痛绝之处。教师和家长应该懂得,并且也应该使学生理解:他们之所以要对早恋学生进行教育,绝非由于视早恋为罪恶,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让学生体会教师和家长是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幸福着想的。要向学生指点什么情感和需要是可以理解和允许的;什么是可以或应该提倡的;什么是错误和必须反对的。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热点或难言之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和心愿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需要。
④尊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隐私。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情爱方面的种种问题,切忌不问情由一味指责;也不能动辄训斥谩骂,吓唬威胁。对这类问题一般不宜当从点名批评。由于心理活动是一个人心灵最深沉、最神秘的一角,遇上矛盾往往斗争激烈,有的一瞬间的思想变化会影响终生。在这种情况下,自尊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平衡力量。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真诚地尊重学生,启发和保护学生的自尊、自爱和自重,不搞“扩大化”和“屈打成招“。不任意挑明朦胧的感情。对于学生个人生活中不宜公开或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个人隐私,即使得知了也不外泄和传播。这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需要,也是取得学生信赖,有利于引导和教育的重要条件。
⑤指导。指导工作的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所处的教育者的地位,而是以经历过类似的问题、体验过类似困难的长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解除除困扰和恢复常态。指导者的态度必须真诚。因为只有真诚,才能使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学生的心理世界进行双向交流。在具体的指导策略上,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跳”出来。如上所述,既然早恋无异干饮鸩止渴,那么,就应该使学生学会用理智战胜情感,主动“跳”出恋爱的漩涡。为此,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因为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理想,就会有崇高的生活目标,就会受它的鼓舞而不断进取;而强烈的事业心,同样是使人不致沉湎于安逸思淫和追求性刺激和重要心理支柱。要做到这一点,可要求学生经常以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境界对照自己,也可能通过抄写一些伟人、名人的警句,或自编的精辟之句来鞭策自己。二是“冻”起来。这是指要求双方在理智的情况下谈明态度,把早恋的情感冷冻,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种快刀斩“情丝”的方法,可称为“急速冷冻”;还有一种是“慢速冷冻”,即通过逐步降温的方法进行“冷冻”。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就是这样做的。她在对某早恋女生进行教育后,提出要求:一是允许通信,保持感情,但内容必须是健康的,要鼓励对方努力学习、思想进步;二是通信次数不宜过频。这位女生严格执行任老师的要求,并主动告诉老师自己与对方往来的情况,请老师帮助。任小艾认为,学生也是人,不可能没有“情”,只是这个情来得“早”了一些。作为班主任,要引导男女双方将感情先冷冻起来,不在中学阶段发展,同时,提倡男女间正常交往,珍惜纯真友好的感情。实践证明,任小艾的做法是成功的。如有的学生在毕业后,告诉任小艾说:“那时凭一时的好感和好奇,被对方的某一点迷住,便不顾一切地好上了。后来,觉得对方和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少差异,并不是理想中的意中人,就分手了。“三是“隔”开来。为了达到“隔”开来的目的,要使学生尽量避免单独接触,注意和其它同学多交往。为此,可引导他们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自己喜爱的文体、科技活动,用多层次、多角度的同学友谊来冲谈业已“浓缩”起来的恋爱关系。
⑥宽容。发现有性失误或性偏差的学生,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应该看到,少女正在学“走路”,因而难免不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跤。尽管他们由于一时没能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冲动而犯了错误,但其动机往往具有“孩子气”,且其错误行为往往与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淡薄和自控能力缺乏有关,这与成年人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对他们错误的处理,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当然,宽容不是说可以原谅学生的一切错误。当他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利益。违反了社会道德准则时,则不能姑息养奸,应严加管教。
⑦适度。在对学生的早恋问题进行疏导时,还需注意适度。所谓适度,即把握好教育分寸,适可而止。比如,在追究学生错误事实时,要留有余地。只要能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即可,不要过于追究具体细节,以免造成学生隐私的侵害和自尊的挫伤。基于同样的考虑,对学生的早恋问题,要尽可能为其保密。
⑧采取措施,主动预防。苏霍姆林斯基说:“重要的是早在青年小伙子对姑娘产生爱慕之情以前,就应该教育这些未来的男人正确对待姑娘的美,也就是把这种美作为人的美来赞赏,对这种美充满尊重的感情,而姑娘也应该从多方面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兴趣、志向和情感的境界更高、更美、更富有创造性。“这就提示我们为了防止学生早恋,必须主动采取措施。为此,教师和家长应主动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异性,要自尊、自重、自爱;要给学生作生活底蕴的启蒙和人生责任的启示,使之懂得两性关系上应有的道德标准,在心灵深处用道德力量驾驭自己的感情。这样,不仅可防止和减少早恋问题的产生,即使出现早恋也不至于就发展为“越轨行为”。在具体的预防措施方面,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主题团队日活动,出黑板报,组织主题讨论、演讲比赛,作“伦理性谈话”以及集体和个别咨询等形式,教育学生懂得:中学生为什么不宜谈恋爱?如何明辨和对待来自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什么是男女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如何培养抗拒诱惑和自我控制能力?怎样消除性烦恼走出早恋这块“沼泽地”?等等。总之,正像俗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说的那样,采取措施主动预防,把工作做在前面,就可以避免被动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64766.html

更多阅读

男孩青春期是不是长高很快 男生青春期长高的方法

对于男孩青春期长高的快这个问题,专家指出,青春期是女孩从11~12周岁到17~18周岁,男孩从13~14周岁到18~20周岁的性功能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青春期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

如何对待初中生早恋问题 如何对待青春期早恋

(一)昨天有朋友向我咨询,她问我一个问题,说她的孩子可能早恋了。她说感到很惊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儿子在上初三。我说这没什么,很正常。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1、用平常心去面对  对于孩子早恋,其实没什么好大惊小怪

校园心理剧剧本——青春,让我们好好学习吧!

中小学优秀校园心理剧剧本评比剧本题目:青春,让我们好好学习吧!编剧:福友学校:校园心理剧剧本青春,让我们好好学习吧!本剧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针对初中生“早恋”情况的产生以及如何辅导转变改编而成,剧本主要讲述一名初三女生因“早恋

如何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_榆树吧_贴吧 生活不如意的诗句

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顺心,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小事影响我们的心情,大事可能影响我们的命运。高兴的我们快乐,懊恼的我们悲伤。这就是生活,一个展示每个人性情的舞台。很多时候事情是在我们预先设计的范围内发生,发展,结束。这是我们能接

声明:《如何对待初中生早恋问题 如何对待青春期早恋》为网友愛情恐惧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